2011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的非药物治疗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的非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后仍然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冠脉血运重建,不管是CABG还是冠脉支架置入,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姑息手段。
如果冠心病发生的土壤依然存在,那么,冠脉血运重建的成果将不会持续太久。
中医古籍特别提出了“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形劳而不倦”等心理卫生原则。
现代医学则强调生活方式的干预,或者说非药物治疗。
包括了“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态平衡”。
一、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与冠心病相关,更与多系统疾病及肿瘤的发生明显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
吸烟有三大危害:(1)可以直接毒杀生命。
(2)可以破坏人体的营养成分;吸烟可以阻止人体对维生素丙的吸收,尼古丁对维生素丙有直接的破坏作用。
(3)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其中肺癌、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等最为显着。
目前吸烟已成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消费和受害国。
2011年2月1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后,必须要戒烟,否则危险因素继续存在,重建部位血管会再次发生狭窄;非重建血管会继续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斑块不稳,引发急性冠脉事件。
饮酒与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与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2011 年《柳叶刀》杂志的荟萃分析显示,中小量饮酒能显着减少冠心病发病与死亡风险,但对卒中发病与死亡无显着影响,甚至还可能增加出血性卒中风险的趋势;然而,大量饮酒所引起的肝脏损害及酗酒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等风险却是明确的。
因而,对于未饮酒者不推荐饮酒,而对于已经饮酒者,提倡减少酒精的摄入量。
二、合理膳食冠心病的发生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或共同作用的结果。
平衡膳食,如减少总脂肪、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钠盐的摄人量;增加钙、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能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二)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2017)(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绝大多数是可预防的。
预防策略包括由医疗机构为慢病 患者及高危个体提供的从筛查到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医疗服 务,也包括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 不仅慢病患者与高危个体,而且全体居民都可以受益的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的生活方式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二级预防)1.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针对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采取的干预措施。
这些干预措施通常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减少钠盐摄入量,限制有 害使用酒精,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及合理膳食等,同时 配合药物控制代谢性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的 水平。
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这 些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同 样重要。
但每个患者执行的方式和力度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决定。
1.1 戒烟及预防青少年吸烟:大量的研究表 明,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 吸烟量和心血管病、 肿瘤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呈显著正关联。
队 列研究证据显示,戒烟者发病和死亡风险显著低于持续吸烟 者。
无论何时戒烟都会获益。
越早戒烟,获益越多。
我国是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病的发生(一级预防),而且能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吸烟导致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也最大。
因此预防青少年开始吸烟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在医疗服务机构帮助吸烟者戒烟对于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步骤,可能面临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必要时提供戒烟药物治疗并约患者定期复诊。
同时邀请患者家人或朋友参加门诊谈话,帮助患者建立个良性的支持环境。
医学专业机构除帮助患者戒烟外,更应督促并支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控烟法规为公众创造无烟环境,宣传吸烟的危害,防止青少年吸烟。
1.2 减少钠盐摄入量:人群观察性研究发现膳食钠盐摄入量和高血压,心血管病死亡及疾病负担相关联。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执业药师答案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执业药师答案China's Guideline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sights from a Pharmacist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的解读:一个执业药师的见解Introduction介绍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are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mortality worldwide.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s also greatly affected by this global health issue.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VDs, China has developed its own set of guidelines known as the Guideline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s a practicing pharmacist, I believe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se guidelines in order tobetter serve our patients.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人口也受到这个全球性健康问题的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方针,即《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作为一名执业药师,我相信理解和解读这些指南对于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患者至关重要。
Understanding Risk Factors and Recommendations了解风险因素和建议The Guideline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risk assessment and early intervention. They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various risk factors such as age, gender, smoking status, blood pressure, cholesterol levels, and family history. It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se guidelines aim to prevent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individuals who are at an increased risk.《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强调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解读

我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解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心血管代谢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逝去原因。
我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的发布,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心血管代谢疾病。
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指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统称。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大、逝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而我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正是为了帮助人们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而发布的。
在指南中,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尤为重要。
均衡饮食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键。
指南强调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减少盐的摄入量、多摄入蔬菜水果及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鱼禽肉类等。
适量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指南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车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促进新陈代谢。
戒烟限酒也是不可忽视的。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直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适当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规律作息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然而,要想真正做到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有系统、全面的指导和规划。
指南中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每天摄入的热量,不同芳龄段的膳食指南,不同芳龄段的体育锻炼指南等。
这些具体的建议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实施健康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名写手,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会给我的身体健康带来一些隐患,因此我十分重视健康生活方式。
我会根据指南的建议,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的发布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
它为人们提供了具体的、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

治疗方案与原则
治疗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包括抗血 小板聚集、降脂、降压等药物;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病等。
治疗原则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个体化、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治疗方案;综合治疗是指同时采取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长期管理是 指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管理,预防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社区卫生与预防措施的推广
社区健康管理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 健康检查等措施,提高社 区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的 预防意识。
健康宣教
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 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 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和预 防能力。
生活方式干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降低心脑血管 疾病的发生风险。
PART 04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与护 理
REPORTING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 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 等,以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 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增强康复信心。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家庭护理
提高公众认知与健康教育
媒体宣传
公益讲座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普及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 认知水平。
组织专家开展公益讲座,为公众提供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专业指导。
学校教育
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健 康教育课程,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健康 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全文版)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全文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全文版)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一、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现状心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近30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卒中和周围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和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提前。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我国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自1980年以来,XXX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和医疗费用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增加迅速。
2015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总数1 887.7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87%。
2015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住院费用中,急性心肌梗死153.40亿元,颅内出血为231.99亿元,脑梗死为524.26亿元。
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0.13%、18.06%和23.47%[2,3]。
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必要性冠心病、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
尽管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尚有待研究,但其主要危险因素已经明确。
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血脂异常(主要是胆固醇增高)、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惯是心血管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我国队列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中,80%归因于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和糖尿病[13]。
改善可以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目前心血管病防治的目标。
国内外很多临床试验和社区综合防治研究证明,针对可以改变的心血管病首要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步伐,能降低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和心血管病发病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
20世纪80年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已经提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战略,包孕:(1)面向人群,控制和降低人群团体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战略;(2)针对高危患者的筛查和干预,即高危战略。
一些发达国家经验已证实,心血管病治疗手艺前进和一级预防的实施,对大幅度降低心血管病出生率起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什么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四川高县人民医院 645154【摘要】近年来,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研究领域。
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事故的风险。
其基本的预防策略是降低许多危险因素的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和防止心肌重塑。
本文根据《心血管疾病二级预访指南》,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做了了解,并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规范化治疗做了总结,希望能为我国的全科医生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原则1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概念冠心病二级预防是指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和保护冠状动脉以预防斑块破裂。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非药物干预措施和药物治疗以及全面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等危险因素。
通过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急性心血管事故的发生,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1年12月,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基金会(ACCF)提出了《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强调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可明显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本文根据该指南总结了冠心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法,希望为我国的全科医生提供参考。
2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ABCDE原则当前有两种用于预防冠心病的”ABCDE”治疗方法。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阿司匹林(Aspirin);B:β受体阻滞剂(B.blockers)和血压控制剂(Blood pressurecontro1);C:戒烟和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lowering);D:饮食(Diet)和糖尿病控制(Diabetes control)E:运动(Exercise)和教育(Education)。
2.1 冠心病的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治疗已经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得到了发展,并已逐渐标准化,包括使用心脏保护药、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国内外研究表明: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对预防冠心病有明显的效果,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内炎症,并稳定斑块。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
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
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
在致残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7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早期病变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不及时控制就可能在中老年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和卒中为重,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风险。
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所以,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mm Hg(1mmHg=0.133kPa),吸烟量下降11.7%,对死亡率下降的奉献率分别为24%,20%和12%。
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奉献率为11%,三级预防为9%,血运重建仅为5%。
西欧各国近30年来因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冠心病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0%~40%。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提示,一级预防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1997年制定了第一个《心血管疾病及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进行了更新,此后相继发布了大量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ACC/美国卒中学会(ACC/ASA)联合发布了《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更新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
我国卫生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均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