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文字(二)》教案.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 图画文字(二)》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图画文字(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9课图画文字(二)》是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画文字的构成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课的内容包括: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图画文字的表现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图画文字进行创意设计。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图画文字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运用图画文字表达思想的愿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图画文字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图画文字,如卡通形象、表情符号等。
学生对这些图画文字感兴趣,愿意尝试创作自己的图画文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图画文字的内涵和表现方法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知道图画文字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图画文字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图画文字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图画文字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图画文字的魅力。
2.讲授法:讲解图画文字的起源、发展和表现方法。
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3.参考资料和相关书籍。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画文字,如卡通形象、表情符号等,引导学生回顾对图画文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呈现一些经典的图画文字案例,让学生了解图画文字的独特魅力。
3. 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创作图画文字,讲解图画文字的表现方法,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9课 图画文字(二)2-苏少版

《图画文字(二)》教学设计一、书画同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想听吗?从前有个楚国大汉,卖矛又卖盾。
他,拿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戳得穿。
”又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什么矛,他都戳不穿。
”于是有个围观的人问他:“那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师:可是在远古时期,还没有文字,人类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事件的呢?盾:盾字、谁来帮老师完成?(你的模仿能力真强)瞧,一幅自相矛盾就画好了,画的怎么样?能来点掌声吗?这种根据物体的形象和特征,用点、线、面描绘出来的文字,我们称为“象形字”。
又叫图画文字。
贴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回到远古时期,体验那时的文字之美。
一起读课题。
二、文字游戏让我们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游戏规则:欣赏一部短片,找出短片中隐藏的象形字。
然后一起大声告诉老师。
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象形字有:马、夫、叟马、象、鸟、鱼、龟、虎、猪、羊田、山、日、水、林、竹、云、雨、伞有趣吗?同学们都拥有一双慧眼,象形字在你们的面前也是无处可藏。
那你们是怎么认出这些字的呢?能具体的说一说吗?哪儿像?总结:所以说,我们在画象形字时还要抓住物体的外形。
看样子,同学们已经领悟到象形字的窍门了。
这些文字虽然质朴,却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我不禁有个疑惑,远古时期的人类并没有纸,那他们把这些文字写在哪里呢?生:石头、泥土、龟壳;(这个想法很好、太有创意了、有可能)三、赏字析字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呀!而且都说到了点子上,的确最早的图画文字是刻在岩石上的,我们称为岩画。
1、细细地欣赏这两幅岩画:谁来说一说主要画了什么内容?原来这是两幅狩猎图。
2、陶文他们还会将文字刻在陶器上,称之为陶文。
那时的文字还是一种符号,并起着一定的装饰作用。
2、甲骨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文字的内容是王室用于占卜记事的。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9课图画文字|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9课图画文字|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图画文字的欣赏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引导学生通过图画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3. 图画文字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4. 图画文字的欣赏和审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图画文字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图画文字的欣赏和审美,以及如何通过图画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画文字的相关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粉、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图画文字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3. 示范:示范图画文字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图画文字的绘画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图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3. 图画文字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4. 图画文字的欣赏和审美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图画文字作品,要求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图画文字的欣赏和审美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了图画文字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图画文字,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图画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图画文字(二)-苏少版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图画文字(二)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通过观察和创作,掌握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图画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图画文字的热爱和欣赏,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图画文字的概念:介绍图画文字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讲解图画文字的基本元素,如形状、线条、色彩等。
3. 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教授如何运用图画文字表达主题和情感,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图画文字进行创新设计和表达主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画文字的实例、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画文字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图画文字的概念、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3. 实践:学生进行图画文字的观察和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图画文字的概念:定义、特点、分类。
2. 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形状、线条、色彩等。
3. 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表达主题、情感,创新设计。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运用图画文字进行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2. 小组作业:合作创作一幅图画文字的作品,展示图画文字的魅力和应用。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
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1. 理解主题与情感:在创作图画文字之前,要明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
主题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故事,而情感可以是快乐、悲伤、愤怒等。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内容,以便在作品中准确地传达出来。
2. 观察与灵感: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人物、建筑等,从中获取灵感。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图画文字|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图画文字|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图画文字的概念,学会用图画表达文字的意义,并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图画表达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图画文字的概念:介绍图画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图画文字的创作方法:学习如何用图画表达文字的意义,掌握图画文字的创作技巧。
3. 图画文字的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用图画表达文字的意义,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2. 难点:如何巧妙地将图画与文字结合,使作品既有艺术性又有创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画文字的相关图片、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画文字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图画文字的概念、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图画文字的创意实践。
板书设计1. 图画文字的概念:图画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图画文字的创作方法:用图画表达文字的意义,创作技巧。
3. 图画文字的创意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运用图画文字的创作方法,创作一幅图画文字作品。
2. 选做题:研究图画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小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图画文字的概念、创作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图画文字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作品创意不足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图画文字(二) 苏少版 (3)

《图画文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图画文字的悠久历史及演变过程,初步感受到图画文字的美感。
2、技能目标:用创意画的方法画出图画文字和图画文字组合的画面,使之既有文字的形式,又有画面的美感。
3、情感目标: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创意画的形式表现图画文字。
教学难点:图画文字的美感及学生的敢于创造,图画文字组合的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一、导入1.师:同学们,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回忆一下,大家是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呢?有是什么时候开始认字的呢?画画和写字哪个先学会呢?2.(学生回答:先会画画)3.师:的确,我们的眼睛对图像最敏感,因为它栩栩如生。
我们的祖先也是这样,他们会把看到的东西描摹下来,画在山洞、悬崖的石壁上,画在陶器上。
例如这张图。
这是距今7000年前仰韶文化的一个彩陶瓮,大家看看上面画的是什么?师:上面是一只鹳鸟,长长的嘴用来捕鱼,说明他是人类捕鱼的好帮手,而旁边的是一把石斧,说明中原大地上当时人们过着的是捕鱼打猎的社会,这是中国现在知道的最早的绘画作品。
这幅图据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寓意,是这个部落的图腾或者说标志。
4.师:无独有偶,同时期的仰韶文化还有这样的一件彩陶。
同样也是一个鸟的图画,和刚才的那只鹳鸟比,这只鸟形象怎么样?(学生:更加简洁)师:的确寥寥数笔就生动形象地勾描出鸟的形象。
此时,鸟的形象被不断提炼,主要的特征如尾巴、翅膀、头都被保留,据说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二、构建1.师:比如,我们看现在“鸟”这个字,它依然保留有中国象形文字的基本特征,这个点像什么(鸟的眼睛)这个竖钩呢?(鸟的尾巴)2.师:下面让我们看看鸟的繁体字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写法。
再往前追溯,我们看到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的写法。
我们的汉字就是三四千年来演变过来的,由具体图像到现在的符号文字出示课题:图画文字。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 图画文字(二)》说课稿3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图画文字(二)》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19课图画文字(二)》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图画文字创作方法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具个性和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图画文字的案例,以及一些创意灵感和技巧的提示,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画文字基础,他们对图画文字创作充满兴趣,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然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突破创新难题,提高学生的创作自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图画文字的基本创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图画文字的基本创作方法,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突破创新难题,提高学生的创作自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画文字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讲解:讲解图画文字的基本创作方法,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
同时,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意灵感和技巧。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突破创新难题。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 图画文字(二)》说课稿1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图画文字(二)》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9课图画文字(二)》是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图画文字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图画文字的示例,以及一些关于图画文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图画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图画文字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三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而,学生在图画文字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图画文字的表现方法,独立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图画文字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画文字的表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图画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画文字的示例和创作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有趣的图画文字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图画文字的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教学基本概念:讲解图画文字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方法,使学生对图画文字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示范讲解:教师示范一幅图画文字作品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画文字的创作方法。
4.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和讲解,独立创作一幅图画文字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