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综合课:语法教学第五十一课: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主讲人:刘希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程回顾。

具体内容:老师念一篇课文,第一遍念完后由同学们回答问题。

第二遍念完后,由学生们复述。

提问内容:1.他们班的老师姓什么?2.王老师怎么了?3.王老师多长时间没有上课了?3.他们决定什么时候去看老师?4.王老师家在哪里?5.他们几点从学校出发的?6.他们是怎么去的呢?7.王老师见到他们怎么了?8.他们几点从王老师家出来的?9.从王老师家出来他们都去做什么了?买了什么东西?10.他们怎么回学校的?*其中出现偏误,当老师询问课文中的人物使用什么交通方式回学校的时候,有同学回答“坐打的”,老师给予了纠正,指出只能使用“打的”或“坐出租车”两种形式。

2.新课教学。

(1)听写生词,共20个。

听写的单词有:乱七八糟,收拾,布置,方,圆,乱,收,桌布,花,铺,脏,拖把,拖,递,打扫,显得,整齐,蛋糕,蜡烛,插。

学生默写完以后,教师让学生们朗读单词,同时给黑板上由学生默写的单词纠错,全部改正又跟教师读一遍,后又请学生上讲台领读两遍。

(2)讲解生词。

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桌布作为教学用具,同时还邀请同学演示了“递”这个动词,并纠正了其中出现的错误。

第二课时1.邀请两位韩国学生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2.语法学习:教师通过把一瓶花放到桌上的动作,让学生造句。

引出“把”字句的内容,再造正确的句子:老师把这瓶鲜花放在妮娜桌子上了。

同时分析了句子成分: S+把+O1+V+在+O2+其他成分,同时演示了其他的类似句式,把“在”替换为“到”(V+到)“给”(V+给)“成”(V+成)。

并且尝试在句子中加入状语成分。

例如:斯马克把椅子搬到教室里来了;我们应该把病人送到医院去;我要把朋友送到机场去;我们要把香蕉皮扔到垃圾箱里去;老师把茶送给朴世希了;老师把酒送给瑞秋了;老师请你把辞典借给我,好吗;琉璃把“方”写成“万”了;老师把“大”写成“太”了;老师把“找”写成“我”了;老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等等。

10外汉语2杨玉素 听课笔记

10外汉语2杨玉素 听课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10对外汉语2 杨玉素综合课:第五课:《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主讲人:范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教学1.课程回顾:首先老师开始与学生友好沟通,关心他的生活近况,然后提问“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来回顾第四课所学的内容。

上节课的内容主要为“做了一次足部按摩”,在课堂上则问他上次回去后有没有去尝试,感觉怎么样来复习旧知识。

紧接着就是作业的检查。

上次留的作业是让学生自己编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对话并在课上大声朗读,老师在仔细听的同时帮学生纠正语音语调以及一些搭配错误的用法。

学生主要写了一篇自己去按摩店做足部按摩的情景对话,里边也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

如有以下几个严重错误给予指出:()内为老师对他错误的纠正。

1)室内温度太热了。

(在按摩店里可以说的口语化点,没必要说是室内温度,直接说成“这里面太热了”)2)做一次洗脚。

(去掉“做一次”,直接说成洗脚,没有这样的表达)3)——你是第几次来中国?——我是来过中国五次。

(问你第几次来过中国,只需回答来过中国五次,不可以加“是”,这样的回答与问题偏离了)4)你什么时候来杭州?(因为是过去式,我们中文的表达常常用“的”“了”“过”来表示时态变化。

来过杭州是你过去的行为,所以最后要加上“的”)5)对按摩师傅说“真的好舒服。

”(一般“真的”怎么样都是主语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我的感受,我说“真的好舒服”,这里只要说“好舒服啊”即可。

)2.新课教学生词表进行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生词读音以及语用举例:1.老板娘就是一家店的女主2.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 引入“好+adj”的搭配_(长、短、美……)3.有点儿 a little“有点儿+adj”(这件料子有点儿浅/ 这个袖子有点儿短。

学生自己造句“今天有点儿冷”)4.合适就是刚刚好。

辨析一下“合适”和“适合”用法5.更以前的已经很好了,但这个比那个还要好叫“更”6.好像觉得会怎么样或差不多怎么样。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日志(3篇)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日志(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9月15日地点:北京市XX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一、今日实践课程概述今天是我担任对外汉语教师的第一天,我负责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来自韩国的大学生。

他们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希望通过学习汉语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

今天的课程主要是基础汉语教学,包括汉语拼音、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型。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水平,我准备了适合他们的汉语拼音、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型。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教学方法:我决定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工具:我准备了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和音响,以便于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首先,我用简单的英语与学生们打招呼,让他们感受到轻松的氛围。

然后,我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和教学目标,让他们对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汉语拼音教学接下来,我开始教授汉语拼音。

我首先讲解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图片和实物演示,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每个拼音的发音。

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些拼音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3. 常用词汇教学在汉语拼音教学的基础上,我开始教授一些常用词汇。

我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视觉和触觉来记忆单词。

同时,我还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他们理解单词的实际用法。

4. 简单句型教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所学词汇,我教授了一些简单的句型。

我首先用英语解释句型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们跟读,最后让他们自己尝试造句。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5. 课堂总结在课程接近尾声时,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让学生们复习所学的知识点。

为了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我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提问。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发现学生们对汉语学习充满了热情,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记录本次教学案例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老师所讲授的一节中级汉语的综合课。

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教学内容掌握“这山望着那山高”课文的实际运用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掌握句子用法,学习新的词汇。

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使用方法。

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来到中国已有两年的蒙古国留学生,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及较好的预习能力。

教师情况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新老师,教学经验不太丰富上课地点海航伯曼酒店汉语国际教育系611室教学时间9:00-9:50(50分钟)教学目标: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教学方法“这山望着那山高”主要内容是大卫和王楠对话。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学生掌握日常会话以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含义和适合使用的位置。

并且由于使用PPT教材,不仅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有兴趣。

另外,在不断的复述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逐渐的掌握了句子的用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这节课的安排如下。

1.展示对话,老师先念读,然后让学生集体跟读,轮流认读。

2.让两组学生组成一队,联系对话。

A当做大卫,B当做王楠,再反过来B当做大卫,A当做王楠。

3.联系完对话,展示PPT资料,放映课文中出现生词,解释生词的意思与词法。

用例句来让学生掌握词法。

4.让学生运用生词填空。

并反复寻找学生练习。

5.展示课文,把之前的对话串成课文进行联系。

6.这里是比较特别的一步,老师把句子中比较常用的词语抹去,让学生进行联系。

试着说出缺少的部分。

先从比较短的词语开始,再到相对较长的词语。

最后可以对课文进行复述。

7.布置作业主题讲课内容是精读课本中的“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是中级班的综合课,总的来说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五篇)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五篇)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案A班综合课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成功之路起步篇》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课题: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整篇课文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第1、2课时:时间: 90分钟教学目的与要求: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2、学习课文。

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词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比较”和“便宜”,还有“肥、试、长、贵、颜色、刚才、好看”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生词难点:“合适”、“便宜”、“比较”、和“刚才”句子难点:这件比刚才那件大;颜色没有这件好看;颜色没有这件深教学过程:一、复习(13分钟)(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2、句子(2句子)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

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

真重!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二、生词(30分钟)(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

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件衣服。

我喜欢这件衣服。

我喜欢那件衣服。

我喜欢这两件衣服。

我喜欢那两件衣服。

(挑学生参与)3、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7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7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对外汉语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汉语拼音an en in un ün教学目标: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复习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4、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认识事物,善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准前鼻韵母的音,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难点:学习声母与前韵母的拼音。

及读准三拼音。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43课时)一、情境地导入,认识前鼻韵音1、讲述:拼音王国的城市可真多,今天我带大家到一个新的城市去看看,好吗?2、提问:你们观察这些新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an en in un ün)3、小结:它们都是由一个单韵母和前鼻尾音—n组成的,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

4、讲述:—n的发音,用舌尖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大家来试试。

5、现在小组合作来试着练习这五个前鼻韵母的发音,看哪个组最先找到发音方法。

6、汇报:an,从a到n滑动。

7、大家说得很好。

an,就跟“天安门”的“安”发音相同。

大家来编句顺口溜(天安门an an an)读一读。

8、提问:你到别人家去做客,到了别人家门口,首先要做什么?“摁”就是en的四声。

读一读en,编顺口溜(摁门铃en en en)9、请大家再看in,谁来试读。

练习读。

10、un ün这两个新朋友好像啊,你会读吗?它们分别发的是哪两个字的音?我们来练习一下。

11、练读an en in un ün的四声。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

2015-2016年第 1学期期中作业题目___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姓名 __ 李侠_____________学号___2_____年级 13级_____专业 ___汉语国际教育____指导教师 ___叶南对外汉语课堂实录及总结一.听课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4月(不定时听课)二.听课地点:西南民族大学留学生公寓三.任课老师:综合课(余杨老师)听力课(刘老师)四.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班——汉语中级班汉语初级班(大约10人,5名美国人,2名韩国交换生,1名法国人,1名非洲人)汉语中级班(大约7人,5名美国人,1名澳大利亚人,1名菲律宾人)五.教材使用:《成功之路》起步篇——顺利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六.经典课堂案例回顾:一.综合课:综合课的教学时间共40分钟。

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与音频相结合的方式。

复习(纠正作业、复习重点语言点)——新课(生词、语法)(一)11月12日1.朗读课文。

2.解释生词。

语言点一:我习惯早睡早起。

习惯:动词。

(get used to......)例如:你们习惯中国的生活吗?很/比较/不太/不+习惯你习惯几点睡觉?你习惯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大卫觉得年轻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名词。

(habit) 例如:睡懒觉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好/坏+习惯学生提问:习惯VS规律你的生活真有规律呀!规律:客观的,程度深。

如:自然规律我的生活习惯和他爷爷差不多。

习惯:主观的,程度浅。

语言点二:询问睡觉时间:1.你睡觉一般睡多长时间?——7个多小时/7个小时左右。

(概数词)2.你一般睡多长时间的觉?——7个多小时/7个小时左右。

(概数词)语言点三:推迟VS提前学生提问:推迟和迟到的区别。

我推迟了下课时间。

推迟:及物动词,需加宾语。

我迟到了。

迟到:不及物动词。

(二)11月19日1.做练习。

余老师阅读题目,并抽取同学作答,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对典型错误予以纠正。

如:(节录)(1)你为什么来中国学习汉语?宰勇:在韩国,我是一名中文系的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记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语法教学听课笔记听课时间: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听课地点:博文楼403教室班级:外国留学生班学生情况:中等汉语水平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1.师生间相互问好。

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复习旧课:1.目的:①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②巩固前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2.复习形式:①老师慢慢地读一遍课文,学生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a.老师姓什么?b.老师怎么啦?c.老师家住哪里?……②老师在念一遍课文,有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在此期间,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三、讲练新课:1. 教学重点:① 20个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②“把”字句的掌握:S+把+O1+V+O2+其他成分。

③“把”字句的拓展使用:S+把+O1+V+到(给、成……)+O2+其他成分。

2. 教学难点:“把”字句的拓展使用:S+把+O1+V+到(给、成……)+O2+其他成分。

3. 教学步骤:①听写:老师先把要听写的20个生字词的序号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听写生字词,每个学生写5个。

②讲解生字词:在核对学生听写正确与否的过程中,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③讲解语法、句型。

④讲解课文。

a. 通过问一些“过生日”的问题引出课文。

b.进入课文:带读→提问→学生练习课文。

⑤布置作业:a. 认真复习语法。

b. 会复述本课内容。

c. 做60页的第2、3题。

d. 把课本62页第5、7题做在作业本上。

e. 预习生词21—41。

4. 教学方法:①语法展示法:a.听写:老师念,学生写,然后在指着黑板上的字词让学生齐读。

改正学生写错的字词(让其他同学自愿到讲台上去改),“方”→“万”等。

b.设置情景:设置一定的情景,把学生带进去,从而让学生明白字词的意思。

例如老师要讲“布置”一词,就先说一些有关晚会、party的准备工作的话,然后又是学生自己理解“布置”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管理课堂以及课堂教授策略。
(2)教师如何提高词汇复现率。
(3)教师如何增加每一个学生训练的机会,纠正学生的错误。
课堂实录
片断一:刚刚开始上课。学生仍有些没有进入课堂状态。
师:老师来读一下这段对话,请大家和老师一起重复。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生:(自顾自,各忙各的)
(2)开始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明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地方在哪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恰当的控制课堂,对学生的指示也很明确。学生一出错,教师就纠正,学生能知道自己在哪里不正确。并且,教师不断问学生能否或者是否,试探学生究竟是否理解。
(3)教师很注重让学生怎样容易理解讲课的内容。
6.这里是比较特别的一步,老师把句子中比较常用的词语抹去,让学生进行联系。试着说出缺少的部分。先从比较短的词语开始,再到相对较长的词语。最后可以对课文进行复述。
置作业
主题
讲课内容是精读课本中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中级班的综合课,总的来说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际能力。但是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听、说、读的能力,写没有涉及。课本内容比较简单,生词以及语言点也不多。本案例试图探索如下问题。
生:频频(阳平)
师:很好,来,报刊
生:报刊
师:对,非常好
……
教学效果
学生掌握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学习的四个词语,但是需要老师在旁边引导
案例分析
成功之处
(1)作为综合科的课程教学,教师注重让学生训练听说读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课文的复现率非常之高,正因为如此,在课文学习之后学生掌握的非常熟练,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点,并且掌握了常用单词。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刚刚学过,经常
生:若有所思的点头,频频
……
片段四
师:大家来看PPT,请把老师例出的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大卫:_____________?
王楠:所谓“剩女”,就是指那些想结婚,但又找不到结婚对象的女孩。
大卫:_______。
王楠:一点儿都不错。现在不但有剩女,还有剩男。
大卫:________?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重复出现,相当于“屡次”、“连续多次”、“经常”、“频繁”。的意思,大家明白吗?
生:(一直在互相交头接耳,并没有听课;且在相互用蒙语进行交谈。同时用笔指着PPT某处。)有的人面露难色,觉得听不懂
师:大家知道frequently吗?
生:(继续相互讨论)知道
(4)老师在学生填充课文时,对于学生想不起来的词,老师没有直接说出词语而是用刚才学习的近义词帮助学生回忆,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这个词语,更直白的理解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这个环节非常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操练度,
不足之处
(1)课文欠缺生词学习环节,有很多字还不认识就开始了课文的学习。课堂用语涉及了较难理解的句式或不懂的词汇。对外汉语的课堂与普通的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学习的课堂不大相同,教师所使用的课堂用语应主要以学过的语句、词汇为主,以免造成学生听课的困难。同时在讲解生词时应以学过的词去解释待学的生词,而案例课堂中出现了用未知解释未知的情况。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他们理解造成一定的阻碍。
王楠:是啊。其实这些人自身的条件都相当不错,
可以说是男才女貌。可是朋友谈了一个又一个,
总是看不上人家。
大卫:_______。
王楠:我也这么看。最近媒体老报道毕业
生就业难,我看也跟这句话有很大关系。
生:最近,“剩女”这个词频频(阴平)出现在网络、恩……等媒体上,
是什么意思啊?
师:对的,非常不错,跟老师读“频频”(阳平)
1.展示对话,老师先念读,然后让学生集体跟读,轮流认读。
2.让两组学生组成一队,联系对话。A当做大卫,B当做王楠,再反过来B当做大卫,A当做王楠。
3.联系完对话,展示PPT资料,放映课文中出现生词,解释生词的意思与词法。用例句来让学生掌握词法。
4.让学生运用生词填空。并反复寻找学生练习。
5.展示课文,把之前的对话串成课文进行联系。
学生情况
来到中国已有两年的蒙古国留学生,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及较好的预习能力。
教师情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新老师,教学经验不太丰富
上课地点
海航伯曼酒店汉语国际教育系611室
教学时间
9:00-9:50(50分钟)
教学目标: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
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记录
本次教学案例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老师所讲授的一节中级汉语的综合课。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中级》
教学内容
掌握“这山望着那山高”课文的实际运用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掌握句子用法,学习新的词汇。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使用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我们一、二、三,一起开始读就可以了。最近,“剩女”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课文内容)。预备,开始。
生:最近,“剩女”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学生可能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互相用蒙语交流,没有响应)
师:好的,老师来一个词一个词的复述,“剩女”
生:剩女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剩女吗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
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教学方法
“这山望着那山高”主要内容是大卫和王楠对话。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学生掌握日常会话以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含义和适合使用的位置。并且由于使用PPT教材,不仅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有兴趣。另外,在不断的复述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逐渐的掌握了句子的用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这节课的安排如下。
师:中文中的frequently基本上就是频频的意思。大家理解吗?
就是经常、连续出现的意思。比如一个人频频出入酒吧
生:点头表示明白
……
片断三:
师:咱们熟悉了这篇课文之后,老师要将一些词去掉,大家来试一试能不能说出来缺了什么呢?
生:好的
师:最近,“剩女”这个词_____出现在网络
生:(一直在互相交头接耳,有些在摇头)
生:不知道
师:剩女呢,就是指年纪比较大了还没有结婚,没有男朋友的女青年。
生:偷笑
……
片断二:
师:给大家展示PPT
【词目】频频
【拼音】pín pín
【释义】
1、副词。表示连续发生:贵宾们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2、反复、连续地(做某件事)。
3、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反复的,多次的连续出现。
【英译】frequent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