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与国内大学专业比较

合集下载

全台湾大学专业学测排名

全台湾大学专业学测排名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2級分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0級分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69級分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9級分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國立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國立宜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國立聯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國立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1級分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8級分中國文化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5級分大葉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2級分中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全台灣(機械工程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8級分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65級分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光機電工程組):63級分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先進材料與精密製造組):63級分國立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2級分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計與分析組):60級分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9級分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9級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6級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5級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動力工程組):54級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能源應用組):53級分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2級分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電子機械組):51級分淡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1級分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精密機械組):50級分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9級分國立聯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7級分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45級分中國文化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5級分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4級分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華梵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義守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1級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電子工程學系):57級分長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57級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子工程學系):56級分國立台南大學(電子工程學系):56級分國立宜蘭大學(電子工程學系):53級分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51級分銘傳大學(電子工程學系):50級分逢甲大學(電子工程學系):47級分中原大學(電子工程學系):46級分中華大學(電子工程學系):44級分華梵大學(電子工程學系):43級分義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39級分全台灣(通訊工程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國立中央大學(通訊工程系):61級分國立中正大學(通訊工程系):57級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通訊工程系):56級分元智大學(通訊工程系):53級分逢甲大學(通訊工程系):45級分銘傳大學(電腦與通訊工程系-桃園校區):43級分亞洲大學(電腦與通訊系):43級分中華大學(通訊工程系):42級分義守大學(通訊工程系):40級分致遠管理學院(電腦與通訊系):35級分全台灣(化學工程學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70級分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69級分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65級分國立中央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64級分國立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61級分國立中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60級分國立高雄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56級分國立宜蘭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55級分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54級分中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52級分淡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52級分東海大學(化學工程學系):51級分大同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化學工程組):51級分國立聯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50級分大同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精緻化學組):50級分逢甲大學(化學工程學系):50級分中國文化大學(化學工程學系):46級分義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45級分全台灣(環境工程學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64級分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51級分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系):47級分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47級分逢甲大學(環境工程學系與科學學系):46級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68級分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67級分國立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工程學系):63級分國立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53級分國立暨南大學(應用材料及光電工程學系):53級分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學系):52級分中原大學(化學系材料化學組):50級分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48級分大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47級分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45級分義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39級分中國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38級分明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37級分全台灣(生物科技學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65級分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64級分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科技學系):58級分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55級分國立嘉義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53級分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53級分大葉大學(分子生物科技學系):47級分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桃園校區):47級分長榮大學(生物科技學系):46級分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43級分亞洲大學(生物科技學系):43級分大葉大學(生物產業科學系):42級分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40級分全台灣(數理化學群)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71級分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學系-光電與奈米科學組):69級分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光電物理組):69級分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物理組):68級分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67級分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66級分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65級分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64級分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64級分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系):63級分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組):62級分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學系-電子物理組):62級分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62級分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62級分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60級分國立中山大學(物理學系):59級分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59級分國立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59級分國立中山大學(數學系):58級分國立中興大學(物理學系):57級分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57級分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57級分國立東華大學(化學系):57級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56級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56級分國立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56級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55級分國立東華大學(物理學系):54級分國立東華大學(應用數學系):54級分國立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53級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應用化學系):52級分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數學系):52級分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52級分國立嘉義大學(應用物理學系):52級分中原大學(物理學系-光電與材料科學組):51級分國立台東大學(數學系):50級分中原大學(化學系-化學組):50級分中原大學(物理學系-物理組):50級分輔仁大學(化學系):50級分淡江大學(物理學系-應用物理組):50級分淡江大學(物理學系-光電物理組):50級分輔仁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組):48級分東海大學(化學系-化學組):48級分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47級分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47級分輔仁大學(數學系-純數學組):46級分大同大學(應用數學系):46級分東海大學(數學系):46級分中國文化大學(化學系):46級分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數學系):45級分淡江大學(數學系-數學組):45級分靜宜大學(應用數學系-計算與教學動態):45級分中國文化大學(物理學系):45級分中國文化大學(應用數學系):42級分中原大學(應用數學系):40級分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40級分全台灣(外語學群)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67級分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與文學系):65級分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64級分國立師範大學(英語學系):63級分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61級分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60級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59級分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58級分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58級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外國語文學系):57級分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56級分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55級分國立台南大學(英美語文學系):55級分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應用外語組):53級分國立高雄大學(西洋語文學系):53級分中山醫學大學(應用外國語文學系英文組):52級分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52級分淡江大學(英文學系):51級分中原大學(應用外國語文學系):50級分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49級分淡江大學(多元文化與語文學系):48級分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英語學系):48級分靜宜大學(英國與文學系):45級分華梵大學(外國語文學系):45級分南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44級分大葉大學(英美語文學系):44級分中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語文學組):44級分義守大學(應用英語學系):43級分慈濟大學(英美語文學系):43級分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43級分玄奘大學(外國語文學系):41級分開南大學(應用英語學系):40級分致遠管理學院(應用英語學系):39級分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應用語文學系):39級分立德管理學院(應用英語學系):38級分明道大學應用(英語學系):37級分興國管理院(應用英語系):35級分。

两岸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两岸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两岸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作者:袁敏玲张艺园来源:《学园》2014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选取两岸两所典型高等院校,对比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意在揭示台湾的小学教育专业设置对我们的启示以及对我们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两岸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051-02为了方便比较,笔者选取了两岸两所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课程为例,即重点比较常熟理工学院和台中教育大学两所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课程,探讨2011学年入学新生的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所存在的差异,力图从中获取对我国大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和对策。

一课程体系总体比较从课程总体设置来看,两所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都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见表1),其中常熟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少量的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在学生学习的前两年,后两年集中学习专业教育课程并参与教育实践活动。

台中教育大学则将通识课程、教育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集中在大学一、二、三年级,选修课程大量分布在大学二、三、四年级,而教育实践课程每学期均有开设,即教学实践活动与专业课程同步进行。

为了拓宽学生毕业后就业之渠道,同时也由于面临少子化①的趋势,自2006年起,台中教育大学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教育事业专精课程和课程与教学专精课程,学生可按自己的需要自由选修两种课程,毕业后可参加教师职业考试或参与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二通识课程方面的比较通常而言,大学的通识教育是通过设置全校性、跨领域的课程实现对不同学科的有机整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从中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同时也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较于我国大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或者通识教育来说,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发展得比较成熟。

台湾高校全面推动通识教育始于1984年,吸收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已经从点滴蔚为潮流,成为当前台湾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医学教育体系比较

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医学教育体系比较
一、医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医还是西医,社区医院还是综 合三甲医院,医生都是从医学生逐步成长而来的。因此,医 学院的教育及医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决定医疗水平的重要 因素。 中国台湾地区现有 11所院校设有临床医学专业的医 学系,其中有 7所为私立,另外 4所为公立办学[2]。两岸医 学生教育方式的主要差别是,中国台湾地区有更完善而人 性化的入学标准以及更加严格统一的医学教育(见表 1)。
中国大陆照搬前苏联的医学教育模式,较少重视人文 课程[6]。医学课程体系以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类课程如解 剖学、病理生理学等为主,大多数仅有一两门偏向人文教育 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并且中国大陆医院更多注重 的是先进诊疗技术的培训,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忽 视病人陈述、体格检查及心理沟通治疗[6]。这样把医学教 育变成针对疾病的教育,把治疗“病人”变成治疗“疾病”,丢 掉了医学的核心———人本。医学生及部分医生无法充分正 确地与病人沟通互动,无法取得病人完全的信任,也就难免 会出现医疗纠纷事件。
表 1 医学生教育培养方式的比较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地区
入学录取标准 高考分数
大学入学考试分数 +入学面试
医学教育学制 3年制(专科)
7年制
5年制(本科)
7年制(本硕连读)
8年制(本硕博连读)
毕业学位
3年制 无学位
医学学士学位
5年制 医学学士学位
7年制 医学硕士学位
8年制 医学博士学位
医学系录取比例 较高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32·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 第 11期
表 2 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地区

台湾读大学与香港读大学七大优劣对比(图)

台湾读大学与香港读大学七大优劣对比(图)

台湾与⼤陆⽂化⼀脉相承,⼤陆学⽣到台湾读书,没有语⾔⽂化等⽅⾯的障碍,更易适应 台湾将认可41所⼤陆院校学历开放⼤陆⽣赴台 ⽇前,台湾将开放⼤陆⽣赴台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泛关注,⼤洋⽇前所做的⼀项调查显⽰,五成以上受访者有意到台湾完成⼤学学业,有49%的⼈认为台湾地区⼤学吸引⼒在于可尝试不同的教育模式,台湾⾼校对⼤陆⽣的吸引⼒可见⼀斑。

那么到台湾读⼤学的优势究竟在哪?⼜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港与台湾,你⼜会选择哪个地⽅去深造呢? 现状到台湾读⼤学颇多限制 据台湾教育部门介绍,以后每年开放约2000名⼤陆⽣赴台就读(不会按省分配),控制在台湾⼤专院校招⽣总量的1%,攻读硕博学位的⼤陆⽣最快明年3⽉可赴台就读,⽽就读本科的则是明年9⽉赴台。

此前台湾⼤学副校长包宗和透露,台湾⼤学各个院系都已经开始着⼿准备招收⼤陆⽣,初期将招收硕⼠⽣、博⼠⽣,并已筹划在北京设招⽣办公室于明年开放使⽤,同时也考虑在⼴州开设。

不过想去台湾学习的⼤陆⽣可能⾯临不少限制。

根据台湾教育部门的计划,台湾公⽴学校初步只能招收硕⼠⽣、博⼠⽣,私⽴学校则不设限,⼤陆⽣未来如果想去台湾读本科的话,只能向私⽴⼤学申请。

此外,台湾初期仅承认41所⼤陆优秀⼤学的学历,⼴东地区仅有中⼭⼤学和华南理⼯⼤学“⼊选”。

诸多限制还包括:限制承认⼤陆⾼校的医学学历,⼤陆学⽣不得报考台湾⾼校“机密相关系所”、不得参加公职考试。

⼤陆⽣在台就读期间不能打⼯,不能在校内外从事专职或兼职⼯作,毕业后不可留台等等。

针对台湾决定部分承认⼤陆学历,开放⼤陆⽣赴台学习的消息,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表⽰,这有利于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但不应设⽴歧视性待遇。

该负责⼈希望台湾有关⽅⾯做好规划,拿出具有吸引⼒的⾼校和专业提供给⼤陆⽣,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赴台学习的⼤陆⽣的正当权益。

台湾求学五⼤优势相当吸引 作为台湾⼈,中华两岸国际教育交流促进学会理事长、学美留学总裁张恒瑞对台湾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颇为熟悉,对于到台湾求学的优势,他如数家珍,⼀⼝⽓列出了五⼤优势: 第⼀,台湾⾼校的教育和科研⽔平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极⾼,台湾⾼校的医学、⽣物(命)科学、⼯程IT、光电通讯、物理、化学、⽂学、历史、传媒等专业在世界上都颇有竞争优势; 第⼆,台湾与⼤陆⽂化⼀脉相承,⼤陆学⽣到台湾读书,没有语⾔⽂化等⽅⾯的障碍,更易适应; 第三,台湾⾼校中“海归”特别是留美的博⼠教授⽐例⾮常⾼,教材(原版教科书)与课程内容和国外⾼校的对接⾮常及时,这些对⼤陆学⽣都是全新的体验; 第四,台湾⾼校的学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较⾼,在台湾获取⼤学学历将来在海外深造或求职时,出路会宽得多,特别是在台湾完成研究⽣学历后,对于申请欧美顶尖的博⼠或是第⼆个硕⼠学位都有⾮常明显的优势。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教育体制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教育体制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教育体制比较研究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同时是一个国家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虽然有着相同的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两地的教育体制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背景、教学模式、教育内容、教师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育背景中国大陆的教育主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基础教育扩招,文革时期的破四旧、封科打击,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提高等阶段。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大陆的教育投入逐年增加,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主、多元化投入为辅的教育融资体系,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台湾的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终身学习等,传承着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西方现代教育的理念。

在基础教育方面,台湾实行“九年一贯”教育改革,实行小学为六年,初中为三年的体制,强调学生全人教育和创意思维。

在高等教育方面,台湾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全国各省市也普遍有私立大学和职业学院等。

二、教学模式中国大陆的教育重视考试成绩,学生需要在一系列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和获得更好的机会。

同时,在班级中,教学注重纪律性、积极性和竞争性,学生的角色主要是被动接受者。

此外,在大学中,中国大学以“知识面广”为目标,注重学科的专业性,而非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相比之下,台湾的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意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学校内,教学强调学科整合、试验性学习、学习社群等方式,鼓励学生各展所长,在创新、社交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此外,台湾大学中的教学也强调小班制和个别化关怀,局部学习,课程微调,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着重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三、教育内容中国大陆的教育侧重对科学技术、语言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力图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从学生视角比较大陆与台湾的物理专业课程——北师大与台师大物理

从学生视角比较大陆与台湾的物理专业课程——北师大与台师大物理

力 培养 造 就一 大批 一 流 教 师 , 不 断提 高 教 师 队伍 整
体 素质 , 是 当前 和 今后 一段 时 间 我 国教 育 事 业 发 展 的 紧迫 任务 . ” 。 。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 2 0 1 4年 在 第 三 十个 教师 节 之 际 与 高 校 师 生 座 谈 时 的讲 话 . 他 将
【 D O I 】 1 0 . 1 6 8 5 4 / j . c n k i . 1 0 0 0 — 0 7 1 2 . 2 0 1 7 . 0 8 . 0 1 8
“ 百年 大 计 , 教育为本. 教育 大计 , 教 师 为本 . 努
活补 贴 , 但 要求 学 生 在 毕业 后 必 须 从 事基 础 教 育 工
并 归纳 总结 了台湾 师范 教 育对 大陆 的物 理学 科 师范
专业 发 展 的可 借鉴 之处 .
1 课 程 开 设
台师大 物 理系 与北 师 大物理 系 师范 专业 均分 为 自费 与 免费 两类 , 自费生 需 要 学 生 自己承 担 学 费 等
费用 , 毕 业 后 可 自主 择 业 , 两 校 均 称 之 为 普 通 师 范 生; 免费 生不 需 要缴 纳学 费 和住 宿 费 , 且 每月 发放 生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1 — 0 9 ; 修 回 日期 : 2 0 1 7 — 0 1 — 2 3
基金项 目: 2 0 1 5年 北京 市 大 学 生 科 研 训 练 ( 1 0 2 ) 资 助
作者简介 : 谢晓雨 ( 1 9 9 5 一) , 女, 河 北 沧 州人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物 理 学 系 2 0 1 3级 本 科 生
是 师资 培训 课程 和教 师实 习 . 笔者在北 师大是 普通 师范 生 , 进 入 台 师 大 物 理系后编人 台师大普 通师 范生班 , 所 选 课 程 均 为

大陆与台湾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以浙江大学和台湾大学为例

大陆与台湾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以浙江大学和台湾大学为例
2014 年10 月 总第 331 期
大陆与台湾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 — —以浙江大学和台湾大学为例 刘宪娟 宋 珂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教学科研
一、通识教育的起源研究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称,国内也有人将 其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针 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 念和教育模式。 关于通识教育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通 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哈佛大学这样定义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指 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 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它包括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 判断、分辨各种价值等基本内容。 二、两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1.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实创新,追求 卓越”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和杰出创 新人才,为学生提供多通道、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0 年 5 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它是对浙江大学 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同时也是浙江大学 探索通识教育的标志。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后,不分专业,先在 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 通过前期培养,学生逐渐了解各专业及学科情况,在第二学年,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 从 2006 年秋期开始,浙江大学对新生实行按大类培养,共 分文、理、工、文理、理工、艺术与设计六大类,同时,浙江大学正 式实施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四大类组 成的全新课程体系,共有 298 门通识课和 253 门大类课程。298 门通识课程分为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基础类、导论 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社会类、沟通与领导 类、科学与研究类、技术与设计类等 11 类,学生在每类通识课 程中都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量。253 门大类课程分为人文科学 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 4 大模块,学院根据 专业特点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设置培养方案。

国立台湾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国立台湾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

国立台湾大学历年及最新专业排名总览QS 2013 人文82QS 2014 人文54QS 2015 人文47QS 2012 会计51-100 QS 2013 会计51-100 QS 2014 会计48QS 2015 会计51-100 QS 2012 传播学51-100 QS 2013 传播学51-100 QS 2014 传播学51-100 QS 2015 传播学151-200 QS 2013 农林51-100 QS 2014 农林51-100 USNEWS 2014 农林49 URAP 2014 农林92QS 2015 农林101-150 URAP 2015 农林114 USNEWS 2015 农林60 USNEWS 2015 动植物科学131 QS 2012 化学51-100 ARWU 2012 化学101-150 ARWU 2013 化学101-150 QS 2013 化学46 URAP 2014 化学47 USNEWS 2014 化学35 ARWU 2014 化学101-150 QS 2014 化学37 URAP 2015 化学43 ARWU 2015 化学101-150 QS 2015 化学28 USNEWS 2015 化学43QS 2012 化学工程48QS 2013 化学工程36QS 2014 化学工程27QS 2015 化学工程35 ARWU 2012 医学151-200 QS 2012 医学51-100 ARWU 2013 医学151-200QS 2013 医学51-100 ARWU 2014 医学151-200 URAP 2014 医学146 QS 2014 医学43 ARWU 2015 医学151-200 THE 2015 医学93 URAP 2015 医学140 QS 2015 医学41 USNEWS 2015 医学133 QS 2014 历史51-100 QS 2015 历史48QS 2012 哲学41QS 2013 哲学51-100 QS 2014 哲学51-100 QS 2015 哲学101-150 QS 2012 土木工程31QS 2013 土木工程32QS 2014 土木工程35QS 2015 土木工程28QS 2012 地球科学51-100 QS 2013 地球科学49 USNEWS 2014 地球科学65 URAP 2014 地球科学68QS 2014 地球科学27 URAP 2015 地球科学47QS 2015 地球科学49 USNEWS 2015 地球科学65QS 2012 地理17QS 2013 地理51-100 QS 2014 地理151-200 QS 2015 地理101-150 ARWU 2011 工程29 ARWU 2012 工程26 THE 2013 工程63QS 2013 工程57 ARWU 2013 工程26 URAP 2014 工程15QS 2014 工程37 USNEWS 2014 工程17 THE 2014 工程65 ARWU 2014 工程30 USNEWS 2015 工程30QS 2015 工程34THE 2015 工程44 URAP 2015 工程17 ARWU 2015 工程42 URAP 2014 建筑学149 URAP 2015 建筑学130 QS 2012 心理学51-100 QS 2013 心理学101-150 URAP 2014 心理学193 QS 2014 心理学151-200 QS 2015 心理学101-150 URAP 2015 心理学215 QS 2015 政治学51-100 URAP 2014 教育学217 URAP 2015 教育学192 QS 2012 数学51-100 ARWU 2012 数学101-150 QS 2013 数学51-100 URAP 2014 数学77QS 2014 数学51-100 ARWU 2015 数学151-200 URAP 2015 数学71QS 2015 数学51-100 QS 2012 机械工程51-100 QS 2013 机械工程37QS 2014 机械工程34QS 2015 机械工程51-100 QS 2012 材料科学51-100 QS 2013 材料科学34 USNEWS 2014 材料科学20QS 2014 材料科学44QS 2015 材料科学41 USNEWS 2015 材料科学22QS 2013 法学51-100 QS 2014 法学51-100 QS 2015 法学43QS 2015 牙医45QS 2012 物理51-100 ARWU 2012 物理101-150 ARWU 2013 物理101-150 QS 2013 物理51-100 URAP 2014 物理119 USNEWS 2014 物理88 ARWU 2014 物理101-150QS 2014 物理51-100 URAP 2015 物理108 ARWU 2015 物理101-150 QS 2015 物理50 USNEWS 2015 物理90QS 2012 环境科学49QS 2013 环境科学51-100 URAP 2014 环境科学186 QS 2014 环境科学51-100 URAP 2015 环境科学151 USNEWS 2015 环境科学109 QS 2015 环境科学51-100 QS 2012 现代语言51-100 QS 2013 现代语言51-100 QS 2014 现代语言51-100 QS 2015 现代语言39 ARWU 2011 理科76-100 ARWU 2012 理科76-100 QS 2013 理科57 ARWU 2013 理科76-100 QS 2014 理科48 ARWU 2014 理科101-150 THE 2015 理科63QS 2015 理科32 ARWU 2015 理科101-150 ARWU 2012 生命101-150 ARWU 2013 生命101-150 QS 2013 生命83 ARWU 2014 生命151-200 QS 2014 生命83 ARWU 2015 生命151-200 QS 2015 生命60QS 2012 生物学51-100 QS 2013 生物学51-100 URAP 2014 生物学149 QS 2014 生物学51-100 URAP 2015 生物学157 USNEWS 2015 生物学172 QS 2015 生物学51-100 QS 2012 电气工程51-100 QS 2013 电气工程24QS 2014 电气工程20QS 2015 电气工程15QS 2012 社会学51-100 QS 2013 社会学51-100 QS 2014 社会学151-200 URAP 2014 社会学294 QS 2015 社会学101-150 URAP 2015 社会学320 ARWU 2012 社科151-200 QS 2013 社科64 ARWU 2013 社科101-150 QS 2014 社科54 ARWU 2014 社科151-200 USNEWS 2015 社科152 QS 2015 社科53 ARWU 2015 社科151-200 URAP 2014 管理99QS 2015 管理51-100 URAP 2015 管理93 ARWU 2012 经济学151-200 QS 2012 经济学51-100 QS 2013 经济学51-100 ARWU 2013 经济学101-150 QS 2014 经济学51-100 URAP 2014 经济学172 ARWU 2014 经济学151-200 QS 2015 经济学51-100 URAP 2015 经济学132 ARWU 2015 经济学151-200 THE 2011 综合154 ARWU 2011 综合102-150 QS 2011 综合87 THE 2012 综合134 ARWU 2012 综合101-150 QS 2012 综合80 THE 2013 综合142 ARWU 2013 综合101-150 QS 2013 综合82 THE 2014 综合155 USNEWS 2014 综合105 URAP 2014 综合63 ARWU 2014 综合101-150 QS 2014 综合76 THE 2015 综合167 USNEWS 2015 综合128URAP 2015 综合84 ARWU 2015 综合151-200 QS 2015 综合70QS 2015 艺术41QS 2012 英语51-100 QS 2013 英语51-100 QS 2015 英语51-100 QS 2012 药学43QS 2013 药学38 USNEWS 2014 药学47QS 2014 药学51-100 USNEWS 2015 药学50QS 2015 药学40 ARWU 2011 计算机科学32QS 2012 计算机科学51-100 ARWU 2012 计算机科学37 ARWU 2013 计算机科学33QS 2013 计算机科学51-100 URAP 2014 计算机科学52 USNEWS 2014 计算机科学28QS 2014 计算机科学45 ARWU 2014 计算机科学22 USNEWS 2015 计算机科学35QS 2015 计算机科学46 URAP 2015 计算机科学48 ARWU 2015 计算机科学24QS 2012 语言学44QS 2013 语言学51-100 QS 2014 语言学101-150 QS 2015 语言学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赴台湾上大学最好的16类专业 2010年09月06日 17:42 法制晚报明年,大陆学生就可赴台湾上大学。

台湾哪些专业有优势?台湾的本土学生最喜欢哪些专业?高等院校展示会组委会向本报提供了2010年台湾高校等级排名和2010年台湾学生最喜欢的16类专业,也是台湾最好的16类专业。

在台湾前16名的专业中,电机工程学系是最好的专业,同时排名靠前的均为理工类专业,而文科类专业相对排名靠后,这或许也是台湾各高校理工类专业学费高于文科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16类专业中,其中13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最高的院校均为公立台湾大学,由此可见,公立台湾大学成为台湾最优秀的大学当之无愧。

而开设这16类优秀专业的台湾高校中,私立院校所占的比重远超公立,这对大陆学生赴台申请私立院校读本科,将会有更多的空间。

台湾理工优势高于文科根据负责台湾和大陆短期生赴台招生工作的高等院校展示会组委会向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2010年台湾高校本科各专业录取中,最受欢迎的前16个专业中,电机工程学系最低录取分数线最高,成为台湾本科阶段最难考专业。

除了电机工程学系最难考外,电子工程学系位居第二。

此外,排名靠前的还有化学工程学系、机械工程系、材料科学工程系、土木工程学系、通讯工程系、环境工程学系、生物科技学系、数理化学群。

排在前十位的专业全部与理工类专业有关。

而台湾各高校的文科类专业,排名略靠后,如外语学群、中文学系、政治学系、哲学系、历史学系等。

据了解,台湾各高校的专业都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从高校的专业招生和录取情况基本可以表明台湾市场的需求。

财经专业院校“遍地开花”在台湾百余所高校中,专业种类丰富,在前16名的专业中,在台湾均算不错的专业,其中以财经类专业在台湾最流行。

记者统计发现,在16类上榜专业中,财经类专业在各高校的设置情况最普遍,有66所公立和私立学校开设财经学系,其中包括17所公立高校,49所私立院校。

除了财经类专业开设比较普遍外,数理化学群作为基础学科,在台湾高校专业的设置方面也比较普遍,多达57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位于第十位的环境工程系在台湾高校的开设情况最不普遍,只有5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高等院校展示会组委会主任陕阳忠表示,台湾作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之一,财经类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自然比较好。

台大13类专业全台最好16类专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公立大学比私立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明显高出很多,而且每个专业按照高校录取分数线来排名,排在前三位的高校都是台湾的公立大学,尤其是在台湾高校的等级排名中第一级的学校占绝对优势。

台湾公立大学办学质量的优越性可见一斑,但是在台湾,公立大学只占10%左右,更多的大学却是私立大学和私立技专院校。

在公立院校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公立台湾大学,16类最难考的专业中,13个专业录取分数线最高的高校均为公立台湾大学。

换句话说,公立台湾大学至少有13类专业在全台湾是最好的。

记者注意到,在台湾有关机构对各高校进行的排名中,公立台湾大学位居第一,而根据2010上海交大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公立台湾大学排在第127名,为两岸三地第一。

高等院校展示会组委会主任陕阳忠表示,尽管大陆学生目前不能申请该大学的本科,但是对于硕博生具有指导意义,这所大学的这些专业在硕博生的培养方面也具有绝对优势。

私立学校不比公立院校差记者发现,在16类优秀专业排名中,每一类专业中,分数线比较高的均为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普遍落后于公立大学。

日前,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高教司有关负责人朱俊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记者提出的“台湾地区公立院校的办学水平总体优于私立院校”一说,他表示,可以这么理解。

但是他补充说,在台湾,不会简单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排名,而是根据录取分数的高低来排名,台湾公立院校在学费上具有私立院校没法比较的优势,所以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公立大学学习,而台湾公立大学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了台湾本地生上公立院校竞争激烈的现状。

朱俊彰表示,事实上,台湾的私立院校起步比较早,很多私立院校都有五六十年的历史,而且私立院校的很多专业在教学水平上并不比公立院校差。

陕阳忠介绍说,在台湾,高校以私立大学为主,包括东吴大学、静宜大学等在内的台湾私立大学都是很不错的。

最好16类专业排名1.电机工程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 72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70级分 1 西安交通大学公立交通大学电机与控制工程学系 69级分 1 华中科技大学公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系 69级分 1 浙江大学公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 63级分 2 重庆大学公立中兴大学电机工程系 63级分 2公立中山大学电机工程系 63级分 2公立暨南国际大学电机工程系 58级分 5公立高雄大学电机工程系 58级分 6公立中正大学电机工程系 57级分 22.电子工程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大陆前5名公立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71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69级分 1 电子科技大学公立高雄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57级分—北京邮电大学长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57级分 8 北京大学公立彰化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56级分—上海交通大学公立台南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56级分 6公立宜兰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53级分 4公立联合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51级分 5铭传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50级分 9逢甲大学电子工程学系 47级分 93.化学工程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70级分 1 天津大学公立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69级分 1 华东理工大学公立成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65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 64级分 2 大连理工大学公立中兴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61级分 2 北京化工大学公立中正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60级分 2公立高雄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 56级分 6公立宜兰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 55级分 4元智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 54级分 8中原大学化学工程学系 52级分 84.机械工程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68级分 1 上海交通大学公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66级分 1 华中科技大学公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66级分 1 西安交通大学公立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学系 65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中央大学光机电工程组 63级分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立中央大学先进材料与精密制造组 63级分 2公立中正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62级分 2公立中央大学设计与分析组 60级分 2公立中山大学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 59级分 2公立中兴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59级分 25.材料科学工程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73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系 71级分 1 北京科技大学公立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68级分 1 中南大学公立成功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 67级分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立中山大学材料与光电工程学系 63级分 2 上海交通大学公立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53级分 4公立暨南大学应用材料及光电工程学系 53级分 5大同大学材料工程学系 52级分 11中原大学化学系材料化学组 50级分 8逢甲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48级分 96.土木工程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66级分 1 同济大学公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62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61级分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58级分 1 浙江大学公立高雄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57级分 6 东南大学公立暨南国际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52级分 5公立宜兰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51级分 4公立嘉义大学土木工程与水资源工程学系 50级分 4 公立联合大学土木与防灾工程学系 50级分 5中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46级分 8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最低学测分院校等级(上接A15版)7.通讯工程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大陆前5名公立中央大学通讯工程系 61级分 2 清华大学公立中正大学通讯工程系 57级分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立台湾海洋大学通讯工程系 56级分 3 北京邮电大学元智大学通讯工程系 53级分 8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逢甲大学通讯工程系 45级分 9 北京理工大学铭传大学计算机与通讯工程系-桃园校区 43级分 9亚洲大学计算机与通讯系 43级分 13中华大学通讯工程系 42级分 12义守大学通讯工程系 40级分 12致远管理学院计算机与通讯系 35级分 158.环境工程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大陆前5名公立成功大学环境工程学系 64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宜兰大学环境工程学系 51级分 4 浙江大学淡江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系 47级分 7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叶大学环境工程学系 47级分 12 北京大学逢甲大学环境工程学系与科学学系 46级分 9 同济大学公立成功大学环境工程学系 64级分 1公立宜兰大学环境工程学系 51级分 4淡江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系 47级分 7大叶大学环境工程学系 47级分 12逢甲大学环境工程学系与科学学系 46级分 99.生物科技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生物产业机电工程系 65级分 1 北京大学公立交通大学生物科技学系 64级分 1 清华大学中国医药大学生物科技学系 58级分—复旦大学公立宜兰大学生物机电工程学系 55级分 4 中山大学公立嘉义大学生物机电工程学系 53级分 4 武汉大学中原大学生物科技学系 53级分 8大叶大学分子生物科技学系 47级分 12铭传大学生物科技学系-桃园校区 47级分 9长荣大学生物科技学系 46级分 13南华大学自然生物科技学系 43级分 1310.数理化学群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 71级分 1 南京大学公立交通大学光电与纳米科学组 69级分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立清华大学物理学系-光电物理组 69级分 1 北京大学公立清华大学物理学系-物理组 68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台湾大学化学系 67级分 1 复旦大学公立清华大学化学系 66级分 1公立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 65级分 1公立台湾大学数学系 64级分 1公立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 64级分 1公立成功大学化学系 63级分 111.外语学群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67级分 1 北京大学公立政治大学英国与文学系 65级分 1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立交通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64级分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立师范大学英语学系 63级分—南京大学公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61级分 1 清华大学公立中央大学英美语文学系 60级分 2公立彰化师范大学英语学系 59级分—公立中正大学外国语文学 58级分 2辅仁大学英国语文学系 58级分 7公立暨南国际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57级分 5院校等级院校等级院校等级院校等级12.中国文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66级分 1 北京师范大学公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61级分 1 北京大学公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 60级分 1 复旦大学公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56级分 2 南京大学公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系 56级分—四川大学公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 56级分 2公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56级分 2公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 54级分—公立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 54级分—公立东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53级分 413.政治学系最好的院校(前9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 66级分 1 北京大学公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政治理论组 65级分 1 中国人民大学公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组 65级分 1 复旦大学公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系 63级分 1 华中师范大学公立成功大学政治学系 57级分 1 南开大学东吴大学政治学系 52级分 7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 47级分 11南华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 38级分 13佛光大学政治学系 34级分 1214.哲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大陆前5名公立政治大学哲学系 59级分 1 中国人民大学公立中正大学哲学系 53级分 2 中山大学东吴大学哲学系 46级分 7 复旦大学辅仁大学哲学系 46级分 7 南京大学东海大学哲学系 45级分 9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 45级分 11华梵大学哲学系 40级分 13长荣大学哲学与宗教系 38级分 13南华大学哲学系 38级分 1315.历史学系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 63级分 1 北京大学公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 61级分 1 南开大学公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58级分—北京师范大学公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 58级分 1 复旦大学公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系 55级分 2 中国人民大学公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 55级分 4公立中正大学历史学系 54级分 2淡江大学历史学系 51级分 7东海大学历史学系 50级分 9佛光大学历史学系 42级分 1216.财经学群最好的院校(前10名) 专业名称最低学测分大陆前5名公立台湾大学会计学系 71级分 1 中国人民大学公立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 70级分 1 北京大学公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 68级分 1 中央财经大学公立交通大学信息与财金管理学系 67级分 1 上海财经大学公立清华大学计量财务金融学系 65级分 1公立中兴大学财务金融学系 64级分 2公立政治大学统计学系 63级分 1公立中正大学财务金融学系 63级分 2公立政治大学会计学系 62级分 1院校等级说明:1.由于大陆与台湾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差别,所以对应的大陆院校为类似专业2.大陆的前5名学校排名为教育部学位中心2007—2009年全国学科排名3.台湾的师范类院校和医学院校没参加排名4.台湾高校一共分为15级,最低学测分相当于高考的最低分数线,满分为10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