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武民间烟盒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舞蹈表演专业-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和价值

舞蹈表演专业-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和价值

摘要烟盒舞是彝族璀璨歌舞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歌舞种类之一,因舞蹈时会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而得名,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对烟盒舞的风格特征进行阐述。

再通过介绍彝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历史渊源对彝族人民的文化精神进行了介绍,整合二者将彝族人民通过悠久历史创造出来的璀璨文明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更多人对烟盒舞进行关注、了解和学习,让烟盒舞和彝族精神得以传承。

关键词步伐技巧动律形态音乐表现黑虎图腾崇拜AbstractCigarette box dance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types of sing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ight singing and dancing culture of the Yi people. It is named after dancing and dancing while holding the "cigarette box" with both hand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cigarette box dance through three aspects. Then, by introducing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totem worship of the Yi people,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Yi people is introduce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analyzes the bright civilization created by the Yi people through a long history. I hope that through this article, more people can dance the cigarette box Pay attention, understand and learn, so that the cigarette box dance and the Yi people's spirit can be passed on.Keywords Step skills rhythm forms musical performance black tiger totem worship目录一、引言 (1)二、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 (1)(一)灵活多变的步伐技巧表现特征 (1)(二)柔、韧、脆中的动律形态特征 (1)(三)“四弦”风情的音乐表现特征 (4)三、云南彝族烟盒舞的价值 (5)(一)承袭民族黑虎图腾崇拜的价值 (5)(二)彝族勒俄特依宗教的民族文化价值 (6)四、结语 (7)参考文献 (7)致谢 (9)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价值杨晨一、引言烟盒舞是彝族璀璨歌舞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歌舞种类之一,因舞蹈时会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而得名,是彝族传统红白喜事、宗教祭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烟盒舞的现状与保护

烟盒舞的现状与保护
关键词 : 烟盒舞 现状 保 护
烟 盒 舞 在解 放 之后 为我 国 的 领 导
人 所重 视 , 越 来 越 多 的 艺 人 也 走 出 了 云
自 然 民 族 文 化 资 源 的 吸 引 力 和 美 感 是不 需要 言表 的 , 社会 人文 资 源除具
因势 利 导 、 科 学发 展 , 让 彝族 的 烟 盒 舞
为一种独 特 的综合性 舞蹈 艺术 。

场 需 求 。“ 应 时顺势 ” , 科学 而不超 前 , 要 被 当 下 人 所 认 同 才 能 体 现 其 价 值 。传 统 的 民 族 文 化 想 要 发 展 ,仅 靠 民 族 情 感 、

烟 盒 舞 需 要 保 护 和 发 展 的 迫 切
— — I l 音 目刁 乐论 I 匕 坛 工 五

烟盒舞 的现状与保 护
■ 张晓 明 赵 妍 潍 坊 工程职 业 学院
摘要: 民族 民间传统舞蹈 文化是世界各 民族的祖先在数 千年的历 史长 河中共 同创造的一笔精神财 富 , 是 一种 可观 的、 动 态的、 运动着的活的文物 , 如今 保护和传承 民族 民间舞蹈文化 已成为国家以及世界文化艺术界 的共识 。
样具 有 美观和 吸引 力。 他们 都具 备其独
特 的 民族 地 域 特 色 , 因 不 同 的 环 境 和 背 景 条件使 他们 都 有与众 不 同的 风格 , 耐 人 回味和 品鉴 。 这 些 不 同 的 特 色 和 条 件
大 力 挖 掘 自然 民 族 资 源 文 化 , 传 统 文 化 是不 能直 接成 为商 品 的, 我 们 所 面 对 的 就 是 将 传 统 的 民 族 文 化 和 新 生 变 异 的
在更 加广 阔 的空间范 围 内发挥 其作 用 。

从彝族“烟盒舞”中探究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从彝族“烟盒舞”中探究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第2 6 卷第 2 期 2 0 1 3 年2 J o u r n a l o fC h 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烟盒舞一年 四季都可 以跳 , 在流行区域 由于它是男女青年谈 情 说爱的社交方式之一 , 因此人人都会跳 。它是彝族人 民在 生 产和社会生活实践 中集体创作 、 代代相传的而不断丰富发 展起来 的一种舞蹈 。
等形式 , 在生 产劳 动和社 会生 活实 践 中创 新 自己的歌舞 艺
术 。他们把汉族花灯演变成 了彝族花灯 , 把汉族 的杂耍技 巧 发 展成 了技 术难度较 高的烟盒 舞技巧 。最 值得赞 叹 的不 是 将汉 族艺术 照搬 , 而是在狩 猎和生产 劳动实践 中 , 把其他 民 族 的艺术 吸收演变成 自己本 民族的歌舞艺术。 烟盒舞 涵盖 面甚广 , 既有 原始初 级 的“ 三步 弦 ” 、 “ 一 步 半” 、 “ 两步半 ” , 又有绝 活技 巧的“ 猴子搬包谷 ” 、 “ 倒挂金钩 ” 、
住地区涵盖滇东 、 滇南 、 滇西、 滇北 。彝族虽 有同宗的历史渊
源, 但 由于生活 的地域 不 同 , 支系 与支系之 间的歌舞形 式区 别很大 , 有 浓郁 的各 自所 自地 区的地域特色 。分 布在滇南一 带 的彝族 尼苏支 系称 “ 三道红 ” , 有着 自己悠久 的歌舞 艺术 。 其中 , 烟盒 舞就是最具代表性 的歌舞种类 。烟盒 舞以其独特 的舞韵 、 音 乐曲式 、 歌 唱调 子 , 被 国家列 为首批抢 救保护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 云南 宝贵的独有歌舞资源 , 同时也是 中

浅析对彝族烟盒舞的保护及传承

浅析对彝族烟盒舞的保护及传承

浅析对彝族烟盒舞的保护及传承作者:张千千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3期摘要: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不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烟盒舞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处于濒危状态。

所以,应该极力保护其文化的原始风格性,以及传承其未来文化底蕴和艺术本身的价值。

关键词:烟盒舞;重视;保护;文化传承烟盒舞是云南彝族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等地的彝族聚居区,舞蹈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

彝族亦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

2006年5月20日,彝族烟盒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烟盒舞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变,传统的”吃火草烟”习俗已经消失,烟盒舞出现风格单一化、内涵浅显化的趋势,传统的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

1彝族烟盒舞所面临的危机1.1传承人濒危现象突出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近几十年来得迅速转变,烟盒舞所代表的一批“民间传承人”由于地理位置、社会地位等等因素,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关照和经济支持,只掌握着微乎其微的话语权,更无法为其代表的民族文化正言。

云南彝族烟盒舞作为以“口传身教”为主要传承方式的民间艺术,民间艺人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节里最为核心的部分。

但目前云南彝族烟盒舞传承人濒危的现象十分严峻,需要大家引起高度的重视。

1.2文化产业的过度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地区的彝族青年在商业利益和眼球经济的利诱下,烟盒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常常被忽略,更成为一些创造经济收入和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

其实老一辈之所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原生态烟盒舞,而不是贪图小营小利。

某些地区盲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工作,使得烟盒舞的原生态性受到损害。

探讨彝族烟盒舞的传承与发展

探讨彝族烟盒舞的传承与发展

探讨彝族烟盒舞的传承与发展【摘要】烟盒舞是彝族人民熱爱的传统舞蹈,包含了彝族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智慧,传递着彝族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所以本选题以烟盒舞作品《红蜻蜓》为例,将烟盒舞置于实际的舞蹈作品当中,探析烟盒舞在时代开展下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开展,传统的烟盒舞的开展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如何使之更好的开展和创新,那么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选题以《红蜻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观察法,舞蹈风格、舞蹈动作、舞蹈的开展为主,并且根据当前烟盒舞的开展现状提出当前烟盒舞在传承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最终使我们能够对于烟盒舞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彝族;烟盒舞;舞蹈《红蜻蜓》引言1.烟盒舞概述1.1烟盒舞的兴起烟盒舞是彝族民间传统舞蹈,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历史文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开展,目前,烟盒舞已经成为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并且在现代舞蹈作品当中,也很好的将烟盒舞的艺术元素融入到了当今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当中。

另外,烟盒舞能够得到那么大的传播与影响,是与它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

我们要了解一个民间舞的历史,那就要从它最初的起源开始研究,烟盒舞也应如此。

它的动作内容繁多,以多种形式呈现变化,分布范围主要以云南地区为主。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大局部学者认为,烟盒舞的产生最初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

在上世纪初,烟盒舞开始走进了群众的视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以它独有的特点,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1.2烟盒舞的形态特征一个优秀的舞蹈离不开音乐的伴奏,烟盒舞有一个不同于大局部舞蹈的地方,那就是不需要专门的音乐伴奏。

一开始跳时并没有烟盒,后来人们吸烟时,发现敲击手上的烟盒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既可以当作舞蹈的伴奏又可以增加舞蹈的欣赏性,烟盒舞就由此而来。

烟盒舞的舞者左右手各持一个烟盒,烟盒内的手指敲击出声音,使得烟盒与整个舞蹈融为一体。

烟盒舞节奏鲜明有力,内容丰富,在声声入耳的烟盒声中,做出灵巧多变的动作。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11-8-1信息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作者:岳贤锋【摘要】我国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对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深挖资源的深度特色,加强多元开发,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武术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借助上海世博会的时机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武术旅游发展。

【关键词】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对策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将有15.6亿人次国际旅游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和巨大的客源地。

中国武术文化融会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中医、养生、气功、美学等,武术旅游具有观赏、休闲娱乐、强身健体、提高身心素质等功能,是唯我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我国开展武术旅游的地方很多,但学术研究较少。

以中国期刊网刊载的文章为例,搜索自1979年至2009年标题中含有“武术旅游”的论文,只有12篇。

卫志强等分析了武术旅游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中华武术与旅游业有共同特性,有相结合的可能性,认为武术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①胡幸福认为,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已经凸现,武术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可以带来双赢。

②李蕾等认为,少林武术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它的开发不但有利于武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向国外的传播,而且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③闫士芳等分析了河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深度开发、与其他文化资源没有形成良好对接、发展环境不完善等,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深入挖掘,加强赛事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

④他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开发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上,对许多实质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可见,武术文化旅游的学术研究落后于现实的发展需求,进行我国武术旅游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指存在于各种武术文化中,能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方面的武术练习地、建筑、艺术活动;精神方面的思想、精神、传说等。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与开发策略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与开发策略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与开发策略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中具有重
要的价值和发展潜力。

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演出、推广舞蹈艺术、旅游等方式,可以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开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文化产品开发。

可以将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文化结合,推出文化产品,如T恤、手工
艺品等,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演出设计。

民族民间舞蹈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可以设计演出,通过在线上、
线下多渠道进行推广,扩大影响力,提升民族文化知名度。

三、文化旅游推广。

利用民族民间舞蹈为载体,开发民族舞蹈主题旅游产品,推进舞蹈文
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旅游消费带动当地经济。

四、教育推广。

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宣传,推广文化知识,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
通过多种形式,扩大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水平。

综上所述,发展和挖掘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需要加强文化
创意产业与旅游等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探索其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助力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习俗和惯例、知识与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对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1. 旅游资源分布广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民间色彩,因此分布广泛。

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 开发水平不一一些地区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不够重视,导致文化传承断裂、民间技艺失传等问题。

相对而言,一些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做的比较好,通过各种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传承和开发利用。

3. 利用方式单一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旅游观光、民俗展示等方面,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缺乏对非遗传统技艺的商业可持续利用,无法形成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1. 完善保护机制要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属和使用权,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记录、保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开发,需要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并利用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

可以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传统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3. 加强宣传推广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的非遗意识,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烟合舞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扬武民间烟盒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郭文华新平县旅游开发服务中心内容摘要:本文从扬武烟盒舞所具有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特点考察,对开发烟盒舞文化旅游价值的所在和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烟盒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思路和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扬武烟盒舞文化旅游开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县,民族文化底蕴丰厚而古朴。

17种民族山寨星落棋布,奇风异俗点缀于谷地到高山的茫茫山峦间,形成了“隔山语难通,隔河习相远”的复杂、奇特的民族结构。

新平县利用一方水土孕育的一方风土人情,成功开发了红河谷“花腰傣风情体验游”,但显得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内容单薄。

选择以烟盒舞文化为载体,发展彝族风情体验游,以此丰富新平民俗风情旅游内涵是可行和必要的。

一、扬武民间烟盒舞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烟盒舞是彝族群众性的民间舞蹈,流传于滇中南地区。

舞蹈时姿态形象生动,动作变化多端,声情并茂。

烟盒舞体系庞大,舞蹈套路种类繁多。

仅套路就有一百八十多种;而舞蹈所反映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反映婚恋习俗的,有体现劳动场景和表达生活情趣的,有表现仿动物生活习性的;既有充满艺术欣赏价值适合舞台表演的双人舞、三人舞,又有适宜群体娱乐的集体舞。

可以说,在民族舞蹈中,像烟盒舞这样内容丰富的舞蹈是罕见的。

烟盒舞的舞蹈动作,音乐节奏都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扬武烟盒舞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烟盒舞节奏明快,动作变化多端,在历史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洒脱大方,诙谐幽默的舞蹈风格。

其形式多样,舞蹈动作有激烈,有舒缓,有轻快,有柔和。

在不断变化的节奏中生发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情趣效果。

观赏性的舞蹈以表演类型和技巧类型的舞蹈为主,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艺术性。

表演类型的如:“哑巴拿鱼”、“老鹰叼小鸡”、“鸳鸯戏水”、“鸳鸯断水”等,技巧类型的如“癞蛤蟆摔跤”、“仙人搭桥”、“穿花”等。

第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舞蹈艺术是一种外在的文化表现手段,烟盒舞同样承载着彝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情操,性格特征等等。

亲哥尼阿妹、阿哥阿妹勾等舞蹈,表现彝族青年自由寻情、婚恋习俗,踩谷种、山上种黄瓜等舞蹈则表现彝族农耕文化,舞蹈“老人家”则表达了彝族人民开朗、豁达的人生观。

由于扬武鲁魁山一带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文化融会的机会及其少,因此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舞蹈形式。

它以生动的形式向外界传递别具一格的人文风情。

第三是参与性强。

烟盒舞虽然套路变化多端,但基本动作干净利落,节奏很强,容易学习。

气氛热烈,闻者顿足,观者情不自禁。

二、扬武民间烟盒舞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动集镇相关产业发展。

扬武的经济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扬武集镇处于国道213交通中转枢纽优势,客商云集,经济发达。

2002年10月玉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国道上来往的车流人流只是快速穿境而过,集镇服务型经济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要重振集镇经济就需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旅游业是产业联动性很强,综合性发展的经济文化产业,饮食、商店、旅馆、修理、文化娱乐等服务行业曾经是扬武的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将使传统的服务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使交通“劣”势变为优势。

(二)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烟盒舞作为彝族歌舞娱乐的重要种类之一,是民俗文化生动、直观再现的载体。

通过挖掘烟盒舞文化,不断丰富内涵,为旅游开发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文化资源;同时,以烟盒舞文化为切入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也会为保护彝族民俗文化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促进新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互补新平是以彝族和傣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多年来一直立足“花腰傣”品牌,开展全方位的旅游形象宣传,成功打造了“新平—花腰傣之乡”的旅游目的地,“哀牢山”自然生态旅游产品知名度也不断得到提高,开发扬武民间烟盒舞文化旅游线路,将打破新平目前单一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格局,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涵。

使新平旅游形成既有红河谷花腰傣风情又有鲁魁山彝族民俗文化的互补性旅游线路。

最终形成“一山串联”两端,即“花腰傣—哀牢山—彝族”的完美线路。

三、扬武民间烟盒舞文化的旅游开发的可行性(SWOT简析)(一)优势分析(S-strength)1、文化资源优势有丰富的彝族民俗旅游资源优势。

扬武镇境内的鲁魁山是彝族尼苏支的聚居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区域环境相对封闭,至今仍然保留着古朴久远的民族传统文化。

神秘的毕摩文化,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天人合一的歌舞文化,风情独特的祭龙节,久负盛名的火把节,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等等,这些都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民俗旅游资源。

2、交通区位优势玉元高速公路是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路段,扬武地处中枢位置,交通十分便捷,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从昆明出发到达扬武镇仅需要2个小时就可达到,从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出发只需要50分钟。

3、旅游区位优势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从玉溪市的西线旅游发展规划来看,旅游行程无论是从新平进,元江出,或者元江进,新平出,扬武都处于“玉溪市哀牢山-红河谷旅游圈”的要冲;从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的旅游线来看,它又处于中途停靠站的位置,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以后,将会招徕很大一部分来往于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的汽车团队游客在此短时间停靠、休整、游览(释放长途乘车给身心带来的疲惫)。

(二)劣势(W-weakness)分析1、缺乏具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度小。

2、知名度小,目前未列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

3、缺乏系统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和发展规划。

(三)机遇(O-opportunity)分析烟盒舞文化旅游资源属于民俗旅游资源。

近年来民俗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

随着玉溪市西线旅游不断深入开发,也将对本区域取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四)面临的挑战(T-threats)1、其它地区同类资源的竞争烟盒舞文化主要流传于滇中南的新平、峨山、通海、个旧、蒙自、开远、石屏、建水8个县(市)。

建水、石屏两地对烟盒舞的文化研究、艺术表演活动走于前列。

扬武烟盒舞文化旅游市场认同度面临较大挑战和竞争。

因此,加快本区域烟盒舞文化研究步伐,加快文化和旅游联姻,加快营造“烟盒舞之乡”的文化氛围就成了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2、文化传承危机烟盒舞文化旅游的开发不是单一的,而是彝族民俗旅游的系统开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在嬗变。

比如,毕摩文化面临消失,彝族文字功用的弱化等等。

四、扬武民间烟盒舞文化的旅游开发思路(一)旅游产品设计思路产品设计要以满足游客体验异文化情调为核心,抓住游客最重要的“猎奇”心态,合理编排展现形式,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1、六大要素的开发思路旅游产品的设计始终是围绕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展开。

但不同的旅游产品,要素设计的侧重点也有差异。

从烟盒舞文化旅游产品性质和旅游地在整个区域的线路位置考虑,着眼做好娱、吃、购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吃和娱的问题,设计1-2小时的民俗体验型产品。

即以烟盒舞文化为核心,满足中途短期逗留游客放松身心的需要;打好彝族歌舞文化、餐饮文化两张牌,以期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调动游客参与性,为游客营造快乐、热烈的气氛。

歌舞方面编排一套观赏性强、艺术效果强烈的烟盒舞蹈;提炼一套游客参与性强、有趣味的烟盒舞套路;整理和创作彝族迎客山歌、祝酒歌。

彝族餐饮文化源远流长,礼仪讲究,菜品丰富。

餐饮文化着重设计“一菜一歌”。

一菜:用百草百茎百花制作的“百花宴”,“百花宴”具有市场感召力,符合现代人们追求的绿色生态饮食观念;一歌:席间祝酒歌,是营造饮食文化氛围,调动胃口的“佐料”。

二是购的方面,做好“烟盒舞之乡—扬武”旅游商品的系统开发。

旅游商品设计要有特色性和艺术性,满足游客纪念、馈赠、求知、实用的需要。

(1)旅游宣传品类。

介绍民俗风情、烟盒舞文化的书籍,画册,导游图,音像制品。

此类商品设计要精美、新颖。

(2)饰品类。

要把民俗文化融合在商品上。

如反映彝族朴素的审美情趣的刺绣、银手镯、围腰等。

(3)日用品类。

这类商品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实用性很强,游客购买使用对旅游地可以起到宣传作用。

如印有“烟盒舞之乡-扬武游”字样的烟盒、太阳帽,旅行包、手提袋、明信片、信封等。

(4)土特产类。

如紫洋芋,腊肉等。

此类商品要解决好卫生、保质、产品包装。

3、节庆产品开发思路节庆活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喜庆活动,是以文化为灵魂的社会经济活动。

成功的节庆活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扩大知名度,拉动区域经济,打造品牌,提升内涵等目的。

“烟盒舞”文化节要采用民俗文化、商业文化、艺术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开办,坚持民间开发与商业经营的发展道路,举行雅俗结合、气氛热烈、刺激精彩的民俗风情展演。

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发展民俗旅游;以市场为导向,为活动准确定位;以特色为基础,把握地理文脉,为主题形象定位,向外界打出一句响亮的形象口号。

3、旅游线路设计(1)区域线路线路一:昆明—玉溪—扬武—思茅—西双版纳线路二:昆明—新平—元江—扬武(2)内部线路花腰傣风情体验游(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态村—大槟榔园花腰傣文化生态村)—哀牢山山水文化游(南恩瀑布—陇西世族庄园—石门峡—茶马古道—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古州野林)—彝族民俗文化体验游(扬武烟盒舞文化)(二)客源市场定位思路根据新平县现有客源市场及对目标市场的预测,烟盒舞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定位是:一级目标市场:近距离的中心城市,如昆明、玉溪等地。

这些地区由于距离近、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不多,游客选择扬武为旅游目的地可能性很大。

市场大小依序是新平——玉溪——昆明——思茅——曲靖——版纳。

二级目标市场:到思茅、西双版纳旅游,途经国道213公路的汽车团队。

机会市场:东南亚(三)游客市场需求的预测开发烟盒舞文化旅游是对区域内其它旅游项目的有益补充,不构成直接竞争。

本项目游客市场预测使用类似项目比较预测法,与已建项目“游客市场需求预测”数据为参照进行比较、修正。

(四)旅游市场营销思路1、营销推广的理念★突出彝族民俗风情体验游★突出宣传烟盒舞文化★着重渲染“扬武—烟盒舞之乡”的文化品牌。

2、主打产品营销策划(1)性质:阶段性主题节庆活动:烟盒舞文化旅游节(2)目标:打造“烟盒舞之乡”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促进集镇服务型经济“二次创业”。

(3)策略构想:A、定期举办“烟盒舞文化旅游节”,推出“烟盒舞之乡—彝族风俗游”系列旅游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