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营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初产母猪哺乳阶段常出现的问题及管理策略

初产母猪哺乳阶段常出现的问题及管理策略作者:刘丽萍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8期刘丽萍(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北林办事处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绥化152000)摘要:初产母猪在哺乳阶段仍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特别是乳腺的发育,如果初产母猪在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不当常会出现乳腺发育不充分、不均衡、乳汁质量不佳以及在哺乳阶段失重严重的现象,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初产母猪此阶段的饲养管理。
关键词:初产母猪;哺乳;经产母猪;管理策略中图分类号:S8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8-0044-01哺乳阶段为母猪从分娩到断奶的这一阶段。
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的不同在于初产母猪在配种生产时,仍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乳腺也尚在发育过程中,如果此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初产时的泌乳水平,还会对今后的泌乳性能造成影响。
所以初产母猪在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目标是提供充足的营养,加强日常的管理以促进乳腺的均衡发育,使泌乳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仔猪提供充足的初乳和常乳,并且要尽量减少哺乳过程中的体重损失,保证初产母猪的体况以及健康度,为下一个发情周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初产母猪在哺乳阶段常出现的问题乳腺发良不充分、不均衡。
母猪乳腺的发育与仔猪的吮吸刺激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经过仔猪充分吮吸的乳腺发育良好,乳房饱满,乳汁分泌充足。
实际生产上,初产母猪的产仔数与经产母猪相比相对较少一些,如果所产仔猪数少于乳头的数量,或者为了减少初产母猪在哺乳期的掉膘严重,而减少带仔数量,再者如果没有调教仔猪在两个乳头上吃奶的习惯,就会导致经过仔猪吮吸的乳腺发育良好,而没有经过仔猪吮通的乳腺则发育不佳,时间久了还会慢慢萎缩,会对今后的泌乳性能造成影响,生产上常发生经产母猪的前3、4个乳房发育良好并且乳汁分泌充足,而后3个乳房却干瘪、乳汁分泌较少或无乳的现象,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初产母猪在哺乳阶段乳腺发育不好造成的。
母猪饲养问题及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母猪作为养猪业中的重要角色,其饲养管理对猪场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母猪饲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繁殖性能下降、繁殖障碍、疾病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针对母猪饲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养猪业提供有益参考。
二、母猪饲养问题1.繁殖性能下降(1)繁殖周期延长:母猪繁殖周期延长会导致产仔间隔时间增加,从而降低繁殖效率。
(2)产仔数减少:母猪产仔数减少会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3)繁殖障碍:母猪繁殖障碍如不孕、流产、死胎等问题,严重影响猪场生产。
2.疾病问题(1)繁殖障碍性疾病: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蓝耳病等,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2)呼吸道疾病:如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炎等,影响母猪生长和繁殖。
(3)消化道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影响母猪消化吸收,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3.饲养管理问题(1)营养不平衡:母猪饲养过程中,饲料营养不平衡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2)环境卫生不良:猪舍环境卫生不良,容易导致母猪感染疾病。
(3)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母猪生长不良,繁殖性能下降。
三、解决方案1.繁殖性能下降的解决方案(1)优化繁殖周期: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确保母猪在适宜的年龄和体重范围内繁殖,降低繁殖周期。
(2)提高产仔数:通过选育优良品种、优化饲养管理、加强繁殖技术等措施,提高母猪产仔数。
(3)解决繁殖障碍:加强母猪疾病预防,如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等,降低繁殖障碍的发生率。
2.疾病问题的解决方案(1)繁殖障碍性疾病:加强疫苗接种,提高母猪免疫力,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2)呼吸道疾病:加强猪舍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消化道疾病:加强饲料质量监控,确保饲料安全,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3.饲养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1)营养平衡: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母猪营养平衡。
母猪的营养问题与对策

当前,母猪繁殖效率低下、淘汰率普遍偏高,据有关调查显示,母猪被淘汰的原因与饲料营养有关的占66.9%。
尤其随着我国猪品种的不断改良,过去的饲养模式和营养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养猪的需要,要想养好猪,我们就得学会与时俱进!一、母猪营养上被忽视的问题(1)只重视粗蛋白、消化能等一般成分,而不知影响繁殖性能的关键成分。
(2)不同阶段生理及营养侧重点不同,实际生产时却常用同一种饲料。
(3)食量、体重和胎次等因素均会影响到营养需要,却往往被一视同仁。
(4)产前1周及分娩是关键时刻,没有解决好而影响了母猪的一生。
(5)食量不足时,没能及时提升营养浓度。
(6)四肢、骨架、蹄的健康没有得以解决。
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然会导致:仔猪初生体重和出生时的活力下降;母猪窝产仔数较少、泌乳量降低、初乳量及品质变差、再发情时间延长、受孕率降低或流产、缩短繁殖使用年限,母猪因四肢、骨架、蹄的问题而被提前淘汰。
值得重点说明的是,品种、管理、设备虽然可以影响繁殖效率,但这些因素相对比较固定,要想让母猪发挥最大生产潜能一定要靠营养。
二、影响繁殖、免疫、贫血与骨骼的成分繁殖母猪因其特殊的生理需要,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某些与繁殖有关的维生素和有机矿物质水平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随着猪品种的改良,母猪对这些营养成分的需要量已高于以前认为足够的水平。
如维生素E可以提高初乳抗体,防止饲料氧化,减少无乳综合征(MMA),增加免疫力;叶酸可以减少胚胎死亡率;生物素可以增加子宫空间,提升受孕率以及预防裂蹄;有机铁预防贫血,有机钙可以提升骨骼的强度,有机铬可以提升产仔数。
旧的营养标准已不能满足母猪实际需要,这些关键营养素的缺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甚大,例如:有10%的种猪是因骨骼问题被淘汰,母猪有贫血的达半数以上。
三、后备母猪的营养后备母猪在70kg以后的营养需要就已经不同于一般商品猪,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并不是后备母猪所需要的。
考虑到后备母猪的未来是为了繁殖小猪,所以,设计配方时除了应该满足后备母猪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外,还应该正确控制好后备母猪的成熟时间点,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保证母猪骨架健全、四肢健壮、蹄部有力,为未来好的繁殖性能打下坚实基础。
哺乳母猪营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哺乳母猪营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作者:肖翠娥,胡时均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3期摘要: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加快,其中对哺乳类动物的管理是重要的部分。
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哺乳母猪营养日渐成熟,但是其营养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哺乳母猪的整体成长受到制约。
本文主要就哺乳母猪营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哺乳母猪;营养管理;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S858. 28文献标识码:Bdoi:10. 3969/j. i ssn. 2096-3637. 2018. 03. 078对于哺乳母猪的营养管理来说,配套的饲养方案及种猪的现场管理尤为重要。
在开展这2项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由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用电脑软件进行辅助完成的。
为了解决哺乳母猪营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提升哺乳母猪的营养管理效用。
1 围生期母猪的营养管理11常见问题对于哺乳母猪而言,其在生产之前会受到集约化养殖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大多数会产生能量的负平衡现象,导致其身体机能等存在较大的问题。
部分哺乳母猪的乳汁分泌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甚至还会出现没有乳汁的情况,这对于其整体生长存活来说极为不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哺乳母猪的营养管理,但是又存在以下3个矛盾点,导致营养管理受到阻碍:1 2产前1周哺乳母猪在产前1周大多处于情况比较恶劣的情况。
哺乳母猪的胎儿大多在其生产之前l 周生长会比较迅速,给母猪带来较大的负担。
这个时期的母猪会产生较大的腹围和腹压,导致其难以开展正常的活动,甚至在站立的过程中会出现困难。
产前1周的哺乳母猪通常会有较高的血压,在备产过程中其心跳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速,需要不断消耗氧气,导致其体能下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时期的哺乳母猪其采食量会逐渐下降,导致其处于负平衡的能量状态。
由于其需要维持日常的活动消耗量,还需要将部分能量供以胎儿吸收,导致其体能的储备量急速下降,缺乏营养。
哺乳母猪饲养中饲料营养管理的日常维护措施

哺乳母猪饲养中饲料营养管理的日常维护措施养殖业是一个关键的行业,它为我们提供了我们饭桌上的食物。
在这个行业中,哺乳母猪的饲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饲料营养管理对于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效益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哺乳母猪饲养中饲料营养管理的一些日常维护措施。
首先,对于哺乳母猪的饲料营养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方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确保母猪获得充足的营养,以支持奶量和身体的恢复。
饲料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母猪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求。
其次,饲料的质量也是影响饲料营养管理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优质的饲料,以确保其含有适当的营养成分,并且没有污染物质。
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母猪特定的营养需求。
除了饲料的配方和质量外,饲料的供应也需要得到管理。
母猪需要充足的饲料量来满足其能量需求和产奶需求。
在饲养母猪时,我们应该根据母猪的体重、健康状况和饲养期限来确定其每日的饲料摄入量。
同时,应确保饲料容器始终清洁,并定期检查和清理饲料供给系统,以确保饲料的正常供应。
此外,定期监测母猪的体重和身体状况也是重要的日常维护措施之一。
通过监测母猪的体重,我们可以判断饲养管理是否合适,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及早识别和处理健康问题可以避免疾病传播,并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率。
最后,充足的饮水也是保证母猪健康和饲养效果的关键。
确保母猪始终有充足的清洁水源是饲养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水的供应应稳定可靠,并保持清洁。
定期检查饮水系统的状态,清洗和消毒水槽和水管,以防止水质污染和水源受到污染。
综上所述,哺乳母猪饲养中的饲料营养管理是确保母猪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配方、优质的饲料质量、适量的饲料供应、定期监测母猪的体重和身体状况以及充足的饮水都是日常维护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正确的饲养管理,我们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并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泌乳母猪饲养管理注意点及改进技术

泌乳母猪饲养管理注意点及改进技术
泌乳母猪
【失误点】
1、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标准不达标。
2、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
以上失误是造成哺乳母猪减重的主要原因。
3、炎热环境和限位栏情况下母猪活动减少,会导致饮水量减少。
后果之一是采食量下降,便秘,便秘又可以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等,导致哺乳期奶量下降。
【改进措施】
1、要选择营养全面丰富的哺乳母猪饲料饲喂。
2、根据母猪膘情、产奶和仔猪发育状况制定最佳饲料日饲喂量。
3、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非常关键,应注意:
(1)保证母猪饲槽内有大量干净饮水。
(2)冬季要保证母猪和仔猪的饮水温度。
哺乳母猪25~28℃、哺乳仔猪35~38℃。
(3)哺乳母猪使用湿拌料(减少胃溃疡发生) 。
(4)为了达到增加饮水量和采食量的目的,可以在饲料中另添加0.2%-0.3%食盐。
(5)哺乳母猪舍温度要求在18~22℃。
(6)母猪产仔当天不喂饲料,可喂麸皮糖盐水(冬天:外加生
姜+大葱汁;夏天:外加双黄连口服液) ;
(7)第一产的母猪哺乳结束后体重损失过大,出现过瘦现象会影响母猪连续生产性能。
所以,断奶后第一次发情不配种,第二次发情后再配种,使母猪体重得以补偿,保护母猪连续生产性能。
母猪饲养的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

母猪饲养的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标题:母猪饲养的五大顽疾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母猪饲养是养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本文将针对母猪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五大顽疾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母猪,提高养殖效益。
一、生病问题1.1 典型症状:母猪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体温异常等。
1.2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维生素缺乏、饲料不合理、环境脏乱等引起的。
1.3 解决方案: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保持环境清洁,定期给予维生素补充,必要时请兽医进行诊断治疗。
二、产后护理问题2.1 典型症状:母猪产后食欲不振、乳汁不足、产后抑郁等。
2.2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环境压力大、产后护理不到位等引起的。
2.3 解决方案:加强产后护理,提供高营养饲料,保持环境安静,帮助母猪尽快康复。
三、发情问题3.1 典型症状:母猪发情频繁、行为异常、影响生产效率等。
3.2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饲料不均衡、环境干扰、生理问题等引起的。
3.3 解决方案:合理调整饲料配方,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必要时请兽医进行检查,帮助母猪恢复正常生理状态。
四、产后生猪数量少问题4.1 典型症状:母猪产后生猪数量较少、存活率低、生猪质量不佳等。
4.2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母猪体质不佳、饲料不足、环境不适等引起的。
4.3 解决方案:加强母猪的营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持环境温度适宜,提高产仔数量和存活率。
五、母猪行为问题5.1 典型症状:母猪攻击性增加、不愿进食、异常兴奋等。
5.2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环境压力大、饲料不合理、生理问题等引起的。
5.3 解决方案:改善生活环境,提供适宜的饲料,及时处理母猪的生理问题,保持母猪心理健康。
结论:母猪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五大顽疾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只有做好母猪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养殖效益,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
希望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母猪,实现养殖目标。
本期策划:猪场饲料的开发应用与猪的营养知识——哺乳母猪营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会 出现不 同程度 的无 乳综 合症 , 从而 造成 仔猪 的 残 次率 、 亡 率 很 高 , 仔 猪 以后 的生 长 发育 造 成 不 死 对
良影 响 !
母 、 的健 康水平 。可采取 以下 方案 : 仔 1 . 断 造 成 产 房 和 母 猪 细 菌 垂 直 传 播 途 . 1切 3 径, 产前 用 消 毒剂 加 上 温水 给 母 猪清 洗 , 后 清洗 产
在 无数 的规模 化养 猪场 的生 产事实 说 明 , 只要初 生
仔 猪吃 到初乳 , 质 的教槽 料 就能使 其 存活 并 生长 优 良好 。
催 乳 素和 雌 激 素 的水 平 , 控乳 腺 管 道 . 高单 位 调 提
时间 的泌乳 量 。 1. . 5补充碱 贮 和 I ,因为母猪 在 围产 期 心跳 2 ( +
围产期 内初乳 对仔 猪 的存 活起 着 决定 性 作用 。
初 乳 中 的干 物质 含量 是 常 乳 的 2倍 , A是 常乳 的 V 1 0倍 , 含有 特 异 的免疫 球 蛋 白 I( , A 和特 异 并 gGM,) 性 抗体 , 含 量 是 常乳 的数 十倍 , 其 而且 在初 生 仔 猪 具 有胞吞 作用 的利 用方 式 。 高端 哺生 素 的含量 。 由于母 2 l 猪 在 围产 期处 于 能量负 平衡 状态 . 繁殖 优先 的母 性
使其 动 用 体 内储存 的脂 肪供 能 ,需 要 大量 的 B族
维 生素参 与脂 肪代 谢 。 123提高 E粮 中蛋 白质 的质 量 ,并 使 用含 有 .. t 核 酸 的功 能性 物 质 , 进 乳腺 的发 育 , 获得 优 质 促 为 的初 乳 和充 足的泌 乳量 作准 备 。 1. . 4使用 功 能性 氨 基酸 如缬 氨 酸加 上 中 草药 2 提 取物 ,调整 内分泌 系 统 中与 维 持泌 乳 的 激素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母猪营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但是,母猪在产前已能量负平衡,集约化养殖的环境应激,造成产程延长,难产比例提高,甚至出现产后瘫痪等围产期综合症。
由于产前能量负平衡,分娩时产程延长等造成围产期综合症后,初乳的泌乳情况不理想,泌乳量不足甚至无乳。
围产期内初乳对仔猪的存活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四,重视产前的供水,避免便秘;
由于集约化养猪生产经验的宣传与积累,乳猪营养在中国已日臻成熟。
但是,营养专家通过解决乳猪营养以及饲养方案等难题后,意识到解决的根本还在于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母猪的奶水对断奶重的贡献率是98%以上,因此,哺乳母猪的配方研究备受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的关注。
要解决好母猪的营养问题,一方面需要重视配套的饲养方案,另一方面,还得从种猪的现场管理中去设计母猪的配方,不能只靠电脑和软件。
1围产期母猪的营养管理
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猪在产前、产后3天的特殊时期,由于猪的饲养采用“周”为单位,所以把围产期定为产前1周至产后1周。
这个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剧烈变化,采食不正常,使得这个时期的饲养成为一个难题。
胎儿有8%的损失是由于围产期综合症造成的。
因此,这是提高产仔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1.1造成围产期生理特点表现出3个关键矛盾
1.1.1产前1周
是胎儿迅速增长、母猪为分娩和泌乳作准备的时期。
然而,这个时期母猪的腹围很大,腹压很高,母猪的负担很重,站立困难。
其次,母猪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耗氧量增大,采食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母猪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体能下降。
1.1.2分娩期
生产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正常的产程能在2-3小时完成。
但是,母猪在产前已能量负平衡,集约化养殖的环境应激,造成产程延长,难产比例提高,甚至出现产后瘫痪等围产期综合症。
结果是产活仔数少、缺氧、不健壮,初乳分泌速度和质量降低。
1.1.3产后1周
由于产前能量负平衡,分娩时产程延长等造成围产期综合症后,初乳的泌乳情况不理想,泌乳量不足甚至无乳。
1.2因此,在围产期,要从营养和饲养管理方面重点解决围产期综合症,并防止无乳综合症出现,可以选择以下的方案:
1.2.1高能日粮,能迅速供能,消化率高,适口性好。
这里所指的高能原料必须满足两个要求:既是高水平的能量来源,又能够快速在体内提供能量。
1.2.2提高日粮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
由于母猪在围产期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繁殖优先的母性使其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供能,需要大量的B族维生素参与脂肪代谢。
1.2.3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质量,并使用含有核酸的功能性物质,促进乳腺的发育,为获得优质的初乳和充足的泌乳量作准备。
1.2.4使用功能性氨基酸如缬氨酸加上中草药提取物,调整内分泌系统中与维持泌乳的激素--催乳素和雌激素的水平,调控乳腺管道,提高单位时间的泌乳量。
1.2.5补充碱贮和K+,因为母猪在围产期心跳加速,耗氧量增大,经常出现喘息,这时候会出现酸中毒。
另外,母猪的日粮中一般不会额外添加K+,当采食量急剧降低情况下,就出现K+严重不足,而K+是奶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
1.3围产期除了有三个营养代谢与生理状况间的矛盾外,还有一个常见问题,就是产房内经常出现仔猪腹泻。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仔猪腹泻,最终都是通过消
化道渗透压的改变表现的结果~当仔猪出现腹泻,饲养员都会非常紧张,进而采取补液,注射抗生素等手段制止。
其
实,防制仔猪腹泻的关键还是从根本上通过营养和饲养管理解决,提高母、仔的健康水平。
可采取以下方案:
1.3.1切断造成产房和母猪细菌垂直传播途径,产前用消毒剂加上温水给母猪清洗,产后清洗乳头,并把乳头内脏物质挤干净。
1.3.2调整母猪的状态,通过母乳解决腹泻的问题,主要是改变母乳的渗透压,有利于水分通过仔猪肠壁向组织渗透。
1.3.3细心观察产房内的情况,把腹泻控制在第一头仔猪上。
也就是当产房内第一头仔猪腹泻时,需要对整个产房内的猪采取措施,如果只对腹泻的仔猪采取措施,那整个产房仔猪腹泻的情况将会此起彼落,最后一塌糊涂。
1.3.4收集腹泻仔猪的粪便,喂给产前4周的母猪,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1.3.5对母猪进行生物保健,产前、产后饲料中按照每吨饲料添加1千克的菌力健(主要成分:枯草芽孢杆菌等),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大肠杆菌的垂直传播。
围产期内初乳对仔猪的存活起着决定性作用。
初乳中的干物质含量是常乳的2倍,VA是常乳的10倍,并含有特异的免疫球蛋白Ig(G,M,A)和特异性抗体,其含量是常乳的数十倍,而且在初生仔猪具有胞吞作用的利用方式。
高端哺乳母猪料1088T在无数的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事实说明,只要初生仔猪吃到初乳,优质的教槽料就能使其存活并生长良好。
2泌乳期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2.1泌乳期母猪的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尽可能提高泌乳母猪在这段时期的泌乳量,减少哺乳失重,泌乳期的日粮应满足这个要求;
2.1.2防止母猪产后由子宫炎、乳房炎引发的无乳综合症(MMA);2.1.3加强产房仔猪的管理中以培养仔猪断奶适应为主。
2.2无乳综合症(泌乳失败、产褥热、MMA)在母猪泌乳期发病比例很高,是泌乳期需要
重点解决的问题。
根据近3万头母猪的统计,表明13%的母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无乳综合症,从而造成仔猪的残次率、死亡率很高,对仔猪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无乳综合症常发于产后12-48小时,主要表现为母猪无乳、厌食、发烧、乏力、便秘、乳房肿胀、拒绝哺乳、恶露,甚至没有乳房炎,但无乳。
这种情况夏季发病率更高,经产母猪发病率比初产母猪高(发病比例大约为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