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 K.311

合集下载

莫扎特奏鸣曲KV311第一乐章评析

莫扎特奏鸣曲KV311第一乐章评析

Wolfgang Amadeus Mozart:Piano Sonata NO.9 in D k.311-1 Allegro con spirito---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九首D大调K.311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Friedrich Gulda 古尔达匈牙利钢琴家作为古典乐的叛离者,由于古尔达本身性格更为特立独行且在后期更热爱于古典乐与爵士乐的结合,导致他的琴声更为在处理矛盾时激烈,他并不拘泥于古典音乐的形式,所以在录制莫扎特专辑时,他随心塑造的是一个热情活泼似乎永远在奔跑的莫扎特,燃尽自己的热情在琴声中,古怪奇特却又有超乎生命力的力量。

他的音乐对于听习惯了或行云流水或朴素清澈的莫扎特的人们来说更为激烈,更能激发人的听觉辨认,所以他的琴声非常易于辨别,具有个人特色。

古尔达在处理莫扎特上对装饰音的使用几乎是非常随意的增加装饰音,并不会完全按照谱子上演奏,在本曲中,他表现了本乐章所要求的朝气蓬勃,似乎永久在奔跑,不曾停下。

乍听一下觉得他在砸琴,但是细听会发现他在琴声中富含的生命力,我喜欢他的演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脱俗,第一乐章中表现的完全是他的热情放纵,犹如不停拉着人跳舞的街头艺人。

然而古尔达的音乐就如同他的本人,欣赏者觉得动听,蔑视者觉得厌恶。

可以说他的版本是属于小众的。

Andras Schiff 安德拉斯席夫匈牙利钢琴家席夫作为现堪称权威的巴赫演奏家,以精致品味与透彻的结构著称。

但在本曲莫扎特中,并没有展示非常具有个人特色的曲风,但是在曲子处理上更为精致,古典,装饰音与强弱处理都恰到好处,声部与声部的替换更为自然,本章更采用让观众听着更为舒服的形式,没有太强的冲突,较为行云流水。

在技术上装饰音的使用基本按照谱子上进行,也塑造了一个更为精致的莫扎特。

虽然如此,但是席夫本版本与其他钢琴家相比并没有太强大个人特色,乍听之下似乎很不错,但是过后并不让人记住。

精致但是没有个人特色,算是我最不喜欢的版本。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K331》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K331》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1》
饶婷婷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13(26)7
【摘要】1钢琴奏鸣曲K331的创作风格莫扎特一生共写了17首钢琴奏呜曲,这些奏呜曲主要不是为音乐会而是为家庭或个人演奏所用,深切寄托着他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内向性。

全曲凝聚了莫扎特仁慈、至善、充满爱意的情怀,弥漫着诗歌化的旋律,是属于一首组曲风格的作品。

在这首奏鸣曲中既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深刻内容,又把握了和谐完美的形式;既充满平民朴实的激情,又有理性的逻辑控制。

整首作品显示了他的独特性和非凡的想象力,在趋向于充实严谨的内在表情下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具有典型莫扎特情感和音乐语言的代表。

【总页数】1页(P188-188)
【关键词】钢琴;创作风格;生活经历;逻辑控制;音乐会;内向性;有理性;想象力
【作者】饶婷婷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53.35
【相关文献】
1.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1的音乐分析 [J], 唐丹
2.莫扎特风格的展现--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K331 [J], 郭然
3.浅析莫扎特奏鸣曲的歌唱性——以莫扎特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为例 [J], 高琳
4.浅析莫扎特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为例 [J], 王琼
5.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 [J], 赵文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1的音乐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1的音乐分析

个乐章从 曲式、调式调性、旋律节奏 ,结合作品背景分析K 3 3 1 作品风格 ,使演奏者可以进一 步掌握莫扎特奏呜曲的音 乐风格 。
关 键 词 : 莫扎 特 ;钢 琴 奏 鸣 曲 ;音 乐风 格 ;K3 3 1
沃尔夫 冈・ 阿・ 莫扎特 ( 1 7 5 6 — 1 7 9 1 ),奥 地利著名 作 曲 家 ,出生于萨尔茨堡 ,是世 界音 乐史上少有的 “ 神童”作 曲 家 ,也是 1 8 t ! t 纪欧 洲维也 纳古典 乐 派 的重 要代表 人物 。莫 扎特一 生创作 了7 0 0 多部作 品。莫扎 特A大调第 十一首 奏鸣 曲钢琴 奏鸣 曲K 3 3 1 ,创作 于 1 7 7 8 年 的曼海姆 和 巴黎旅行 期 间 ,受那里 的音乐影响 和启 发而成 ,以无 尽的乐思和多彩的 旋律 演奏技法体现 出莫扎特天才般 的创作 才能 ,奏 鸣曲旋律 优美 、欢 愉畅快 、情绪 明朗乐观 ,仿佛让人进 入了一个 明亮 的世 界。这部作品 中也体现 出情绪上 的转 变 ,优美 的跳跃到 稳理性 ,以及对 生活的陶醉 和倾 诉。 莫扎 特钢 琴奏 鸣 曲1 4 , 3 3 1 第 一乐 章 的音乐 分析 莫扎特 奏鸣 曲K3 I 1 第 一乐章 又称春 天奏鸣 曲 ,无穷无 尽 的乐 思和美 妙的旋律体现 了莫扎特 天才般 的创作 才能 ,这 部作 品中也展现着对生活 的陶醉 和倾诉 。莫扎 特在 音乐 上表 达 出更多 的清新 与阳光 ,很少写 自己内心痛苦 ,仿佛他 的世 界就是 自由 自在 ,即使忧郁哀愁也不想太 多的融人 自己的作 品 中。逐渐形成 了他创作 的特点 。 初 听K3 3 1 第 一乐章可 能会感 到意外 ,这一乐 章中莫扎 特别 出心裁地 用 了6 / 8 拍子 ,一般来 说 ,奏 鸣 曲的第 一乐章 都是 轻快板乐 章 ,主题 与变奏 。而莫扎 特K3 3 l 第一 乐章却 是一首主题 的变奏 ,无 疑在 当时 的创作 中是一次革新 ,放在 第一乐章彰显 出他 的特别 。 此乐章为行板乐章 ,由主题 和六首变奏 曲组成 。整个乐 章主题旋律纯净 自然 ,柔美 内涵 ,一气呵成 。第一乐章 主题 是二部 曲式 ,两个部分 各 自有不 同的重复 。前 半段8 小节后 半段4 0 / ] " 节 。乐 曲中充 满着 西西里舞 曲民谣的特征 ,具有法 国色彩 ,性格上 内在抒情 ,安静柔美 ,明显表达 了这一 时期 曲式风格特点 。这六个变奏各 自带有 不同的风格节奏 。第一 变奏是以 l 6 分音符为 主体 , 在右 手连续进行 ,第二变奏则 以 左手 的优美旋律加 以三连音伴奏和右手跳音为伴奏 ,第三变 奏 逐渐转为小调 ,连续 十六分音 符的旋律便显得格外优美 , 第 四变奏 又回到A大调上来 ,第 五变奏转为轻轻 的柔版 ,伴 奏与 右手 均是 三十二 分音 符的跑 动 ,最后 一个变 奏 回到快 板 ,变为轻快明朗的曲式风格 ,最后 由一段尾声结束 乐曲。 二 、莫扎 特钢 琴奏 鸣 曲K 3 3 1 第二 乐章 的音 乐分析 第二乐章为小步舞曲 ,规模 较大。小步舞曲给人一种优 雅 高贵的感 受 ,整 曲内容丰 富,节奏稳定线条 清晰 ,给人一 种 自然 、优雅 的印象 。 莫 扎特 的整个 生命 中充 满着 内心 的平 衡 和宁静 ,他对 自己的作品非常 自信 ,每个小节顺理成章 。他 往往顺 着 自己 的内 t l , 去作曲 ,刻画 自己的内心 ,喜悦 、孤独 、期 望等。他 的音乐 跟寻 自己的 内心 ,跟寻着 自然 ,清新 ,而且壮观 。第 二乐章 开始 的主部是 四至八小节为强有力 的齐奏 ,中间部转 到D大调 ,左 右手相互交替 ,旋律具有 歌唱性 ,流露 出令人

钢琴考级8级曲目

钢琴考级8级曲目

钢琴八级考级曲目包括基本练习和曲目A、B两组。

基本练习包括音阶、琶音(同向与反向,四个八度)和属七琶音(d、e、b、ba大调)。

曲目A组包括以下四首曲目:
1.练习曲(op. 299no. 24):这是车尔尼的练习曲,难度较适宜,乐曲速度较快。

2.吉格舞曲:这是巴赫的曲目,旋律优美,速度较慢,对手指弹奏技巧要求较高。

3.奏鸣曲(k. 311):这是莫扎特的奏鸣曲,旋律流畅,转调较多,要求演奏者对音准和节奏有很好的把握。

4.圆舞曲(op. 64no. 1):这是肖邦的圆舞曲,旋律优美,速度较慢,对手指弹奏技巧要求较高。

曲目B组包括以下四首曲目:
1.练习曲(no. 21):这是克拉默的练习曲,难度较适宜,乐曲速度较快。

2.三部创意曲(no. 13):这是巴赫的三部创意曲,复调音乐,对手指弹奏技巧要求较高。

3.奏鸣曲(k330):这是莫扎特的奏鸣曲,要求演奏者对音准和节奏有很好的把握。

4.绣金匾:这是王建中的选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对手指弹奏技巧要求较高。

以上就是钢琴八级考级曲目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乐观少年的心声——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三乐章作品分析

乐观少年的心声——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三乐章作品分析

乐观少年的心声——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三乐章作品分析【摘要】音乐神童”莫扎特从年少时期就显露了他的音乐天赋,丰富的游学巡演经验为他带来了无数创作灵感。

他丰富的创作中就包含了每个琴童都要弹的17首钢琴奏鸣曲,下面要介绍的D大调奏鸣曲(k311)就是其中之一。

本首作品创作于1777年,此时的他刚经历了谋职失败和母亲生病的打击。

为了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他写下了活泼的K311奏鸣曲,用这种方式达到鼓励自己乐观生活的目的。

为了深入理解k311第三乐章的内涵,我决定从三个方面对本曲进行分析,即曲式分析、主题提炼和莫扎特的“匠心”所在。

【关键词】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引言“音乐神童”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在年少时期就显露了他的音乐天赋,丰富的游学巡演经验为他带来了无数创作灵感。

他不仅创作了个性鲜明的歌剧、炫丽的协奏曲、交响曲,在奏鸣曲体裁上他也有所涉猎,他写下了17首精致的钢琴奏鸣曲,下面要介绍的D大调奏鸣曲(k311)就是其中之一。

本首奏鸣曲诞生于莫扎特创作的第二个阶段——离开大主教,到国外旅行(1772-1781)。

1777年,莫扎特在旅行谋职的途中写下了这首奏鸣曲,此时他刚经历了谋职失败和母亲生病的打击。

为了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他写下了活泼、浪漫的K311奏鸣曲,用这种方式达到鼓励自己乐观生活的目的。

从研究情况来看,大部分学者把目光放到了K311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上,而忽视了情感丰富、曲式灵活的第三乐章。

为了深入理解k311第三乐章的内涵,我决定从三个方面对本曲进行分析。

这三个角度分别是曲式分析、主题提炼和莫扎特的“匠心”所在。

一、曲式分析表1:K311第三乐章曲式图表[1]由表1可知,本曲为回旋奏鸣曲式,主调为D大调,6/8拍。

呈示部(1—119),主部为乐段规模,尾部带有补充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是8+8的方整型结构,调性为主调D大调。

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教学分析

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教学分析

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教学分析1. 引言1.1 介绍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钢琴教学分析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是莫扎特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在钢琴学习中经典而重要的乐曲。

这首奏鸣曲共有三个乐章,分别为快板-慢板-快板的结构,第一乐章是快板,是整首奏鸣曲的开篇。

在钢琴教学中,分析这首乐曲的结构和风格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乐曲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整首曲子的意图和情感表达,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动态。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讨论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

这首乐曲中可能涉及到一些技巧上的挑战,比如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对速度和力度的掌控。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练习和演奏,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不良习惯。

乐曲中的乐理知识也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

了解乐曲的调性、节拍和和声结构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在逻辑和美感。

在演奏中的表现要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学生需要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同时还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音色的分辨。

在训练方法方面,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的练习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练习计划,包括手指的训练、速度和力度的掌握等方面。

莫扎特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首非常经典的钢琴乐曲,通过深入分析和细致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音乐表现能力。

2. 正文2.1 分析乐曲的结构和风格特点莫扎特的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首具有典型莫扎特风格的作品,展示了他优雅、清晰的音乐语言。

这首乐曲采用了标准的三部曲结构,包括快速的主题,缓慢的中段和快速的终曲。

乐曲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个部分都流畅地过渡到下一个部分,在整首曲子中形成了完整的音乐叙事。

在风格方面,莫扎特的k311奏鸣曲第一乐章充满了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

他巧妙地运用了对位法和变化的节奏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乐曲中还出现了一些典型的莫扎特特征,比如装饰音和突出的音乐表现力。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V331第一乐章作品演奏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V331第一乐章作品演奏分析

过于夸张的表演,恰到好处即可,在此基础上保证整体流畅自然, 表现动人。但是必须保证节奏明快,其中第五伴奏柔版必须保证节 奏的积极性,以此抒发曲目的无限诗意;就力度而言,在演奏过 程中不能表现的过弱或者过强,要尊重作品的时代风格,比如演奏 时左手需要适当放松,保持掌关节的灵活性,手指必须贴近琴键, 保证演奏效果的稳定与饱满。而右手之间感觉要细腻,并保持在可 控制范围内,以此保证演奏力度的起到好处,使得整个表演自然合 体。此外,在第四变奏演奏过程中对速度和力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其中左手负责低音部分演奏,在和声支持下必须保证快速越过右手 进行高音声部音的弹奏,这些音重复中间旋律,能够保证曲目的明 快。
Hale Waihona Puke Northern Music 29
参考文献 [1]赵华强,王宇琴.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赏析[J].音乐 时空,2013,(10):97-97. [2]张红兵.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J].黄河之 声,2016(9):38-39. [3]李华强.论莫扎特作品演奏音色之精巧——以莫扎特奏鸣曲 k331为例[J].北方音乐,2016,36(7):17-17.
(二)触键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V331第一乐章作品中,在演奏要求方面倾 向于轻巧的方式,切忌对琴键进行敲击,尽可能保证手指完全贴合 于琴键,从而避免尖锐刺耳声音的出现,保持声音的柔和性。在这 一作品中对声音的颗粒性要求较高,因此贴合琴键后需要快速离 开,即弹下后快速离开。此外,在小乐句的表现中,要充分利用手 腕,利用手腕的转动表现小乐句的律动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乐 曲的走向,形成和谐统一的表演形式。 (三)琶音与跳音 在本曲目中,琶音的弹奏主要依靠左手完成,弹奏过程中注重 考虑伴奏的效果,左手弹奏保证每个音清晰的基础上力度要稍微弱 于右手,并且保证力量均匀分布在每个指尖,以此确保声音的流畅 性。在跳音方面,其贯穿于整部曲目之中,弹奏过程中保持良好的 手型,手腕和小臂协调运动,指尖在弹下时要保持绝对的稳定性, 以此保证跳音的弹性与饱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奏鸣曲kV331作为最具莫扎特风格的奏鸣曲, 既具有现实生活的精致内容,又具有美好的主题与和谐的曲风,是 作者内心情怀的真实表达。在明确其创作背景及相应情怀的基础上 对其作品本身和演奏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其艺术价值,从而使 得作品演奏更加富有张力与感染力。

送你18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送你18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送你18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展开全文美国著名钢琴家施纳贝尔曾经说过:“莫扎特的钢琴曲,对孩子来说太简单,对成人来说太难。

”在卢森堡钢琴家让·穆勒眼中,莫扎特并不天真,而是深情如许……钢琴家施纳贝尔曾经说过:“莫扎特的钢琴曲,对孩子来说太简单,对成人来说太难。

”在大多数人眼里,莫扎特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作曲家,他所作的钢琴曲充满了歌剧性,仿佛有无数个迥异的角色,躲在音符背后、藏在充满个性的旋律里。

今年三月底开始,让·穆勒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上,用两个周末的时间演绎莫扎特的18首钢琴奏鸣曲。

?让·穆勒1979年出生于卢森堡,幼年时就展露卓越的音乐才能——7岁登台演奏肖邦练习曲,8岁起开始频繁活跃于舞台。

长大后,他陆续在布鲁塞尔、慕尼黑、巴黎分别师从艾夫格尼·莫吉莱维斯基、格哈德·奥比兹、尤金·因迪克和米歇尔·舍夫,并受到安妮·奎芙蕾克、莱昂·弗莱舍、亚诺什·斯塔克等名师指点。

2003年,他从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毕业。

这位新一代最具工匠精神的演奏家,曾被《留声机》誉为“重要的天才”,所有钢琴家梦寐以求的东西——手指、头脑和心灵,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

说起自己喜爱的莫扎特,穆勒脸上浮现出愉快的神色,脸颊由于激动微微发红,“虽然像很多琴童一样,最早接触莫扎特是从《土耳其进行曲》开始,但我最喜欢的是8号作品(K310)”。

写作这首曲子的时候,莫扎特的母亲不幸去世,悲痛的情绪驱使作曲家写出了不同于其他作品,饱含激烈而又深沉感情的曲子,其中描述了和母亲拥有的美好回忆。

“这首曲子里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莫扎特,不是大家一惯所认识的那个‘天真烂漫’的人”,穆勒说,这种纯真表象下的深沉,让他铭刻在心。

(《第八号a小调钢琴奏鸣曲》巴伦博伊姆)育有一女的穆勒说,他从女儿身上更好体味到了乐曲中孩子气的部分。

“在我练习莫扎特的时候,我的小女儿经常会被音乐声吸引到钢琴旁边来”,穆勒说,身为人父之后,孩子仿佛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让他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乐曲中的“天真”、“热忱”,对曲子中某些部分的理解更进了一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