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邮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大纲

合集下载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英文名称: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先修课程:复变函数、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学分:2总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授课学时:48网络学时:16一、课程简介《数字信号处理》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

主要研究如何分析和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的分析、综合与优化能力,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来解决物联网系统中的信号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思辨能力、工程思维和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它既是学习相关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也是毕业后做技术工作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CT1):运用时间离散系统的基本原理、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域采样定理和频域采样定理等工程基础知识,分析物联网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思政点1]。

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思辨能力、工程思维和科学精神[课程思政点2]。

课程目标2 (CT2):说明利用DFT对模拟信号进行谱分析的过程和误差分析、区分各类网络的结构特点;借助文献研究运用窗函数法设计具有线性相位的FIR数字滤波器,分析物联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而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点3]。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1)时域离散信号表示;(2)时域离散系统;(3)时域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法;*(4)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教学重点: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基本运算方法,时域离散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及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完整word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102308《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它是在学生学完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为从事通信、信息或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建立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型。

2、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两个主要工具: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与数字滤波器,为后续数字技术方面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学生应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 TLAB编程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基础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同时又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讲练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重点难点辅以板书。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综合评定的方法。

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吴镇扬编,《数字信号处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1、姚天任,江太辉编,《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程佩青著,《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3、丁玉美,高西全编著,《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胡广书编,《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Alan V. Oppenheim, Ronald W. Schafer,《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rentice-Hall Inc, 1975.八、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九、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数字信号处理,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存在哪些特点。

南京邮电通信原理课件

南京邮电通信原理课件

(a)
(b) 1 0 0 1
an
+E 0
bn (0)
1
1
0 (e)
1
1
1
0
(f)
4
6.1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单极性(NRZ)波形:该波形的特点是电脉冲之间无间隔,极 性单一,易于用TTL、CMOS电路产生;缺点是有直流分量, 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因而不适应有交流耦合的 远距离传输,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极近距离的传输。 双极性(NRZ)波形:当“1”和“0”等概率出现时无直流分量, 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并且在接收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 零值,因而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也较强。 单极性归零(RZ)波形: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总要 回到零电平。通常,归零波形使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为 50%。从单极性RZ波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 。 与归零波形相对应,上面的单极性波形和双极性波形属 于非归零(NRZ)波形,其占空比等于100%。 双极性归零(RZ)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使得 接收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便于同步。
G1 ( f ) g1 (t )e j 2 ft dt


15
6.1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于是
U T ( f ) U T ( f )U T ( f ) 2

m N n N

N
N
N
am an e j 2 f ( n m )TS [G0 ( f ) G1 ( f )][G0 ( f ) G1 ( f )]
N
E[ U T ( f ) ] (2 N 1)Ts
2
即可求得u (t)的功率谱密度 2 (2 N 1) P(1 P) G0 ( f ) G1 ( f ) Pu ( f ) lim N (2 N 1)Ts

南邮通信原理a课件-第1章

南邮通信原理a课件-第1章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图1-4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两种变换: 模拟消息 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 已调信号(带通信号)
第1章 绪论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加 密
信 道 编


字 调
信……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
复用
第1章 绪论
1.3.2 通信方式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 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第1章 绪论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速度” 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 “质量”问题。
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第1章 绪论
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第1章 绪论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息源(简称信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 号,如麦克风。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
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 噪声源: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
当M = 4时,即4进制波形,I = 2比特, 当M = 8时,即8进制波形,I = 3比特。

数字信号处理与微机原理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与微机原理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与微机原理教学大纲(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和《微机及测控技术》两门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英文名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6(包括上机:10)学分:3.5适应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频域分析方法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子、通信等方面的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2.掌握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及性质。

3.掌握Z变换及利用Z变换分析系统特性的方法。

4. 掌握DFT及基-2FFT算法。

5.掌握数字滤波器结构的表示方法。

6.掌握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

7.掌握线性相位滤波器的特点及FIR滤波器设计方法(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

三、课程内容:绪论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实现方法及应用第一章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1.常用典型序列,序列的运算2.线性时不变系统定义及其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3.因果稳定系统的判断4.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解法5.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第二章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1.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定义及性质2.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3.序列的Z变换定义及性质4.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第三章离散傅立叶变换1. 离散傅立叶变换定义及性质2. 频率域采样3.DFT应用举例第四章快速傅立叶变换1. 时域抽取法FFT、频域抽取法FFT2. 离散傅立叶反变换的快速计算方法3.进一步减少运算量的措施第五章数字滤波器结构1.用信号流图表示网络结构2.无限长脉冲响应基本网络结构3.有限长脉冲响应基本网络结构第六章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1.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2.模拟滤波器设计3.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4.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5.其它类型数字滤波器设计第七章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1.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2.利用窗函数设计法设计FIR滤波器3.利用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4.利用切比雪夫逼近法设计FIR滤波器第八章其它类型的数字滤波器1.几种特殊的滤波器2.格型滤波器五、课程上机内容及要求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是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的实践性环节,强调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的结合,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信原理考试重点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信原理考试重点

南邮通原复习大纲Part A 绪论---知识点•系统模型(框图,两种变换,数字与模拟特点,数字通信的优点,通信分类和方式)•信息及其度量(信息与消息,信息量的定义和计算)•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误码率与误信率等)Part A 绪论---考点•基本概念作为填空,简答出现;信息量和熵的计算;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的计算.Part A 绪论---教材习题•全部思考题;习题1-1,1-4•常见错误:以2为底的对数换低运算;传输速率的单位缺失;最大信息量;•误码率和误比特率的关系;信息速率的计算.Part A 绪论---考研题选• NUPT 02-2(信息量,平均信息量,最大平均信息量) 本章容比较简单,故真题出现较少.但仍然有一些问题:Part A 随机信号分析知识点•随机过程与随机变量(无穷多的样本集合,无穷多的变量集合,理解意义)•概率密度(分布描述)和数字特征描述(定义和求法). 平稳过程(狭义,广义)和各态历经性.•平稳过程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高斯过程(性质,一维分布,积分计算)•窄带过程(两种表示,特性),正弦波加窄带过程平稳过程通过线性系统Part A 随机信号分析考点•概念(ref.思考题)分布特性的计算和数字特征计算2-1,2-2 过程平稳性的证明(各态历经性)例2.4.1•平稳过程的自相关和功率谱计算2-4 平稳过程通过线性系统2-7,2-8Part A 随机信号分析例题•历年考研试题浏览NUPT 99-2(高斯分布,频率特性) NUPT 01-2(傅立叶变换)以上均考核维纳-辛钦定理的应用以及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功率谱的变化 NUPT 02-3(互相关函数) Part A 信道•信道概念(广义,狭义,…)信道模型(调制,编码)•调制信道举例(恒参,随参…及其特点,特性,影响和改善方法)•信道中的噪声(分类,性质,白噪声)信道容量(离散信道容量,香农公式)Part A 信道考点•概念(信道,衰落,多径…)恒参信道的特性(幅频,相频特性)3-4 随参信道的相关带宽 3-10•信道容量(香农公式,离散信道)3-15 * Eb/n0 和S/N的关系(ref. 03-9)Part A 信道考研样题• NUPT 00-2 (离散信道容量) NUPT 03-2(信源速率和香农公式) NUPT 04-6(离散信道容量)PartB 模拟调制系统•基本概念(线性,非线性,门限效应,加重,动态围,频分复用…调制的基本概念,作用) •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滤波法)和相干解调模型(DSB,SSB,AM,VSB)•线性调制抗噪声性能分析(信噪比,增益,性能比较)(难点:噪声的功率计算)PartB 模拟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相位偏移,频率偏移,宽带与窄带,调制方法,解调方法,•难点:卡松公式Carlson’s law)•角度调制的性能分析(单音调制)频分复用和多级调制(带宽计算,调制解调框图)PartB 模拟调制系统考点•基本概念–幅度,角度调制的具体波形,表达式,功率,带宽,调制解调方法. Ref.思考题,4-2, 4-3, 4-5•性能分析–幅度调制的性能分析 4-8,4-11,4-13 单音调频的性能分析( 参考真题)• FDM/ 多级调制系统PartB 模拟调制系统样题• NUPT 99-3(正交调幅+同步误差) NUPT 99-4(SSB/FM多级调制性能) NUPT 00-3,01-3(FM) • NUPT 03-3(非线性器件) NUPT 03-4(包络解调性能分析) NUPT 03-5(调频带宽与fm) • NUPT 04-5(宽带FM带宽,性能,表达式)Part C 模拟信号数字化(100分钟)Part C 模拟信号数字化•抽样定理(低通,带通,自然/瞬时)量化(量化信噪比,均匀,压缩扩特性)•编码(a律13折线)• pcm性能增量调制(单音调制,过载量化噪声)时分复用(帧结构,数码率,传输带宽)Part C 模拟信号数字化考点•概念… ref. 思考题抽样(理想,自然,瞬时的频谱图)7-2,7-4,7-5•量化(量化信噪比的计算)7-9•编码(13折线)7-10 增量调制之过载条件 7-13 均匀pcm的性能计算 7-17• tdm的帧结构,数码率 7-15 *涉及基带成形的综合计算Part C 模拟信号数字化样题• NUPT 99-5(PCM/TDM性能,带宽,频带利用率) NUPT 99-7(DM过载条件,TDM带宽)• NUPT 00-7(PCM/DM/TDM) NUPT 01-5(PCM/TDM,余弦滚降)Part D 数字基带系统•基带传输模型(码型编码,波形形成…)码型,基带功率谱码间干扰与Nyquist准则•理想低通,余弦滚降系统(波形,频谱)部分响应系统(预编码,相关编码)•基带抗噪声性能眼图均衡Part D 数字基带系统考点•基带波形,码型(hdb3,差分 5-8)•滚降系统(判断是否有isi,带宽,频带利用率5-11,5-14,5-15)•部分响应系统(框图,各点的编码,判决过程5-18;计算相关编码的频率特性5-16)•误码率计算(不同噪声模型) 5-21,教材例题时域均衡(抽头系数的计算,输出脉冲的计算5-25)•注:有关基带功率谱的习题较少出现.Part D 数字基带系统样题• NUPT 99-6(基带滚降系统,频带利用率) NUPT 99-9(部分响应系统,框图,序列)• NUPT 00-4(升余弦系统,多进制,频带利用率) NUPT 00-5(三角分布噪声下基带系统性能) • NUPT 00-9(部分响应系统频谱) NUPT 01-4(基带码型:HDB3,差分)• NUPT 01-6(高斯噪声基带性能,双极性,教材例题) NUPT 02-5(指数噪声下基带性能;过程功率,5-21)• NUPT 03-6(升余弦冲激响应,噪声功率,传输速率) NUPT 03-7(基带成型与传输带宽) • NUPT 04-2(PCM/TDM,不同脉冲传输带宽) NUPT 04-4(部分响应频谱)Part E 数字调制系统•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原理(概念,表达式,波形,频谱,带宽,调制解调框图)•二进制数字调制性能(*公式的推导)•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含APK,QAM)改进型调制(MSK)Part E 数字调制系统考点概念(含框图,波形,带宽b,频带利用率)6-3, 6-4(!)二进制抗噪声性能计算 6-7,6-10(含推导6-9)*多进制调制的带宽估算MSK的概念(波形,特点,相位路径)6-18难点:与数字化,基带成型等的综合.Part E 数字调制系统样题• NUPT 00-6(PSK,DPSK框图,带宽) NUPT 02-6(32QAM电平,带宽,利用率) NUPT 03-8(DPSK 框图)•补充,升余弦基带成型的调制系统。

南邮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南邮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南邮移动通信复习提纲1、第⼀代、第⼆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各有什么特点?第⼀代:模拟调制,频谱效率低;安全性差;⽆法漫游;终端体积⼤。

第⼆代:采⽤数字调制,提⾼频谱效率;数字加密、鉴权,提⾼安全性;解决漫游问题,实现“全球通”;SIM卡技术,实现终端机卡分离。

第三代:全球化标准,更⾼速率。

2、什么是互调⼲扰?怎样判断信道组是否存在互调⼲扰?互调⼲扰是由传输设备中的⾮线性电路产⽣的。

它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在通信设备的⾮线性器件上,产⽣同有⽤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对通信系统构成⼲扰的现象。

互调⼲扰分为:发射机互调⼲扰、接收机互调⼲扰、信道分配策略。

⽆三阶互调的频道配置⽅法来避免产⽣互调⼲扰产⽣互调⼲扰的条件:①⼏个⼲扰信号的频率与受⼲扰信号的频率之间满⾜2?a-?b=?s或者?a+?b-?c=?s②⼲扰信号的幅度⾜够⼤③⼲扰(信号)站和受⼲扰的接收机都同时⼯作。

3、在移动通信⽹中,⽆线电⼲扰⼀般分为:同频⼲扰、邻道⼲扰、互调⼲扰、阻塞⼲扰;近端对远端的⼲扰。

4、同频⼲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信号频率相同的⽆⽤信号的⼲扰,亦称同信道⼲扰(⼜称为同道⼲扰或共道⼲扰)。

同频⼲扰是⽆法滤除的。

频率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频率利⽤率,在相隔⼀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相同的频率,这就称为频率复⽤。

同频⼩区: 在⼀个给定的覆盖区域内,存在许多使⽤同⼀组频率的⼩区。

(复⽤距离越近,同频⼲扰就越⼤;复⽤距离越远,同频⼲扰就越⼩,但频率利⽤率就会降低。

)5、⼤区制⽅式优点:⽹络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容量⼩;区域覆盖受限。

解决⼤区制覆盖的⽅法有:同频转发器,扫除盲区;设置分集接收台;提⾼基站接收机灵敏度。

⼩区制的核⼼思想是:⽤许多⼩功率的发射机(⼩覆盖区)来代替单个的⼤功率发射机,每⼀个⼩功率发射机只提供⼩覆盖范围内的服务。

优点是:频率利⽤率⾼;组⽹灵活。

带状⽹主要⽤于覆盖公路、铁路和海岸等。

蜂窝⽹⼩区形状,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域是⼀个圆形,为了不留空隙地覆盖,圆形服务区之间⼀定含有很多交叠。

南邮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大纲

南邮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大纲

南邮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大纲801--《通信系统原理》一、基本要求通信原理是通信和信号处理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系统讲述了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通信的基础理论、原理框图和基本计算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考查考生对通信系统各组成部份、原理框图、基本概念和常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系统性能分析和计算方法。

二、考试范围1、通信系统模型和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的常识和框图);2、随机过程(广义平稳性,功率谱,自相关,高斯噪声);3、信道模型和特性、信息论基本概念和信道容量的概念(恒参信道、随参信道、香农公式);4、摹拟调制(AM,DSB,SSB,VSB,FM);5、数字基带传输(无码间干扰条件、路线码、均衡常识);6、数字载波调制(二进制调制、QPSK、QAM);7、摹拟信号的数字化(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A律13折线量化编码);8、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最佳接收准则、匹配滤波器);9、差错控制编码(线性分组码常识);10、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及帧同步常识)。

三、出题形式1、选择题(涵盖较广,包括通信常识、小计算、概念);2、简答题(简要回答通信原理的知识,包括分析、作图等);3、综合性大题(包括框图、计算分析、应用题等)。

四、主要参考书1、《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曹丽娜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22年6月2、《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22年5月____________802--《数字信号处理》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的基本理论,线性时不变系统、因果稳定系统的概念;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及其性质,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包括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条件和设计方法;数字系统的实现结构和有限字长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1--《通信系统原理》一、基本要求通信原理是通信和信号处理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系统讲述了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通信的基础理论、原理框图和基本计算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考查考生对通信系统各组成部分、原理框图、基本概念和常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系统性能分析和计算方法。

二、考试范围1、通信系统模型和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的常识和框图);2、随机过程(广义平稳性,功率谱,自相关,高斯噪声);3、信道模型和特性、信息论基本概念和信道容量的概念(恒参信道、随参信道、香农公式);4、模拟调制(AM,DSB,SSB,VSB,FM);5、数字基带传输(无码间干扰条件、线路码、均衡常识);6、数字载波调制(二进制调制、QPSK、QAM);7、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A律13折线量化编码);8、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最佳接收准则、匹配滤波器);9、差错控制编码(线性分组码常识);10、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及帧同步常识)。

三、出题形式1、选择题(涵盖较广,包括通信常识、小计算、概念);2、简答题(简要回答通信原理的知识,包括分析、作图等);3、综合性大题(包括框图、计算分析、应用题等)。

四、主要参考书1、《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曹丽娜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2、《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802--《数字信号处理》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的基本理论,线性时不变系统、因果稳定系统的概念;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及其性质,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包括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条件和设计方法;数字系统的实现结构和有限字长效应。

二、考试范围1、课程相关知识基本要求:掌握数字信号的概念和产生过程、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优点和局限性、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与应用。

2、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1)知识点一:离散时间信号(2)知识点二:信号的采样与重建(3)知识点三:离散时间信号的抽取与插值(4)知识点四: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5)知识点五:离散时间系统(6)知识点六:系统的频率响应与系统函数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典型序列、序列的运算,信号的采样与重建,离散时间信号的抽取与插值;掌握Z变换、序列傅氏变换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典型序列的变换对;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因果稳定系统的概念;掌握序列频谱、系统频响的计算方法及几何法确定系统频响;掌握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差分方程和系统函数三种描述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及其与系统频响的关系。

3、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1)知识点一:离散傅里叶级数(2)知识点二:离散傅里叶变换(3)知识点三:利用DFT做连续信号的频谱分析(4)知识点四:快速傅里叶变换(5)知识点五: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应用基本要求:了解周期序列的定义,掌握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及其性质;重点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性质、物理意义,熟悉频域抽样理论;掌握利用DFT对连续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理解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解思路,掌握按时间抽取和按频率抽取的基2FFT 算法及其反变换、混合基FFT算法,FFT算法的运算量分析;理解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的原理和方法;熟悉FFT的典型应用。

4、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1)知识点一:常用模拟低通滤波器特性(2)知识点二:从模拟滤波器低通原型到各种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3)知识点三:从低通数字滤波器到各种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基本要求:掌握由模拟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其中包括巴特沃兹模拟滤波器的设计,由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获得数字滤波器系统函数的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掌握从低通模拟滤波器到高通、带通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了解从低通数字滤波器到低通数字滤波器、高通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1)知识点一: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特点(2)知识点二:窗口设计法(3)知识点三:频率采样设计法(4)知识点四:IIR与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基本要求:掌握线性相位的概念及FIR数字滤波器线性相位的条件;掌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幅度特性和零点特性;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口法设计和频率采样法设计;掌握IIR与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

6、数字信号系统的实现(1)知识点一:数字滤波器的结构(2)知识点二:量化与量化误差(3)知识点三:有限字长运算对数字信号系统的影响(4)知识点四:极限环振荡(5)知识点五:系数量化对数字滤波器的影响基本要求:掌握IIR数字滤波器的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结构;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横截型、级联型、线性相位型和频率采样型结构;熟悉系统互联及主要特性;了解量化噪声产生的原因,掌握定点制下等效量化噪声通过系统的计算方法。

三、主要参考书802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前五章)吴镇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复试问题的一些记录面试今天下午结束了,由于我直接报的专硕,在40人小组里排38位所以有机会把前面的一些同学问的专业课的问题记录下来。

当然老师问的也不尽相同,大部分都是根据你的成绩单问的,但是一些重复的问题也是问到了,所以觉得有必要给来年考南邮的学弟学妹们借鉴下。

但愿能有些用处吧。

1、光纤通信中模的含义2、防火墙的技术有哪些3、SDH与PDH的含义以及区别4、对于A TM的理解5、移动通信网的组成,还问了个MSC6、光纤通信中的色散7、SIP的含义,7号信令8、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含义和区别9、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平坦衰落的区别(这个问了3次左右)10、有关可靠性有效性的问题(这个问到了很多次)11、TCP UDP的区别问了2次面向连接无连接问了1次12、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区别13、匹配滤波器最佳接收机的区别14、画4QAM QPSK 16PSK的星座图问了很多次15、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举例区别16、我被问了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区别,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协议,还有多媒体很多都是移动通信,通信网的内容啊,嗯,要好好学2011 通院情况简析11年,通院复试线是330,其中政治、英语单科线是50,数学、专业课是80.不算推免生,通院一共进复试的是400人,其中专硕可能是40人左右。

信号大约140左右,通信220左右,加上推免生,最后一共录取404人。

其中通信学硕119人,信号学硕115人,一志愿报专硕的全部录取,推免生好像一共40(这个具体数字我不清楚),也就是说通院刷了不到40人(其中有几个没参加复试)。

所以说只要进了复试,录取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我就是330进的复试,最后差两分就冲到学硕了)。

今年公费的比例出奇的高,每个专业只有两个自费的(不过学费好像涨到9000了)。

大体情况就是这个样子,希望能对12的考生有点帮助。

序言:由于我初试报考的专业是通信与信息系统,所以对信号与信息处理不是很了解,而且我这里只有关于通信的部分信息!一、个人情况:我初试成绩为370分,最初排名为54名(含推免生,总分直接排名),由于南邮复试分数线单科线偏高,有两名分数在370以上的同学被无情的刷掉,不能参加复试,然后我的复试表现非常不给力,最终成绩为567.67分,根据我研究发现我最终排在第95名(含推免生),但是南邮学硕招收119人,所以我还是惊险过关,最后还是心有余悸啊!二、复试1、南邮复试分四大块:英语口语(25分),英语听力(25分),专业课笔试(100),专业课面试(100)。

总分两百五,注意:复试所有成绩在同一天出来,复试分数直接加在初试成绩上!!2、邮通院今天复试顺序和时间:2010年4月10上午资格审查,下午英语听力和专业课考试;11日上午8:80—11:00为体检时间;12日:上午8:30开始面试,共分十组,如何分组待会再说!面试科目:英语口语和专业课!13日:计算总成绩,还是按初始排名公布,估计在四点半左右吧,那个时候非常多的人挤在那里,真是水泄不通,这时候任何表情都有。

14:上午公布了,最终排名,以及每人录取的专业和学费情况,今年自费生很少,我只看到了学硕有两个人!然后选导师,下午领调档函回家!3、复试人数:南邮今年复试共有400人参加(不含推免生,他们早已复试完),其中,通信至少在260人以上,我得出这个数字是因为我有一个同学他初试三百三十多,排在第260名。

4、复试考试:A、听力,全部是客观题,8个短对话,两个长对话(7题),还有三篇短文(10题),这是我记忆,说不定我记错了,这些听力我从来没见过,不像以往考的是六级,不过有的同学说前8个为2004年的6级听力,由于我现在没找到听力原文,无法鉴定,等我查阅后,我在给出答案!B、专业课考试,我奉劝各位同学,在研招网报名的时候在备注栏中指定复试科目,我复试的是数字信号处理,关于今年题型和题目,我会以回忆版的形式告诉学弟学妹(可能不完整)。

5、面试分组:共有四百人参加,复试共分10组,每组40人,关于如何分组,我在这详细讲一下,第一组第一名是初试排名的第一名,第一组第二名为初试排名的第11名,第一组第三名为初试排名的第21名……第二组第一名为初试排名的第二名…这四十人中,复试顺序:通信—信号—电子与通信工程!6、面试现场:A、口语,第一个老师问英语问题,今年都在第八组,老师直接问学校,姓名,专业,最后问了我一个问题,我没有答上来,他说:如果你没被录取你会找什么类型的工作,我英语很菜所以没答,最后他就没问了,给了我17分南邮不看重口语的,这个不要过于担心,老师都很仁慈,都会给你及格以上的分数17分!B、专业课面试,这就是看老师的兴趣爱好了,我就不详谈了,这个是最难准备的。

我的问题有:1)你身边的无线网络有什么,它的协议标准是什么?2)老师问我Matlab,这个把我搞晕了3)关于3G你了解多少?由于我回答很菜,老师就没问了,让我出去了,我进去的时间非常短!三、录取情况1、最后公布的总名单为404人,推免生有多少,这个不是很清楚,南邮不属于211,推免生人数不多,通信有15人,信号估计也差不多,专硕也有推免生。

我的估计是:推免+复试=440人,最后刷掉了36人,这个有待考证,所以去复试的基本上都可以被录取的!注意:通院的复试线是330,通信录取的人数基本上都在350分以上,340—350分的有两三个人的样子,这才是标准的实际分数线!四、总结:目前给各位学弟学妹提供的信息就这么多,我之所以会发这个帖子,是因为南邮这个版块的人都非常的好,大家都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希望这种情况继续存在,所以我会将我掌握了解的资料都公布在论坛上面!复试《数字信号处理》(总体很简单,考90多分的很是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