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构建与实现

合集下载

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摘要:机械设备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设备故障和管理不善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和成本增加。

因此,研究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通过对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解决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预测和维护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构建引言机械设备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制造业、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的数量和复杂性都在不断增加。

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量也随之增加,包括传感器数据、运行日志、故障记录等。

这些数据蕴含着宝贵的信息,可以用于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维修优化等方面。

然而,由于数据量庞大且多样化,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机械设备数据的有效利用。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的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对于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性(一)定义和特点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挖掘,以实现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性能预测和优化等目的。

其特点包括: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复杂多样、时效性强、价值密集。

(二)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目标机械设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目标是实现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智能诊断,为设备维护、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时监测:通过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因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安全事故。

第二,故障诊断:通过对机械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模型建立,实现对设备故障的快速诊断和定位,提高故障处理响应速度和效率。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被视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旨在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提高拓展市场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缩短决策时间,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实现策略。

二、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需求进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满足管理需求的同时考虑与业务需求的契合。

企业的基础管理需求包括:库存管理、订单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需求,如生产管理、研发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这些需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

业务需求则是企业在遇到市场机遇或变化时所需要具备的某些能力。

这些能力的拓展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在新市场上的快速响应和抢占先机。

2.系统架构基于需求分析,企业可以初步构建系统架构。

可以使用现有的开源系统或自行构建新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前端界面、后端服务器和数据库。

通过结合第三方产品和插件、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增强系统的功能。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前端界面需要简单易用,同时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后端服务器则需要选择性能优良、易于扩展的架构和技术。

数据库则需要选择易于管理和修改的开源或商业数据库。

最后,数据分析工具用于将数据转化为企业内部语言,并提供分析报告和预测。

3.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权限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可以保证机密信息不被泄露,可以让企业更加安全地管理。

同时,也可以防止用户访问不安全的区域。

首先,管理员需要将系统中的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中。

每个角色都包含访问不同区域的权限,例如某些用户可以访问库存,而另一些用户则可以进行财务管理。

其次,管理员需要定义角色之间的关系,防止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出现冲突。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概述: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以高效地处理和管理各种信息为目标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

本文将探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关键步骤和相关技术。

一、需求分析1.1 业务需求在设计和实现信息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业务需求。

这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以及与用户、组织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等。

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可以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1.2 数据需求在信息系统中,数据是重要的资源之一。

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数据的类型和特征各不相同。

因此,对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包括确定数据的结构、格式、存储方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只有清晰地描述数据需求,才能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提供基础。

二、系统设计2.1 架构设计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它决定了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常见的架构设计包括分层架构、客户-服务器架构和面向服务的架构等。

通过恰当选择和设计系统架构,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构建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数据模型的选择、数据库表的设计以及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等。

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库的结构合理、性能高效,并能够满足系统的数据操作和查询需求。

2.3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是用户与信息系统进行交互的重要环节。

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满意度。

在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的习惯和使用习惯,采用人性化设计,简化操作流程,提供直观的展示和友好的交互方式。

三、系统实现3.1 编码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和规范,进行编码实现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

开发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文档,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

基于BIM的智慧梁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IM的智慧梁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IM的智慧梁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陈一荣唐红艳韦远露杜凯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3年第08期摘要:文章结合梁场管理现代化需求,设计了智慧梁场信息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设计方案和各模块组成。

通过该信息管理系统,可将生产相关设备深度集成与接入,对预制梁施工产生的相关模型数据、质量数据和施工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预制梁生产施工体系数字化、信息化。

关键词:智慧梁场;信息化管理系统;预制梁生产;BIM技术;二维码技术中图分类号:U445.8A2708630引言信息化时代,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公路建设项目复杂度和质量诉求不断增加,给预制梁场生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一般采用节段梁预制拼装技术,相比传统的桥梁现浇技术,预制梁在梁场内预制易于实现节段梁质量控制,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缩短工期和节约施工成本。

但在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预制梁场生产管理存在智能化程度低、耗能高、可视化不好、安全质量不易得到保证等问题[1]。

为提升预制梁场生产管理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制梁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和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2-3]。

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和BIM技术为公路施工建设信息化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4-5]。

本文分析了梁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智能梁场BIM协同管理系统,通过BIM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预制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信息化智慧管理,对厂区现状进行三维全貌展示。

该系统使梁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实现“规范生产、管控质量、辅助决策”三大目标,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管理水平。

1传统梁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分析预制梁的生产先由管理員制定生产计划,发布排产任务后,各施工单位接收任务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预制梁的所有质量信息与生产信息经过收集汇总,接受管理员的统一监控。

传统预制梁场生产管理有以下几方面问题:(1)预制梁生产工序没有统一流程,生产过程管控不细致,数据无存留,问题难追踪。

机械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升级改造方案

机械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升级改造方案

机械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升级改造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行业现状分析 (4)1.2 项目实施意义 (4)1.3 升级改造目标 (4)第2章智能化生产线技术概述 (5)2.1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 (5)2.2 智能生产线关键技术 (5)2.3 国内外应用案例 (6)2.3.1 国内应用案例 (6)2.3.2 国外应用案例 (6)第3章现有生产线评估 (6)3.1 生产线现状分析 (6)3.1.1 设备层面 (6)3.1.2 技术层面 (6)3.1.3 管理层面 (6)3.2 问题与瓶颈识别 (7)3.2.1 设备瓶颈 (7)3.2.2 技术瓶颈 (7)3.2.3 管理瓶颈 (7)3.3 改造需求分析 (7)3.3.1 设备改造需求 (7)3.3.2 技术改造需求 (7)3.3.3 管理改造需求 (7)第4章智能化生产线整体规划 (7)4.1 总体设计原则 (7)4.1.1 高效性原则 (8)4.1.2 可扩展性原则 (8)4.1.3 安全性原则 (8)4.1.4 经济性原则 (8)4.1.5 绿色环保原则 (8)4.2 生产线布局设计 (8)4.2.1 生产线流程优化 (8)4.2.2 设备布局设计 (8)4.2.3 人机工程学布局 (8)4.2.4 安全防护设计 (8)4.3 智能化系统架构设计 (8)4.3.1 硬件系统设计 (8)4.3.2 软件系统设计 (9)4.3.3 网络通信设计 (9)4.3.4 数据库设计 (9)4.3.5 系统集成设计 (9)第5章关键设备选型与升级 (9)5.1 设备选型原则 (9)5.1.1 先进性原则:选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生产线的先进性。

(9)5.1.2 可靠性原则:选择高可靠性、低故障率的设备,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9)5.1.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设备的经济性,降低投资成本。

(9)5.1.4 可扩展性原则:设备选型应考虑未来生产需求的变化,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便于后续升级改造。

面向工程机械行业的项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面向工程机械行业的项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 OA) S
0 引 言
在航空 、航 天 、机 械制 造、土木 工 程等 领域 ,项 目管
理 系 统 已 经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应 用 项 目管 理 系 统 ,可 以 有 效 地 组 织 项 目计 划 ,协 调 企 业 资 源 和 业 务 活 动 ,控 制 成
管理 、工作 流之间 的关系 ,通过 系统 集成来 构建项 目管 理 系统 。项 目管理 的范围贯 穿 了从 需求 分析 、项 目立项 、产 品设计 、生产销售等整个过程 ,越来 越多 的企业 也认识到 , 项 目管 理对企业 经营 的重要 性 ,纷纷 对企业 项 目管理流 程
i l me t d mp e n e .Amo g t e ,t el e c ce o a k i h o e o h e i n t r u h u h y t m. n h m h i y l ft s st e c r ft ed sg h o g o tt e s se f
K yw rs rjc n g me t rjc pa ip oetmo i r g a d c n rl i cceo ak evc-r n e rhtcu e e od :p oetma a e n ;p oet l rjc n nt i n o to ;l ey l f s ;s r i o i t ac i tr on f t e e d e
Reerhadi l nai f n fcui -r ne rj t ngmet ytm sac n e tt no uatr go e t poe ae n se mp me o ma n i d m ca s
W ANG Qi
( tnl Na i a o CAD u p r o t r n i e rn s a c n e ,H u z o g Un v r i f S p o t S fwa e E g n e i g Re e r h Ce t r a h n i e st o y S in e a d Te h o o y ce c n c n l g ,W u a 3 0 4,Ch n ) h n4 0 7 ia

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设计与实现一个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企业销售管理效率。

在系统需求分析中,我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

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架构和模块划分,系统实现技术采用了XXX技术。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包括XXX功能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在系统性能测试阶段,我们通过压力测试和功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方法验证和系统应用效果评价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企业销售管理效率。

未来研究展望包括对系统功能进行进一步扩展和优化。

通过本研究,我们展示了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为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实现技术、功能模块设计、性能测试、方法验证、效果评价、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管理也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和价格竞争转向了服务和效率的竞争。

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帮助企业提高销售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许多企业在销售管理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如销售数据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及时、销售流程复杂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效率低下,无法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影响了企业的业绩和形象。

设计一个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成为许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一套适用于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的信息系统,从而帮助企业提升销售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企业机电设备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构建一个高效、智能、便捷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机电设备销售过程,提高销售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绪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发展所必备的一项技术手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将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行数字化处理,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管理精度。

本文将着重阐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需要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明确系统应该实现哪些功能,为此采用所谓的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

人机交互有助于提升系统用户与人工的沟通效率,精细化地定义系统。

因此,需求分析是成功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

2.系统构建模型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模型。

从宏观上看,要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并使其与企业的业务模型相适应。

从微观上看,必须定义系统每个模块、子元素、每个业务等的细节,来确保系统具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3.数据规划建立系统的数据模型,分析数据的流动和处理方式,并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与管理。

这可以通过建立ER图、流程图等图表来实现。

有了这些图表,就能够严格控制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并可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和应用。

4.功能设计需根据企业要实现的具体业务,设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类功能。

开发团队应该根据需求分析以及数据规划,建立适合企业的功能模块体系,保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1.程序开发程序开发应该遵循敏捷开发模式,采用相应的开发工具进行。

整个开发过程应该遵循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并具有良好的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以确保系统的高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2.数据库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关键因素之一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应该采用稳定的数据库系统,并采用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处理,以此来实现对企业各业务的支持。

3.运行环境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在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稳定运行。

为达成这些,开发团队应该对监控、优化和备份机制进行规划,以确保系统始终在所需的稳定状态下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构建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6-12-16T10:05:50.6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8期10月上作者:梁杰灿
[导读] 摘要: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可以信息系统的规范和指导进行,极大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佛山市顺德区公路局 28308
摘要: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可以信息系统的规范和指导进行,极大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就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实施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工程机械信息系统的具体含义和主要内容,就具体的信息系统构建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得工程机械在面对巨大市场商机的同时又面临一定的挑战,因为机械作为一个消耗品,只有在生产中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才能服务工程施工。

因此工程机械的管理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经济效益,这是施工企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由于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机械数量和种类增多,在越发复杂的协同关系中,如何处理油料、机械零备件、保障设备及人员等的管理问题也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机械作业所需要的精确、高效以及专项的管理也对工程机械管理提出了性的要求。

因此,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积极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构建并完善相应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信息化的观念引入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中,提升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益。

1. 工程机械信息系统的概述
(1)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所共同组成的系统,其可以完成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工作,其涵盖了较多的学科,不仅仅是计算机和统计学,甚至包含了经济学和管理类科学。

通常情况来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了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个基础部分,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传输、整理、分析并得出有效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问题,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高效运用和精确诊断。

(2)工程机械管理信息源的内容
机械基本信息:机械类别、名称、型号、规格、出厂日期以及生产批次和厂商等信息。

使用信息:使用频率、单个周期使用时间、使用年份、指导周期等信息。

保障性信息:综合技术保障计划、对保障计划进行规划、评估和选择等文件。

④维修性信息:维修性分析、机械维修规划、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维修级别分析、抢修性分析等信息。

⑤人员信息:人员名称、技能等级等信息。

⑥其他综合信息。

2.工程机械管理信息包含的内容
在系统开发初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不仅制定了收集工程机械管理信息资料的相关标准,同时对整个系统的用户需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的主要内容。

(1)机械基本信息机械名称、型号、类型、生产厂家、生产年份、批次等信息。

(2)使用信息使用单位、使用时间、使用强度、役龄、使用年份等信息。

(3)保障性信息保障性分析、保障设备、保障设施、保障机构、保障性试验与评价、综合技术保障计划、部署保障计划、保障性评估计划等规划文件信息。

(4)维修性信息维修性分析、机械维修规划、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维修级别分析、抢修性分析等信息。

(5)综合性能信息可靠性、可用性、测试性、安全性等相关信息。

(6)人员信息人员、专业技能、训练及训练保障等信息。

(7)其它综合信息机械储存条件、储存时间、质量变化等信息;备件清单和器材供应信息;图纸、规范、使用手册、维修手册及其它技术文件信息;寿命周期费用信息;其它保障资源及行政管理信息等。

3.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在对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费用-效能分析的基础上,管理信息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将实施机械管理和保障过程中的技术数据与事务数据数字化,并开发保障性信息系统,用数字形式的数据进行交换、存储、处理、联机服务管理,为保障性工作提供集成数据环境。

其管理目标是:从机械信息无纸化入手,最终建立集成数据环境,实现机械全寿命过程信息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集成化。

一般来说,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制定开发规范、模块及处理流程说明、数据存储设计、代码设计、输出设计以及安全保密设计等工作。

(1)结构化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一般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原则,分布式系统结构,能跨多种平台运行,支持多种语言,顺利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交换。

采用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实现数据量的大型化数据结构的多维化,便于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2)开发工具
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基于Windows98/2000操作平台,在Delphi6.0的环境下开发而成。

它基于窗口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结合,拥有强大的数据库技术支持,同时兼备VisualC++的功能强大和VisualBa-sic的易用的特点。

在Delphi众多的优势中,数据库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适应于多种数据库结构,从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到多层数据库结构及目前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更先进的数据库引擎(BDE);更新的数据分析手段和大量企业组件的提供能力。

(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基础,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则是系统设计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