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惊弓之鸟》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惊弓之鸟》课文原文及赏析《惊弓之鸟》课文原文: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手。
有一天,他陪魏王在花园里喝酒。
他们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中飞过。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
”魏王不相信。
更羸并不辩解,他拿起弓,搭上箭,瞄准那只大雁,只听得“嘣”的一声,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掉下来了。
“呀,真有这回事!”魏王吃惊地说,“你难道有超人的本领吗?”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有超人的本领,而是因为我了解飞禽的习性。
这只大雁飞得很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惊弓之鸟》赏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更羸凭借智慧和观察力,不费一箭就将受伤的大雁射下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深刻的道理。
首先,故事强调了观察和理解的重要性。
更羸能够准确判断出大雁的状态,是因为他细心观察并理解了飞禽的习性。
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善于观察,用心去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故事揭示了因果关系和心理影响的力量。
大雁之所以会因为弓弦的声响而坠落,是因为它之前的受伤经历和孤独的心理状态导致的恐惧反应。
这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而心理因素往往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最后,故事也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技巧。
更羸并没有依赖武力,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成功地达到了目标。
这提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应仅仅依赖力量和暴力,而应运用智慧和技巧,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惊弓之鸟》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课文,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智慧和品格。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字歌:竹枝用刀剪拿来做弓箭前下有四点慢慢用火煎5 【猎】读音:猎[liè]巧记:猜错一半(犭)(昔)。
字义:①打猎,捕捉禽兽②搜寻组词:①打猎猎户狩猎渔猎②猎奇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打猎。
笔顺:“犭”弯钩弯势不宜过大;“昔”上横短下横长。
字歌:带犬去打猎飞鸟有喜鹊用心去珍惜人来把书借6 【雁】读音:雁[yàn]巧记:“厂”里有一人(亻),人后有一(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1、收集原来学过的成语故事。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
第一课时一、教师引入教学讲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领特别高强,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下来。
你们相信吗?这是为什么?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板书)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默读课文。
要求:(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
要求:(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4、指导书写。
三、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
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教案及练习题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字:鸣、箭、嘣、箭、慢、掉词:大雁、翅膀、悲惨、弦响、使劲重点句子: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4、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主要内容:《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0、惊弓之鸟PPT、优质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主要 板书安排: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邯郸学步 井底之蛙 唇亡齿寒 不学无术 八仙过海 对牛弹琴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闻鸡起舞 南辕北辙 天衣无缝 画龙点晴
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的 读音,并思考:
1、更羸与魏王外出打猎时看 到了什么?
2、他又是怎样对魏王说的?
我会读
更(gēng()更改) 魏(wèi)(魏国) 郊(jiāo)(郊外) 疑(yí)(怀疑) 惑(huò)(疑惑) 弦(xián)(弓弦) 嘣(bēng()嘣嘣) 惨(cǎn)(悲惨) 愈(yù)(愈合) 孤(gū)(孤单)
自学情况。 (4).分角色读对话。 4. 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2).英
英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 (3).奶奶
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
5. 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学习《静夜思》 1. 板书诗题,解释诗题。 2. 看图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 了下来。
我想到了
写更羸分析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他 的话讲了三点意思:
一是讲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声 悲惨,说明他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
二是讲他认为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 失群,说明他善于判断,会分析问题;
三是讲他认为大雁听到了弦响,一害怕 就会掉下来,进一步说明他善于分析,判 断准确。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知识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知识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课文知识点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
更羸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词句知识点【词】【惊弓之鸟】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本事】本领。
【愈合】伤口长好。
【作痛】作:发作。
指发痛。
【悲惨】处境或遭遇十分痛苦,令人伤心。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句】1、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综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 [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 [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 [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 [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字歌:竹枝用刀剪拿来做弓箭前下有四点慢慢用火煎5 【猎】读音:猎 [liè]巧记:猜错一半(犭)(昔)。
字义:①打猎,捕捉禽兽②搜寻组词:①打猎猎户狩猎渔猎②猎奇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打猎。
笔顺:“犭”弯钩弯势不宜过大;“昔”上横短下横长。
字歌:带犬去打猎飞鸟有喜鹊用心去珍惜人来把书借6 【雁】读音:雁 [yàn]巧记:“厂”里有一人(亻),人后有一(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惊弓之鸟(11)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惊弓之鸟》【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教学力求落实《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学段的要求,突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注重语言的品味。
凸显阅读教学“以读悟理”、“以读悟语”、“以读悟法”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中,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妙处。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文为一篇成语故事,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
文章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适宜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课文最后一段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非常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与表达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的阅读经验,运用已有读书方法读懂故事情节并不难。
然而学生深入品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句,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还会有障碍。
尤其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逻辑关系、连句成段的方法缺乏深入准确的思考分析,对懂得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掌握成语的意思会有一定困难。
(三)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边读边想象画面、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成语意思。
教学目标1、入情入境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2、认字9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用通过集体认读、随机读写、联系语境等手段,理解“惊弓之鸟”“射箭能手”“本事”“愈合”“孤单”“大吃一惊”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比较辨析“直”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3、读懂并理清最后一段更羸话语的层次,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学习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懂并理清最后一段更羸话语的层次,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学习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达。
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新课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惊弓之鸟》同步
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19题;共111分)
1. (8分) (2018五下·云南期末) 多音字组词
称chēng________chèn________
薄bó________báo________bò________
折zhē________zhé________shé________
2. (4分)找近义词。
本事—________ 孤单—________
能手—________ 悲惨—________
3. (10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wèi guódǎlièlièkāi shèjiàn yùh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àyàn bēi cǎn gōng xián bēi tòng gūd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0分)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只要……就……只有……才……
因为……所以……无论……都……
①________更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________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②更羸________拉一下弓,________能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
③________善于观察,勤于思考,________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④________多么复杂的事情,________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④________更羸的本事大,________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5. (2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用来比喻那些________的人。
6. (2分)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能手,比如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以称他为——画画能手;依据你的理解填空。
唱歌特别好听的,可以称他为——________。
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有能耐,所以我们称他为——________。
7. (3分)选词填空。
美丽漂亮美观
①妈妈给我买了一件________的衣服。
②公园里的景色多么________啊!
③这间房子的摆设十分________。
8. (5分)花落谁家。
陆续连续继续
① 小刚________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②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________回到教室。
③ 我们________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舒展伸展
④ 听到这个好消息,爸爸的眉头渐渐________了
⑤ 同学们向前________双臂,以调整队伍间距。
9. (5分)缩句。
①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
②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③六(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10. (6分)写出近义词。
奇怪—________ 害怕—________ 著名—________仔细—________ 吃惊—________ 本事—________
11. (4分)读课文《惊弓之鸟》写出这些词语。
①非常出乎意料。
________
②在某方面有才干的人。
________
③离开了群体,单身无依靠。
________
④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
________
12. (10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羊补________ 南________北________ ________失群
________之鸟大________一________ ________死________伤
13. (6分)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lièlèi )( chǎn cǎn )( téng tòng )
猎人________悲惨 ________伤痛 ________
( xián xuán )( léi yíng )( jiāo xiào )
拉弦 ________更羸________ 郊外 ________
14. (6分)我能写出它们的近义词。
忽然________ 奇怪________ 著名________
本事________ 缓慢________ 仔细________
15. (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讲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________;他观察了________,只拉一下弓,就使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16. (9分)读一读,写一写。
wèi guònéng shǒu bēi cǎn
gū dān shī qú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ù héshè jiàn dǎ lièdà yàn dà chī yī jī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 (8分)给下面的部件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列________ ________ 俞________ ________
甬________ ________ 昔________ ________
18. (4分)选择正确的答案。
A.人体上肢能拿东西的部分
B.拿着
C.掌握某种技术或某种工作的人
D.技能、本事
①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________
②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
________
③《小学生礼仪常规》我们每个同学人手一册。
________
④我爱听青年歌手——蔡国庆唱的歌。
________
19. (5分)依据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
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
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可以是什么?你们也有这样的小故事吗?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2分)
20. (2分)根据课文《惊弓之鸟》完成课内阅读。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
大雁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
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________,一使劲,伤口________,所以更羸不用射箭,大雁________。
(2)
这段文字共________句话,其中第________句话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________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共19题;共111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2分)
20、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