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介绍

合集下载

中卫旅游十大景点

中卫旅游十大景点

中卫旅游十大景点中卫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众多令人陶醉的旅游景点。

以下为您介绍中卫旅游的十大景点。

一、沙坡头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沙坡鸣钟”是中卫八景之一。

游客可以乘坐滑板从百米沙坡上滑下,耳畔传来嗡嗡的轰鸣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除了滑沙,还能骑骆驼穿越沙漠,领略无垠沙海的壮阔。

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 S 形弯道,乘坐羊皮筏子顺流而下,欣赏两岸的美景,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二、腾格里沙漠湿地·金沙岛金沙岛休闲度假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这里有大片的薰衣草花海,每逢花期,紫色的花朵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普罗旺斯。

除了薰衣草,还有各种花卉和植物,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观。

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欣赏水鸟嬉戏,或者参加一些户外拓展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寺口子风景区寺口子分为东、西两个景区,东区以峡谷奇观著称,西区则是丹霞地貌。

这里的山势陡峭,怪石嶙峋,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形态各异。

沿着峡谷前行,清澈的溪流在脚下流淌,让人心情舒畅。

在西区,红色的丹霞地貌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壮观,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四、高庙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紧凑。

高庙的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在不大的面积内,集中了 260 多间殿堂。

寺庙内的壁画和雕塑精美绝伦,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登上高庙的顶部,可以俯瞰中卫市区的全貌。

五、中卫鼓楼中卫鼓楼位居城市中心,是中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鼓楼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四面门洞上分别刻有“迎恩”“镇远”“澄清”“拱极”的字样。

夜晚,鼓楼被灯光照亮,更加显得庄严肃穆。

六、通湖草原通湖草原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这里沙峰林立,绿草如茵。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加篝火晚会,品尝烤全羊,欣赏蒙古族的歌舞表演,感受浓郁的草原风情。

白天还可以骑马、射箭,体验草原生活的乐趣。

七、黄河宫黄河宫主体建筑高 369 米,创意采用唐朝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词寓意,将黄河之水凝练成水滴建筑形态。

《航拍中国》宁夏中卫介绍600字

《航拍中国》宁夏中卫介绍600字

《航拍中国》宁夏中卫介绍600字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六盘山和贺兰山分别矗立在它的南北两端,宁夏南部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它的北部同时被3片沙漠包围,穿行而过的黄河孕育出了富庶的塞上江南。

我们的旅程从宁夏的最南端开始,飞越六盘山脉,拜访一片失而复得的森林,沿着清水河一路北上,探寻黄土地里的生机,在它与黄河的交汇处,见证宁夏最甜蜜的果实。

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有了水,再甜的梦想也可能实现,这是“西瓜”号专用水车,它满载着来自黄河的灌溉用水,为西瓜的生长提供保障,在这里,灌溉就像是一场接力,到站之后,水车里的水被分给每一位瓜农,再由它们送达给地里的每一株瓜苗,浇水之后的土地会被立刻蒙上一层地膜减少蒸发,长期缺水的历史曾让这片荒滩无人问津,如今黄河水一来,荒滩积攒的财富立刻兑现,超长的日照时间,悬殊的昼夜温差,加上地里丰富的硒钾元素,都是西瓜的最爱,7月硒砂瓜铺满大地,人们终于相信宁夏的夏天也可以甜美多汁。

黄河清水河最终在中宁县注入黄河,这是黄河支流与主流的相遇,也是宁夏的水系当中重要的一次汇流,黄河和清水河的泥沙淤积形成了富含矿物质的土壤,这里孕育出了宁夏最火红的果实——枸杞,这是一种难以保鲜的果实,成熟的枸杞果一旦被摘下,常温下大约只能保存2到3天,枸杞干果,是这们最常见到的它的样子,说起来,枸杞与茄子和辣椒的关系最近,都属于茄科,但只有它拥有甘甜的口感。

这趟旅程从沙漠深入开始,欣赏难得一见的白色奇观,沿着铁路前进,看人们如何捆住流动的沙漠,邂逅一群悠然自得的奶牛,看一看戈壁上建起的高科技。

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雪是最意想不到的客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把空气中稀少的水汽凝结成雪,大地也在一夜间变了颜色,在腾格里沙漠,这样的景色并非难得一见,每年,这里几乎都会有两次以上的降雪,不过想要亲自见证这样的奇观,唯有在最寒冷的时刻穿越沙漠,至少在180万年前,这片中国第四大沙漠就形成了,遇上大风天气,它就会展现出狂躁的一面,宁夏只是挨上了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就足以感受到它的威胁,一支队伍向沙漠发起了挑战,按照1米乘1米的尺寸,人们用麦草扎成一个接一个的方格,就这样,流动的沙被锁住了,草格间,绿草开始生长,先成条,再成片。

中卫介绍-中卫简介PPT(经典版)

中卫介绍-中卫简介PPT(经典版)
中卫城市介绍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明 永 乐 元 年 ( 1403 年 ) 由 右护卫改置为宁夏中卫, 清 雍 正 二 年 ( 1724 年 ) 改 称中卫县,属宁夏府,海 原县属平凉府。 民 国 三 十 二 年 ( 1933 年 ) 中卫县分成中卫、中宁两 县 。 2004 年 设 立 地 级 中 卫 市。
3、旅游景点
腾格里·金沙海旅游度假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夏沙坡头区迎水 桥镇迎闫公路与小湖路交汇处,景区占地1.16 万亩,充分展现全生态腾格里沙漠的景观。主 要景点有大漠观海楼、丝路长街、狂野地带、 丝路星辰帐篷酒店、大漠水上乐园、沙漠阳光 浴场、拓展基地、军事营地、丝路驼队等 。
3、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中卫寺口子风景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 宁夏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 魅力景区、宁夏全民健身攀岩基地、首批中国 自驾车旅游活动基地。寺口子是集险、幽、奇、 绝于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古称北海。南依 香山重岭叠嶂,古时为锁扼固原、平凉、西安 等地的咽喉要道,北临卫宁平原,东望西夏古 都银川,西接旅游胜地沙坡头。
浑酒小炒肉
浑酒是用黄酒糟再次过滤而成(充分利用米酒 营养素)。小炒肉则是用羊肉丁、萝卜丁和粉 条等绘制而成,浑酒、小炒肉入锅用辣油炒, 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酸菜丁和葱花之 类的,一道喷香诱人的美食就出炉了。
沙葱
沙葱其实是一种野菜,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以根据不同的方法做成不同口味的美食。其中, 凉拌沙葱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当地老 百姓经常吃的一道下酒菜。

宁夏 中卫

宁夏 中卫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 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 100景”榜单。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 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1][2] 2018年11月17日,宁夏沙坡头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2018年度《中 国国家旅游》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
中卫高庙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与“大漠 奇观”齐名。其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区 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 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 -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 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 筑的风貌。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此处 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此处 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高庙前有保安寺,山门朝南,两侧建有 厢房,正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殿后为 高庙,有24级台阶,拾级而上,经牌坊、南 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三层的五岳、玉皇、 圣母殿。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 它们层层相因,逐步增高,气势雄伟。在高庙 主体建筑的两侧,还有钟楼、鼓楼、文楼、武 楼、灵官殿,地藏殿等配殿。在仅2000余平 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间九脊歇山、四角 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的殿宇。
特色小吃
如果你不相信官方的宣传图
一、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二、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三、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四、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第一部分
【输入您的小标题文字内容】
此处添加文本 此处添加文本

中卫景点介绍

中卫景点介绍

中卫景点介绍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城市。

中卫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将为您介绍中卫市的几个著名景点。

首先是中卫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沙坡头。

沙坡头位于中卫市西南50公里处,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公园。

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最高处海拔高达约1700米,是沙漠中的一座绿洲。

沙坡头景区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着壮丽的沙漠风光和丰富的植被。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沙漠的壮美,还可以体验沙漠滑沙、骆驼骑行等项目。

其次是中卫市的另一著名景点——古羌城。

古羌城位于中卫市南部的羌塘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研究古代羌族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古羌城内有古代城墙、城门、宫殿、寺庙等建筑,还有大量的古代文物和遗址。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古羌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羌族的生活和历史。

除此之外,中卫市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比如位于中卫市西南的沙湖景区,是一个以湖泊、沙漠、植被和野生动物为主要景观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有着湖光山色、奇峰异石、翠林茂草,是一处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此外,中卫市还有大通山、南明湖、银川大峡谷等风景名胜,各具特色,值得一看。

总的来说,中卫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无论是沙漠风光、古城遗址,还是湖泊山川,都能让游客领略到中卫市的独特魅力。

希望您有机会前来中卫市旅游观光,亲自体验这里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风情。

中卫市简介

中卫市简介

中卫市简介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上,是宁夏最年轻的地级市,辖沙坡头区以及中宁、海原两县,市人民政府驻沙坡头区滨河西路。

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其中川区面积3681.1平方公里,占21.67%,山区面积13305.2平方公里,占78.33%。

人口103万,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32%。

中卫历史悠久。

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羌族和戎族的杂居地,秦并六国后将中卫纳入版图,自此有10代王朝设郡建县。

因其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南达川滇,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

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改设为中卫市沙坡头区),成立地级中卫市。

中卫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是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水产品和果菜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而今现代农业向精品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枸杞、设施蔬菜、西甜瓜种植、家禽养殖、草畜、马铃薯、优质米、生猪、水产养殖和红枣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中国枸杞之乡”、“世界枸杞之都”、“中国压砂硒砂瓜第一市”、“西部养鸡第一市”的美名享誉全国;现代工业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蓬勃发展,形成了造纸、酿酒及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化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电力及能源工业等优势产业群体,培育壮大了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公司、宁夏红集团公司、宁夏发电集团中宁分公司、赛马水泥中宁分公司等优势骨干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2家。

机制纸、枸杞酒、珩磨机床、水泥、电石、铁合金等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美利、宁新、石空工业园区及宁夏红科技园、常乐陶瓷园等工业基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入园企业逐步增多,增强了经济实力。

中卫市位于宁夏城镇一级轴带发展区与二级轴带发展区的交汇点,定位为宁夏中西部中心城市,也是宁夏四大城市片区之一的中心城市。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风景区简介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风景区简介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风景区简介宁夏中卫市沙坡头风景区,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距离中卫市区约60公里,占地面积约777平方公里。

这个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红、白、黑三河交汇处,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沙漠风光和沙丘奇观,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沙漠明珠”。

这里的沙丘纵横交错,高低起伏。

风景区内最著名的景点是沙坡头,这是一座形状独特的巨大沙丘,其模样酷似一张端坐的巨人面孔,因此得名沙坡头。

沙坡头高约150米,长约约5公里,它坐落在湿地之中,东临茨夫之湖,西通巴丹吉林沙漠,北临敖鲁古雅山,南接满坑光伏电站,境内沙丘连片,分布有红、白、黑三种不同颜色的沙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观赏选择。

沙坡头风景区除了沙丘外,还有一片辽阔的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每到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候鸟会在这里栖息、觅食,形成壮观的候鸟飞行盛宴。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候鸟的飞行和栖息,还能欣赏到壮美的湿地风光,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此外,沙坡头风景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到回族传统村寨,了解回族的风情民俗和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

此外,沙坡头风景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沙漠运动体验项目,如驼队穿越、沙漠滑沙、沙地越野等,让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到沙漠的神秘和魅力。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风景区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也注重开展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

政府在风景区内修建了多个便利设施,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休息区等,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环境。

此外,也制定了严格的保护规定,禁止游客破坏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持了风景区的原始风貌和生态平衡。

总之,宁夏中卫市沙坡头风景区以其独特的沙漠风光和湿地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里不仅有壮丽的沙丘奇观,还有丰富的候鸟资源和传统文化底蕴,是一处集自然景观、生态保护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前来宁夏旅游的游客不容错过沙坡头风景区这个迷人的地方。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中卫市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中卫市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是一个具有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的城市。

该市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温差大、风大等。

中卫市的四季分明。

该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春秋季
温和。

年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无明显的季节性逆温现象。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

四季的变化非常明显,适宜人们的活动和
生产。

中卫市的干旱少雨。

该市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分
明特点。

年总降水量在250毫米左右,属于干旱少雨区域。

尤其是冬季和春季的降水量非
常少,几乎没有下雨的天气,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中卫市的温差大。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卫市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较远,没有海洋
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市的温差非常大。

白天和晚上的温差一般在15摄氏度以上,甚至可以达到20摄氏度左右。

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早晚温差最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中卫市的风大。

该市位于黄土高原的北缘,地势较高,海拔差异明显,山脉纵横交错。

中卫市的地形地势使得该市的风力较大,在春季和秋季尤为明显。

沙尘暴的频发也与此有关,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

中卫市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温差大、风大等。

这些特点对于
该市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人们根据气候条件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方式和产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太阳广场
黄河大桥
沙坡头
• 沙坡头,位于中卫市区西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古时 称沙陀,元代名为沙山。乾隆年间因在黄河北岸形成了一个宽约2000米、 高约100余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讹音为沙坡头。沙坡高150米,倾 斜60度。每当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时,人坐在沙顶上倾侧下滑,沙坡内 便发出一种“嗡-嗡一”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呜,悠扬宏亮,故得“沙 坡呜钟”之景胜,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站在沙坡下抬头仰望,但见百 米沙山悬若飞瀑,人乘沙流,如从天降,无染尘之忧,有钟鸣之乐,物 我两忘,其乐无穷。王维琪的“百米沙坡削如立,碛下呜钟世传奇。游 人俯滑相嬉戏,婆娑舞姿弄清漪。”正是这一景胜的写照。古人把鸣沙 列为祥异,今科学研究得知:沙坡紧临黄河,水面和沙面吸热和散热不 同,阳光照晒,两个层面收散出两种不同的气流上升,形成两个空气壁, 流沙移动的声音,在空气壁发生迥响,形成“响沙”。这种说法还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 沙坡头集沙、山、河、园于一体。悠久的黄河文化和自然地域的过渡性、 多样性,使北国的雄浑与江南的秀美和谐地交织于这里, “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相融的奇特景观不仅在宁夏、在西北,甚至在全国也是独具 特色、首屈一指的。沙坡头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于一体, 故被世人称为“世界沙都”、 “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
宁夏中卫介绍
制作人:詹晓庆
宁夏中卫简介
•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内蒙古三省 区交界点上,是宁夏最年轻的地级市,辖沙坡头区以及中宁、海原两县,市 人民政府驻沙坡头区新区行政中心。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其中川区面 积3681.1平方公里,占21.67%,山区面积13305.2平方公里,占78.33%。 人口103万,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35%。 • 中卫自古倡儒兴学、崇文重道。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 区沙坡头、险幽奇绝、以丹霞地貌著称的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 古代岩画、中卫高庙、双龙山石窟、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迹名胜 既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西北地区首个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又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卫赢得了“塞上文化 明珠”的美誉。
中卫物产

中卫的物产丰富,人民生活殷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卫人是 幸运的,是黄河水以慈母般的胸怀和厚爱无私哺育的儿女。黄河是上天对中 卫人的赐福。黄河水自流灌溉着中卫大地上的各类农作物。这是黄河沿岸其 他任何地方都不具备的。中卫人享受黄河的这种恩泽是得天独厚的、天下唯 一!由此,造就了中卫人自古以来依靠黄河的滋润而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旱涝保收、安居乐业的不与天斗不与地斗泰然若素的生存品格。这令人不能 不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就是当时中卫人生活画卷的写照。中 卫的“枸杞”名扬天下,因而中卫被誉为“枸杞之都”;中卫特有的“发菜” 是餐桌上绿色食品中的珍品;中卫的“硒沙瓜”已具有品牌优势,行销国内 外;中卫沙漠中的“沙葱”、“苁蓉”,是强身健体、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 食用品,成为招待贵客、馈赠亲友的佳品。中卫的饮食及小吃极具亲和力。 “中卫粉皮”、“中卫酿皮”、“中卫烩小吃”、“中卫蒿子面”、“中卫 揪面片子”、“中卫酸汤” “中卫炒拉条”
• •
高庙简介
••••源自高庙,坐落在旧中卫县城北城垣上,是一座古寺庙建筑群。明代称新庙,清代改名玉皇阁。 到了近代,习惯上把下边的保安寺包括在内,通称高庙。 高庙的确切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根据地方志记载,在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一1424年)已初 具规模,距今近600年。历朝各代都不断进行修葺和增建,最大规模的两次修建是:清康熙四十 八年(1709)九月,发生地震后楼阁坍塌又行重修;民国31年(1942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庙会时,因 香火不慎,南天门以上的所有建筑全遭焚毁,次年又动工重建,历时4年方始完工。其基本形制 仍按原貌,新建楼阁较前增大加高,气势更加宏伟。 高庙的建筑特点是:集中、紧凑、曲回、高耸。在占地仅4100多平方米的面积上,就建有 260多间建筑物,最高的建筑物高达29米。建筑格局从原有的广场戏楼径直通向魁星楼(山门)、 天王殿、南天门、中楼、主楼,依着这条中轴线,所有建筑物左右两相对称,逐次递进升高,形 似凤凰展翅,巍然屹立于白云蓝天之下,给人以凌空欲飞的感觉。 建筑布局大致可分作3个部分:最下边的部分是保安寺,面南是山门,山门之上有魁星楼, 进山门往北穿过木牌坊,迎面为天王殿,殿内中间塑弥勒佛,东西陪塑四大天王。大殿东侧祠子 为地藏宫,西侧祠子为三霄宫。寺院东西两边的陪殿里塑有十方佛。穿过天王毁,登24级台阶而 到达南天门(于佑任书匾),便为建筑的第二部分。台阶的前12级,建造成天桥形,天桥两侧被环 绕一周的转圈楼所围成两个天井(叫东天池、西天池),两个天池由天桥下的隧洞相互沟通。其总 的建筑形制,象征性地表现为:由佛接引,超脱地狱轮回,渡过天桥,进入南天门而升上天堂。 南天门(令华藏玄门)之上,为建筑的第三部分。迎面高台基上是9楹3层高的主楼,分大雄宝 殿、西方三圣殴、五方佛殿3层。主楼前是“凸”字形3层高的中楼,塑有观世音菩萨、太白星君 等。两侧则是钟楼、鼓楼、文楼、武楼、四仙阁、观景台等。这些建筑物相互间都育天桥走廊相 沟通,围绕在主楼四周。主楼后尚有空地一片,原来设计还要建两层高的楼阁一座,楼内计划安 排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及孔门七十二贤的灵牌,后因故未能建成,现仍闲置。 高庙原为“三教舍一”、“三教同源”的宗教活动场所,南天门前的砖雕牌楼上有副对联: “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正是这一宗教思想的印证。不过 具体来说,保安寺属于佛教,过去住有僧人主持;鬲庙上部属于道教,过去住有在家道士主持。 此外,高庙基座下还建有地狱,是全国有名的四大地献之一。地狱内配有现代声控、光控、电掣 手段,使神呵鬼嚎,阴风惨惨,达到了幻真境界,看之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不失其教化之效能。
寺口子
• 寺口子旅游区位于中卫县境内黄河南岸,距中卫县城50公里。寺口子历史悠久,风光 旖旎,传说众多,文化底蕴厚重,是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这里随处可见 “石压树斜出、崖悬花倒生”的景致,把生命理念中的艰难与顽强,深刻与伟大淋漓 尽致地揭示在六和之中。景区以山体浑圆,状如圆球的绣球山为界,天然地分为东西 两线。以奇险美幽自然风光为主的东线大峡谷不乏神奇优美的神话传说。有“一线 天”、“天井山”、“通(灵)仙谷”、“神仙脚印”等景观;以历史文化沉淀深厚 的西线景区自然景观特色鲜明,实属罕见。有“苏武牧羊遗址”、“苏武石窟”、 “苦节堂”、“怀汉亭”、“睡佛寺石窟”、“米钵生金”、“马刨泉”等景观。两 线风光迥异,特色分明,却又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了文化底蕴和山林风光的互 补,真正是造化神秀,妙趣天成。该景区还开发了攀岩旅游项目,据国内专业人士介 绍,寺口攀岩是目前中国攀岩较为理想的地区之一,大有开发潜力。相信到寺口子旅 游区观光旅游,一定会给您意外的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