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花山彩云洞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策划和规划设计word版
烟霞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策划

烟霞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策划烟霞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策划方案 (2011年至2025年)第一部分战略思路在旅游大力发展之际,也正处我国旅游快速转型期,由原先简单的观光旅游等初级阶段向体验旅游和产业链经济为特征的未来阶段发展的新新式下,发展烟霞洞旅游必须转变思路,顺应市场,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烟霞洞旅游发展思路烟霞洞旅游发展必须把握三大战略:区域联合战略、超越发展战略、机制创新战略。
(一)区域联合战略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合与协作,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以整合和服务周边的理念,做大做强区域旅游品牌,并不断强化烟霞洞景区特色,使其成为著名的全真道文化圣地 1、对外实行区域联合。
充分利用其位于烟台与威海的交界处的优势,整合两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以烟霞洞景区道文化旅游为突出特色的昆嵛山生态旅游景区。
同时依托蓝色经济区的交通便利,与山东半岛资源整合,分享鲁东地区旅游的消费市场2、对内景区联合。
对旅游小景区进行要素整合,合理组合昆嵛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如整合无染寺、泰礴顶等资源,连线成面形成大景区,完善景点优化组合,丰富旅游内涵。
(二)跨越发展战略烟霞洞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以全真道文化为发源地,追求学道养生、性命双修为品牌,高举高打,以高带低,打造相应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文化旅游,引进最先进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模式,实现烟霞洞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与供给的矛盾将更趋紧张。
为此,必须挖掘区域旅游资源的潜力,努力扩大供给,实现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达到天人之间的长期协调。
在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实现烟霞洞景区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部分烟霞洞旅游发展目标景区发展战略目标:在充分享受昆嵛山地区政府大力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烟霞洞景区凭借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特色自然资源和地域人文资源, 以发展文化旅游为主线,贯穿清雅生活和和谐生活道家文化的主题,将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功能进行有机融合,通过10—1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烟霞洞景区打造成为国内著名的山水文化休闲胜地。
景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景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景区项目建设,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项目目标。
1. 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2. 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3. 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项目内容。
1. 景区规划设计,进行景区整体规划设计,确立景区的定位和特色,合理布局景区内各个景点和设施,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升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3. 景点建设,对景区内的重要景点进行改造和提升,增加景点的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丰富景区的游览体验。
4. 服务设施建设,建设景区内的服务设施,包括游客中心、餐饮、购物等,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和满意度。
5.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对景区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和规划设计,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
2. 建设筹备,进行景区建设的土地准备、资金筹集、技术准备等工作,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3. 建设实施,按照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逐步推进景区项目的建设工作,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4. 完善配套,在景区建设完成后,加强景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
5. 运营管理,对景区项目进行运营管理,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营和管理,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景区项目建设的实施,将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2. 社会效益,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7.24•【字号】滁政办〔2017〕37号•【施行日期】2017.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的通知滁政办〔2017〕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滁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7月24日滁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为充分挖掘和利用滁州市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根据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指示部署,结合滁州市革命历史实际和“四色”(红色、绿色、蓝色、古色)旅游建设目标,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为滁州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专项规划。
第一章现状分析一、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各级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各地、各级政府也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促进红色旅游发展,一系列红色旅游区(点)免费开放,吸引更多游客参观体验。
红色旅游研学等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
交通网络优化。
京沪高铁的开通、滁宁城际铁路的布局、合宁高速公路的提升,加速了滁州融入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步伐。
内部通达条件大幅提升,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与交通干线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将获得极大改善。
“四色”旅游助力。
滁州市提出围绕培育重要支柱产业和建设“人文皖东”目标,着力打造“四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四色”之首,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体验等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全市上下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科技创新支撑。
安徽景区旅游策划书3篇

安徽景区旅游策划书3篇篇一安徽景区旅游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徽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更好地推广安徽的旅游资源,提高安徽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制定了本策划书。
二、策划目的1. 提高安徽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安徽景区旅游。
3. 促进安徽旅游业的发展。
三、策划思路1. 以安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核心,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旅游产品。
2. 加强与旅行社、媒体等的合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广。
3. 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四、策划内容1. 旅游产品设计推出安徽历史文化之旅、自然风光之旅、民俗文化之旅等多种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将安徽的知名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
2. 宣传推广与旅行社、媒体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推广。
在各大旅游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安徽景区的旅游信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
制作安徽景区的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在机场、车站、酒店等场所进行宣传。
3. 优惠政策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与酒店、餐厅等合作,推出旅游套餐,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优惠。
4. 活动策划举办安徽旅游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推出特色旅游活动,如摄影比赛、徒步旅行等,吸引游客参与。
5. 服务提升培训景区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
五、策划执行1. 成立策划执行小组:负责策划书的具体执行和落实。
2. 时间安排:策划书的执行时间为[具体时间]。
3. 预算安排:策划书的总预算为[具体金额],主要用于宣传推广、活动策划、服务提升等方面。
六、策划评估1. 设立评估指标:根据策划目标,设立评估指标,如游客数量、游客满意度、旅游收入等。
滁州市琅琊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滁州市琅琊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一、规划目的为琅琊山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加速滁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琅琊山旅游功能,把滁州市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魅力后花园。
二、规划定位建设以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为特色,集生态休闲运动、度假、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位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三、功能区划分根据琅琊山的周边环境,规划分四大功能区:1、西涧湖水上游览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
在西涧湖周边设置水上休闲娱乐园,主要项目包括:水上运动、渔民之家、游艇码头、水族展览馆、垂钓培训中心、高档度假区等。
在西涧湖西岸半岛上设置水上娱乐中心。
水上娱乐中心内容有:赛艇、帆船、快艇游湖、水上自行车、水上健身球、水上漂流等。
在西涧湖北侧靠近城郊乡设置渔民之家,打造具有渔家特色的小村落,含养鱼、捕鱼、垂钓、鱼产品加工等功能,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风情。
在周边半岛上设置度假区。
水上活动项目建设待西涧湖退出城市水源后再开发。
2、红花湖生态商务度假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
结合红花湖和琅琊山景观特征,设置红花湖生态商务度假区。
主要项目如下:国际会议中心、主题文化酒店、商务会馆、度假别墅、高尔夫球场等。
在红花湖的北端设置国际会议中心和主体文化酒店,在红花湖的南岸设置高尔夫球场,东岸靠山、周边半岛设置度假别墅。
3、二郎湖康体休闲度假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
项目有:休疗养康体保健中心、定向越野运动、森林漫步、露营探险、康体花园度假区等。
利用南部山体特征,开展森林探险、自行车山地运动等,在二郎湖周边设置康体花园度假区。
4、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
项目有:农家乐餐饮服务区、生态农业种植区、果树采摘区、农耕体验区、生态度假农庄、度假村等。
结合花山乡行政服务中心设置高品位农家乐特色餐饮服务区。
南部山区适合种植生态林果茶叶、板栗、枣子、桃子、李子等,为游客提供观赏和采摘果实活动。
中部农田设置农耕体验区,提供种植作物休闲场所,引入“市民农庄”的概念,出租给城市居民,供其种植花草、蔬菜或家庭农艺。
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热门选择。
本项目旨在开发和建设一个独特而综合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丰富多样的景点和旅游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二、项目目标1.开发和建设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和独特文化特色的景区。
2.提供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便捷的旅游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4.实现景区旅游业持续的增长和良好的盈利。
三、项目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水源和通讯设施的建设,以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交通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景点开发:选择具有独特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生态特色的景点进行开发和改造,提供更多旅游项目和观光设施,丰富游客的体验。
3.酒店和住宿设施建设:建设高品质的酒店和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4.文化和娱乐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展览、演艺和娱乐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和娱乐方式。
5.旅游设施更新和维护:对现有的旅游设施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满足游客的需求。
6.宣传和推广:制定并实施全面的宣传和推广计划,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7.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景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
四、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和规划:进行市场调研、资源评估、竞争分析和需求调查,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
2.资金筹措和投资组织:确定项目资金需求和筹措计划,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和合作伙伴。
3.建设团队组建: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各个方面的协调和管理。
4.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开发: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开发,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5.酒店和住宿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酒店和住宿设施的建设,并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优质服务。
6.文化和娱乐活动组织:举办各类文化和娱乐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并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2023年风景区工作计划范文

2023年风景区工作计划范文一、项目概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风景区游玩。
为了提升风景区的吸引力和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2023年的风景区工作计划。
该计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景区环境、改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改善服务质量和推广营销。
二、提升景区环境1. 加强生态环保措施:加大对景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制定并落实相关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 强化景观绿化:加大景观绿化的投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修建湖泊水系等方式,提升风景区的绿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美丽的环境。
3. 加强环境整治:加大对景区内垃圾清理、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景区环境整洁、卫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三、改善旅游设施1. 升级景区公共设施:对景区的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设施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2. 改善交通状况:与相关部门合作,改善景区周边的交通状况,新建或改建道路,提升游客进出景区的便利性。
3. 完善景区导览系统:引入现代化的导览系统,通过智能设备提供游客导览、位置定位等功能,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和体验。
四、丰富旅游活动内容1. 新增主题景点:结合当地特色和历史文化,开发新的主题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拓展旅游线路:与周边景区合作,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线路,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3. 举办特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五、改善服务质量1. 培训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加大对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 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游客等候时间,提升游客满意度。
3. 加强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投诉和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六、推广营销1.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新媒体、宣传手册、广告等多种渠道,向全国范围内有效推广风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
滁州市花山彩云洞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策划和规划设计word版

[键入文档副标题]Microsoft2012滁州市花山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策划 & 规划设计目录第一部分项目分析 (1)1.项目概况: (1)1.1规划总纲: (1)1.1.1项目范围: (1)1.1.2规划依据: (1)1.2现状条件分析: (2)1.2.1自然环境分析: (2)1.2.2区位交通分析: (3)1.2.3现状地形分析: (3)1.2.4项目区旅游资源现况分析: (3)1.2.5周边景区景点分析: (4)1.3资源禀赋及评价: (6)1.3.1自然生态价值: (6)1.3.2历史文化价值: (6)1.3.3科学价值: (7)1.3.4游憩价值: (8)1.4市场分析: (8)1.4.1南京高档房产调查分析: (8)1.5项目诉求: (12)1.5.1目标客户诉求: (12)1.5.2投资主体诉求: (12)2.SWOT分析: (13)2.1优势: (13)2.1.1市场优势:开发商具较高知名度,客源市场潜力大: (13)2.1.2资源优势:广袤山林是旅游房产的“绿肺”、景区规划的“画板” (13)2.1.3竞争优势:目前在南京地区尚无此类成熟和上档次的项目: (13)2.2劣势: (13)2.2.1市场劣势:旅游知名度低,品牌影响力较弱: (13)2.2.2资源劣势:资源品级不高,地块地势缺陷,文化缺失: (13)2.2.3竞争劣势: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上有所欠缺: (14)2.2.4效用相悖:景区的用途与房产配套的功能相悖: (14)2.3机遇: (14)2.3.1旅游业发展机遇无限: (14)2.3.2旅游产品转型契机: (14)2.3.3区位交通变化机遇: (15)2.4挑战: (15)2.4.1旅游业和房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15)2.4.2房产旅游开发的同质性态势: (15)2.4.3营销宣传的滞后 (15)第二部分项目策划 (16)3.策划思路: (16)3.1策划的出发点 (16)3.2旅游区策划理念: (16)3.2.1价值观: (16)3.2.2美学考虑: (18)3.2.3功能考虑: (19)3.3文化导入 (20)3.3.1文化主题思想: (20)3.3.2主题文化介绍: (20)3.3.3主题文化应用 (20)4.策划定位: (21)4.1主题定位: (21)4.2 景区定位与项目概念: (21)4.2.1人生境界之园(酒店区旅游用地): (21)4.2.2人生七雅之园(暂名,别墅区旅游用地) (23)第三部分项目规划设计 (26)5.功能分区和项目设计: (26)5.1土地适宜性评价 (26)5.1.1高程分析: (26)5.1.2坡向分析: (26)5.1.3坡度分析: (26)5.1.4植物分析: (26)5.2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 (27)5.3旅游项目及重要节点设计 (28)5.3.1旅游项目 (28)5.3.2重要节点设计: (28)5.4入口、园路及标识解说系统: (38)5.4.1入口: (38)5.4.2 园路: (38)5.4.3标识解说系统规划: (38)6.基础设施规划: (39)6.1旅游配套交通体系规划: (39)6.1.1对外交通: (39)6.1.2内部交通: (39)6.1.3停车场: (40)6.1.4交通服务: (40)6.2给水排水规划: (41)6.2.1给水: (41)6.2.2排水: (42)6.3电力、电讯、燃气规划: (43)6.3.1电力工程规划: (43)6.3.2电讯工程规划: (43)6.3.3燃气工程规划: (43)6.4环卫设施规划: (43)6.4.1厕所: (43)6.4.2垃圾收集与处理: (44)6.5消防安全规划: (44)6.6防灾工程规划: (45)6.6.1火灾: (45)6.6.2台风: (45)6.6.3虫灾: (45)6.6.4崩塌、滑坡、泥石流: (45)7.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5)8.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5)9.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估: (45)10.图件: (46)附件 (46)第一部分项目分析一.项目概况:1.1规划总纲:1.1.1项目范围:花山生态养生度假区旅游度假区项目位于滁州市南譙区花山乡内,距离滁州市仅12公里,距离南京市区不到50公里,在南京1小时经济区覆盖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档副标题]Microsoft2012滁州市花山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策划 & 规划设计目录第一部分项目分析 (1)1.项目概况: (1)1.1规划总纲: (1)1.1.1项目范围: (1)1.1.2规划依据: (1)1.2现状条件分析: (2)1.2.1自然环境分析: (2)1.2.2区位交通分析: (3)1.2.3现状地形分析: (3)1.2.4项目区旅游资源现况分析: (3)1.2.5周边景区景点分析: (4)1.3资源禀赋及评价: (6)1.3.1自然生态价值: (6)1.3.2历史文化价值: (6)1.3.3科学价值: (7)1.3.4游憩价值: (8)1.4市场分析: (8)1.4.1南京高档房产调查分析: (8)1.5项目诉求: (12)1.5.1目标客户诉求: (12)1.5.2投资主体诉求: (12)2.SWOT分析: (13)2.1优势: (13)2.1.1市场优势:开发商具较高知名度,客源市场潜力大: (13)2.1.2资源优势:广袤山林是旅游房产的“绿肺”、景区规划的“画板” (13)2.1.3竞争优势:目前在南京地区尚无此类成熟和上档次的项目: (13)2.2劣势: (13)2.2.1市场劣势:旅游知名度低,品牌影响力较弱: (13)2.2.2资源劣势:资源品级不高,地块地势缺陷,文化缺失: (13)2.2.3竞争劣势: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上有所欠缺: (14)2.2.4效用相悖:景区的用途与房产配套的功能相悖: (14)2.3机遇: (14)2.3.1旅游业发展机遇无限: (14)2.3.2旅游产品转型契机: (14)2.3.3区位交通变化机遇: (15)2.4挑战: (15)2.4.1旅游业和房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15)2.4.2房产旅游开发的同质性态势: (15)2.4.3营销宣传的滞后 (15)第二部分项目策划 (16)3.策划思路: (16)3.1策划的出发点 (16)3.2旅游区策划理念: (16)3.2.1价值观: (16)3.2.2美学考虑: (18)3.2.3功能考虑: (19)3.3文化导入 (20)3.3.1文化主题思想: (20)3.3.2主题文化介绍: (20)3.3.3主题文化应用 (20)4.策划定位: (21)4.1主题定位: (21)4.2 景区定位与项目概念: (21)4.2.1人生境界之园(酒店区旅游用地): (21)4.2.2人生七雅之园(暂名,别墅区旅游用地) (23)第三部分项目规划设计 (26)5.功能分区和项目设计: (26)5.1土地适宜性评价 (26)5.1.1高程分析: (26)5.1.2坡向分析: (26)5.1.3坡度分析: (26)5.1.4植物分析: (26)5.2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 (27)5.3旅游项目及重要节点设计 (28)5.3.1旅游项目 (28)5.3.2重要节点设计: (28)5.4入口、园路及标识解说系统: (38)5.4.1入口: (38)5.4.2 园路: (38)5.4.3标识解说系统规划: (38)6.基础设施规划: (39)6.1旅游配套交通体系规划: (39)6.1.1对外交通: (39)6.1.2内部交通: (39)6.1.3停车场: (40)6.1.4交通服务: (40)6.2给水排水规划: (41)6.2.1给水: (41)6.2.2排水: (42)6.3电力、电讯、燃气规划: (43)6.3.1电力工程规划: (43)6.3.2电讯工程规划: (43)6.3.3燃气工程规划: (43)6.4环卫设施规划: (43)6.4.1厕所: (43)6.4.2垃圾收集与处理: (44)6.5消防安全规划: (44)6.6防灾工程规划: (45)6.6.1火灾: (45)6.6.2台风: (45)6.6.3虫灾: (45)6.6.4崩塌、滑坡、泥石流: (45)7.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5)8.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5)9.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估: (45)10.图件: (46)附件 (46)第一部分项目分析一.项目概况:1.1规划总纲:1.1.1项目范围:花山生态养生度假区旅游度假区项目位于滁州市南譙区花山乡内,距离滁州市仅12公里,距离南京市区不到50公里,在南京1小时经济区覆盖范围内。
花山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面积为3.63平方公里,(363公顷、5445市亩,具体边界参见如下附图)。
1.1.2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年)《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安徽省旅游业“十二五”计划》《安徽省旅游业“十五”计划与至202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滁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滁州市南譙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滁州市花山度假旅游区总体规划》《滁州市花山旅游区专题研究》《滁州花山·彩云洞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1.2现状条件分析:1.2.1自然环境分析: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
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
梅雨期长23天。
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
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
年均气温为16.3℃,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1℃。
滁州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
花山彩云洞项目区位于风景秀丽的AAAA级国家森林公园琅琊山脚下,境内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低山起伏,因形似莲花,故名花山。
据清光绪《滁州志》记载:花山巑岏突兀,有如列萼。
为滁州十二景之一,曰:“花山簇锦”。
山体绿化植被茂盛,竹木资源尤为丰富,拥有皖东最大的毛竹园,木材蓄积量为9.6万方;区内经济作物经营良好,主要有毛笋、茶叶、滁菊、板栗、桃、杏、金针菜、香菇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
境内文物古迹,旅游景点较多,主要景点有彩云洞、红花湖、叠翠园、仙人洞等(其中彩云洞为天然溶洞,洞内石笋、石花比比皆是,千奇百怪),具有乡村度假旅游和生态养生旅游的基本条件。
1.2.2区位交通分析:本项目地块处于皖东中部,地处江淮之间。
东经117°50′至118°30′,北纬32°05′至32°36′,为滁州市郊区,环抱市区四周。
东交来安县,西接定远、肥东两县,南邻全椒县,北倚明光市,东南与南京市浦口区隔滁河相望,在滁城周边的乡镇与琅琊区相连。
距省会合肥陆路149公里,距江苏省会南京市56公里,为南京1小时都市圈范围,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目前,项目区位于江淮之间,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京沪铁路,合宁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市境,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在项目区境内通过,滁河航运直达长江。
市区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属于南京都市圈内伙伴城市,一小时车程可达南京禄口机场,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则将促使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对项目区的辐射更加强化。
然而,目前虽有合宁高速、蚌(滁)宁高速和104国道、312国道等公路干线沟通项目区内外;但是景区交通的对外通达性较差;公路沿线景观环境较差,道路标识指示系统也不够完善,对旅游点的导引性也较弱,造成旅游点的心理可进入性较低;内部道路较为狭窄且地块之间连接不畅。
因此,在规划中应进一步解决对外交通连接问题,营造沿线景观环境,完善交通标识指示系统,同时应系统地组织好内部交通体系。
1.2.3现状地形分析:本项目的现状地块狭长、分割、陡峭,平坦的地块较少且面积较小零散,旅游用地不尽理想。
北部、中部、南部三大片区块空间分割问题明显,且陡坡较多,可建设用地很少,因此破坏了区块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不利于旅游项目的设置和交通组织。
1.2.4项目区旅游资源现况分析:本规划区域的旅游资源完全处于原始状态,没有经过任何的开发。
其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主要是以山、水、林洞为主,人文构成要素,则集中在农耕文化和民间传统等两大方面。
本区的山不高,最高峰为335米,山势平缓,开阔地较多,适宜开展各类户外运动。
以现有水系论之,本区水量较小,需作较大的水源蓄积工作方能蔚为大观;水势较平和,但上端有一定落差;水景较为单调,要形成可游可憩的旅游景观,需作水体景观及水量调节等方面的设计。
植被尚好,但树种过于简单,以观赏价值而言,缺少造型上的回翔起伏高,色彩也较单一。
1.2.5周边景区景点分析:花山生态养生度假区旅游区周边旅游资源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相互辉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琅琊文化、名人文化、江淮文化和民俗文化。
滁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自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始称滁州起,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无数文人雅士曾于此流连盘桓,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
琅琊山名扬四海,声播古今,醉翁亭为四大名亭(另有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杭州西湖-湖心亭)之首,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城山相连,是皖东最大的旅游胜地,也是滁州旅游的必去地。
山由晋元帝司马睿以其王号封而得名,琅琊山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旅游区。
整个风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
山中沟壑幽深,林木葱郁,泉水叮咚,湖泊星罗。
景区第一个景点野芳园,区内主要有洗心亭、琅琊墨苑景区、醉翁亭景区、深秀湖景区、琅琊寺景区、南天门景区、欧阳修纪念馆等,周边还有花山彩云洞等景点。
琅琊山风景区特色:琅琊墨苑景区:琅琊墨苑建筑为苏州园林风格,亭堂飞檐翘角,色彩淡雅和谐,山上峰峦叠翠,山下亭、台、轩、廊、小桥、假山曲径相通,景色宜人。
墨苑碑廊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琅琊文化内涵,其中收集、整理了与琅琊山、醉翁亭文化有关的珍贵诗文,并征集了名人书法墨宝两百多篇,镶刻于此。
步入琅琊墨苑不仅可以欣赏琅琊园林美景,更是游人了解琅琊山、研究琅琊山的好去处。
醉翁亭景区:醉翁亭为四大名亭(另有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杭州西湖-湖心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64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