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文献
标准文献的级别

标准文献的级别
标准文献的级别主要有三个:一级文献、二级文献和三级文献。
一级文献是人们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生产出来的文献,也常被称为原始文献(或称一级文献),其所记载的知识信息比较新颖、具体、详尽。
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是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文献对比分析的主要依据。
二级文献是经他人组织、整理过的备用文献。
它是供教师在微课题研究中使用的第二手资料。
经过组织、整理的文献,比较系统,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但其原始程度和可靠程度已不及一级文献。
三级文献是在二级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二级文献的分析与整理,编写出的专题综述、动态报告、年度总结、述评等。
以上就是标准文献的三个级别,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什么是标准文献

什么是标准文献标准文献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经过权威机构或专家组织审定、公布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文献。
它是对某一领域内知识、技术或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文献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推动科技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文献的制定是基于对某一领域内技术、产品或服务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它是对相关领域内的先进技术、行业规范、管理经验的凝练和提炼,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文献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它们的制定需要经过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和讨论,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最终由有权机构正式发布。
其次,标准文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规范生产活动,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
在生产过程中,标准文献可以作为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指导生产者进行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标准文献可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执行标准文献,可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再次,标准文献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中,执行国际标准可以减少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标准文献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筑、医疗、交通等领域,执行相关标准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标准文献是对某一领域内知识、技术或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它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推动科技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标准文献的制定和执行,促进标准文献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标准文献的特点是

标准文献的特点是标准文献是指根据国家或行业制定的统一标准,对产品、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的文件。
标准文献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权威性强。
标准文献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发布的,具有强大的权威性。
它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验,最终形成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的文件。
因此,标准文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和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范性强。
标准文献对产品、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具有强烈的规范性。
它规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和包装等内容,对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督都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标准文献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保障消费者权益,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和提升国民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时效性强。
标准文献是根据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实践需要制定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标准文献也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因此,标准文献的时效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保证其持续有效的重要保障。
四、普适性强。
标准文献是为了统一产品、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它不仅适用于特定的企业和产品,也适用于整个行业和相关领域。
标准文献的制定是为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普遍的适用价值。
五、科学性强。
标准文献是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它要求制定标准的过程和内容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和实践规律,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
因此,标准文献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六、稳定性强。
标准文献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它不会随着个别企业或个人的意见而频繁变动,而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标准文献的特点

标准文献的特点标准文献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规范行业行为而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文件。
标准文献的特点主要包括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四个方面。
首先,标准文献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标准文献的首要特点,它要求标准制定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
科学性的标准文献能够指导相关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其次,标准文献具有权威性。
权威性是标准文献的重要特点,它要求标准制定应由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或专家进行,确保标准的制定过程公正、公开、透明。
权威性的标准文献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法律依据。
再次,标准文献具有规范性。
规范性是标准文献的基本特点,它要求标准应具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内容,确保标准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
规范性的标准文献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行为规范。
最后,标准文献具有时效性。
时效性是标准文献的必备特点,它要求标准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及时修订和更新,确保标准的内容与时俱进。
时效性的标准文献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与时俱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要求。
综上所述,标准文献的特点包括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四个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标准文献成为推动技术进步、规范行业行为、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标准文献的特点,加强标准化工作,推动标准文献的制定和实施,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文献的特点

标准文献的特点标准文献是指在某一领域内,经过权威机构或专业组织制定并公布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文献。
标准文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性强,标准文献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它规定了在特定领域内应当遵循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测试方法等内容,对相关行业、企业和个人具有约束力。
2. 统一性好,标准文献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代表了一定领域内的共识和最佳实践,能够统一相关领域内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有利于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3. 及时性强,标准文献是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修订和更新的,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技术趋势和质量要求,保持与时俱进。
4. 可操作性强,标准文献通常包括具体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和质量管理。
5. 综合性强,标准文献通常是在广泛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能够全面反映相关领域内的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6. 国际性和地域性,标准文献既有国际标准,也有地方标准,它们在不同范围内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和约束力,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和地方市场的需要。
7. 保障质量和安全,标准文献是保障产品质量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它规定了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要求,对于保障用户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标准文献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形式,它具有规范性、统一性、及时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国际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对于促进科技进步、保障质量安全、推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在进行科研、生产和管理活动时,应当充分认识和重视标准文献的特点,切实做好标准化工作,促进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文献_精品文档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标准文献
标准文献是指被国家、国际组织或相关行业制定并公开发布的规范、标准、规程等文件。
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标准文献,如国家标准(例
如中国国家标准、美国国家标准等)、国际标准(ISO、IEC等)、行业标准(如汽车行业标准、电子行业标准等)以及地方标准等。
标准文献通常是基于相关的技术、经验和科学理论,对产品、服务、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以确保其质量、安全、可靠性
和互操作性。
标准文献可以提供一种衡量和评估产品、服务或系统
是否符合相应要求的依据,从而帮助企业、组织和个人提升质量、
促进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
标准文献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产品设
计与开发、生产制造、检测测试、质量控制、项目管理、法律法规
遵守等方面。
同时,标准文献也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和合
作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依据和框架。
要找到相关的标准文献,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化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行业组织、科技图书馆、专业数据库等途径进行查询和获取。
1。
标准文献的特点

标准文献的特点标准文献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为了统一和规范某一类产品、工艺、方法或管理活动而制定的文件。
标准文献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标准文献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标准文献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
标准文献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权威机构制定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而形成的。
因此,标准文献具有权威性,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同时,标准文献还具有可行性,其中所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是经过实践验证的,能够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其次,标准文献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制定标准文献的过程中,专家们会充分考虑相关领域的科学理论和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制定是科学的、合理的。
这就使得标准文献能够真正反映出当前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最佳实践经验,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标准文献具有普适性和适用性。
标准文献的内容和要求是针对某一类产品、工艺、方法或管理活动而制定的,但是它的内容和原则往往是具有普适性的,能够为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不同行业的人员提供参考。
同时,标准文献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即使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
最后,标准文献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的不断发展,标准文献的内容和要求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因此,标准文献是一个动态的文件,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和变化。
综上所述,标准文献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普适性和适用性、时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标准文献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还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制定和遵守标准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标准文献

什么是标准文献标准文献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经过权威机构或专家组织编制并公布的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文献。
它是对某一领域内知识、技术或产品的规范和标准,是实践和研究的依据和参考。
标准文献的制定和应用对于规范和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文献可以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不同层次。
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制定的,通常适用于全球范围内;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关部门制定的,适用于国家范围内;行业标准是由特定行业的权威机构或协会制定的,适用于特定行业范围内;地方标准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的,适用于特定地区范围内。
不同层次的标准文献在各自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权威性和适用性,但它们都是为了规范和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而制定的。
其次,标准文献的内容通常包括标准的名称、标准的引用标准、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标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标准的名称是标准文献的唯一标识,可以清晰地表达标准的主题和目的;标准的引用标准是指在制定标准时所参考的其他标准;标准的适用范围是指标准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是标准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其定义;标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是标准所规定的具体要求和检测方法。
这些内容构成了标准文献的主体部分,是标准文献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基础。
再次,标准文献的制定和应用对于规范和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文献可以规范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标准文献可以规范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标准文献可以规范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方法和要求,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总之,标准文献是对某一领域内知识、技术或产品的规范和标准,是实践和研究的依据和参考。
不同层次的标准文献在各自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权威性和适用性,但它们都是为了规范和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而制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4
三、我国技术标准文献检索(P38)
1.我国技术标准的类型与代号
我国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 企业标准三级
①国家标准
代号是由国家标准总局颁发的,对整个国民经济、
技术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并
实施。对需要在全国范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
制定国家标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代号的形式
GB3667-83(交流电动机电容器),GB 是汉语拼音首字母,大写,3667为顺序号, 83为标准颁发的年代号。
第六章 标准文献检索
点击进入
END
第五章主要内容回顾
1.主体结构 2.文摘著录格式 3.EI月刊 4.EI年刊 5.叙词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标准及标准文献
1.标准的定义(P36)
①盖拉德定义
J·盖拉德在1934年著的《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 用》一书中,把标准定义为:“是对计量单位或 基准,物体,动作,程序、方式、常用方法、能 力、职能、办法、设置、状态、义务、权限、责 任、行为、态度、概念和构思的某些特性给出定 义,作出规定和详细说明,它是为了在某一时期 内运用,而用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模型, 样本及其他表现方法所做出的统一规定。”
2.中国国家标准文献分类
1984年国家标准局编制了适合我国国情 的标准文献专用的《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试行)》,用于除军工标准外的各级标 准和有关标准文献的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由二级类目构成, 一级类目(主类)主要以专业划分为主, 二级类目采用非严格等级制列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0
一级类目下设24个专业类(P38)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2
2)分类途径 主要利用标准文献的分类号进行检索, 首先确定所需查找的标准属于哪一类,然后在有 关类目下查找。
例如:“查找组合机床滑台的尺寸”方面的标准
分析研究课题所属机械类
在标准目录的分类目录中的一级类目J下,查二级 类目50/59金属切削机床,再从50/59下查找到组合 机床58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8
本章所论述的标准文献,主要是指各类技 术标准
技术标准的作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9
二、标准文献检索工具
1.标准文献手工检索工具 ①标准的检索刊物 包括定期专门报道一定范围技术的索引、文 摘和目录刊物,例如标准化文摘、产品目录。 一般用于回溯检索。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0
②标准的参考工具书
管理部门
1 Q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产品标准 企业
注: *表示企业代号
“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汉字+企业名称的代码+标准颁布的年份”
如:京Q/JB1-79,北京市机械局1979年第一号标准
苏Q/XJB81-86,苏Q为地区企业代号(江苏省,地方企
业),XJB为企业名称代号(徐州市机械局标准)
19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化原理委员
会(STACO)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基本概念的研究,
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给“标准”的定义作出统
一规定,1991年,ISO与IEC(技术委员会)联合
发布第2号指南《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
其定(1991年第六版)》,该指南给“标准”定
义如下: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
首页
下一页
29
2.IEC标准及其检索
①概况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于1906年。1947年 合并于ISO,但具体工作又独立于ISO,与ISO并 列为两大国际性标准化机构。目前有44个成员国, 下设85个技术委员会,133个分委员会,共606个 工作组。1875年前IEC公布的为推荐标准,1975 年后均为IEC国际标准。
二级类目采用双位数表示00~99。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 之间设有分面标识。分面标识的作用是用以说明二级类 目的专业范围。
J
机械
50/59 金属切削机床--------分面标识所属内容
机床综合
机床零部件
*50/59是分面标识符,指分面标识所属起始号范围,不作
分类标识之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1
3.我国技术标准的检索 ①常用检索工具 ②检索方法 标准文献最常用的检索方法是分类途径和标 准号途径。 1)标准号途径 分析课题,在标准目录的标准号索引中查到 标准名称,索取标准全文。
由检索标识J58查分类目次表得GB3668。4-83组 合机床通用部件滑台的尺寸。
根据标准号获取原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3
四、国际标准及其检索
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的标准, 也包括参与标准化活动的国际团体通过的 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和国际电 工委员会IEC标准。
上一页
用户的检索途径:主题途径、分类途径、号码途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8
ISO标准号的结构形式为:标准代号+顺序 号+制订(修订)年份
如:ISO19955——1983。 ISO标准的类目是按拟订标准的技术委员会 (TC)的名称设立的,现分为146个大类,分 类号由“字母TC+数字”组成。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6
②部标准(专业标准、行业标准) 由全国各部委根据专业范围制定并颁发的标 准,且在各专业范围内统一和实施。对没有 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 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7
行业标准代号 序号 代号 含义 主管部门 1 BB 包装 中国包装工业总公司包改办 2 CB 船舶 国防科工委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 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56 YS 有色冶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规划发展公司 57 YY 医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司 58 YZ 邮政 国家邮政局计划财务部 注: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表中给出的是强制性 行业标准代号,推荐性行业标准的代号是在强制性行业标准 代号后面加 “/T”,例如农业行业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是NY/T。 形式:CJ11-84(城市用无轨电车基本条件)。
一般为不定期连续出版,是把收集、汇总一定时 期内颁布的特定范围的技术标准加以系统排列后 出版,这类工具书分为目录型、文摘和全文多种 形式,使用方便,但有一定时滞。
③标准的情报刊物
除了及时报道新颁布的有关标准的情报,还广泛 报道标准化组织、标准化活动和会议、标准化管 理与政策等许多有关情报,是检索最新技术标准 情报的有效工具。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30
IEC标准是与ISO标准并列的国际标准之一,是 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制定的标准,该 标准主要涉及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内容。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2
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 就要被修订和重新制定,此外,随着社会发展, 国家要制定新的标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因此,标准是一种动态信息。国家标准数据库收 集了1998年国家立项制定和修订的标准,共902条。 数据包含了标准名称、主管部门、完成年限、采 标程度、代替标准号的信息。
中国标准服务网还可以提供当年颁布和实施的最 新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是进行我国标准文献检 索以及传递标准化信息的最快捷的工具之一。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3
②光盘数据库检索
利用标准光盘数据库可以方便地检索到国 际标准、许多国家以及欧洲标准组织颁布 实施的标准。如:美国IHS公司推出的 《世界标准光盘数据库》收集了世界上近 400个主要标准组织的标准。
首页
下一页
24
1.ISO标准
①概述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权威的国 际标准化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47年,是联合国经社 理事会的甲级咨询机构。目前共有成员国90余个,下 设184个技术委员会(TC),下设639个分委员会和 1430个工作组(WG)。我国于1978年9月1日,以中 国标准化协会(CAS)的名义正式加入了国际标准化 机构,并参加了其中51个技术委员会和127个分委员 会的工作。ISO标准包括化工、机械、冶金、农业等 类,但不包括电子类。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18
③企业标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指企业内部根据生产技术工作或产品质量的需求而制定的
标准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
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已有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代号
序号 代号 含义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27
③ISO标准文献检索方法
ISO标准的检索工具《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录》 (ISO catalogue)年刊,每年2 月出版,每季度出 一次补充目录,报道ISO的现行标准。该目录用英 文、法文对照出版。
目录分五个部分:主题索引、分类目录、标准号索 引、作废标准目录、国际十进位分类号与ISO技术 委员会(TC)编号对照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