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石和激素引发对打破莴苣种子高温休眠影响的研究
叶用莴苣高温抽薹过程中茎长和花芽分化的观察

叶用莴苣高温抽薹过程中茎长和花芽分化的观察LI Bingyan;ZHANG Mengjia;LI Fan;HAN Yingyan;LIU Chaojie;FAN Shuangxi;HAO Jinghong【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叶用莴苣高温抽薹过程中茎长变化和花芽分化的进程.[方法]以叶用莴苣耐抽薹品种GB-4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常温20℃/13℃(日/夜)及高温33℃/25℃(日/夜)条件下16、24、32、40、48、56、64 d的茎长和花芽分化变化.[结果]经过高温处理后,茎抽长较快,茎顶端生长点由圆锥形逐渐加宽变平,变为半球形,在第32天进入花芽分化始期,第40天花芽基部凸起,第64天分化出总苞片;而常温条件下的叶用莴苣直到第64天才开始花芽分化,茎长变化缓慢.[结论]综合茎长和花芽分化进程的变化,得知叶用莴苣品种GB-4在高温处理第32天开始抽薹.【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叶用莴苣;抽薹;花芽分化;茎长;高温【作者】LI Bingyan;ZHANG Mengjia;LI Fan;HAN Yingyan;LIU Chaojie;FAN Shuangxi;HAO Jingho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俗称生菜,是菊科莴苣属莴苣种中的以叶片为产品器官的叶用类型蔬菜,其叶片形成期需要适宜的冷凉气候,生长适宜的温度约为15到20 ℃[1],当生长温度超过30 ℃时,很容易出现先期抽薹,会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期,甚至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状况,如干烧边、大面积腐烂等。
抽薹是在花芽分化过程中途开始,受到温度和日照长度等环境变化刺激,由分化的花芽发育起来而从莲座叶从中抽出花薹,从而引起植株变高的现象[2-4],最终使得植株开花结种,在花芽分化以后,花茎从叶丛中伸长生长的现象,是进入生殖生长的形态标志[5-6]。
引发对莴苣种子萌发及减轻其高温休眠的影响

Ke b r tr fP oe td Hotc lu a e h oo y, h n h i2 0 Ch n y La o ao y o r tc e riu t rlT c n lg S a g a 01 6, i a; 1
2 C l g f o iu ue N nigA r utr nvr t, aj g2 9 , hn ) . o eeo H rcl r, aj gi l a U iesy N ni 0 5 C i l t t n c ul i n 1 0 a
摘要 : 究 了蛭石 引发处理和 P G引发处理对特 耐热二 白皮和 碧 绿青葛 苣( tavrag s n r h ) 研 E L s i a. nut aIs . 种子在 不 同 av a i
温度 下发 芽特性 的影响。经过 引发处理 的莴苣种子的发 芽率、 芽势、 芽指数 、 发 发 活力指数 和幼苗干鲜重均显著 高于对
LI Y a we ,LIM i ,YAO n we U n・ n 一 ng Do g- i
( . ot utr eerhIs t e S a ga A a e f gi l r c ne ,h nh i 1 H rcl a R sac tu ,h nh i cdmyo A r ut a S i csS a ga i ul n it c ul e
Efe t fPrmigTrame to r n t n a d De ra i g Doma c fcso i n e t n n Gemiai n c e sn r n y o a g e eau e o t c e d tHih T mp r tr fLet e S e u
高温胁迫对莴笋幼苗叶绿素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莴笋幼苗叶绿素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王娟;寿森炎【期刊名称】《北方园艺》【年(卷),期】2007(000)002【摘要】以耐热性不同的"夏抗40"和"种都冬青"两个莴笋品种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以22℃/15℃(d/n)为对照,32℃/28℃(d/n)、37℃/30℃(d/n)高温胁迫期间以及随后的恢复过程中植株叶绿素和抗氧化系统的变化.高温胁迫条件下,莴笋幼苗的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低于对照;MDA含量则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热敏品种上升幅度大,37℃/30℃(d/n)条件下差异显著;高温胁迫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高于对照,解除胁迫后,都能恢复对照水平;脯氨酸(Pro)含量在高温胁迫下比对照有明显增长,32℃/28℃(d/n)处理48 h与对照呈显著差异,Pro含量的增加与耐热性成正相关.【总页数】5页(P1-5)【作者】王娟;寿森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相关文献】1.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幼苗抗氧化酶系统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J], 任彩虹;张丽萍;闫桂琴;郜刚2.高温胁迫对茄子幼苗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张雅;傅鸿妃3.温度胁迫对掌状海带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J], 凌晶宇;梁洲瑞;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刘福利;姚海芹4.高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王立涵;王翔;李世斌;白道军;付琪铭;陈怡彤;李薇;姜倩倩5.外源6-BA对高温胁迫下甜椒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刘凯歌; 龚繁荣; 宋云鹏; 张丽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夏秋莴苣芹菜低温催芽法

低温催芽法的缺点
技术要求高
低温催芽法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时间,如果技术不到位,很容易 导致催芽失败。
设备成本高
实现低温催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设施,增加了生产成本。
对部分品种不适用
有些品种的种子对低温敏感,采用低温催芽法可能会降低发芽率 。
未来改进方向和研究展望
优化低温催芽技术
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种子的低 温催芽特性,以制定更精细化 的低温催芽技术方案。
。
低温催芽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提高发芽率
低温催芽法能够显著提高种子 的发芽率,为种植户带来更高
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适用范围广
除了莴苣、芹菜外,低温催芽 法还可应用于其他多种蔬菜作 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节省时间成本
相比传统催芽方法,低温催芽 法所需时间更短,有助于种植 户提前播种、抢占市场。
环保节能
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合理 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THANK YOU
通过以上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技术 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夏秋季节莴 苣和芹菜种子的发芽率,为后续的种 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04
低温催芽法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低温催芽法在不同品种的应用
莴苣
使用低温催芽法处理莴苣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在适宜的温度 条件下,经过低温处理的莴苣种子发芽更迅速,生长更健壮。
失败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失败案例一
某农户在使用低温催芽法处理莴苣种子时,因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种子过冷受损,发芽率大幅降低。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低温处理时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对种子造成伤害。
失败案例二
一位种植者在进行芹菜低温催芽处理时,忽略了种子的保湿,使得种子在催芽过程中干燥失活。预防措施:在低 温催芽过程中,要确保种子保持适宜的湿度,定期检查和补充水分。
药用植物种子休眠及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种子休眠及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贾彩凤;房慧勇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与教育》
【年(卷),期】2011(028)002
【摘要】为满足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成为必然趋势.在用种子繁殖的中药材生产中,许多种类新采收的种子发芽困难,给中药材种植业带来很多不利.对药用植物种子的休眠原因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实现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增加中药材产量提供借鉴.
【总页数】5页(P72-76)
【作者】贾彩凤;房慧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J], 程鹏;王平;孙吉康;费明亮;杨辉
2.一氧化氮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J], 廖卓毅;周健;钱存梦;夏涛
3.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和萌发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J], 杨荣超;张海军;王倩;郭仰东
4.药用植物种子休眠及促进其萌发的研究进展 [J], 周涛;江维克;王世清
5.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J], 田志慧;沈国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2009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光、温、水和 一般的营养物质外,一类含量甚微 (1umol/L以下),但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 各种生理活动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生理 活性物质。
包括
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源产生的活性物质,
1. 选取生长健壮的番茄植株侧枝,长度8-12cm,将其下端 用锋利的小刀削成斜面,再用50~100mg/l的萘乙酸或50mg/l 的萘乙酸与100mg/l的吲哚丁酸混合液,浸泡处理10min,然 后将其插入准备好的用沙与蛭石或与珍珠岩混合而成的基质 中。
2. 可将侧枝直接插入50~100mg/l的萘乙酸溶液中进行浸泡 处理,直至生根后进行移栽。
同样也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马铃薯、甘薯等块 根块茎的发芽。
青鲜素(MH) 又名抑芽丹或马来酰肼。化学名称为顺丁烯 二酸酰肼。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芽的生长和茎伸长,促进成熟。 主要用于抑制鳞茎和块茎在贮藏期的发芽,控制侧芽的生长。
氯苯胺灵(CIPC) 用于马铃薯的抑芽作用。
萘乙酸甲酯(NOAA)主要用于延长果蔬和观赏树木芽 的休眠期。
打破莴苣种子休眠的调控:在高温下,莴苣
种子处于休眠状态,不能发芽。秋季莴苣播种期为 7~8月份,此时正是炎热季节,直接播种,种子发芽 率很低,不足15%,需要用井窖、冰箱等低温处理种 子,打破休眠,才能发芽。
也可以通过用5mg/l 6-BA或5mg/l赤霉酸浸种8小 时左右,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发芽率提 高到80%左右,若将6-BA和赤霉酸混合使用,效果更 好。
不同植物激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同一激素 往往又具有多种生理作用。植物的同一生理过程一 般又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
激素对草本植物种子休眠_萌发的影响_于晓丹

150-16001/2014草 业 科 学PRATACULTURAL SCIENCE31卷01期Vol.31,No.01DOI:DOI:10.11829\j.issn.1001-0629.2013-0006激素对草本植物种子休眠、萌发的影响于晓丹,毛培胜(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北京100193)摘要:随着我国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草种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草种子的品质差和产量低已成为我国草业发展的瓶颈。
研究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规律是提高种子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之一,对于保障草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激素是调节种子休眠、萌发的关键因子,其与种子休眠、萌发的关系一直是种子生理生化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综合激素对草本植物种子休眠、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各种激素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揭示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激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萌发;休眠中图分类号:Q9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4)01-0150-11*Effects of Hormone on grass seeds’dormancy and germinationYU Xiao-dan,MAO Pei-she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Grassland Science,Beijing 100193,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assland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s forgrass seeds,the improving of quality and yield of grass seeds have become bottleneck during grass industrydevelopment.It is much important to lucubrate the rules of the grass seeds’dormancy and germinationwhich is one of the premises for quality and yield of grass seed improvement and grassland industry devel-opment.Hormon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 for regulating seeds’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which is alwaysa hot topic in seed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studies.This paper explore the hormone roles in grassseeds’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to further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differ-ent hormones and grass seeds’dormancy and germination.Key words:hormone;GA;IAA;ABA;germination;dormancyCorresponding author:MAO Pei-sheng E-mail:maops@cau.edu.cn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栽培草地面积达1 181万hm2,改良种草855万hm2[1]。
种子引发及其效应的研究现状

种子引发及其效应的研究现状作者:米兴旺陈超张彦龙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5期摘要:种子引发是一项已研究了30 多年的种子处理技术,经过大量试验证明,它是有效的。
并且经引发的种子具有高活力、强抗性、耐低温、快速萌发、出苗整齐、成活率高的优点,随着对种子引发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种子引发的方法。
本文主要讲述了种子引发的研究的现状,种子引发的机理是什么,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引发方法和技术是什么,种子引发的过程以及种子引发促使的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
并根据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与种子引发有关的研究结果着手,详细地说明了种子引发的多种效应。
最后针对其发展现状,发掘出种子引发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种子引发机理;技术过程;效应中图分类号:S351 文献标识码:A种子引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种子快速的吸收水分从而达到使其停留在吸胀的第2阶段,但是于此同时也要保证种子发生预发芽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修复作用,增强细胞膜以及细胞器、DNA的修复和酶的活性等等,使它处在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但同时也要防止胚根伸出[1]。
种子引发还有另外一种叫法,被称为渗透调节,它是属于一种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控制种子缓慢吸水并且逐步蒸发回干。
成功经过引发的种子具有强抗性、耐低温、高活力、快速萌发、出苗整齐、成活率高的特点,但是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种子引发最早是由英国Heydecker教授于1973年提出的,从那时起,对于这项技术,国外的科学家也是做了大量的研究,到现在为止,其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1 种子引发的机理以及内容种子引发的机理换一句话就是说:种子在含有一定渗透压力的溶液当中,完成了一些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的物质代谢有帮助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它的抗逆能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2]。
种子引发通过改变种子的渗透势、诱导细胞膜的修复、诱导与抗性有关物质的合成达到加速萌发以期来提高种子整齐的程度和以及增强种子自身抗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卷 第 6期 8 21 0 0年 1 2月
上 海 交通 大 学 学 报f 、 农 I k科 学 版 1
JU N LO H N H IIO O GU IE S Y(G IU T R l CE C ) O R A F A G A A T N NV R I A RC L U A IN E S J T S
在2 8℃下发 芽特 性及保 护酶活性的影响。经过引发 处理和 蛭石 引发 加激 素处理 的莴苣种 子的发 芽率 、 芽势 、 芽指数 、 力 发 发 活 指数 、 幼苗干鲜重及保护酶活性均显著 高于对照 , 蛭石 ;发加 激素处理种 子的发芽率高于单 纯的蛭石 引发 , I 差异达到 显著 水平 , 不同的品种 引发 效果存 在差异。 以上 结果表 明, 蛭石 引发 可以减轻 莴苣种子 的高温休 眠 , 促进 种子萌发的作用显著 , 而蛭石 引
t ame to e s e t e miu i n s t rmi g wi o l n h e u n l n r t,g r n t n e e g , te fe h a d d y r t n ft e d wi v r c l e a d o moi p i n t h n l e t e g n i a l ae e mi ai n r y h r s n r e h h t c h o o o weg t o e d ig n h ci i e fp o e t e w r in f a t il rt a h s f o t 1 Di e e t a it s ld t i ee c s ih s f e l s a d t e a t t so r tci e e sg i c n l h gi n t o e o n r . f i u r i e o d f r n e s n vi v i y e h c o v ee f
S e l g fLe t c e d e d i so tu e S e n
L U Y n w n2L n Y og w i I a - e I , Mi , A0 D n - e g
( . riu t r n t u e S a g a a e fAg iu u e S i n e . h n h iK y I b( n tc e olc h r 1 Ho t l e I si t . h n h i c u t Ac d my o r h r c e c s S a g a e a ) P i td H iiu u e c J f e
刘彦 文 L 李 明 - 东伟 2 , , 姚
f. 1上海 市农 业科 学 院 园艺研 究所 , 上海 市设 施 园艺技 术 重 点实验 室 ,l 2 10 ; 0 6 海 1 2南京 农业 大 学 园艺 学 院 , 京 2 0 9 1 . 南 10 5
摘 要: 实验研 究 了蛭石 引发处理和蛭石 引发加激素处理对 ‘ 耐热二白皮’ ‘ 特 和 碧绿青’ 莴苣 .ai a t ̄s n s. sl av atta aI h) v g ̄ t i r 种子
T cnq e, h nh i 0 6 C ia 2 H rc h r colN nigA r u ua U i r hn ; . o iu ueS ho, aj gi h rl nv sy N ui 1 0 5 C ia 1 t n c e t n
A bsr t t ac :The s e s o e d f
‘ e a ea -rssa lba i a ‘ I n ’ r u e a Ls maeras r1t e e ecs o im ig Sp cilh t e itnte" ip ’ nd Bi v qi g we e s d s e t t il,aa h f t fpr n
Vo .8 12 No6 . De 2 O c.01
文 章编 号 :6 1 9 6 (0 00 — 5 9 0 1 7- 9 42 1)6 0 0 — 5
DOI l.9 9 .s.6 1 9 6 .0 00 . 5 :O3 6  ̄i n1 7 - 9 42 1 . 0 s 60
蛭 石和 激素 弓发 对打破 莴苣 种子高温 休眠 I 影 响的研究
te t e twih v r iu ie n h r o e we e t did o t s e g r n to u e r am n t e m c lt a d o m n r su e n he e d e mi a in nd r 28 ‘ . he e u sm we h t 'tr prm ig ℃ F rs hs l d t a a e i n f
发 加 激 素 处理 可 以打 破 莴 苣种 子 的 高温 休 眠 。 关键 词 : 石 引发 ; 石 引发 加 激素 处理 ; 蛭 蛭 莴苣 ; 芽 ; 氧 化 特 性 发 抗
中 图 分 类 号 :6 62 ¥3. 文献标识码 : A
Efe t fPr m i e t e t e m i ult nd f c s o i ng Tr a m ntwih V r c ie a H o m o e ki r ne Br a ng The m o r a y o r do m nc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