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农耕文明时代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农耕文明时代-PPT课件

农耕文明时代-PPT课件

2、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 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
3、通过了解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秦的统一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 响。
h
2
礼乐文明的确立
变革与争霸
百家争鸣
秦朝一统
h
3
h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h
5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h
14
我们的骄傲
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⑵“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 了什么?
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反映 了什么?
⑷“钟鸣鼎食” 是什么意思? …………
h
15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 还能感受到礼乐文明?
12
P71材料2第2段、P72阅读卡“乐” 文化
⒈孔子是怎么看待周代的礼乐制度的?
他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些制度?
1.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 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⒉你认为古代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
2.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一方面压
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h
13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⑷找一找:西周形成的宗法等级制在近、现代社
会还留有的影子?
h
9
------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礼”的制度是核心,规范贵族的 身份地位,使贵贱、长幼有序,涉及生 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贵族的“死”(避讳)
天子 崩、驾崩 诸侯 薨

农耕文明时代-课件

农耕文明时代-课件
灌溉技术
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人们修 建了大量的灌溉系统,如水渠、水坝 等。这些灌溉技术的出现,使得农业 生产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土地利用与农业布局
土地利用
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地形等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不同 的区域,用于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
生态保护
传统农业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有机耕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方式,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
文化遗产
农耕文明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的习俗、节庆 、技艺等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农业现代化与创新发展
1 2
技术进步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法律与秩序
法律体系
以习惯法和成文法为主,维护 社会秩序和公正。
司法机构
设立专门的司法机关,处理案 件和纠纷。
社会治安
通过警察和军队等机构,维护 社会治安和稳定。
法律意识
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 念,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文化
教育体系
建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学术研究
开展学术研究和探索,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
农产品贸易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进行农产品贸易。各地的农产品通过贸易得 以流通,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还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
04
农耕文明的环境与 生态
农业环境
土壤类型与质量
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水分 等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
影响。
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 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有直 接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36张PPT)

西安半坡遗址
西安半坡遗址复原图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半坡圆形夹顶房屋复原图
西 安 半 坡 遗 址 出 土 的 石 斧
石镰 收割庄稼
石耜 开垦耕地

小 米
动脑筋: 为什么河姆渡原始居民是耕种水稻,而半坡原始居民是种粟?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鱼纹彩陶盆
半坡出土的纺轮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半坡
河姆渡
黄河流域的农耕
半坡居民的生活 距今6000年前
长江流域的农耕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距今7000年左右
中华文明的基础
原始农业的发展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等 7.原始手工业: 彩陶,纺轮、纺织制衣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半坡彩陶鱼纹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盆
余姚河姆渡遗址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3.生产工具: 骨耜最为典型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 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通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出土文物和复原图,比较河姆渡 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 不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半坡圆形夹 顶房屋复原 图
河姆渡杆 栏式建筑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29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29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A、农作物的出现 B、家畜饲养 C、聚落 D、磨制工具 E、城市出现
达标检测
1.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
C 粟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 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
6、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 和天然漆。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活动时间 约7000年前
活动区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镇
河姆渡农具
砍砸器 刮削器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石凿 石斧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农具

土 文 物
姆 渡 遗 址

骨耜
耜: sì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
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我国南北方主食的原料分 别是什么? “香喷喷的 白米饭” “香甜可口的 小米粥”最早开始于什 么时期?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在长时期的采集 生活中,逐渐发现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 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原始农耕出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始农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 志。 2、掌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农耕 生活。
自学指导
类别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距今年代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南方长江流域)
(北方黄河流域)
生活区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
陕西西安半坡村
房屋建筑
原 农作 始物 农 生产 业 工具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课件
(1)为什么说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 的发展至关重要?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 么?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 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 栽培稻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 粟和黍 粟,俗称小米
目标导学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
距今7000年左 右;当时的长江流 域,气候温暖湿润, 雨水充沛。
(2)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
长江中下游是亚洲 稻的起源地之一
(3)饲养家畜—猪、狗和水牛为主 (4)典型的农业工具—骨耜 (5)制作器物—陶器、玉器、乐器骨哨
目标导学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遗址
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 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
(2)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 的差异?
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较为寒 冷,雨水稀少;
河姆渡人居住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 雨水充沛。
(3)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作物种植的?
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 的原始农耕典型。
北方干燥的气候适宜粟等旱地作物生长; 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
(4)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
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放风、保暖适合北方的 气候条件;
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 养家畜。
课堂小结
原始农业的发展
原 始 农
半坡 居民
居住区 生产工具 生活用具

生 活
河姆
房屋、水井
渡人
农业生产
雕刻艺术
随堂训练
D 1.下列现象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②都以农业为主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29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件(29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吃 原始畜牧业
猪下颌骨
羊下颌骨
鸡肢骨
狗下颌骨
半坡居民会 饲养猪和狗 等家畜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用 原始手工业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 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
彩陶
人面鱼纹盆
尖底瓶
鹿纹 陶盆
半坡陶器刻画的符号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用 原始手工业
麻布印迹
纺线工具
半坡人已经会
简单的纺织、制衣。 布纹陶钵
1、原始种植业:
采集狩猎 农作物种植
1、原始种植业:
(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考古证明


长江中下游

北方地区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1、原始种植业:
(2)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lěi sì)等翻土工具进行耕 种。
猜一猜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呢?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归类小游戏 山顶洞人洞穴
思考:假如你是
一社后源个会人果 不天生的采狩工: 充然活人取集猎足食火在,火,物原仅始靠来人
后在们野果居外:无采吃定集不所、完捕,, 捉有增食什食加物么率物死为后等腐亡生果。烂的,?。会机
平均寿命 21.7岁
北京人洞穴
平均寿命 仅13.5岁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干栏式房屋既可通风防潮防蛇 虫猛兽,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畜。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住 房屋建筑
河姆渡原始居 民已经掌握了 凿井的技构水井是迄今发现的 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吃 原始农业
古老的稻作遗存
表明长江下游 是亚洲稻的 起源地之一

七年级历史原始农耕生活PPT教学讲授课件

七年级历史原始农耕生活PPT教学讲授课件

时间

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
工栽培稻
一个大晴天,去访北山,只感觉绿意 盎然扑 眼而成 。道边 的树, 有的绿 得变黑 ,深无 比、浓 无比; 有的绿 得发蓝 ,淡无 比、亮 无比。 在桥边 小坐, 真感觉 满身生 凉,神 清气爽 。
✓ 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
一个大晴天,去访北山,只感觉绿意 盎然扑 眼而成 。道边 的树, 有的绿 得变黑 ,深无 比、浓 无比; 有的绿 得发蓝 ,淡无 比、亮 无比。 在桥边 小坐, 真感觉 满身生 凉,神 清气爽 。
一个大晴天,去访北山,只感觉绿意 盎然扑 眼而成 。道边 的树, 有的绿 得变黑 ,深无 比、浓 无比; 有的绿 得发蓝 ,淡无 比、亮 无比。 在桥边 小坐, 真感觉 满身生 凉,神 清气爽 。
一个大晴天,去访北山,只感觉绿意 盎然扑 眼而成 。道边 的树, 有的绿 得变黑 ,深无 比、浓 无比; 有的绿 得发蓝 ,淡无 比、亮 无比。 在桥边 小坐, 真感觉 满身生 凉,神 清气爽 。
5.居住: 过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会挖掘水井
6.原始饲养业:会饲养家畜(猪、狗)
7.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栽培粟类
遗存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一个大晴天,去访北山,只感觉绿意 盎然扑 眼而成 。道边 的树, 有的绿 得变黑 ,深无 比、浓 无比; 有的绿 得发蓝 ,淡无 比、亮 无比。 在桥边 小坐, 真感觉 满身生 凉,神 清气爽 。
兴起地区 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一个大晴天,去访北山,只感觉绿意 盎然扑 眼而成 。道边 的树, 有的绿 得变黑 ,深无 比、浓 无比; 有的绿 得发蓝 ,淡无 比、亮 无比。 在桥边 小坐, 真感觉 满身生 凉,神 清气爽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9张PPT
问题二: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
考古镜头二:农作物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及陶罐
粟性喜高温,耐旱
考古镜头三:家畜
结论: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饲养家畜; 猪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
考古镜头四:生活工具 飞石索是怎么操作的?
②飞石索 ③陶球、石球
①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
考古镜头五:陶器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对比这两个地区的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情况,你能得 出哪些共同的特征?
聚落
饲养家畜
种植农作物
使用磨制工具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长江
黄河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 今5000年,长江淋雨和黄河流域 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请同学们 课后查询资料谈谈你对“中华五 千年文明”的认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结论:
陶猪
河姆渡居民 已经开始了原始畜牧业。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狗头骨
猪下颌骨
考古镜头四:房屋
请问这种房屋有什么优点?
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
➢ 此种建筑通风防潮,也防 蛇、虫、洪水、等的侵害;
➢ 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 房多用的效能。
考古镜头四:房屋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结论: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水稻遗存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考古镜头二:农业工具
石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和西周相比,现代社会在这方面有什么根本的 不同?
⑷找一找:西周形成的宗法等级制在近、现代社 会还留有的影子?
------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礼”的制度是核心,规范贵族的 身份地位,使贵贱、长幼有序,涉及生 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贵族的“死”(避讳)天子 崩、驾崩 诸侯 薨来自大夫 卒文士 不禄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我们的骄傲
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⑵“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 了什么?
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反映 了什么?
⑷“钟鸣鼎食” 是什么意思? …………
P71材料2第2段、P72阅读卡“乐” 文化
⒈孔子是怎么看待周代的礼乐制度的? 他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些制度?
1.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 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⒉你认为古代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
2.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一方面压 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⒋时间长了分封制度会不会有消极作 用?为什么?
------家族统治的等级秩序
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阅读承P、70诸第子3段分,封图制4-2 度,是周初建立政权、及巩说固明文政字权的一个 重大措施。
讨论 ⑴角各色角:色周分天别子代表、的嫡是长当子时、哪诸个侯等级、?卿大 ⑵夫那(功时臣一)个、人文的士地位、和庶权民力、是奴由隶什么决定的?
礼乐文明的确立
变革与争霸
百家争鸣
秦朝一统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周武王伐纣的故事
西周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国者:周武王 都城: 镐京
---封邦建国的统治秩序
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P70第2段,图4-1及说明文字
⒈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⒉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⒊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秦
1、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 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 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
3、通过了解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秦的统一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