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9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合集下载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69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69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3.4.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要求5.“氧化还原反应(一)”教学设计6.(高三一轮复习)一、教材分析7.1.8.地位与作用9.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在物质制备、能源获取和环境问10.题的处理等方面尤为突出。

氧化还原知识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理性思维和化学观念的11.重要载体,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

因此,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12.一。

13.2.14.内容编排特点15.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6.117.教材依次呈现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18.和外显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配平方法、氧化性还原性等相关知识;选修19.420.中的电21.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具体应用和拓展;选修22.523.中出现的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是对氧化24.还原反应的重要补充。

建构氧化还原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掌握氧化还25.原反应的基础。

26.127.课程标准28.教学要求29.考试说明30.根据实31.验事实了解32.氧化还原反33.应的本质是34.电子的转35.移,举例说36.明生产、生37.活中常见的38.氧化还原反39.应。

40.能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41.逐步理解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

4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电子得失守恒43.的含义,并能运用电子守恒解决问题。

44.能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会用单线45.桥、双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6.理解氧化性、还原性的含义,能根据实验事实47.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48.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49.理解氧化50.还原反应的本51.质。

52.了解氧化53.还原反应在生54.产、生活中的应55.用。

56.二、学情分析57.学生在高一、高二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由于内容过于58.分散,知识接受过于强调记忆,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不够透彻,造成对氧化还原59.反应知识掌握不够系统,特别是根据信息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未能较好掌握。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一 NA的应用
NA
微粒数
电子数 中子数 质子数 分子数 原子数 离子数
化学键数和共用电子对数
化学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共价键 数目19NA。
(2含)常有温的常分压子N一O定2 为和2NN2OA。4气体共92 g, (3下)2充m分o反l S应O后2和,1混m合o物l O的2分在子一数定为条件
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原理:(Cl—、OH- 、H+ 、Na+) 【演示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以惰性材料作电极, 电解滴有几滴酚酞的饱和食盐水,并以湿润的淀粉KI试 纸检验阳极产物,观察实验现象。
阳极: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 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2Cl—-2e—=Cl2↑ 【氧化反应】
阴极:放出无色、无味气体,附 近溶液变红
再见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再创辉煌
2、在反应3BrF3+5H2O===9HF+Br2+HBrO3 +O2↑中,若有5 mol H2O参加反应,被水还 原的溴为( )
A.1 mol B.2/3 mol C. 4/3mol D 2 mol
1、[2017·全国卷Ⅲ,27 (1) FeO·Cr2O3+Na2CO3+NaNO3 生成 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 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
2.24 理综试卷讲评
蔡艳红 新乐市第一中学
选择题 11题正答率57.1% 10人选C 9人选D 其它题的正答率均在80%以上
分 析
一 有机选择题
分析考点:
官能团的性质 反应类型
共面问题(代表物)
同分异构体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8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8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作者及工作单位李文菊剑川一中教材分析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

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学情分析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剂。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

”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学情分析我采用的主要是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的教法,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所以学生就沿着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来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70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70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4.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教学过程:联想质疑:水,我们熟悉的物质,由一个个水分子构成。

那么,一滴水中究竟包含多少个水分子呢?一滴水,大约0.05mL,大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假设全世界65亿人去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也需要5千年才能数完。

如何才能够数出1克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呢?(教师提出“化零为整”的理念,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讲解】化学反应(CO2的制备)是微粒按照一定的数目比进行的,实验室中我们依靠质量与体积确定比例关系,但是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物质究竟含有多少微粒。

如何才能既了解物质的宏观数量,同时又方便地知道它们所含微观粒子的数量呢?为此,我们沿用“化零为整”的理念,将一定数目的微粒作为一个集体单位,这个集体单位就是摩尔,它用来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

【板书】第三节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注意点:①专有名词(书写时不可插入其它的字);②适用对象:微粒(指明种类);③国际单位制【板书】定义、符号、单位、注意点课堂练习:(学生单独回答)例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思考:物质的量的定义中我们提到一定数目的粒子,1mol微粒到底有多少,衡量基准是什么?根据以下的数据,请同学们自己先分析猜测一下。

物质的量n/mol 总质量m/g 每个微粒的质量/g 微粒数N C 1 12 1.993×10-23 Fe 1 56 9.302×10-23 0.5 28 H2O 1 18 2.990×10-23 2 36 【讲解】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看出1摩尔任何微粒所含粒子的数目都约是6.02×1023个。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71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71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微练十二 配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1)Ca(OH)2 溶液与 NaHCO3 溶液反应。 NaHCO3 溶液少量:H__C_O__3-_+__O_H__-_+__C_a_2_+_=_=_=_C__a_C_O__3↓ __+ ___H_2_O______。 NaHCO3 溶液足量:2H__C_O_- 3_+__2_O_H__-_+_C__a_2+_=_=_=_C_a_C__O_3↓ __+__C_O__23-_+__2_H_2_O__。 类似该反应的还有 Ca(HCO3)2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化学
(3)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如 AlCl3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 NaOH 溶液少量:_A_l_3_+_+__3_O_H__-_=_=_=_A_l_(O__H_)_3_↓___________。 NaOH 溶液过量:___A_l_3+_+__4_O__H_-_=_=_=_A__lO__- 2_+__2_H_2_O_______。 (4)多元弱酸的酸式钙盐(或钡盐)与强碱溶液。如 Ca(HCO3)2 与 NaOH 溶 液反应: NaOH 少量:C_a_2_+_+__H_C__O_- 3_+__O__H_-_=_=_=_C__a_C_O__3↓__+__H__2O_。 NaOH 过量:C_a_2_+_+__2_H_C_O__3-_+__2_O_H__-_=_=_=_C_a_C__O_3_↓__+_C__O_23_-_+__2_H_2_O_。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化学
(2)氧化还原型:①强氧化剂遇到两种还原性离子时,应注意氧化剂是否 过量,若氧化剂不足,将还原性离子按还原性强弱排序,谁强谁先反应。如将 少量的 Cl2 通入 FeBr2 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若 Cl2 过量,则离子方程式为 2Fe2++4Br-+3Cl2===2Fe3++2Br2+6Cl-。②在不 明确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时,可用假设定序法,如 FeBr2 溶液与 Cl2 反应,可 假设 Cl2 先与 Br-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还要氧化 Fe2+生成 Fe3+,这样即可确 定 Cl2 先与 Fe2+后与 Br-反应,然后再根据量的关系书写即可。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85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85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试讲
Fe3+ 与SCN-反应生成显 红色的物质,即利用 KSCN(硫氰酸钾)检验 Fe3+的存在
返回
当堂达标
1.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
溶液试样中加入 ( C )
A.石蕊液
2.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液中加 入铁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过滤后
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
的阳离子是( B )
A.Cu2+ B.Fe2+ C. Fe3+ D.H+
3.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 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 的是(B )
A.稀盐酸
B.CuSO4溶液
C.FeSO4溶液 D.FeCl3溶液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D ) A.铁与稀氯化铁溶液反应: Fe+Fe3+ = 2Fe2+ B.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 = 2Fe2++3H2↑ C.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 Fe2++Cl2 = Fe3++2Cl- D.Fe(OH)3与盐酸反应: Fe(OH)3+3H+ = Fe3++ 3H2O
氧化性
方法导引
如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 原性?
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 (或还原性),就应该寻找具有 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另一物 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任务
寻找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
工具栏
实验药品及试剂: 铁粉、铁丝、 FeCl3溶液、FeCl2溶液、 氯溶水液、稀硝酸、酸性KMnO4溶液、KSCN
铁元素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氢氧化物

0 Fe
FeSO4
+2
FeO Fe(OH)2 FeCl2 (黑色) (白色) (浅绿色)…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5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5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3)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学会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并运用于分析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依据)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四、教学方法方法引导、多媒体、举例、讲授五、学法复习回顾、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练习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复习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

2、预习课本P48——P51内容,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媒体显示】1、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展示生活、生产中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图片。

【引入】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碳的燃烧等,当时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进行划分,今天我们将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学习这个概念。

【温故知新】1、初中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指明反应类型,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1)铜与氧气反应(2)氧化铜与氢气反应(3)碳酸钙高温分解(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5)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提问】从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的角度,如何对上述反应进行分类?【阅读】课本P48-49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2、什么是氧化反应?3、什么是还原反应?【练习】完成PPT中相关练习【讨论】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提问】如何合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小结】实质元素(判断依据)反应过程失e-→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升失氧得e-→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降得还【课堂练习】完成PPT、《导学案》中相关练习七、板书设计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0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化学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150PPT课件 一等奖比赛优质课

教学设计化学组张海燕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精彩。

1碳酸钠纯度测定的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改进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侯氏制碱法中纯碱纯度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分析处理数据,重点仪器的使用,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实验设计以及综合评价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讨论,提出优化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精神,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严谨认真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突出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教学过程中,以侯氏制碱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侯氏制碱法制出的纯碱可能含有哪些杂质?→解决问题:首先先变相考虑---分析只混有一种杂质时纯碱纯度的测定→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具体实验步骤,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并且解决试验中遇见的问题,得出合理结论→回应侯氏制碱法纯碱纯度的测定,可以用那些方法测定?→理论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学以致用,学生从中找出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堂课主线是以侯氏制碱法纯碱纯度测定方法展开讨论,将纯度测定的方法更加系统化。

高考复习需要:近年高考,对设计、评价、改进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以及对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考查频繁,所以学生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以及实验装置组装能力,这堂课就是更好的提高、训练、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试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以及正确选择工业测定纯碱纯度的实验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展示馒头图片,蒸馒头要放入一种化学物质,知道是什么吗?碳酸钠俗名是纯碱,提到纯碱我们必须提到一位“国宝”级人物:侯德榜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以Fe2+、
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

3.能鉴别溶液中的Fe2+、
Fe3+。

【教学重点】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来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它们不论是在生产生活中,还是在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们还是高考的“宠儿”,,我们首先来看看高考考纲对它的要求。

结构决定性质,为认识其性质,我们先来看看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结构。

【问题一】铁处于元素周期表中什么位置?
画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铁的电子排布式,并分析铁的原子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合价
Fe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
属于过渡元素
电子排布式:1s2
2s2
2p6
3s2
3p6
3d6
4s2
铁的主要化合价:+2
+3
【问题二】
铁跟哪些物质反应能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又跟哪些物质反应能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Fe→Fe2+
S、I2
、Ag+
、Fe3+
、Cu2+

H+

Fe→Fe3+
Cl2、Br2

HNO3

铁与氧化剂反应不只生成单纯的只含+2或+3价的物质,还可以生成一种特殊的物质——Fe3O4
Fe3O4中有1/3的Fe是+2价,有2/3的Fe是+3价,可写成FeO.Fe2O3,但不能认为Fe3O4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

铁与氧气点燃或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Fe3O4
【问题三】铁的重要氧化物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性质?
1、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碱性氧化物)
Fe2O3(碱性氧化物)
Fe3O4
俗名
颜色状态
价态
溶解性
与酸反应
HCl
HNO3
HI
与还原剂反应(CO、H2、Al、C)Al与Fe3O4:
CO与FexOy:
FeO与H2:
第2页
【问题四】铁的氢氧化物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性质?
2、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Fe(OH)3
物理性质
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红褐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化学性质
①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
Fe(OH)2+2H+===Fe2++2H2O
②与氧化性酸反应
3Fe(OH)2+10HNO3
===
3Fe(NO3)3+NO↑+8H2O
③空气中放置被氧化
4Fe(OH)2+2H2O+O2
====
4Fe(OH)3
(1)与酸反应
Fe(OH)3+3H+===Fe3++3H2O
(2)受热分解(不稳定性)
2Fe(OH)3Fe2O3+3H2O
【问题五】如何实现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总结:Fe
、Fe2+、Fe3+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Fe→Fe2+

Fe2+→Fe

Fe→Fe3+

Fe3+→Fe

Fe2+→Fe3+
KMnO4(H+)、Cl2、Br2、HNO3、H2O2(H+)等
【思考1】:如何书写FeO、Fe(OH)2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3FeO
+
10HNO3
=
3Fe(NO3)3+ NO↑+5H2O 3Fe(OH)2 +
10HNO3
=
3Fe(NO3)3 +
NO↑+8H2O ⑥
Fe3+→Fe2+ Zn

Fe

Cu


I-等
【思考2】:Fe2+、Fe3+离子的检验
Fe2+和Fe3+在水溶液中分别呈浅绿色和黄色,结合特征反应可检验它们的存在:
1.
Fe2+的检验:
①加碱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②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入氯水→血红色溶液
③加K3【Fe(CN)6】---蓝色沉淀
2.
Fe3+的检验:
①加碱溶液
----红褐色沉淀
②加KSCN溶液----血红色溶液
③加苯酚溶液----紫色溶液
【思考3】:如何书写Fe2O3、Fe(OH)3与HI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
+
=
2FeI2
+
I2
+
3H2O
2Fe(OH)3
+
6HI
=
2FeI2
+
I2
+
6H2O
通过一节课的努力,我们终于慢慢完善了这个铁三角,别看它小,却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铁制品,生命中离不开铁元素,尤其是血红蛋白中,正是Fe2+
的存在,为人体输送氧气,若Fe3+→Fe2+
,人就会头晕乏力,出现缺铁性贫血,所以身体不缺铁,脑袋装置铁,打造一副钢筋铁骨,才能从容应对明年的高考,
预祝大家2019高考好运! Fe
Fe2+Fe3+①




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