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2节+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第2节+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变式训练1】 下列各组粒子半径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Cl<Cl-<Br- ②F-<Mg2+<Al3+ ③Ca2+<Ca<Ba ④S2-<Se2-<Br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③和④ D.①和④ 答案:A 解析:对于同种元素来说,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则 粒子半径:Cl<Cl-,Ca2+<Ca。①Cl-、Br-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越多,离 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Cl-<Br-,①正确;②Al3+、Mg2+、F-的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Al3+<Mg2+<F-,②错误;③ Ca、Ba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则粒子半 径:Ca<Ba,③正确;离子半径大小应为Se2->Br-,④错误。
探究任务2 电离能的递变规律与应用
【问题引领】
1.下表是第二、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据:
元素
Li Be B
C
N
O
F
Ne
第一电离能 (kJ ·mo l-1)
502.3
899.5
800.6
1 086.4 1 402.3 1 314.0 1 681.0 2 038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Ar
【归纳提升】
1.电离能的有关规律 (1)第一电离能。 ①每个周期的第一种元素(氢和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 表示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 ②同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依次减小,表示元素原子越来越 容易失去电子。 ③过渡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不太规则,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从左至右略有 增加。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

须 加 热
光照或 点燃爆 炸化合
Mg(OH)2 Al(OH)3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弱酸 氧化物
中强 酸
强酸
最强 酸
稀 有 气 体 元 素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化学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 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电子;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 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 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 理)。
练习:
1、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A、 B、 +12 2 10

氟里昂的发现与元素周期表
米奇利还分析了其它的一些规律, 最终,一种全新的致冷剂CCl2F2终 于应运而生了。 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氟里昂会破 坏大气的臭氧层,危害人类的健康 的气候,逐步将被淘汰。人们又将 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去寻找新一 代的致冷剂。

例1.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 C
A. 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 次增多,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B.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K、Rb氧化物的水化物碱 性依次增强
2Al + 6HCl = 2AlCl3 + 3H2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高中化学必修2全书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全书课件

• 13.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
个电子,Y原子的M层电子数只有K层与L层电子数之 和的一半,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L层电子数 少2,且Y元素可有2种正价,两种正价的差值为2。 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①X2YZ3 ②XYZ3 ③XYZ4 ④X2YZ4 ⑤ X3YZ3 ⑥X3YZ4 B.④⑤⑥ D.①③⑤
(6)含四个原子核的分子____________;
• 7.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元
素周期表的边界。
•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主
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 ; g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_族;i元 素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_族。
化学 必修二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三章 第四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18号元素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1.10 0.99 1.86 0.75 0.82 +5 -3 +7 -1 +1 +5 -3 +3
最低化合价 -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序数④小于⑦ • B.②、③号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 C.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 D.⑧号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PPT课件(13份打包) 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PPT课件(13份打包) 人教版
钠 钾 与氧气 剧烈燃烧,火焰呈黄 剧烈燃烧,火焰 反应 色,生成 淡黄色 色 呈 紫 色 的固体
与水反 应(绿 豆大一 块)
浮在水面上、熔成银 浮 在水面上、 熔 白色、在水面上四 成银白色、在水面 处 游、滴入酚酞溶液 上四处 游 、滴入酚 呈 红 色 酞溶液呈 红 色, 有微弱爆炸
钾与水反应
思考
?思考推测:
砹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
黑色或是灰黑色固体,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一定的挥发性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相似性:
①对比Cl2,写出Br2与 Na 、F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r2+2Na=2NaBr 3Br2+2Fe=2FeBr3 ②对比Cl2,写出F2 、Br2、I2与 H2 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③对比Cl2,写出Br2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534 0.97 0.86 1.532 1.879
180.5 1347 97.81 882.9 63.65 774 38.89 688 28.40 678.4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Li 相 似 点 颜色 硬度 密度 熔沸点 Na K Rb 柔软 较小 较低 Cs 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
导电导热性
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周期表
1871年
门捷列夫(俄)的第二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 原子序数:按元素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 给元素的编号。 • 如: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镁元素的原子 序数为12。则: • 对任意元素的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对任意元素的阳离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对任意元素的阴离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件+教案+学案,9份)元素周期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备课资料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件+教案+学案,9份)元素周期

元素周期律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3、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教学过程[复习]1、回忆有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填写1——18号元素符号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投影展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请大家总结一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有何规律性变化。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 [学生活动][投影展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讲述]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1个递增到8个的情况(H 、He 除外),这种周而复始的重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

这就如同我们一年一年的四季更替及学生活中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一样。

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便称之为周期性变化。

由此,可得出如下[讲述并板书][过渡]元素的性质是由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的,那么,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是否也会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一样呈现周期性变化?我们从元素的化合价和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学反应,因此,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0。

[学生]原子序数为1~2时,化合价从+1下降到0;原子序数为3~9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高正价从+1到+5,最低负价从-4到-1;原子序数为11~17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高正价从+1到+7,最低负价从-4到-1。

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

[教师]很好!那么,能不能由此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也呈周期性变化呢?[过渡]下面我们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来探讨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有何变化。

[提问]假如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学生回答,教教师板书]1.单质跟水(或酸)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1.2.[教师]一般,对于金属元素我们主要研究其金属性,对于非金属元素我们主要研究其非金属性。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氮及其化合物
注意: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HNO3中+5价的氮得到电子, 被还原成较低价氮的物质,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浓硝酸 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不像盐酸与金属反应那样生成H2。
五、酸雨及其防治 1.酸雨的来源 SOx NOx
2.酸雨的危害 H2SO4 HNO3 3.酸雨的防治 脱硫、脱硝处理
应用:在实验室中常利用铵盐和强碱反应产生氨这一
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和制取氨气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实验室制取氨气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思考:
1.NH4Cl受热分解也能产生NH3,实验室能否用 直接加热NH4Cl的方法制取氨气?

(3)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 + NaOH = NaNO3 +H2O +NH3 ↑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总结归纳

NH4NO3 + NaOH = NaNO3 +H2O +NH3 ↑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

反应实质:H4++ OH-=NH3↑+H2O
(2)NO2转化为NO的变化中NO2只能作氧化剂吗? 提示:NO2与水反应转化为NO的同时生成HNO3,NO2既 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由这段新闻可以推测氨气有哪些性质? 2004年4月21日
1、为什么在氨气泄 漏时工厂里会寒气 逼人?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2、0日如上何午处10时理,弥杭漫州在 市整一个制厂冷区车是空间白气发茫中生茫的氨的大气一量泄片漏,氨事方气件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解析:K层即是第一层,只有1个电子的是氢原子,A项 正确;原子M层上有电子,说明L层已排满8个电子,此时M 层上电子数为L层的4倍,为32个,与最多有2n2即18个相矛 盾,B项错误;M层、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上的4倍,即 为“2、8、8”电子排布,则S2-、Cl-、K+、Ca2+均满足, C项正确;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项正 确。
名师点睛:判断10电子微粒的方法:
10电子微粒是高考的热点,因此高一就要夯实基础,但 死记硬背不利于知识的灵活应用。以下是快速确定10电子微 粒的有效方法。
(1)
(2)H+电子数为零,故与其他粒子结合,原粒子的电子 数不增也不减。则:
变式应用 2.下列微粒中,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解析:F-中含10个e-,Na+中含10个e-,Ne中含10个e -,K+中含18个e-,⑤为Mg2+,含10个e-。故①②③⑤中 电子数相同。
(7)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H、Be、Al。 (8)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Ca。 (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是He、C、S。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变式应用
1.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A<B< C,且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 数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试推断:
3.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 是( ) C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011年山东临沂模拟)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 主族: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7个)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副族: 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族 (7个) (16个) 第Ⅷ族:由8、9、10三个纵行构成
(1个)
过渡元素 (过渡金属)
0 族: 由稀有气体元素构成 (1个) 主族、副族的表示方法
主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副族: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112
过渡元素
镧 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 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
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周期
(7个)
短周期 长周期
1 (2) 2 (8) 3 (8) 4 (18) 5 (18) 6 (32)
1H~2He 3Li~ 9F、10Ne 11Na~17Cl 、18Ar
19K~35Br、36Kr
37Rb~53I、54Xe 55Cs~85At、86Rn
不完全周期 7 (32) 87Fr~112号(118)
2 III IV V VI VII
K
2
A A A AA
5
6
7
8
9
10
L K
8 2
3
11 12
III B
IV B
VB
VI B
VII
B
VIII
IB
II
M
B
13 14 15 16 17 18
L k
18 8 2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②1865 年,英国人纽兰兹又提出一个叫做“八 音律”的理论。他把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 序排列,第八种元素的性质几乎和第一种元 素的性质相同。这种像音乐中八度音似的 “八音律”,进一步揭示了元素的性质和元 素原子量之间的密切联系。
③1869年,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 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 列,通过分类归纳,制出 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 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 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 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 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Au=197?
Bi=210
Tl=204 Pb=207
[思考与交流] (观察元素周期表)
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 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结合1-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 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的排列,分析 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 规律。
+19 2 8 8 1 +20 2 8 8 2
三个短周期、三个长周期 、一个不完全周期
①周期的分类
短周期
第一周期:2 种元素 第二周期:8 种元素
周期
(横行)
长周期
第三周期:8 种元素 第四周期:18 种元素 第五周期:18 种元素 第六周期:32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26种元素
②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2.族:把最外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纵行,按电子 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
4
19钾 20钙
族: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列 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行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
IB IIB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21 钪 22钛 23钒 24铬 25锰 26铁 27钴 28镍 29铜 30锌
B:副族
[归纳与整理]
(一)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钾(K) 钙(Ca)
元素周期表
IA
0
H
A:主族
He
1
1氢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氦
Li Be B
C
N
O
F Ne
2
3锂 4铍 5硼 6碳 7氮 8氧 9氟 10氖
Na Mg Al Si
P
S
Cl Ar
3
11钠 12镁 13铝 14硅 15磷 16硫 17氯 18氩
K Ca
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7
6 55 56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1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Zr=90 Nb=94 Mo=96 Rh=104.4 Ru=104.4 Pd=106.6 Ag=108 Cd=112 Ur=116 Sn=118 Sb=122 Te=128? I=127 Cs=133 Ba=137
?=180 Ta=182 W=186 Pt=197.44 Ir=198 Os=199 Hg=200
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周期表
H=1
Be=9.4
Mg=24
B=11
Al=27.4
C=12
Si=28
N=14
P=31
O=16
S=32
F=19
Cl=35.5
Li=7
Na=23
K=39
Ca=40
?=45
?Er=56
?Yt=66
In=75
Ti=50 V=51 Cr=52 Mn=55 Fe=56 Ni=Co=59 Cu=63.4 Zn=65.2 ?=68 ?=70 As=75 Se=79.4 Br=80 Rb=85.4 Sr=87.6 Ce=92 La=94 Di=95 Th=118?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共3课时
元素周期表1
01.05.2020
元素周期表的由来:
①1864 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发表了《六元素 表》,他把28 种元素列在一张表上,表中各 元素按原子量排列成序,并对元素进行了分 族,且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出了空位,比 “三元素组”有了很大进步。
③族的别称
第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 , 第ⅥA族称为
元素氧族
第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 第ⅦA族称为
第ⅣA族称为 碳族 元素,第ⅤA族称为
零族称为
元素
元素 卤族
元素
(二)编排原则:
⑴ 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⑵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⑶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 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思考与交流]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
7 / 18
什么是周期?什么是族?
周 期I
A
1 1 II
A
234

族 元素周期表
副 族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