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素材 川教版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川教版历史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和开皇之治的背景及其主要成就。
(2)掌握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和贞观之治的实施背景及其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3)认识隋朝和唐朝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隋文帝和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及其成效。
(2)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和开皇之治的主要成就。
2.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和贞观之治的实施背景及其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三、教学难点1. 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异同。
2. 隋朝和唐朝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的原因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川教版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隋文帝、唐太宗及其治国的史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隋朝和唐朝的历史背景。
(2)提问:同学们知道隋朝的开皇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成就?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隋文帝建立隋朝和开皇之治的背景及其主要成就。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太宗即位和贞观之治的实施背景及其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隋文帝建立隋朝和开皇之治的背景及其主要成就。
(2)教师讲解唐太宗即位和贞观之治的实施背景及其主要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4.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异同。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隋朝、唐朝初期发展的认识。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抄报或PPT,介绍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6. 布置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6. 隋朝的繁荣与灭亡6.1 隋朝的繁荣6.2 隋朝的灭亡七、教学内容7.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7.1 唐朝的建立7.2 贞观之治的实施与成就八、教学内容8. 贞观之治下的政治、经济、文化8.1 政治制度与政治改革8.2 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8.3 文化教育与科技进步九、教学内容9. 贞观之治的影响与评价9.1 贞观之治对唐朝及后世的影响9.2 历史对贞观之治的评价十、教学内容10. 综合实践活动10.1 小组讨论:贞观之治成功的原因10.2 小组展示: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六、教学重点与难点6.1 隋朝的繁荣与灭亡的重点在于了解隋朝的繁荣时期及其主要成就,难点在于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川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第六学习主题繁荣和开放的社会〖课标要求〗(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了解唐和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基础考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618年,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5.唐朝开国:李渊(高祖);奠基:李世民(太宗);发展:武则天;全盛:李隆基(玄宗)。
6.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7.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8.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9.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10.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宋璟。
11.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
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勤于政事,励精图治。
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12.从三国到南北朝,中国主要有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隋文帝时,下令“分科举人”。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13.唐朝时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是科举制度。
分为制举(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和常科两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科举制度在中国沿袭了1300多年,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4.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在线)_20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பைடு நூலகம்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程咬金(?—665年)
唐初大将。后改名知节。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军,任内军骠骑。李 密败,后归唐,任寿命王府左三统军,从李世民镇压窦建德起义军,击 败王世充;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封卢国公。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秦琼 (?—638年)
唐初将领。字叔宝,隋末从张须陀镇压农民起义,后归 瓦岗军。李密败,不久归唐,为马军总管,从征宋金刚、王 世充,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唐太宗时,官至左武 卫大将军。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父亲此时慢慢躺下身对我们说,“你们姐俩聊,我休息一会再给你们唱歌听。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到公园拍照,御用摄影师是下乡在营口郊区的杭州表哥。
而我当时的心里却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
热门韩国漫画大全 https:///
返回首页 慢慢地,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不管是卖的还是买的,都愿意来这里,就连百里方圆的村民,也喜欢在每年的瓜果成熟季节,将一车车上等的成熟瓜果拉到这里,卖个好价钱。比
起年轻的弟弟,姐夫更适合为我们在成都创业当参谋。,
母亲先挑了像导样的入菜肴(供1奉)在祖先的神主碑前,最好的菜就是白菜炖粗粉,菠菜拌细粉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北朝——隋示意图
东魏 北齐(550—577年) (534—550年) 北魏(439—534年) 西魏 北周 隋朝
(543—557年) (557—581年) (581—618年)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汴河怀古
唐·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后凤舟翔螭模型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导入1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今京杭大运河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大运河评诗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隋朝疆域图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开皇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在线)_8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 杨广派人入宫将父亲文帝杀 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 炀帝。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 在位)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炀帝修大运河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炀帝大业元年三月)(605年)发河南诸 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遣黄门侍郎王 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黄龙、 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上(炀帝) 御龙舟,幸江都(今扬州)。
两宋的太宗、高宗、度宗三位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经领过睦(严)州的地方官职务,虽然只是“遥领”,并未实际履职,但这为梅城增添了荣耀的历史记忆,故这里被认为是“龙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兴之州,潜藩之地”。三伯伯走前,三伯娘在后,夫妻二人花去半月功夫,就把那些青石条抬回来了。适逢毛主席纪念堂向游人开放参观,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游人队伍超过七八千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书·炀帝纪》
炀帝诏曰:洛邑(今洛阳)自古之都,王 畿之内,……挖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 贡赋等;(加以)关河悬远,兵不赴急。…… 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修改打印版)

七年级下期历史复习提纲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589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
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 隋朝官员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晋阳(今太原)起兵反隋,率部众攻入长安,618年建立唐朝。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
3. 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以人为镜)。
4. 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5. 唐朝时发明的重要农业工具是筒车和曲辕犁。
1. 唐朝前期帝王世系:李渊(高祖)—→李世民(太宗)—→李治(高宗)—→李显—→李旦—→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玄宗)。
2.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她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宋璟。
作为: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 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
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勤于政事,励精图治。
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 从三国到南北朝,中国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隋文帝时,下令“分科举人”。
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3. 隋朝初创的科举制度在唐朝时得到很大发展,成为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
分为常科和制举(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两大类。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第一、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 民族受到高度发达的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在经济、文化、生活习 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族融合,同汉族的差别越来越小。同时,南北政 权之间使节来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第二、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汉人南迁,促使南方经济发 展,到隋朝统一前,南北经济差距已大大缩小。南北经济的发展, 要求冲破南北对立的政治格局。 第三、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人 民渴望南北统一。 第四、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发挥个人的作用,采取了一系 列恢复发展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加之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 北方政治、经济得以发展。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大大超过了 南朝,形成了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
皇 帝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议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唐太宗有力地推行唐初创力的赋 税制度,允许农民缴纳一定的实物 (丝绢或麻布)来替代劳役。
思考:以实物替代劳役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农民可以自己安排生产和生活,避免耽误农 时,客观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 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 (cú)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魏征
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 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司马光 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 ——苏徹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毛泽东
6、工程建设: 重大工程建设的出现(秦:长城;隋:大运河)。
3、唐朝的建立 年,李渊 在 称帝,
川教版历史七下《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ppt说课课件

知识与能力
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 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隋 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 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 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 因。
三 维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 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 括能力;通过探寻“贞观之治” 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农民大起义
2.唐朝的建立 (1)太原起兵 (2)唐朝建立 617年11月,李渊攻克长 安后迎立王侑为皇帝,即隋 恭帝。618年,隋炀帝在江都 被部将杀死,618年5月,隋 恭帝禅位,李渊即皇帝位, 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 改元武德,定都长安。
隋朝与秦权;
3.存在时间短暂;
4.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5.重大政治制度创立(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
制度;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6.重大工程建设的出现(秦:长城;隋:大运河)。
<三>贞观之治
1.玄武门之变 李氏兄弟 长子
次子 三子
(18分钟)
李建成
李世民 李玄霸
太子 589~626
秦王 598~649 夭折 603~626
从“开皇之治”到 “贞观之治”
说课人:顾婷
目 录
说教学流程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于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唐时期是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 中国的又一次统一。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 展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段重要历史内容。 同时,隋朝和唐初的发展为以后唐朝的兴 盛准备了条件,所以,本课在贯穿历史发 展线索,奠定单元主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北周
(二)新课讲授
1·隋朝是哪年建立的?是谁建立的?都城在什么 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隋朝
1 建立:581年,都城在长安,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年号为开皇。
2 统一: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3 隋文帝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③倡导节俭
4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开皇之治”
5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贞观之治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 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治国措施:(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 (“房谋杜断”)
(2)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
(3)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
(4)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国子学、太学)
(5)民族关系: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和亲、封赏),改善民族关系。
(被拥戴
为:天可汗)
表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制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了作用;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
精图治;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随堂练习
1.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1)写出与“黎庶”含义相同的词语(一例)。
这段告诫的话与什么朝代的兴亡教训有直接的关系?
(2)为处理好“舟水”关系,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少于两项)?
唐太宗
用心爱心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