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俗

佤族民俗
佤族民俗

翁丁佤族原始村落

寨门

寨门佤语称“司歪永”,是佤族山寨进出的通道。过去由于砍人头祭谷魂、部落之间战事频繁、野兽出没等原因,寨门周围有护寨沟、竹毒签、刺篱笆、护寨神林等防御工事,未经同意擅自闯入,视为入侵,现在的寨门形式已大为简单化了。寨门在每年的新米节前后要择吉日整修,骑马时进出寨门必须下马,以表示对寨神及寨人的尊敬,否则将会受到寨规的处罚。

木鼓(木鼓房)

“木鼓”佤语称“格珞”。是佤族人祭祀用的通天神器。在佤族《司岗里》史诗传说中已有记述:

在佤族先民进入农耕时代以前,就制作了法器木鼓。在过去的山寨和部落重大活动中,如战争、节庆的需要,木鼓也作警号、信号、号令和乐器之用。现在大家可以自己动手敲击木鼓,感受其浑厚而深沉的音色之美。

女身图藤桩

该桩是佤族女神崇拜“梅依吉”的化身标志,是以刻木记事的方式对司岗里创世史诗的部分传承和释然。图藤柱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头部,有高举的双手、眼、鼻、口;二是胫部,没有图案;三是身部,有很多图案符号:

圆点代表天上星星,解释了佤族分星星肉吃分家族的故事;斜纹代表着山川和河流,解释了司岗里传说中山川河流的形成;燕尾形符号代表了火神燕子;牙形图案代表了果实和丰收;三角符号代表着不息的火塘,最下端横和竖条纹代表着能与天神对话的木鼓。

佤王府

翁丁的佤王府是参照班洪王胡玉山王府重建。光绪十七年七月(1891年),云贵总督奏请朝廷给在边事调解工作中出力有功的班洪头人赏赐封为“班洪土都司”,赐姓“胡”名“玉山”,准其世袭,颁给铜制的“世袭班洪总管土都司”

印1枚。民国时又被云南省长龙云封为“班洪总管”,并于1934年出钱给他把清朝时建的大房子会议厅进行了重修,建了一座“班洪总管府衙”,这座府衙被称为“佤王府”。解放后其后人将印章上交国家,结束了班洪世袭土司的历史。

佤王府结构、布局与一般民居相同,只是更宽畅高大,分设三个火塘,其中主火塘属佤王专用。

寨桩

寨桩位于佤族寨子中央,是每个佤族村寨必有的刻木记事图腾,每逢重大节日全寨人都围着寨桩通宵打歌。寨桩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记录司岗里故事的木塔,从上往下第一个木刻是葫芦把,是佤族生殖崇拜中的男根崇拜,生命之源;第二个木刻是葫芦身,象征孕妇腹部,是“司岗”孕育生命的容器,梁上木刻释然了佤族生命诞生之源司岗里的内涵。以下的木刻代表了锅圈、薽子、三角等生活用具。

二是由寨桩和台板合组成的供台,用来放臵祭物祭品‘三是“考筒”,由竹杆、经幡、鱼、船、鸟、花组成,这一图腾融入了佤族图腾崇拜与小乘佛教文化,最上面的竹编花圈代表花,意示先有花后有果,下面椭圆形竹编代表粮仓,祈求粮食丰收,船和小鸟是司岗里传说中人类二次诞生的释然;鱼代表水,水代表了天神惩治第一批人类放下的天河洪水;经幡祈求风调雨顺。

四是寨桩台,台上有个建寨时便放臵的寨心石,代表了寨子的心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寨心石,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撒拉房

撒拉房位于村寨的中央,是寨子的公房,其功用为:

一是提供外寨到本寨走亲戚人员和本寨人劳作之余休息的地方;二是夜晚男女青年聚会谈情说爱的场所。

神林

在每个佤族村寨的东或东南方都有一片茂密的神林,佤语称“捏伟”,神林中建有两间小草房,用以祭供山神活动用,祭供山神的平台禁忌妇女、牛、猪等进入,每年固定的祭山神活动有三次:

佤历三月播种之前、稻谷开花时和春节第一个属狗日各祭一次,春节祭山神必须全寨每户参加一个男人,每户出一碗米、一对蜡烛,用两个小竹筒装上水和祭神的猪血,以家族为单位祭拜各家族神树,由各家族神树组成神林。祭山神的草房。每年春节第一个属狗日修补并清扫一次,播种和稻谷开花时再扫一次,仪式由寨主安排魔巴主持,念祭辞、剽猪。如那户有灾难就要临时请寨主和魔巴祭山神。

粮仓

佤族粮仓都建在寨子外,主要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能把最重要的生活物资——粮食保存下来,它是佤族人民防火和有备无患的一种举措。粮仓房顶两坡面,四方形,有一道进出门,用木架木板镶钦而成,门用木梢扣,不上锁,这充分表现了佤家山寨和谐的民风。以前以寨为单位建粮仓,包产到户后以户为单位建粮仓,同时多保留有集体粮仓。

水槽、水塘

佤族过去都是用竹子或木槽把水引到寨子边,妇女用竹筒或抬或背把水取回家,洗衣物、洗头、洗澡都要到寨子口水槽,水槽边于是就成了人们聚集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水槽边上挖一个水塘,收集生活废水,用作防火水源,佤族自古便有节约用水的习惯。

人头桩

佤族先民在《司岗里》史诗里已有“猎人头祭祀”起源习俗的记述。史诗中叙述有为了祈求雨神下雨和女神木梅吉制止野兽不要吃庄稼,粮食长得好,先民们开始了猎头祭祀活动,先是砍牛头,后来砍了人头。在《三国志〃魏书》里已有南方“猎人头”的记述。解放后沧源佤族“猎头祭谷”的习俗,经新政府说服教育头人后,延续到1957年结束。“人头桩”是当时最后保存人头的地方。砍人头的对象是胡子特别多的外族(姓)人,皮肤白和胡须好的人头最好,佤族人认为这种人头的血滴在谷种上种出来的谷子会获得丰收。据解放初期50年代民

族工作队调查,佤族村寨中人头桩最多达170多个。翁丁村的人头桩是为了展示佤族传统习俗才设臵的,本寨的猎头祭谷习俗因佛教影响早已失传了。

墓地

佤族实行土葬,每个村寨都有一处公共墓地,墓穴的选择,用鸡蛋占选,其方法是:

请老人到墓地上念祭词后,将鸡蛋抛起至人的头顶,让鸡蛋落下,若鸡蛋落到地上破碎了,表示可行,若不破碎,则又另选。佤族处理丧事有一套完整的礼仪,但不垒坟墓,各家族世代往复使用同一区域墓地,佤族习俗,丧事办理完毕后,就不再上坟。

寨主与神职(寨主家)

寨主就是寨子的头人,是现在在此仍然保留的农村原始公社形态的遗迹。寨主由最先创建本寨家族中的成员产生,实行世袭制和终身制,过去负责管理氏族部落生产和外事等重大活动,如今寨主仍有很高威信,管理着本寨的祭祀等活动,凡村民结婚、建房等都要先到寨主家神位祭供后方能进行。与寨主神职配套的有一个由寨内各家族代表组成的神职祭祀管理组织,各家族代表的神职位世袭固定,分工明确,下面分为四个等级:

达给(寨主)、达卧(念祭词)、吉网(算吉日)、达安将(管神房)、机恰(煮茶打杂等)。各种民俗祭祀活动中按职位固定座次,固定享用用于祭祀的鸡、猪等肉的部位。寨主家族有自己家族的神树供奉,位于寨子上部的山梁。

拉木鼓

拉木鼓是制作木鼓活动中的重要过程,从砍树、拉木鼓、到木鼓凿成敲响大概需要三个月时间,从9月份开始到11月份结束。其过程为:

由寨主占卦选定主砍木鼓人家,选吉日选树砍树,全寨人除有禁忌的人外都要上山拉木鼓树,男的带刀、枪、弩,妇女带饷午、水,拉时一人在木鼓树上指挥,其他人边拉边舞边合唱,第一天把木鼓树拉到半路,第二天在去拉回寨子,拉回的木鼓树待树干后择吉日请木匠凿木鼓,木鼓凿成由主砍人家选毛

色金黄的黄牛剽牛祭木鼓,全寨人同吃同欢庆,敲起木鼓通宵打歌,最后将木鼓送入木鼓房。

(魔巴念祈祷词,赶跑树鬼,意思是:

树啊树,你是林中之主,你是寨中之王,我们选中了你,是因为你是好树,我们杀鸡占卜选中了你,你是好木鼓请你回到你的家(木鼓房))。

镖牛

牛祭是佤族最高的祭祀仪式,佤族因崇拜牛,因此便产生了“剽牛”和“砍牛”的牛祭习俗,以牺牲牛的生命实现用牛的灵魂进行祭祀为目的。剽牛和砍牛是两种不同习俗内容的牛祭。

剽牛是以庆贺、接福、结盟、议事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以剽牛的仪式进行牛祭,剽牛首先要选好上好的牛,择吉日全寨人参加剽牛祭祀活动。把牛拴在牛头桩上,牛头向寨子牛尾向寨门,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开始魔巴酹(CHOU)酒念祭辞,向牛撒米花,用鲜叶扫去牛身尘土,参加剽牛的人群狂吼,老人给剽牛壮汉敬酒、送标枪,剽牛壮汉下身穿棕裙,上身赤裸,围牛举标枪奔跑,看准魔巴事先画好的剽牛位臵,举起标枪猛刺进去,拔出剽枪由魔巴看牛血喷的形状,牛倒方向进行占卜。魔巴取牛肝看牛卦,把牛心给剽牛手,剽牛手可把牛心献给寨主或老人,牛肉煮烂饭全寨同吃。

砍牛是在去邪、送鬼、丧葬、洗寨时进行,仪式开始由德高望众魔巴主持仪式,经过念祭辞等仪式后,由一名壮汉先将牛尾一刀砍下,然后其他汉子持刀一哄而上抢割牛肉,抢到的肉归自己,谁抢到牛肉多视为谁的运气会更好。

宗教信仰

佤族的宗教信仰有三种:

一是原始图藤崇拜,信奉万物有灵,这是佤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灾害抗争的精神产物,是佤族最原始的宗教信仰。二是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主要是沧源西部班洪、班老和缅甸佤邦部份佤族群众信仰,信仰小乘佛教的佤族过“泼水节”。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傣族先民自勐冒(今瑞丽)抵达勐角坝居住,把小乘佛教带入阿佤山,清乾隆六年(1741

年),勐懂土司罕信忠修建广允缅寺,阿佤山有了小乘佛教的标志建筑。三是基督教,主要在沧源中部、东部。饮食

佤族以杂粮为主食,喜食烂饭,即把米、菜、肉、盐、辣椒等食物煮在一锅里,成为较稠的稀饭。炊具以土锅、土碗、葫芦碗、木盘、竹蛊、竹勺等为主。吃食物有均分习惯,吃饭时分菜不分饭,吃肉时一人一块,手抓饭吃的习惯一致沿袭至今。鸡肉烂饭、苦肠汤等菜谱是特别有民族风味的佳肴。鸡肉烂饭是款待宾朋的上等佳肴。

佤族喜饮水酒。在佤族社会中有“无酒不在成礼”的习惯。

水酒,佤语叫“布来浓”,是佤族传统的散热解渴驱乏的饮品,也是佤族待客议事、杀鸡宰牛、婚娶丧葬、起房盖屋、供神祭祀的必需品。水酒原料以小红米、高梁为最佳,包谷、荞类次之,一杯水酒既是佳酿,又是阿佤人民对你的一份真诚祝福。

民居

佤族以寨为单位群居,选择背风向阳的斜坡地建寨,多居住半山坡上。房子有“杆栏式马屁股房”和“落地式鸡罩笼房”两种,依山势地形而建,错落有致。

“杆栏式马屁股草房”上层居住,下层饲养牲畜、堆放柴禾和杂物。椭圆弧形房顶形似“司岗里”传说中人类诞生的葫芦,意示着人们对“司岗”的崇敬,房顶由房架、椽子、竹条、草片、藤条等材料制成,具有冬暖、夏凉、透气的功效。房顶两边用竹或木片架有剪刀形图藤,似燕子的尾,代表了“司岗里”传说中火神燕子,意示祈求火神保佑平安无火灾,房顶左右两边用竹片做的锁扣,用以固定边缘压条,象征着象牙,代表财富。

房子的各部分分区有固定的功能,在侧面开一道门,设一个平台,用楼梯作为上下通道,平台设有一个“鬼火”塘,祭祀专用,现在用于堆放一些杂物。房间中央设有一个主火塘,左边设有一个客火塘,现在为了实用已基本取消了“鬼火塘”和客火塘,只保留了房中央的不熄主火塘,火塘每年春节换一次新火,即“取新火”。火塘上用铁三角支锅,用于煮饭、煮猪食。火塘上方有三层火炕台,用于储存保持干燥的物品、烘烤猎物、食物。

以主火塘为中心把房子分为主间区、客间区、厨间区、外间区,门对面连着马屁股的区域为主间区,主间区只能是家里年龄最长者座和睡觉,设有“赛玛礼”祭坛;进门火塘右边为客间区,客间区接待男客;进门火塘左边为厨间区,用于做饭、家里妇女吃饭,堆放食物;进门的左右为外间区,儿女居住。佤族古老的杆栏式草房没有墙,两种结构的草房都是房顶当墙,开有两扇天窗,天窗既是窗又是门。

建盖新房

开办一个新的寨子,首先要选好寨神树(林),祭寨神,各户的地基自由选择,但一个氏姓大概有一定范围。自己选择的地基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若地基选在外姓或者别家的园地里,要备一些盐巴、茶叶、一对蜡烛、芭蕉、一缸水酒,请园地的主人和外姓掌家人到家里,或者自己上门去商议,经同意后便可盖新房。

佤族建盖新房一般选在农历八月(佤历十月)以后,春节过后一般不宜盖新房。盖新房,在七八月份就要开始备料。要先到头人家或者懂历法、会算日子的老人处由选定建房吉日。选好日子后就到山上选择一棵大树为柱,这是新房第一棵砍倒的大料,砍时要注意大树所倒的方向,若倒下时平稳着地为佳,就劈作柱子;若是倒下时还挂在树上没着地,或者倒下的树根压在树桩上,这样就不吉利,这棵树就不能使用,就要再重新选择,若是还不好,就返回家重选日子,再来备料。割茅草由妇女完成。材料备够了就在吉日那天建房,同姓人、外姓人、隔壁邻舍、亲朋好友都要来帮忙。来帮忙的人有的送草片,有的送几把竹篾,有的送竹子,有的送木料、水酒等。房子要当日竖立起盖好进新房,不能隔夜,隔夜是不吉利的。

燕子是佤族崇拜的飞禽之一,故在屋脊上的两头要臵燕尾,一般是用竹、木制成。佤族建房的位臵很讲究,新分家的人不能在父母、哥哥上方居住。

姓氏取名

(一)姓氏

佤族现在使用的姓氏,如赵、陈、李、肖、田、罗、鲍、钟、尹、魏、字、刀、王、杨等,并不是佤族原来的姓氏。关于姓氏的来源与划分,佤族的传说是这样的:

佤族刚从司岗里出来时,尚未划分姓氏。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名达索的老人,上山猎获到一个从天上掉下的大星星,就邀约着所有佤族来分星星肉,并且以此来划分姓氏,分得哪里就姓什么。佤族人俗语叫“星伟路如”(划分姓氏的星星)。从分星星肉以后佤族便有了姓氏。近代以来,由于内地汉族等陆续进入阿佤山及新中建立后佤族参加工作和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导致重名多,为了区别起见,所在单位领导和学校老师给佤族取了汉姓汉名,将佤族的原姓氏取于对应的汉姓,如赛索姓现用“赵”姓,西古姓现用“陈”姓,英荣姓现用“李”姓,西奈姓现用“肖”姓,央更姓现用“田”姓,梅冬姓现用“钟”姓等,并已约定俗成。

(二)取名

婴儿出世2—3天后,就要为其取名。取名时要杀一只公鸡占卜,占卜婴儿将来一生的命运,名字一般由排行和本名两个部分组成。男性的排行由长子依次排列为艾、尼、桑、赛、俄、娄、杰、别、搞等。女性排行也是由长女依次排列为叶、伊、安姆、也、亿、比、卧、吾等。名字有取天干名的,如搞、那、若、门、不勒、改、块、茸、到、嘎等十个,也有取地支名的,如不老、尼、冒、西、社、嘎阿、目吾、散、热、敖、灭、格儿等12个。

例如一个婴儿生于乙巳的日子,若是男孩子排行老大,取天干名就叫艾那,取地支名就叫艾社;若是女孩子排行老大,取天干名就叫叶那,取地支名就叫叶社。有的孩子既不给取天干名也不给取地支名,而取有一定含义的名字。如“保”、“老”、“然”等名字,其含义分别为“保重平安”、“万古流传”、“坚硬结实”。有些人家女孩子多而没有男孩,想要儿子,就给姑娘取个男孩名,有的儿子多而没有女孩想要女孩就给儿子取女孩名。

佤族盛行父子连名制。为人父母了,其称呼也随着改变。男子更改为父母连名,即去掉男子排行,以其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取而代之。如一个名叫尼茸的男子,如果长女(长子)名“那”,其父名就为“那茸”,也可呼“更那”。“更”佤语

为父亲、爸爸,“更娜”意即“那”她(他)爸。母亲不更名,但在交际中可呼灵“咩那”,意即“那她(他)妈”。

佤族称呼特殊、丰富而有趣。在社会交际中,单呼排行表示敬重;单呼小名表示亲昵、随便,称呼真名不带有什么感情包彩。

女子到中年后要更改称谓,单数“你”改为复数“你俩”,单数“她”改为复数“她俩”。有了孙子孙女后,父子连名又改为孙爷连名或爷名。母亲也改称奶名,即在男性名字前加上“达”就是爷名,在女性名字前加上“野”就是奶名。如果孙子叫艾垮,在其孙子名字前边加上“达”就是孙爷连名,如“达艾块”或“达块”。意即“艾块他爷爷”。其孙奶连名也是如此。“达”包括对爷爷、公公以及与爷爷同辈的其他姓氏的老年男子的称谓,“野”包括奶奶、婆婆以及与奶奶同辈的其他氏姓的老年女子的称谓;“抱”包括对舅舅、岳父以及与父亲年龄相当的其他姓氏男性的称谓;“咩”包括对妈妈、岳母的称谓:

“洋叶”、“咩伊”包括对婶婶、舅妈、娘娘、姨妈等的称谓;“更尼”、“更桑”或者“更牙”是对叔叔的称谓;“抱布”包括弟弟、妹妹、小舅子、小姨妹;“艾以”包括姐夫、长兄;“欧”包括嫂嫂、大姐。总之在佤族社会交际中,是不能随意呼喊人名的,该喊什么就喊什么,也不能随意以“喂”来呼人,否则会被斥为无孝之辈。

服饰

佤族尚黑,自古以来将黑色作为自己的象征。在佤族的社会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喜爱黑色和赞美黑色的事例,如俗语“旱地宽荒的多,姑娘白懒的多”,佤族的服装就是以黑色为基调;人们以黑齿为美,故有“牙齿黑才好共欢笑,脚步响才好齐步走”之俗语;头发浓密黑亮的青年男女都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过去,男子若剃光头,发旋处要留一撮“魂发”;头缠黑包头,上着黑色圆领短衣;富裕人家自制双层棉斜襟裳,下穿肥短黑色大摆裆裤,裤脚宽大;有穿耳坠银圈、戴手镯习俗。手持枪弩、身佩长刀,一直视为男性美和力量的象征。

妇女留发长,老年妇女盘发于头顶上,有的缠包头。妇女包头较男性包头大,缠成椭圆表,中秆妇女喜欢将发分两辫。50年代以后,妇女用黑毛线自制

假发作为头饰品。即将假发盘卷于头项上,假发辫上束有两个多色毛线制成的小乡球,少女一般不加编梳,让头发自然向后披,用发箍将头发从刘海以上部分绕在背后,形成一种自然美;小女孩脑门上留刘海。小女孩三四岁就开始穿耳,中青年妇女坠耳环,老年妇女戴银制耳塞或银耳圈,有的将野芦谷珠串成圆圈戴在颈上或缠于腰际。手臂手腕大小手镯,小腿和大腿间若干道竹藤烤制的圆圈,小腿上缚一尺方宽的裹腿布。妇女上着黑色或兰色圆领短衣,下围一条由黑、红紫、蓝、黄等颜色组成的花裙,图案近看交叉起伏,远看犹如波涛滚滚,似鱼鳞,像龙纹。佤族男女喜欢挎自织的筒帕。

婚俗

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很少。一般同姓不婚。过去,认为姑表婚姻是最好的婚姻,舅父家有优先选择外甥女的权利。

但这种近亲婚姻所带来的不幸,也早已被佤族人觉察到,有俗语说“盐酸树不开在马草上,外甥女不嫁回到舅父家”。

佤族有转房习俗,大哥去世,小弟未婚,可以继娶嫂子为妻;大姐去世,小妹未婚,也可以再嫁姐夫,但要在两个自愿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青年男女择偶的主要条件是身强力壮、勤劳朴实、容貌相当,其次才是家庭经济条件。

“串姑娘”

佤族婚姻经过青年间“串姑娘”相认识了解、自由恋爱、订婚送酒,才能结婚。

小伙子十六七岁就开始“串姑娘”。“串姑娘”一般是在晚上十点以后,姑娘有时独自在家睡觉,有时三五个睡在一处。小伙子串姑娘可以三五个一起去,也可以独个行动,老人、父母见有小伙子来串,不会干涉,并要回避。父母希望自家姑娘能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并且能嫁到本村寨更好。小伙子串姑娘可以在姑娘家里火塘边,也可以在野外。

小伙子去串姑娘时,一般弹三弦,去时琴调亲切,意为叫姑娘开门,返回时琴调悠扬,表示留恋。姑娘若已睡觉,可以叫醒。

对于来串的小伙子,不管姑娘是否中意都起来陪坐,否则会视为失礼。姑娘小伙坐在火塘边问长问短,说说笑笑,双方在攀谈中自然流露出爱慕之情。串姑娘时,姑娘要给小伙子梳头。梳头时,便是男女彼此窃窃私语,充分表达自己情意和传递有关爱情信物的时候。

信物一般是烟盒、梳子、头巾、钱、手镯、戒指、银纽扣等。

在串姑娘期间,不能发生两性关系。通过长时期交往接触,相互了解,认为对方是最称心的伴侣,才告之父母,准备认婚。在过去,佤族有脱包头的习惯,小伙子认为姑娘是最称心的伴侣,就将姑娘的包头脱下带回家交给父母,父母要杀鸡,将鸡血滴在包头上,然后占卦卜吉;若鸡卦预示吉利,就订婚;若是凶卦,父母要反对这门亲事。

订婚

佤族叫“朵帕克”,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媒人带上一斤酒,到姑娘家提亲,听女方家对这门亲事的意见,这叫“串姑娘酒”。

第二次是送小礼,五至七人带上一包茶叶、几包烟、一坛水酒、一串芭蕉到女方家。这次要召集女方家舅父、老人等商议这门婚事。按常理,即使女方同意,也要当着大家的面假装反对,说自家姑娘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仅仅找些借口而已。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送礼,这次所带的彩礼比第二次多,由男方带烟、酒、茶、糖、芭蕉外,还带一只大公鸡、一箩大米到女方家。到女方家后,到女方家后,由男方舅父酹酒,将所带的彩礼交给女方家,女方家的亲戚朋友要到齐,并杀大公鸡煮烂饭招待宾客,最后由老人看卦确定结婚日子。订婚后,男女双方要互相帮助劳动。订了婚的姑娘就不再参加“串姑娘”活动了,否则,会受到男方家的惩罚,甚至会被抛弃。

结婚

订婚后男女两家各自做好准备,如酿制水酒,舂备大米,准备鸡、猪等,等待举办婚礼。过去,男方要付给女方家聘礼。姑娘的聘礼父母不全部占有,要分给亲戚。结婚那天,男女两家各有自己的迎送队伍,男方迎亲队伍由舅父杵长镖走在队伍前头领路,由新郎的叔叔挎长刀紧跟舅父,随后便是芦笙手、敲芒锣的和拿礼品的若干人;女方家的送亲队伍也是这样组成的。

迎亲队伍到新娘家门口时,新娘家的“门宫”早已紧紧把门关上,新郎及迎亲队伍无法进去,只好暂时站在门外。等舅父跟门官对话,付给门官开门钱后,方才将大门开启。“开门钱”一般是一个银币或者烟锅,朝门缝里塞进屋里。进屋后,由舅父清点所带的礼物,一一交给新娘的舅父,然后,新娘家摆出宴席款待迎亲队伍。在新娘家办完后,就把新娘迎到新郎家,大门早已打开,婆婆公公出来迎接新人。进屋后还是由舅父清点新娘的嫁妆,再摆出宴席款待来宾。到此,结婚仪式就告结束。过去,佤族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同房,由陪娘或者新娘姐妹陪新娘同居,婚后三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

生育

男女青年结婚后最关心的是生育,若婚后三四年内尚未生育,就认为是夫妻精魂还未结合在一起,要“修正婚礼”。修正婚礼前,要先用鸡卦占卜,若是男方尚未结合,只需在男方家修正婚礼就行了;若是女方精魂尚未到男方家,则需到女方家重新“娶魂”。选定吉日后,男方家请几个善于辞令的老人带上彩礼,领着不育的夫妇到女方家。男方家将所带来的烟、酒、茶、糖、衣物、白布等礼物一一摆在桌上,然后斟酒致词,说明来意,“我们的芒锣早已敲响过,两家早已结为亲家,但是平整好的土地棉花尚未打苞,葫芦也未结果,小米还不结果,暖和的火塘边没有小孩嬉戏。因此,我们特来向舅父、母亲、长辈和老人致意,请求他们再给我们棉花籽……”。将礼物交给女方舅父后,舅父接着又斟酒致答词:

“既然我们已结为亲家,我们已经搭好人来人往的铜梯,我们也希望同种的土地上棉花打苞、葫芦结果、小米结实。请向公公、婆婆、长辈和老人致意,我们不会吝懂我们的葫芦种、小米籽,让我们共同祝福,使小俩口相亲相爱,早日携儿带女”。然后将礼物分给大家,一截白布送给女方母亲,衣物送给舅父作为礼仪。女方家要杀公鸡煮烂饭,款待亲友。男方家要返回时,女方的母亲就将葫芦籽、瓜种、谷种等一样几粒用黑布包好交给不育的夫妇,女方的舅父解下自己的腰带送给新郎享用,意为让新娘的精魂不要留在舅父家,好好跟丈夫回家一起生儿育女。所带回来的葫芦籽、瓜种,要叫新娘种在地里,让它发芽结果。

佤族妇女妊娠期间,照样参加生产劳动。碰上难产的,要让产妇的丈夫放掉塞好的铜炮枪,然后叫他帮助按压,说是让孩子看见自己的父亲,就乐意离开娘肚子。产后要杀一只小白母鸡,加米、茴香等熬成粥汤给产妇先喝,这叫“引乳汁鸡”。产妇喝了粥汤后就出乳汁了。在婴孩脐带表层未脱落之前,忌生人进家门,若是生人进家门,走时要给婴孩手臂拴白线或是送点礼物,表示留住婴儿的魂,孩子就安然无恙。婴儿脐带表层脱落后要进行“不列”仪式,即产妇背着自己小婴儿到寨子外边,让婴儿出来看看地方。至此,孩子家里才算正式增加一个人了。“不列”了以后,产妇可以在家里做些轻微的家务劳动,若产妇或婴儿生病死去,就不属于“凶死”。

节日

在节日祝词中,佤族常念到:

“便克公艾、斋公尼、卧公桑木”。“便”即老大,“斋”为老二,“卧”为老三。“便”、“斋”、“卧”就是佤族的传统节日。

“便克”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节日,类似其他民族的火把节,但它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过节这天,家禽家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要全部关好收齐,不能让其留在野外,别人借去的也要收回,家里人不准外出。除了派女孩至旱谷地里摘小米穗或者几片叶子、瓜果之类外,全寨人谁也不准上山下地干活,不准出门串亲。因为小米比旱谷成熟得早,就先叫小米魂,生怕不干净的人先拿吃,年成不好。小米穗、瓜果等拿到家后要杀鸡、蒸糯米饭、舂粑粑,由老人祝辞叫魂。这天早上忌客人进屋。

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要点燃火把,竖在屋檐下,整个寨子亮如白昼,接着用干蒿子和香灰撒向室内外,驱逐蚊蝇。青年男女借撒香灰之机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老人们成群结队地巡回喝酒唱调对歌,整个寨子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在佤族节日中,便克是第一大节日,人们将它视为避灾驱鬼,送旧迎新,预示家事平安、五谷丰登,六蓄兴旺的隆重佳节,视为旧的灾难、饥饿、疾病的结束,新的吉祥、平安、快乐的开始。

“斋”节:

每年农历八月(佤历十月)间,当谷子刚熟时,头人便召集老人商定过节的日子。过节前一两天内,大家要修好驮运旱谷的道路桥梁。过节那天,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让他们在田地里采摘谷穗,即拿“谷魂”。谷穗拿到家后,要杀鸡、滤水酒、蒸糯米饭、舂粑粑等,并将拿来的新谷剥几粒煮进鸡肉烂饭里,这就是“尝新米”。过“斋”节时,大家都喜庆丰收。

晚上,年轻人踏着皎洁的月光,在舞场上欢庆歌舞。1999年,沧源佤族自治县颁布《自治县自治条例》,规定:

“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日为佤族新米节”。佤族新米节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更有较深远的思想内涵,节日中佤族对“谷魂”的崇拜,就是对劳动的崇拜。

“卧”节:

即春节。佤族过春节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节日前几个月,家家户户都要备好肉食、柴禾、节日新装等,要维修房屋。临近节日,妇女割草准备马料,男子修水沟迎新水。腊月二十九日,村寨中的舞场上要竖栽一棵松,装饰打歌场。

腊月三十晚,每家都舂糯米粑粑、滤水酒,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家里酹酒祝词。大年初一清早,大家都起来放枪鸣炮,宣布新的一年到来了,这时妇女小孩子也都起来抬起竹筒接新吉祥的“新水”。大年初一是戒忌日,佤语叫“近”。这天全寨人不出寨门,外寨人也不宜入寨进屋,大家只能在家里安闲。大年初二清早照例响起隆隆的枪炮,告示大家今天的拜年日。佤族拜年通常逐家逐户拜一下,备有家宴的吃上一点,未备家宴的喝一上两杯水酒就行了。佤族通常在初二这天开始打歌,下午四点左右老年人就到舞场开始打歌。把一年中的激情和快乐尽情释放出来。

过年一般5—7天,打歌也要打3个晚上。过年期间,中老年人喜欢聚在一起唱“宗呷”(唱调),用歌来抒怀,年轻人则聚在舞场上打陀螺、到野外踏青娱乐。信仰佛教的班洪、班老佤族和傣族一样,过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信仰基督教的永和等地佤族除了过便克节、新米节外,还过圣诞节。

“朵巴阿”

“朵巴阿”是一种送腿子肉,认、拜祖先的礼仪。佤族认为“朵巴阿”是极为光彩的事,是维系亲属关系、联络感情、表达心意的一种重要方式。腿要送右前腿,连肉带骨整条送,同时加送一块直径一尺方圆的糯米粑粑。送腿子肉的规矩是按长幼之序。弟弟送给哥哥,哥哥送给伯父之小子,小子送给次子,次子送给长子;若父母还健在,儿子家的腿子肉要统统送给父母;若父母去世,就送给较亲近的亲戚;若确实找不到亲戚可送,可敬献给大树,亦表示获祭祖宗。

腿子肉一般是在适年过节或家中办大事时送,凡家中宰杀的畜禽和猎物的腿子肉均可送,没有腿子肉的人家,可将糯米粑粑做成腿子形代替腿子肉敬献给祖宗。

论白族的舞蹈文化特色

论白族的舞蹈文化特色——大理风韵 摘要大理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以及人文气息的好地方。大理白族的人民家家养花,户户流水。在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优美幽静的自然环境下,白族孕育了属于他们的艺术文化,也创造了具有白族特色的舞蹈。这对现代舞蹈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起了非常大的启发作用。 关键字大理白族舞蹈艺术 1、大理的简介 大理坐落在云南的中部,在这里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原始居民在大理居住。古人曾赞大理有“风花雪月”四美景,也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迷人自然风景一直以来是一大特色。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包括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众多民族云集,造就了大理丰富的民族文化。 大理地方文化绚烂,民族风情浓郁。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史以来一直为各大文人骚客所喜爱,如马可波罗、徐霞客等多到此游览并写下了游记。另外,还有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吟咏过南诏的历史。 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悠久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文化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族人民从服饰、住居、婚嫁、信仰、习俗以及庆典节日,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情趣,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图1-1 苍山图1-2 洱海 2、白族的人文风情 白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文历史。主要涉猎农业种植,水利兴修,历法、天文、医学的发展,绘画、建筑、雕刻的发展、史学的创作等各个方面。如在建筑上,中外闻名的大理三塔,虽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摇撼,仍巍然屹立;在雕刻上,朝川石宝山的石窟人像,为唐宋时代劳动人民精心雕歌技艺高超,人物体态多姿、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大理弘圣寺塔、蛇骨塔和弥渡铜柱铁庙,以及南沼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等建筑雕刻,都是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物;在绘画上,公元899年张顾、主奉宗所绘的《南馏中兴国史画卷》,张胜温画的《大理面卷》,是现存的古代白族人民创作的名画,在国内外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解 读 佤 族 文 化 中 的 生 命 观

解读佤族文化中的生命观 王志红,谢 薇,何 丹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200) 摘 要:佤族认为是自然的运动变化孕育了生命。在大洪水的灾难中,是其他生物的帮助使人类躲过了那场劫难。“司岗里”是佤族的根、生命之源,是佤族对原始穴居生活的记忆,同时也是对生命母体的朦胧认识。 关键词:佤族;文化;生命观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2006)增刊—0036—02 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最初的第 一个问题,也是人类的终极问题。更是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因为不同的生命观,决定了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佤族民众中流传几千年的创世传说中,清晰地记载着他们对这个问题独特的理解。1 地球的诞生 佤族认为,很早很早的时候,整个宇宙是空 的,充满了云雾,没有天与地,更无生灵。在这漫无边际的云雾中,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演变,诞生了一粒石子,小石子不断长大,长成了地球。云雾渐渐上升,而成天空,天和地由此而形成。 地球形成以后,在天与地之间的云雾运动之中,孕育了一个灵魂,这个灵魂游荡在天地之间,行使着主宰宇宙的神圣职责,它就是天神“达西爷”。这时候的地球,“虽然有了大地,但干涸坚硬;有了天幕,但黑暗无比。这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宇宙,天神感到无比孤独……达西爷放声大哭,他的眼泪化成了倾盆大雨,大地上从此有了水。地上的水汇成了江河,江河水流向低处开辟了山川,江河水汇到了一起,形成了湖泊、大海、淹没了天和地 交接的地方”[1] 。 大地有了水的滋润,就孕育并诞生了另一个生命和灵魂,这就是地神“麻西雍”。 孤独让天神“达西爷”和地神“麻西雍”结合在一起,寂寞又让他们创造了语言。天神和地神生了一对双胞胎,它们就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以后又生了许多孩子,这些孩子就是天上的星星。从此宇宙有了日月星辰,地球有了山川河流。2 生物的起源 天神和地神又生了很多的孩子,他们分管着山 川江河,为了让孩子们有个玩耍的地方,为了让地球更加美丽,达西爷着手造起了万物。他首先创造的植物是一片竹林,创造的生命是黄牛。他让树木轮流开花结果,让动物自己能繁衍后代。 所以,现在的佤族村寨都种竹子,都围绕着村寨周围种有“护寨神林”,每个村寨都被龙竹和大青树所包围。竹子既是一种神物,也是他们储物、造房的材料。大青树是神树,是祭祀的对象。3 人类的诞生 天神创造了万物之后,地神创造了人类。地球上有了第一批人类后,他们有生无死,又不断地生下孩子,大地上挤满了人类,他们吃光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天神创造的一切都被他们所践踏,大地变得一片苍凉。天神震怒了,他派他的儿子达赛(雷神)放火,要毁灭世上的一切,重新创造美丽的世界。熊熊的大火吞噬了世间的生灵。地神爱怜她亲手创造的人类,她悄悄地救下几个人,藏在一个山洞里。 天神以为世上的生灵已全部灭亡,他又开始重新创造了世间万物。地神藏在山洞里的人走出山洞,世上又有了人类,他们是第二批人类。 不久,天神发现了这些从山洞里出来的人类,他又一次恼怒了,要把他们毁灭。在地神的苦苦哀求下,天神答应让人类留在世上,但是提出了条件:除非他们有生也有死,一年只生一胎;只吃瓜果树叶,不再吃土。从此,人类开始吃瓜果树叶。但人类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知道劳作创造,人口又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吃光了一片又一片的森林,践 6 3第29卷增刊 2006年8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C ollege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 ol.298.2006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A

云南大学2013至2014学年下学期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期末考试A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14.6.24 任课教师:白永芳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学号:20121180096 姓名:李小花 以自己在“课堂参与”中所讲述的“民族服饰文化”为基础,仔细梳理学者研究成果,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在相应民族的服饰文化范畴内自拟题目,撰写符合要求的论文。 写作要求: 1.围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自拟题目 2.字数4000——8000字 3.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4.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 5.独立思考与精心组织 评分标准: 一类卷(90——100分):选题精当,字数适中;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图文并茂;有个人思考且表述精当。 二类卷(75——89分):选题恰当,字数适中;结构完整,逻辑较清晰;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 三类卷(60——74分):选题与字数基本符合要求,结构较完整,逻辑较清晰。 四类卷(60分以下):选题与字数明显不符合要求。 佤族服饰文化 简介 人口及分布: 佤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我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也有分布。由于佤族主要分布区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展开地带,山峦起伏,平坝极少,又称阿佤山区。 语言和文字: 佤族使用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分为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分若干土语。佤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前,英、美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了一种佤文,很粗糙,使用范围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派语言工作者对佤语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于1957年设计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 佤族族称: 汉晋间统称中国孟高棉语族各民族为“濮”,主要分布于澜沧江及红河以西广大地区,与壮、傣等族先民交错杂处。唐、宋时期,澜沧江以西的“望蛮”、“朴子蛮”、“赤口濮”、“黑焚濮”都是佤崩龙语支各族的族称。元代的“蒲蛮”分“生蒲”(或称“野蒲”)和“熟蒲”。“生蒲”在镇康及其以南,与佤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明清文献中对怒江和澜沧江流域的居民,有很多不同的族称,其中“嘎喇”、“古喇”、“喇喇”、“哈瓦”、“卡喇瓦”、“哈喇枉”和“卡佤”等就是对佤族的称呼。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历史: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佤族支系: 根据本民族自称、历史传说、氏族谱系,以及服饰文化等诸因素,可分为六至七个支系,它们是勒佤、布饶、佤、腊、佤崩、佤固德、恩人和宋人等。勒佤:居住在西盟县及阿佤山腹地;布饶人:其分布广泛,主要居于澜沧、双江、耿马、普洱等县,这部分人保留“濮(蒲)”人的称谓,可能属古代“濮”人的直接后裔;佤:居住在永德、镇康一带;腊人:班老、班洪、龙夸、曼相一带佤族自称为腊或“究腊”;佤崩:又称“阿佤莱”,他们原住在萨尔温江以西,100多年前迁居西盟山,其祖先居住在“孟卯浩发”(大理保山)时期与德昂族同属一个支系;佤固德:翁嘎科佤族自

佤族舞蹈文化特征

浅谈对西盟佤族民间舞蹈的几点认识 西盟县民族小学实习教师:陈东方 摘要: 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虽然之前我做过教师,但我没有教过音乐,同时也不再从事教育工作,可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着佤族的歌舞文化,从小就被这高亢、深沉、粗狂并能让人为之振奋、为之陶醉的音乐舞蹈而深深打动。我也是一名佤族,我深深的爱着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投入

到开发、挖掘、继承和弘扬这项文化的工作当中。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唐、明代就有望蛮、哈瓦、古刺、哈刺、哈杜等记载,这些均为佤族祖先的不同称呼。自古以来,佤族就繁衍、生息在祖国西南边疆的阿佤山区(主要聚集在西盟县境内)。由于历史等原因,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形态不仅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解放前,佤族社会始终停留在带有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的奴隶社会,只有少部分杂居区进入封建社会初期,佤族聚集区的社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广大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身穿兽皮芭蕉叶,吃的是山茅野菜枇杷果”的悲惨生活。尽管如此,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以及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了带有浓重民族地方特色文学和歌舞艺术。就文学而言,就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叙事长诗、抒情长诗、短歌、民谣、谜语、谚语等。而在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裁中,歌舞形式则感情充沛、内容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形象、生动、具体,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独到一方。诸如佤族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以及生产劳动、上山打猎、下河捉鱼、进新房等等,都有自己的歌舞展现形式,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佤族——逢事必歌舞,歌舞必逢事。这里,我仅以个人的拙见并结合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浅谈一谈对佤族民间歌舞的一些认识。 西盟县境内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

公共管理视角下浅析佤族女性农民工婚育变迁近.doc

公共管理视角下浅析佤族女性农民工婚育 变迁近- 十年来,在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的强大作用下,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在全国人口流动趋势的影响下,云南省佤族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外出务工的热潮。笔者通过对世界佤乡,秘境临沧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芒卡镇莱片村岩门二组佤族女性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调查跨境民族女性人口流动对传统婚育造成的影响及相关对策。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的输出流动,有的是通过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行为,有的是经亲朋好友等社会网络介绍,也有的是个人自己寻找、朋友帮助带出去等方式,成为劳务输出外流型女性流动。[1]对于女性流动人口来说,婚育问题对其个人的影响最主要最直接,同时也给当地计生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莱片村位于芒卡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平均海拔800 米,属于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6℃,终年无霜。[2]莱片村岩门二组共有43 户,总人口185 人。1995 年以前,莱片村佤族女性从不出去打工。近十年来,莱片村岩门二组共有30 名女性外出务工,包括已婚和未婚者,已婚女性有23 人,未婚女性有7 人。已婚女性务工地集中在山东省、湖南省及四川省,未婚女性务工地除集中在以上三个省外,还有江苏省、广东省及上海市等地。外出务工女性占莱片村岩门二组女性总人口的80%左右。①已婚务工女性的文化程度都在小学或文盲阶段,未婚务工女性文化程度都在初中阶段。该村女性农民工务工历史较短,称得上是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25 岁上下、于20 世纪90 年代外出打

工的农民工群体。[3]30莱片村岩门二组外嫁女性共有23 人,计山东省7 人,安徽省7 人,河南省3 人,湖北省4 人,四川省1 人,还有大理1 人。②莱片村女性农民工不论未婚还是已婚,她们的务工经历都会对其婚育观念产生影响,并切实改变着她们的婚育行为。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分析跨境特困佤族女性农民工的婚育变迁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传统婚育的变迁 1. 婚姻形式:由无媒不婚变为无媒而婚 佤族传统婚俗是男女青年在遵守婚姻习惯法的前提下自由恋爱。他们在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要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也要事先告知父母长辈,在得到双方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不会过多干涉子女的婚姻)。因此,佤族传统婚俗中青年男女有恋爱择偶的自由空间,但仍无法摆脱中国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俗的限制。在1990 年以前由于经济贫困,一些未婚女性在父母的强迫下被迫外嫁,对象多是外省因残疾、患病、贫困、大龄、离婚或丧妻等在当地处于相对婚配劣势的男性,他们用比本地更有优势的彩礼钱(一般是本地彩礼的五到十倍的价格)交给女方父母,就可以将女方带走。这种建立在金钱交易基础上、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有些女子外嫁后因夫妻感情不和、婆媳矛盾、不生儿子而被虐待等因素,导致女方身心疲惫又跑回娘家。这种带有买卖性质的婚姻形式尽管没有按照莱片村佤族传统的说媒过程进行求婚,但女方父母还是会请女方的舅舅或寨里的长辈等在现场作为交易见证人以证明女儿出嫁了。可见,不管怎样,莱片村女性传统的婚姻形式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媒人,他们促成和见证了婚姻的结合。不可否认,买卖婚姻的

佤族人的饮食

佤族人的饮食 生活在云南的佤族大多居住在云南的西南方向的高山处,每年的日照时间也较长,气温也是非常的高,由于地处亚热带森林一带,相对来说,湿度也是相当的大,因此,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很容易患风湿性一类的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饮食也不得不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在那里,汗出不来是一件十分难受的事,若不流汗就等于被风湿病给“关押”了,得上风湿病是早晚的事。为了防止患上这种病,人们对饮食是想尽了办法,尽量的多吃一些让人能多排汗的食物,才能减少生病的机率。 辣椒是一种能比较能让人出汗食物,大家都知道,四川人都喜欢吃辣子,其实,在四川以南的地区,大家吃的大部分也都是辣子,可谓是无辣不成席。 佤族人吃饭也比较讲究,他们的菜并并不像川菜的那么辣得过火,大部分是有辣而不过。基本上不管哪盘菜都要来上一点辣,这样,来自外地的人也可以接受得了。 炸排骨 佤族人制作的肉菜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不太适应,其原因是菜做得比较硬,放到口里基本上咬不动。主要是做菜的时候要将肉啦、排骨啦等放在油锅里炸一遍,洒上芝麻后才端上桌,这样的菜看起来很好,但一吃起来----哎!只能干瞪眼,太硬了!(这样的菜含的水分很少,所以,佤族人在外干活的时候,也不会多流汗,得风湿病的机率也就小了) 有几道佤族菜看起来是很害怕,但吃起来是非常的鲜美。这几种菜的名字就是:炸蜂蛹、炸竹节虫和炸猪皮。 炸蜂蛹 炸蜂蛹是将未长成蜂子(黄蜂、马蜂、蜜蜂等)的蜂巢取下,将蜂蛹取出,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然后拌上调料。味到鲜美,与蚕蛹味到相近,但比蚕蛹味道更佳。竹节虫的制作方法和炸蜂蛹几乎是一样的,大家不妨试试啊!不过要提醒大家一下,不要因为贪嘴而去捅马蜂窝啊!很危险的。 炸猪皮 炸猪皮的方法是将猪皮收拾干净后用水煮熟,在煮制期间可根据个人的口味适量放盐,煮熟的猪皮捞出切成小块晾干(大约晾3-5天),干透后在放入油锅中炸透,这样,一盘佤族的炸猪皮就作好了。大家可以跟着学习做啊!(口感酥脆,肥而不腻,据说女士吃了还可以美容哦!) 另外,佤族人很喜欢和酒,可以说是无酒不成席,若是到佤族农家做客,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酒。带上两瓶酒到佤族农家,他们回拿你当成贵宾的!

佤族的迁徙

佤族的迁徙 佤族(包括不同称谓的其他一些支系)共有100多万人,其中,分布在中国境内的有39万余人(2000年第五次人普查数据),中南半岛各国、缅甸有60万人,泰国和老挝3~5万人左右。佤族自称阿佤、布绕克,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佤族(包括不同称谓的其他一些支系)共有100多万人,其中,分布在中国境内的有39万余人(2000年第五次人普查数据),中南半岛各国、缅甸有60万人,泰国和老挝3~5万人左右。佤族自称“阿佤”、“布绕克”,是周 秦时期“百濮”的一支,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佤族没有文字,其数千年颠沛流离的迁徙史均是凭借着佤族祭师“召宰”天才般的记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当我们以“孟高棉语族”为线索向上追溯的时候,便会发现,佤族《司岗里》叙事神话传说,不仅是佤族漫长迁徙记忆的集中再现,还是孟高棉语族族群乃至上古时代濮人族群迁徙发展的历史再现。正如《司岗里》中所讲述的那样,在上古时代,佤族先祖的濮人族群和操孟高棉语族群,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还曾经在中国西南乃至东南亚辽阔的土地上创造过灿烂特异的文化。 据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濮人族群便活动在我国西南辽阔的土地上,并把云南的朱提(昭通)等广大地区作为自己的家园和乐土。濮人族群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他们择水而居,过着落地生根、春种秋收的农耕生活。并像半个世纪前的阿佤人一样,当春雨来临前,将要播种的山地焚烧,让灌木野草化为肥料,待头场春雨下过,用简单的工具开始播种。这种择水而居、落地生根的农耕生活,促使濮人族群沿着江水河谷迁徙拓展,将他们创造的农耕文明带到了包括今云南、贵州、四川以至江汉流域以西蜀身毒道沿线的广大地区,成为上古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族,并在惜墨如金的汉文史籍中烙下了自己深深的烙印。人们将流经濮人居住的元江称为“仆水”(濮水),将滇东南和滇西南的“南域”称为“闽濮之乡”;现代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早在西汉末年,朱提(昭通)的僰人(濮人)已修‘千顷池’,种植水稻,冶铜技术较为发达”。 尽管关于先秦时期云南和内地的关系有关文献记载较少,但仍能从一些零星的文字中找到濮人的身影:《逸周书》等书记载,远在商汤之时,四方诸侯来贡献“方物”,南方产里、百濮等曾献上各种珍贵宝石、象牙、美丽的羽毛和“短狗”;到了西周初年,在成周(今洛阳)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朝献,又有“卜人”来献丹沙。文中所提到的“百濮”、“卜人”,指的就是佤族的先祖濮人。或许是由于对先祖濮人的记忆,时至今日,佤语“人”和“种族”一词的发音仍为“布”,并自称“布绕”。 东南亚历史研究学者何平先生的研究表明,孟高棉语民族的先民应该就是中国古书中提到的濮人族群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发祥地应该就是在中国南方地区,后来逐步迁徙到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地区。在向中南半岛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族群当中的高棉人一度发展成了雄踞中南半岛的势力;而与之有亲缘关系的孟人一度在中南半岛西部建立了他们的国家,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声息繁衍之地,也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少数民族成份居全国前列。因此,云南民族众多,人口在5000 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水族满族等25 个,其中独有少数民族15 个。少数民族人口1415.3 万,占全省人口的33.41 %。 一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的原因,各民族从聚居分布居住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一)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特有的立体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民族的居住特点。从垂直分布看,各民族居住地以山区为主;从平面分布看,又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边境及边远地区。全省没有民族成份单一的县(市),每个县(市)一般有5 -10 个世局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一般聚居在5 -10 个县。因此,全省共有8 个自治州,29 个自治县,79 个民族自治地方县和197 个民族乡,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长期以

来,云南各民族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以村寨或村寨连片聚居,保持本民族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相互之间不易被同化融合,但又相互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各民族还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被称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多样性的特点。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乃至一个民族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心和扶持下,经过云南各族人们的拼搏奋斗,曾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力水平极为薄弱的云南各民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采取特殊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云南有4061 千米的国境线,与东南亚国家山同脉、水同源,16 种少数民族在云南和东南亚国家跨境而居,具有同源文化和亲缘民族的特点。

【人物介绍】岩坤云南罗平高粱起舞,红红火火景象展现佤族舞蹈魅力

岩坤云南罗平高粱起舞,红红火火景象展现佤族舞蹈魅力 岩坤天生就是一个舞者、一个舞痴,在他心里,舞蹈就是生命,就是幸福。 时光匆匆,岩坤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表演了他的舞蹈,用舞蹈讲述了中国云南阿佤山的神奇故事。岩坤现在是民族大学舞蹈教师,他正在着手完成一项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佤族卷》舞蹈部分的编写。岩坤将传承佤族文化视为一生的使命,他始终对佤族传统舞蹈进行研究和挖掘,并取得了成绩。在传承佤族文化上,他培养了众多的佤族民间艺人,有许多人现在已小有成就。岩坤现在常回到佤山,寻找他艺术的根源,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做着自己的一份努力。 深秋的云南罗平,2万亩红高粱红红火火。国庆前夕,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家协会会员、原中国中央歌舞团独舞演员、中国佤族青年舞蹈家、中国佤族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最权威舞蹈赛事获奖者、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师、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岩坤,深入云南省罗平县红高粱科技示范园、云南君和酒业公司以靓丽的身影、澎湃的激情,展现中国佤族舞蹈艺术的无限魅力。 根据音之舞(舞蹈培训全国连锁—提供杭州舞蹈培训、嘉兴舞蹈培训、宁波舞蹈培训和绍兴舞蹈培训)网站的记者得到的消息,佤族舞神岩坤将打算佤族舞蹈舞出了山村,舞进美丽罗平的万亩红高粱科技示范园,舞进了世界人民的眼中。罗平是著名的旅游县,他深入田间地角、进企业表演佤族舞蹈,源于他对基层人民群众的爱,源于他对舞蹈的执着。岩坤在罗平县红高粱地里赤露上背,垂着长发,手拿牛角,腰上佩带着贝壳项链,佤族汉子最原生态的装扮给前来观看红高粱的朋友们带来了精彩。他跳着纯粹原生态的舞蹈,不禁就被热烈的掌声感动了,再辛苦再付出,他也觉得值得。在红高粱地里,歌舞《红红的高粱香香的酒》,“阿嘞呦……高粱红了,高粱红了,阿嘞呦……百里高粱铺锦绣,请来罗平走一走,红满山坡绿满沟哎,欢声笑语吊脚楼。红红的高粱美美的秋,赶秋正是好时候;红红的高粱香香的酒,好酒等待好朋友。红红的高粱美美的秋,美景送你好享受;红红的高粱香香的酒,好酒香在心里头。阿——嘞——呦……” 在云南君罗平,岩坤跳起疯狂起舞,那神秘、古朴的跳法,员工们陶醉其中,人民分不清他是在与神共舞、还是激情表演,这是佤族特有的牛头舞,这样罕见的舞蹈动律,使其跳出来的味道是无法用语言能表达的。岩坤的灵感来源于佤族民族民间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风俗剽牛祭祀,佤族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每当遇到生老病死,婚丧取嫁等等佤族人都喜欢进行带有象征意义的民族宗教祭祀活动。在祭祀的时候,他们就会跳这种牛头舞,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对自然万物的感激。岩坤与云南君和酒业员工携手共唱《美酒祝福》“那一抹彩霞牵着阳光,悄悄地染红了那片高粱,把一个心愿融进瓦缸,酿出的美酒啊溜溜的爽。哦嘞阿嘞央,天上有琼浆嘞,总在把你想,哦嘞阿嘞央,地上有滇王,总有话想讲,一碗交杯酒一声祝福,八方一家亲哎,情深意长!那一泓清泉来自何方?轻轻地走进了我的故乡,把一片深情留在作坊,酿出的美酒啊幽幽的香,哦嘞阿嘞央,天上有琼浆嘞,总在把你想,哦嘞阿嘞央,地上有滇王,总有歌想唱,一杯同心酒一声祝福,花好月儿圆哎,天地吉祥!”

佤族人是怎样传承佤族历史文化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佤族人是怎样传承佤族历史文化的 导语:2009年7月14日,63岁的佤族民间艺人尼端穿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佤族乐器,参加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期阿佤文化传习小组的学生毕业典礼,指导 2009年7月14日,63岁的佤族民间艺人尼端穿着盛装,带上自制的佤族乐器,参加了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期阿佤文化传习小组的学生毕业典礼,指导教师张晓玲带着12名学员早早来到佤族木鼓风情园表演歌舞,为孩子们录音录像存档。她高兴地说:“这是我们佤族文化的第一批传承人”。 2003年以来,西盟县提出了“文化兴县”战略,建成了佤族博物馆,继续保留发展了民族歌舞团,举办一年一届的“木鼓节”,还对被命名的民间艺人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补助,开办阿佤文化传习小组,抢救、保护、弘扬佤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习小组的孩子全是佤族子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佤族文化,具有一定的艺术表演基础。老师也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文化局的干部,也有长期生活在佤山农村的民间艺人,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补助教师和学员的食宿费。学员们每天放学后就到传习组集中排练,双休日则全天授课,专习佤族传统舞蹈、器乐、说唱、礼仪等内容。今年毕业的12名学员是众多参加学习的孩子中的佼佼者,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系统学习培训,成为佤族文化传承的新一代骨干力量。 传习组2005年开办以来,12名学员已是名满佤山的“小明星”。2007年,孩子们在北京举办的联合国国际音乐理事会论坛上表演了佤族歌舞《阿佤风韵》等节目,并于2008年参加了云南省春节联欢晚会,好评如潮。此后他们又参加了普洱市和县里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声

佤族文化

第十八篇佤文化 第一章资源 临沧,是中国佤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在全市7县1区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佤族22.3万人,占全国佤族人口的68%,其中沧源、耿马、双江3个自治县的佤族人口最多,仅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人口就有14.15万人,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2.5%。 在临沧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临沧各族人民在长期繁衍生息共存与共融中积淀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12种世居民族共同创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民风民俗浓郁、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丰富。在这些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中,尤以阿佤山的自然资源最为深厚、特色最为显著。 临沧市委和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出发,在本世纪初明确提出打造“以佤民族文化为显著特色的临沧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思路,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和开发,佤文化品牌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不仅使临沧的佤文化走出市门、省门和国门,而且使佤文化品牌在省内外得到确立,声誉响遍国内外。 第一节自然资源 一、特殊区位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主的阿佤山地区,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30′之间。位于临沧市的西南部,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南与思茅市的澜沧接壤。西南与缅甸禅邦共和国比邻,国土面积2 445平方千米。国境线长达147.083千米。是中国通往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陆上捷径之一。 二、地理环境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大部位居北回归线以南,处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汇处。西部、以勐董河为界向西,属横断山。 这里山高谷深,山势雄伟,植物垂直分布明显,物种丰富多样,故有人称:“沧源一山有三带。”即热带、亚热带、温带。多样的气候条件为多种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创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部、以勐董河和贺勐河为界,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貌向西南延伸的余脉,像一把长剑直插沧源中部。这一带山势险峻,溶洞密布、洞中有洞、洞中有河、多洞相通,十分奇特。东部以贺勐河为界向东,

中国各民族简介

民族介绍讲稿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为大家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了解民族风俗。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 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刺绣、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藏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 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 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关于经营农业。 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 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黎族:分布在海南省,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傣族:分布在云南,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 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主要从事农业。 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主要从事农业。 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佤族:分布在云南,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

临沧简介

临沧基本市情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7县1区,总人口250万。 临沧区位独特。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1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从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陆路距缅甸腊戌148公里,距皎漂888公里,是云南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通往南亚东南亚、通向印度洋的黄金口岸。 临沧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6.5%,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水量达1500毫米以上,群山叠翠、四季恒春,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被命名为“中国恒春之都”,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是中国少有的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城市。2014年,沧源县被国际旅游协会授牌国际旅游度假区。 临沧资源富集。是云南“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水电富矿”、“药物宝

库”、“天然花园”的缩影。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诃子产量全国第一,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32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红茶产量占全国红茶产量的15%,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中国红茶之都”。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是云南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核桃、橡胶、咖啡种植规模和产量位列全省前茅。矿电资源丰富,锗矿储量全国第一,是世界著名“锗都”。境内拥有小湾、漫弯、大朝山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 临沧文化璀璨。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以佤文化为代表的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其中佤族人口24.4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60%,是中国佤文化荟萃之地,是著名的世界佤乡。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和“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被誉为“亚洲微电影城”。

佤族

佤族 佤族编辑词条 B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佤语、汉语基督教,佛教和万物有灵德昂族,布朗族佤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Va)是亚洲的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山地,分属于缅甸与中国。在缅甸境内超过60万人,主要分布于佤邦,也分布于掸邦。在中国约4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澜沧、孟连、双江、耿马、镇康等县。传统上佤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现在则多信仰基督教或佛教。佤族使用佤语,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巴饶克、佤和阿佤3个方言。20 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正文缺少最新信息,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目录展开 1 民族概况 2 民族历史 3 民族习俗 3.1 礼仪 3.2 饮食 3.3 食俗 3.4 节庆 4 民族文化 4.1 建 筑 4.2 文化艺术 4.3 语言文字 5 宗教信仰 5.1 鬼神崇拜 5.2 祭祀 6 佤族医学7 天文历法8 历史事件 1 民族概况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wǎ)族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佤族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

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汉代以后,云南便有了"濮人"居住。在唐代,"濮人"、"望人"分布在东自景东、巍山,西至腾冲、梁河,南自镇康,北至永平的镇西地区。"濮人"可能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讲佤崩语的各族先民的总称。"望人"可能主要是佤族先民。历史文献中"望蛮"、"望苴子"、"外喻"等名称,与现在佤族的自称"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佤族文化(语言、经济、衣食):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旧时的佤文是英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的,比较粗糙。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其创造了新文字。佤族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佤族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佤族舞蹈 佤族的“甩发舞”是怎样跳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佤族舞蹈佤族的“甩发舞”是怎样跳的 导语: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都要低头梳整甩发晾干,也许“甩发舞”由此而来。“甩发舞”既可两人表演,又可集体进行,但人员必须是偶数。对对舞伴拉手围圈,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每唱完一段唱词后,双手拉紧,身子后仰,接着左右前后猛然地甩起长发狂舞,好似巨浪翻腾,柔中有刚,给人美的享受。 相传甩发舞是500多年前一个叫叶带的佤族姑娘首创的。传说叶带与佤族小伙子岩奇相爱,一天,他们相约到山箐里找竹笋,竹林里蜘蛛网很多,密密麻麻粘满了叶带的长发,回到寨里用了三天三夜时间,想了很多办法也未能将蛛网清除掉。后来,聪明的岩奇做了一把竹木梳送给叶带,让她在月下梳头,再到水槽下冲洗,甩干头发,终于把蜘蛛网全部除尽。叶带根据自己的体验,约着姑娘们编出了边唱边跳的甩发舞,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纪念这件有意义的事。 套甩发舞的舞者自歌自舞,无乐器伴奏。服饰以黑、红色为主色调,简洁大方,配以银头箍、各色珠链、大圈耳环、银手镯等。舞蹈人数不限,二三人至数十人均可携手成排或成圆圈起舞。动作以上步、退步、左右移步配合上身前后俯仰、左右躬曲,顺势甩动黝黑漂亮的长发为主要特征。 通过“甩发”展现佤族女子喜爱蓄留长发并时常在竹楼阳台洗发、甩发、梳发的场景和爱干净、爱美的习惯,通过甩发展现佤族姑娘美丽 生活常识分享

佤族历史 佤族的“司岗里”是怎样的古老传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佤族历史佤族的“司岗里”是怎样的古老传说 导语:“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洞.老鼠引开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赌住不让人走出山洞的大树,人类得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这是司岗里的大体意思。要详细的讲,就很多很长。总而言之,“司岗里”的传说,就是人类历史的源头。过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岗里”处剽牛祭祀纪念“司岗里”。 佤族的创世纪神话:在人类远古的洪荒时期,只剩下一个佤族女人漂泊到司岗里的高峰上幸存下来。这个女人受精于日月,生下一男一女。一天,阿妈正坐在岩石上采用天上的彩云织布,突然一头牛跑来报信,说她的儿女双双掉进海里去了。那时候司岗里群山的周围是苍茫的大海。阿妈焦急万分,就请牛去救。牛会浮水,下到海里把兄妹俩托在脖子上送到了岸边。阿妈真感激不尽,便立下规矩,把牛作为佤族永远的崇拜。 60 年代初期,中缅两国重新勘定边界的时候,司岗里被划归了缅甸。外乡人要是去司岗里,手续非常麻烦,于是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是司岗里不管属于哪国所有,总是佤族老祖先出世的地方。因此,许许多多的佤族人民,经常会过境到司岗里朝拜,同时把那里的山崖岩洞、溪水飞瀑、树木花草、飞禽走兽、蓝天白云都绣在他们的衣服上。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