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方法习题分解.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成本分析重难点及习题讲解

第十三章成本分析重难点及习题讲解

第十三章成本分析重难点及习题讲解【重点难点】本章要紧讲述成本习性分析、混合成本分解、本量利分析、盈亏临界分析、以及变动成本运算等内容。

与2006年教材相比,增加了成本习性分析、混合成本分解以及变动成本运算等内容,从而使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

考试的题型要紧是客观题,也可能显现运算题,历年平均考分为3分左右。

一、成本性态分析手写板图示1301-01总成本性态模型:y=a+bx,y是成本,x是业务量,a是固定成本,b是单位变动成本。

假如运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则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p-b)可能会以成本和业务量的函数关系:y=20000+5x,则需要明白固定成本总额是20000固定成本,5是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变动成本的单位额不变,总额随销售量正比例变化;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额随销售量反比例变化。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的确定:指的是业务量的高低点。

三、本量利分析的差不多公式:1.EBIT=(P-V)Q-F=边际奉献-F=收入×边际奉献率-F四、安全边际指标:手写板图示1301-0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或者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安全边际×边际奉献率=利润。

五、敏锐性分析假如企业由盈利转为保本:(0-EBIT)/EBIT=-1,变动率为100%。

假如企业由盈利转换亏损,则变动率大于100%。

六、变动成本运算:手写板图示1301-03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全然区别确实是对固定制造费用处理不同。

手写板图示1301-04制造成本法销售量一定,要提高利润,就得增加产量,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1.成本习性分析2.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3.损益方程式4.边际奉献和边际奉献率5.盈亏临界点的确定6.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7.敏锐分析和敏锐系数8.变动成本运算【典型考题】1.(2006年多选题)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为2400元,满负荷运转下的正常销售量为400件。

传统成本法计算例题讲解

传统成本法计算例题讲解

传统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法,是一种在会计中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它只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不考虑其他间接费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传统成本法计算例题:
例题: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直接材料为100元,直接人工为80元,制造费用为120元。

总产量为100件。

根据传统成本法,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总产量
= (100 + 80 + 120) / 100
= 300 / 100
= 3元/件
也就是说,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3元/件。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题,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间接费用和复杂的计算方法。

但是,这个例题可以帮助您理解传统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例题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例题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例题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聊聊一个看似复杂但其实挺有意思的话题——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听上去像是金融界的“高大上”,但实际上就像咱们生活中吃的泡面,简单又方便。

这两个概念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可谓是必不可少,像老友一样陪伴着企业一路成长。

接下来,咱们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把这些看似严肃的东西讲得简单易懂。

2. 完全成本法2.1 什么是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所有的成本都算进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做饭,买了食材、油盐酱醋,还有电费水费。

为了把这道菜做得更美味,你得把这些都考虑进去。

企业也是这样,他们在计算每一件产品的成本时,都会把一切可能的费用都算上,绝对不让自己吃亏。

2.2 完全成本法的好处那么,完全成本法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让企业对自己的成本有个全面的了解,像是把账本捋了一遍,心里有底。

这样一来,在定价的时候,企业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亏本。

而且,完全成本法还有助于管理层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比如,你打算推出新产品,完全成本法能帮你搞清楚这个产品到底能赚多少钱,值得一试还是干脆算了。

3. 变动成本法3.1 变动成本法的定义说完完全成本法,我们再来聊聊变动成本法。

这种方法就有点儿“不拘一格”了,它只关注那些随生产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比如,你做饭的时候,米和菜的成本会随着做的量增减,而房租和水电费基本上是固定的。

企业在使用变动成本法时,主要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会随销量变化而波动的成本上,这样就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3.2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是,它能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像是灵活的小鱼儿,总能在水中找到最佳的游动方式。

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毕竟只关注变动成本,容易忽略固定成本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甚至是亏损。

因此,企业在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时,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4. 举个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方法,我们来举个例子吧。

成本计算题及答案

成本计算题及答案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不可变成本部分:66(2)TVC(Q)= Q 3-5Q 2+15QAC(Q)=Q 2-5Q+15+66/QAVC(Q)= Q 2-5Q+15AFC(Q)=66/QMC(Q)= 3Q 2-10Q+15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解: TVC(Q)=0.04 Q 3-0.8Q 2+10QAVC(Q)= 0.04Q 2-0.8Q+10令08.008.0=-='Q C AV 得Q=10 又因为008.0>=''C AV所以当Q=10时,6 MIN AVC5.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 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求:(1) 固定成本的值.(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解:MC= 3Q 2-30Q+100所以TC(Q)=Q 3-15Q 2+100Q+M当Q=10时 =500固定成本值:500TC(Q)=Q 3-15Q 2+100Q+500TVC(Q)= Q 3-15Q 2+100QAC(Q)= Q 2-15Q+100+500/QAVC(Q)= Q 2-15Q+1006.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 12+Q 22-Q 1Q 2,其中Q 1表示第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Q 2表示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产量.求:当公司生产的总产量为40时能够使得公司生产成本最小的两工厂的产量组合.解:构造F(Q)=2Q 12+Q 22-Q 1Q 2+λ(Q 1+ Q 2-40)令⎪⎩⎪⎨⎧-===⇒⎪⎪⎪⎭⎪⎪⎪⎬⎫=-+=∂∂=+-=∂∂=+-=∂∂3525150400204Q 2121122211λλλλQ Q Q Q F Q Q Q F Q Q F使成本最小的产量组合为Q 1=15,Q 2=258.已知生产函数Q=A 1/4L 1/4K 1/2;各要素价格分别为P A =1,P L =1.P K =2;假定厂商处于短期生产,且16=k .推导:该厂商短期生产的总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函数;边际成本函数.)2(111)1(4,16:4/34/14/14/34/34/14/14/34/14/1A L P P L A L A LQ A QMP MP L A LQ MP L A AQ MP L A Q K L A L A L A =====∂∂∂∂==∂∂==∂∂===----所以所以因为解由(1)(2)可知L=A=Q 2/16又TC(Q)=P A &A(Q)+P L &L(Q)+P K &16= Q 2/16+ Q 2/16+32= Q 2/8+32AC(Q)=Q/8+32/Q TVC(Q)= Q 2/8AVC(Q)= Q/8 MC= Q/48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 1/3K 2/3;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 L =5,求:①劳动的投入函数L=L(Q).②总成本函数,③平均成本函数边际成本函数.⑤当产品的价格P=100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解:(1)当K=50时,P K ·K=P K ·50=500,所以P K =10.MP L =1/6L -2/3K 2/3MP K =2/6L 1/3K -1/310562613/13/13/23/2===--K L K LP P K L K L MP MP整理得K/L=1/1,即K=L.将其代入Q=0.5L 1/3K 2/3,可得:L(Q)=2Q(2)STC=ω·L (Q )+r ·50=5·2Q+500=10Q +500SAC= 10+500/QSMC=10(3)由(1)可知,K=L,且已知K=50,所以.有L=50.代入Q=0.5L1/3K2/3, 有Q=25.又π=TR-STC=100Q-10Q-500=1750所以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25,利润π=17509.假定某厂商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为SMC(Q)=3Q2-8Q+100,且已知当产量Q=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和AVC函数。

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与答案

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与答案
1120
分配率 10.05357143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工时(小 金额
时)
1000
10053.57143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
工时(小 金额
时)
120
1206.428571
制造费用 明细账 车间名 称:
单位:元
×年


凭证号数 摘 要
费用 项目
制造 费用分配 表
×××× 年月 单位:元
应借账户
生产成本 甲产品

借方科目 目
固定资产原 值
基本生 500000
制造费用 产车间
辅助生产 辅助生产 100000
成本
车间
管理部 200000
管理费用 门
合计
800000
本月折旧额 5000 1000 2000 8000
④动力费。月末根据电表度数和单位电价计算,本月应付外购电费计4000元,其中,甲、乙产品用电3000元(按甲、乙 800小时,乙产品机器工时12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300元;机修车间用电500元;厂部管理部门用电200元。
生产步骤 月初在产 本月投产 品
本月完工
月末在产品
第一步骤 200
1100
1050
250
第二步骤 250
950
1000
200
第三步骤 150
1000
900
250
(5)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如下:
生产步骤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40.5
8
5
53.5
第二步骤 40.4
27.6
材料费用 分配表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练习题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练习题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练习题在工业企业的运营中,成本核算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支出,还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利润的最大化。

以下是一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您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某工厂生产 A 产品,本月共消耗原材料 1000 千克,每千克单价 50 元。

计算本月直接材料成本。

解析:直接材料成本=材料消耗量 ×材料单价直接材料成本= 1000 × 50 = 50000(元)二、直接人工成本核算某车间生产 B 产品,本月共投入人工工时 2000 小时,每小时人工工资 25 元。

计算本月直接人工成本。

解析:直接人工成本=人工工时 ×人工工资率直接人工成本= 2000 × 25 = 50000(元)三、制造费用的分配某工厂生产 C 产品和 D 产品,本月发生制造费用 80000 元。

C 产品生产工时为 3000 小时,D 产品生产工时为 2000 小时。

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

解析: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 ÷生产工时总额生产工时总额= 3000 + 2000 = 5000(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80000 ÷ 5000 = 16(元/小时)C 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000 × 16 = 48000(元)D 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2000 × 16 = 32000(元)四、约当产量法的应用某车间生产 E 产品,本月完工产品 100 件,在产品 50 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 40%。

E 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 60000 元,其中直接材料 30000 元,直接人工 20000 元,制造费用 10000 元。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解析: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 ×完工程度在产品约当产量= 50 × 40% = 20(件)约当总产量=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约当总产量= 100 + 20 = 120(件)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30000 ÷ 120 = 250(元/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成本= 100 × 250 = 2500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成本= 30000 25000 = 5000(元)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20000 ÷ 120 = 16667(元/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成本= 100 × 16667 = 16667(元)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成本= 20000 16667 = 3333(元)制造费用分配率= 10000 ÷ 120 = 8333(元/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100 × 8333 = 8333(元)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10000 8333 = 1667(元)完工产品总成本= 25000 + 16667 + 8333 = 50000(元)在产品总成本= 5000 + 3333 + 1667 = 10000(元)五、逐步结转分步法某工厂生产 F 产品,经过两个生产步骤。

成本会计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里约当产量问题。

1、企业生产C产成品,需经过三个步骤加工完成。

其中:第一步骤生产A半成品,第二步骤生产B半成品,将A半成品和B半成品交第三步骤装配成C产成品。

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

第一车间:月初40投入500完工480月末在产60第二车间:月初:30投入:480完工:470月末在产40第三车间:月初:50投入:400完工:500月末在产:50请计算一车间和二车间的约当产量。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处于同一步骤,不存在先后关系,所以不用结转.你没说月初在产完工程度,以下计算按月初在产完工程度为50%计算.第一车间月末完工约当产量=第三车间完工+第三车间在产=500+50=550(第一车间完工了才能进入第三车间,所以进入三车间的都是一车间的完工产品)第一车间月末在产约当产量=第一车间在产*完工程度=60*50%=30 第一车间本月约当产量=月末完工+月末在产-期初在产=550+30-40*50%=560同理,第二车间完工约当产量=500+50=550第二车间在产约当产量=40*50%=20第二车间约当产量=550+20-30*50%=555一、分批法例题。

某企业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为间接计入费用,有关资料如下: (1)产品成本二级帐中,6月末全部产品的累计工时为20000小时,累计工资及福利费为50000元,累计制造费用为60000元。

(2)6月末501批和502批产品全部完工。

•这两批产品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有关资料如下: 501批:6月末累计工时为4000小时,累计原材料为•8000•元。

502批6月末累计工时为3000小时,累计原材料费用为6000元。

要求:(1)分项计算6月末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2)计算501批、502批产品成本;解:(1)直接人工累计分配率:50000/(3000+4000)=7.1(保留一位小数)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60000/(3000+4000)=8.6(保留一位小数)(2)501成本:8000+4000+4000*7.1+4000*8.6=74800502成本·:6000+3000+3000*7.1+3000*8.6=56100一、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为1250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0500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075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工资为2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9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4000元。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习题及答案

30
分配职工薪 酬
1575
30
分配折旧和 修理费
400 120
30 小计
260 1575 400 120 50 2405
30
从机修车间 分配转入
200 200
30
按计划成本 分配转出
结转净损失 借:制造费用 1353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353
② 原材料盘盈按计划成本计价,共为660元。经过批准,冲减当月
管理费,编制会计分录。
盘盈 借:原材料 6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60
转销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60
贷:管理费用 660
90 130 1440
350
1350 1255.8 3905.8
1350 1255.8 3905.8
④ 编制废品损失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表13 废品损失分配表 元
乙产品 应借科目 明细科目 成本项目 基本生产 乙产品 废品损失
单位:
金额 3905.8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废品损失 3905.8 贷:生产成本——废品损失 3905.8
1125.8
合计
20 000
11258
注:制造费用分配率精确到0.0001
=11258/20000=0.5629
编制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制造费用 5629
——乙产品——制造费用 4503.2
——废品损失——乙产品 1125.8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00
供电
数量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

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生产费用分配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

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元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分步法
1.有关资料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量: 100件单位:元
要求:(1)计算还原分配率。

(2)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的结构进行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已填列在成本计算单中,三个步骤的产量记录如下:
计量单位:件
要求:(1)按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要求,计算各步骤的总约当产量。

(2)计算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3)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并作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计算各步骤的总的约当产量:
第一步骤:直接材料项目=
其他费用项目=
第二步骤:其他费用项目=
第三步骤:其他费用项目=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一步骤产量: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步骤产量: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三步骤产量:
产品成本计算单
甲产品产量:
会计分录:
3 。

资料:某企业A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进行,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生产车间进行。

第一生产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所需半成品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两个车间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

该企业采用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的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A产品成本。

第一、第二两个车间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及本月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月初余额、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交库数量及本月第二车间领用自制半成品数量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要求: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2.计算填列“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列出还原分配率的计算过程)。

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车间产品名称:A半成品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半成品名称:半成品A 单位:件
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二车间产品名称:A产成品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成本还原计算表
品种法
一、资料:
中华制笔工业有限公司是生产笔类文具产品的小型工业企业。

该企业主要生产圆珠笔和中性笔两种产品。

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另设有维修车间和恒温供暖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提供劳务,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进行交互式分配。

原材料均为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1、本月产量资料:
2011年12月单位:盒
该厂产品圆珠笔、中性笔的单只成本较小,产品以100支封盒后外销,为了简化核算同时提高产品成本核算精度,我们将
以盒(100支)作为产品基本单位来核算。

2、月初在产品成本:
2011年12月单位:元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领用原材料
领料部门:基本生产车间 2011年12月31日
☆:圆珠笔的防溢出保护油定额耗用量为:70千克;
☆:中性笔的防溢出保护油定额耗用量为:200千克。

中华公司本月工资费用表
中性笔的累计生产工时为4000小时,圆珠笔的累计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

中华公司折旧费用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中华公司外购动力费用表
中华公司其他费用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3、辅助生产车间当月劳务量汇总表
4、主要的费用分配方法:
1)产品的共同材料费用按定额耗用量进行分配。

2)生产工人的工资按两种产品的累计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3)制造费用按照产品的累计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4)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采用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二、要求:
按上述资料和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完成成本各要素的费用分配表,填制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和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

(写出计算过程)并编制会计分录
1、中华公司材料费用分配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2、工资费用分配表
中华公司工资费用分配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3、其他费用分配。

折旧、其他费用汇总分配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4、⑴辅助生产部门明细账
车间名称:维修车间金额单位:元
⑵、辅助生产部门明细账
车间名称:恒温供暖车间金额单位:元
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5、制造费用分配:
⑴制造费用明细账
车间名称:基本生产车间金额单位:元
⑵制造费用分配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6、计算产品成本
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完工产品数量:金额单位:月末在产品数量:
⑵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完工产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数量:
金额单位:
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
2011年12月金额单位: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