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塞班苹果手机病毒的真相
手机病毒的危害及其防范

手机病毒的危害及其防范一、手机病毒的概念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病毒成为了病毒发展的新目标。
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跟计算机病毒相似,只不过是以手机、手机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平台,通过短信的发送、手机访问互联网、蓝牙无线传输等方式进行传播。
它主要造成用户手机死机、自动关机、资料丢失、接收或发送垃圾邮件、自动拨打电话、流量突增、发短(彩)信等进行恶意扣费,甚至会损毁SIM卡、芯片等硬件,给用户造成经济上的影响;手机病毒还可通过不断给通讯网络发送信息,造成通讯网络的局部瘫痪,造成大面积的影响。
二、手机病毒的特点手机病毒和计算机病毒比较相似,它基本上具备了计算机病毒的大部分特征。
手机病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染性:病毒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即病毒程序被执行之后就具有了传染性,继而感染其他文件,达到破坏目标正常运行的目的。
(2)破坏性:任何病毒侵入目标后,都会或大或小地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轻者降低系统性能,过多地占用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
(3)隐蔽性:隐蔽性是手机病毒最基本的特点。
有些木马程序捆绑在正常软件上,用户很难识别而当作正常的程序而运行,这也是病毒触发的一种手段。
(4)潜伏性:一般病毒在感染文件后并不是立即发作,而是隐藏在系统中,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才被激活而产生破坏性。
(5)可触发性:病毒如果未被激活,它就潜伏于系统中,不会构成威胁,一旦被触发,则立即被激活且同时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
(6)寄生性:病毒嵌入到载体中依靠载体而生存,当载体被执行时病毒程序也就被激活,然后进行复制和传播。
除此之外,手机病毒由于其依托设备手机的特殊性,还具有自己特有的一些特点:体积较小、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三、手机病毒的程序原理智能手机平台安装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固化在芯片中,常见有诺基亚Symbian系统、苹果IOS系统和谷歌Android系统,一般由C++、JAVA等语言编写),与PC平台的硬件组成类似,所以在使用时同样会遭受病毒的攻击。
网络安全日常案例

案例目录1.1用公共WiFi上网网银会被盗吗?21.2某单位员工下班忘关机导致电脑变“肉机”3 1.3某黑客被判入狱45年31.4熊猫烧香主犯获刑四年41.5网银大盗终落网51.6密码被盗51.7钓鱼71.8U盘病毒71.1用公共WiFi上网网银会被盗吗?在星巴克、麦当劳这些提供免费WiFi的公共场合,用一台Win7系统电脑、一套无线网络与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15分钟就可以窃取手机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比如网银、支付宝密码。
其实,无论你使用电脑、iPad,还是手机,只要通过WiFi上网,数据都有可能被控制这部WiFi设备的黑客电脑截获到,信息是有可能被窃取的,当然包括未经加密处理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
但是,无论什么系统的电脑,架设了多么高级的WiFi热点,黑客都无法在用户正确操作下获取网银和支付宝密码,更不要说盗窃其中的钱了。
手机银行有特殊保护用户可通过手机上的专门客户端程序,通过WAP方式与银行系统建立连接。
手机银行的账户信息是经过静态加密处理的,而且与手机绑定,假使他人盗取了你的账户信息,但在其它手机上也无法操作。
最重要的是,手机银行还有认证手段。
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当进行涉与到账户资金变动的操作时,手机银行会提示输入特定的电子口令,而电子口令卡就是一种有效的认证手段。
用过个人网上银行的网友都会知道,使用前必须安装银行提供的安全控件,否则账户信息栏是灰色的,根本无法输入任何信息。
而手机的系统无论是苹果、安卓,还是塞班,统统都不支持这个控件,根本就安装不了,账号自然无法输入。
公共WiFi确实能“钓鱼”不少账户被盗的案例其实是因为访问了钓鱼。
公共的WiFi则提供了植入钓鱼的潜力。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使用者一方面需要对别人发来的网络地址多留心,另一方面,尽量选择具有安全认证功能的浏览器,这些浏览器能够自动提示你打开的页面是否安全,避免进入钓鱼。
此外,在公共场所选择WiFi时,一定要看清楚名称,并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而非自动。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用它来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甚至处理工作事务。
然而,伴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病毒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潜在的威胁。
什么是手机病毒呢?简单来说,手机病毒就是一种能够在手机操作系统中运行,并具有自我复制、传播和破坏能力的恶意程序。
它们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潜入我们的手机,比如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点击可疑的链接、连接不安全的无线网络等等。
一旦手机被病毒感染,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首先,手机的运行速度可能会明显变慢,经常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
这是因为病毒在后台运行,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
其次,电池续航能力会急剧下降,手机电量消耗得异常快,即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会迅速没电。
另外,手机病毒还可能会导致通讯录、短信、照片等个人数据被窃取或删除,甚至会私自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有些病毒还会弹出大量的广告窗口,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
手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木马病毒:这种病毒通常会伪装成正常的应用程序,一旦用户下载安装,它就会在后台偷偷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2、蠕虫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并通过网络传播,大量消耗手机资源,导致系统崩溃。
3、恶意扣费病毒: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发送短信或连接网络,从而扣除用户的话费。
4、间谍病毒:专门用于监控用户的行为和收集隐私数据,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黑客或不法分子。
那么,手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应用程序传播。
一些不法分子会将病毒嵌入到看似正常的应用程序中,然后将这些应用上传到一些不正规的应用商店或网站上。
当用户下载并安装这些应用时,病毒就会随之进入手机。
另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短信链接。
用户可能会收到一些看似来自正规机构或熟人的短信,其中包含一个链接。
一旦点击这个链接,病毒就有可能被下载到手机上。
(完整版)Android智能手机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Android智能手机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摘要智能手机相对于传统的手机拥有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Android 系统具有开,可移植性强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采用Android 系统作为手机操作系统。
随着Android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Android 智能手机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手机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私密信息,并与用户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如何保护Android 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Android手机,手机安全,手机病毒,个人隐私The Android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security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bile phone, smart phone has much more rich function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in data processing, besides, Android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is an open source system, has strong portability advantages,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use Android system as their mobile phone operating system. With the popula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ecurity consciousness, the secu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get more and more of people’s attention. People’s mobile phon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user’s private information,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user’s economic interests, so how to protect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Keywords:Android mobile phone,Mobile phone security,Mobile phone virus,Privacy目录1 绪论 (1)2 Android智能手机的安全隐患及不安全因素 (1)2.1 Android智能手机的安全隐患 (1)2.2 Android智能手机的不安全因素 (1)3 Android智能手机的安全概念和一些基本的安全设置 (3)3.1 Android手机安全的概念 (3)3.2 Android智能手机的基本的安全设置 (3)4 Android智能手机避免恶意入侵的防范措施 (4)5 Android智能手机的使用感受 (5)总结 (6)参考文献 (7)1 绪论手机与人们关系非常密切,现在大部分人都有一部手机,很多人同时使用好几部手机。
手机中病毒的表现

手机中病毒的表现
手机中病毒后一般会出现以下多种表现:
1、设备运行异常:手机运行速度突然变慢,频繁卡顿,应用程序加载延迟或无法正常打开。
2、电池消耗加速:原本正常的电池续航时间大幅度缩短,手机在未使用或轻微使用的情况下异常发热。
3、未知应用安装:手机中出现了未经用户许可自行安装的应用程序,或者原本不存在的应用图标突然出现在桌面上。
4、频繁弹窗广告:屏幕频繁弹出各类广告窗口,尤其是一些含有诱惑点击链接的非法广告,且无法正常关闭。
5、通话质量和网络异常:通话突然中断,网络信号不稳定,上网速度下降,或者出现莫名的高额流量消耗。
6、短信或通话异常:手机自动发送或接收未知短信,或者擅自拨打电话,尤其涉及国际长途,导致话费异常增加。
7、个人信息泄露:发现联系人列表、短信、照片等个人隐私信息被不明原因泄露或被第三方获取。
8、系统设置被篡改:手机设置被更改,如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功能自动开启或关闭,权限设置发生变化。
9、文件消失或损坏:存储在手机上的文件无故丢失或损坏,且找不到明确的原因。
10、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手机出现黑屏、频繁重启、无法开机等问题,或者在未操作的情况下屏幕显示出错误代码或警告信息。
一旦手机表现出以上一种或多种异常情况,就有较大可能是中了病毒或遭受恶意软件攻击,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病毒扫描、清除,并加强手机的安全防护。
以上就是手机中病毒的表现,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
手机智能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剖析

手机智能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剖析手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维系人际关系,处理工作任务,还是享受娱乐时光,手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正是由于手机的重要性,其智能操作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漏洞。
本文将对手机智能操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剖析,以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背景介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手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它掌控着手机的各项功能和数据。
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等。
虽然这些操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升级和改进,但仍然存在各种安全风险和漏洞。
二、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分类1. 存储漏洞存储漏洞指的是系统中对存储设备的读写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攻击者可以通过非法操作访问存储设备,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密码等敏感数据。
2. 网络漏洞网络漏洞是指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时出现的安全问题。
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漏洞入侵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数据窃取等恶意行为。
3. 授权漏洞授权漏洞是指系统对用户权限管理的不当,导致未经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系统的敏感信息或执行危险操作。
4. 软件漏洞软件漏洞是指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存在的代码缺陷,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执行恶意代码、篡改数据等操作。
5. 用户疏忽用户疏忽是最常见的安全漏洞之一。
用户过度信任第三方应用、随意下载不明软件、不谨慎连接公共Wi-Fi等行为,都可能导致手机操作系统受到安全威胁。
三、影响与防范措施1. 影响手机智能操作系统安全漏洞的出现会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账号被盗等严重后果。
此外,恶意软件通过漏洞入侵操作系统后,可能对系统进行篡改、远程控制甚至勒索用户。
2. 防范措施(1)保持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的及时更新。
厂商会对安全漏洞进行修复,用户应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以修补已知漏洞。
(2)谨慎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
只从官方渠道下载应用程序,并查看其权限使用范围,避免下载未知来源或安装过多无用应用。
手机病毒防范知识 病毒的定义

A.EPOC_ALARM
手机持续发出警告声音
B.EPOC_BANDINFO.A
将用户信息更改为“Some fool owen this”
C.EPOC_FAKE.A
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格式化内置硬盘时画面,吓人把戏,不会真格。
D.EPOC_GHOST.A
在画面上显示“Every one hates you”(每个人都讨厌你)
sco.A病毒
Lasco.A病毒与蠕虫病毒一样,通过蓝牙无线传播到其它手机上,当用户点击病毒文件后,病毒随即被激活。
3.“蚊子木马”
该病毒隐藏于手机游戏“打蚊子”的破解版中。虽然该病毒不会窃取或破坏用户资料,但是它会自动拨号,向所在地为英国的号码发送大量文本信息,结果导致用户的信息费剧增。
4.针对手机BUG的病毒“移动黑客“
病毒的特点:
1.传染性
病毒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达到破坏目标正常运行的目的,但是它的感染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病毒程序必须被执行之后它才具有传染性,才能感染其他文件。
2.破坏性
任何病毒侵入目标后,都会或大或小地对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轻者降低系统的性能,占用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隐藏性。
2.隐私信息泄露
当手机中毒后,病毒会控制用户的手机,将手机里的隐私数据通过联网的方式,来进行电话窃听和监视,窃听用户隐私信息。
病毒传播方式
1.利用蓝牙方式传播
病毒会修改智能手机的系统设置,通过蓝牙自动搜索相邻的手机是否存在漏洞,并进行攻击。
2.感染PC上的手机可执行文件
该病毒感染电脑后,会搜索电脑硬盘上的SIS可执行文件并进行感染。
5.不要浏览危险网站
掌握专业知识,有效预防手机被木马病毒感染,看完让你不会再中招

掌握专业知识,有效预防手机被木马病毒感染,看完让你不会再中招今天导读:带大家来了解手机木马病毒,文章比较长,请耐心看完,掌握专业知识,避免中招,分为如何防止手机被木马感染;如果手机已中木马病毒,我们该如何清除。
手机已中木马(网图)众所周知,手机病毒会直接威胁到我们的隐私,往小了说,个人隐私泄露,往重了说可直接导致钱财受损。
手机病毒其实并不多见,现实中也是存在的。
手机病毒都是被动安装,可以说所有的木马病毒都属于第三方软件,在应用商店里搜不到的。
而应用商店下载的软件都是经过严格检测才审批上架的。
至于网传那些说是点了一个链接就自动被植入手机里的都是危言纵听,没有科学依据。
木马病毒都是伪装型,也具有隐藏图标功能,会监控手机的位置、微信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和实时录音等功能,而这些从法律角度来说都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所以也是严禁使用的。
手机查出的恶意程序(实测截图)如何有效预防手机木马病毒。
我综合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除应用商店问软件,不要下载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和游戏。
2、以安卓手机为例:打开手机【设置】—【安全】—【未知来源】选项禁用,此设置会避免某些恶意软件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偷偷摸摸安装到手机中。
3、切记安卓手机不要root权限,苹果手机不要越狱,以上两点是每步手机的安全大门,把门守好了也是关键。
每次新安装的APP检查权限,并仔细阅读协议。
4、保持系统更新。
无论你使用的哪种牌子的手机,都务必保持系统始终是最新的。
及时安装厂家推送的更新,能够让手机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免除各种漏洞可能带来的风险。
该程序在手机里的实图如果手机已受病毒感染,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来处置,让手机彻底清除木马病毒。
1、将手机重启到安全模式。
所有安卓系统都有这个模式。
在此模式下,系统不加载系统应用以外的软件。
各种安卓机型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也不同,如果不知道怎么进入可以网上搜索一下都有详细介绍。
2、接下来打开【设置】-【应用程序】-【下载】选修卡,恶意软件一定是后来才安装到系统中的,因此你只能在这里找到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个软件从业者,我有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盲点,当我看到有人揭露私人豆腐坊的生产过程之后,我就再也不敢到小市场买豆腐吃了。
当我了解到药品销售者和医生勾结向病人推销过量药品这个事实后,到医院买药我都要仔细查看药品的名字和功效。
没有人是全能的专家,我很有自信不会在计算机和软件上受骗,但是难保其他人不被骗。
写这个文章应该算是社*会责任,于是,我这次充当内部人士揭秘,来看看手机病毒的真相。
普通用户对手机的了解还是太少,能分清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人就更少了。
能知道所谓Symbian和WindowsMobile系统的区别,知道iPhone和RIM这些单词的人算是很高端用户了。
不单单普通用户不知道这些概念,连同样是作软件但是不做手机软件的技术人员,也都不清楚这些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知识。
于是,目前大家能见到铺天盖地的手机病毒爆发,3G来了要装手机杀毒软件,手机中毒后隐私外泄等等如此骇人的广告和说辞。
那手机病毒很多嘛?我的手机很慢是中毒了嘛?到哪里装手机杀毒软件?哪个手机杀毒软件最好?一个月多少钱?如果你心中有以上那些问题,那么很荣幸的告诉你,你已经被骗了,你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手机病毒真的有嘛?首先我们来区别一下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目前的数据是国内已售的智能手机占整体手机市场20%,虽然我坚信这个数据会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来看,如果你的手机不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苹果iPhone,黑莓,Palm,多普达,HTC等这些稍高端品牌的话,就基本不用担心手机中毒的事了,也许有人说手机品牌不就是这些嘛,其实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算是互联网信息圈内的人了,外面有大把的普通用户在用着低端手机,而他们才是最容易受惊吓,最容易以讹传讹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传播正确的理念都靠我们了。
如果问具体哪个型号的手机是不是智能手机怎么办呢?很简单的方法是到淘宝上搜索该手机,然后找一个信誉最高的商家,产品介绍里面就有是否智能手机这一栏。
在知道自己的手机是否是智能手机后,一个最浅显的结论是,如果你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那么手机病毒和你无缘。
放心睡大觉吧,别为这事儿烦心了。
糟了,我的是智能手机哦。
别怕,继续往下看。
软件病毒实际上是一种对系统有害,更改用户数据,给用户造成经济或名誉损失并能够自我复制自动传播的软件。
这个定义里面的一个很关键的词是“自我复制自动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染。
智能手机都可以安装很多软件的,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电脑一样,智能手机好像具备了被感染的能力,也就有中毒的风险。
那怎么才会被感染呢?又一个重要的概念出现了,一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软件不可能安装在另外一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这个说法有一个小漏洞,后面再补上)。
如果不理解这句话的话,我来举个例子:棉铃虫是是棉花种植中的一种很严重的病虫灾害,在棉花的主产区很容易传播和互相感染。
但是,人是不会长棉铃虫的。
我们不用担心去收棉花的时候染上棉铃虫。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是一样,塞班(Symbian,诺基亚智能手机的主打操作系统)的软件只能在塞班的手机上运行,绝不可能在用微软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Mobile)的手机上运行。
拿iPhone的软件跑到诺基亚的手机上运行也是天方夜谭。
结论就是,你只能被使用同样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感染。
目前能找到的智能手机平台大概是 Symbian,WindowsMobile,Blackberry,iPhone,Andriod,Linux,Palm,还是一样,到淘宝上搜索自己的手机,查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个帮派?接下来我挨个介绍。
我知道我的系统是什么了,那哪个系统最容易中毒呢?先说iPhone吧,这个最容易讲,一个正常的iPhone想要装软件只能到苹果官方的软件店上找,而苹果对软件的功能和安全性审查的极其严格,虽然有人对这种封闭垄断行为很是不满,但是对最广大的普通用户来说,至少在安全这个问题上,用iPhone的根本不用操心。
Google推出的Andrio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目前也是沿用这个策略,你只能装官方的软件店上的软件。
用这个系统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了。
Symbian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市面上能见到的有Symbians40,s60第一,二,三,五版,UIQ等。
先找个简单的来说,Symbian s60的第三版以及之后的所有版本,包括UIQ,在上面正常安装的所有软件都必须通过Symbian官方进行安全认证。
或是用户自己给软件打数字签名作认证(这个不讲了,普通用户不会这么干的)。
Symbian 虽然没有官方的软件店限制,但是签名认证这一点就已经给s60高端智能机一个很好的安全保证。
不用说做一个病毒传播出去,就连作一个正常的软件想要发布都会有很多门槛,必须买一个$200一年的开发者资格,每次发行一个版本都要付给官方$20认证后才能大范围的安装使用。
要想写一个恶意软件很容易,但是要装到很多手机上用并传播,基本上不可能。
至于s60的第一,二版本,诺基亚在2005年的机型N90以后就再也没出过这两个版本的智能手机了。
他们的安全认证等级确实比较低,但是市面上已经没有这些产品卖了。
大家也不用为古人担忧了。
Palm大家可以忽略了,已经很久没有Palm系统的新机出现了,近来要推出的Palm Pre会搭载新的操作系统WebOS。
目前没有真机,但我相信这种现代的操作系统,都会十分注重安全性的。
也先不用为未来担心。
至于Linux,其实手机上用的很少,摩托罗拉的A系列一直在折腾,单从血统来看,Linux的手机安全性肯定不必担心。
另外,像这种比较偏门的机型,现在占有率不高,未来发展方向也不好。
不用说病毒,就是正常的软件开发商都不想为他作软件。
所以用这一系列的商务人士们也可以无忧了。
Balckberry的软件安装目前未见到安全认证机制,同上面未说完的Symbian s40一样,是市场上占有率较高且有中毒风险的系统。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基本上没有病毒爆发的迹象。
Windows Mobile也继承了Windows一贯的光荣传统,安全认证机制基本为零,属于高危范围。
而为什么目前没有很多手机病毒呢?其实,目前在电脑上,单纯的病毒已经无利可图了,写病毒已经不再是一种技术炫耀,病毒作者已是无利不起早的经济利益偷窃者,电脑上的网游盗号,网银盗号才是他们要关心的。
手机上没有他们想要的,我们的认为重要的亲密短信,隐私图片,对犯罪者是没有吸引力的。
这也是目前在这些相对危险的操作系统上也没有手机病毒爆发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要窃取利益,装了软件后在后台偷偷的发订阅服务的短信应该是最常见的方式了。
但是为什么目前也不泛滥呢?这个和几年来整治SP提供商有关系,短信特服号和厂商直接关联,SP资质非常的难拿到,敢作坏事就再别想作SP了。
他们想赚钱倒是真的,但是没必要作这个犯罪风险这么高的事情。
这也就是大环境好,立法好会很好的杜绝犯罪,也会很好的杜绝软件病毒。
电脑上也是一样,如果能有好的立法保护每个人的虚拟财产,目前的盗号木马绝对不会这么猖狂,说远了,不要跑题。
差不多都说完了,再补一下刚才的那个漏洞,实际上一些Java的程序是有可能在各种不同的智能手机平台上传播的。
但是有一个前提要说的是,Java的程序能作的事情很有限,访问网络,访问手机上的文件,发送短信这些都会有十分明显的提示,让用户确认后才会进行。
这个安全限制是在Java这一层次就已经解决了。
所以基本不会对大家造成什么风险。
可是手机病毒这么多人在说,他们都是骗人的嘛?为啥你说没有就没有阿?有人说有阿?到底有还是没有阿?其实是真的有过手机病毒,当然目前都是恶作剧形式的,我看到的都是s40,s60第一,二版本,和WindowsMobile的早期版本的几个样本,为什么会中毒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有概念了,就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差造成的,但是大家不用担心,目前这些样本都不再活跃,也基本没有啥传播能力了。
算是一些待在实验室里面的样本而已。
和广大普通用户没关系。
就当前的流行手机操作系统看,我没见到任何可以称作病毒的东西。
那现在手机杀毒软件都是骗人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分析一下目前国内一个卖的比较好的手机杀毒产品,网X。
他在官方网站上放出了所有他可以查杀的病毒名,一共216种。
里面大部分的病毒样本是没有标明可运行的平台的,看了我上面写过的都应该知道。
平台不吻合根本没法运行,还谈什么病毒行为?另外,他的产品承诺每月升级4次病毒库,每次升级2块,或是8块钱包月,包年98(您没看错,就是比按月买还贵),两年的卡188元。
从第一个有时间标注的病毒2008年4月17日到2009年4月2日,一共有病毒53个,想起来也还不错。
刚好平均每月4到5个,有这么巧嘛?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所谓的病毒是什么,最近的一个病毒样本是一个Python脚本,我来解释一下这个东西要怎么才能运行,首先你要在诺基亚的s60手机上装一个目前只有程序员才关心的Python脚本解释器,然后又碰巧别人传了这个脚本给你,而且你还要跑到系统中找到这个脚本并手动运行,OK,病毒爆发了,不断发短信了。
听不明白吧?不知道Python是干嘛的吧?运行这个病毒有难度吧?怎么可能中这个病毒阿,我真的是佩服这个厂商的智慧。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句话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也真的是给安全软件行业丢脸。
某个很有名的安全厂商卡X出租车司机也在做手机杀毒软件,10块钱一个月,作的事情没有比网X强多少。
综上,骗不骗人各位自己判断吧。
那手机很安全拉,不用管病毒这些事情了?事情都要往前看,现在装手机杀毒软件很像给一个婴儿吃抗癌药,看似有用,但完全是庸人自扰。
如果几个相对比较危险的系统能改进安全措施,基本上手机病毒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但是难保将来不会有死不悔改的厂商继续漏洞一大堆还发行产品,不过我觉得那是未来的事情,手机基本一到两年一换,有必要为自己明年的手机安全先买单么?其实说到漏洞,目前的几个操作系统都会不定期的发布一些官方的漏洞补丁,当然发放的频率很小,几个月也见不到一个。
前段时间诺基亚发布了一个Symbians60第三版的短信补丁,不打这个补丁的话,有可能被一条特殊格式的短信将手机的短信功能破坏掉。
安装也很简单,到诺基亚官方网站下一个就可以了。
装上去就万事大吉。
其实个人认为不装也无所谓,我周围用诺基亚手机的人可以用一火车皮来形容,没见一个人中招的。
3G来了手机病毒是不是快要爆发泛滥了?我的答复是3G和手机病毒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3G来了只会将智能手机推广到更多的用户那里,而安全的系统用的再多也不会有中毒的风险。
我反而认为,如过能监控一些软件的行为,比如能告诉用户有软件将要发短信,将要联网,将要访问文件,在适当的时候有一个提醒,就已经足够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脑上的杀毒软件越来越走下坡路,而360卫士这样的软件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