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10
03
写作表达能力提升
2024/1/25
11
写作基础知识回顾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写作格式规范
复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常 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确保学生在写作 中能够正确运用。
强调书信、日记、通知等应用文的格 式要求,让学生养成规范的写作习惯 。
修辞手法的学习与运用
回顾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让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掌握其用法, 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26
07
复习效果检测与评估
2024/1/25
27
课堂小测验或作业布置情况反馈
课堂小测验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小测验的结果,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 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作业布置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应涵盖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和考点,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需及时批改作业,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13
学生优秀作品欣赏与点评
佳作欣赏
选取学生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和长处。
作品点评
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分析 其在立意、内容、结构、语言等 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
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互动环节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点评作品,促 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2024/1/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4/1/25
20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简介
2024/1/25
《小王子》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一部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童话 ,讲述小王子在星球间的旅行和与各种人物的对话,引导 学生思考爱与责任、生命与成长等主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哪个节气?(冬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课文,你对冬至这个节气有哪些了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去感受冬至的梦的美好。

二、品读感悟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9课,快速默读课文,冬至的梦是怎样的梦?勾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

2、全班交流预设一:第二自然段(1)冬至的天气是怎样的?(图片)冬天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最冷的节气是哪个节气?(大寒)冬至离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那离温暖的春天就更远了,但是就在冬至和春天漫长而寒冷的时间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再看这段话,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么冷清,但他们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涌动,是迎春的力量,我们不禁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动。

(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力的讴歌。

)(3)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如果让你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你觉得容易吗?那要怎样找啊?作者是怎样找的?(动作:拨开、扒开,仔细)作者多善于观察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样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经过作者一番仔细寻找,他找到春天的足迹了吗?他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带着欣喜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吗?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谁等不及了?他们会说话吗?到底是谁等不及了?你觉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冬至过后,人们就开始期盼天气转暖、大地解冻、小河流水、枝条吐绿,一切事物在呼唤春天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第一单元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XXX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XXX、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到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腊月二十二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续表时间腊月二十三太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豫备充足除夕元旦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风俗惯风尚惯(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店员们可以轮番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具体呢?再讨论一下如许写的优点。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篇1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担任六(2)班和六(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二班学生共有xx人,三班学生共有xx人。

学生多为外地生,来源广,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

总体上分析,二班学生上学期末成绩有所上升,三班虽然保持,不过和二班还有点差距。

两个班班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

毕业班面临升学压力,需要引导学生以一个积极端正的心态来面对。

二、教材分析1、内容和编排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2、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五)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六)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套)

教案
教案
一、激趣以温故,应用以知新
(一)梳理分类
1.溯源猜图
闻鸡起舞夸父逐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教案
从不同角度巧梳理
8.从诗词的作者来梳理;
9.从诗词的题材入手;
10.按照不同朝代的诗词来整理;
11.从中国的传统节日方面梳理;
12.按一年四季的诗词内容梳理;
……
教案
1.认识非连续性文本,并了解其特点、分类等。

(重点)
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复习回顾阅读方法。

(难点)
3.迁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案
教案
4.复习回顾叙事类文本的基本特点。

5.掌握阅读叙事类文本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重点)
6.通过实践练习,对习得的方法加以巩固。

(难点)。

2024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1]

2024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1]

册语文复习教案•复习目标与要求•教材内容梳理与回顾•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训练•写作表达能力提升途径探讨目录•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指导•复习方法建议与时间安排复习目标与要求010204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册课本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背诵并默写指定的课文段落和古诗词,增加语言积累。

复习巩固所学的句式和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03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复习重点与难点复习重点复习难点教材内容梳理与回顾《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030201课文篇目及作者简介生字词、短语及句子积累生字如“翡”、“翠”、“蒜”等,要求掌握其读音、写法和意思。

短语如“截然不同”、“万不得已”、“随心所欲”等,要求理解其含义并会运用。

句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如“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等,要求能够背诵并仿写。

了解老舍、沈从文等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感受其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如湘西地区的舞龙舞狮、藏族的藏戏等。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拓展经典段落欣赏与背诵指导阅读理解与答题技巧训练阅读理解题型分类及解题策略01020304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词语理解题审题定位分析答题答题步骤和规范要求讲解典型例题分析和答案解析例题一例题二例题三答案解析自主练习和小组讨论环节自主练习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写作表达能力提升途径探讨写作话题选择和立意确定方法话题选择立意确定明确文章中心思想,确保内容紧扣主题,避免偏离题意。

篇章结构安排和段落衔接技巧篇章结构段落衔接语言表达准确性和生动性培养准确性注重词汇、语法、标点的正确使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精华版教案1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精华版教案1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字词句◎会写“蒜、醋”等34个字,会写“热情、自傲”等38个词语。

◎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阅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

◎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到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

◎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口头表达◎能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交流从《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体会到的情感。

诗句。

书面表达◎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出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能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仿照《腊八粥》的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

1.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围绕这一目标,你认为以下哪些学习内容是学生运用已有语文经验能自主完成的,哪些是需要教师指导的?2.本单元的习作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上的不同选择,既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对习作的内容安排和教学实施建议,以下看法你比较赞同哪个?你自己还有什么看法?◎提供给学生选择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和家乡的民俗活动有关。

◎可选择的内容在习作时的侧重点不同:介绍一种风俗应重点写它的来历、特点或文化内涵等内容;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应重点描述参加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感受或想法。

◎教学时可以创设不同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交流中,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合理安排内容的详略。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累计课时数:
灯时的开心、兴奋、激动的感受。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
快乐的日子”。这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 —分—总的段落结构。
5.课文有些部分写得详细,有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提示:详略得当,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 深刻的印象。
三、自我感悟,对比升华 1、本文怎样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呢?提示:买杂拌儿、买 爆竹、买各种玩意、吃糖、穿新衣、逛庙会、买玩具。 2、对比感受: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示例:谚语称“二十六,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要筹 备过年要吃的肉食。 今天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到集市上去采购,集市上的人非常 多,各种各样的过年零食和食物琳琅满目。奶奶告诉我,从今天 起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吃的肉,有的买回去做各种肉食。 教师小结:几千年来,春节的习俗一直跟随时代的脚步在演 变,但不变的是热闹、团圆、喜庆的气氛。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数:
zheng
gēng biān
腊月 展览 风 筝 空竹 口琴 更 新 鞭 炮 除夕
(2) 出示词语,观察特点。
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提示:后面的字是轻声。读得又轻又短。
3、体会“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
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么闲在,想起下茶馆儿来?”
3、初读课文,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三、理清结构,分清详略。
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提示: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一个
多月的时间。这时间之长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堪称之最。
2、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数:
教学内容
北京的春天
教学课时
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醋、饺、拌”等 15 个生字,正 确读写“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 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4.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5.拓展阅读文段,对比舒乙、斯妤笔下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 节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难
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能分清文章详

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空中课堂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新年到》。 导入语:同学们,听喜庆的音乐响起来;看,红红的狮子舞 起来……听着喜庆的音乐,看着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大声地告 诉我,这是什么节日? 2、揭示课题。 (板书:1 北京的春节) 3、读课题。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检查反馈,相机指导。 (1)出示词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同桌互相 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二、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 法。 腊八。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 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先生语言 的通俗和有趣 ;泡腊八蒜: 除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除夕真热闹”? 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 多都在庆祝除夕,自然很热闹了。 3.正月初一体会北京淳朴的民风。 4.元宵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出示句子:“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 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教师引导:“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全部”,不同 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表现了灯的种类之多。读一读,读出看
人,满族。1950 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
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
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
(2)出示词语,读一读。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提示: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
(1)默读思考,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数:
提示: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 部分。(板书△标出,板书:详写)
5、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部分。 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板书设计
腊月→ 小年→ 除夕→


写)
忙乱 热闹 喜庆
1 北京的春节
初一 → 正月十五→


团圆
正月十九 (时间) (详
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累计课时数:
教学内容
腊八粥
教学课时
2
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
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就可以了。
(3)出示句子,读一读。
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
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
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
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提示:闲在:清闲自在。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馆》里
教学目标 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
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