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王焱 MF1020030摘要: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其根本目的就是用来交际,而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有一种现象就是称赞语的广泛使用。

不管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它,称赞语事实上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称赞语是交际的“润滑剂”,它使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

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随之升温。

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同样存在。

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却蕴育出了不同的称赞语。

了解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及其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和外国人交流,减少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推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这篇论文首先介绍了称赞语的定义,特征、以及功能等内容,随后探讨了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接下来着重对比分析中西方称赞语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称赞语;差异;对比分析i一、什么是称赞语称赞语,又称恭维话,我们先来看牛津大词典对它的解释:“Compliments, as a kind of speech act, is consider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eness.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praise, admiration, approval,etc”(Oxford Dictionary,1997:283)。

牛津词典对它的解释用汉语来说就是:称赞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被认为和礼貌紧密相连,它是一种对别人赞扬,敬仰和支持的表达。

下面再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称赞和恭维的解释:“称赞---动词,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171)“恭维---动词,为讨好而赞扬”(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477)。

关于称赞语的定义,可以说两个字典的解释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简而言之,称赞语是在一定的交际场合所使用的用来夸奖,赞许,支持和表扬别人的话语。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交流语言之一。

在中国,学习英语已成为了一种必备的能力,而对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双语交流中,称赞语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而不同语言之间的称赞语差异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英汉称赞语差异以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了解英汉称赞语的差异。

在英语中,称赞语通常是直接明了的,常用的词语有"good","excellent","wonderful"等,用来表达对对方的称赞和赞许。

而在汉语中,称赞语则更多地体现在间接的方式当中,比如夸奖对方"厉害"、"了不起"等词语,或者用一些比喻性的说法来表达,如"真是一朵奇葩"等等。

对于英汉称赞语的差异,我们需要意识到在二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

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语言的交际方式差异,尤其是在称赞语的使用上。

因为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使用称赞语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

老师在进行二语教学的时候,也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并习得不同语言的称赞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融入到英语或汉语的交际中去。

我们也需要关注在二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和运用称赞语。

老师可以通过真实情景的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并模仿不同语言的称赞方式。

可以设置一些针对称赞语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加深对不同语言称赞方式的理解和掌握。

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包括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通用语言,成为了重要的交流工具。

教育者们也开始注重英语二语教学的提高。

在英语学习中,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称赞语是情感体验和沟通交流的核心内容之一。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以及语法结构等存在差异,导致了英汉称赞语存在差异。

本文从英中称赞语的差异以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英汉称赞语的差异1.文化因素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英汉称赞语的差异较大。

英语的称赞语通常直接、简洁、明了,而且以积极赞扬为主要方式。

例如,You're great. You did a wonderful job.I am impressed. 等等。

而汉语则在表达赞扬时,通常先用肯定的词语进行铺垫,再用表扬的词语点题,例如,“你做得很好,真让人佩服。

”2.语法结构英汉语法结构的不同也导致了英汉称赞语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常用的“be +形容词”结构常常用于表达夸奖和称赞,例如,“You are so smart.” ;而在汉语中,有时我们需要使用双音节词语进行修饰,例如,“你写的作文真是妙笔生花。

”3.语言形式在英汉称赞语的形式上,英语通常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例如“You did a great job”,而汉语则常用复杂的句子来表达,例如,“你获得这次比赛的第一名,真是太出色了。

”另外,在英语中,人们也常用缩略语或者省略形式来表达称赞的话语,例如“Well done!Good job!”1.文化差异的认识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中需要认识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词语表达和句子表达方式的差异。

学习者们需要了解英汉称赞语的文化差异,逐渐适应并准确地运用英语的称赞语,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言障碍。

2.积极、简洁的表达方式英语的称赞语通常是积极向上的,简洁明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方便他人理解,同时也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方式。

英汉称赞语话题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称赞语话题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称赞语话题差异对比分析文章以中西方电影话语为例,从体重、年龄、外貌、个人收入及物品价格、个人的能力与成就、对异性的称赞、对家庭成员的称赞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和英美西方国家在对待称赞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中国人和英美人具有不同的称赞观念和习俗。

因此,在跨语言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更有必要知道如何对他人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避免造成语用失误。

标签:英汉称赞词;差异;对比分析一、引言称赞是各种语言和文化所共有的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称赞语是说话者对听话者具备的良好素质或拥有物显性或隐性的赞美,是人们用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8部中英文电影(包括《幸福终点站》《穿Prada 的女王》《结婚大作战》《时空恋旅人》《疯狂的石头》《非诚勿扰》《独自等待》《手机》)以称赞语配对性结构理论及其回应方式等理论作为框架,就英汉称赞语话题的对比透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英汉称赞语话题的对比1、体重在电影《穿Prada的女王》中,女主角Andy进入杂志出版公司初期某次午餐的场景中,Andy正准备为自己盛一份玉米浓汤,此时公司的设计师內杰尔走过来对她说:“You do know that cellulite is one of the main ingredients in corn chowder?”于是Andy尴尬的笑了笑放弃喝玉米浓汤的打算。

在西方文化中,发胖意味着体质下降,营养失调。

它在英语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地位较低。

所以胖不宜用于称赞的话题。

在影片《独自等待》中,刘荣去拍戏三个月与陈文没见面,回来后第一次见面,刘荣问陈文“我是不是胖了啊?”陈文回答“你太瘦了,胖点儿多好啊,看着有福相!我真不明白现在的姑娘怎么个个儿减肥,减的跟麻杆儿似的好看吗……?”在中国文化中,“胖”与“福” 是相并存的。

人们常常用发福这个词语来称赞对方长胖了。

它在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地位较高。

所以是汉语中常常说到的话题。

以“称赞”为例谈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以“称赞”为例谈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以“称赞”为例谈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君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国家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有些语言文化 上的不同也给中西方交流带来了一些的阻碍。

为了减少这些阻碍,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学习与理解它们。

关键词:中西语言差异赞美谦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8.07 _学教育不同的民族生活的背景,社会 和宗教环境都有所不同,每个国家 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政策和其 他许多背景因素的不完全相同,导 致了人们说话方式和习惯的差异。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 文化之间的人们交流与理解的困 难。

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即使你使 用的语用语法完全正确,也会产生 误解;在不同的地区,文字或表达方 式(来自不同国家文化的人)有着 不同的含义。

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 中,语言 的用法之,语言 所 的国 性,特殊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导 致中西的语言用有很的差语言是文化的 ,在文化教中着 用 国人家 在 文化人 与语言 中个社会的语言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 与 的。

语言 文 化的 ,其特殊性表 在习文化的 ,人在习和 用的 中个文化 所 说,语言的背 都 着 文化,其 的文化会 国家间的交流与 习,民族的 ,有 们了解方的语言和文化 们在全 化的 中有 之地 在国文化中,人都或 特 性,们会因 了或的,和社会地 ,性的 表都 话 的,很 会他的板说:“你 笑起来时很漂亮。

你应多笑一笑。

”在酒店里,一个男子很突 正在吃饭的陌生人说:”你的微笑 此的丽,使 个房间充满了光亮 国的性不会觉得这些话 奉承或冒犯,相,她觉美,荣誉。

在中国文化中,谦逊首先摆在首的,人们 用“哪里,惭愧,不敢,没有你好”等等 孩在公场合评个陌生孩的在也认粗俗的表果一个国孩在中国用性感来孩,即使 个善意的举动也会认不礼貌的 。

男人也不随意去称他人妻子的外表,特 中人来说,果你他们说你的妻子此的漂亮或者性感的话,极其不礼貌的,也 认 挑衅。

中西方对赞美的回应差异英语文章

中西方对赞美的回应差异英语文章

中西方对赞美的回应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赞美的回应会有所差异。

无论是在中文社会还是英文社会中,可以观察到对赞美的回应方式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习惯和心理特征。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中西方对赞美的回应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

一、中西方对赞美的回应方式1. 西方的回应方式在英文社会中,人们对赞美往往会直接表达谢意并回应一句“Thank you”或者“Thank you so much”。

他们习惯于直接接受赞美并且表达感激之情。

有时候,他们也会加入一些亲切的回应,比如“Thank you, you made my day!”2. 中文社会的回应方式相比之下,在中文社会中,人们对赞美的回应往往会更为谦虚和客气。

他们会避免直接接受赞美,而是用一些谦虚的措辞来表示对赞美的回应,比如“谢谢,这不算什么”、“哪里,哪里”、“过奖了”。

甚至有时候他们会通过反对赞美的方式来回应,比如“这件衣服其实很便宜的”、“我的英语还有待提高”。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1. 礼貌与谦虚的不同理解在西方文化中,直接接受赞美和表达感激被视作一种礼貌和真诚的表现。

人们习惯于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认为赞美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

而在中文文化中,谦虚和谨慎被视作一种美德,人们习惯于以谦逊的态度回应赞美,以示谦虚和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

2. 面子与关系的价值观差异在中文文化中,面子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被强调,人们会在回应赞美时更注重维护自己的面子和与他人的关系。

他们会避免直接接受赞美,以免显得骄傲自满或者炫耀。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被强调,人们更注重真诚和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他们更愿意直接接受赞美。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中西方对赞美的回应差异主要源自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直接表达,因此人们更愿意直接接受赞美并表达感激之情。

而中文文化强调谦虚和人际关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以一种谦逊和客气的方式回应赞美。

我认为,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对赞美的回应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中西方恭维语

中西方恭维语

中西方恭维语一、恭维语的特点。

恭维语又称称赞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言语交际行为。

它是说话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赞誉说话者以外的对象。

赞誉的内容往往是指对方一些“好”的方面,如: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杰出能力、出色的工作、端庄大方的仪表、漂亮的衣饰以及其他个人良好素质或美好器物等。

二、恭维语的功能。

在人际交往中,恭维语主要起着创造或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一社会功能。

恰当的恭维语会让听话者感觉良好,从而博得对方的好感,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有助于建立或重建人际关系。

另外,恭维语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可以用来打招呼,鼓励人,表示祝贺,缓和批评的语气,开始一次谈话,致谢等。

三、中西恭维语差异对比。

恭维语是一种高度程序化的言语行为,在词汇和句法方面都是很有规律的。

(一)词汇比较美国在词汇选择方面,作为肯定性评价的语义载体主要有两类:形容词和动词。

形容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nice , good, beautiful和 pretty,尤其是nice 和good更是人们在恭维语中常用的两个形容词。

动词like 和love 两词的使用频率最高。

另外,系动词is和look 也被经常使用。

汉语中作为肯定性评价的主要也有两类: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好,漂亮,棒,聪明等。

其中“好”和“漂亮”出现的频率最高。

出现频率较高的副词是很,太,真,挺,好,那么和特。

另外,中国人很少用“love”表达赞美之意,人们经常使用成语恭维他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神采奕奕”“善解人意”“风华正茂”等。

(二)句式比较西方称赞语常用的句式:1 NP is /looks (really) ADJ名词性短语系动词真的形容词如:Y our hair looks really beautiful .2 I (really) like/love NP我(真的)喜欢/喜爱名词性短语如:I really like your hardwood floors .3 PRON is (really) a /an ADJ NP代词是(真的)不定冠词形容词名词性短语如:That is really a beautiful car .中国称赞语常用的句式:1名词短语+副词+形容词:如:你这衣服真漂亮。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英汉称赞语差异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英中文化差异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其中之一就是称赞语的使用。

在英语和中文的使用中,称赞语的惯用方式和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使用英语和中文的不同的称赞语,并逐步理解相关的语言文化差异。

本文就着重探讨英汉称赞语差异以及它们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一、英汉称赞语的差异1. 数量差异英语中一般都通过增加形容词、副词,或者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进行赞美,使用数量级的比较要少一些。

但是,中文对比英语来说,非常注重在“大而全”的状态下来进行赞美,因此在语言表述中,中文称赞语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词汇。

这是中文和英语文化差异中的表现之一。

2. 方式差异英语称赞语基本上都是在其他人的第三方面上,而中文则不同,中文比英语更注重直接地、目述地、针对性地指向某个人来进行赞美。

在使用时,中文的称赞语很少使用外围性质或第三方的形容词来进行赞赏。

而英语称赞语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容貌、才华、品德等方面进行赞美,但是中文往往会从目击者的心情或是经历角度进行赞美。

3. 礼貌性差异英语的称赞语在很大情况下进行的是非机制化的方式,而在中文中,人们往往更讲究有机、自然、流畅和礼貌的态度来进行赞美。

1. 英汉生活文化差异的理解英汉称赞语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在语言性质上有所差异,而且在文化习惯和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在二语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英汉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每一种文化独特性的差异。

2. 培养学生的口语实用能力学生可以在口语学习中,逐渐掌握英汉两种称赞语的表达方式,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同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使用学过的称赞语,让学生能够准确地、适宜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掌握英汉语境下的称赞技巧在英语和中文语境下去赞美,需要的是不同的赞美技巧和表达方式。

因此,在二语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称赞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进行赞美和恭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王焱 MF1020030摘要: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其根本目的就是用来交际,而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有一种现象就是称赞语的广泛使用。

不管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它,称赞语事实上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称赞语是交际的“润滑剂”,它使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

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随之升温。

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同样存在。

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却蕴育出了不同的称赞语。

了解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及其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和外国人交流,减少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推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这篇论文首先介绍了称赞语的定义,特征、以及功能等内容,随后探讨了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接下来着重对比分析中西方称赞语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称赞语;差异;对比分析称赞语,又称恭维话,我们先来看牛津大词典对它的解释:“Compliments, as a kind of speech act, is consider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eness.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praise, admiration, approval,etc”(Oxford Dictionary,1997:283)。

牛津词典对它的解释用汉语来说就是:称赞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被认为和礼貌紧密相连,它是一种对别人赞扬,敬仰和支持的表达。

下面再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称赞和恭维的解释:“称赞---动词,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171)“恭维---动词,为讨好而赞扬”(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477)。

关于称赞语的定义,可以说两个字典的解释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简而言之,称赞语是在一定的交际场合所使用的用来夸奖,赞许,支持和表扬别人的话语。

二、称赞语的基本特点称赞语包括两部分:发话人发出恭维语和受话人作出相应的反应。

恭维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使用积极的评价语言。

称赞语不同于其他言语行为在于没有负面评价词汇的出现,出现在恭维语中的几乎都是正面评价语言。

恭维语的运用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的文化社团对恭维语的对象、内容、场合以及对恭维语的反应各有不同。

恭维语运用的场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不同的,例如,虽然中国和西方恭维语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西方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

对于恭维语的反应,西方回答恭维语的正确反映是“Thank you”,而在中国则是传统的自谦式。

一般来讲,当受到恭维时,中国人常选择“不接受”“非同意”的方略,或回答“没什么”、“哪里,哪里”。

“称赞语可以用来充实问候语; 称赞语可以强化谢意; 称赞语可以引发会谈,在相互交谈中,适切的话题能够激发对方的兴趣。

称赞语还可以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表示良好的愿望,因此,谈话中使用恭维语可以推进谈话的展开;,它有助于摆脱窘境,消除隔阂。

此外,称赞语也有劝导鼓励之功能”(席于霞,2009,《中西日常交际中的恭维语语用对比分析》)下面通过例子细看:1.称赞语被用来表达对某人的鼓励。

举例如下:老师: 李明坐的很直,没有弯腰驼背。

李明:(没有说话,脸上露出愉悦的表情,坐得更直了)2.某些情境下,称赞语也被用来表达感激之情。

比如对对方所提供的盛情服务表达感谢。

举例如下:--晚饭好丰盛啊,都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真的嘛?那要吃饱啊。

3. 称赞语还可用来劝别人做某事。

尤其是在某些场合下我们不方便使用很直接的话语来劝别人,这时使用称赞语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举例如下:---你英语口语这么好,不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多遗憾啊,去报个名试下吧。

---(没有说话, 头脑中在思索自己到底到底该不该参加)。

4.表达对某人工作或外表的欣赏或赞同。

如:我喜欢你的发型/ 你饭做得真不错。

5.缓和某些可能有损对方脸面的言语行为,如:道歉,请求,批评。

你笑起来非常好看,所以干吗不笑一笑呢//我对你所做得已经感到很满意了。

总之, 称赞语的功能很多,绝不限于上述所列的几种,在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四、中国社会的称赞语1. 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数千年。

善良,正直,诚实,忠诚,孝廉,理性,勤劳,富于进取心等可以归结为国人的优良品格。

但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私德,顺从,嫉妒等却也是明显的性格瑕疵。

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略显单薄,他们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儒家经典教义。

人们对这些传统伦理,教义的践行也许并不总是发自内心的。

中国人不主动表达个人需求,做起事情来爱以一种间接地方式进行。

中国人往往很重视他人的外表和对别人的直观印象,很关心别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也很看重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

中庸之道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我们中国人眼里,集体主义至上,个人主义有时就是自私的代名词。

人们心中也有很强的等级观念,这与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密切相关。

2.中国社会的称赞语上面简要地谈了国人的性格,而在实际生活中的称赞语也深受此影响。

当我们称赞别人时,我们更愿意以一种不太直接的方式来说,为的是不让别人感觉不舒服。

而当我们被别人称赞时,我们却常常自谦,自贬,不会很主动地接受别人的称赞。

下面看些例子:(1)----你英语说得真不错。

----:哪里,其实我说得差得要死。

联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相信大多数人在面对同样的称赞时也会做出相同的反应。

(2)--- 今天发型不错啊!----没有,很丑的啦。

也许实际上听话人发型的确很好,但是她就还是选择拒绝承认,对于称赞者给出了否定回答.从中也可以看出被称赞者试着保持一种低姿态。

(3)甲:你儿子学习真好,班里前几名呢!乙: 他呀就爱玩,一点不专心学习。

我经常说他。

如果从正常逻辑理解,对于一个学习好的人我们怎么还要去责备他呢。

可事实上我们中国人在实际生活中就是这样回答甲的称赞语的。

五、西方社会的称赞语1. 西方人的性格经历了海外探索时代,殖民时代,文艺复习,启蒙运动,三次工业革命,建立了于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社会体制,西方人的特点看似复杂。

“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律和基督教的道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传统”.(孟昭毅,曾艳兵,《外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0)。

长时间以来,西方人一直在追求所谓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强调个人权利的实现。

发达的资本主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西方人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

在情感表达上,西方人积极主动,勇敢大胆,即使被拒也没无所畏惧。

当选择伴侣时,西方人也许会说:“他让我眼前一亮”,而中国人也许会说“这人心肠不错”。

西方人追求一种控制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力量,我们的“天人合一”在他们那却是“人定胜天”。

拿喝酒来说,西方人喜欢饮酒,他们喜欢在吃饭时睡觉前喝上一小口,但是却很少关心别人的感受,他们是为自己的高兴而喝,喝的结果不那么重要。

但是在中国,好像不喝醉不开心。

所谓“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铁,喝出血”备受推崇。

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旨在保证和尊重个人的基本权利,但这在中国却不一定为大家所接受。

有时我们认为个人主义就是自私。

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而西方却是金钱和法制社会。

2.西方社会的称赞语当西方人在称赞别人时,他们也许不那么关注是一以种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

而当他们被别人称赞时,他们也许会欣然接受。

来看下面几个例子:(1)A:You're looking very smart today.B:Thank you. So are you.此例中,B给了A积极的回答,并顺便称赞了对方。

这种交际在西方人看来也许是司空见惯。

(2)A: Your Japanese is very good.B: Well,my listening isn't too bad,but I still have a lot of problems with speaking.此例中,面对A的称赞,B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优缺点,这与上文分析的西方人的性格有一些吻合之处。

(3)”you’re just an angel of mine .it’s beyond my words to describe your beauty. I love you, Rose. There is nothing I couldn’t give you; there is nothing I would deny you, if you would not deny me. Open your heart to me.”这是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台词,主人公Jack对所爱之人的大胆表达震人心脾。

对所爱之人的赞美发自内心,即使被拒绝也无所遗憾了。

而我们中国人说出这样的话语似乎还需要很大的勇气。

六、中西方称赞语差异对比1.“中英恭维语语言学层面的比较”(梁茂广,王国锋,2005,《英汉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1)句式的比较:美语中85%的恭维语只用了三种句式。

1)人称代词+{Be/Look}+程度副词+形容词如:You look really lovely.2)人称代词+程度副词{like/love等}+名词短语如:I simply love that puppy.3人称代词+be a(程度副词)+形容词+名词短语如:That’s a really nice coat.汉语恭维语中也有三类主要句式:1)名词短语+副词+形容词你这衣服真漂亮)。

2)第二人称+动词+副词+形容词你说得真好)。

3)第二人称+名词短语+动词+形容词你英语讲得很棒。

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特点:①美语和汉语的恭维语都是三种主要句型,说明恭维语是程式化的。

“NP+be+(Adv)+Adj”这一句式在两种语言中都是最常用的。

但美语中“I+like/love+NP”可用来表示恭维,而汉语中则不表示恭维,表示“我希望……”,“我想要……”等。

可以看出,美语恭维语的程式化比汉语更为明显。

②两种语言在使用代词作为主语方面也有不同。

美语中1 6%的句子用第一人称作主语,而汉语中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占到30%。

(2)词汇的比较美语中三分之二的形容词恭维语都是用nice, good, beautiful, pretty和great这五个词,还有动词如like,love,enjoy,admire和be impressed by,其中like和love占86% 汉语恭维语中形容词占44%,副词占41%,动词占5%。

可以看出:1)形容词在美国英语中的使用频率要比汉语中的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