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锅炉钢结构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锅炉钢结构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摘要:火电厂锅炉是其主要的运行设备,其设备的特点也是比较突出的,就比如其部件众多、工期较长、施工难度大都是其最明显的特点。
本文就是主要针对在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理,并就这些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锅炉的钢结构安装工作带来有用的帮助。
本文通过实际的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了在钢结构安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新的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锅炉厂房;钢结构安装;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引言:随着热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重量不断增加,锅炉支撑结构逐渐由钢筋混凝土向全钢结构发展。
锅炉钢结构采用工厂加工,散装运输至现场。
现场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方式分层安装。
由于钢结构组合件数量多、安装高度高、施工周期长、加工精度不高,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将会给后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本文就专门针对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在锅炉的安装过程中钢结构安装的特点目前大型锅炉钢结构电杆较多,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管理难度大。
高空安装、紧固螺栓数量多,工作量大,增加了施工危险。
所有主要部件均采用10.9级M22和M24六角头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焊接少量二次杆。
锅炉钢架立柱较重,立柱尺寸较长,安装调整工作量较大。
锅炉钢结构作为锅炉的主要承重部件,调整钢结构柱的垂直度和各框架的尺寸是安装工作的重点。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
2.举例说明锅炉钢结构安装经常出现的问题描述某企业锅炉为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钢结构左右跨度46.5米,前后深度54.8米,高度68.5米。
共分4层。
钢结构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和剪刀连接。
钢结构总质量约4235t。
锅炉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一般质量主要有:地脚螺栓螺纹断裂,钢结构标高尺寸超标,垂直度超标,螺栓孔位置不准确。
锅炉重点设备常见的40个问题及应对处理措施

锅炉重点设备常见的40个问题及应对处理措施小7: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本期为大家讲解的是《锅炉重点设备常见的40个问题及应对处理措施》,如觉得好,记得分享给朋友们!一、炉墙及炉拱锅炉1.故障名称1)炉墙裂缝、变形、结焦、裂纹、倾斜、砖块松动、局部脱落、炉管穿墙处被硬物卡死和密封石棉绳烧坏、燃烧室炉墙及吊璇损坏等。
2)炉拱裂缝、变形、局部脱落。
2.故障原因1)炉墙及炉拱结构不合理,阻碍了锅炉受压部件的正常膨胀。
2)燃烧位置不正确,使部分炉墙及炉拱温度过高而烧坏变形或倒塌。
3)新砌筑的炉墙及炉拱烘炉时,由于烘炉时间短,升温过快,致使炉墙及炉拱灰缝未干就投入运行。
4)运行时,燃烧调整不当,火焰中心偏离,长期正压燃烧,炉膛温度过高,如果灰分熔点低,炉膛很易结焦。
炉墙挂焦严重,而打焦时将水喷到炉墙。
5)升火、停炉及增减符合过急,使炉墙及炉拱骤然膨胀或收缩,人工打渣时由于方法不当或用力过猛碰坏炉墙或炉拱。
6)灰浆配比不当,养护不好。
7)砖与砖之间灰浆不饱满。
耐火材料质量不好,炉墙及炉拱在高温作用下容易发生烧损、变形,严重时倒塌。
8)锅炉正常工作时,如果发生炉外空气进入炉内,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含氧量升高,燃烧室变正压,锅炉支架或墙皮。
3.处置措施1)炉墙轻微裂缝时,一般用石棉绳填塞,并在外部涂上一层耐火水泥、石棉粉灰浆。
2)炉墙损坏面积大,使锅炉支架或炉墙表面温度异常地升高,锅炉钢架、空心梁烧红且炉墙有倒塌的危险,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停炉,并组织人力抢修。
3)若炉墙、炉拱仅跌落少量耐火砖,或外墙有轻微凸出时,应加强运行中的监护和检查,短时维持运行,待备用炉启动后或计划停炉检修。
4)炉拱损坏面积较大,已失去拱在燃烧中的作用,应立即停炉,予以修补或重新砌筑。
5)如炉墙或吊璇损坏面积不大,损坏程度不严重,可适当降低炉内过剩空气系数,降低燃烧温度维持短时间运行。
二、锅炉炉管1.故障名称炉管损坏2.故障原因1)锅炉严重缺水。
大型电站锅炉制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型电站锅炉制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锅炉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有相应的详细规定,运行工作应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下进行。
然而,现阶段锅炉制造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锅炉安全的重要性。
锅炉是一种易发生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
在进行制造设计工作时,应全面控制实际过程,使锅炉在合理化和严格操作的情况下具有高质量。
关键词:大型电站锅炉;制造设计;问题;解决方法1.大型电站锅炉的概述大型电站锅炉是一种复杂的锅炉结构,由于其燃烧机制不同又可以分为多种,当前实际应用的绝大多数大型电站锅炉都是煤粉锅炉。
这种锅炉在运行中有热效率高的优势特点,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煤炭资源并产生相应的动力输出。
但是从锅炉检验的角度来看这种锅炉结构复杂、附属设备众多,安全标准高、操作运行复杂,种种特性限制使得对其的检验工作较为困难。
大型电站锅炉结构复杂是其燃烧机制决定的[1],燃烧煤粉的大型电站锅炉本身对煤粉的要求较高,要单独设置煤粉的加工系统,借助磨煤机、排粉机、吸风机等附属机构将煤粉加工成型并送入炉膛。
炉膛通常采用四角对称的布置方式,内部有过热器、再热器等加热结构,构成大型电站锅炉的多个加热回路,以充分利用煤炭燃烧的热能。
同时在炉膛的出口位置还布置有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和除灰装置,对排出炉膛的烟气进行预热、省煤和除灰的处理。
由此可见大型电站锅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相当复杂,对检验工艺水平的要求相当高[2]。
2锅炉设备的基本特征2.1结构较为复杂锅炉结构比较复杂,炉膛、汽包、水冷壁、燃烧器、过热器、机架、炉墙等大量部件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主要部件。
在设计锅炉时,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不同部件之间的相关性,以确保锅炉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特别是管道采用的结构布置方案,应以锅炉安全高效运行为主要目的,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制造方案[3]。
2.2恶劣的工作环境由于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能和电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噪声、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锅炉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不仅会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也会引起锅炉一系列部件的变形和损坏,有些故障具有一定的联动性,从而导致整个锅炉设备的运行异常。
浅谈锅炉安装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质量控制要求

浅谈锅炉安装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质量控制要求摘要:锅炉的安装是在多岗位工种与人员的协调作业下,共同配合完成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同时,对辅助配套设施的安装技术标准也要严格把关,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下严控安装质量,才能为后期锅炉系统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严格锅炉安装的质量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锅炉;安装;问题;质量控制1锅炉安装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1技术工人培训问题施工人员由于受到对工作内容不熟悉,对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掌握不牢,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先天条件的限制,经常会出现不按照操作要求与技术标准施工,造成大量的重复返工工程、埋下大量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每个人在同一个作业环节的标准认识不统一,施工工艺不一致,也会造成锅炉安装过程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强职工的标准学习与技能理论知识学习,很有必要,对提高锅炉安装的整体质量大有裨益。
1.2钢架安装质量问题在一些锅炉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钢架安装的连接板以及结合面未进行锈迹清除或者清除工作不彻底,有部分残留锈迹,这就会留下质量隐患,另外,也有一些工程中,选用的高强螺栓不符合设计规格,从而导致锅炉设备安装工程中出现质量缺陷。
1.3受热面导热传递问题锅炉的管道安装力求各个接口与管壁内外压力一致、材料材质均匀,这样才能确保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然而在管道采购与安装时,往往由于材质不统一,或储存方法不正确,导致管道内外生锈,在使用时未经除锈工艺处理便开始连接安装,造成内部管件存有许多杂志,在锅炉运行时,蒸汽或液体流经管路冲刷掉铁锈等杂质,引起管路堵塞或灵敏元件失效等问题,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其次,施工人员焊接工艺和焊接技术的不合格,也会导致管路局部热阻过高,影响热量的传递、扩散,一旦运行时间过长,在焊接处或生锈处容易削弱管壁厚度,为管道出现泄露埋下隐患。
1.4过热器以及再热器的安装问题过热器能够将饱和蒸汽进行加热,使其成为过热蒸汽并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而蒸汽能够提升循环热效率,在一些锅炉设备安装工程中,由于过热器以及再热器的安装质量存在缺陷,这就导致蒸汽的温度提升过快,从而影响蒸汽机轮的安全性。
电站锅炉钢结构常见缺陷及原因

电站锅炉钢结构常见缺陷及原因电站锅炉是发电厂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在发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锅炉的钢结构作为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缺陷将对发电厂的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影响。
了解电站锅炉钢结构常见的缺陷及其原因对于确保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焊接缺陷由于电站锅炉的工作环境复杂,温度和压力都相对较高,焊接是锅炉钢结构中常见的连接方式。
焊接缺陷是电站锅炉钢结构常见的缺陷之一。
焊接缺陷主要包括焊缝裂纹、气孔、夹渣、焊缝凹坑等。
这些焊接缺陷可能会导致整个锅炉的结构强度下降,甚至存在着安全隐患。
焊接缺陷的主要原因包括焊接工艺不当、焊接材料质量差、焊接工作环境差等。
在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工艺不当,焊接材料质量差,或者焊接工作环境差,都会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
针对焊接缺陷,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焊接工艺,选择优质的焊接材料,保证焊接工作环境良好,以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
二、金属材料腐蚀由于电站锅炉的工作环境复杂,常年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金属材料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金属材料腐蚀是电站锅炉钢结构常见的缺陷之一。
金属材料腐蚀不仅会降低锅炉的结构强度,还可能导致锅炉管道的泄漏,严重影响电站的正常运行。
金属材料腐蚀的主要原因包括介质的腐蚀性、金属材料的质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在设计和使用锅炉时,需要选择适合工作介质的金属材料,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减少金属材料腐蚀的发生。
三、疲劳断裂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包括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工作环境的影响、设备的设计和使用等。
为防止疲劳断裂的发生,需要在设备设计时考虑到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合理设计设备的结构,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谈锅炉制造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之道

谈锅炉制造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之道摘要:锅炉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多种工艺和流程。
在锅炉制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制造技术不足、材料质量不合格、生产设备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锅炉制造;常见问题;解决方法锅炉制造对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极为重要,尤其是作为必需品的区域,锅炉设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不容差错。
然而,在制造过程中常常会遭遇一些问题,会导致锅炉出现安全隐患,影响使用效果。
一、当前锅炉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一)制造技术不足在锅炉制造过程中,制造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各个环节的工艺都需要精湛的技术和经验。
然而,在一些小企业或新进制造商中,制造技术并不足够成熟,可能无法生产高质量的锅炉产品。
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会影响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严重时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材料质量不合格锅炉制造的材料质量是制造质量的关键。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采购渠道不清晰、材料生产商信誉度不高等,锅炉制造商经常会面临材料质量不良的情况。
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过于脆弱,可能无法承受高压和高温,导致锅炉产品质量低下。
(三)生产设备不完善生产设备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锅炉制造商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来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
设备老旧、灵敏度不够、操作效率低下都会影响制造质量和数量。
特别是清洗、焊接、试压等环节,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必须得到保证。
(四)操作不规范在锅炉制造过程中,操作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操作包括焊接、试压、安装、调试等。
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和人身伤害。
尤其是在焊接和试压过程中,操作必须精确和反复,以保证制造控制和过程通畅。
二、锅炉制造中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一)提高制造技术水平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其制造技术对于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锅炉机械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锅炉机械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锅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对锅炉制造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锅炉制造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
当然锅炉设计方面的技术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已经从摸索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较为成激的阶段。
锅炉的设計水平直接关系到锅炉的运行效率,所以在锅炉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针对锅炉制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提高锅炉制造设计的质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字:锅炉;机械设计;问题及对策前言: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具有极强的密封性,从而导致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要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对设备本身而言存在极大的负荷。
因此,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在法律法规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需要在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下进行操作但在当前锅炉制造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锅炉的安全。
1、工业锅炉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1除渣机运行过程中故障多长期以来由于对除渣机重视不够,而且也没有充分的对除渣机的工作环境进行深入了解,这就导致除渣机在设计和制造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导致除渣机功能缺乏完善性,而且精度和效率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同时维修费用还较高,在除渣机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除渣机运行故障较高。
在除渣机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除渣机运行速度快螺丝除渣机的直径和铲式除渣机的宽度不够;除渣机运行过程中,渣底板和上链支架设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磨损;除渣机的驱动器过载能力小没有安装电气或机械过载保护装置;除渣机和链栅渣桶的体积小,而除渣机中有大量温度过高的热渣,导致除渣机的温度较高。
1.2防焦箱前侧炉墙破裂、变形在锅炉制造设计的相关规定中,都将锅炉防焦箱和炉墙之间的空隙进行了规定了,通常需要保持在10mm左右为宜,如果存在空余部分时则可以利用石棉网对其进行补全。
而在锅炉砌筑施工及验收中也对锅炉防焦箱与炉墙之间的距离进行了规定需要保持在0~10mm之间。
例析锅炉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例析锅炉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一、锅炉简述郭家湾电厂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大昌汗镇郭家湾工业集中区,电厂选用哈尔滨锅炉厂生产制造的第一台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HG-1065/17.5-L.MG44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为双布风板、亚临界参数,炉膛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及水冷屏结构,其特点是取消了ALSTOM技术路线的外置床,将两级中温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以吊屏的形式从炉顶分别悬挂于炉膛前墙、后墙,以增加过热器系统和再热器系统的辐射受热面积。
锅炉共采用四个内径约8米的旋风分离器,布置在燃烧室两侧墙,外壳由钢板组成,内衬耐磨耐火材料,分离器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锥形;每个旋风分离器下分别布置了一个非机械型回料阀,其回料方式为自平衡式,返料风与松动风用高压流化风机供给。
锅炉的脱硫方式采用炉内脱硫,其脱硫剂为石灰石粉,以气力输送方式分四点送入回料阀斜腿,分四路进入炉膛。
二、锅炉长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存在的问题1.1 床温高;1.2 循环灰量不足或不稳定;1.3 受热面超温;1.4 总风量大;1.5 受热面磨损;1.6 环保排放指标难控制,Ca/S高;1.7 锅炉飞灰CaO含量高2、解决办法1.1 增加炉内受热面;1.2 分离器提效改造;1.3 对风、煤配比优化调整;1.4 石灰石系统改造;1.5 石灰石籽料、粉料均匀给入炉膛。
三、锅炉系统改造1、锅炉受热面的改造锅炉在原有8片水冷屏的基础上加宽加长,每片增加5根,即将原水冷屏由原来的1.63m宽增加到2.55m,長度由原来的24米增加到28.45米,受热面增加约310m2;在此基础上,左右侧再增加两片水冷屏,受热面总计增加约540m2。
2、分离器的改造在煤种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的增加锅炉循环灰量以降低锅炉床温,因此提高了旋风分离器的入口烟气流速,由原设计的23m/s提高至了29m/s(四个分离器入口缩口500mm,下部垫高400mm),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大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2
• 例如下图5中:上下集箱外筒体6mm,上下盖板和管板12mm。 • 节点图(见图6)是上下盖板和管板与上下集箱外筒体的焊接节
点图。 • 这是T形接头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焊缝厚度为筒体厚度加上角
焊缝的焊缝厚度(也称喉高,见图7),为了满足《锅规》第3条 的要求,需要角焊缝部分的喉高不小于6mm,加上筒体厚6mm才 能满足要求。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
• (一)T形接头 • T形接头的连接主要用在卧式内燃锅壳式锅炉(见图1)和贯流式
锅炉中(见图2):
图1 卧式内燃湿背式锅炉示意图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2
• 图2 贯流式锅炉示意图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3
• 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适用范围; • 2、采用的部位; • 3、插入式的结构; • 4、焊缝厚度; • 5、T型接头背部封焊问题; • 6、检查孔圈。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5
• 1、适用范围 • (1)锅炉型式: • 卧式内燃锅炉、贯流式锅炉、锅壳式余热锅炉 • (2)压力等级: • 锅炉的额定工作压力超过2.5MPa时不能采用T形接头。 • 特殊用途的贯流式锅炉要求蒸汽压力比较高可能会超过2.5 MPa 。 • 压力较高的余热锅炉,也可能超2.5 Mpa。
应当采用插入式的结构”。
• T形接头的坡口应该开在管板上,而不能开在筒体上(见图4)。
• 贯流式锅炉不受此限制。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0
图4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1
• 4、焊缝厚度
• 《锅规》 3.7.2.(3)要求:“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厚度不小 于管板(盖板)的壁厚”。
• 贯流式锅炉采用非插入式结构即坡口开在筒体上时,就有可能不 能满足3.7.2.(3)条的规定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7
图3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8
• WNS湿背式、干背式、回燃式锅炉不能采用T形接头的位置 • 湿背式---炉胆和回燃室前管板的连接处 • 干背式---炉胆与后管板的连接处 • 回燃式---炉胆与前管板的连接处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9
• 3、采用插入式的结构 • 《锅规》规定:“卧式内燃锅炉锅壳、炉胆的管板与筒体的连接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3
图5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4
图6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5
图7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6
• 5、T型接头背部封焊问题 • 《锅规》要求:“焊缝背部能够封焊的部位均应封焊,不能封焊
的部位应采用氩弧焊打底,并且保证焊透”。 • 例如在WNS湿背式锅炉结构中,炉胆与前管板采用T形接头时,
•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GB/T16507.4-2013《水管锅炉 第4部分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 GB/T16508.3-2013《锅壳锅炉 第3部分:设计与强度计算》
执行《锅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 • 二、锅筒(壳)、集箱上的管接头; • 三、检查孔; • 四、其他。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7
图8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8
• 表14 系数K的取值
支撑型式
K
支点线
平板或管板与锅壳筒体、炉胆或冲天管连接:扳边 连接[图29(a)]
坡口型角焊连接并有内部封焊:图29(b)
0.35 0.37
内部无法封焊的单面坡口型角焊(图30)a
0.50
直拉杆、拉撑管、角撑板、斜拉杆
下部由于空间限制就很难做到背部封焊(见图8),那就要采用 氩弧焊打底了。而前管板强度计算时,K值的取值与这条支点线 的型式及这条焊缝的探伤比例有关,从GB/T16508.3的表14“系数 K的取值”我们可查到,当支撑型式为坡口型角焊连接并有内部 封焊时取0.37,而当支撑型式为内部无法封焊的单面坡口型角焊 时取0.50(这种结构如氩弧焊打底且100%无损检测可取0.4)。
0.43
带垫板的拉杆
0.38
焊接烟管(包括螺纹管);管头45°扳边的胀接管
0.45
a如氩弧焊打底,且100%无损检测,K可取0.4;如采用垫板,且100%无损检测,K可取0.45。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19
• 在设计时经常碰到图纸上仅有单面坡口型角焊焊接接头详图,技 术要求上未注明氩弧焊打底及无损检测的比例,强度计算时选取 的K值是0.4,由于《锅规》规定此处的无损检测比例可以是50%, 工艺及无损检测人员在确定探伤比例时并不会去看强度计算,造 成UT的比例按50%时强度计算选取的K值是0.4的错误。
• a) 焊缝采用全焊透的接头型式,且坡口经机械加工; • b) 卧式内燃锅炉锅壳、炉胆的管板与筒体的连接应当采用插入式结构; • c) T形接头连接部位的焊缝厚度不小于管板(盖板)的壁厚,并且其焊
缝背部能够封焊的部位均应当封焊,不能够封焊的部位应当采用氩弧焊 打底,并且保证焊透; • d) T型接头连接部位焊缝应按NB/T 47013的有关要求进行超声检测。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6
• 2、采用的部位 • 《锅规》3.7.2条1号修改单“工作环境烟温大于600℃并且受烟气
直接冲刷”的部位不允许采用。 • WNS湿背式、干背式、回燃式锅炉高温且直接受烟气冲刷部位。 • WNS湿背式锅炉的回燃室筒体与回燃室前管板,特别是底部与炉
胆和回燃室前管板的连接处距离很近,烟温一般都大于600℃。 • WNS湿背式、干背式、回燃式锅炉不能采用T形接头的位置 • (见图3)。
锅炉结构设SG G1001-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第三条: • 设计文件鉴定是指锅炉设计中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
规范有关规定的审查。 • 设计文件鉴定是一种符合性审查。
设计文件安全鉴定依据的主要法规标准
• 锅炉设计文件安全鉴定主要依据的法规或被法规引用而成为强制 性的标准如下:
一、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连接-4
• 《锅规》3.7.2条规定:对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卧式内燃锅炉、 贯流式锅炉和锅壳式余热锅炉,工作环境烟温大于600℃并且受烟气直接 冲刷的部位,不可以采用T形接头,其他部位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受压元 件的连接可以采用T形接头的对接连接但不应采用搭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