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新建铁路温福线浙江段站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温福线浙江段站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节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 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新建铁路xx线(xx段)站前工程位于xx东部沿海,全长69.2km,分2个标段。

起自xx市,经xx市、xx县、xx县至xx交界分水关,线路跨越xx省的飞云江,鳌江,经过低山丘陵区穿越两省交界的分水岭分水关隧道,进入福建省。

Ⅱ标段起迄里程为DK46+100-DK81+022,全长度34.707km,桥隧总长30.3km,其中有隧道5.5座,长10843延米(最长隧道鹅峰山隧道长3583 m);特大桥梁4座,长18565.5延米(其中:鳌江特大桥长11036.16m);大中桥6座,长953.66延米;路基土石方140万断面方。

本标的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1-1-1。

特殊路基处理表见表1-1-1-2,桥梁工程概况表见表1-1-1-3,隧道工程概况表见表1-1-1-4。

总工期3年,开工日期:2005年7月底,竣工日期:2008年8月底,包括铺架工期,2008年2月下旬开始铺架。

1.1.1自然条件线路经xx省xx西部,基本为滨海地区,沿线通过浙、闽临海丘陵低山区和海积平原区,除隧道处为山地外,其余地形平坦,大部分为稻田,标段内鳌江水系直接流入东海,河流水位受潮汛影响明显,不同程度发育有一、二级阶地。

该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台风频繁。

降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期间降雨集中。

1.1.2现场交通情况标段内交通较为发达,线路与104国道基本并行,施工现场可从104国道修筑施工便道进入。

材料可通过江海联运至码头,再通过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表1-1-1-1 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1-1-2 特殊路基处理表表1-1-1-3 桥梁工程概况表表1-1-1-4 隧道工程概况表所有桥梁构筑物基本与104国道并行,可通过现有道路直接进入施工现场。

沿线的港口有鳌江港、龙港,沿线工点可就近利用运输物资。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安全和顺利进行。

该方案针对铁路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规划,包括工程组织结构、施工计划、人员配备、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2. 工程概述本次铁路工程施工的项目概述如下: - 项目名称:XXX铁路线施工工程 - 工程位置:XXX地区 - 工程规模:XXX公里 - 工程内容:新建/改造XXX铁路线3. 工程组织结构3.1 项目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整个铁路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安全管理 - 项目进度控制 - 质量控制 - 工程预算控制 - 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3.2 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由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铁路线路的布置 - 铺设轨道 - 安装信号设备 - 安装通信设备 - 架设电力线路等4. 施工计划4.1 施工阶段划分铁路工程施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和重点略有不同,具体划分如下: - 预备阶段:地勘、设计和筹备工作。

- 土建施工阶段:地基处理、桥梁、隧道等土建工程。

- 轨道安装阶段:铺设轨道、调平调直、固定轨道等工作。

- 信号通信阶段:安装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等。

- 电气化阶段:架设电力线路、安装电气设备。

4.2 施工计划安排根据工程的阶段特点和工期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的顺利进行。

5. 人员配备5.1 项目管理部门人员项目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如下:-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 安全监督员: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

- 进度控制员:负责项目进度的控制和监督。

- 质量控制员:负责项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

- 预算控制员:负责项目预算的控制和监督。

5.2 施工队伍人员施工队伍的人员配备如下: - 工程师:负责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控制。

- 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施工工作的指导和协助。

铁路修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铁路修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铁路修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背景本文档描述了铁路修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该项目旨在修建一条新的铁路线路,连接两个城市。

2. 施工目标本项目的主要施工目标包括:- 确保工程进度合理和高效- 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约资源和成本3. 施工组织架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执行以下施工组织架构:- 设立项目管理团队,负责整体协调和管理- 划分工程分部,包括道路施工、桥梁施工、轨道铺设等- 指派专业团队负责各个工程分部的实施和监督4. 施工进度安排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合理和高效,我们将执行以下施工进度安排:-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不同工程分部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制定每个施工阶段的关键路径和关键工作节点- 根据计划进行实时进度跟踪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符合预期5. 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我们将执行以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制定施工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建立施工现场巡检和质量验收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委托第三方参与质量审查和监督,以确保施工质量得到独立评估和监控6. 环境保护措施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执行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包括减少噪音、污染物排放等措施- 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环保监测要求,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和评估7. 资源和成本管理为节约资源和成本,我们将执行以下资源和成本管理策略:- 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确保施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 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工程在预算范围内进行以上是铁路修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我们将在实施阶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版新建铁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版新建铁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版新建铁路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新建一座铁路特大桥,连接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

该桥是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提升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区域发展。

1.2项目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大桥的施工任务,确保项目质量,保证工人和公众的安全。

二、项目组织结构2.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

2.2施工队-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桥梁结构的安装和建设等。

2.3监理团队-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保证施工符合规范和要求。

三、施工准备工作3.1规划施工场地-确定施工区域的边界和划定施工场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3.2资源调配-提前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资源不足而延误进度。

3.3施工团队培训-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四、施工过程控制4.1施工时间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计划,包括每个施工阶段的工期、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的安排。

4.2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4.3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定标准。

五、施工现场管控5.1施工现场布置-按照施工进度和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2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监控,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加大现场安全巡视和检查力度,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六、项目管理和监督6.1施工进度管理-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6.2质量检查和验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6.3施工现场巡视-建立定期巡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七、风险管理7.1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施工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1. 项目背景本方案旨在为铁路工程施工提供一个详细的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铁路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项目,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2.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安全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始终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件。

- 效率性: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以提高施工效率。

- 协调性:各施工部门应相互协调合作,确保施工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 可持续性:组织设计应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包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3.1 施工流程安排:确定铁路工程的施工流程,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顺序。

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和协调。

3.2 施工人员组织:确定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员组织结构,包括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和人员配置。

3.3 施工设备调配:确定施工所需的设备种类和数量,以及设备的调配方案。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设备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3.4 施工材料采购:确定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材料的采购渠道和供应计划。

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控制。

3.5 施工安全管理: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6 环境保护措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合理处理废弃物。

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

4. 预期效果和风险评估根据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 施工效率得到提高,节约项目时间和成本。

- 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各个部门协调合作。

- 环境保护得到充分考虑,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然而,本方案的实施可能面临以下风险和挑战:-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事件,需要及时应对和处理。

- 人员和设备调配可能存在不足或不合理的情况,需要灵活调整和协调。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范本模板,作为铁路工程项目的参考和指导。

2.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项铁路工程,旨在建设一条连接XX地区与XX地区的铁路线路。

该铁路线路总长度为XX公里,包括X座车站和X 座隧道。

3. 施工目标本项目的施工目标有:- 保证工程质量,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施工成本,优化工期安排;- 遵循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施工组织设计4.1 施工组织架构本项目的施工组织架构如下:- 总包单位:负责项目全面组织、协调和管理;- 分包单位:根据施工计划和任务,负责具体施工工作;- 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4.2 施工方法和技术本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应考虑以下因素:- 地质条件: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如掌子面法、盾构法等;- 施工资源: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安全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3 施工进度安排本项目的施工进度安排应考虑以下因素:- 工期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要求进行施工安排;- 阶段目标:根据工程量和施工方法,确定每个阶段的施工目标;- 进度控制:设置合理的进度控制点,及时调整施工进度。

5. 资源需求本项目的资源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人力资源: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所需人员数量和职责分工;- 机械设备:根据施工方法和工程量确定所需机械设备;- 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期间所需材料的及时供应。

6. 环境保护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大气环境:合理控制机械设备排放,减少粉尘和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水环境:采取合理的排水和污水处理措施,保护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合理规划施工区域,保护周边生物多样性。

7. 安全管理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警示牌、防护栏等;-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XX铁路建设工程1.2工程地点:XX省XX市1.3工程规模:总长XX公里,XX座车站1.4施工内容:铁路线路、车站、桥梁隧道等建设1.5工期要求:总工期XX个月,分为若干个施工阶段二、施工组织体系2.1组织机构施工总指挥: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工程施工工程经理:负责具体施工管理工作2.2施工队伍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阶段的不同,建议采用不同的施工队伍划分,例如:总承包单位:负责工程的整体施工分包单位:负责具体细分工程的施工,例如桥梁隧道施工、铺轨施工等三、施工组织流程3.1施工准备阶段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策划方案,经审批后执行。

2)制定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并进行各岗位人员的任命和培训。

3)组织采购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和施工机械。

4)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环保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

5)制定施工工期计划和资源调配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3.2施工阶段1)按照设计文档和规范要求,组织土方、混凝土、钢筋等工程的开挖、浇筑和施工。

2)监督施工质量,进行现场巡查和检验,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3)组织桥梁、隧道、铺轨等特殊工程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

5)协调各施工单位的工作,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衔接和顺利进行。

6)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和变更,做好工程变更管理和控制。

3.3施工结束阶段1)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对各项工程进行综合检验和测试。

2)编制工程竣工资料,包括施工记录、竣工图纸和技术资料。

3)进行工程结算和决算,编制工程决算报告。

4)进行工程的交接和移交,办理工程竣工手续和验收手续。

5)对施工单位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今后的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四、施工组织管理措施4.1职责分工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需明确,避免责任不清或卸责现象。

4.2信息畅通:各级管理人员之间、施工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必须及时准确。

完整铁路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铁路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铁路建设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在铁路建设中,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安排、资源调配、施工方法选择等方面,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讨论完整铁路建设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 施工过程2.1 施工阶段划分铁路建设通常可划分为前期准备、地基处理、道床施工、架梁施工、轨道安装等阶段。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施工过程合理划分,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时限。

2.2 工作安排根据施工阶段的划分,需要具体规划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期安排。

要考虑施工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3 资源调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包括人力、机械设备、材料等。

要根据工作量和工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资源调配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供应和利用的高效性。

3. 施工方法选择3.1 施工技术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要考虑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

3.2 施工顺序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明确各个施工工序的顺序和衔接关系。

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确立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冲突和延误。

4. 安全管理4.1 安全措施在铁路建设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详细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4.2 监督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或岗位,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总结完整铁路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合理划分施工阶段,安排工作和调配资源,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同时注重安全管理。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才能确保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一、编制范围新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第3标段,即DK8+950~DK10+050(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及DK88+822~DK90+200(长寿长江特大桥段)范围内的桥梁工程(不含铁路简支梁制架、含桥面系)、路基、轨道(不含铺轨、线路加强沉落整修工程)、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大临(不含材料厂和转运站及其码头、临电工程)。

桥梁工程有三座:井口嘉陵江特大桥(以下简称“嘉陵江桥”)、白家湾大桥、长寿长江特大桥(以下简称“长江桥”)。

二、编制依据(一)新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土建工程《施工招标书》及所附相关资料、补遗书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发的现行规范、标准及办法,主要有:《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J202-9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203-96)《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98)《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J102-96)《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铁路工程土工实验方法》(TBJ103-9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3-98)《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98)《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2-98)《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三)铁道部大桥局拥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法成果、机具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铁路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四)工地现场考察以及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获取的资料。

(五)实行项目法施工,使各项工程的质量、进度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三、编制原则(一)贯彻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指导原则,认真阅读,研究招标文件,严格遵照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对渝怀线建设的质量、工期、造价等项控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二)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认真安排总体施工进度,设置、配备组织机构、人员、设备、材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认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搞好文明施工建设。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将井口嘉陵江特大桥、长寿长江大桥的主桥水中基础施工作为重点、难点,是总工期能否实现的关键,组织攻关。

(四)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灌溉及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新建铁路渝怀线西起位于四川盆地的重庆市,经长寿后跨越长江至涪陵,再沿乌江两岸逆流而上经武隆至彭水。

自彭水后经过黔江并翻越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再经酉阳、秀山后进入贵州省铜仁市后沿沅江支流锦江两岸而行进入湖南省怀化市的麻阳县,线路终止于地处沅麻盆地的怀化市。

本标段包括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DK8+950~DK10+050)和长寿长江特大桥段(DK88+822~DK90+200)。

地理位置如下:(一)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先锋街附近,从井口镇横跨嘉陵江至大竹林。

(二)长寿长江特大桥段长寿长江特大桥段位于长寿县境内,重庆端为长寿县朱家镇,怀化端为长寿县扇沱场。

二、桥跨布置(一)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本段工程项目仅包括井口嘉陵江特大桥,大桥中心里程为DK9+478,桥跨布置为3×24m+8×32m预应力砼简支梁+(84+144+84)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8×32m+4×24m预应力砼简支梁。

正线桥长1025.06m,双线等长,桥高110m。

(二)长寿长江特大桥段本段工程项目包括长寿长江特大桥和白家湾大桥,长寿长江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89+623,桥跨布置为1×24m+4×32m预应力砼简支梁+(144+2×192+144)m 下承式连续钢梁+1×32m+1×24m预应力砼简支梁,正线桥长899.40m。

白家湾大桥中心里程为DK88+960.00,桥跨布置为8×32m预应力砼简支梁。

三、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1、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本段范围内嘉陵江河道微弯曲,河床宽约250m,河上漫滩、阶地发育,两岸均见基岩大面积裸露,岸坡自然坡度10~30°。

两岸人烟较稠密,并有厂房分布。

团结村岸有公路通桥下,交通方便(水运、陆运均可),枯水季节江面宽约120~300m,汛期宽约380~650m。

2、长寿长江特大桥段本段长江范围内水深20m,水流急,主河槽偏向重庆端,水深约35m,水槽附近水流紊乱。

河道较顺直,河床无压缩现象,枯水江面宽仅360m左右,水流平顺,水深约25m,洪水期江面约600m,水流顺畅,水深60m。

两岸均见大面积岩石裸露,怀化岸人口较稠密,有公路至桥台附近。

(二)气候条件1、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桥址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湿润多雾,雨量充沛,夏热冬暖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8.3℃,多年最高气温42.2℃, 多年最低气温-1.8℃。

多年年降雨量1130.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1347.6小时,最大日照温差17.6℃,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 m/s。

无霜期为330天。

2、长寿长江特大桥段桥址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东南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热、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

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2.3℃。

多年平均降雨量1124.2mm,年最大降雨量1417.7mm,暴雨大部分发生在7~9月,两岸风力较小,平均风速 2.1m/s,最大风速为19m/s,风向NNW。

由于河谷相对湿度大,日照少,加上风力小,形成川江多雾的气候特征,年平均中雾和浓雾36天左右,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元月雾天最多。

(三)水文条件1、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嘉陵江属长江一级支流,河流洪枯水位变幅大,泥砂含量也较大,河区河床稳定,冲淤变化不大。

三峡建库后,河段内水位有一定程度的雍高,水面比降减缓,泥砂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淤积。

Q1/300=59545m3/s , H1/300=200.42m , V1/300=4.24m/sQ1/100=52790m3/s , H1/100=203.23m , V1/100=4.08m/s (三峡倒灌)Q1/20=42060m3/s , H1/20=200.06m , V1/20=3.80m/s (三峡倒灌)Q1/10=37080m3/s , H1/10=192.29m , V1/10=3.62m/sQ1/3=27400m3/s , H1/3=187.94m , V1/3=3.16m/s施工水位:H施=173.5m2、长寿长江特大桥段川江为我国大型山区河流,桥区段穿越四川盆地东部低山区丘陵区,河岸多为岩石组成,河床表面则由卵石覆盖,河型河势稳定,河床年季变化不大,年内冲淤演变规律比较明显。

三峡建库前:Q1/100=88700m3,H1/100=180.10m,V1/100=4.76m/sQ1/300=97000m3,H1/300=182.60m,V1/100=4.94m/s枯水期(11月~次年4月)平均水位H枯=150.70m,最高水位H枯最高=152.95m,施工水位按152m组织施工。

(四)地质条件1、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段桥址多为人工填筑及冲洪积、坡洪积、坡残积物覆盖。

下伏侏罗系上沙溪庙组地层。

分别为粘砂土(Q4ml),砂粘土(Q4dl+el),粘砂土(Q4dl+pl), 卵石土(Q4al+pl), 砂粘土(Q2dl+pl), 卵石土(Q2al+pl), 泥岩夹砂岩(J2s), 砂岩(J2s)。

桥址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产状倾角平缓,节理主要发育于砂岩中,两组节理相互切割。

(外加层面砂泥岩间差异风化)致使大竹林端岸边出露砂岩相对破碎。

主要地层岩性如下:(1)粘砂土(Q4dl+pl):棕褐色、棕黄色,硬塑—软逆状,厚2~2m,分布于近漫滩岸坡上,属II级普通土。

(2)卵石土(Q4al+pl):灰色、深灰、灰白、灰黄白,卵石占50~80%,石质以砂岩为主,余为砂及圆砾充填,松散~中密,饱和,厚0~4m,属II级普通土。

分布于河床地段。

(3)砂粘土(Q2dl+pl):褐色,半干硬状态,质较纯,局部含少量砂岩质碎石,分布于阶地卵石以下,厚0~8m,属II级普通土。

(4)泥岩夹砂岩(J2s):紫红色泥岩,质软,表层易风化脱落,泥质结构,遇水极易软化,夹薄层灰~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统属IV 级软石。

基本承载力:W3层为0.4Mpa,W2层为0.5Mpa。

极限抗压强度:W3层为4Mpa,W2层为5Mpa。

(5)砂岩(J2s):灰白、灰黄白,中细料结构,质软~硬,局部出现粗粒灰黄色砂岩,风化后易碎,(手可捏碎),俗称“泡砂岩”,属V级次坚石。

基本承载力:W3层为0.5Mpa,W2层为0.6Mpa。

极限抗强度:W3层为5Mpa,W2层为6Mpa。

桥址处未见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2、长寿长江特大桥段桥位处大部分为裸露砂岩或泥岩夹砂岩,局部覆盖砂粘土、人工填土,河床底部段有3~11m卵石土,主要地层岩性如下:(1)卵石土(Q4al):杂色、松散、饱和,含漂石,石质成分类硅质岩,石英砂岩,磨圆度好,厚3~11.15m,分布于河中,基本承载力0.15Mpa,柱周极限摩阻力35Mpa。

(2)泥岩夹砂岩(J2S):紫红色夹灰绿色条带,泥质及砂质胶结,质软W3层,容重23KN/m3,基本承载力0.3Mpa;W2层,容重25KN/m3,基本承载力0.6Mpa,极限抗压强度13Mpa。

(3)砂岩(J2S):灰黄、青灰、灰白色,厚~巨厚层状,中~细粒结构,硅质、钙质、少量泥质胶结,为V级次坚石。

W3层容重23KN/m3,基本承载力0.5Mpa;W2层容重24.5KN/m3,基本承载力0.8Mpa,极限抗压强度29Mpa。

四、主要技术标准(一)线路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单线、预留复线条件3、全桥位于平坡上4、设计行车速度120km/h,采用摆式的车时160km/h5、最小曲线半径800m6、牵引类型:电力牵引7、牵引定数:3500t8、机车类型:SS3B9、闭塞方式:继电半自动(二)桥梁技术标准1、桥上线路:双线2、检验洪水频率:1/300,设计洪水频率:1/1003、设计荷载:中—活载4、重车方向:向重庆5、航道等级:嘉陵江航道等级:Ⅲ级长江航道等级:I- (2)级6、地震基本烈度:六度五、主要工程项目本标段工程项目列表如下:序号工程项目桥跨形式总长备注1 井口嘉陵江特大桥3×24+8×32+(84+144+84)+8×32+4×24 1025.06 连续刚构2 白家湾大桥8×32 271.813 长寿长江特大桥24+4×32+(144+2×192+144)+32+24 899.40 钢桁梁4 路基235 由四段组成六、主要工程量混凝土:76072立方米钢材:5164吨锚具:6860套浆(干)砌片石:17734立方米挖方土/石:10983/19104立方米填方土/石:15857/838立方米说明:长寿长江特大桥的工程数量由于标书中没有明确给出,故本表未计入该桥的工程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