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特性表

合集下载

小浪底

小浪底
一、工程所属地理位置
小浪底水利 枢纽坝址所在地 南岸为孟津县小 浪底村,北岸为 济源市蓼坞村, 是黄河中游最后 一段峡谷的出口。
130公里
二、水文地质条件
(一) 径流
由于受地形、气候、产流条件 的影响,黄河径流的地区分布很不 平衡。大部分径流来自兰州以上及 龙门到三门峡区间。 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的影响,黄 河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 很不均衡。干流及较大支流汛期径 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每年3月 份-6月份,径流量只占全年的 10%-20%。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 黄河90%的水量。
(三) 凌汛
黄河下游河道呈东北向流入渤 海。一般元月初开始封河,二月底 开河,容易形成冰塞、冰坝,水位升 高很快,造成凌汛。 同时,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上 宽下窄,封河期槽蓄量大部分集中 于上段,下段河段窄而多弯,容易 的泥沙含量居世界首位,多年平均含沙量37.6kg/m3,多年平均输沙 量13.51亿T。 黄河泥沙约有1/4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速度抬高。小浪 底水利枢纽控制近100%的沙量。
(四)发电
小浪底水利枢纽装机6台,每台30万 kw,总装机容量180万kw,额定水头 112m,是河南电网理想的调峰电站。
二、工程开发任务
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发任务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 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一) 防洪、防凌
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表明,黄河可能出现55000m3/s的特大洪水, 即使经过三门峡、陆浑、故县等水库拦蓄后,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 仍将达到42000m3/s。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仅为 22000m3/s(花园口站),不到百年一遇。 三门峡水库对控制凌汛期流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可利 用库容过小,防凌效果有限。 小浪底水利枢纽与已建的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 并利用东平湖分洪,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千年 一遇以下洪水不再使用北金堤滞洪区,减轻常遇洪水的防洪负担。 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共同调蓄凌汛期水量,可基本解除黄河下 游凌汛威胁。

小浪底水电站简介

小浪底水电站简介

小浪底水电站简介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km孟津县小浪底,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峡谷河段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694155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2%,控制进入黄河下游水量的90.5%和沙量的98.1%,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战略地位.小浪底坝址上距三门峡大坝131km,下距黄河京广铁路桥115km.黄河在坝址以下20km出峡谷,河床展宽,河道淤积,至京广铁路桥进入下游大平原,成为地上悬河.受堤防约束,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河道排洪能力降低,大约每10年需加高一次大堤,洪水威胁严重,堤防一旦失事,必将严重影响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打乱国民经济部署.根据黄河存在的突出问题,小浪底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库选择正常蓄水位275m(黄海基面,下同),回水至三门峡坝下,总库容126.5亿m3.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并减轻三门峡水库防洪、防凌负担.小浪底水库需保持有效库容51亿m3供长期调节运用,其中防洪库容40.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m3.兴利库容为重复利用防洪库容和调水调沙库容.水库拦沙库容75亿m3,均在275m高程以下.库区上半段河谷狭窄,将不形成滩地.小浪底水库设计水位指标为:正常蓄水位275m,万年一遇校核洪水位275m,千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74m,汛期限制水位254m(亦为防洪起调水位),正常死水位230m,非常死水位220m,初始运用起调水位205m.小浪底工程的水工建筑物集中布置于左岸风雨沟内,计有:3条低位孔板泄洪洞(进口高程175m),泄量4582m3/s;3条高位明流泄洪洞(进口高程分别为195m、209m、225m),泄量6450m3/s;3条低位排沙洞(进口高程175m),泄量2025m3/s;1条溢洪道(进口高程258m),泄量3764m3/s.各级水位泄水量:非常死水位(220m)为6769m3/s,正常死水位(230m)为8048m3/s.最高蓄水位(275m)为16821m3/s,可满足泄洪排沙要求.初始运用起调水位(205m)泄流量4930m3/s,基本满足初始运用阶段亦可进行调水的要求;汛期限制水位(254m)泄量11200m3/s,满足50年一遇洪水不上滩淤积,使库区滩面(坝前滩面高程254m)相对稳定的要求.。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特性表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特性表
增加灌溉面积约270万hm2
发电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5.99/58.51亿kW·h
(前10年/10年后)
前期工程开工日期
1991年9月1日
主体工程开工日期
1994年9月12日
竣工日期
2001年12月31日
建设单位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
监理单位
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特性表
坝址岩石
二叠、三叠纪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坝址区地震烈度
7度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
694 155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
635
实测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8m3)
405.5
实测最大年径流量(×108m3)
679.5
多年平均流量(m3/s)
1 342
设计水平入库年最大径流量(×108m3)
597.3
设计水平年平均径流量(×108m3)
277.2
实测最大流量(m3/s)
17 000
千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m3/s)
40 000
千年一遇设计洪水12天总量(×108m3)
139
万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m3/s)
52 300
万年一遇校核洪水12天总量(×108m3)
172




实测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08t)
24.74




水泥(×104t)
128.5
钢筋(×104t)
13.59
钢材(×104t)
3.04
木材(×104m3)

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

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

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小浪底水库概况
二、小浪底水库的放水流量
三、小浪底水库放水流量的意义
正文
一、小浪底水库概况
小浪底水库,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是黄河流域上一座具有重要水利枢纽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

作为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库在治黄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工程主要由一座高160 米、长 1667 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一座地下发电厂房、一座进水塔和一座壮观的出水口等组成。

二、小浪底水库的放水流量
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显示,水库运用初期,预计山东陶城铺以上河段平滩流量将由 3000 立方米/秒逐步恢复到 6000 立方米/秒左右,漫滩几率减少到 3~5 年一遇;陶城铺以下河段平滩流量也将由现状的不足 3000 立方米/秒提高到 4000 立方米/秒。

这些数据表明,小浪底水库在调控黄河径流、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小浪底水库放水流量的意义
小浪底水库的放水流量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放水,可以维护黄河河道的生态功能,保障黄河下游地区的水环境质量。

其次,放水流量有助于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保障。

最后,在汛期,通过放水调控,可以有效降低黄河
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为黄河流域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展示了该工程在黄河治理、水资源利用以及防洪减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

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

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m3/s。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3]1991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程开工。

2009年4月,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

[4]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

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

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

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小浪底工程(一)(图)解读

小浪底工程(一)(图)解读

小浪底工程(一)(图)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在当今复杂的地层上建筑起了“最具挑战性”的雄伟工程,小浪底创下了一项世界之最和中国第一。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宫’。

小浪底洞群进水口,在一块长270m、最高120m的人造绝壁上,开糟凿了最大开挖直径达19.8m,有19个洞口的16条大直径的隧洞。

在左岸约1km2的单薄山体中,一共开凿了100多个地下洞室,整个山体几乎被掏空,构筑起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宫”。

—世界上最雄伟的进水塔群。

进水口10座进水塔连成一座宽276.4m,高113m,最大长度70m的钢筋混凝土塔群,混凝土浇筑量达80多万m3。

其工程规模,结构复杂和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3条世界最大的孔板隧洞。

依照设计,在完成导流任务后的3条直径为14.5m的导流洞中,增设内径为10m和10.5m的环形突坎—孔板,使高速水流通过孔板环的一缩一扩,在洞中消减大量能量,从而降低流速,减少水流对建筑物的冲蚀和破坏。

每条导流洞增设3级孔板,改建成永久泄洪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孔板消能泄洪洞。

—世界最大的消力池。

泄洪系统出口的3个一级消力池总长210m、宽356m、深28m。

由9条隧洞和1条溢洪道下泄的高速水流在其中进行两级消能,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消力池。

—3条直径为6.5m的排沙洞,采用双圈环绕坎黏接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建筑出世界最大的排沙洞,同时填补了国内空白。

国内最大的地下厂房施工夜景
钢索架起的工业城堡国内最大的岩壁吊梁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宫”。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介佚名【期刊名称】《西北水电》【年(卷),期】1993(000)004【摘要】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由拦河大坝、泄洪系统及发电系统组成。

拟建大坝为粘土斜墙堆石坝,水库正常蓄水位275m。

设计洪水流量40000m~3/s,总库容126.5亿m,其中有效库容51亿m~3,淤积库容75.5亿m~3。

坝顶高程281m,最大坝高154m,坝顶长1317m,宽15m。

坝体总方量4813万m~3。

主体工程土石方总开挖量为3240万m~3,土石方总填筑量为5040万m~3,混疑土和钢筋混凝土269万m~3。

泄洪建筑物包括9条输水隧洞。

其中明流泄洪洞三条,尺寸(宽×高)为10m×11.5m,10m×12m,10m×13m。

由导流改建而成的孔板消能泄洪洞三条,洞径14.5m及三条洞径6.5m的排沙洞,此外,还设有一座正常溢洪道和一座非常溢洪道,最高洪水位时,其最大泄洪能力可达20000m~3/s。

发电系统由6条洞径7.5m的发电引水隧洞和地下厂房、尾水洞及挡沙闸组成。

其地下厂房总开挖长度251.5m,最大跨度26.2m,最大开挖高度57.94m。

内装6台30万kW混流式水轮机。

总装机容量180万kW,保证出力30.5万kW,年发电量51亿kW·h。

【总页数】1页(P63-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7【相关文献】1.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J], 胡宝玉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水文观测悬索桥主缆索力测定 [J], 随灿;孙丽娟;王大帅3."寓教于研"式的地理研学旅行设计——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为例 [J], 张志磊;杨丽4.土石坝白蚁综合防控技术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中的应用实践 [J], 屈章彬;蔡勤学;张树田;石磊;张金水;丁凯5.黄河地名文化走进联合国·一地一景黄河美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J], 张亦弛(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工程一、项目背景小浪底工程,又称三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下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该工程于1993年开始建设,于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

小浪底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和航运问题,对于提高长江河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设计小浪底工程位于长江中游的重要航道上,主要由坝体、泄洪闸、船闸、发电站和航道等部分组成。

坝体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防洪和调节水位。

泄洪闸是用于调节库区水位,防止水库溢洪的重要设施。

船闸则是为了方便船舶过闸而建设的,在船舶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电站则是小浪底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用于利用水力发电资源,提供清洁能源。

航道则是工程中用以保证航运畅通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船舶通行。

三、工程效益小浪底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小浪底工程解决了三峡库区下游的洪水灾害问题,保护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其次,工程建设使得长江航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小浪底工程的发电站以其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环保措施在小浪底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坝体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生态混凝土和生态绿化等措施,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发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了水轮发电技术,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在工程的设计中,还特别注意了对当地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保护,确保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五、项目展望小浪底工程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当前的需求,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小浪底工程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工程建设方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同时,工程建设方还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年一遇校核洪水位(m)
275
正常高水位(m)
275
正常死水位(m)
230
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km2)
272.3
正常蓄水位时水库回水长度(km)
128.0
总库容(×108m3)
其中:防洪库容(×108m3)
调水调沙库容(×108m3)
淤沙库容(×108m3)
126.5
40.5
10.5
75.5
淹没耕地(×104hm2)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特性表
坝址岩石
二叠、三叠纪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坝址区地震烈度
7度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
694 155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
635
实测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8m3)
405.5
实测最大年径流量(×108m3)
679.5
多年平均流量(m3/s)
1 342
设计水平入库年最大径流量(×108m3)




土石方明挖(×104m3)
3 625
石方洞挖(×104m3)
280
土石方填筑(×104m3)
5 57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04m3)
337
金属结构安装(×104t)
3.26
机电设备安装(×104t)
3.09
帷幕(固结)灌浆(×104m)
21.2(34.7)
回填(接缝)灌浆(×104m2)
三标(发电设施)
以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公司的小浪底联营体(XJV)(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为联营体成员)
国内标
国内各直属水电工程局、河南黄河工程局、陕西省水电工程局等
增加灌溉面积约270万hm2
发电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5.99/58.51亿kW·h
(前10年/10年后)
前期工程开工日期
1991年9月1日
主体工程开工日期
1994年9月12日
竣工日期
2001年12月31日
建设单位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
监理单位
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1.23
迁移人口(动迁移民)(万人)
18.8



正常蓄水位时枢纽最大泄流能力(m3/s)
17 327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流量(m3/s)
13 480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流量(m3/s)
13 990
正常死水位时最大泄流量(m3/s)
8 048
非常死水位时最大泄流量(m3/s)
6 769(220m水位)

24.74




水泥(×104t)
128.5
钢筋(×104t)
13.59
钢材(×104t)
3.04
木材(×104m3)
5.5
炸药(×104t)
2.59




防洪
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1 000年一遇
防凌
基本解除凌汛灾害
减淤
减少下游大堤2次-3次加高
供水
多年平均年增加调节水量20亿m3
灌溉
13.51
实测最大年输沙量(×108t)
37.3
实测最小年输沙量(×108t)
2.03
实测瞬时最大含沙量(kg/m3)
941
实测最大日均含沙量(kg/m3)
482
最大一日输沙量(×108t)
7.66
设计水平年平均输沙量(×108t)
13.35




调节性能
不完全年调节
千年一遇设计洪水位(m)
274
597.3
设计水平年平均径流量(×108m3)
277.2
实测最大流量(m3/s)
17 000
千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m3/s)
40 000
千年一遇设计洪水12天总量(×108m3)
139
万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m3/s)
52 300
万年一遇校核洪水12天总量(×108m3)
172




实测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08t)
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标(主坝)
以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公司的黄河承包商(YRC)(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为联营体成员)
二标(进水口、隧洞和溢洪道)
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公司的中德意联营体(CGIC)(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十四工程局为联营体成员;中国水利水电第一、三、四、七、十一、十四工程局劳务分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