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念及特征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适用:为市民而设计,而非特殊阶层。
……具有社会生活意义 安全:防卫空间;人行空间。
……人的基本需求 可达:交通顺畅;方便参与各种活动。
……可接近、可亲近 小巧玲珑


亲切美
符合人的尺度:以人为依据考虑空间尺度、界 面和空间比例将使空间变得亲 切。如高层建筑围合的空间中, 用低层的裙房作为缓冲,可避 免高层建筑的尺度产生对人的 畏迫感。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⑸、70年代纽约市乔纳森·巴奈特发表了《城市设计 概论》,提出了 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的观点。强调城市设计不仅是空间设计,也是塑造城市 的过程。
⑹、80年代以来,美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出版 《美国的城市建筑》一书,该书认为一个独立的建筑 物,城市设计项目,一个计划或一项政策,都会带来 相关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开发的导向和城市 形成的改
⑸.城市设计不够深度不够,规划师和建筑师对“城市 设计”这一中间环节不够重视。
二、城市设计的含义、目的、对象、内容
1. 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关于城市设计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 见解。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 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 《城市规划基本法》98GB
变。这一理论促使人们把城市设计与城市开发、城市 管理整体联系起来。把开发建设与对城市结构和经济 的影响联系起来。
以上近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城市 设计的研究 越来越重视综合效益,已经从二维的平面形 式规划发展到由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形体环境规划三 方面内容组成的综合规划,那么对规划师的要求也就越 来越高,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规划学科的知识,还要有社 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知识。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考试重点城市设计的概念:诚实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1)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它着重研究城市土地的综合组合,寻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城市设计具有战术性,它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物质形态环境,内容比较具体、细致,属微观方面(2)城市规划偏重于二维,是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城市设计偏重于三维,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3)城市规划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城市设计是“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城市设计与城市建筑的区别:(1)就研究对象而论,建筑设计解决使用功能,城市设计关心建筑与建筑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关心整体环境质量(2)城市设计强调公众参与,建筑设计以精英的方式出现,以业主自身的价值取向为目标(3)城市设计关注大范围环境质量,表现为“面状”、“线状”的整体性,建筑设计只是城市环境中的点状个体P26(论述)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有三方面特征:(1)享乐主义特征(2)实用主义特征(3)炫耀主义特征中世纪城市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要塞型(2)城堡型(3)商业交通型P60(看表)卡米洛·西特,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体形环境”的概念,归纳总结出三方面的城市建设原则:(1)表现的原则。

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2)相互协调的原则。

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3)有机秩序的原则。

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是协调指导一切原则的最基本原则视觉连续: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空间的两种方法:减法空间,加法空间城市的四大活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丹下健三提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轴理论的基本构思(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心城市结构(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通轴城市发展模式(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标志(P134有名词说明)城市空间总体上可分为: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及其二者的交汇空间三大类P98:1、2、4城市设计可分为:概念性城市设计、策略性城市设计、务实性城市设计(1)概念性城市设计采用城市设计竞赛方式,目的是选择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功能需求(2)策略性城市设计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包括一般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3)务实性城市设计是针对规划实施项目的城市设计,按其实践开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可分为开发型、保护与更新型、社区型(4)保护与更新型城市设计(n explain):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建成区中的建设活动,与开发型不同的是,保护与更新型城市设计强调的是一种渐进的城市物质环境改善。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城市:是一定生产生活方式把一定区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人类为生产发展需要,经创造性劳动加以利用和改造的物质环境,是地域或更大幅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城市形成的两种形态:①自上而下---人造城市指按人主观作用、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级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

特点:ⅰ由法定准则严格控制和要求建设。

ⅱ城市形态上,用地规则、构图严谨、等级鲜明、计划全面、几何形式强。

ⅲ统治机构和宗教机构位于核心地段,成为全城的重点ⅳ政治和宗教是设计的主导因素,经济是次要的。

ⅴ规模超出一般城镇,倾全国之力建设,设计思想实现几率大②自下而上---自然城市(因袭设计或实用主义设计)按自然或客观规律作用,按发展实际需要,多年叠合积累形成的城市。

特点:ⅰ以群落为基础,从不自觉设计的自然村落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ⅱ整体上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影响,以发展需求、功能合理、使用经济及地域条件为准绳。

是一种渐进的设计。

ⅲ建设形式表现为灵活用地、自由构图、有机联系、随机应变ⅳ社会成员用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较为排外,生存方式自给自足,对外界依赖较小。

城市设计:对城市外部空间以及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目的为了确定一个城市活动与目标的总体空间布局,使其具有吸引力并令人赏心悦目雅典卫城圣地建筑群布局特点:①建筑物安排顺应地势②建筑布局没有采用简单刻板的轴线关系。

③考虑到了空间环境美及空间与山峦的结合,以及从周围仰望卫城的效果。

④建筑形式是通过人们长期观察思考并在实践后所得到的结果。

⑤体现了城市为民服务的思想。

罗马城布局原则:1.以选址,分区布局,街道建筑方位定向,神学思想作为城市布局四要素2.城市建设遵循米利都城---封闭广场及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大街及两侧成排建筑,剧场的建设。

体现华丽雄伟建筑风格。

欧洲中世纪城市建设特点:①规模较小②城市选址在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地区③城市大多自发形成,以环状,放射状居多④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及自然景色成为城市特点⑤以小教堂,小井台结合城市公共活动场地⑥街道蜿蜒,视觉效果丰富⑦城市广场多属于综合型广场,位于市中心,各具特色⑧城市形态自下而上⑨运用色彩形成自己的环境特色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土地使用过程的步骤:1.建立土地开发特定目标2.建立土地使用特定标准,注意政策的可实施性,实用性3.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土地使用内容四方面:1.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经济性2.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3.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交通及人口密度控制建筑体量和体块的控制:1.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绿化有良好的日照条件2.保证历史建筑良好景观条件,并与周围协调3.保证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场所有良好的日照和视觉4.保证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历史延续性就相协调的空间比例关系5.保证城市的天际线有自己的特色交通与停车:对城市交通的组织,通过对主次干路,高速公路,停车场所等布局与设计来构成城市的空间骨架步行区特点及作用: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实现人车分离1.提供步行休憩社交的场所,增进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促进使劲市民维护心市容。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显见的重合之处,即
将城市物质空间及其内容安排作为主要的工 作对象 20世纪代表性的规划理论包括田园城市、工 业城市、带形城市、现代城市、邻里单位、 中心地理论等 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 (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 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 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 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 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 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城市特色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 1)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城市的格局 (3)城市的道路网格、广场等 (4)名胜古迹、历史性街区;园林、绿化 (5)城市的色彩、城市的轮廓线等 (6)城市的建筑群、中心区等 (7)各类建筑小品 (8)民俗民风、小吃、工艺品等

城市设计

中世纪城市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个建筑物的立面通常与左邻右舍都发生关系,作 为孤立的实体与周围无关的情况是很少的,城市设 计的要素包括:住宅和花园、广场、教堂、公共建 筑,以及最重要的街道,中世纪城镇的平面图常常 表现为毫无逻辑的迷宫形式 建设部发布的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编 制办法》中第八条对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明 确的规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 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 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 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 观的艺术水平。”

城市道路空间
3)局部步行原则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可以再城市的局部 地段,如中心区、商业区、游览观光区等建立步行 街,实现相对彻底的人车分流 4)公交优先原则 通过优先扶持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减少市民对私家车 的依赖,缓和人车矛盾。 案例:旧金山花街 旧金山的罗姆巴德大街在经过俄罗斯山时,有一段 40°的陡坡,形成了由八个急转弯组成的蛇形曲线 路段。这个路段位于南北走向的海德大街与莱温沃 斯大街之间呈东西走向。配合着弯曲的路形,沿着 路的两侧,布置了树篱和花坛,远远望去,整个道 路被全部隐藏起来,故而,这段街被人们习惯地称 为花街

城市设计研究基本概念

城市设计研究基本概念

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设计概述
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
城市意象构成元素 凯文•林奇
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 方法: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 发,通过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研 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 map) 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真正实现了 “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价值原则。
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设计概述
5、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般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①空间组成要求 明确空间定义──区域、街坊、单元--空间气氛、意义、用途 用地的控制条件──性质、范围、高度、色彩--控规指标 ②空间组成特点 对确定空间的功能、形态及象征意义 虚实关系 空间的环境质量──建筑、绿化、小品、道路、活动场所 ③空间的艺术布局 空间主次关系 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
其主要类型包括:街道空间、 城市广场、城市滨水空间、重要节点地块。
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设计概述
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
(1)开发型城市设计(Urban Development Design) (2)保护型城市设计(Urban Conservation) 和城市更新(Urban Revitalization) (3)社区设计(Community Design) ----唐纳德. 爱坡雅(D. Appleyard)(美)
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
第三节 基本理论和方法
(1)图底理论
从分析建筑实体和开发虚 体之间的对比关系着手, 试图通过对城市物质空间 的组织加以分析,明确城 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 等级,确定城市的积极空
间和消极空间。最好诠释 的是詹巴蒂斯塔•诺利 (Giambattista Nolli)于 1748年所绘制的罗马地 图。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第一章基本概念1.什么是城市?城市的本质: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空间环境为基础、以经济活动为支撑、以历史文化为认同、以社会关系为维系、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聚集体,是一个开放、复杂、动态的巨系统。

2.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属性:物质属性、社会属性、生态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3.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也可以解释为城市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在城市成长过程中,在城市地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营运过程中的形态。

4.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性:①可辨识性②持续性(系统性)③动态性(变化性)④阶层性(不对称性)5城市空间结构分类:①星形结构----华盛顿、莫斯科②带状城市----香港、常州、江南水乡城镇③卫星城④格网城市----北京⑤其他结构城市6.城市空间形态:是各种空间理念及其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合法结构的外在表现。

7.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①城市物质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②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城市精神文明面貌③社会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社会生态结构8.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师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也称综合环境设计。

任务是为你们各种活动出具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方面。

9.城市设计概念的释义:①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三维物质空间形态所做的综合的形体环境设计③城市设计不仅要运用一定得是设计理念和手法,还要注重设计与实践的的衔接实践中的操作方式10.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①就城市设计的定位而言,从最初的偏重景观——视觉艺术布局;经过强调重视感情——文化的理念;进而又经过关注环境——行为的相互作用②就城市设计的目标而言,从最初的单一目标,发展到现在追求多重综合的目标③就城市设计的范畴而言,从最初的单纯的物质空间到人类活动,到空间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④就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而言,从最初强调固定空间结果到强调发展建设的组织全过程第二章发展历程1.巴洛克风格的城市设计:采用整齐的、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几条放射性大道涌向巨大的交通节点,形成城市景观的戏剧性高潮。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程,规划设计方案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与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将视野放在更广阔的未来发展上,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问题与需求。

本文将探讨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并分析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的定义与特点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是一种面向未来,旨在探索城市发展潜力的规划设计形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瞻性: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注重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分析,不仅仅考虑当前的问题与需求,而是更加关注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与目标。

2.概念性: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注重创意与想象力的发挥,通过提出新的概念、理念和解决方案,引领城市发展新的方向与模式。

3.探索性: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注重对城市发展潜能的挖掘与探索,通过科学研究、实地调研和专家意见的征求,找到适合城市发展的最佳方案。

三、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的应用领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领域。

它不仅在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居住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

以下是一些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的应用案例:1.城市再生规划:通过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对老旧城区进行改造与更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活品质。

2.自然保护与景观规划:通过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保护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绿地与景观,提升城市生态质量。

3.交通规划与交通枢纽设计:通过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提出新的交通模式与枢纽布局,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效率。

四、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性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它能够提供多样性的城市发展选择,使城市发展更加个性化和独特化,避免了“千城一面”的问题。

其次,它能够引导城市发展走向符合人们需求的方向,提高城市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再次,它能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概念——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评价标准1.定性标准:特色、格局清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

2.定量标准:容积率、覆盖率、日照、通风、视觉艺术、功能组织单元要求·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规模乃至质量上的更高要求。

城市设计在中国城市建设实践和管理中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相对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设计发展和主流趋势,中国城市设计整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章·城市设计发展的由来现代的城市设计是在传统的设计上发展的。

1.传统城市设计发展城市设计由来已久,有城市就有设计,civic design 。

早期的有工匠,以古代开始,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复兴(公元前8世纪——本世纪初)。

2.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二次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伴随城市运动产生城市设计,60年代以来到现在,城市设计变成了重要学科,重要事件,40年代中,沙里宁提出:“要恢复城市设计,开始培养人才。

”·古代城市设计特点1.把自然引进城市2.重视城市视觉形象和视觉感受3.以有机秩序原则追求城市的整体统一协调4.重视人的尺度卡米络·西特:他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他的设计思想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

卡米络·西特的城市设计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广场中心的开敞性、边界的围合性、尺度的适宜性、形态的不规则性事古代城市公共广场设计所遵循的共同规则;古代公共广场与建筑物、纪念物之间有着整体性的关联关系;喷泉一般位于广场的边缘,大型建筑物一般后退布置,以保持广场的开敞性;古代广场采用大量巧妙的设计手法减少开口,从而达到边界封闭的艺术效果;古代广场的尺度与周边建筑之间有着内在和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广场与广场之间有着巧妙的组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与城市设计相关的文章
引言
❖ 什么是城市设计? ❖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有什么关系? ❖ 城市设计与城市详细规划有什么关系? ❖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有什么关系? ❖ 城市设计与我国现行规划体系有什么关系? ❖ 不同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如何编制?采用什么方
法?设计过程?
引言: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简介
❖ 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 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 ❖ 分区规划 ❖ 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
参考文献
❖ 本课程采用自编教学讲义,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 (1) 邹德慈. 城市设计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 (2) 刘宛.作为社会实践的城市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 (3) 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 (4) 洪亮平. 城市设计历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2 ❖ (5) 余柏春. 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 (6) 庄宇. 城市设计的运作.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 (7) 埃德蒙·N·培根著. 城市设计. 黄富厢,朱琪译.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 (8) C·亚历山大等著. 城市设计新理论. 陈治业,童丽萍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古罗马城市遗址、 市政广场、圣彼德 大教堂广场
佛罗伦萨古 城
文艺复兴的 发源地
水城威尼斯
巴黎
第1章 城市设计概念及特征
1.2 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不同方向 (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2)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3)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4)关注行为与环境互动的城市设计 (5)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6)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第1章 城市设计概念及特征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各自的缺陷
❖城市规划体系注重对城市全局的理性分析和整体 把握,不容易深入到较为具体的层面,缺乏对城 市三维空间进行综合形态上的设计和控制;建筑 设计又往往专注和局限于个体项目的内容和范围 ,较难与更大区域的城市相关要求进行沟通和交 流,从宏观整体的规划要求到具体项目的实施, 缺乏上下联系的纽带。
--与工业革命前城市不同,城市系统越来越复杂,城市 建设开始关注整体形态的完善,环境品质的优化,城 市活力的提升和特色的塑造,城市设计受到重视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层次提高
古希腊雅典卫城
(1)古希腊时期城市空间的典型代 表; (2)体现古希腊民主特征及神崇拜; (3)设计结合地形,重点空间形象 突出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建筑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LOGO
课程概况
❖ 课程总课时为32学时,主要介绍城市设计的内涵、城市设 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史及其比较、 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及内容、城市 设计实施管理、城市设计实践评价及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等 内容。
❖ 课程内容: ❖ 第1章 城市设计内涵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2章 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总结 ❖ 第3章 西方城市设计历史综述与分析 ❖ 第4章 中国城市设计历史综述与分析 ❖ 第5章 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及表达 ❖ 第6章 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塑造 ❖ 第7章 城市设计的实施运作机制 ❖ 第8章 城市设计的评价与我国的城市设计制度
划) ❖ 城市设计?设计城市还是设计建筑?
总体规划阶段
分区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阶段
第1章 城市设计概念及特征
1.1 城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 古代、近代城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古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似性。
历史上城市设计的经典案例:古希腊雅典卫城、古罗马广 场群、市政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威尼斯古城、圣马 可广场、佛罗伦萨古城、巴黎古城等等。
(9) 《城市规划》编辑部编. 城市设计论文集. 1998 ❖ (10) 张斌,杨北帆编著.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 (11) F·吉伯特等著. 市镇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 (12) 扬·盖尔著. 交往与空间. 何人可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13) 凯文·林奇著. 城市意象. 方益萍,何晓军译. 华夏出版社,2001 ❖ (1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学)刊》、《建筑学报》、《规划师》等期刊杂
❖理性分析与感性创作的对立与矛盾的存在,城市 规划=理性分析;建筑设计=感)现代城市设计起源于西方城市美化运动(1909 年芝加哥博览会),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正式提 出,1960年哈佛大学开设城市设计课程(1985年 我国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开设城市设 计研究生课程)。1965年美国正式出版《城市设 计:城镇的建筑学》,70年代作为一个独立的研 究领域确立,90年代城市设计开始受到重视.
❖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 (1)现代主义运动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失败 “现代城市设计的诞生是由于现代建筑运动(现代主义)
的失败与传统城市规划的破产”(哈佛大学,M.Safiede ),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及传统城市规划过分强调物质性的 批判,物质规划(Physical Planning)对城市环境的破 坏。
主要的城市问题:
--现代城市规模不断增大,但环境质量却不尽人意;主 要表现在城市要素之间不够协调,城市文化与自然 特质没有充分表现,城市特色逐渐消失;
第1章 城市设计概念及特征
--城市功能分区过于明确,专业划分过细,各自为政,专 业设计所建成的城市构成要素往往无视整体环境, 各自为政的专业设计组合只能使城市环境形态成 为无序、混乱的拼凑.
第1章 城市设计概念及特征
1.2.1 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沙里宁(E.Saarinen):“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的组织艺术 ”,“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
丹下健三(1975):“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 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 造”。
“三维空间”是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不再被看作是建筑 问题。城市空间所包含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的意义逐渐得到 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