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各省简称怎么来的大致上分几种

各省简称怎么来的大致上分几种:1.古国或九州名: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
2.取全称中一字.像北京(京),天津(津)。
3.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为湘江;江西(赣),赣江贯穿全境。
★重庆市渝因在此入长江的嘉陵江古称渝水,隋文帝杨坚遂于开皇三年(583年)在这里设置了渝州,是为重庆简称“渝”的由来;
★河北省冀古为冀州;
★山西省晋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
★安徽省皖位于长江下游,旧称安庆、徽州二府,今以二府首字合称,安徽省内有皖山,而在春秋时该地曾为皖国,故简称皖省;
★江西省赣赣江贯穿全境;
★山东省鲁春秋齐国和鲁国所在地;
★河南省豫古时为豫州;
★湖北省鄂古代时为楚、鄂王封地,简称鄂,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
★湖南省湘就是因为湘江;
★广东省粤春秋时属百粤地,今简称粤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中国各省及历史来历简称..

各个省的简称简称的命名,大致可归纳为:一、以历史名称命名:如沪、渝、桂、冀、晋、鲁、豫、鄂、粤、琼、秦、蜀等。
二、以境内河湖山脉名称命名:如赣、湘、贵、浙、陇等。
三、以全称中的一或多个字代替。
四、综合上述几类情况命名:如闽、皖、黔、滇、黑、辽、青、藏、甘等。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由来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的由来:
一、用本省主要山名作简称。
如:安徽省有皖山,简称皖。
甘肃省多在陇山之西又简称陇。
二、用本省主要河流作简称。
如:湖南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江西因有赣江纵贯全境,故简称赣。
上海市因相传境内的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故简称沪。
三、用本省历史名作简称。
如:湖北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朝以后鄂州的治所,故简称鄂。
福建古时为闽越族居地,因而简称闽。
山东在春秋时为鲁国地,故简称鲁。
河南省境内在《禹贡》中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
山西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国地,故简称晋。
四川省因境内在春秋战国时为蜀国之地,故也简称蜀。
贵州省因省境在唐代属黔中道,故也简称黔。
云南省因其省会昆明附近一带古代曾是滇国的地方,故也简称滇。
陕西省因其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亦简称秦。
广东省古为南粤辖地,明初建广东省后,人称广东为粤东,故简称为粤。
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而且自宋至清其治所都在桂州即桂林府,故简称桂。
海南省因海南岛古称琼崖,且在唐贞观五年设置琼州,明改为琼州府,因而简称琼。
中国各省简称_各省简称及介绍【中国各省市】

中国各省简称_各省简称及介绍【中国各省市】中国地大物博,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的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简称,这些简称都是有来源的:1.古国或九州名: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
2.取全称中一字.像北京(京),天津(津)。
3.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为湘江;江西(赣),赣江贯穿全境。
那么,今天店铺就给大家带来各省简称的详细内容。
各省简称北京市—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
辽国称燕京。
金国改称京都。
元朝称大都。
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
简称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
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
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
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地形地貌: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
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
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
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38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
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
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
其中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占38%。
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
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
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
各省称谓及来历

各省称谓及来历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河北省(冀)河南省(豫)云南省(云)辽宁省(辽)黑龙江省(黑)湖南省(湘)安徽省(皖)山东省(鲁)新疆维吾尔(新)江苏省(苏)浙江省(浙)江西省(赣)湖北省(鄂)广西壮族(桂)甘肃省(甘)山西省(晋)内蒙古(蒙)陕西省(陕)吉林省(吉)福建省(闽)贵州省(贵)广东省(粤)青海省(青)西藏(藏)四川省(川)宁夏回族(宁)海南省(琼)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各有由来:1.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
辽国称燕京。
金国改称京都。
元朝称大都。
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
简称京。
2.天津: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
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上海: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
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黑龙江省:由黑龙江而得名。
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
简称黑。
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
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
简称吉。
6.辽宁省: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
7.河北省:相对于黄河为北。
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1928 年称河北省。
因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8.河南省: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9.山西省:相对于太行山为西。
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晋。
10.山东省:相对于太行山为东。
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11.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
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12.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1、北京市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
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
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清为内蒙古地区,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唐代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南宋置1府5州2军,故称八闽,因境内最大水系闽江,故称闽。
14、江西省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八年级地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 市,拥有壮丽的山水景观和独 特的川东文化,被誉为“山城 夜景”。
河北省(冀)
河北简称“冀”,与河北的历史 沿革紧密相关。
“冀”这个简称源于古代冀州的 名称,古代冀州包括现在的河北
、山西、辽宁等地区。
河北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同时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 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八年级地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 的由来
目录
• 引言 •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 简称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 • 各省份简称的详细介绍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了解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 来,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地理文 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02
随着中国地理知识在中学教育中 的普及,探究各省级行政区简称 的由来已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的 重要内容。
简称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
国际会议
在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中,使用 简称可以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代表交流和沟通。
外交关系
在国家间交往中,简称有时也成为 一种外交礼仪和文化交流的体现, 如互相用对方的简称来称呼对方。
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业 务时,使用当地行政区的简称可以 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和文化。
简称的命名规律和特点
命名规律
大多数简称都以该地区的古称、地理特征、历史事件或人物等命名, 如“鲁”源于古称“鲁国”,“苏”源于古称“苏州”。
• 简洁明了
简称通常由1-2个汉字组成,易于记忆和传播。
• 具有代表性
简称能够代表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该地区的背 景。
• 无歧义
简称通常不会引起歧义,能够明确指向特定的省级行政区。
八年级地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 名产生。元设广西两江道。明设广西省。 1958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 西壮族自治区。 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 (或桂林府),故广西简称“桂”。另一 说认为广西秦时曾设桂林、象郡、南海三 郡,而历史上广西2/3地域属桂林郡,故广 西简称“桂”。
22、贵州省(贵或黔)
• 宋代以前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矩” 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元初正式命名为贵 州。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设贵州省。取 全称中的“贵”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 境内有贵山,故简称 “贵”。辖区东北部 秦时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故又简称 “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 故简称“黔”。
6、青海省(青)
• 因境内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据《水 经注》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这里就 称青海了,也有写作西海的。唐以后多以 青海为正名。1928年设青海省。取全称中 的“青”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 青海湖故简称“青”。
7、山东省(鲁)
•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称为山东。金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 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名称 的开始。清初设山东省。辖区为春秋时鲁 国地,故简称“鲁”。
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
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 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省级行政区 名称后面( )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
•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 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 作为陪都 ,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 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 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 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 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沪(Hu)
上海市的简称。
相传境内的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因而得名。
相传,古代渔民在那在里制作了一种用竹藤编制而成的捕鱼工具叫“沪”,后来
就用“沪”作为上海的简称。
冀(Ji)
河北省的简称。
因古为冀州地而得名,冀字源于黄帝战蚩尤之后。
民间为记述,庆贺这一历史事件,希望此后吉而免凶,不再发生给人带来灾祸的蚩尤战乱,而作扮成蚩尤形舞的舞蹈。
冀州之名,是以此舞形成文字名地而记史事。
故冀通记,
作希望吉而免凶解。
晋(Jin)
山西省的简称。
因春秋时晋在此建国而得名。
秦(Qin)
陕西省的简称。
因战国时为秦国地而得名。
陇(Long)
甘肃省的简称。
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一说因陇山而得名。
宁(Ning)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②江苏省南京市的简称。
因清时南京为江宁府治而得
名。
鲁(Lu)
山东省的简称。
因泰山以南的汶、泗、沂、沐等河流域,为春秋时晋国地而得名。
鲁,钝也,鲁钝之意。
皖(Wan)
安徽省的简称。
因境内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
赣(Gan)
江西省的简称。
因赣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参见“赣江”条)
闽(Min)
福建省的简称。
因境内有闽江而得名。
(参见“闽江”条)
豫(Yu)
河南省的简称。
因古为豫州地而得名。
据《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
”疏;“李巡曰:河南其气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
豫,舒也。
”传说,“豫”是一种古兽名,人们猜测是一种古象。
距今二百万年以前,黄河流域确实是古象成群
的地方。
因此,有人说“豫”是由古象而得名。
鄂(E)
湖北省的简称。
因旧时省会武昌古称鄂渚,隋以后以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鄂,边
际之意。
湘(Xiang)
湖南省的简称。
因湘江纵贯省境而得名。
(参见“湘江”条)
粤(Yue)
广东省的简称。
因古为南粤辖地而得名。
粤同越,系古民族名,居于江浙闽粤一带,总称百粤。
广东、广西古为百粤之地,故称两粤。
桂(Gui)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
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而得名。
秦代,广西郁江、黔江两岸,盛产五桂,其皮是一种名贵中药,又称肉桂,因置桂林郡。
蜀(Shu)
四川省的简称。
因古为蜀国,秦置蜀郡,三国时又为蜀汉地而得名。
据《说文》:
“蜀,葵中蚕也。
”即蛾蝶类的幼虫。
黔(Qian)
贵州省的简称。
因省境东北部在战国、秦代属黔中郡,在唐代属黔中道而得名。
黔,黑色之意。
滇(Dian)
云南省的简称。
据王先谦《汉书·补注》:“滇与颠同,以巅主义,顶也,皆因
滇池地居高滇之故。
”
甬(Yong)
浙江省宁波市的简称。
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榕(Rong)
福建省福州市的简称。
国产榕树而得名。
汴(Bian)
河南省开封市的简称。
因古为汴州地而得名。
汴,躁疾也。
穗(Sui)
广东省广州市的简称。
古代传说中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至此,因称广州为
“穗城”,又别称“羊城”。
蓉(Rong)
四川省成都市的简称。
五代孟蜀后主时,成都城上遍植芙蓉,因称“蓉城”。
渝(Yu)
四川重庆市(今重庆市,天津四注)的简称。
因隋、唐时曾置渝州于此而得名。
渝,
泛滥之意。
筑(Zhu)
贵州省贵阳市的简称。
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贵筑乡,清代为贵筑县而得名。
瓯(Ou)
温州市的简称。
因古代温州曾是大量生产瓯这类饮具陶器的地方,故名。
东汉以
来,称温州为“东瓯名镇”。
苏(Su)
江苏省的简称。
因其境内苏州是江南名城,而苏州则因苏姑山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