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学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一、网络经济概述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

所谓网络经济,就是基于网络尤其是因特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1]。网络经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与知识为核心资源、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是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2]。

(二)中国网络经济市场的结构

中国网络经济市场的盈利模式趋于多元化。下图是某研究机构的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中国网络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和移动互联网,其中电子商务市场的爆发依然迅猛,而网络游戏遭遇发展瓶颈出现下滑,移动互联网则在调整变化中开启移动互联时代元年。

图1

(三)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差异

1、全天候不间断运行。

由于计算机后台由程序操作,所以其运行可以在无人的条件下完成。这在传统经济看来是无法想象的。因此,网终经济所受的时间制约要小于传统经济[3]。

2、全球化。

信息网络使地理距离变得无足轻重。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3、速度快。

信息网络推动着信息的快速流动,使得经济主体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速度加快,经济运作效率更高。

4、创新性。

网络经济本身源于以创新为特点的计算机与互联网。因而创新对于网络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济主体的竞争优势依赖于持续的创新,网络经济要发展除了更新网络技术,还要强调研究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培养新员工等。同时,网络经济的创新还体现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合作创新等概念上,即连续的在各个方面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网络经济中的财富来源于创新[4]。

二、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一)网络经济的三大定律

与传统经济不同,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而不是物质、能量型经济。网络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也遵循网络的三大定律。

1、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

该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V)等于网络节点数(N)的平方。V=N2。所以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计算机的价值就越大,其“增值”以指数关系不断变大。即在网络情况下,对于某些商品而言,商品的价值与该商品的普及率成正比。商品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大,如电话,传真,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

2、摩尔定律(Moore's Law)。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的摩尔(Gordon Moore)提出。该定律表述为,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而价格减半。该定律30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速度下降。

3、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

吉尔德定律由网络经济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吉尔德(George Gilder)提出。该定律表述为,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并预言将来上网会免费。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1、信息产品成本结构

网络信息产品具有特殊的成本结构:先期投入成本高,包括前期投入的高额固定成本,后期投入的成本低,特别是软件产品复制成本极低,可变成本低。由于追加的边际成本低,使网络信息产品特别是以技术、知识为主的信息产品前期投入的成本具有沉淀性,这类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而以原材料为主的产品前期投入的成本是非沉淀成本,会逐渐转为他用[5]。

2、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增加了他人的收益,我们就称之为产生了正的外部性;反之,若造成了他人的损失,就是产生了负的外部性。而网络外部性是一种积极的外部性,也就是说它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即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遵循梅特卡夫定律[6]。

3、锁定

锁定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消费者无法转移使用新的产品,即被某种产品或服务“锁定”。信息产品的消费属于技术限定性消费,需要专门的学习过程,当消费者已掌握了使用某种信息产品的知识后,操作越熟练,对之依赖性就越大,学习转移成本就越大,从而对该产品未来的消费愿望就越强烈[2]。

4、正反馈

正反馈效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s)。在网络经济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呈现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规律。因此,某个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而且由于名牌效应,还可能发生强者统赢、赢者统吃的现象。引起网络经济自身的正反馈机制[5]。

(三)经济学原理分析

1、生产力要素理论

1)生产力的首要组成要素:劳动力。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信息能力,即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依赖不断增强,而且不断促进新型劳动者也就是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

2)生产力组成要素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

网络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使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从而使得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

3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劳动对象。

网络经济的发展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增大了劳动对象所包含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

4)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科学技术。

网络经济的发展使科学技术如虎添翼,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技成了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7]。

2、边际效益递增理论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增加单位产量,边际成本增加,总效应增加,但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是传统经济学基本公理之一。然而因为网络外部性的存在,网络经济中边际收益呈现递增规律。主要是因为:

1)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递减。信息网络的成本主要是由三方面组成:网络的建设成本、信息的传递成本、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制作成本。在一定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下,只要进入网络的单位个数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影响网络的传递速度,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任何一点的边际成本都随着接入个数的增加而呈现边际成本下降的趋势。但是,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在临界点上表现为边际成本突增,可以用图2表示。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制作成本,它与人数正相关,也就是意味着边际成本递增。但是,由于摩尔法则的存在,从长期看,处理信息的费用在不断下降。由此可知这一部分的边际成本增加趋势受到了摩尔法则的抵消或部分抵消[8]。因此总的来说,网络经济边际成本呈下降趋势,呈现边际效益递增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