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必知的经济学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你应该知道的10个经济学原理

你应该知道的10个经济学原理

你应该知道的10个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分配有限资源的学科。

在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被认为是普适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下面我将介绍十个你应该知道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指的是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选择。

原理二: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了进行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收益。

机会成本原理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到放弃其他选择所带来的利益损失。

原理三:边际效应原理边际效应原理指的是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行动,所产生的效果。

边际效应原理告诉我们,当边际效应递减时,我们应该在边际效应为零时停止增加行动。

原理四:需求与供给原理需求与供给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概念。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原理五:激励原理激励原理指的是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会受到激励的影响。

激励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非经济的。

人们通常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原理六: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比较优势原理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更低的机会成本,从而应该专门从事该商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

原理七:市场效率原理市场效率原理指的是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原理八:货币中性原理货币中性原理指的是货币的数量变化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根据货币中性原理,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

原理九:信息不对称原理信息不对称原理指的是在经济交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出现问题,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与应用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尼格尔•格里高利斯·马基奥斯所提出的,在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原理。

这些原理不仅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经济学理论。

下面将从十大原理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理解和应用。

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一原理表明了人们在面临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取舍。

这种取舍带来了成本,因此人们需要在各种选择中进行权衡,以满足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原理可以被应用于个人的消费决策、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政府的资源分配决策中。

在个人层面,人们需要在食物、住房、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取舍,以满足自己最重要的需求。

在企业层面,企业也需要在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上进行取舍,以使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

在政府层面,政府需要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进行取舍,以满足社会最大利益。

第二大原理: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的放弃的东西这一原理表明了成本的概念,指出了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即为其成本。

在经济学中,成本不仅仅是指花费金钱的东西,还包括了放弃的机会成本。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任何决策时都需要考虑成本,例如在进行购物时需要权衡便宜和质量,在做职业选择时需要权衡薪资和兴趣。

第三大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是指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成本和利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的人。

边际量指的是对一个单位增量的反应。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即考虑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变化。

在经济学中,理性人经常会考虑到边际量,以确定最优的决策。

第四大原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是指试图改变人们行为的东西。

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的决策行为会受到激励的影响。

当激励改变时,人们的行为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实际生活中,激励机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国家政策等各个方面,以促进积极的行为和结果。

专业知识 经济学十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专业知识 经济学十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经济学十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为了得到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学生面临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交替,父母在购物,旅游和储蓄间面临交替,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的交替。

--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伙食,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饭。

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因此,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美元,因此他们上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人会说: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

但是当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

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微乎其微。

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是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小的增量调整。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应用

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应用

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应用引言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

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现象和问题时所采用的基本性原理。

本文将对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进行应用,并通过列点的方式进行阐述。

下面是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原理一:个体面临权衡取舍•个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必须面临不同的选择,必须在不同的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应用:考虑购买一辆新车时,个体需要权衡价格、质量、品牌和燃油效率等因素,然后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来做出决策。

原理二:成本的概念•所有的决策都有成本。

成本不仅仅是货币的支出,还包括机会成本,即放弃某种选择所付出的成本。

•应用:企业在决定是否投资新的生产设备时,需要考虑投资的费用以及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个体假设•经济学假设个体都是理性的,即根据自身的利益做出决策,并在无信息不对决策做出任何修改。

•应用: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个体的理性行为,如降低税收可能会鼓励企业投资和扩大规模。

原理四: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指比较额外产量或效用与额外成本之间的关系,以便做出最优决策。

•应用:企业在决定是否生产更多产品时,需要比较生产额外单位产品的利润与成本,以确定最优决策。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受益•自由贸易可以使国家和个体受益,因为其使得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应用:国家间的贸易协定可以使参与国家扩大市场规模,减少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原理六:市场是一种良好的组织方式•自由市场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并由供需关系来确定价格和数量。

•应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价格可以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整,从而保持市场稳定。

原理七:政府的作用•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监管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纠正市场失灵来增加整体福利。

•应用: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律来防止市场垄断,并确保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原理八:政府干预可能导致低效率•政府的干预并非总是能够提高经济效率,有时候反而会导致市场失灵或资源浪费。

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

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

经济学十大原理举例经济学有很多重要的原理,下面我将列举经济学中的十大原理,并为每个原理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面临多个选择,而需要通过权衡取舍来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例如,当个人在购买商品时,需要权衡产品的价格、质量和品牌来做出购买决策。

2.成本的概念:经济学强调个体或社会所做决策的成本不仅仅包括货币成本,还包括潜在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学生在选择是否兼职工作时,需要考虑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和时间投入,以及与之相比将无法参加的其他活动(如社交或学习)。

3.边际思维的原理: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强调每一单位增加或减少对决策的影响。

例如,一个企业在决定是否增加产品产量时,需要比较每一单位增加产量所需的成本与所带来的收益。

4.市场的原理:市场是一种自由交换的机制,经济学通过研究市场供求关系来分析价格形成机制。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市场供求关系将导致价格上涨。

5.市场失灵的原理:尽管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分配资源,但有时市场会出现失灵。

例如,在环境污染问题上,市场无法考虑到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因此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

6.政府干预的原理:政府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时需要干预市场。

例如,政府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来保护低收入工人的权益。

7.税收和补贴的原理:税收和补贴是政府实现收入重新分配的手段。

例如,政府对某些商品征收高额税款,旨在减少其消费量以保护公共健康。

8.与外界有关的原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现代经济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例如,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可能导致贸易战或外汇危机。

9.决策制度的原理:不同的决策制度可能会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通常在资源分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0.经济增长的原理: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基础设施来实现经济增长,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这些都是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相应的例子。

经济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经济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经济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原理其实无处不在。

尽管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从购物决策到时间管理,从职业选择到家庭财务规划,经济学的智慧都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先来说说需求与供给这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价格则可能下降。

比如在水果市场,夏天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供给充足,价格相对较低;而到了冬天,西瓜的供给减少,价格就会升高。

我们在购买西瓜时,就可以根据季节和价格的变化来决定购买的时机和数量。

再看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当我们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时,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比如吃第一块巧克力时,我们会感到非常满足,但吃到第五块、第六块时,那种满足感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这个原理在我们的消费行为中有着重要的启示。

比如在购买零食时,我们不必一次性购买过多,以免造成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机会成本也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学概念。

它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例如,我们在周末有两个选择,一是在家休息放松,二是参加一个付费的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技能。

如果选择在家休息,那么参加培训课程所能带来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以及未来可能的职业发展机会,就是我们选择休息所放弃的机会成本。

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机会成本,权衡利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面临着成本效益分析的问题。

比如在购买家用电器时,价格较高的品牌产品可能质量更好、更耐用,维修成本也较低;而价格便宜的产品虽然初始购买成本低,但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维修成本较高。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购买成本、使用成本和预期寿命等因素,来判断哪种选择更符合我们的经济利益。

在职业选择方面,经济学原理同样能给我们提供指导。

我们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工资收入,还要考虑职业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培训机会等因素。

有些工作可能起薪较高,但发展空间有限;而有些工作起薪不高,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未来的收入增长潜力巨大。

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应用

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应用

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应用一、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它不仅仅局限于研究经济领域的事物,而是可以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二、机会成本1. 定义和解释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每一项决策都存在机会成本,因为选择某个选项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选项。

2. 应用案例•在购物时,我们常常面临选择不同的品牌和款式。

假设我想要购买一双高质量的运动鞋,品牌A售价100美元,而品牌B售价120美元。

如果我选择购买A品牌的鞋子,那么我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购买B品牌,而B品牌的鞋子可能拥有更好的耐久性或者更好的舒适度。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也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比如,当我们决定花时间玩电子游戏时,我们就放弃了可能用于学习或者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

三、供需关系1. 定义和解释供需关系是指市场上供应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售卖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应用案例•在房地产市场上,供需关系对房屋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需求高于供应时,房价通常会上涨;当供应高于需求时,房价通常会下跌。

•在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关系也起到关键作用。

当某个行业的需求增加时,通常会导致该行业的工资水平上涨;相反,当需求减少时,工资水平通常会下降。

四、边际效益递减1. 定义和解释边际效益递减指的是在使用一种资源或者增加一种行为时,所获得的额外收益递减。

2. 应用案例•考虑到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有限,当我们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时,初始阶段我们可能会得到额外的报酬或者提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疲劳和效率下降,边际效益递减。

•进一步考虑到饮食的解释,当我们享受美食时,初始的几口或几个菜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是当我们继续食用更多的食物时,我们的满足感可能会递减,直到我们感到饱。

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原理现象及案例

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原理现象及案例

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原理现象及案例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选择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购买食物到选择工作,从理解通货膨胀到分析市场竞争等等。

下面是几个经济学原理现象及案例的例子: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原理之一、当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往往下降;反之,需求增加,供给不变,价格往往上升。

例如,在夏季,西瓜供应增加,而需求持平,价格下降;相反,在冬季,西瓜供应减少,而需求相对不变,价格上升。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做出一种选择时,放弃了其他可行的选择的成本。

例如,当我们选择去看电影时,花费的金钱和时间就是机会成本,因为这些金钱和时间本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购物或者休息。

3.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时,相对于其他商品或服务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例如,假设国家A擅长生产电子产品,而国家B擅长生产纺织品,两国通过贸易可以互惠互利,因为国家A可以以更低的机会成本获得纺织品,而国家B可以以更低的机会成本获得电子产品。

4.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效益递减是指在增加一单位资源时,所产生的额外效益逐渐减少。

例如,当我们要决定是否继续玩游戏时,最初几分钟可能非常兴奋和有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将逐渐降低,再玩一小时的边际效益就会较小。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地分配资源造成的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是一个市场失灵的案例,因为企业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市场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成本,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经济学原理现象及案例并非详尽无遗,但它们包含了经济学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现象,帮助我们理解经济活动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 前进
后退
前进 -2,-2
1,-1

后退 -1,1
-1,-1
(问题3:甲、乙如何选择?)
家庭分工与比较优势
▪ 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 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
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 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
木桶效应: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短板,提高木
桶整体效应要补齐短板。
▪ 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影响整体的绩 效,甚至导致全面溃败,故在资源配置中,要实现 配置的最优化,往往要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
▪ 在现实当中,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不是取决于 它的长处有多长,而是取决于它的短处有多短,故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要有一定的长处外,关键是正 视并补齐自己的短处。
“亲爱的,你会永远爱我吗?”
♥“米面夫妻”
——爱情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男女结合是维持人生存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
♥“七年之痒”
——爱情也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 ——“爱情需要时时更新”(鲁迅)。
爱情、婚姻中的博弈
▪ 求爱:囚徒博弈
我有情,不知她是否有意? (信息不对称)
▪ 恋爱:智猪博弈
捆绑销售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优惠购买,统一价 出售,统一包装出售等。
03
超市为什么流行捆绑销售?
事实上,商场上很多捆绑销售的东西是把一个近期的 产品和一个快到保质期的商品捆绑起来进行销售,正 常情况下,我们还没来得及使用就已经过了使用期, 结果是白白花了冤枉钱。 所以,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我们要在商家促销面 前保持理性消费,使自己的消费收益达到最大化而不 至于陷入商家的把戏中。
03
超市为什么流行捆绑销售?
俗话说“无商不奸”,这种看似附加赠送的活动其实 是一种捆绑销售行为。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 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 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 和运用。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女人也要出去工作, 男人也要分担家务,家务劳动走向社会化。
理财的经济学
——理财不仅仅是打理钱财,更是打理自己 的人生,让自己的实力不断积累,让做人 的信心不断增强。
▪ 1、花钱有道 ▪ 2、理财真难 ▪ 3、理财的学问
花钱有道:
——经济学理论认为,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每 个人的收入都是有限的,所以它可支配的钱也是 有限的,这就对一个人构成了消费预算约束,故 花钱有道。
▪ 博弈论告诉我们:在爱情博弈里,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尽可能掌握女方更多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先动优势, 主动出击,才最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影片中黄达(黄 渤),正确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并尽可能地获 取叶熏(林志玲)的信息(例如通过她最要好的闺蜜了解 到她以前的情感挫折),展开大胆而执著的追求,这才达 成了自己的梦想。然而,一个骑着白马的“王子”竟然败 在了一个从山沟沟里飞出来的草根“土鸡”。
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 优势
家庭分工与比较优势
葡萄酒 布匹
家务劳动 外部工作
葡萄牙 80/1 160/1
妻子 160/1 300/1
英国 150/1 200/1
丈夫 150/1 140/1
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和布匹都有 绝对优势,但相对而言,英国 生产布匹有比较优势,葡萄牙 生产葡萄酒有比较优势。通过 分工交换,葡萄牙专门生产葡 萄酒,英国专门生产布匹,有 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03
理财路坎坷:
——穷人卖牛宰羊杀鸡的故事
▪ 眼前利益有诱惑; ▪ 眼高手低两手空; ▪ 处处风险陷阱多。
理财学问多
★存钱有窍门 ——化整为零存定期; ——”通知存款”也方便; ——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相结合。 ★买房不如租房 ★炒房炒股忌盲目 ★找个理财经纪人
成功的经济学
▪ 1、个人成功与木桶效应 ▪ 2、无可替代 ▪ 3、马太效应的经济内蕴 ▪ 4、为什么创业容易守业难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婚后:斗鸡博弈
争争吵吵,相伴到老。
囚徒博弈
两个小偷甲和乙联手作案,私入民宅被警方逮 住但未获证据。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两间房间分 开审讯,政策是若一人招供但另一人未招,则招 者立即被释放,未招者判入狱10年;若二人都招 则两人各判刑8年;若两人都 不招则未获证据但因私入民宅 各拘留1年。
在家庭分工中,尽管男人在 有些家务劳动上也有绝对优 势,但从比较优势上讲男人 更适合做外部工作,女人更 适合呆在家里,这是由男人 和女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按比较优势分工的陷阱
▪ 葡萄牙由于长期专门生产技术含量比较低葡萄 酒,尖端技术的不到发展,高科技上受制于英 国,导致竞争不公平,关系恶化。
▪ 家庭妇女由于长期把自己锁在技术含量较低的 家务之中,足不出户,自身难于发展;而男人 接触外界,见多识广,不断发展,变成成功人 士,夫妻日益地位不平等而关系紧张。
表1 囚徒困境博弈


不招
招 甲
不招
-8,-8 -10,0
0,-10 -1,-1
(问题1:甲、乙如何选择?)
甲或乙可以作出的选择 被称为“战略”,如“招” 或“不招”都是战略。
101次求婚
▪ 黄渤、林志玲、秦海璐、高以翔等主演的《101次求婚》 打造了一个典型的“屌丝男”追女艺术家的故事。影片的 喜剧效果营造得相当有料,浪漫与现实、搞笑与感动几近 完美地融为一体,堪称演绎了一个冬天里的爱情童话。
(诉说心事、互相帮助、分享苦乐、消除孤寂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朝三暮四”;“浓淡相宜,恰 到好处”
——在经济学家眼里,朋友就是资源,一个人朋友 越多,它所拥有的资源就越多。
朋友是信息;朋友是信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资源互补 “鸟择良木而栖,士选贤主而投”——傍名人
正外部性
外部性
负外部、吃饭排队经济学 ▪ 2、吃饭的成本与收益 ▪ 3、吃饭的效用 ▪ 4、吃饭中的替代效应 ▪ 5、吃饭的不虞效应
▪ 1、吃饭排队的经济学
▪ 排队一种被视为文明的行为,每天都会在 我们的生活中上演,买饭要排队,坐车也 要排队......然而在很多要排队的地方却出现 了抱团现象。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又隐藏了 哪些经济学的知识呢?
专题学术讲座
生活中必知的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
1
经济学是什么
▪ 与钱有关 ▪ 很多数字 ▪ 高深莫测 ▪ 枯燥生硬
做个经济人
▪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耻笑,但 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 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是卑 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 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鲁 迅
吃饱就好;节日喜事,增加气氛; 招待朋友;请人帮忙办事。
(坏了的剩菜剩饭最好倒掉,“沉没成本”无法收回)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
为什么 在同一 个餐厅 里,不 同的人 在吃饭 时会表 现出不 同的行 为呢?
——“瓜菜代”中的替代效应 降低替代性
——暴饮暴食,挑肥拣瘦,好酒贪杯 不虞效应:意外发现原来根本没有去
▪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金钱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每个人首先是经济人的角色,然后才能实现其他的 社会角色。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经济人,我们每 个人都要懂一点生活中的经济学。
我想通过这个专题说明
▪ 经济学也可以很好玩 ▪ 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 ▪ 经济学可以辅助思考
▪ “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资源的稀缺性”
斗鸡博弈
▪ 有两只公鸡遇到一起,每只公鸡有两个行 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如果一 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 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 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 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 则失败;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那么则两 败俱伤。
表3斗鸡博弈
近朱则赤 近墨则黑
“亚马逊的蝴蝶” ——外部性的传递性和扩张性
史上最绝蝴蝶效应——七喜广告
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效用大 雪中送炭君子少
锦上添花 锦上添花有必要 锦上添花非小人
▪ 女人愁嫁的经济学分析 ▪ 1.供需不平衡 ▪ 2.搜寻成本高 ▪ 短信拜年交际中的经济学分析
家庭的经济学
▪ 1、爱情的效用有多久 ▪ 2、婚姻:男女博弈 ▪ 3、家庭分工与比较优势
追求的结果。凡有作为,如果控制不当, 必然适得其反。 (有心在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交友的经济学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一个男人一辈子所赚的钱,仅有12.5%来
自知识,其余87.5%都来自关系”
▪ 1、朋友的效用 ▪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3、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你在选择朋友时,总是选择能给你带来效用的 人,同样别人在选你做朋友时,也考虑你是否能给他 带来效用。
小猪
前进
后退
前进 5,1
4,4
大猪
后退 9,-1
0,0
(问题2:大猪、小猪如何选择?)
▪ 在智猪博弈中,小猪有严格的优势策略,而大猪没 有.人们在谈恋爱时也常常如此,有的女生甘心为 男朋友洗衣服,做饭,处理男朋友的一切杂事,男生 也乐于享受,但是这样一个人只当大猪,一个人只 当小猪,是不能长久的,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 你为对方所做的太多时,对方就会认为这是当然应 该时,你的付出就不能被认可.实证研究表明在婚 姻中也是如此,如果夫妻的任何一方承担了大多数 传统上应由女性承担的家务,婚姻关系就会变得紧 张,如果把时间花在传统上由男人承担的工作上, 婚姻关系就会得到巩固.
▪ 窗口拥挤原因: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