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例脑卒中后癫痫临床分析_王庆祝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患者,他们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本文通过对6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临床经验。
1. 患者基本情况这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男女比例接近1:1。
年龄分布在4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
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这也与基础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2. 癫痫发作特点在60例患者中,发作性癫痫为主要类型,表现为突然发病、短期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大部分患者的癫痫发作与脑卒中发病后一年内有关,少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3年内出现。
癫痫的临床特点主要为部分性发作,即起病时仅累及半身、面部、或只有病灶一侧出现抽搐,这提示病变累及了大脑皮层。
3. 影像学检查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脑梗死、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病灶,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出脑部病变的范围和位置。
本组患者中,大部分病变累及了脑皮质区域,少数病变也包括了脑干、小脑等部位,这与临床症状表现吻合。
4. 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首先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
我们首选药物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必要时也可以配合使用苯妥英钠、地西泮等药物。
在控制发作的还需要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降压、控糖、降脂等,同时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对于一些难治性癫痫发作,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或者神经调控治疗。
5. 随访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癫痫发作情况。
对于一些长期服药的患者,还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脑卒中后癫痫86例临床分析

脑损害 , 影响患者预后 和生存质 量。为 了解卒 中后癫
痫 的发生发展 规律 和 和转归 特点 , 我们对 8 6例脑卒
中后癫痫 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 分析。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分析
内血肿 的动脉瘤适 合 行 动脉 瘤 夹 闭术 ; 对基 底 动脉
瘤、 梭形 动脉瘤 、 内多 发 动脉 瘤 , 颅 患者 一般 情 况较 差 , 能耐受直 接 手 术 者 , 不 则选 择 介 入血 管 内栓 塞 治疗 。对 于后 交 通 动 脉瘤 、 交通 动 脉瘤 、 前 大脑 中动脉动 脉瘤手术 相 对 比较 简 单 , 人 治疗 也 比较 介 容易; 宽颈 动脉瘤 、 形 动脉 瘤 直接 手术 较 困难 , 梭 介
早发型癫痫 4 , 中出血性脑卒 中(3例 )缺血血性脑卒 中(4例 ) 迟发型癫痫 3 7例 其 3 , 1 ; 9例 , 缺血血性脑卒 中 ( 1 2 例) 出血性脑卒中( 8例) , 1 。早发型癫痫患者 中 1 9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4例 ( 3 6 ) 发作 ;4例未 给予抗癫 1 7 .% 无 2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0卷第 6期
脑 卒 中后 癫痫 8 6例 临床 分析
张瑞华 , 繁花 。 兴琪 , 会 山 孟 姚 杜 ( 京市通 州区潞河 医院 , 京 1 14 ) 北 北 0 19
摘要 : 目的
分 析 脑 卒 中后 癫 痫 的临 床特 点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8 脑 卒 中 后 癫 痫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6例
佳, 尚缺少大 宗病 例长期 随访结 果 。 综上所述 , 对颅 内动脉瘤 的治疗 , 显微 手术 和血
管 内栓塞介入 治疗 均是 行 之有 效 的方法 , 二者 是 相
综合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研究主体是2021年11月-2022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依照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成为观察、参照组两个组别,每一组别各包含患者83例。
参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其展开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其展开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负面情绪评分,探寻适用于护理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手段。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示之为P<0.05,即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于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故在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实践中应更为广泛推广综合护理方式。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1]。
继发性癫痫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极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2]。
在癫痫反复发作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大面积的脑梗死或脑出血症状,进而诱发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等病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上针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强调治疗与护理并举的原则[3]。
临床上也始终坚持探寻适用于该类患者的护理手段。
基于此,笔者深入探究了综合护理是否适用于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实践中,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66例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1年11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2年4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成为参照组(83例)与实验组(83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区间为49-69岁,均数为(55.86±3.42)岁;女患37例,男患46例;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患者55例,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患者28例。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黄文胜【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0(005)002【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76例患者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类型及病灶部位的关系与预后等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无癫痫发作的7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变化.结果①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1.1%(76/682),其中早发性癫痫59.2%(45/76),迟发性癫痫40.8%(31/76);②皮层病灶继发癫痫60.5%(46/76),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9.5%(30/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局限性运动性发作40例(52.6%),其中早发性发作14例,迟发性发作26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1例和癫痫持续状态5例(47.4%)中,早发性发作26例,迟发性发作10例.⑷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61.8%(47/76),缺血性卒中占38.2%(29/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癫痫组显著进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癫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于对照组,抗癫痫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总页数】3页(P18-20)【作者】黄文胜【作者单位】537600,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J], 王瑞;于虹2.脑卒中后癫痫36例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J], 许枫;3.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J], 王新成4.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J], 冯艳蓉;田鸿福;5.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J], 冯艳蓉;田鸿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方法对736例脑卒中患者中52例继发癫痫的患者的卒中部位,发作类型、性质、时间、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71%(52/736),早发性癫痫654%(34/52),在早发性癫痫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蛛网膜下出血发生率高;迟发性癫痫18例346%(18/52),在迟发性癫痫中,脑梗死患者发生率相对较高;皮质病变高于皮质下病变。
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皮质病灶多见。
早发癫痫治疗效果好,迟发癫痫治疗效果相对差。
标签:脑卒中;癫痫;临床分析脑卒中后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卒中后癫痫常加重病情,使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明显升高。
为了解脑卒中与癫痫关系,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经CT/MRI证实的脑卒中736例中继发癫痫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36例脑卒中患者中男421例,女315例,年龄27~80岁,平均596岁。
52例卒中后癫痫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平均656岁。
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脑出血231例,脑梗死459例。
12诊断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颅脑CT/MRI诊断[1]。
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是首次卒中后即刻住院期间到出院随访期≥2次癫痫发作,除外其他任何原因所致,既往无癫痫病史。
癫痫分类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1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上癫痫发作分类。
卒中后2周内出现的癫痫发作称早发性癫痫;2周以上发作称迟发性癫痫。
13研究方法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发作类型、部位、时间的相互关系及脑电图检查、治疗、预后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两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引言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脑卒中患者中相当高。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6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治策略。
资料与方法选取了6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患者,其中男性占35人,女性占25人,年龄范围在45-7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在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癫痫发作,临床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
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病变类型、脑卒中发作的时间与部位、合并症等。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头部CT或MRI、脑血管造影及其它相关检查。
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对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药物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6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中,男性占58.3%,女性占41.7%。
平均发病年龄为59岁。
其中50%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0%的患者有糖尿病,10%的患者有吸烟史。
癫痫发作的时间在脑卒中后出现的在50%以下,平均为6个月,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3年。
大多数患者的脑卒中部位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中表现为脑卒中灶所在的位置。
60例患者中,50例患者表现为部分性癫痫发作,10例患者为全身性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包括抽搐、意识丧失、行为异常等。
脑电图检查显示,大部分患者的癫痫发作对应出现脑电图异常放电。
治疗方面,40例患者采用单药治疗,20例患者采用联合药物治疗。
治疗过程中,15%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头晕、肝肾功能损害等。
61.7%的患者在1年内未出现癫痫发作,11.7%的患者出现发作频率的减少,26.6%的患者未见明显好转。
讨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原理,临床特征,病中治疗和病后恢复,经过系统的研究来提高临床认识和医治质量。
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例档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本次分析的案例中,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的发生率为8.87%,女性发生率为2.42%,男性发生率为6.41%,脑卒中后癫痫的的早期发生率比晚期发生率高得多,几乎是2倍还多,脑卒中的发生类型,性质与病灶部位有关,易发生癫痫的病灶是皮质病灶。
结果:对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理进行探讨,脑卒中后癫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皮层病灶更易发病,并且基本上是全面性发作,治疗及时可有效控制。
【关键词】脑卒中后癫痫;发病机理;临床资料【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083-02【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nset of epilepsy after stroke principl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sease treatment and the disease after recovery, through the system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awareness and healing.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medical record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the incidence of the onset of epilepsy after stroke was 8.87%, the incidence of women was 2.42%, the incidence of male was 6.41%, the incidence of early epileptic seizures after stroke than much higher incidence of late, is almost 2 times more, the occurrence of stroke type, about nature and lesion and prone to epilepsy is the focus of the cortical lesions. Result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hogenesis of stroke epilepsy, epilepsy after stroke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cerebral apoplexy, cortical lesions are more likely to come on,, and is basically a comprehensive attack, and timely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Key words】The mechanism of epilepsy after stroke; Clinical data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癫痫称为卒中后癫痫。
83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也称之为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致死、致残率均较高[1]。继发癫痫是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可作为脑卒中患者首次发作的主要征兆及主要的临床表现。近年来伴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脑卒中与继发癫痫之间存在的关系备受关注,寻找该疾病的发病特点对于预防癫痫的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降低社会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近期所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继发癫痫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注:与其他类型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本组83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癫痫类型属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的有38例(45.78%);属于全身强直行挛性发作的有27例(32.53%);属于复杂部分性发作的有15例(18.07%);属于持续发作的有3例(3.61%)。上述数据表明,患者癫痫类型主要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
本研究1174例脑卒中患者中总计发生癫痫的患者有83例,其中有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机率为11.68%,与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在发生癫痫的患者其病灶主要累及位置为脑叶及大脑皮下,相比其他病灶部位患者也具有明显差异。在83例脑卒中癫痫患者中单纯部分性发作的患者有38例,占患者总数的45.78%,相比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同样差异明显。因此可以看出,脑卒中患者发生癫痫时,主要是几种在疾病的中晚期,且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癫痫的发生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脑卒中的首发症状,同时癫痫的发作也可加重患者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因此癫痫的治疗成果关系了患者预后的好坏[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总计收治1174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过影像学CT证实,同时排除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及存在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疾病分型属于脑梗死的有788例,属于脑出血的患者有274例,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112例。所有入选患者中有83例患者产生了继发癫痫,其中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7岁,年龄最大的为86岁,平均年龄67.1岁。83例患者疾病类型属于脑梗死的有47例,属于脑出血的有32例,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4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例脑卒中后癫痫临床分析王庆祝,李宇,司有伟,杨山,王青银(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安徽滁州239001)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的关系。
结果83例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5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29例。
皮层病变发生癫痫58例,皮层下病变发生癫痫15例。
早发癫痫57例,迟发癫痫26例。
结论皮质病变发生癫痫高于皮层下病变,早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高于梗死后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发,迟发癫痫中出血和梗死发生率无差别,以全身性多发。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临床分析Epilepsy after cerebral stroke:clinical analysis of80casedWANG Qing-zhu,LI Yu,SI You-wei,et al(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uzhou,Chuzhou,Anhui239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epilepsy after cerebral strok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83case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was made in seizure duration,seizure types and stroke character,stroke location relationship.Results In83cases,there were hemorrhag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54cases,epilepsy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10cases,epileps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29cases,cortical lesions58cases,epilepsy after subcortical lesions15cases,early onset epilepsy57cases,epilepsy after delayed epilepsy26cases.Conclusions The occurrence of epilepsy due to cortical lesions is higher than subcortical lesions.Early onset of seizures in epilepsy after hemorrhage is more than epilepsy after infarction,with high occur-rence of partial seizures.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hemorrhage and infaction of delayed epilepsy,with high occurrence of systenic seizures.Key words:stroke;epilepsy;clinical analysis卒中后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已成为神经科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组调查了近8年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100例,其中83例出现癫痫。
现将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5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100例,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诊断为新发脑卒中。
其中脑梗死593例,脑出血42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5例。
1100例患者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其中83例患者出现癫痫,出血后癫痫54例,梗死后癫痫29例。
男48例,女35例,年龄42 88岁,平均(64ʃ5.5)岁。
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在家中发作。
入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病例筛选,排除了颅内感染、外伤、全身性疾病、既往有癫痫病史和癔病发作患者。
1.2方法83例患者均行头颅CT或头颅MRI扫描,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对75例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
对该组患者卒中后癫痫的发作时间、类型与卒中性质、病变部位、治疗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分析。
1.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卒中后癫痫与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的关系1100例患者中,83例出现癫痫,总发生率为7.55%。
脑出血422例,继发癫痫44例,占出血的10.43%。
蛛网膜下腔出血85例,继发癫痫10例,占全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1.76%。
脑梗死为593例,继发癫痫29例,占梗死的4.89%。
在5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患者中:额叶9例,颞叶7例,顶叶2例,顶枕叶8例,颞枕叶10例,基底节5例,脑干2例,小脑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
在29例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患者中:额叶7例,颞叶5例,顶叶1例,顶枕叶2例,颞枕叶7例,基底节4例,脑干2例,小脑1例。
卒中后出现癫痫的发生率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高(11.76%),脑出血次之(10.43%),梗死最低(4.89%)。
出血后癫痫发生率约10.65%,梗死为4.8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病变位于皮层58例,皮层下15例。
皮层病变明显高于皮层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见表1。
表1卒中后癫痫与卒中性质、部位的分布情况/例疾病例数皮层额颞顶顶枕颞顶皮层下基底节区脑干小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5497281052110梗死29751274210 2.2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频率、类型的关系卒中后癫痫以2周划分,2周内发生的癫痫称为早发性癫痫,2周后发生的癫痫称为迟发癫痫[1]。
本组中早发性癫痫57例,其中脑出血32例,梗死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
1次发作25例,2次和2次以上发作32例。
部分性发作31例,部分继发全身发作14例,全身发作9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
迟发性癫痫26例,其中出血12例,梗死14例。
1次发作9例。
2次和2次以上发作发作17例。
部分发作5例,部分继发全身发作6例,全身发作14例。
癫痫持续状态1例。
在早发性癫痫中,部分发作发生率(54.39%)比全身发作(15.79%)高。
迟发性癫痫中,全身性发作(57.69%)发生率比部分性发作(19.23%)高。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见表2。
·38·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3Jan;17(1)表2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性质、癫痫类型的分布情况/例发作时间例数卒中性质出血梗死蛛血癫痫发作的类型部分部分继发全身全身持续状态早发癫痫57321510311493迟发癫痫261214056141 2.3卒中后癫痫脑电图表现83例癫痫患者中,75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17例脑电图显示正常,58例异常,其中慢波改变20例,尖、棘波改变15例,尖慢波、棘慢波改变23例。
卒中后癫痫患者脑电图显示异常(77.33%)明显高于正常(22.67%)。
2.4治疗与预后所有癫痫患者都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在57例早发性癫痫患者中,发作1次的有25例患者,除2例皮层病变和3例癫痫持续状态短期给予苯巴比妥钠和安定治疗外,20例未予抗癫处理,只有1例患者出现再次发作。
32例发作2次以上的患者,除给予苯巴比妥钠和安定治疗外,均给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1 3月。
25例停药后未再复发。
有7例患者仍反复发作。
26例迟发性患者中,除3例不愿服药者外,1例癫痫持续状态给予苯巴比妥钠和安定治疗,22例患者规则服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坚持服药3 6月,5例未再复发。
有17例反复发作,继续服药18 24月。
结果显示:早发性癫痫患者的复发率低,早期发作1次的患者,即使不治疗,也只有极少数患者复发(1例)。
迟发性癫痫的复发率(65.38%、17/26)明显高于早发性癫痫的复发率(14.04%、8/57),即使给予抗癫治疗仍有复发。
3讨论卒中后癫痫是引起成人继发癫痫的重要原因,国外报道2% 17%,国内学者吴逊报道为5% 15%,平均为10%。
近年来李婷等[2]报道为9.1%。
本组发生率为7.55%,与报道相近。
皮层受累是最明确的导致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3]。
在本组83例患者中,皮层病变出现癫痫58例,其中出血为36例,梗死为22例。
皮层下病变出现癫痫15例,其中出血8例,梗死7例。
结果显示:卒中后癫痫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无论是梗死还是出血,皮层病变出现癫痫的发生率(69.88%)明显高于皮层下病变出现癫痫的发生率(18.07%),与报道结论一致。
我们认为:可能因为皮层神经元细胞较密集,主要为锥体细胞和星形细胞,这些细胞对癫痫敏感性高,发作阈值低,受损后,皮层细胞兴奋性增高,易引起异常同步发放,导致癫痫的发生。
本组研究同时发现,皮层病变额叶最易出现癫痫,其次颞叶、顶叶。
多叶病变比单叶病变容易出现癫痫发作。
脑卒中后癫痫与卒中性质、发病时间有相关性,出血性卒中和发病早期患者容易出现癫痫发作。
从本组研究数据显示,出血后癫痫总发生率为10.65%,梗死后癫痫总发生率为4.89%,出血后癫痫明显高于梗死后癫痫发生率。
早发性癫痫发生率为68.67%,迟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31.33%,早发性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迟发性癫痫的发生率。
早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也明显高于梗死后癫痫发生率。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姚正鹏等观点相同[4]。
早发性癫痫可能机制为卒中病灶及周围水肿,引起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可使:(1)细胞内钠泵衰竭和钙离子堆积;(2)兴奋性递质释放,导致局部代谢性功能障碍;(3)由于应激反应,使激素水平发生改变,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破坏。
上述原因造成神经组织的兴奋性增强,抑制性阈值降低,引起癫痫发作。
出血后易出现癫痫的原因可能为脑出血患者一般病情重,除出血灶及周围水肿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刺激外,还与不能进食及脱水剂的使用,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卧床后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同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癫痫发作都在疾病的早期,2周后很少出现癫痫发作。
在迟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和梗死后癫痫发生率,两者比较无差别。
可能原因:迟发性癫痫主要是卒中后中风囊形成,周围正常神经细胞被胶质细胞代替形成疤痕组织,成为永久性致癫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