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人机器人头部的机械结构设计与动态仿真

合集下载

仿生四足机器人步态规划与仿真研究

仿生四足机器人步态规划与仿真研究

仿生四足机器人步态规划与仿真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仿生四足机器人是一种模仿动物四足行走方式的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被广泛用于恢复性医疗、紧急救援、军事作战等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生四足机器人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仿生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和仿真研究中,如何设计出稳定且高效的行走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不断进步,仿生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和仿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生四足机器人的步态和动作,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机器人行走时的力学特性和运动规律,为机器人的控制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对仿生四足机器人步态规划与仿真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基础。

通过对步态规划算法、仿真模型建立、实验结果分析以及研究展望和应用前景的讨论,将全面展示仿生四足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固定步态规划方法在应对复杂环境和不确定性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和适应性。

通过研究仿生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算法,探索其在不同地形和工作条件下的运动模式,为其设计提供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运动策略。

通过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步态规划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索优化算法。

研究将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仿生四足机器人步态规划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发基于仿生原理的机器人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仿生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与仿真,探讨未来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挑战,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仿生四足机器人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仿生四足机器人可以模仿动物在不同地形上行走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步态规划算法,可以使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毕业设计_基于OpenGL的机器人三维仿真环境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毕业设计_基于OpenGL的机器人三维仿真环境设计

SHANGHAI UNIVERSITY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PROJECT (THESIS)题目:基于OpenGL的机器人三维仿真环境设计学院: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目录摘要:-----------------------------------------------------------------------------------------------------1 ABSTRACT-------------------------------------------------------------------------------------------------1 1第一章绪论------------------------------------------------------------------------------------------4 2第二章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图形设计---------------------------------------------------8 3第三章仿人机器人的三维建模-----------------------------------------------------------------19 4第四章仿人机器人运动学仿真-----------------------------------------------------------------29 5第五章总结-----------------------------------------------------------------------------------------466 致谢---------------------------------------------------------------------------------------------------477 参考文献---------------------------------------------------------------------------------------------48基于OpenGL的机器人三维仿真环境设计摘要仿真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机器人研究的不断深入,机器人仿真系统作为机器人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毕业设计-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毕业设计-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学院:专业:姓名:指导老师:机械与车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号:职称:教授中国·XX二○一二年五月毕业设计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本人承诺呈交的毕业设计《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材料,均在文后按顺序列出其参考文献,设计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

本人签名:日期:年月日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摘要并联机器人有着串联机器人所不具有的优点,在应用上与串联机器人形成互补关系。

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是并联机器人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造价低等特点,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新型二自由度平移运动并联机构,该并联机构采用类五杆机构,平行四边形刚架结构来实现,可有效地消除铰链间隙,提高动平台的工作性能,同时有抵抗切削颠覆力矩的能力。

根据该二自由度平面机构的工作空间,利用平面几何的方法求得连杆的长度,并通过Pro/E软件进行仿真检验,并通过软件仿真的方式,优化连杆长度,排除奇异点,同时合理设计机械结构的尺寸,完成结构设计。

对该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以Pro/E为平台,建立两自由度平移运动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模型,验证了机构的实际工作空间和运动情况。

最后指出了本机构的在实际中的应用。

并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了重要装置和关键零件的工程图绘制工作,利用ANSYS 软件分析了核心零件的力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二自由度机器人性能良好、工作灵活,很好地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并已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仿真;结构设计;Pro/E2-DOF robot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ulationAbstractParallel robo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of the robot does not have to form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series robot. The 2-DOF parallel robo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mily of parallel robots.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cost control and low, with signific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value. In this thesis, a new 2- DOF translational motion parallel mechanism, the analogous mechanism for class five institutions, parallelogram frame struct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hinge gap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ving platform, while resistance to cutting subvert the torque capacity.The working space of the 2-DOF planar mechanism, the use of plane geometry to obtain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Pro/E software simulation test, and software simulation to optimize the connecting rod length, excluding the singular point, while the size of the rational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complete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important equipment and key parts of the engineering drawings using AutoCAD software, using ANSY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re parts.The 2-DOF parallel robot to the Pro/E plat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2-DOF of translational motion parallel robot simulation model to verify the organization's actual work space and movement. Finally, this institution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good motor performance of the 2-DOF parallel robot,good to meet the index requirements, and already have a certain amount of practicality.Keywords: 2-DOF; parallel robot; simulation; structural design; Pro/E目录1前言 (1)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什么是机器人 (1)1.1.2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意义 (1)1.2机器人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2)1.2.1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1.2.2机器人的主要研究工作 (3)1.2.3少自由度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4)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5)2二自由度机器人系统方案设计 (7)2.1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简介 (7)2.2执行机构方案设计及分析 (7)3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8)3.1已知设计条件及参数 (8)3.1.1连杆机构自由度计算 (8)3.1.2五杆所能达到的位置计算 (8)3.2对机构主体部分的运动学逆解分析 (10)3.2.1位置分析 (10)3.2.2速度与加速的分析 (11)3.3受力分析 (12)4基于Pro/E软件环境下二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16)4.1 Pro/E软件简介 (16)4.2驱动元器件的选择 (17)4.2.1步进电机的选择 (17)4.2.2联轴器选择 (18)4.3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参数确定 (19)4.4输入轴的设计 (20)4.5安装支架的参数确定 (21)5基于Pro/E软件环境下的机器人装配及动态仿真 (23)5.1虚拟装配过程 (23)5.1.1连杆机构的装配 (23)5.1.2安装支架的装配 (24)5.1.3完成二自由度机器人的最终装配 (24)5.2基于Pro/E软件环境下的动态仿真 (25)6基于AutoCAD软件环境下的机械结构设计 (31)6.1AutoCAD软件简介 (31)6.2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设计 (32)6.3机架的结构部件图绘制 (33)6.4二自由度机器人工程图绘制 (34)7基于Ansys软件环境下的有限元分析 (36)7.1Ansys软件简介 (36)7.2对输入轴的有限元分析 (37)7.3对输入连杆的有限元分析 (37)8 总结与展望 (40)8.1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40)8.2研究展望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4)附录(一) (45)附录(二) (52)1前言机器人技术是一门光机电高度综合、交叉的学科,它涉及机械、电气、力学、控制、通信等诸多方面。

基于Adams的仿人机械灵巧手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基于Adams的仿人机械灵巧手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基于Adam s的仿人机械灵巧手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郑显华,刘新华,张霖,李生鹏【摘要】在对仿人机械灵巧手运动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仿人机械灵巧手的总体结构,并给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力学方程的食指动力学改进模型;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dams对仿人机械灵巧手的食指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手指运动是稳定的,且符合人手运动规律,研究成果为仿人机械灵巧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制造业自动化【年(卷),期】2013(000)014【总页数】3【关键词】仿人机械灵巧手;拉格朗日方程;动力学仿真;Adams0 引言机器人的出现为工业生产、医药、军事、航空、科研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1~3],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围绕仿人机械灵巧手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在结构仿人化、多自由度、运动和动力学的分析、传感控制等方面[4~6]。

其中,一些学者就如何更好的建立仿人机械灵巧手动力学模型及其求解做了大量研究,余麟等[7]基于New ton-Eu ler方法对五指仿人灵巧手进行了逆动力学分析,得出了灵巧手的动力学方程,基于此开展了机械手的主从控制实验。

王华等[8]采用切片理论对水下灵巧手手指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考虑水阻力、附加质量力的影响,建立了较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Sim Mechanics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验证。

李立全等[9]运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没有考虑摩擦影响下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相应计算机算法完成该机械手的动力学逆解仿真计算。

Joseph C.Chan[10]提出了一种解决碰撞、接触及滑动等问题的统一框架动力学模型,并用一种3D动态灵巧手模拟器来验证其正确性。

根据仿人机械灵巧手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一般包括三种基本模型[9,11,12]:1)牛顿—欧拉方程;2)拉格朗日力学方程;3)凯恩方程。

本文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给出了仿人机械灵巧手的动力学模型,并对食指进行了Adam s动力学仿真,研究成果对于深入地研究机械手的抓持姿态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

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摘要 (2)第1章引言 (6)1.1. 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 (8)1.2. 工业机器人概述: (9)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0)第2章机器人方案的设计 (15)2.1. 机器人机械设计的特点 (15)2.2. 与机器人有关的概念 (15)2.3.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及各部分关系概述 (16)2.4. 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分析 (17)2.5. 方案设案 (18)2.6. 自由度分析 (18)2.7. 机械传动装置的选择 (20)2.7.1. 滚珠丝杠的选择 (20)第3章零部件设计与建模 (22)3.1. Croe软件介绍 (22)3.2. 关键零部件建模 (22)3.3. 各部分的装配关系 (36)第4章仿真分析 (39)第5章致谢 (43)参考文献 (44)摘要工业技术水平是工业用机器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研究和研究领域发展的结论,提高现代产业的要求,提高产业控制和控制任务的复杂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理论上,我国末期输送能力和定位精确度高、小误差、惯性误差、反应速度快、工业工作并行、快速准确、现有工业工程预计会进一步增加,本文将研究并行研究、实用化并行以企业工学实用化为目标。

从摩擦接口、外乱和不确定性来看,如果没有连锁和动力学模型化的负担,传统的控制战略将难以得到基于控制有效性模型的预期。

通常,与一系列平行于更复杂的运动模型相比,动态测试和控制机制将更加复杂。

因此,有必要研究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及其控制问题。

这是一个新的机器人,机器人的刚性。

承载能力高。

高精度。

小负荷的重量。

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是robotów.spokojnie系列的补充。

有一个固定的一部分,在特点和实验室条件下的动力学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终端控制机制,原来的三角洲是最有效的机制平行安装“电子项目机器人是机器人的控制和规划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badania kinematykę反向动力学和由简单到przodu.odwrotnie相对平行前进,kinematykę相对skomplikowane.na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三角洲机器人模型,机器人的机器人。

《2024年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性能分析与仿真》范文

《2024年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性能分析与仿真》范文

《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性能分析与仿真》篇一一、引言四足仿生机器人是一种基于生物学原理,模仿生物行走动作而设计的机器人。

其运动方式更加接近真实生物的动态特性,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四足仿生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国内外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进行性能分析和仿真,探讨其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该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采用了轻量化材料制造而成,整体结构分为上位机、电机驱动系统、四足驱动机构等部分。

其中,上位机负责整体控制与决策,电机驱动系统负责为四足驱动机构提供动力,四足驱动机构则模仿生物的行走动作,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在结构设计中,该机器人充分考虑了运动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通过优化关节设计、改进驱动方式等手段,使得机器人在各种复杂地形下均能保持良好的运动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该机器人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维护和升级。

三、性能分析1. 运动性能:该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

其四足驱动机构可实现前进、后退、转弯、爬坡等动作,具有较高的运动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仿真测试中,该机器人能够在不同地形环境下保持稳定的行走状态,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2. 负载能力:该机器人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

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改进驱动系统等手段,提高了机器人的承载能力。

在仿真测试中,该机器人能够携带一定重量的物品进行行走,满足实际需求。

3. 能源效率:该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在能源效率方面表现出色。

其采用了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和能量回收技术,使得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

在长时间行走过程中,该机器人能够保持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4. 安全性:该机器人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色。

其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和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2024年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性能分析与仿真》范文

《2024年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性能分析与仿真》范文

《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性能分析与仿真》篇一一、引言四足仿生机器人是一种以自然界生物为蓝本,具有高度仿生学和动态稳定性的机器人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的性能,并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其设计及功能实现的可行性。

二、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设计与技术概述该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设计采用了先进的机械结构设计、高性能的驱动系统和精确的控制系统。

机器人具备高度仿真的四足运动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实现稳定行走和灵活运动。

此外,该机器人还具备较高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作业。

三、性能分析1. 运动性能:该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采用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

在复杂地形中,机器人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实现稳定行走。

此外,机器人还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动作。

2. 负载能力:该机器人具备较高的负载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下承载重物进行作业。

通过优化机械结构和驱动系统,提高了机器人的负载能力,从而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3. 环境适应性:该机器人具备较高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中进行作业。

例如,在室外环境中,机器人能够应对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在室内环境中,机器人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操作。

4. 能源效率:采用高效能电池和节能控制算法,使机器人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较低的能源消耗。

这有助于延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其使用效率。

四、仿真实验为了验证该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不同地形和环境条件,对机器人的运动性能、负载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各种环境下均能实现稳定行走和灵活运动,且具备较高的负载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此外,机器人的能源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结论通过对一种新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的性能分析与仿真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该机器人具备高度仿真的四足运动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实现稳定行走和灵活运动。

人形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

人形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

人形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仿真的人工智能系统,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模拟人类的各种动作,还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交互。

其中,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两大核心技术是其实现的关键。

一、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人形机器人的基础,决定了其外形和动作能力。

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采用的是仿生学的设计理念,即将人类的肢体结构和生理特征与机器相结合,以实现高度的仿真效果。

首先,人形机器人的关节结构是其构造上的核心。

一般来说,关节采用的是类似于人类关节的球形结构,以使机器人能够实现多向运动和转动。

在模拟人类进食动作的时候,机器人需要具备人类手臂的柔软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关节上通常使用类似于人类骨骼的可伸缩结构,同时结合弹性元件,以实现更加逼真的动作。

其次,人形机器人的动作控制也是机械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人通常采用电机或者液压系统,通过闭环控制的方式来实现动作。

闭环控制是指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机器人实际状态,再根据预设动作控制模型进行调整,以达到精准的动作控制效果。

基于闭环控制的动作控制系统,可以使机器人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动作控制,也可以在不同情境下实现不同的交互方式。

最后,人形机器人的外部表面和外形设计也是其机械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机器人的外形和材料应尽可能保持与人类肌肉组织、皮肤结构的相似性,以增强其仿真效果。

在表面材料的选择上,通常采用弹性材料,以增强机体柔韧性和吸收外界冲击的能力。

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人形机器人整体的大脑和中枢,主要负责机器人的决策、运动控制和交互反馈。

人形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的运动控制、中层次的决策控制和高层次的认知控制。

首先,低层次的运动控制主要负责机器人的肌肉控制和运动反馈。

常见的低层次运动控制包括PID控制、动态系统模型控制等,这些方法在动作控制的实现上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 a i l nier gIstt , a a nvri , a a 6 2 C i ) Meh n a E g ei ntue D l n U iesy D l n16 2 , hn c n n i i t i 1 a
Ab t a t sr c :Me h n c ld sg t u n i o o e d h sawa sb e h o u n i iu t.Ast er b t a mal e d s a e at l n c a ia e i n o a h ma od r b th a a l y e n t e fc sa d df c l y o o ss l h a p c r ua y h h d me h n c ls u tr s ti n e e o c mp e et e c mp e t c u a e in i i td s a e,a d as l t e mo e ln s ae n t l w d c a ia t cu e ,i s e d d t o lt h o lx sr t r l sg n a l e p c r u d mi n lo al h v ne t r o al e o t n e e e w t a h o h r o it r r i e c t e .Ai n t h s r b e ,sr c u a e i n o u n i o o e d b s d o r / a n r d c ( f h mi g a e e p o lms t t r l s f h ma o d r b th a a e n P o E w s ito u e t t u d g a .mu1t e ( h vru la s mby i c o d n e w t h i — i n h t t n e e e c h c r lo a c mp ih d i a s e l n a c r a c i te l e sz a d t e sai i tr rn e c e k wee as c o l e .T e k n ma i fr d n iat t h f e c f s h ie t o m y mh ( l c ‘ y wa i l td a d a  ̄y e ,wh c y b au b e fre gn e i g a p i ain s smu ae n n z d ih ma e v la l o n ie rn p l t .T e r s l h w t a h e e r h p o ie h aa f rt e c o h e u t s o h t e r s a c r vd s t e d t h s t o
M e h n c ld sg n y m i i u a i n o u a o d r b t h a c a i a e i n a d d na c sm l to f h m n i o o e d
YAN — o g , Xu d n GUAN Ha o
感 机器 人头 j 它可 以 和人 进 行 对 话并 产 生 表 情 。 ,
0 引 言
仿 人机 器人 具有 人 类 的外 观 , 以适 应 人 类 的 生 可 活 和工 作环 境 。随 着 现代 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 人 机 器 仿

内研究 的仿 人 头 部 机 器 人 基 本 可 以实 6种 基 本 表
严绪东 , 关 浩
( 大连 大学 机 械工 程学 院 , 宁 大 连 16 2 ) 辽 16 2
摘要 : 仿人 头部的机械结构设计~直 以来都是仿人 机器人设计 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头部 空间狭小 , 运动 机构较多 , 需要在 台限 的 间里完成相对复 杂的结构设计且各运动之 间不允许 干涉 。针 对这 些 问题 , 主要介 绍 了一种基 于 Po E的仿人 机器 人头部 结构 设 r / 计 , 照真人尺寸完成 了机器人头部 的虚 拟装 配和静态情况下 的干涉检验 , 按 对机构的运动形式进行 了动 态仿真分 析 , 最后得 出 r 具
有一定工程应用 价值 的结论 。研究结果表 明, 该研究为下一步制作实物机器人提供 了数 据 , 并为今后 的驱动选型奠定 _基础 r 关 键词 : 结构设 计 ;r E 干涉检验 ; Po ; / 动态仿 真
中 图 分 类 号 : P 4;HI2 T 2 T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4 5 (0 10 10 — 5 l 2 1 )9—14 0 00— 5
n x o o r d t n a d ly hef u a in frt rv r s lc in. e tr b tp o uci n a s t nd to ( he d ie ee to o o 】
Ke r s t cu a e in;P o E;i tr r n e c e k y a c smuai n y wo d :sr t r l sg u d r/ n e e e c h c ;d n mi i lt f o
第2 8卷 第 9期
21 0 1年 9月




Vo . No. 128 9
S p. 2 e 011
J u n l fMe h n c l& Elchc l gn e ig o ra o c a ia e t a En i e r n

种仿 人 机 器 人 头部 的机械 结构 设计 与动态 仿 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