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和废气监测

合集下载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是用于监测和分析大气中空气和废气成分和污染物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1.光学法
通过吸收、散射、荧光等现象进行检测。

如,激光示差法、红外吸收法、紫外-可见光吸收法、荧光法等。

2.物理学方法
利用质量、体积、浓度的物理关系,对空气和废气进行采样和分析。

如,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电导法、热重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等。

3.化学分析法
以化学反应为基础,对需要监测的物质进行分析。

如,滴定法、比色法、蒸发测定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4.生物学方法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空气和废气中污染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如,微生物快速测
定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等。

以上是常用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际监测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达到有效监测和分析的目的。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对大气环境
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对工业废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而有效的监测分析方法是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空气和废气监测的意义、方法和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空气和废气监测的意义非常重大。

大气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
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工业废气排放则直接影响到环境的污染程度。

因此,通过监测和分析空气和废气的质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其次,空气和废气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常见的空气监测方法包括使用
气体分析仪器、颗粒物监测仪器、气象观测仪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而废气监测方法则包括对工业废气排放口进行定点监测、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进行采样分析等。

这些方法都需要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空气和废气监测的技术要求也非常严格。

在进行监测时,需要考虑到监
测点的选择、监测时间的确定、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综上所述,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监测分析方法,提高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第四章大气和废气监测

环境监测第四章大气和废气监测
2021/1/16
(三)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在一个监测区域内,采样站(点)设置数目应根据监测 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 、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我国对大气环境 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站设置数目主要依据城市人口多少。
市区人口/万人
<50 50-100 100-200 200-400 >400
环境监测第四章大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 大气污染概 述
一、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三、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2021/1/16
一、大气污染(atmosphere pollution):
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 续一定时间后,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 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 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这 种情况称为大气污染。
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稠密区 、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 在各功能区分别设置相应数量的采样点。
2、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多个污染源,且污染
源分布均匀。 注:若有主导风向,下风向
的采样点应占总采样点的60%。
2021/1/16
3、放射式(同心圆)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同心圆与放射线的划分要
常见有:硫酸盐、硝 酸盐、臭氧、醛类、 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等。
2021/1/16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 及形成过程决定的,气象条件也起一定的作用。 一般将它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1、分子状态污染物:指常温常压下以气体或蒸汽形式(苯 、苯酚)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根据化学形态,可将 其分为五类:

环境监测 第3章(下)

环境监测  第3章(下)

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浓度限值
污染 指数 污染物浓度/(mg· m-3) SO2 NO2 PM10 TSP SO2 NO2 CO O3 (日均 (日均 (日均 (日均 (小时均 (小时均 (小时均 (小时均 值) 值) 值) 值) 值) 值) 值) 值)
API 50
100 200 300
0.050 0.080 0.050 0.120
臭氧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它是空气中的氧在太阳紫 外线的照射下或受雷击形成的。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参与烃类和NOx的光化学反应。
同时,臭氧又是高空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正常组分,能强烈吸收紫
外线,保护人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但是,如O3
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和某些植物生长会产生一定危害。
测定方法: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 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 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 ,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和
使用方便的优点。
根据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特点,以 SO2 、 NOx 和 TSP作为计算API的暂定项目,并确定API为50、100、 200时,分别对应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一、 二、三级标准的污染浓度限值,500则对应于对人体健
烟尘等气溶胶共存时,可加重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
来源于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
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
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定电位电解法
二、氮氧化物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 二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态存在,其中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是主要存在形态,为通常所指的氮 氧化物(NOx)。 NO为无色、无臭、微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易被

大气和废气监测--课堂练习答案

大气和废气监测--课堂练习答案

课堂练习答案一、名称解释1、光化学氧化剂——指除去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

2、硫酸盐化速率——含硫化合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和反应,转化为硫酸或硫酸盐的速率。

二、填空题1、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分子;粒子2、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或单色器)、检测及显示系统3、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4、静态配气法;动态配气法5、酸度,温度,显色时间,金属离子的干扰,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是否一致;6、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7、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8、1.5m;9、高架、明显;10、气态、蒸气态;三、简答题1、答: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3分,下面作用每个1分)(1)载气系统——输送一定流量的洁净载气;(2)进样系统——试样进入口,液体试样在此瞬间气化;(3)分离系统——各混合组分分离为各单组分;(4)检测系统——将组分浓度或质量信号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电信号;(5)记录系统——记录各组分的色谱图。

2、方法原理: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特点:用甲醛缓冲液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其优点是避免使用毒性大的四氯汞钾吸收液。

该方法在灵敏度、准确度诸方面均可与四氯汞钾吸收液法相媲美,样品采集后相当稳定,但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

3、了解在降水过程中从空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某些污染组分的性质和含量,为分析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依据,特别是形成酸雨对各种环境的影响。

4、SO2(mg.m-3)=0.072。

《大气和废气监测》课件

《大气和废气监测》课件
废气监测的主要指标
介绍废气监测所关注的主要指标,如流量、浓度和排放标准的符合情况。
废气监测的常用方法
解释常用的废气监测方法,如连续排放监测、事故排放监测和非连续排放监测。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的分类
分类介绍大气和废气监测设备,如传感器、分析仪器、气象站和遥感仪器。
监测设备的原理
解释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光学原理、电化学原理和物理检测原理。
常见的监测设备及其应用
列举常见的监测设备,如大气监测站、烟气分析仪和 VOCs检测仪,并介绍其应用领域。
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探讨大气和废气监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 化和远程监测。
监测技术的优势和限制
分析监测技术的优势,如高 灵敏度和实时性结与展望
1 大气和废气监测的现状与问题
总结大气和废气监测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共享和国际合作。
2 未来发展方向与推进措施
展望大气和废气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推进措施,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3 监测与环保的关系及其意义
探讨监测与环保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效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展望监测技术的未来,如智 能传感器的发展和大数据分 析的应用。
应用案例
大气监测在环境管理 中的应用
介绍大气监测在环境管理方面 的应用,如制定污染防治措施 和评估监测效果。
废气监测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
阐述废气监测在工业生产中的 应用,如合规性监测和排放管 控。
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 中的重要性
论述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扮 演的重要角色,如预警预报和 紧急事件响应。
大气监测
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介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空气和废气监测

空气和废气监测

编辑ppt
3
编辑ppt
干洁大气成份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
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 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 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 氢、氖、氪、氙、臭氧等。
气体 氮 氧 氩
二氧化碳
按容积百分比 78,084 20,948 0,934 0,033
CO(,一氧化碳,)
O3(,臭氧,),过氧酰基硝酸脂(PAN)等
15
1.6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1)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①单位体积质量浓度(mg/m3或μg/m3)
定义: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
编辑ppt
适用范围: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
②体积比浓度(mL/m3或L/m3;ppm或ppb)
编辑ppt
空气和废气监测
1
编辑ppt
内容提要:
1、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2、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案的制定 3、空气和废气采样及采样仪器 4、空气和废气现场监测质量保证 5、污染源现场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
2
1.1 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
(1)大气
是地球表面上的空气,因为地球引力影响,在其表面积蓄而 成的一圈气体,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编辑ppt
2.5 采样时间和频率
(1)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是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2)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 1.依浓度分布的时间特性 依气象条件变化的特征,高中低浓度都包括 2.依对监测数据要求的精确程度
25
表2-5-1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可吸入颗粒物(PM10) 一氧化碳(CO)

环境监测第四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环境监测第四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转子流量计
1.锥形玻璃管;2.转子
几种常用的流量计示意图
(2)气态污染物采样器
流量计 采样泵
收集器
定时器
携带式大采气样采器样工器作实原物理照示片意图
(3)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大流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大流量TSP/PM10采样器
中流量TSP/PM10采样器
(4)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
2.监测项目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类 别
必测项目

气 污 染
TSP、SO2、 NOx、硫酸盐
物 化速率、灰尘
监 自然沉降量



降 水
pH、电导率


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 测项目
选测项目
CO、总氧化剂、总 烃、PM10、F2、HF 、B(a)P、Pb、H2S、 光化学氧化剂
CS2、Cl2、氯化氢、硫酸雾 、HCN、NH3、Hg、Be、铬 酸雾、非甲烷烃、芳香烃、 苯乙烯、酚、甲醛、甲基对 硫磷、异氰酸甲酯等
尽可能选择国家标准方法——《空气和废气监 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1.采样方法
(1)直接采样法 a.注射器采样 b.塑料袋采样 c.采气管采样 d.真空瓶采样
真空采气瓶示意图
采气管示意图 真空采气瓶抽真空装置示意图
2.富集(浓缩)采样 法
a.溶液吸收法
气体吸收管(瓶)示意图
b.固体阻留法
吸附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
2.采样点布设数目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市区人口/万人 SO2、NOx、TSP 灰尘自然沉降量 硫酸盐化速率
<50
3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大气和废气监测一、名词解释1、一次污染物,2、二次污染物,3、飘尘(或PM10),4、富集(浓缩)采样法,5、总悬浮颗粒物,6、可吸入颗粒物,7、采样时间,8、采样效率,9、硫酸盐化速率,10、光化学氧化剂,11、总氧化剂, 12总烃与非甲烷烃二、问答题1.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哪些形态存在?2.大气中污染物的分布有何特点?3.简要说明制订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4.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对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规定要求测定哪些项目?5.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有哪几种?各主要适用情况?6.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7、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8.填充柱阻留法和滤料阻挡法富集原理有什么不同?9.怎样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飘尘?为提高测定准确度,应该注意控制哪些因素?10.简要说明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的原理和测定过程,分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11.说明非色散红外吸收CO分析仪的基本组成部分及用于测定大气中CO的原理.12.根据气相色谱分析流程,说明进行定量分析的原理和特点,怎样用该方法测定大气中的CO?13.什么是总氧化剂和光化学氧化剂?怎样测定它们的含量?14.怎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总烃和非甲烷烃?分别测定它们有何意义?15.什么是硫酸盐化速率?简述其测定原理。

16.压电晶体振荡法和β射线吸收法测定飘尘的原理是什么?17.为什么要进行降水监测?一般测定哪些项目?18.在烟道气监测中,怎样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19.重量法测定烟气含湿量的原理如何?怎样计算其体积百分含量?20.烟尘中主要有害组分是什么?如何进行测定??21.用指示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依据是什么?举两个实例说明之.这种方法有何优点和局限性?三、计算题1、已知某采样点的温度为27℃,大气压力为100kPa。

现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SO2的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次采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mL,取10.00mL用分光光度法测知含SO22.5μg,求该采样点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SO2日平均浓度(以mg/m3和ppm表示)。

2、已知某采样点温度为17.8℃,大气压力为102.6kPa,现用重量法测定TSP的浓度,采样时间一小时,采样流量100L/min,滤膜采样前重量为0.3795g,滤膜采样后重量为0.3822g,求该采样点大气在标准状态下的TSP浓度为多少mg/m3?(8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次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一次污染物发生反应、改变其原有性质而形成的新污染物。

3、飘尘(或PM10):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

4、富集(浓缩)采样法: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

5、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6、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

7、采样时间:采样过程所经过的时间长度。

8、采样效率:规定的采样条件下,采集污染物的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比。

9、硫酸盐化速率: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演变成酸雾和硫酸盐雾的过程。

10、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物质中除去氮氧化物的其它氧化剂称为光化学氧化剂。

11、总氧化剂:大气污染物中,将所有能氧化碘化钾溶液的I-,而析出碘分子I2的物质。

12、总烃——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非甲烷烃——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

二、问答题1、答:一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2、答:一、时间性。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大气湍流、大气稳定度等有关。

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所造成的地面空气污染浓度往往不同。

二、空间性。

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也与污染源种类、分布情况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

质量轻的分子态和气溶胶态污染物高度分散在大气中,易被扩散和稀释,随时空变化快;质量较大的尘、汞蒸气等,扩散能力差,影响范围较大。

由于大气污染物在空间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在大气污染监测工作中,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样点,使结果更具代表性。

3、答:首先要根据检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4、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灰尘自然沉降量、硫酸盐化速率。

5、答: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网格布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

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6、答: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和测定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下。

富集采样法使用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一般都比较低(ppm—ppb数量级),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的情况下。

提高富集效率的方法:采用吸收速率高的吸收液,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7、答:(1)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并尽可能回收利用。

8、答:填充柱阻留法(固体阻留法):填充柱是用一根6-10cm长,内径3-5mm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填充剂制成。

采样时,让气样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而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

采样后,通过加热解吸,吹气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释放出来测定。

滤料阻留法:将过滤材料(滤纸、滤膜等)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9、答:总悬浮颗粒(TSP)的测定测定方法:GB/T 15432-1995中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适合于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则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 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化学组分测定。

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采样法(1.1-1.7m3/min) 大流量采样器和中流量采样法(50-150L/min) 低噪声中流量TSP采样器智能中流量TSP采样器。

一般连续采样24h。

注意:所使用的每张玻璃纤维滤膜在使用前均需用X光片机进行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可吸入尘(飘尘,IP,PM10)的测定: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采样重量法和小流量采样重量法。

流量法使用带有10μm以上颗粒物切割器的大流量采样器采样。

首先使一定体积的大气通过采样器,将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分离出去,小于10μm的颗粒物被收集在预先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飘尘的浓度。

用该法还能进行有机物、金属离子和无机盐的分析。

注意:1)使用时,应定期清扫切割器内的颗粒物;2)采样时必须将采样头及入口个部件旋紧,以免空气从旁侧进入采样器造成测定误差。

小流量法是我国推荐使用的方法。

使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具有分离和捕集装置的采样器,首先将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租留在撞击挡板的入口挡板内,飘尘则通过入口挡板被捕集在预先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气候的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飘尘的浓度。

10、答:(1)原理在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中,大气中的NO2被转变成亚硝酸,在冰乙酸存在条件下,亚硝酸与对胺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 nm下测定其吸光值。

(2)测定a、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亚硝酸钠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加入等量吸收液显色、定容,于540 nm 处测其吸光度,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出单位吸光度相应的NO2微克数。

b、试样溶液的测定: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条件和方法测定采样后的样品溶液吸光度,按下式计算气样中NOx的含量:nsVBAA.=.76.0)()mmg,(NONO03-2x11、答:非分散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由红外光源,切光器,气室,光检测器,相应的供电,放大,显示和记录用的电子线路和部件组成。

原理:测定汽车排气需用专用分析仪器,根据CO和碳氢化合物对红外光有特征吸收的原理,一般采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对其进行测定,可以直接显示测定结果。

12、答:测定流程:①采样:用100mL注射器在人的呼吸带高度抽取待测空气样品,反复置换三次后,抽取100mL样品用橡皮帽封住针头送往实验室待测.样品当天分析完毕; ②标准曲线:取标准甲烷气,用注射器以氮气为底气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分别取一定体积注入气相色谱仪,得到不同浓度的色谱图,测出每一个浓度的峰高,作出峰高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标准曲线;③与标准曲线同样操作条件下,向气相色谱仪注入相同体积的待测样品,从色谱图上测出待测样品的峰高,由标准曲线查出空气中总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测定原理:载气载着含碳氢化合物(C1-C8)空气试样进入硅烷化玻璃微珠阻尼色谱柱(或只在管壁上涂有固定液的空心色谱柱),经过玻璃微珠的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其浓度以甲烷浓度计.测定方法:将CO在氢气流中催化还原甲烷可用氢火焰检测器检测,此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还能检测CO2和甲烷。

大气中的CO、CO2和甲烷经TDX-01碳分子筛柱分离后,于氢气流中在镍催化剂(360±10℃)作用下,CO、CO2皆能转化为CH4,然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的上述三种物质,其出峰顺序为:CO、CH4、CO2。

测定时,先在预定实验条件下用定量管加入各组分的标准气样,测其峰高,按下式算定量校正值:sshCK=在与测定标准气同样条件下测定气样,测量各组分的峰高(hx),按下式计算CO(或CH4、CO2)的浓度(Cx)KhCxx.=为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在测定之前,转化炉应在360℃下通气8h;氢气和氮气的纯度应高于99.9%。

当进样量为2 ml时,对CO的检测限为0.2 mg·m-3。

13、答:总氧化剂物质中除去氮氧化物的其它氧化剂称为光化学氧化剂。

大气污染物中,将所有能氧化碘化钾溶液的I-,而析出碘分子I2的物质,称为总氧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