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第六篇--vissim动态交通分配
VISSIM路径设置与流量分配ppt课件

18 18
4练习
(3)合并路径决策1、2、3、4; (4)设置路径决策时间间隔为“0~3600”、“3600~7200”,
分别输入进入路段5、6的流量,流量分配比例不变。
19 19
20 20
15 15
例:静态路径流量分配
• 在上一例基础上双击目的地点(绿线)弹出路径窗口,点击 左侧窗口路径决策1,在右侧【时间】(Time)列表下从上 到下输入“0”、“600”,然后在列表下方空白处点击右 键选择【新】(New),在生成的新时间行中输入“3600”。 此时,中部决策1对应路径窗口会增加时间间隔列如图37-8所示。在【0~600】列分别输入“300”、“200”,在 【600~3600】列分别输入“0.6”、“0.4”
• 在黄色线条上点击右键添加 一中间点,按住鼠标左键拖 动白色中间点至路段2,松开 鼠标则路径位置变为图所示。
拖动方新向路径位置
中间点
113
(5)删除路径
在路径窗口选择一个或几个路径决策或路径,然后按【De l】键,或者点击右键在下拉菜单中点击【删除】,在弹 出的询问对话框中点击【删除】。
在路网中选择一个路径决策或路径目的地,然后按【De l】,或者用鼠标左键将路段/连接器上的决策点和目的地 点拖出到路网,在弹出的询问对话框中点击【删除】。
44
(2)创建路径
路径决策点(起点):
• 编号:路径决策点编号(起 点)。VISSIM会自动编号。
• 位于:位于所在路段的位置。 • 静态:固定的比例分配。 • 局部路径:在某区段按照局
部路径来走。 • 停车场:停车场决策点起点。
55
(2)创建路径
Vissim-实验教程

V i s s i m-实验教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VISSIM实验指导书交通工程系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1. VISSIM简介 02定义路网属性 (3)2.1物理路网 (3)2.1.1准备底图的创建流程 (3)2.1.2添加路段(Links) (6)2.1.3连接器 (9)2.2定义交通属性 (10)2.2.1定义分布 (10)2.2.2目标车速变化 (13)2.2.3 交通构成 (15)2.2.4 交通流量的输入 (16)2.3路线选择与转向 (17)2.4 信号控制交叉口设置 (19)2.4.1信号参数设置 (20)2.4.2信号灯安放及设置 (23)2.4.3优先权设置 (24)3仿真 (27)3.1 参数设置 (27)3.2 仿真 (28)4评价 (29)4.1 行程时间 (29)4.2 延误 (32)4.3 数据采集点 (34)4.4 排队计数器 (37)1. VISSIM简介VISSIM为德国PTV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流仿真软件系统,用于交通系统的各种运行分析。
该软件系统能分析在车道类型、交通组成、交通信号控制、停让控制等众多条件下的交通运行情况,具有分析、评价、优化交通网络、设计方案比较等功能,是分析许多交通问题的有效工具。
VISSIM采用的核心模型是Wiedemann于1974年建立的生理-心理驾驶行为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一旦后车驾驶员认为他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心理(安全)距离时,后车驾驶员开始减速。
由于后车驾驶员无法准确判断前车车速,后车车速会在一段时间内低于前车车速,直到前后车间的距离达到另一个心理(安全)距离时,后车驾驶员开始缓慢地加速,由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加速、减速的迭代过程。
图1.1 VISSIM中的跟车模型(Wiedemann 1974)VISSIM 的主要应用包括:➢ 除了内建的定时信号控制模块外,还能够应用VAP 、TEAPAC 、VS-PLUS 等感应信号控制模块。
vissim 动态交通分配操作步骤

vissim 动态交通分配操作步骤Vissim动态交通分配操作步骤Vissim是一种用于模拟和分析交通流的软件,可以帮助交通规划师和交通工程师研究和改进交通系统。
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动态交通分配,它可以根据交通需求和路网情况,合理分配交通流量。
下面是Vissim动态交通分配的操作步骤:1. 导入路网数据:首先,需要将路网数据导入Vissim软件中。
这包括道路网络、交叉口、车道、信号灯等信息。
可以通过导入xml 或者其他支持的文件格式来完成。
2. 定义交通需求:在进行动态交通分配之前,需要定义交通需求,即确定特定时间段内的交通流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OD(origin-destination)需求矩阵。
3. 设置交通分配参数:在进行交通分配之前,需要设置相关的参数。
包括交通分配算法、收敛准则、迭代次数等。
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影响交通分配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4. 进行交通分配:在设置好参数后,可以开始进行交通分配。
Vissim根据路网数据和交通需求,利用交通分配算法,计算出各个路段上的交通流量。
5. 分析交通分配结果:完成交通分配后,可以对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查看交通流量、速度、延误等指标,评估交通分配的效果。
如果需要,还可以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
6. 优化交通分配: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对交通分配进行优化。
可以调整交通需求、修改路网设置、改变交通分配算法等,以改善交通系统的运行效果。
通过多次迭代优化,最终得到满意的交通分配结果。
7. 输出结果:最后,可以将交通分配结果导出为报告或者其他文件格式。
这样可以方便与其他人员共享交通分配结果,或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Vissim动态交通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知识。
在进行交通分配之前,需要对路网数据和交通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同时,对交通分配参数的设置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交通仿真软件VISSIM操作与应用

• 按住<Ctrl>,在选择范围之外点击鼠标左键,取消已 选取的全部内容。
• 在选择范围内点击鼠标左键,移动选定的所有路段/连 接器。
• 多选模式下可修改的路段属性数据:
• 路段类型、坡度、区段评价、区段长度、费用、 车道关闭、 连接器
4. 交通仿真的优缺点
• 优点 ---
(1) 灵活性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2) 可重复性 (克服交通调查的不可再现性) (3) 可进行方案实施前后的比较 (4) 节省人力和时间
• 缺点 ---
(1) 容易误导用户 (2) 只是客观系统的模拟,并不是系统的最优化 (3) 难以获得模型标定所需大量数据 (4) 仿真结果不易被接受(信任度较低)
• 20世纪60年代初,宏观交通仿真 • 20世纪60年代末,微观交通仿真
软件开发阶段
•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
• 系统建模突破微观模型与宏观模型界限,出现混合 模型( INTEGRATION)
• 仿真软件向大型化、综合性发展(Trips、 TransCAD、Paramics)
• 从软件开发转向系统模型改进 • 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仿真界面更友好、人机交互
• 各类车辆的期望行车速度分布,以及在路网中 不同位置的车速的变化
• 在需要对模型进行标定时,还需要部分行程时 间和饱和流量
2.3 信号控制数据
• 每个交叉口的信号周期、绿灯时长和红黄时长 • 定时控制:每个信号灯组的红灯结束时间和绿
灯结束时间 • 感应控制
• 信号阶段定义 • 信号阶段的间隔定义(从CROSSIG导出) • 最小绿灯和红灯时长 • 感应控制逻辑流程图 • 感应逻辑实施的相关参数
VISSIM使用介绍

真器---是一
个微观的交 通流仿真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型。包括:
跟车模型、 车道变换模
信号状态发生器--信号控制软件。以 仿真步长为基础不断地从交通仿真器中 获取检测信息,决定下一仿真时刻的信 号状态并将这信息传送给交通仿真器。
型。
2.VISSIM仿真系统基本功能
VISSIM能够分析
车道特性、交通组成、交通信号灯等约束条 件下交通运行情况;
微观和宏观
交通流特性;
行驶规则:应与实际路网上的标志标线等 交通控制和管理措施对应。
1.微观交通流特性参数
微观交通流特性参数
包括
各种车辆的期望车速分布曲线;
车辆的加/减速特性;
车辆的几何尺寸;
驾驶员行为参数设置 等。
(1)车辆的期望车速(Desired Speed)
任何车辆的期望车速特性是一个极为重 要的参数,对于车辆之间的跟车和变换车道
3.路网建立实例
用Link 和Connector建立交叉口和路网时,一
个Link表示一条车道还是多条车道、Connector
如何连接等,要结合实际的道路情况而定。
某交叉口实例:
在建立十字交叉口过程中需要处理好 ① 进口道Link的设置 ② 车道展宽 / 缩减渐变段的处理 ③ 进口道和出口道的连接
这三个关键部分。
一般在确定输入流量的车种组成时,定义每种
车辆类型的期望车速,同时可以定义分布曲线。
期望车速和分布曲线对话框
(2)车辆的加、减速特性
车辆的期望加、减速与当前车辆速度以及司
机的行为有关。最大加、减速度特性往往反映车
辆自身的动力性能。
VISSIM在描述车辆加、减速特性时,是结合
基于Vissim仿真的动态交通分配

L I Li a n g , F ANG T a o , W ANG Ti a n - t i a n
( Q i n g d a o Ur b a n P l a n n i n g& De s i g n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Qi n g d a o 2 6 6 0 7 1 , C h i n a )
i n t h e f o r m ,b u t t h e c o mp l e t e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t r a ic f s t a t u s i s n o t t u r e,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b a s e d o n Vi s s i m s i mu l a t i o n o f d y n a mi c ra t ic f a s s i g n me n t t h e o y, r i n t r o d uc e s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a s i s o f mi c r o s c o p i c s i mu l a t i o n s o twa f r e Vi s s i m, a n d he t u s e o f Vi s s i m s i mu l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or f s e c t i o n d y n a mi c ra t ic f a s s i g n me n t s i mu l a t i o n , g i v e s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i n he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 y n a mi c t r a ic f l f o w r e a l - t i me , a c c u r a t e ,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s i mu l a t i o n ,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he t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s e r i o u s c i t y r t a ic f c o n g e s t i o n s t a us t t o p r o v i d e e fe c t i v e r e f e r e n c e . Ke y wo r d: Dy n a mi c t r a ic f ; Co s t f u n c t i o n; Vi s s i m s i mu l a t i o n
VISSIM

VISSIM典型应用
对交叉口设计方案(环岛,有/ 无信号控制,跨线桥方式)进 行比较
公交集散地的客流仿真与可视化。 建立具有三维效果的地下铁路车 站和客流模型
VISSIM典型应用——交叉口
VISSIM典型应用——换乘枢纽
对于交通流控制,收费道路, 路段控制系统,道路进口控制 和特殊车道等交通管理系统进 行分析
空白位置点击 鼠标右键,调 出车辆输入一 览表,并可以 进行路段交通 量的添加、编 辑、删除。
路径选择(流量流向输入)
B
C
A 注意:此次输入的流量为 相对流量,即A-B,A-C的 流量的相对比例。在实际 案例的操作中为了减小出 现错误的概率,可以采用 实际交通流量进行输入
优先规则
检测区,如果这个区域内有车辆 进入,则对设置的优先规则进行 判断,如果能够通过则通过,不 能通过则停车让行
VISSIM实例
底 图 导 入
VISSIM实例
路网建立
VISSIM实例
数据输入
VISSIM实例
路径设置
VISSIM实例
信号灯设置
VISSIM实例
仿真动画
一步一步建立模型
车辆构成设置
路网建立
拖动鼠标右键建 立一条路段
交通量输入
点击 车辆输入 图 标,选择需要添 加的道路,交通 量
➢ 在二维和三维中显示车辆的运动。 ➢ 可以借助V3DM模块将3DS的车辆或者建筑物等文件导入VISSIM。
VISSIM的主要特点
丰富的结果分析方法选择
➢ VISSIM 提供了一系列的用户自定义的结果评估类型,包括平均车速,行驶时 间,延误以及排队长度。提供整个网络的车辆数和总的延误。
➢ 信号控制参数,每个信号组的最小/最大/平均绿灯时间,车辆检测上有车辆 驶过以后的等候时间,动态的信号时间表以及用户定义参数的显示。
第6章 VISSIM路径设置与流量分配

.
16
✓ 例:静态路径流量分配
.
17
4练习
• 打开或新建VISSIM路网文件,建立三条路段(路段1、2、3 )合流至一条路段(路段4),然后又向两条路段(路段5、6) 分流的路网,在路段1、2、3均输入流量“500”,完成以 下操作:
• (1)建立起始路段1、2、3至路段4的静态路径决策1、2、3; • (2)创建路径决策4,建立路段4至路段5、6的路径,并按
.
12
✓ 例:改变路径位置
• 建立如图所示路网,在路段1
分流点上游选一断面创建静
态路径决策点(红线),选择
路段1上合流点下游某一断面
创建决策目的地点(绿线),
生成如图所示路径。
• 在黄色线条上点击右键添加
一中间点,按住鼠标左键拖
动白色中间点至路段2,松开
鼠标则路径位置变为图所示
。
.
拖动方新向路径位置
• 提示:如果删除的是路径决策点,则此路径决策下对应的 所有路径会与该路径决策点一起被删除。
.
14
(6)路径窗口操作
• VISSIM 使用相对流量而不是绝对流量来确定某个路径决 策点所对应的所有路径目的地点之间的流量比例。这样既 可输入实际流量也可输入流量比例,在VISSIM程序内会把 所有这些相对流量加起来,然后自动计算出每个车流的绝 对比例。如果一个路径决策的路径交通量随着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的话,那么需要在右侧【时间】(Time)列表中定义 多个互相不重叠的时间间隔,这时中部路径窗口会增加时 间间隔列,对应每一列时间间隔可编辑所有路径的相对流 量。
• Route No:终点编号;
• 位于:位于Route No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篇 动态交通分配6.1 动态交通分配介绍在前面的章节里,仿真车辆在路网中行驶的路径都是人为设置的,仿真中的“驾驶员”并没有机会自己选择从起点到终点的道路。
在非实时仿真、简单路网中这种模拟道路交通的方法是合适的。
但是,如果仿真的路网较大,路网中的车辆从起点到终点有多种不同的路径选择,同时要将车辆分布在这些路径上的话,前面使用的方法将不可能完成这种网络上的路径设置。
对一个给定了起迄点的出行需求矩阵,计算该矩阵在路网上的交通量分布的问题称之为交通分配,它是交通规划过程的一个基本步骤。
交通分配是所有驾驶员或交通使用者根据道路网情况,对出行路径进行选择的一种计算模型。
该模型必须帮助出行者首先找出一组可供选择的路径,然后根据计算方法对可选择的路径进行评价,最后描述出驾驶员如何根据这些评价进行路径选择。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量分配往往是静态分配。
“静态”是指出行需求(有多少车辆需要在路网中出行)和道路网络本身不随时间变化。
然而实际上的出行需求在一天中变化很大,并且道路网络的交通状况也随时间而变化,例如信号控制在一天不同时段发生变化。
考虑到这些随时间而变化的因素,VISSIM给出了动态交通分配的方法。
在VISSIM仿真模型中提出动态路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z即便在不考虑可替代路径的情况下,越来越大的路网也使得人工设置或建立所有起迄点间的路径变得不可能;z在评估各种交通控制方法和路网变化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时,模拟真实的路径选择行为非常有意义。
6.2 动态交通分配的原则在VISSIM中动态交通分配是基于迭代仿真的思想。
即一个模拟路网不只是仿真一次,而是不断地重复仿真。
驾驶员根据前面仿真获得的出行时间(或出行费用)来进行本次仿真中的路径选择。
模拟这种“用户自学习过程”,必须完成下列任务:z必须找到起迄点间的路径。
VISSIM假定并非所有人都使用最佳路径,而是有一小部分人会使用那些次优路径;z驾驶员必须有某种对路径进行评价的方法,以便于进行路径选择。
VISSIM中是根据计算得出的总出行费用进行评价的。
总出行费用由路径长度、行程时间和其它成本(例如道路或桥梁的通行费等)加权求和得到;z从一系列路径中选择某条路径的概率是用修正的LOGIT模型计算后得到。
6.3 动态分配前期准备工作6.3.1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象:不是只有几个节点,而是整个大的路网;(2)动态交通分配模块使用的前提:○1需要仿真大范围的路网的交通情况;○2针对该路网范围,要有OD矩阵可以提供;(3)过程:从GIS数据或地图→宏观路网→微观路网+OD矩阵=动态分配,如下图;(4)特征:主要包含车辆出行、路径搜索和动态性三者。
车辆出行:OD矩阵定义了交通需求;路径搜索:无法预先定义可能的路径;动态性:路径与出行时间有关(比如,在7:00-12:00之间有着不同的交通需求分布,再细化就是每个小时的OD也不一样)。
动态交通分配的原理如下:6.3.2 进行动态分配所需建模工具在利用VISSIM软件进行动态仿真时,一般将交叉口抽象成节点,将交叉口间的路段抽象成连接节点的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路网中没有实际的交通小区,而是把交通小区抽象成一个或者多个停车场,从而使出行产生于停车场。
若某小区含有多个停车场,则小区的出行分布量应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停车场,这个比例将直接影响交通仿真运行结果。
1、需要建模的元素节点:抽象地定义交叉口;停车场(类型为小区连接器):是所有交通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需要额外的路段和连接器来布置停车场;用户可以设置通路关闭;动态的路径选择。
(1)节点定义一个节点的步骤如下:1) 选择节点模式;2)在需要定义节点的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开始绘制一个多边形。
点击鼠标右键依次确定多边形各个顶点的位置,绘制完毕后双击鼠标右键。
在弹出的节点窗口中输入相关数据,设置相关属性并点击确认。
No:节点编号;Name:可选名称或注释;节点评价:如果节点选项通过“评价-文件”被选中,且该选项处于激活状态,则需要对该节点进行评价。
一般对于要评价的节点,勾选这一项使其被激活。
标识:当显示所有节点标签时(见“查看”→“路网元素…”),该选项允许单独关闭所选节点的标签显示。
小技巧:单选模式:在节点内的任意地方点击鼠标左键,然后按住鼠标键将节点拖到目标位置。
复制:按下Ctrl键,点击鼠标左键并将鼠标移到目标位置。
建立节点时应注意几个问题(建模规则):1)每个分叉或者汇合的地方都必须框在一个节点内部;2)在一个节点内部,只有一条连接节点间的道路(唯一性)。
(2)通路通路是路径搜索的基本组成部分,路径是由一系列通路组成的。
仿真运行开始后,VISSIM将根据路径选择模型计算在所有通路上行驶所需要的行程时间和出行费用。
通路分为两种:节点内部的通路和节点之间的通路,节点内的通路表示转向车流,在VISSIM 中,这些通路具有真实的长度。
两个节点间可以具有多条通路(一条也行)。
查看VISSIM自动创建的通路的步骤如下:1) 当路网至少包含2个节点,且节点模式处于激活状态时,选择菜单:编辑→通路选择…,打开通路选择窗口;2)在从节点和到节点列表中选择一对节点;3)在通路选择窗口的顶部列表中将显示这对节点间的所有可用通路的编号、针对车辆类型的费用,以及选定时间间隔内的所有通过交通流量。
此外,可以显示针对所选的车辆类型关闭当前通路;1)选定目标通路,它将在VISSIM路网中以黄色或红色线条显示出来。
通路关闭可以如下定义或禁用:Edge closed:关闭通路(针对所选通路);Open/Closed Edge:打开/关闭全部通路按钮(所有通路)。
选中列表中的通路,将显示在VISSIM路网。
自动创建的VISSIM通路在路网中突出显示:黄色=未关闭;红色=动态交通分配过程中被关闭的通路。
选择窗口中显示的路径和费用都是最后一次迭代仿真运行更新后的结果。
因此,通路选择窗口只显示最后一次迭代仿真运行的结果,如果费用和路径文件在迭代中选择保存下来的话。
当针对某条通路选择通路关闭时,该通路将在动态交通分配过程中被完全禁用,被禁用的通路显示为红色。
通路的关闭可以是选中的一条通路,也可以是所有的通路关闭(Close All Edges),想解除通路关闭时,点击Open All Edge s→OK即可。
通路Edge(在两个节点之间或者一个节点内部的路段顺序),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停车场和小区动态交通分配中的交通需求不是在所选路段上输入车流量,而是以OD 矩阵的方式输入的,这要求将仿真区域分成若干次一级的交通小区,OD矩阵中的元素存储了在给定时间间隔内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量,因此这是一个(起点小区数×讫点小区数)的矩阵。
使用停车场建模车辆进入或离开路网的实际地点。
停车场只能隶属于某一特定的小区,即起始或终止于某一小区的交通出行均起始或终止于该小区下属的停车场。
每个小区可以拥有不止一个的停车场,小区与小区之间的来往交通可以使用该小区内的任意一个停车场。
根据用户定义的相对交通流量,将小区的起始交通流量分配到各个停车场上。
但一个停车场只能隶属于一个小区。
定义一个停车场的步骤如下:1) 选择停车场模式;2) 选择一个路段;3) 在选定路段上按住鼠标右键并拖动鼠标,设置停车场的位置。
小区:根据 OD 矩阵给小区编号,确定该停车场属于哪个小区;相对流量:当一个小区有多个停车场时才涉及到,即小区交通需求分配到该停车场的比例,例如其值为0表示该停车场无交通需求(例如当该停车场处于断头路上,即路网的末端处)。
每个小区所有停车场的需求百分比加起来总和设置为100%,然后计算出每个停车场的对应的分配值;当一条路段(且两个节点之间)需要设置两个或以上停车场时,这时可以在路段合适位置创建“虚拟支路”,需要创建多少个停车场就创建多少条“虚拟支路”,并在“虚拟支路”设置相应的停车场,并注意比例的设置;容量:仅适用于抽象停车场;初始的占有率(仅适用于抽象停车场):表示仿真开始时停车场的占有量,它与目的停车场选择计算有关(也与动态路径决策有关)。
初始占有量不包含仿真期间到达停车场后来可能离开的车辆(可以包含在矩阵中);期望车速:不同的车辆类型可以设置不同的期望车速分布(一般取默认值,即所有车辆的平均期望速度),当然也可以重新定义(new)。
标识:当显示所有停车场标签时(见“视图”→“路网元素…”),该选项允许单独去掉所选停车场的标签。
建立停车场和小区时应注意几个问题(建模规则):(1)当在路网边缘建立停车场时,边缘上的单一节点可以用来正确地设置O 点和D 点的停车场;(2)停车场可以放置在两个节点之间的通路上,也可以放置在节点内部(非边缘节点);(3)两节点之间或节点内部至多只能设置一个停车场,且停车场不能压住节点的位置;(4)如果 VISSIM 无法找到使用通过某一个停车场的路段的路径的话,则对应该路径的通路将不考虑;(5)如果停车场设置在离开路网的路段上,即该路段不能达到其他停车场,那么该停车场相对交通量必须设置为0;(6)选择小区连接器,并且小区连接器的Zone ID号必须与矩阵中的Zones号一致;(7)导入的OD(格式为.FMA)矩阵必须与VISSIM的.ino文件放入一个文件夹,否则无法导入,并且导入之前必须先定义所需要的交通组成(在定义交通组成前首先定义停车时间分布、功率分布、速度分布等);(8)停车场所在的路网通路的费用取决于驶入和驶出该停车场的所有车辆的平均费用;(9)通过CTRL+SHIFT+C快捷键,可以将所有停车场的相对流量设置到当前路径文件(WEG)中存储的其所在路径的总流量中。
通过这种方式,被导入的停车场的相对容量可以更好地匹配到路网,这将有助于用户在VISUM导入的路网文件中设置新的流量方案(如新的矩阵和路径文件)。
设置完成后,进行仿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果错误文件里碰到类似于“The destination parking lot 10 is part of several different edges”的错误信息时,这通常至少是一个节点被遗漏或放错了位置(或节点压住停车场),从而导致在此处两个节点之间找到多条路径,并对每条路径的费用单独评价。
在少数的情况下,对于同一物理路段得到不同的费用,从而导致错误的车辆分布。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VISSIM中设置停车场位置时,应保证:停车场之前的路线分叉点和之后的路线并入点(沿行车方向)都包含在一个节点中;根据路线的分叉点和并入点,正确设置停车场两端的节点。
(4)OD矩阵在动态交通分配中,多数情况下使用 OD 矩阵构建交通需求模型,也可以通过出行链文件或二者的结合来定义交通需求。
路网中要仿真的交通流定义为OD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