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知识与职业防护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防静电手套
防止手部因静电而受到损 伤。
足部保护
安全鞋
01
防止脚部受到坠落物、重物掉落等伤害。
防静电鞋
02
防止脚部因静电而受到损伤。
防水鞋
03
在潮湿环境下保护脚部不受水分和化学物质的侵害。
02
职业安全防护
机械伤害防护
识别危险源
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和操作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危险动作。
定期维护和检查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的频次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巡查。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01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 的重要性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 少事故损失。
02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 的内容
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 人员伤亡情况等,以及采取的应急救 援措施和事故处理结果等。
电击伤害应急处理
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报告上级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化学物品伤害应急处理
1
立即离开现场,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有毒 气体。
2
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和眼睛,并拨打 120急救电话。
3
听从医生建议,可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和检查 。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 正常运转。
使用安全装置
使用安全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机械伤害的 发生。
安全操作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他们 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电击伤害防护
接地保护
确保电气设备正确接地,以防止电 击伤害。
绝缘保护
使用绝缘材料和绝缘设备,以防止 电击伤害。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在现代社会,各种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伤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是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下面将从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指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职业病和职业伤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方案,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其次,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职业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控制,如改变工艺流程、使用替代材料、加强通风换气等。

另外,企业还应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二、职业防护。

职业防护是指通过使用各种防护设备和措施,减少或避免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首先,企业应根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程度,为职工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换。

其次,企业还应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防护培训,使职工掌握正确的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另外,企业还应对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重要手段,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工作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希望各界人士都能重视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标准预防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职业防护
某医院
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加强手卫生管理、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等措 施,有效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某电子厂
提供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有效预防了 职业性眼病和手部疾病的发。
职业防护失败案例教训
某机械加工厂
未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导致多名员工出现手部 振动综合症。
某农药厂
未定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导致员工出现急性中 毒事件。
手部保护用品
手套
防止化学物质、高温、锐器等伤 害手部。
护手霜
保持手部皮肤湿润,防止干燥和 裂口。
听力保护用品
耳塞
降低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耳罩
全面覆盖耳朵,提供更好的听力保护。
03
职业防护培训
培训内容与目标
培训内容
介绍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标准预防措施、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方法、应急处理措 施等。
培训目标
评估内容
员工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 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 对培训的满意度等。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 容和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 ,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04
职业防护制度与政策
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 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 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
主要内容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因 操作不当导致职业伤害。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隐患,采取有 效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建立职业防护档案
记录职业防护相关情况,为后续工作 提供参考和依据。
成功职业防护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加强通风设施、定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等措 施,有效降低了有害气体对员工的危害。

标准预防知识与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知识与职业防护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检测早期 职业疾病,如果早期发现可以 更好的治疗。
环境监测
监督工作环境和机器等各项工 作设施的安全标准是否达到职 业健康安全要求。
职业卫生监测
粉尘防护
佩戴合适的粉尘面罩,可以有效 防止员工吸入污染和有害物质。
检测职业病毒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职业病 毒和有害物质是否超过人体耐受 极限。
预防更优秀的选择
预防比治疗更优秀的选择。 必须提高人们在预防职业疾 病方面的重视。
职业防护的原则
个人防护用品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譬如头盔、 口罩、手套等等,可以最大限度 地保护身体。
倾泻和泄漏物质的处理
在处理化学品和在现场工作时, 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
机器和设备安全
机器和设备必须得到妥善的安装 和维护, 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环境噪声控制
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工作场所环 境中的噪声,以确保工人的身体 健康。
常见职业病介绍
1
脊柱疾病
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引起的脊
中毒
2
柱和颈椎的疾病。
吸入危险气体,接触化学品引起的中毒。
3
职业性皮肤病
皮肤敏感、干燥或疼痛。被化学物质、 毒素或其他刺激物质污染。
防护用品种类及选择
1 呼吸防护器
标准预防知识与职业防护
职业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远胜于任何机器和设备的重要性。在这次演示中, 我们将探讨标准预防知识和职业防护防止职业疾病比治疗要有效 得多。了解如何保持安全与 健康应该是每个人的必备技 能。
环境防护
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 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每个 人都有责任提供更安全的工 作场所。
吸入危险气味和粉尘时,需要佩戴各种类型的呼吸防护器

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

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
指套
对于高风险的操作,如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尖锐物体,应使用指套进行保护。指套应紧贴 手指,避免过紧或过松。
手部护具
手部护具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特别是在处理危险物质或进行高强度操作时。手部护具包 括前臂护具、手腕护具和手指护具等。
手部伤害的预防措施
了解操作规程
熟悉并遵守工作场所的操作规程,特别是涉及化学物质、 机械操作等高风险作业的操作规程。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和安全规定。
当发现呼吸防护用品受到损坏或超过 有效期时,应及时更换
更换下来的呼吸防护用品应按照废弃 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03
听力保护与预防措施
听力保护标准与措施
工业企业噪声排放限值标准
根据国家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对不同区域和设备的噪声排放规定了相应的限值标准,以降低噪声对员工听力的损害。
噪声源控制
案例三
某医疗机构针对手部卫生问题,建立 了严格的手部卫生制度,并严格执行 ,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VS
该医疗机构在建立手部卫生制度时, 明确了手部卫生的规范和标准,并配 备了手部清洁用品和消毒设备。同时 ,加强了对员工的手部卫生培训和教 育,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成功地提高了 员工的手部卫生意识和行为,降低了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以改进。
职业防护培训与教育的开展
培训计划
01
制定职业防护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
培训时间等。
培训实施
02 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各项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职
业防护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培训效果评估
03
对职业防护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培训效果
,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

医院院感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医院院感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1、什么叫标准预防?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要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标准预防的特点是什么?(1)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因此,既能保护医务人员,又能保护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1)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选取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帽子、鞋套等。

(3)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未佩戴口罩的应避免用双手遮盖口鼻,可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也可用手肘衣物遮挡口鼻,防止飞沫溅出。

(4)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感染原传播。

(5)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原的传播媒介。

(6)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中;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4、医务人员个人分级防护有几级?各级适宜对象是哪些?根据《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11-2016》,将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选择分为四类情况。

一般防护针对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医务人员一级防护针对发热门诊与感染疾病科医务人员;二级防护针对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的人员;三级防护针对为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人员。

5、什么叫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各种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

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
34
常见旳经血传播旳疾病
目前,医院内经血传播旳主要病毒 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 滋病等20多种疾病。
HBV 6-30%, HCV 3-10%, HIV 0.3%。
35
体液中旳HIV
血液 18,000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羊水 4,000
唾液 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29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与防护技术
30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 最基本旳途径是患者旳血液、体液进 入医务人员旳血流,涉及被血液污染 旳锐器刺伤、破损旳皮肤或黏膜接触 了患者旳血液和体液等,
• 偶发化学或放射旳职业暴露
31
医务人员旳防护
执行原则预防(在全部工作区域中旳 防护)+ 传染病分级防护管理(在传 染病区域中旳加强防护)+ 其他暴露 防护(在一般工作区域和/或特殊工 作区域中对理化因子、细胞毒性药物 、辐射和同位素等尤其防护)
27
飞沫传播隔离
飞沫传播又称微粒传播,是指经较 大旳飞沫气溶胶微粒(粒径不小于 5um)而传播旳疾病。在空气中悬浮 旳时间不长,喷射旳距离但是1m左 右。
28
飞沫传播隔离技术
▼ 最佳将病人安顿在单独隔离室; ▼ 相同病原体感染旳患者同用一隔离室时,
每床间距应不少于1米,不需要专用旳空气 处理设备,房间门能够保持开放。 ▼ 在近距离(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戴口 罩。 ▼ 病人外出时必须戴口罩。
9
原则预防技术
(二)使用手套
能够预防医务人员手上旳细菌传至病人??
能够预防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旳 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10
手套旳种类

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
在现代社会,各种职业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品、尘埃、噪音、辐射等,这些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我们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比如在生产过
程中,采用封闭、隔离、局部排风等技术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在工作场所,设置防护设施,如安装防护网、安全警示标识等,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防护。

此外,定期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对于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防护,我们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比如在接
触有害物质的环境中,员工需要佩戴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护自己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不受到伤害;对于高噪音环境,员工需要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对于辐射环境,员工需要佩戴防护用品,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此外,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定期的体检,可以及时发现
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总之,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只有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才能有效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希望各个职业单位都能高度重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工作,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职业防:标准预防与主学习题主讲人:
学习时间:2017.11.23
标准预防的概念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职业防护
(一)洗手/手消毒
1、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
3、洗手/手消毒,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手/手消毒。

(二)使用手套
1、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2、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3、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4、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使用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

(四)使用眼罩或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

(美国洗内镜时不带口罩,带面罩)
(五) 使用防护鞋
(六)使用工作帽
(七)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种类多,应正确适当使用
(八)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器具、物品等,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其中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九)环境控制
保证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十)被服
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应避免清点扰动操作,以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
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十一)预防针刺伤
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不用手去除针头,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用任何其他技术和可用器械设备除针头。

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

(十二)使用替代口对口复苏设备
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备用。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1、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

2、偶发化学或放射的职业暴露
3、常见的经血传播的疾病,目前,医院内经血传播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20多种疾病,HBV 6-30%,HCV 3-10%,HIV 0.3%。

4、职业风险---针刺伤
医务人员的防护
执行标准预防(在所有工作区域中的防护)+ 传染病分级防护管理(在传染病区域中的加强防护)+ 其他暴露防护(在普通工作区域和/或特殊工作区域中对理化因子、细胞毒性药物、辐射和同位素等特别防护)
职业暴露的防范与补救方法
1、及时挤血,冲洗伤口
2、接种乙肝疫苗
、采取补救措施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