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设计第 一课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设计第 一课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设计第 一课时

课题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来源;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法与学法自主学习体验感悟小组合作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

播放视频

师:你有什么收获?

生:唢呐演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生:……

师: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差别很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课题)

活动二、民间艺术交流会,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

民间艺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民间艺术主要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民间艺术自古至今祖祖辈辈历代传承,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遍及全国各地,代言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同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一些民俗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体现了劳动人们的思想、理想、性格、审美。

1、生自主学习

学习课本12-13页,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并在地图上找一找。

2、交流汇报。

3、师补充,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出示图片(北京京剧、辽宁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江西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

活动三、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感受当地民间艺术魅力

1、生自主学习14-15页

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当地民间艺术,并进行分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种类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民间艺术,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比如按种类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建筑等。

2小组交流汇报,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

3、教师补充,课件播放当地民间艺术图片。

4、师生共同总结

当地民间艺术课前调查表

分类名称介绍

民间艺术

山东泰安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

肥城唢呐民间艺术

民间手工

济南面塑面塑之都

潍坊风筝世界风筝之都鲁绣八大名绣之一剪纸传统艺术

肥城玉米皮编织传统艺术

肥城藤条编织传统艺术

肥城城毛线编织传统艺术

肥城桃木雕刻传统艺术

活动四、感受民间艺人智慧

1、自主学习16页阅读角天津“泥人张”

2、总结汇报民间艺术蕴含民间艺人的努力和智慧

活动五、总结收获

说一说你的收获。

课下作业

师: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滚滚长河之中诞生的民间艺术数不胜数,而山东地区的一些民间艺术更是深得人们喜爱。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形式等待我们探索,课后请各小组继续合作探讨,在我们的刚才的民间艺术分类中,选择一个去探访属于山东的此类民间艺术形式。

家乡民间艺术调查表

小组成员:

探访方式:

探访地点:

探访内容:

名称简介产生和来源现状

板书设计

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多姿多彩

随堂评价教师层面学生层面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

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六、教具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和适当量的学具 七、课时安排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2014最新PEP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unit1教案

unit1 单元教学计划 一、内容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1 What’s he like? 能听、说、读、写本单元的四会单词;会使用本单元主要句;初步理解陈述句和问句;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三、内容分析 本单元重点学习人物体貌特征和个性语言,重点学习的句型是:Who’s your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 Is she …? Yes, she is /No, she isn’t.这单元主要描写的人物体貌特征,所以我们能够让孩子对所理解的老师实行描述。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多,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他们对英语感到好奇,而且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确立的学习目标如下: 五、学习目标 1、水平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 He’s tall and strong. He’s very funny. (2)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Ding.He’s from China. 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 (3)能够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Let’s try 部分。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New Teacher”.能够灵活替换歌词中的 科目及表示人物特征的形容词。 2、知识目标 (1)理解A、B部分Read and write 中的会话,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 回答问题。 (2)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和Read and write 中的四 会单词和句子。 (3)了解Pronunciation部分的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熟练读 出例词。 3、情感、策略、文化等相关目标: (1)情感态度: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 过程中更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水平,积极主动地实行英语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设计特色:本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引题质疑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交流有关梅花的相关知识,和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质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2、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结合学生的问题,老师适时在事情后加上问号。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下面的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三、逐步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很好,但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归结在课题中的一个字——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新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Hello 【单元学习内容】 学习本单元有关学校生活中用到的一些英语知识及整体感知26个字母。其中有8个三会单词:ruler, eraser, crayon, pencil, bag, pencil box, pen, book.两个对话中的主干句型:Hi!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单元学习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简单打招呼及描述自己的名字,如:“Hi! I’m from… My name’s…” 等。 2、能提问他人的名字,如:“What’s your name?”等。 3、能听懂Let’s do中的一些指令,如:Open your pencil box. 4、会唱歌曲 and 。 二、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do, Let’s chant中的单词及字母,并能做到会听、说、读。 2、认读A、B部分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 do, Let’s chant等部分的内容并能够在教师指导和录音带的伴奏下完成听听做做和会吟唱等目标要求。 4、能完成Let’s check中的练习,了解Story time等部分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能做到见面与人主动打招呼,做有礼貌的好学生。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创新。 3、文化目标:了解西方与中国名字的差异。 【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1、本单元重点有关生活中打招呼的一些英语知识。重点学习句型是:Hello./ Hi. Goodbye. /Bye.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A、B部分的Let’s talk渗透了这几个新的句型,应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2、本单元中学生初次接触字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但也是一个难点。 【单元内容学情分析】 1、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尤其是通过实际生活来学习,让学生感知ruler, eraser, crayon, pencil, bag, pencil box, pen, book.而应当让学生在听录音学习过一两遍之后,并学会使用它们的单复数形式。 2、在接触Let’s talk部分的对话前,应当让孩子先对句型有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开学的情景让同学们之间进行打招呼,自然地引入新句型的学习,呈现新知。这样既有趣,又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新句型。在教学Let’s talk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目录 教学进度 0 学期备课 (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3) 第二单元:位置.......................................................... (26)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33) 第四单元:可能性 (59)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65)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06)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25) 第八单元:全册整理和复习 (13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期备课 备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学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二、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4、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1.小数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难点: 1.小数的乘、除法。 2.列简易方程求解。 四、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10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2、位置:…………………………………………………3课时 3、小数除法:………………………………………………….1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4、可能性:………………………………………………….3课时 5、简易方程:……………………………………………………19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6、多边形的面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7、数学广角:……………………………………………………1课时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 hello 教案

题目:Unit One Hello 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 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用语I’m…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 2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1.热身 (Warm-up) (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为“迪

士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 ,边看卡通边说英语。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英语单词Cartoon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 VCD, DVD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 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E-mail, 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在学生初步了解打招呼用语后,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2.丛书简介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上册之《一缕书香》中40篇文章。包含领略大师智慧、书香滋润人生、含英咀华聆海音、倾听不同的声音、读书伴我成长、经典诵读、名著推荐七部分。 3.单元双线主题 人文性主题——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工具性主题——阅读主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表达主题:1学习比喻的好处; 2.学习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本组课文的生字,会写23个,会认26个,理解新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我国古代有关读书的名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继续培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读书的乐趣,学习课文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交流读书的收获和体会,培养阅读的兴趣,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

5.学习做采访笔记和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断提高实用写作的能力。 【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爱好与习惯。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提高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周课时为 7 节,两周共计 14 节。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 1、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 2、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3、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4、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

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思,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五、教学安排: 1、秒的认识、秒和分之间的关系、体验时间的长短(2--4页) 2、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例1、练习一1~7题) 3、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例2,练习一8~11题) 4、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5、单元自测 6、机动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 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象会不一样。 3.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 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4.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 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 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6.了解什么叫“中位数”,并会找出“中位数”,会区分“平均数”与“中位数”。 7.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 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 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 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三、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3. 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 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 2.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3.学生讨论 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 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 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

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实验设计,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教学准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计划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二、配备实验装置 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

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Unit1 What’s he like?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Main scene 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说,朗读“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2.能正确听,说,认读表示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的形容词 old,young,funny,kind,strict,polite,hard-working,clever. 3.能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talk 的内容并在真实场景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表演Main scene 和let’s talk的交际内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英语讨论人物。 四.教学难点 用英语准确询问并回答人物特征,如:“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五.课前准备 1.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六、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1.Let’s look and say the names.(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卡通图片,分别展示年老,年轻,滑稽,有礼貌,工作努力,聪明,严格等外貌与性格特征,让学生认读,说一说这是谁,怎么样。) 2.Let’s listen and sing”Who’s your teacher?” Step2. Presentation 1.学习Main scene (1).出示Main scene中的部分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Who?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学生看图片想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Dialogue1: Who:Wu Yifan,Amy,Oliver and a teacher.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 teacher introduces classmates to each other. Dialogue2:Who:a girl,Oliver,Zoom and Zip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做一做,例2、做一做,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3 × 3 1 0. 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学生试算,指名板演。) (1)学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 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包含《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和“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给 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 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 句子。 本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篇章页”,故在开启本单元学习之前,应先引导学生对篇章页进行读读、议 议、说说,明确本单元的整体要求,形成对本单元学习的整 体认识。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大青树 下的小 学2 本篇课文通过对一所边疆 小学的描写,反映了边疆孩 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 1.认识25个生字和“假、背、 圈”3个多音字,会写26个 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

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 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 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准确 地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 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 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 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重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全册教案

英语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人数人学校制定合格率实际合格率优秀率不合格率上学期学生达标情况 上学期预期达标情况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五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已经有四个学期的经验,语感和英语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当然这不是针对所有的学生。在四个学期的基本较容易适应40分钟课堂的持续学习训练,喜欢游戏方面表现的还很明显,对所有新奇的东西依然有着极高的兴趣,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模式,渴望参与,渴望被赞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孩子 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孩子掌握这些英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技能,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整体分析本教材教学内容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生词分布适当,合理重复,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选择,编排语言材料。教材体系还注意体现对听,说,读的严格训练和对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本教材采用限定结构和情境教学相结合的编排体系,选择词频高,与儿童生活密切的词汇和句型,把话题,语言结构和语言情境有机地融合起来。

教材整体分析 总体教学目标情感 态度 目标 着重培养语感,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 技能 目标 教学的宗旨“听说为主”,突出语言交际功能及其工具性特点,培 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最终目的。 过程 方法 目标 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难点分散,合理重复,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 点、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选择。 教研专题学校教研组个人

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师:科目:所带班级:日期: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主备人第1周 第 2 周Unit 1 What?s he like? 第 3 周Unit 1 What?s he like? 第 4 周Unit 2 My week 第 5 周Unit 2 My week 第 6 周国庆节 第7 周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第8 周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第9 周Recycle 1 第10 周Recycle 1 第11 周Unit 4 What can you do? 第12周Unit 4 What can you do? 第13周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第14周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第15周Unit 6 In a nature park 第16周Unit 6 In a nature park 第17周Recycle 2 第18周Recycle 2 第19周复习 第20周考试 第21周

pep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 2018年9月 Unit One Hello!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为Hello!(你好)。从这个学期起,学生开始正式学习英语这门语言、学科,他们要从这个单元学会如何用英语同新同学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单元主情景图展示了本套教材的六个主人公:Mike, 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ss White, John,以及两个卡通动物朋友:Zoom, Zip。新学年开始了,他们在互相打招呼,做自我介绍或道别。 本单元共分A、B、C三部分。A部分共三页,分三课时。第一课时为情景对话和练习部分。Miss White(怀特老师)在同这个学期的新同学们打招呼并介绍自己,引出本课时用于介绍自己的句式:I’m... 以及打招呼用语:Hello! Hi! Let’s play(玩一玩)部分提供了一个课堂游戏活动,两个学生头戴教材主人公的头饰在做自我介绍。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角色饰演达到操练重点句式的目的。第二课时为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呈现,Zoom和Zip带领大家认识文具类词汇:ruler, eraser, pencil, crayon,以及表示自己拥有某物的句式:I have a/an... 并通过韵句:I have a ruler. Me, too. 来进一步巩固重点单词和句型。第三课时为字母学习,通过字母歌,初步接触英语的二十六个字母,并在找一找活动中熟悉二十六个字母的字形。 B部分共四页,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仍然呈现情景对话和练习。Mike和John 在互相询问姓名,并在下课后向Miss White道别。在这个过程中呈现询问他人姓名及其回答的句式: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和道别时的用语:Goodbye! Bye! 之后Let’s play环节中,学生通过变换姓名进行句式操练活动。第二课时呈现文具类重点单词bag, pen, pencil box, book。之后通过一个指令性活动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新授词汇。之后的阅读练习、听一听标序号和连线的练习以及歌曲都用来巩固练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与C部分合为一个课时。 C部分为故事阅读课时,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的卡通动物朋友Zoom和Zip。在这个故事里,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做了自我介绍,开始了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的时光。通过有趣的故事阅读,学生会进一步熟悉如何打招呼和介绍自己,并在阅读中扩大语言输入,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词汇: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单词:ruler, pencil, eraser, crayon, bag, pen, pencil, box, book 2. 句型结构:能够听懂、会说句型Hello! / Hi!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Goodbye. / Bye. 3. 字母与语音:能够按顺序说出26个字母 ?能力目标 1. 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句型Hello!Hi!与别人打招呼 2.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I’m ... 来介绍自己 3. 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at’s your name? 询问别人的姓名,用My name is ... 来回应别人的询问 4. 会唱英语歌曲“ABC Song”(字母歌)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 1. 能够用英语同别人打招呼,大方地介绍自己 2. 渗透爱惜文具、热爱学习的情感教育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1 MyDay Let’s talk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对话: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kfast...? I 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kfast at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填写自己或调查别人的作息时间表,并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 通过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有机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自主性学习和成功的体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使用句型: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kfast...? I 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kfast at.... 以及让学生理解并懂得What about you? 和And you ?的用法。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单词exercises, usually 的正确发音。 8.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动词卡片和本单元 A Let's learn 部分的动词卡片。 (2)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歌谣磁带和本节课的磁带。 (4) 学生准备日常生活用语单词卡。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热身/复习活动,激活思维) (1) 教师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歌谣,复习巩固句型: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以及动词短语:watch TV, read books, play computer games 等。 师生吟唱歌谣: T: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S: I read books. I read books. I read books every day. (歌谣呈现了周末活动和每天的日常活动。通过吟唱这首歌谣调节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2) 活动:快乐猜猜猜 T: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Ss: I read books/ play football/....学生任意拿出一张课前准备的单词卡片,边挥舞边说该短语。 教师从自己的单词卡片中抽取一个词组,学生抽取的卡片如果跟教师手中的一样,就可以在自己的卡上打☆。 2.学(呈现活动,引导学习) (1) 呈现句型:When do you play sports? I usually play sports at 4:30. 教师选取一张动词短语卡片,说:I play sports at 4:30 every day. When do you play sports? 请一名学生作答,引导学生注意正确的时间表达法。

新PEP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1单元教案【全套】

英语组集体备课表 年级五年级备课时间2014年9月主发言人备课地点办公室 教学进度Unit 1 课题What’s he like? 参与人员 单元内容分析一、内容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1 What’s he like? 二、课程标准 能听、说、读、写本单元的四会单词;会运用本单元主要句;初步认识陈述句和问句;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三、内容分析 本单元重点学习人物体貌特征和个性语言,重点学习的句型是:Who’s your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 Is she …? Yes, she is /No, she isn’t.这单元主要描写的人物体貌特征,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对所认识的老师进行描 述。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多,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他们对 英语感到好奇,而且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确立的学习目标如下: 五、学习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 He’s tall and strong. He’s very funny. (2)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Ding.He’s from China. 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 (3)能够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Let’s try 部分。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New Teacher”.能够灵活替换歌词中的 科目及表示人物特征的形容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1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 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 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