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飞天梦

合集下载

我国古代关于飞天梦想的故事

我国古代关于飞天梦想的故事

我国古代关于飞天梦想的故事
以下是 9 条关于我国古代飞天梦想的故事:
1.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晓得吧!那嫦娥为了长生不老,毅然决然地吞下仙药,奔向了月宫。

这不就好比勇敢追求梦想的我们嘛,为了心中的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你说神奇不神奇?
2. 万户飞天,那可是相当了不起!万户为了实现飞天的愿望,竟然敢坐在绑满火箭的椅子上,这得多有胆量呀!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是不是也得有这种勇往直前的劲头呢?
3. 鲁班制作木鸟,据说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落。

这得有多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呀!这不就像我们平时努力钻研,就为了做出让人惊叹的成果一样嘛!
4. 很久以前传说有个仙人能御剑飞行,哇,那得多潇洒呀!想想我们要是能像他那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
5. 还有个故事说有个奇人能乘着云朵飞行,哎呀呀,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难道我们就不能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吗?
6. 古代不是有画中仙子能飞身天际嘛,那画面得多美呀!就像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一样呀!
7. 有个古老的传说中提到有人能凭借风力飞起来,哇塞,这得对风有多了解呀!我们对知识的追求是不是也应该这样执着呢?
8. 曾听说古代有个异人能驱使飞鸟带他飞行,好厉害呀!这就好像我们能找到得力的伙伴一起去追求梦想一样!
9. 中国古代这些关于飞天梦想的故事真是太精彩、太神奇了!它们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想象力和勇气。

我们也要带着这种对梦想的渴望和勇敢去追求属于我们的天空呀!。

古人的飞天梦诗歌

古人的飞天梦诗歌

古人的飞天梦诗歌
嫦娥奔月事悠悠,后羿弯弓岁月愁。

此念飞天非一日,心怀浩渺向琼楼。

古人对飞天的梦想,那可真是由来已久啊。

就像嫦娥奔月这个传说,嫦娥飘飘然飞向月亮,那画面多带感。

这背后啊,其实就是古人对天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超级好奇和向往。

后羿呢,只能在地上干瞪眼,望着嫦娥远去的方向发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觉得飞天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只能寄托于神话故事。

“此念飞天非一日”,这飞天的念头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那是经过了很久很久的沉淀。

古人们看着鸟儿在天上飞,就琢磨着自己啥时候也能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穿梭在云层之间。

他们抬头望着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就想象着天上是不是有神仙住的琼楼玉宇。

这种向往就像一颗种子,在古人的心里慢慢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那就是对飞天的执着梦想。

再看李白的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这大诗人,那也是有着飞天梦的。

他喝着小酒,豪情满怀,想着自己要是能飞到天上去,把月亮给揽在怀里,那多酷啊。

这就像我们现在想要去探索宇宙深处一样,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科技,但他们的想象力那可是一点也不逊色。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这词也是和飞天梦有关。

他想借着风飞到天上去,可是又担心天上的宫殿太冷了。

这就很有趣,他既向往飞天,又有着对未知环境的担忧。

古人的飞天梦就像这样充满了矛盾,既渴望又害怕,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文学作品里一次又一次地描绘飞天的壮丽景象,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字里行间,让后人能感受到他们对天空的那种炽热的向往之情。

中国古人的飞天梦

中国古人的飞天梦

把座椅 的背后 ,装上 4 7枚 当时能
买 到的最大 的火箭 , 把 自己捆绑在椅 子上, 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 。飞鸟 状 的飞行器被安放在山头上 , 万户让
他们憧憬的梦幻仙境。
回望 中国人的飞天路 , 从远古女
人同时点燃 4 7 枚火箭 ,其 目的是借 着火箭 向前推进 的动力 , 加上风筝 的 上升力 量及平衡作用飞向天空。 喷着
这次试 验以失败告终 , 万户 由此 成为古代 中国乃 至世界 为航天事业 献身的第一人。 万 户惊人 的胆略和非 凡的预见 , 为后人进入太空打开了思 路。 为纪念这位世 界上第一个利用火 箭推力飞行的先驱者 , 人们将月球背 面的一座环形 山命名 为 “ 万户 环形
山” ,万 户 的名 字 被 永 远 刻 在 了他 梦
中 国古人 的飞天梦
文/ 魏晓彦 图 / 本刊资料
中华 民族 是最早具 有 飞天梦想 的 民族 之一 , 中国古 代的神仙 , 其实
这个航天人名叫万户 , 也 有 人 称
为“ 万虎” , 生 活在约 1 4世纪末 。 他在

都是宇航员的化身。 古代 中国人通常
把航天科技看成“ 成仙术” , 称航天为 “ 升仙 ” ,宇航员被称为 “ 天神” 、 “ 飞 天” 、 “ f i n 人” 或“ 羽人 ” , 而“ 天宫” 便是
张衡 、 唐代 的韩志和 , 也都 先后 发明
了类 似 的 简单 飞行 器 。
古代 中 国人 还 曾设想 像 鸟儿那
样有一双翅膀 , 自由翱 翔 太 空 。这 个
设想放在现代 ,便 是危 险性极大 、 挑
战性最强的翼装飞行运 动。
翼装 飞行 是人类 飞天梦想 的具

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的意思

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的意思

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的意思“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是一个成语,意指“长久以来的梦想,何时能够实现”。

这句成语比喻对美好远大的理想或目标的追求,表示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并达到较高的境界。

“千古飞天梦”中的“千古”表示很久很久的时间,指代长久以来;“飞天”表示飞翔上天,“飞”的动作象征着超越,超越尘世的
局限;“梦”表示梦想,引申为理想、追求。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种
追求远大理想的期望,表达了个人或集体在面对困境或挑战时的坚持
和执着。

拓展:
1.追求梦想的历程:这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
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努力,表达了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需
要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决心。

2.社会进步的奋斗:这句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让人们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和期待,表示人们对社会进步以及实现
“天下大同”的憧憬和努力。

3.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古人的飞天梦想是指向世界、超越个人,这种精神可用于激励当代人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创新,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并且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这句成语表达了一个追求梦想、追逐理想的美好愿望,并且暗含着个人或集体坚定追求、毫不放弃的精神,意味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中国人的飞天梦] 人类飞天梦想的故事

[中国人的飞天梦] 人类飞天梦想的故事

[中国人的飞天梦] 人类飞天梦想的故事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就开始削竹制鸟,上天后可以三天三夜不下来。

到了汉代,张衡也是著名的木鸟制作家。

此后,据说是刘邦的大将军韩信发明了风筝。

风筝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借助于空气上升力飞行。

直到14世纪风筝才传入欧洲,可以说是现代飞机的鼻祖。

与此同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人通过对天文的不懈观察和推算,为后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流传至今的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等,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以及对外部宇宙世界的神往。

古书记载,一年中秋节,唐明皇在后宫和妃子们饮酒,很是郁闷不乐。

众人忙问何故,唐明皇感慨道:“都说月宫里有仙子,美妙绝伦,可惜我虽为天下君王,也无缘看到!”这时,席间一位姓罗的道士笑盈盈地接荐道:“只要皇上愿意,这又有何难呢?”只见他举起手中的拐棍往空中一划――果然,唐明皇眼前一亮,一条银色的“天梯”自天而降,直通“月宫”。

唐明皇大喜过望,顺着“天楼”轻松地走进了“广寒宫”。

只见嫦娥仙子与白衣仙女们正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到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

虽然只是罗道士与宫廷乐师头领李龟年联手导演的一出“舞台剧”,但人们对宇宙神秘世界的向往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神话毕竟不是现实,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

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and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

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动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但缺少科学技术的“飞天”之举只能换来悲壮的回忆,万户的血肉之躯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碎。

中国人的飞天梦

中国人的飞天梦
返回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 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 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 时间为5天。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 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 形 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 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 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 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 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 243次太空飞行。 返回
“神火飞鸦”、“飞空沙筒”、“震天雷”……中国古人运用火箭的实例还有很 多。 我们的祖先,在人类古老的飞天路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科技篇。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 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 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返回
神舟八号飞船于11月1日凌晨5时58分07秒发射升空。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 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已于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 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神八”将与此前发射的 “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号、 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的发射属 于航天飞行器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性任务,建成中 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神舟二号:。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是在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神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完善研制而成,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月24日,随着阵阵巨响划破夜空。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拖着巨大的火焰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起飞向太空的还有一曲《东方红》那是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声音宣告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

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豪、骄傲地仰望天空,仔细寻找着那颗属于中国的卫星!中国航天人砥砺奋进,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建空间站,陆续成为现实,这一切,“东方红一号”始终在见证!1999年神舟一号: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11月20日,一声惊雷唤醒茫茫戈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太空遨游21个小时之后,神舟一号满载着一系列科学试验数据,稳稳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世界航天界正当多事之秋: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联盟1号飞船落点偏离计划400多公里……航天之路,风险重重。

而2003年,也正是神舟五号发射的一年。

10月15日上午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承载中国千年飞天梦想,将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一朝圆梦。

神舟五号在人类向太空不断进发的漫漫征途上,刻下了属于中国人的数字——遨游太空21小时23分钟,环绕地球飞行14圈,长达近60万公里。

当杨利伟在茫茫天际,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帜一同庄严展示于太空时,一个历史悠久又朝气蓬勃的国家,再一次用实力彰显了自己的大国形象;一个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向世界表明了和平利用空间,造福全人类的雄心壮志。

2007年嫦娥一号:受控撞月10月24日,“嫦娥”家族的“大女儿”也就是“嫦娥一号”一马当先踏上了奔月之路。

“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这张图分辨率达到120米,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

古人梦想飞天的故事

古人梦想飞天的故事

古人梦想飞天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飞天的神话和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代,天空中有十个太阳轮流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为了拯救人类,英雄后羿用他的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为人类服务。

后羿因此得到了西王母的赏赐,一种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

然而,后羿并不想独自成仙,他决定将仙药留给他的妻子嫦娥。

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深深地爱着后羿。

可是,有一天,一个叫做逢蒙的坏人得知了仙药的事情,他想要偷走仙药,自己成仙。

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落入坏人之手,决定将仙药吃掉。

嫦娥吃下仙药后,身体变得轻飘飘的,她不由自主地飞到了月亮上。

从此,嫦娥就住在了月亮上的广寒宫中,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嫦娥飞天的故事表达了古人对飞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它也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对神秘宇宙的探索精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善良的品质可以战胜困难和邪恶,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飞天的浪漫想象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安慰他说,老师技术高超,木鸢虽然坏了,但毕 竟飞成功了。
《墨子●鲁问》中也有公输班用竹木 制成了能飞三天的飞鹊的记述。 公输班就是传说中的能工巧匠鲁班。
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他既是天文学家, 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 《太平御览?文土传》中就有张衡制造 木鸟的记载。
《杜阳杂编》称“飞龙卫士倭人韩志和,善雕木作鸾鹤鸦鹊, 凌云奋飞。 高骈迷信,得到刻有“玉皇授白云先生高骈”的青石后, 于道院庭院中刻木鹤,时常穿羽服骑于其上,日夜炼 丹,费钱巨万。
“神火飞鸦”、“飞空沙筒”、“震天雷”……中国古人运用火箭的实例还有很 多。 我们的祖先,在人类古老的飞天路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科技篇。
汉朝时刘邦的大将军韩信发明了风筝。风筝是重于空气的飞 行器,借助于空气上升力飞行。当时只是用在军事上传递信 息。直到14世纪风筝才传入欧洲,这可以说是现代飞机的鼻祖。
据史书记载,十四世纪末期,明朝一位叫万户的人设计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飞龙”火箭, 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他先做了两个大风筝,然后坐在椅子上,并在椅子的背后绑上 47支火箭,双手各持一个大风筝,想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起来。准备完毕后, 万户坐在椅子上,命仆人点燃火箭,万户的生命,最终落在点燃火箭的巨响中。尽管 万户因此牺牲了生命,但他已成为人类第一位飞天的真正实践者。表现了惊人的胆略 和非凡的预见,美国天文学家称万户是世界上利用火箭飞行飞天的第一人,多年后 为了纪念他,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韩非子●外储说》记载着: 墨子经三年制成的木鸢,飞行了一天就坏了;他的
诗人屈原在《天问》 中,提出了174个 问题,天文地理、 博物神话、人物历 史等等,屈原对天 的追问,寄予着一 个民族对天的丰富 的想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白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