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各型识别
战斗机脚蹬组件的分析

●战斗机脚蹬组件的分析孙智宏(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第九研究室成都610041)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了一些战斗机上飞控系统的脚蹬组件机构设计上的一些特点希望下述的分析能够给以后的脚蹬组件的机构设计提供一个思路.关麓词飞控系统脚鼹组件1引言脚蹬组件是飞控系统飞行员控制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为飞行员通过蹬脚蹬来改变飞机在飞行中的航向。
某些飞机在脚蹬上安装有刹车装置来进行飞机着陆时的刹车.并提供前轮转弯的功能。
脚蹬的结构形式分为两种.卧式脚蹬和立式脚蹬。
卧式脚蹬的总体尺寸较小,重量较轻.维护方便,但在机械操纵中不太容易实现就飞行员的身材进行太范围调节。
立式脚蹬占用空间较大,重量偏重.维护较困难,但容易实现就飞行员的身材进行大范围调节。
某些电传操纵飞机中使用卧式脚蹬。
因为电传操纵使用的是LVDT(线性位移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行位移的传递,电缆线可随脚蹬板太范围移动,所以便于调节行程。
但对采用机械操纵的飞机,输出摇臂的位置是固定的,脚蹬板到输出摇臂之间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不大容易进行太范围的调节。
2卧式脚蹬组件卧式脚蹬以其简单的结构和良好的维护性在战斗机中应用较为普遍。
F.16、J7、J8、苏27等飞机都采用的是卧式脚蹬。
但其采用的方式却各有不同。
圈l是美国F.16战斗机飞行员控制装置的脚蹬组件示意图。
底座l固定在座舱辅助地板上,其上有两个滑轨9,支架2可在滑轨9上运动。
支架2上固定有载荷机构4、脚蹬悬臂5、脚蹬调节装置7、LVDT3、前轮转弯传感器6、刹车指令传感器8。
脚蹬的调节行程大于200∞,调节手柄固定在辅助仪表板上,飞行员拉动手柄时,通过钢索把卡在滑轨9上的支架2内的销子拔出,支架2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回拉,如果飞行员的腿长则向前推一些,反之亦然。
飞行员松手后,则固定销卡在滑轨9上,从而实现根据飞行员的身材进行调节。
在滑轨9上有若干有一定间距的孔,因而调节是有级的。
由于采用LⅥ)T来传递位移信号,电缆线可随支架2来回移动,所以并不象机械操纵时囡输出摇臂的位置是固定的,需要复杂的机构来传动。
LOCK ON 苏27空战操作控制

首先按2进入空对空模式,然后按i打开雷达。
按+和-调节扫描距离,用shift+;和shift+.上下调节扫描范围,用shift+,和shift+/左右调节扫描范围,如果敌机在扫描范围内,会在hud上显示出一条横线,如果显示两条横线,表示友机。
确定Hud上出现横线,也就是雷达扫描的回波点,用;,./上下左右移动hud 上的锁定匡,套住横线,按tab锁定目标。
hud左侧出现最大,最小和最佳发射距离,进入发射距离后,Hud上会出现LA或者np字样,表示可以发射,然后按空格键发射导弹。
以上是超视距空战模式,如果进入视距内,就是能够目视看到敌机,就需要使用近距离格斗模式,按3是垂直扫描模式。
按4是孔径模式,按5是头盔模式,按6是盲射模式。
比较常用的近距离格斗模式是3垂直扫描模式,这时候hud上会出现两条竖线,将敌机套在两条竖线中间(敌机位置可以不在hud范围内,视两条竖线上下延长出hud一倍的范围,只要敌机在两条线中间),按tab,即可锁定敌机。
如果要切换武器的话,按d是在导弹间来回切换。
按c是切换到机炮。
一般都是先进行超视距格斗,也就是2模式,在超视距下没有击落敌机,进入近距格斗,普遍使用3模式。
其实近距格斗还有一个5模式就是头盔模式比较常用,但是不太好适应,我还是推荐使用3模式。
苏式战机的敌我识别,在雷达上和HUD显示屏上是有显示的。
先说说超视距空战,我们一般起飞后,会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开雷达”(为什么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在以后的教程里说明),打开超视距作战雷达后(按键盘上的数字2键,这里指的不是小键盘的2,至于是哪个,自己找去,别在这里浪费老师讲课的时间,再捣乱,一样把你当靶机,按键结束后,再按字母I键(不是L是I)),这时,可以通过键盘上的“-”和“=”调整雷达扫描的距离,“-”是增大雷达扫描距离,“=”是减小雷达扫描距离,一般敌人距我们比较远的时候,都是按“-”号,切换到256公里处。
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综述

I RST 系统9特别是早期的第一代I RST9严格的讲
不是成像系统o一般采用工作在3 !5 "m 的中波器件探 测目标辐射o由于空中背景相对地面背景来说比较简单9
1 )抗干扰\抗隐身能力强9隐蔽性好o
可以把目标作为热点与背景分开9对目标进行搜索和跟
现代各种类型的作战飞机都把发展机载电子战技 踪sFLI R 传感器大都采用工作波长在8 !14 "m 的长波器 术和隐身技术放在突出位置9采用有源探测方式的机 件9探测目标和地面背景的温差成像o飞行员通过图像完
国外战斗机主要I RST 应用情况见附表1 9下面就 国外典型机载I RST 作一介绍G
表1 "国外典型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情况""Tab1e 1 "Typica1 I RST abrOad
型号名称
工作波段及 制造厂商
探测部位
搜索范围
探测距离
配装机种
用途
美国休斯 方位 65
AN AWG-9 3 .5 !4 .8 "m
3 "机载I RST 的发展历程与装备现状
3 .1 "机载I RST 系统的发展历程 机载I RST 的研制始于上世纪50 年代9成熟于80
14
年代9在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大量装机使用o从系统 水平及所采用的技术来看9机载I RST 的发展可大致 划分为3 个阶段:
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可以归纳为第一阶段o世界上 第一个机载I RST 系统是美国在50 年代中期为F-104 飞机研制的o系统采用单元硫化铅 (PbS )为光敏元 件9只能接受发动机尾喷口的红外辐射o由于探测距 离近9很快就随 F-104 飞机一起退役o在60 年代9美 国麦克 唐纳公司(Mc DOnna1 )为美国海军 F-4B 飞 机研制的 R1137/AAA-4 型 机 载 红 外 搜 索 跟 踪 系 统 (I RSTS)堪称这一阶段的代表o系统安装在机头下 方9工作波段3 !4 .5 "m9系统采用两个光伏型单元锑 化铟 (I nSb )器件9一个矩形探测器用于目标搜索9一 个圆形探测器用于目标跟踪9对发动机尾喷口探测距 离大于30 k m9对高空高速目标具有全方位探测能力o
苏-27售华秘闻:中国参谋酒桌上灌爬17名俄罗斯将军!

对华军售潜在的获利数字,让困境中的前苏联首脑感到阵阵眩晕……最后的较量是在酒桌上进行的。
“中国的空海军是用来对付苏联人的,但目前着眼点是中国统一。
中国统一!无论是采用什么形式,关键是要有力量,这一点上不能自我欺骗。
”早在北京决心发动惩越战争前的1978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说道。
邓的讲话迅速传到了莫斯科。
时任苏军情报总局局长的伊瓦舒京大将在呈交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报告中指出:邓的讲话中除了一贯反苏的陈词滥调之外,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转机,因为过去北京一直将莫斯科视为“最主要也是最凶恶”的敌人。
此时莫斯科意识到,在毛泽东去世后,北京将有可能对僵化过时的反苏政策做出适当的修正。
中苏军售的口子可能再度开启,巨大的蛋糕面前,苏联米格和苏霍伊两大战斗机制造设计集团开始了明争暗斗。
“商机”乍现1985年以后,苏军总参情报总局(GRU)和外交部通过各种手段截获的中国武装力量和学术界的内部资料中,争取“早日实现战略重心南移”,和“关注东南沿海及南中国海方向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等字眼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密集。
1989年夏天,中国与美国和西方的武器技术合作全面陷入了困境。
而此时苏联也处于经济衰退之中,需要外汇来维持基本运转,这使得两国军事技术合作有了相互需求的基础。
其实,早在中美关系破裂前莫斯科就已经向北京伸出了橄榄枝。
根据收藏于俄罗斯对外政策档案馆和俄联邦国防部中央档案馆的资料显示,在1990年进行恢复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的前期准备时,军事研究部门全面考察论证过中国空军的发展状况。
苏联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奥列格·巴克拉诺夫提交政治局的报告中强调,按照中国空军的规模和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预计中国军队将可能需要至少5个师的苏制米格-29型歼击机才能形成有效的作战规模,这样的话军事工业综合体将获得将近28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对华军售商机潜在的获利数字,让困境中的苏联首脑感到阵阵眩晕……曾担任下戈诺德“雄鹰”飞机制造厂(米格公司)总经理的尼古拉·斯科勃林至今仍记忆深刻。
中国车牌号的识别:

中国车牌号的识别:军车牌:现行军车牌称为"97式",格式是甲A-12345第一部分为中文"天干地支",代表解放军军种序列:甲――解放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乙――集团军丙――通信和运输己――沈阳军区庚――北京军区辛――兰州军区壬――济南军区寅――南京军区辰――成都军区戍――广州军区午――空军未――海军申――总装备部第二部分为英文字母,代表下属分类(不全):A――司令部、总部B――政治部C――后勤部D――装备部G――省军区H――仓库、干休所K――驻当地铁路、航空、水运单位军代处P――医院及医卫院校S――后勤工厂第三部分五位数字就是军事秘密了,不过省军区第一位是序号,如广州军区下辖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各省军区分别是"戍G"1、2、3、4、5字头。
武警车牌:"97式"武警车牌格式是:WJ18-12345第一部分WJ代表"武警"第二部分两位数为省市区代码:01――武警总部02――河北省03――内蒙古自治区04――山西省05――辽宁省06――吉林省07――黑龙江省08――上海市09――江苏省10――浙江省11――安徽省12――江西省13――福建省14――山东省15――广东省16――广西壮族自治区17――湖北省18――湖南省19――河南省20――四川省21――云南省22――贵州省23――陕西省24――甘肃省25――青海省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7――宁夏回族自治区28――天津市29――西藏自治区30――海南省31――北京市32――重庆市第三部分五位号码,首位代表武警序列,首位为数字的为内务部队,"消"为消防部队,"边"为边防部队,"通"为交通部队,"森"为森林部队,"金"为黄金部队,"警"为警卫部队,"电"为水电部队各地区牌照代号:北京市(京)京A、京C、京E、京F、北京市(城区),京G 北京市(远郊区),京B 出租车,京Opol.ice天津市(津)津A、津B、津C、天津市,津E 出租车上海市(沪)沪A、沪B、沪D 上海市区,沪C 远郊区重庆市(渝)渝A 重庆市区(江南),渝B 重庆市区(江北),渝C 永川区,渝F 万州区,渝G 涪陵区,渝H 黔江区河北省(冀)冀A 石家庄,冀B 唐山,冀C 秦皇岛,冀D 邯郸,冀E 邢台,冀F 保定,冀G 张家口,冀H 承德,冀J 沧州,冀R 廊坊,冀T 衡水河南省(豫)豫A 郑州,豫B 开封,豫C 洛阳,豫D 平顶山,豫E 安阳,豫F 鹤壁,豫G 新乡,豫H 焦作,豫J 濮阳,豫K 许昌,豫L 漯河,豫M 三门峡,豫N 商丘,豫P 周口,豫Q 驻马店,豫R 南阳,豫S 信阳,豫U 济源云南省(云)云A 昆明,云B 东川,云C 昭通,云D 曲靖,云E 楚雄彝族,云F 玉溪,云G 红河哈尼族,云H 文山壮族苗,云J 思茅,云L 大理白族,云K 西双版纳,云M 保山,云N 德宏傣族,云P 丽江,云Q 怒江傈族,云R 迪庆藏族,云S 临沧辽宁省(辽)辽A 沈阳,辽B 大连,辽C 鞍山,辽D 抚顺,辽E 本溪,辽F 丹东,辽G 锦州,辽H 营口,辽J 阜新,辽K 辽阳,辽L 盘锦,辽M 铁岭,辽N 朝阳,辽P 葫芦岛,辽V 省直机关黑龙江省(黑)黑A 哈尔滨,黑B 齐齐哈尔,黑C 牡丹江,黑D 佳木斯,黑E 大庆,黑F 伊春,黑G 鸡西,黑H 鹤岗,黑J 双鸭山,黑K 七台河,黑L 松花江行署,黑M 绥化,黑N 黑河,黑P 大兴安岭湖南省(湘)湘A 长沙,湘B 株洲,湘C 湘潭,湘D 衡阳,湘E 邵阳,湘F 岳阳,湘G 大庸,湘H 益阳,湘J 常德,湘K 娄底,湘L 郴州,湘M 零陵,湘N怀化,湘P 湘西州安徽省(皖)皖A 合肥,皖B 芜湖,皖C 蚌埠,皖D 淮南,皖E 马鞍山,皖F 淮北,皖G 铜陵,皖H 安庆,皖J 黄山,皖K 阜阳,皖L 宿州,皖M 滁州,皖N 六安,皖P 宣城,皖Q 巢湖,皖R 池州山东省(鲁)鲁A 济南,鲁B 青岛,鲁C 淄博,鲁D 枣庄,鲁E 东营,鲁F 烟台,鲁G 潍坊,鲁H 济宁,鲁J 泰安,鲁K 威海,鲁L 日照,鲁M是滨州,鲁S是莱芜。
中国武器标记

中国武器标记东北虎、飞鲨、大红鹰,中国战机身上这些动物图案的标记。
歼15舰载机,大家都知道它的绰号叫“飞鲨”,原因是它的垂尾上画有一条鲨鱼,早期甚至连座舱下方也有鲨鱼的图案,能上天,也能下海,可谓非常形象了。
而这在我国战机中似乎比较罕见,是个另类,以至于有媒体说,歼15是我国第一种画上动物图案的战机。
实际上,并非如此。
早期型歼15垂尾和座舱下方都有鲨鱼图案,服役版歼15只保留了垂尾的鲨鱼图案,座舱下方变成了海军军旗。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接收装备首批苏27的时候,机身上除了鲜红醒目的八一军徽和机号之外,还会画上各部队的徽章。
这一时期的徽章大多是盾形或者圆形的,中间有动物图案,比如空2师的红星双翼加城墙标志。
空2师的苏27,垂尾上有该师的盾形徽章,空2师的苏27战机。
比较特殊的是空一师,作为我国空军组建的第一支部队和王牌中的王牌,它采用的是东北虎虎头形象。
不过有关空一师战机徽章的图片较少,目前只找到一张歼8II战机的进气道外侧画有这一独特标志的图片。
歼8上的空一师标志,空一师的虎头图案。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进一步改革,涌现出许多王牌部队,比如大家最为熟悉的南部战区“大红鹰”旅,他装备的歼10战机,在垂尾和座舱下方画上了一个鹰头标志,配色比较斑斓,识别度非常高。
大红鹰旅的歼10战机,大红鹰部队的歼10和泰国鹰狮战机编队。
大红鹰部队到底是团、是旅,还是师?其实,“大红鹰”旅并不是唯一在机身上画上动物图案的,我国空军还有“金鹰”师、“贺兰雄狮”部队、“霹雳”中队等王牌部队,他们的标志徽章也各具特色。
特别是“金鹰”师,将鹰头图案和空军第33师的阿拉伯数字33融合在一起,设计感很强。
而自今年3月空军公布新的《空军飞机涂装及标识喷涂规定(试行)》以来,低可视涂装成为空军战机的统一标准,除了将战机的八一军徽和机号进行低可视处理之外,我们发现连机身上的部队徽章也去掉了彩色,比如“”大红鹰”旅的鹰头标志,就从五彩斑斓变成了灰色,显得实战的气氛一下就上来了。
前苏联苏-27重型战斗机发展史

前苏联苏-27战斗机发展史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军迷都将米格战斗看成苏联战斗机的嫡系,也知道米格战斗机才是真正的苏联战斗机,这是因为从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的主力战斗机基本上都以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为主的战斗机为主,比如说我国大量装备歼-6和歼-7,他们仿制于米格-19和米格-21战斗机。
但是,在前苏联国内,除了歼击轰炸机有出口外,苏伊霍设计局当时的主要产品是针对前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苏-9、苏-15截击机也从未出口,西方对它们的了解也很少。
到了SU-27的时候,情况也差不多。
西方最早是通过军用侦察卫星拍到了几张非常模糊的照片(以当时的技术,想照的清楚些是不可能的),发现其中一架外形与美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有些相似的重型歼击机,根据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西方专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这是一架大型变后掠翼战机(判断错误),装有能下视下射的雷达(难得正确),能发现20个远距目标的同时跟踪攻击其中的4个(继续错误)。
他们把这个飞机命名为拉明K,同时起了个“侧卫”的绰号。
直到1985年8月,前苏联电视台用几个画面向观众介绍了早期SU-27的原型机T-10的试飞过程。
西方的专家们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战机肯定不是变后掠翼的!飞行性能有可能很先进!基于立场和争取更多预算的目的,这些专家不停的夸大这种未知名战机的性能,但到底这战机的实际性能如何,直到1987年9月13日,西方才有幸一睹它的部分真容。
SU-27重型歼击机的研制过程进入1970年代后期,前苏联空军受到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全新一代战机的强有力挑战,尤其是在几次中东战争中,苏式战机并未能在空战中压倒以色列空军的法制和美制战机(板子当然不能全打在苏式战机的身上,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斗意志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的歼6战绩就是例子)。
这种情况进入1980年代后,非但没有得到改善,相反随着美国F15/16战斗机的成熟和出口,变得更加严重。
企业宝介绍

企业宝产品介绍作为企业的领导,您是否经常被如下问题所困扰:1.企业所在的行业未来发展和市场行情怎么样?如何开拓市场?2. 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最近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搞了哪些市场活动?研发了哪些新产品?3. 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是领先还是落后?需要技术创新吗?4. 国家政府及行业中有哪些利好政策我可以享受?5. 针对我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用户对哪些服务满意,对哪些服务不满意?6. 我们的合作伙伴发展怎样?供应的货物质量有问题吗?……如果您真的有这样的问题,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平台具有实时跟踪国际前沿、深度挖掘最新技术、高效分析信息规律、快速筛选情报和知识的能力。
并专门针对企业研制了具有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竞争情报和政策信息能力的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产品——“企业宝”。
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是在格微软件几十年来积累的技术基础、资源基础和人才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企业行程12万公里,历经“从云到雨,如履薄冰”的艰辛历程,融合当代大数据最前沿技术——比特能技术搭建而成。
是国家863、973、国防基础科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的项目,获得过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航空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现在为国内万户企业提供在线服务一、帮助企业市场开拓——市场通掌握市场现况,跟踪市场前沿,预测市场未来通过数百万个信息采集机器人,开拓数以亿计的企业产品市场信息通道,实时跟踪市场商情,分析市场动态,挖掘市场商机。
企业只要提出需求,大数据平台就可以像雷达一样根据需求,准时扫描全球相关市场信息,加工筛选各种市场需求信息,诸如市场招标、市场采购、工程配套、进出口等;分析行业动态、全产品链、新产品发展和客户管理等市场前沿;挖掘潜在市场需求,预测国内外产品市场发展趋势。
为企业提供完整的市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如上图,通过总数一栏,我们可以直观比较分析出近期市场需求中,矿山“给料机”、“搅拌机”、“磁选机”需求信息最多,说明这些产品近期市场较热,反之,洗矿机、圆筒混合机数据量最小,说明市场较为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的苏-27“侧卫”式战斗机自1977年5月20首飞成功,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已发展出一个已有相当规模的“侧卫”家族,旗下成员十余个,并在不断发展。
这里也反应出前苏联“一机多型”的设计风格。
现将“侧卫家族”各机型的外部特征和常见的编号略作整理,以便大家辨别型号和模型制作。
苏-27、苏-27S、苏-27SK、苏-27SMK
苏-27首次公开亮相是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随后在许多航展上都可以看到成双出现的两架苏-27。
一架是编号为388的苏-27(普加乔夫座机),另一架是编号为389的双座苏-27UB,这两架飞机可视作苏-27及苏-27UB的标准版。
现在参加航展的多是“侧卫”家族的其它成员。
我们还能在航展上看到的标准苏-27,有“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和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
这些苏-27,往往是以“CLEAN”的结构参展航展,即不搭载机载武器装备。
并肩飞行的388号苏-27和389号苏-27UB,是最先公开展示的苏-27
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两架苏-27/“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 以后的苏-27S、SK、SMK等,是苏-27的改型或出口型。
苏-27UB、苏-30、苏-30MK、苏-30MKK、苏-30MKI
苏-30是在苏-27UB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称为苏-27UP,后正式命名为苏-30,是苏-30家族中最初的成员。
不仅在名称上能看到苏-27UB的影子,而且在外型上与苏-27UB唯一的明显区别是:红外探测仪的位置向右偏。
当年卖给印度空军的,就是这种苏-30,出口编号苏-30K。
经常公开展示的这种苏-30的编号是52、54。
苏-30MK,为苏-30K的改进型,它与苏-30的外型区别也仅在于取消了进气口两侧的短翼状天线。
已出席过航展的苏-30MK编号为603,有着别致的断裂迷彩。
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雷达告警接受机),自苏-30MK往后的型号里全都被取消
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
苏-30MKK,便是我军大量装备的苏-30机种,出席2000年珠海航展的是502号机。
从该型开始往后的苏-30系列机种都装备双轮前起落架。
苏-30MKK明显区别于其它苏-30机种的特征是:使用了苏-35/37一样的不削尖垂尾,也是至今为止,苏-30家族中唯一拥有平顶垂尾的机种。
其垂尾顶部未削尖
我国空军装备的Su-30MKK
苏-30MKI,是现今苏-30家族发展的顶尖型号,是第一种装备三面翼和矢量发动机的苏-30家族成员,
也是“侧卫”家族中唯一拥有三面翼和矢量发动机的串列双座机型。
所以在外型上易于辨别。
最先亮相的
01号机,由于在1999年的巴黎航展上给K-36弹射座椅作广告,上演了弹射大展而坠地。
现在常在天上飞
的苏-30MKI是06号机。
1999年出席巴黎航展的苏-30MKI 01号机于起飞前最后一张照片,在随后的飞行表演中上演的弹射大展而坠毁,飞行员跳伞逃生
苏-27IB、苏-34、苏-32FN
后两者都是从苏-27IB发展而来的,三者在外型上与”侧卫”家族其它成员区别明显:并列双座、扁平颇似鸭嘴兽的机首。
但这三者之间,外型差异不大。
如果仔细比较三者的侧面图,可发现机首下垂幅度稍有不同,但利用这一特征在辨别图片时,会很困难。
苏-27IB在地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其使用的是单轮主起落架,而不是苏-34和苏-32FN那种小车式双轮主起落架。
在飞行状态中,起落架收了起来,我们还可以观察它的尾锥:和标准的-27没多大区别,由于,没装后视雷达的原故,所以不像那两者尾锥那样粗壮(小样,上天我就不认识你啦!?看完尾锥照样认识你!)。
笔者手中所有图片中的苏-27IB只有一个编号:42。
准备起飞的苏-27IB,注意它的单轮主起落架是其区别于苏-34和苏-32FN的主要特征之一
苏-32FN的双轮小车式主起落架的姿态很独特
作垂直爬升的苏-27IB,这张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尾锥与标准的苏-27区别不大
苏-32FN的尾锥明显要比标准的苏-27长和粗壮得多
在苏27家族中,要数苏-34和苏-32FN最像孪生兄弟难以区分,事实上,苏-34和苏-32FN只是因在作战任务有异而内部设备上有所不同,苏-32FN更强调对海作战能力。
而两者在外型没什么区别,如果从识别表中看,它们的主要外型特征完全相同。
干脆我告诉你编号拿着对吧:现有的苏-34图片上显示:它们全都来自同一架编号为43的苏-34,而且拍摄地点全不在航展上。
据说苏-34的机密程度仅次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S-37“金雕”,所以极少抛头露面。
但是,始终不景气的经济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允许它的航空工业对外出售先进作战飞机,苏-32FN也在其中之列。
经常有编号为44-343和45-349两架苏-32FN光顾航展,期待能获得海外订单。
机库里兄弟一样的苏-23FN和苏-34,外面的一架是苏-32FN,里面的是苏-34
静卧雪地机场的苏-34,这架编号为43的苏-34是我们能看到的唯一的苏-34,注意它的双轮小车式主起落架
随便说一句,苏-27IB、苏-34、苏-32FN的风档前都没有红外探测仪,机腹尾部都没有尾鳍翼,这也是其它”侧卫”家族成员不具备的特征。
注意机身后下方没有尾鳍翼
苏-27K/33、苏-33UB、苏-35、苏-37
苏-27K是苏-27的海军型,服役后称为苏-33,西方赋名“海侧卫”,是“侧卫”家族中第一个拥有三面翼的机种。
在航展停机坪上的“海侧卫”很显眼,作为舰载机,它的机翼,连尾翼都能向上折起,一眼就能认出来。
不过苏-33并不是“侧卫”家族中唯一的舰载机种,还有一种并列双座的舰载教练机,名为苏-33UB,这种飞机虽然也是并列双座,但还是保持了和苏-33差不多的机首,红外探测仪位于风档前中间的位置,这两点加一起,在“侧卫”家族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苏-33UB于1999年由英雄试飞员普加乔夫首飞成功,至今还未参加过航展。
该机性能优异,不仅可用于教练,功能扩展潜力极大,有望成为不可多得的多功能战斗机。
在“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滑行的苏-27K(苏-33)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的苏-33UB
如果苏-33、苏-35在空中并飞,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样,都是单座三面翼布局,但细小的地方也可作区别:苏-35取消了习惯位于机首顶端的空速管,垂尾顶端为了安装天线也未削尖。
而苏-33的空速管仍在机首,使用削尖的垂尾。
有一架编号为701的苏-35的原型机(苏-27M)陈列在俄罗斯的莫尼诺航空博物管的露天停机坪上。
经常参加航展的苏-35编号为703-350,还有一架编号为709,它的迷彩和711号苏-37很相似。
陈列的莫尼诺航空博物馆中的苏-35原型机——苏-27M,尽管使用的三面翼,但垂尾仍是那种削了尖的垂尾,这和正式定型的苏-35不同
攻角慢飞中的703号苏-35,注意其机首顶端已没有空速管。
注意将下文中提到的机背天线后方的凸起物
709号苏-35,其使用的迷彩与711号苏-37很相似。
注意将下文中提到的机背天线后方的凸起物如果不给提示,你也能从前方或下方分辨出苏-35和苏-37的话,那么我要怀疑你是苏霍伊工厂里造飞机的。
简单地说,苏-37就是换上矢量发动机的苏-35,外型上除尾喷管外,只有一个很小的特征可供分辨,就是在苏-35座舱后面那根向后倾斜的天线后方,有一个像灯一样的凸起物,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反正在苏-37相同的位置上没这个东西。
711号苏-37,注意比较在机背天线后方,并没有苏-35那样的凸起物
苏-37的矢量发动机喷管
很多消息称:在双垂尾外侧涂有711编号的那架苏-37,是唯一的一架苏-37。
实际上,至今我们也只看到那么一架苏-37,所以在没出现第二架苏-37之前,记住711和迷彩,就足以不会搞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