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课件公开课讲解
合集下载
《溶液的形成》课件

碘
几乎不溶于水
B
水高锰酸钾 可以溶解来自C汽油碘
可以溶解
D
汽油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于汽油
结论:汽油、酒精等可以作溶剂。
A
水
碘
几乎不溶于水
B
水
高锰酸钾 可以溶解
C
汽油
碘
可以溶解
D
汽油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于汽油
拓展
通过比较实验A、B或实验C、D中的现 象,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在相同的溶剂中不同的溶质溶解性不同
A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练习一: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想一想:
溶剂只可以是水吗?
探究实验二
组 溶剂各取 别 (2~3mL)
A
水
溶质
现象
各取1小粒
探究实验三
向滴加红墨水的水中(红墨水是为了显色,便于观察)的 试管中,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 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溶剂
水 5mL
溶质
乙醇 2mL
振荡 前现
象
分层
振荡 后现
象
不分层
静置 后现
象
不分层
结论
两者能 互溶
综合实验二、三我们可以得出:
1、溶剂有多种(水、汽油等),水是一种 常用的溶剂。
2、可以作为溶质的( D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3、把少量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有(BD)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人教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18页
结论
物质在溶解时假如发生了化学改变,那么在充足反应后所形 成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物质。析出沉淀和或 逸散气体不是溶质,普通水就是溶剂。
练一练
锌粒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足反应 后溶液,溶质和溶剂又分别是什 么呢?
第19页
4、溶液名称 (1)全称:(溶质)(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水溶液,碘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第1页
本节内容 •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概念; •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第2页
复习
1、混合物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物质叫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是: 铁合金、海水、空气、红磷、高锰酸钾、石油、
稀硫酸
铁合金、海水、空气、石油、 稀硫酸
第3页
新课导入
生活中纯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澄清透明河水、井水呢? 是混合物。由于它们里面除了有水外还溶解了许多我们看 不见其它物质。那么水里面溶解了其它物质后得到混合物 应当叫做什么呢?
C:A= B
D: 不能拟定
第25页
知识总结
一、溶液
1、定义: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个物质里,形 成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液特性:
(1)均一性:各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构成不会改变
溶质: 被溶解物质
2、构成: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V溶液≠V溶质+V溶剂
3、把一杯很甜糖水加一定量水减少甜度,其中不变是
( )B
A、溶液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剂质量; D、都不变;
第24页
4、能够作为溶质( D)
结论
物质在溶解时假如发生了化学改变,那么在充足反应后所形 成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物质。析出沉淀和或 逸散气体不是溶质,普通水就是溶剂。
练一练
锌粒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足反应 后溶液,溶质和溶剂又分别是什 么呢?
第19页
4、溶液名称 (1)全称:(溶质)(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水溶液,碘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第1页
本节内容 •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概念; •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第2页
复习
1、混合物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物质叫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是: 铁合金、海水、空气、红磷、高锰酸钾、石油、
稀硫酸
铁合金、海水、空气、石油、 稀硫酸
第3页
新课导入
生活中纯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澄清透明河水、井水呢? 是混合物。由于它们里面除了有水外还溶解了许多我们看 不见其它物质。那么水里面溶解了其它物质后得到混合物 应当叫做什么呢?
C:A= B
D: 不能拟定
第25页
知识总结
一、溶液
1、定义: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个物质里,形 成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液特性:
(1)均一性:各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构成不会改变
溶质: 被溶解物质
2、构成: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V溶液≠V溶质+V溶剂
3、把一杯很甜糖水加一定量水减少甜度,其中不变是
( )B
A、溶液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剂质量; D、都不变;
第24页
4、能够作为溶质( D)
溶液的形成课件

溶解平衡可以通过温度、压力等条件来调节,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溶解平衡的状态和溶解 度的大小。
02 溶液的种类和特性
溶液的种类
均一溶液
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 性质完全相同,无任何
差异。
非均一溶液
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 性质不完全相同,存在
差异。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 溶剂中达到溶解度的极
限,不能再溶解。
溶解的速率取决于溶质分子的 扩散速度和溶剂分子的运动速 度。
溶解的过程
溶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物质的 分散、物质的溶解和物质的均匀混合。
在溶解阶段,固体溶质颗粒完全被溶 剂分子所包围,形成分子或离子状态, 这一过程需要能量来克服溶质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力。
在分散阶段,固体溶质颗粒在溶剂中 分散成更小的颗粒,这一过程可以通 过搅拌或研磨实现。
质量浓度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质量,单位为g/L。
物质的量浓度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L。
质量分数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 值,无单位。
体积分数
表示溶质体积与溶液体积的比 值,无单位。
03 溶液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食品加工
溶液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 用,如糖水、盐水、果汁 等。
生态系统的维持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 循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更新。
气候的影响
水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有重要影响,如降雨量、湿 度等气候因素都与水循环密切相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水体的溶解物质
水体中的溶解物质主要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气体等,它们的含量 和种类对水体的化学性质和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02 溶液的种类和特性
溶液的种类
均一溶液
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 性质完全相同,无任何
差异。
非均一溶液
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 性质不完全相同,存在
差异。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 溶剂中达到溶解度的极
限,不能再溶解。
溶解的速率取决于溶质分子的 扩散速度和溶剂分子的运动速 度。
溶解的过程
溶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物质的 分散、物质的溶解和物质的均匀混合。
在溶解阶段,固体溶质颗粒完全被溶 剂分子所包围,形成分子或离子状态, 这一过程需要能量来克服溶质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力。
在分散阶段,固体溶质颗粒在溶剂中 分散成更小的颗粒,这一过程可以通 过搅拌或研磨实现。
质量浓度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质量,单位为g/L。
物质的量浓度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L。
质量分数
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 值,无单位。
体积分数
表示溶质体积与溶液体积的比 值,无单位。
03 溶液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食品加工
溶液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 用,如糖水、盐水、果汁 等。
生态系统的维持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 循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更新。
气候的影响
水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有重要影响,如降雨量、湿 度等气候因素都与水循环密切相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水体的溶解物质
水体中的溶解物质主要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气体等,它们的含量 和种类对水体的化学性质和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潘冬子怎样顺利的过了关卡?
红军派了十来岁的儿童团员潘冬子和一位老 大买爷到下食山盐买后食,盐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 中,扮作上山砍柴人来到了关卡前,冬子一看,才知 于是他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并顺利 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 地通过了关卡。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溶解,溶液呈棕色 几乎不溶
【结论】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②通过实验1、3或者2、4可知:__同__种__溶质在不同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③通过实验1、2或者3、4可知:__不__同__溶质在同种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只要水分不蒸发,温 度不改变,蔗糖与水 不会分离
稳定性
你能够总结出
溶液的概念吗
一
溶液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任何一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 度、浓度、性质等)
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量、压强), 溶质不会从溶剂分离出来
一
溶液
组成
溶质加溶剂,溶解得溶液
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溶液的形成
一 实验9-1 蔗糖溶于水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蔗糖溶于水
氯化钠溶于水
Question
1 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杯子里都有什么物质?
蔗糖溶液
混合物
溶液的形成课ppt课件

讨论: 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溶剂是什么? 2、我们在实验中曾用过哪些溶液? 3、据生活实例,你知道溶液哪些用途?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
和B处密度的大小( C )
A: A > B B: A < B
C: A= B
D: 不能确定
A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
非水物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思考:溶质的状态可以是 气体、固体、液 体。 溶剂只能是水吗?
不一定、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4、溶液的名称
(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3)俗称: 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 (3)混合物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2、组成: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实验9-2]
结论: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2、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分层 混合均匀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 NaCl、NH4NO3、NaOH。
1.实验方案:
(1)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倒入一定质 量的水,然后测出水温
(2)分别将一定量的三种固体放入 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并测出温度
2.实验简图:
(3)比较前后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第29页表格.
物质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教学课件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问: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溶剂吗? 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实验9-2】P27(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关系)
编号 1 溶剂 水 溶质 碘 现 象
2
3 4
水
汽油 汽油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碘几乎不溶于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呈紫红色 碘溶于汽油,溶液呈棕色
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结论: 由1、2、3、4可得水、汽油都可以做溶剂 [1、2]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1、3]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相同,说明了溶液的均一性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问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 说明了什么? 不分离,说明溶液的稳定性 问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溶液是混合物 通过上面的问题,大家试着概括一下什么叫做溶液?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 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
第二课时
问: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剂
溶 质 乙 醇
振荡Hale Waihona Puke 现 象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
论
水
分层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倒掉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水和 植物 油
水和 植物 油及 洗涤 剂
形成乳 液体 液体 状浑浊 分层 分层 液体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

3、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C )
A、豆浆 B、泥水 C、稀盐酸 D、牛奶
实验探究
知识点三、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提出问题】NaCl、NaOH、NH4NO3溶于水是吸收热量 还是放出热量? 【设计实验】取三个烧杯,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别加入 NaCl、NaOH、NH4NO3三种物质使其完全溶于水中,再 用温度计先后测量液体的温度。
溶液形成的微观构成
4、[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 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 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碘
碘
高锰 酸钾
高锰 酸钾
水
汽油
水
汽油
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①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升高 , 放出热量; ②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降低 , 吸收热量; ③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不变 ,热量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
【问题】衣服上、餐具上沾上了油污,怎样洗干净? 用汽油洗: 汽油可以溶解油污
常用方法
用洗洁精洗: ?
实验探究
探讨 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知识点二: 1、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气体
液体
固+液
固体
液体
液+液
无水
量少
量多
有水
非水物
水
2、溶液的名称
①全称:(溶质)的 (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②简称:溶剂为水时,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A、豆浆 B、泥水 C、稀盐酸 D、牛奶
实验探究
知识点三、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提出问题】NaCl、NaOH、NH4NO3溶于水是吸收热量 还是放出热量? 【设计实验】取三个烧杯,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别加入 NaCl、NaOH、NH4NO3三种物质使其完全溶于水中,再 用温度计先后测量液体的温度。
溶液形成的微观构成
4、[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 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 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碘
碘
高锰 酸钾
高锰 酸钾
水
汽油
水
汽油
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①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升高 , 放出热量; ②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降低 , 吸收热量; ③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不变 ,热量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
【问题】衣服上、餐具上沾上了油污,怎样洗干净? 用汽油洗: 汽油可以溶解油污
常用方法
用洗洁精洗: ?
实验探究
探讨 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知识点二: 1、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气体
液体
固+液
固体
液体
液+液
无水
量少
量多
有水
非水物
水
2、溶液的名称
①全称:(溶质)的 (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②简称:溶剂为水时,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探究试验三:水和乙醇能够互溶
吗?
溶 溶质 振荡前 震荡后现 静置
剂
现象
象
后现
象
结论
水 酒精 分层 均匀混合 不分 乙醇和水
层
互溶
第17页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拟定?
体系 气+液
溶质
气体
溶剂
液体
固+液
固体
液体
液+液 无水 量少 量多
有水 非水物
水
第18页
溶液用途
医药用具
无土栽培植物 在营养液中
第19页
第2页
第二部分简介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通 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试验方案并绘制简 图,试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吸热或放 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但使 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形成有一定难度, 故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动画模拟解说,并注 意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第3页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 (1)理解溶质、溶剂、溶液基本概念。 (2)结识溶液基本特性是均一性、稳定性。 (3)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溶液形 成
第1页
溶一液、是物教质共材存地一个位状和态,作是用中学:化学碰
到一类分散体系。在下一单元里将要学习常见 酸和碱,相关它们之间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 液里进行,要学好这些内容,就很有必要要求 学生系统地掌握溶液相关知识,因此本单元教 学也正好为下一单元学习提供知识准备。
本课题是相关溶液初步知识。第一部分主 要是使 学生在宏观上结识溶液特性,从微观 上结识溶液是溶 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 溶剂中形成均一体系。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 一个相关溶液较为科学概念,进而结识溶质、 溶剂及辨证关系。最后通过试验简朴简介了乳 化现象 ,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气体、固体是溶质。
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多--溶剂;少--溶质
液-液互溶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酒精、汽油也可作溶剂
明确:
①清澈透明,但不一定是无色。 ②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 是分子扩散,也可是离子。 ③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④溶液不一定都是液态的,如空气可看作是 气态溶液,合金可看作是固态溶液。 5 溶液中未溶解掉的部分不能视为溶质。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3、溶液的组成: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如:水、酒精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即: m(溶液)=m(溶剂)+m(溶质)
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原因: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探讨: 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 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溶质
溶剂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是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2)均一性
(3)稳定性
混合物:溶液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
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一样
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无论放置多 久,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发生改变
交流与总结
可以有多种
溶质
被溶解 的物 质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只有一种
分散到
另一种 物 质
能溶解其他 物质的物质
溶剂
固体、液体、气体
均一、稳 定 的 混合物
溶质
混合物
组成 溶液 特征 均一性
溶剂
稳定性
一般水是溶剂
m(溶液)=m(溶剂)+m(溶质)
V(溶液)=V(溶质)+V(溶剂)
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 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
第三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授课人:丁良锐
探究实验
药品:食盐 蔗糖 硫酸铜晶体 蒸馏水 仪器:烧杯(四支)
食盐+水 蔗糖+水 硫酸铜+水
现象 固体消失 固体消失 固体消失
形成什么 无色透明 无色透明 蓝色透明 的液体 的液体 的液体
结论:食盐、蔗糖、硫酸铜晶体这三种固体都溶
于水、振荡不浑浊,静置不分层。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判断:
1.40mlL酒精跟60mL水混合一定得到100mL溶 液。 2.溶液一定是液体。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 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5.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两者混在一起, 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空气 是不是溶液?由此,你对溶液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
不一定。如CuSO4溶液是蓝色。
空气中氮气、氧气均一的混合在一起,因此,空气是一
种溶液。
判断溶液,切记把握溶液的基本特征为混 合物且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课堂练习: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酒
0.9%的生理盐水 75%的酒精 80mL酒精和20mL 水形成的溶液
稀盐酸
溶质
硫酸铜 碘
氯化钠 酒精
酒精
氯化氢
溶剂
水 酒精
水 水
水
水
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 度的大小( C )
A:A > B C:A= B
B: A < B D: 不能确定
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
A 年时间后,KNO3将( B ) B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6、溶液的用途
A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化学试剂
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分别配成溶液,把两种溶 液混合后,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了,所以反应速 率加快。
6、溶液的用途
医药用品
无土栽培的植物在营养液中
B动植物养料的获得要变成 溶液才能被吸收利用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那么 只能用水做溶剂吗?
想一想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5、溶液是如何命名的?
(1)全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2)简称:若溶剂为水,可直接读(溶质)溶液。 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3)俗称: 如,糖水、碘酒、石灰水、盐酸
1.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层是相同的 D.无法确定
2.溶液一定是( D )
A.单质 C.纯净物
B.化合物 D.混合物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D.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四)作业:
课本62面在线测试
课本71面知识应用1、2、3、4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溶液,说出其
中的溶质和溶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