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总结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离子反应有哪些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离子反应有哪些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离子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整个化学课程的多个方面。
离子反应不仅在理论知识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和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也具有关键作用。
那么,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离子反应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酸碱中和反应是最为常见和基础的离子反应之一。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的反应:HCl + NaOH = NaCl +H₂O,其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H⁺+ OH⁻= H₂O 。
在这个反应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再比如硫酸(H₂SO₄)和氢氧化钡(Ba(OH)₂)的反应:H₂SO₄+ Ba(OH)₂= BaSO₄↓ + 2H₂O 。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₄²⁻+ Ba²⁺+ 2OH⁻= BaSO₄↓ + 2H₂O 。
这个反应中,不仅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中和,还有硫酸根离子(SO₄²⁻)和钡离子(Ba²⁺)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沉淀反应也是常见的离子反应类型。
比如硫酸铜(CuSO₄)溶液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反应:CuSO₄+ 2NaOH = Cu(OH)₂↓ +Na₂SO₄,离子方程式为 Cu²⁺+ 2OH⁻= Cu(OH)₂↓ ,生成了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还有氯化钡(BaCl₂)溶液和硫酸钠(Na₂SO₄)溶液的反应:BaCl₂+ Na₂SO₄= BaSO₄↓ + 2NaCl ,离子方程式为 Ba²⁺+SO₄²⁻= BaSO₄↓ ,产生了白色的硫酸钡沉淀。
氧化还原反应中也存在离子反应。
例如,铁(Fe)与硫酸铜(CuSO₄)溶液的反应:Fe + CuSO₄= FeSO₄+ Cu ,离子方程式为 Fe + Cu²⁺= Fe²⁺+ Cu ,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Fe²⁺),铜离子(Cu²⁺)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
离子方程式高考知识点总结

离子方程式高考知识点总结离子方程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描述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它在高考化学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
学好离子方程式不仅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机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离子方程式的相关知识进行综述,帮助考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一、离子的概念和离子反应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根据其带电性质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离子反应是指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离子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离子方程式。
在离子方程式中,离子用它们的化学符号表示,右上角的电荷数表示离子的电荷,相反符号的离子会吸引在一起,相同符号的离子会排斥开来。
离子方程式必须保持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离子的总电荷数要保持不变。
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物质和生成物离子方程式中的起始物质是反应的起始物质,在反应中发生转化。
生成物是在反应过程中由起始物质转化而成的物质。
根据反应类型和离子的组成,离子方程式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
1. 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常见的酸碱反应离子方程式形式如下:酸 + 碱→ 盐 + 水其中,酸溶液中的H+离子和碱溶液中的OH-离子相遇形成水。
例如,H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盐和水:HCl + NaOH → NaCl + H2O2.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的转移,即氧化和还原过程。
氧化过程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过程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形式如下: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物 + 还原物其中,氧化剂接收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例如,CuO和H2反应生成Cu和H2O:CuO + H2 → Cu + H2O3. 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离子结合而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物的过程。
常见的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形式如下:阳离子1+ + 阴离子2- → 沉淀物其中,两种离子结合形成的固体沉淀物不可溶于水。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重点总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重点总结)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AgCl↓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3、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2+=2Na++Cu(OH)2↓+H2↑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H2O=4Na++4OH-+O2↑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Ca2++2OH-+2HCO3-+Mg2+=Mg(OH)2↓+CaCO3↓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2HCO3-+Ca2++2OH-=CaCO3↓+2H2O+CO32–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10、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11、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2=CaCO3↓+H2O12、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13、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14、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CaCO3↓+H2O15、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16、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H+=HCO3- 或CO32–+2H+=CO2↑+H2O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OH–=CO32–+H2O18、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19、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NH4++HCO3-+2OH–=NH3↑+CO32–+2H2O。
高三化学离子反应规律和离子方程式书写

高三化学离子反响规律和离子方程式书写一:概括总结(学生达成)1基本观点离子反响在溶液 ( 或融化态 ) 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响统称离子反响。
它包含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两大类。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或融化状态)自己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不可以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在溶液中能所有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它包含大多半的盐类、强酸和强碱。
; 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它包含弱酸(H2SO3、 HF、 HClO)以及弱碱(NH3?H2O)等。
2离子反响规律(仅议论非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反响)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关于复分解反响而言,有以下三种物质之一世成的反响就能进行完整:①更难溶物质;②更难电离的物质;③气态物质。
简言之,复分解反响的方向老是朝着有益于某种离子浓度减少的一方进行。
(1)积淀的生成及转变常有难溶物有:①酸:H2SiO3;②碱: Mg(OH)2、Al(OH) 3、Cu(OH)2、Fe(OH)3等;③盐 :AgCl 、 AgBr 、AgI 、BaCO3、 BaSO4、Ca3(PO4) 2等。
[ 学生练2-1 ]向一支盛有食盐水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使之恰巧反响完整,再加入一些碘化钾晶体后积淀转变黄色,再加入一些硫化钾溶液,积淀又转为黑色。
由此实验判断这三种积淀的溶解度(S)大小关系(B)A. S(AgCl) = S(AgI) = S(Ag2S) B. S(AgCl)> S(AgI) > S(Ag2S)C. S(AgCl)< S(AgI)< S(Ag2S)D.没法判断(2)更弱电解质的生成常有弱电解质有:①弱酸: HF、 H2CO3、 HClO、CH3COOH等;②弱碱: NH3?H2O;③其余: H2O、C6H5OH 等 [ 学生练 2-2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溶液漂白织物时要露置于空气中:Ca(ClO) 2 + CO 2 +H2 O = CaCO3↓+ 2HClO[ 学生练 2-3 ]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中,但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其化学反响方程式是:PbSO4 + 2CH 3COONH4= Pb(CH3 COO)2 + (NH4) 2SO4[ 依据离子反响规律可推测生成的可溶性盐Pb(CH3COO)2应当是难电离的弱电解质才对]当在上述生成的醋酸铅溶液中通入弱电解质硫化氢时,立刻出现黑色积淀(PbS)。
高中重要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总结

高中重要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总结1.钠在空气中被氧化 4Na +O2 = 2Na2O点燃2.钠在氧气中燃烧 2Na + O2 = Na2O23.钠与硫研磨爆炸 2Na + S = Na2S4.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5.钠与乙醇反应 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 H2↑电解6.工业制钠 2NaCl = 2Na + Cl2↑熔融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8.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2Na2O2 + 2SO2 = 2Na2SO410.过氧化钠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4Na2O2+ 4FeCl2+ 6H2O = 4Fe(OH)3↓+ O2↑+8NaCl3Na2O2 + 6FeCl2 + 6H2O = 4Fe(OH)3↓+ 2FeCl3+6NaCl11.向氢硫酸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 H2S + Na2O2 = 2NaOH + S ↓△1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13.碳酸氢钠与强碱反应 HCO3- + OH- = CO32- + H2O14.碳酸氢钠与强酸反应 HCO3- + H+ = CO2↑+ H2O15.碳酸氢钠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Ca2+ +2OH- + 2HCO3- = CaCO3↓+ CO32- +2H2O16.石灰水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a2+ +OH- + HCO3- = CaCO3↓+H2O17.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O32-+CO2 + H2O = 2HCO3-18.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CO32-+ H+ = HCO3-19.向盐酸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CO32-+ 2H+ = H2O+ CO2↑20.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OH- + Ca2+ + HCO3- = CaCO3↓+H2O21.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Ca2++2HCO3-+2OH- = CaCO3↓+ CO32- +2H2O电解22.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点燃23.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 + O2 = 2Li2O24.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Na2S2O3 + 2HCl = 2NaCl + SO2↑+ S↓ +H2O点燃25.镁在氮气中燃烧 3Mg + N2 = Mg3N2点燃26.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 + CO2 = 2MgO + C△27.镁与沸水反应 Mg + 2H2O = Mg(OH)2 + H2↑28.氮化镁与水反应 Mg3N2 + 6H2O = 3Mg(OH)2 + 2NH3↑电解29.工业制镁 MgCl2 = Mg + Cl2↑30.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Mg2+ + 2OH- = Mg(OH)2↓31.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Mg2++2HCO3-+ 4OH-= Mg(OH)2↓+2CO32-+2H2O点燃32.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 + 3O2 = 2Al2O33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高温34.铝热反应 2Al + Fe2O3 = 2Fe + Al2O3△35.铝与硫蒸气反应 2Al + 3S = Al2S336.硫化铝与水反应 Al2S3 + 6H2O = 2Al(OH)3↓+ 3H2S↑37.氧化铝与酸反应 Al2O3 + 6H+ = 2Al3+ + 3H2O38.氧化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Al2O3 + 2OH- = 2AlO2- + H2O39.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 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40.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Al3+ + 3OH- = Al(OH)3↓41.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Al3+ + 4OH- = AlO2- + 2H2O42.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AlO2- + H+ + H2O = Al(OH)3↓4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AlO2- + 4H+ = Al3++ 2H2O44.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 3AlO 2- + Al 3+ + 6H 2O = 4Al (OH )3↓45. 向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Al (OH )3 + 3H + = Al 3+ + 3H 2O46. 向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Al (OH )3 + OH - = AlO 2- + 2H 2O47.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2AlO 2- +CO 2 +3H 2O = 2Al (OH )3↓+ CO 32-48.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AlO 2- +CO 2 +2H 2O = Al (OH )3↓+ HCO 3-49. 氢氧化铝的电离 AlO 2- + H ++ H 2O Al (OH )3 Al 3++ 3OH -50.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3Ba 2++6OH —+3SO 42-+2Al 3+=3BaSO 4↓ +2Al(OH)3↓51.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2Ba 2++4OH —+2SO 42-+Al 3+=2BaSO 4↓+AlO 2-↓+2H 2O 52.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3 = Al 2O 3 + 3H 2O 53. 工业制铝 2Al 2O 3= 4Al + 3O 2 ↑54.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 Fe 3O 455. 铁与硫单质反应 Fe + S = FeS56. 铁与碘单质反应 Fe + I 2 = FeI 257. 铁与液溴反应 2Fe + 3Br 2 = 2FeBr 3 58. 铁与水蒸气反应 3Fe + 4H 2O = Fe 3O 4 + 4H 2 59. 铁与氯气反应 2Fe + 3Cl 2 = 2FeCl 360. 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 2H + = Fe 2+ + H 2↑ 61. 铁与热的浓硫酸反应 2Fe + 6H 2SO 4 (浓)= Fe 2(SO 4)3 + 3SO 2 ↑+ 6H 2O62. 铁与过量的稀硝酸反应 Fe + 4HNO 3 (稀) = Fe (NO 3)3 + NO ↑+ 2H 2O63. 大量的铁粉与少量的稀硝酸反应3Fe + 8HNO 3(稀)= 3Fe (NO 3)2 + 2NO ↑+ 4H 2O64.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Fe+ 2FeCl 3 = 3FeCl 265. 四氧化三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3O 4 + 8H + = 2Fe 3+ + Fe 2+ + 4H 2O△电解 熔融 点燃△H 2O高温点燃△66.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Cl2 + 4HNO3 = 2FeCl3 + Fe(NO3)3+ NO↑+2H2O6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68.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FeCl2 + 2NaOH = Fe(OH)2↓ + 2NaCl69.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 4Fe(OH)2 + O2 + 2H2O = 4 Fe(OH)3△70.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2Fe(OH)3 = Fe2O3 + 3H2O71.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碘酸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72.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 Cl2 = 2FeCl3高温73.工业冶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2O3 + 3CO = 2Fe + 3CO274.向氯化铁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75.向硫化亚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FeS + 2HCl = FeCl2 + H2S↑76.用氯化铁溶液印刷电路板 2FeCl3 + Cu = 2FeCl2 +CuCl277.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2FeCl3 +3Na2CO3+3H2O =2Fe(OH)3↓+6NaCl+3CO2↑78.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2FeCl3 + H2S = 2FeCl2 + 2HCl + S↓79.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2FeCl3 + SO2 + 2H2O = 2FeCl2 + 2HCl + H2SO4点燃80.铜在氯气中燃烧 Cu + Cl2 = CuCl281.氯气少量溶解在水中 Cl2 + H2O = HCl + HClO△82.实验室制氯气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83.氯气与强碱反应 Cl2 + 2OH- = Cl- + ClO- + H2O84.氯气制漂粉精 2Cl2 + 2Ca(OH)2 = Ca(ClO)2 + CaCl2 + 2H2O85.湿润的漂粉精与二氧化碳反应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86.向碘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应 2KI + Cl2 = 2KCl + I287.氯气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 Cl2 + Na2SO3 + H2O = 2HCl + Na2SO488.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Br 2 + 3Cl 2 = 2FeCl 3 + 3Br 289.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 2↑+ 8H 2O90. 氯气与二氧化硫1:1通入水中 Cl 2 + SO 2 + 2H 2O = 2HCl + H 2SO 4 91. 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 2HCl + O 2↑ 92. 向溴水中加入镁粉 Mg + Br 2 = MgBr 293. 氟气与水反应 2F 2 + 2H 2O = 4HF + O 294. 氢氟酸腐蚀玻璃 4HF + SiO 2 = SiF 4 ↑+ 2H 2O95. 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氟化钠溶液 CaCl 2 + 2NaF = CaF 2↓ + 2NaCl 96. 卤化银(X=Cl 、Br 、I)见光分解 2AgCl = 2Ag + Cl 2↑97. 向碘化钾溶液中通入臭氧 2KI + O 3 + H 2O = 2KOH + O 2 + I 2 98. 氢气与硫蒸气反应 H 2 + S = H 2S 99. 金属铜与硫单质反应 2Cu + S = Cu 2S 100. 硫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 3S + 6NaOH = 2Na 2S + Na 2SO 3 + 3H 2O 101. 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H 2O 2 = 2H 2O + O 2↑102.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氢硫酸 H 2O 2 + H 2S = 2H 2O + S ↓103.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 8H 2O104. 向酸性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氯化亚铁溶液 2Fe 2+ + H 2O 2 + 2H + = 2Fe 3+ + 2H 2O 105. 硫化氢受热分解 H 2S = H 2 + S106. 向氢硫酸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2H 2S + SO 2 = 3S ↓ + 2H 2O 107.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2H 2S + 3O 2 = 2SO 2 + 2H 2O 108. 硫化氢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 2H 2S + O 2 = 2S + 2H 2O109. 向氢硫酸中加入醋酸铅溶液 H 2S + (CH 3COO)2Pb = PbS ↓ + 2CH 3COOH光H 2O光△△MnO 2△△点燃点燃110.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H 2S + CuSO 4 = CuS ↓+ H 2SO 4 11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 Na 2SO 3 + H 2SO 4(浓) = Na 2SO 4 + H 2O + SO 2↑ 112. 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化 2H 2SO 3 + O 2 = 2H 2SO 4113. 向溴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Br 2 + SO 2 + 2H 2O = 2HBr + H 2SO 4114. 向湿润的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 C 12H 22O 11 = 12C + 11H 2O115. 铜与浓硫酸反应 Cu + 2H 2SO 4(浓) = CuSO 4 + SO 2↑ + 2H 2O116. 碳与热的浓硫酸反应 C + 2H 2SO 4(浓) = CO 2 ↑+ 2SO 2↑ + 2H 2O 117. 向浓硫酸中通入碘化氢气体 H 2SO 4(浓) + 2HI = 2H 2O + SO 2 + I 2 118. 向浓硫酸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H 2SO 4(浓) + H 2S = 2H 2O + SO 2 + S ↓119.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Ba 2++2OH - +2H ++SO 42- =BaSO 4 ↓+ 2H 2O 120.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Ba 2++OH - +H ++SO 42- =BaSO 4 ↓+ H 2O121. 向热的浓盐酸中加入二氧化铅固体 PbO 2 + 4HCl(浓) = PbCl 2 + Cl 2 ↑+ 2H 2O122. 硅与氯气反应 Si + 2Cl 2 = SiCl 4123. 硅与氧气反应 Si + O 2 = SiO 2124.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硅粉 2NaOH + Si + H 2O = Na 2SiO 3 + 2H 2↑125. 工业制硅 SiO 2 + 2C = Si + 2CO126. 向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Na 2SiO 3 + CO 2 + H 2O = Na 2CO 3 + H 2SiO 3↓ 127. 向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 Na 2SiO 3 + 2HCl = 2NaCl + H 2SiO 3↓128. 硅酸受热分解 H 2SiO 3 = SiO 2 + H 2O129. 氢氧化钠腐蚀玻璃 2NaOH + SiO 2 = Na 2SiO 3 + H 2O130. 二氧化硅与生石灰反应 SiO 2 + CaO = CaSiO 3131. 纯碱与石英反应 SiO 2 + Na 2CO 3 = Na 2SiO 3 + CO 2↑浓H 2SO 4△△△高温点燃高温△高温高温132. 石灰石与石英反应SiO 2 + CaCO 3 = CaSiO 3 + CO 2↑133.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缓慢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134.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OH + CO 2 = NaHCO 3 135. 向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136. 向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2CO 2 = Ca(HCO 3)137. 工业合成氨 N 2 + 3H 2 2NH 3 138. 氮气与氧气反应 N 2 + O 2 = 2NO139. 一氧化氮在空气中被氧化 2NO + O 2 = 2NO 2140. 二氧化氮溶于水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141. 压缩二氧化氮气体 2NO 2 N 2O 4 142. 氨气溶于水 NH 3 + H 2O NH 3•H 2O NH 4+ + OH - 143.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 NH 3 + HCl = NH 4Cl144. 向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2NH 3•H 2O + SO 2 = (NH 4)2SO 3 + H 2O 145. 向氨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气体 NH 3•H 2O + SO 2 = NH 4HSO 3 146. 侯氏制碱法 NaCl + NH 3 + CO 2 + H 2O = NaHCO 3 ↓+ NH 4Cl 147. 配制银氨溶液 AgNO 3 + 2NH 3•H 2O = [Ag(NH 3)2]NO 3 + 2H 2O148. 氨的催化氧化 4NH 3 + 5O 2 = 4NO + 6H 2O149. 氨气在纯氧中燃烧 4NH 3 + 3O 2 = 2N 2 + 6H 2O150. 氨气还原氧化铜 2NH 3 + 3CuO = 3Cu + N 2 + 3H 2O151. 氯化铵受热分解 NH 4Cl = NH 3 + HCl152. 碳铵受热分解 NH 4HCO 3 = NH 3 + CO 2 + H 2O153. 铵盐与热的强碱溶液反应 NH 4+ + OH -= NH 3 ↑+ H 2O154. 实验室制取氨气 2NH 4Cl + Ca(OH)2 = CaCl 2 + 2NH 3 + 2H 2O155. 硝酸见光或加热分解 4HNO 3 = 4NO 2↑ + 2H 2O + O 2↑156. 铜与稀硝酸反应Cu + 4HNO 3 (稀) = Cu (NO 3)2 + NO ↑+ 2H 2O 157. 铜与浓硝酸反应3Cu + 8HNO 3 (浓) =Cu (NO 3)2 + NO 2↑+ 4H 2O 158. 碳与热的浓硝酸反应C + 4HNO 3 (浓) = CO 2 ↑+ 4NO 2↑+ 2H 2O159.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 2AlCl 3 +3Na 2S +6H 2O = Al (OH )3↓ +H 2S ↑ 160.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 AlCl 3 +3NaHCO 3 = Al (OH )3↓ +3CO 2↑+3NaCl高温、高压催化剂 高温放电催化剂△ 点燃△△△△△光161.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3NaAlO 2 + FeCl 3 +6H 2O = 3Al (OH )3↓+Al(OH )3↓+3NaCl162.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 2 +NH 4Cl +H 2O =NH 3↑+Al (OH )3↓+NaCl 163. 氯气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是否泄露 3Cl 2 + 8NH 3 = 6NH 4Cl + N 2 164. 电解氯化铜溶液 CuCl 2 = Cu + Cl 2↑ 165. 电解硫酸钠溶液 2 H 2O = 2H 2↑ + O 2↑ 166. 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SO 4 + 2H 2O = 2Cu + 2H 2SO 4 + O 2↑ 167. 黄铁矿制取二氧化硫 4FeS 2 + 11O 2 = 2Fe 2O 3 + 8SO 2 168. 烷烃在空气中燃烧通式 C n H 2n+2 + (3n+1)/2O 2 → nCO 2 + (n+1)H 2O 169. 甲烷与氯气反应(四步)CH 4 + Cl 2 → CH 3Cl + HCl CH 3Cl + Cl 2 → CH 2Cl 2 + HClCH 2Cl 2 + Cl 2 → CHCl 3 + HCl CHCl 3 + Cl 2 → CCl 4 + HCl170. 实验室制甲烷 CH 3COONa + NaOH → Na 2CO 3 + CH 4↑171. 实验室制乙烯 CH 3CH 2OH → CH 2=CH 2↑ + H 2O172. 烃在空气中燃烧通式 4C X H Y + (4x+y )O 2 → 4xCO 2 + 2yH 2O173. 乙烯制乙醇 CH 2=CH 2 + H 2O → CH 3CH 2OH174.乙烯催化加聚175. 向溴水中通入乙烯176. 1,3-丁二烯与溴1:1加成177. 丙烯与溴化氢加成178. 实验室制乙炔CaC 2 + 2H 2O → C 2H 2↑+ Ca(OH)2179.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2C 2H 2 + 5O 2 → 4CO 2 + 2H 2O180. 向溴水中通入少量乙炔181. 溴与乙炔1:1加成182. 乙炔制取氯乙烯 183.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电解电解培烧电解点燃光 光光 光 △ CaO 浓硫酸170℃ 点燃催化剂△ 点燃184. 乙炔自身加聚 2CH ≡CH → CH ≡C-CH=CH 2185. 苯在在空气中燃烧2C 6H 6 + 15O 2 → 12CO 2 + 12H 2O186.苯与液溴反应187. 苯与浓硝酸反应(硝化)188.苯与浓硫酸反应(磺化)189. 苯催化加氢190.甲苯与氯气在铁催化下反应或191. 甲苯制取TNT192.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193.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CH 3CH 2Br+NaOH CH 2=CH 2 + NaBr+H 2O194. 乙醇催化氧化195. 乙醇在140℃脱水196.乙醇与溴化氢反应CH 3CH 2OH + HBrCH 3CH 2Br + H 2O197. 甘油制取炸药+3H 2O198. 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99.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00. 向苯酚溶液中加入溴水 201. 乙醛与氢气反应 202.乙醛催化氧化203. 乙醛久置变质 3CH 3CHO →点燃204.乙醛的银镜反应205.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06.甲醛与苯酚反应制取酚醛树脂207.甲醛催化氧化208.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209.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210.向乙酸乙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11.甲酸钠与银氨溶液反应212.甲酸钠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13.葡萄糖的银镜反应214.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15.蔗糖催化水解216.麦芽糖催化水解217.纤维素催化水解218.油酸甘油酯硬化219.工业制取肥皂(皂化反应)。
高中常见必背离子方程式总结

高中常见必背离子方程式总结高中化学中的离子共存和方程式可谓是一大重点,对于这幺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有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混淆或者是记忆不清晰。
下面是高中离子方程式总结,欢迎阅读。
1 高中离子方程式汇总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NaOH+CO2====Na2CO3+H2OCO2+2OH- CO32-+H2O2.过量CO2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NaOH NaHCO3 CO2+OH- HCO3-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CO2+2OH-===CO+H2O,第二步为:CO+CO2+H2O===2HCO。
3.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2══Ca(HCO3)2CO2+OH- HCO3-4.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H3•H2O+CO2==(NH4)2CO3+H2O2NH3•H2O+CO2==2NH4++2H2O5.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HCO3-6.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CO2+H2O+C6H5O-→C6H5OH+HCO3-7.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NaOH+SO2==NaHSO3OH-+SO2 HSO3-8.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a2CO3+SO2 Na2SO3+CO2↑CO32-+SO2 SO32-+CO2↑9.少量SO2 气体通入NaClO 溶液中:2NaClO+2SO2+2H2O══Na2SO4+2HCl+H2SO42ClO-+2SO2+2H2O══SO42-+2Cl-+2H++SO42-10.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NH3•H2O+SO2===2NH+SO+H2O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NH+HSO11.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 气体:Pb(Ac)2+H2S=PbS↓+2HAc Pb(Ac)2+H2S=PbS↓+2HAc12.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2(SO4)3+H2S==2FeSO4+S↓+H2SO42Fe3++H2S==2Fe2++S↓+2H+13.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2FeCl3+2HI 2FeCl2+I2+2HCl2Fe3++2H++2I-2Fe2++I2+2H+14.氟气通入水中:2F2+2H2O 4HF+O2↑2F2+2H2O 4HF+O2↑15.氯气通入水中:Cl2+H2O HCl+HClOCl2+H2O H++Cl-+HClO16.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NaOH══NaClO+NaCl+H2O Cl2+2OH-══ClO-+Cl-+H2O17.FeBr2 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Br2+3Cl2══2FeCl3+2Br22Fe2++4Br-+3Cl2══2Fe3+++2Br2+6Cl-18.FeBr2 溶液与等物质的量Cl2 反应:6FeBr2+6C12 4FeCl3+2FeBr3+3Br2 2Fe2++2Br-+2Cl2══2Fe3++Br2+4Cl-19.足量氯气通入碘化亚铁溶液中:3Cl2+2FeI2 2FeCl3+2I23Cl2+2Fe2++4I-2Fe3++2I220.在FeI2 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FeI2+Br2 FeBr2+I2Br2+2I-2Br-+I221.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溴水:6FeCl2+3Br2══4FeCl3+2FeBr32Fe2++Br2══2Fe3++2Br-22.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H2↑2Na+2H2O 2Na++2OH-+H2↑2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2Al+2NaOH+6H2O 2Na[Al(OH)4] +3H2↑2Al+2OH-+6H2O [Al(OH)4]-+3H2↑24.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碳酸氢钠溶液:AlCl3+3NaHCO3 Al(OH)3↓+3NaCl+3CO2↑Al3++3HCO3- Al(OH)3↓+3CO2↑25.Al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2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4OH—=AlO+2H2O27.Al(NO3)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NO3)3+3NH3•H2O===Al(OH)3↓+3NH4NO3Al3++3NH3•H2O===Al(OH)3↓+3NH4+28.Al2O3 溶于NaOH 溶液中Al2O3+2OH-=2AlO2-+H2O29.Al(OH)3 溶于NaOH 溶液中Al(OH)3+OH-=AlO2-+2H2O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30.硫酸铝溶液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31.适量的稀硫酸滴入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2Na[Al(OH)4]+H2SO4 2Al(OH)3↓+Na2SO4+2H2O[Al(OH)4]-+H+Al(OH)3↓+H2O60.过量CO2 通入NaAlO2 溶液中:CO2+2H2O+AlO===Al(OH)3↓+HCO32.Al2(SO4)3 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Al3++3AlO+6H2O===4Al(OH) 3↓33.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3++3CO32-+3H2O=2Al(OH)3↓+3CO2↑34.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Al3++3HCO===3CO2↑+Al(OH)3↓35.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 3FeCl22Fe3++Fe 3Fe2+36.FeCl3 溶液与Cu 反应:2FeCl3+Cu CuCl2+2FeCl22Fe3++Cu Cu2++2Fe2+37.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Fe3++3H2O Fe(OH)3(胶体)+3H+38.硫氢化钠的水解:NaHS+H2OH2S+NaOHHS-+H2OH2S+OH-39.硫氢化钠溶液与碘反应:NaHS+I2 S↓+HI+NaIHS-+I2 S↓+2I-40.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41.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u+4H++2NO3-Cu2++2NO2↑+2H2O42.铜与稀硝酸: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Cu+8H++2NO3-3Cu2++2NO↑+4H2O43 稀硝酸除银镜:3Ag+4HNO3 3AgNO3+NO↑+2H2O3Ag+4H++NO3-3Ag++NO↑+2H2O44.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3Fe+8H++2NO3—=3Fe3++2NO↑+4H2O45.FeS 和稀硝酸反应:FeS+4HNO3══Fe(NO3)3+NO↑+S↓+2H2O FeS+4H++2NO3-Fe3++NO↑+S↓+2H2O46.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C12↑+H2↑+2NaOH2Cl-+2H2OC12↑+H2↑+2OH-47.用石墨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SO4+2H2O O2↑+2Cu+2H2SO42Cu2++2H2O2Cu+O2↑+4H+48.醋酸加入氨水:CH3COOH+NH3•H2O CH3COONH4+H2OCH3COOH+NH3•H2O CH3COO-+NH4++H2O49.氢氧化镁加入醋酸:Mg(OH)2+2CH3COOH (CH3COO)2Mg+2H2OMg(OH)2+2CH3COOH 2CH3COO-+Mg2++2H2O50.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CuSO4+Ba(OH)2══Cu(OH) 2↓+BaSO4↓Cu2++SO42-+Ba2++2OH-══Cu(OH)2↓+BaSO4↓51.CuSO4 溶液中加入氢硫酸:CuSO4+H2S===CuS↓+H2SO4Cu2++H2S===CuS↓+2H+52.制取氢氧化镁:MgCl2+Ca(OH)2══Mg(OH)2↓+CaCl2Mg2++2OH-══Mg(OH)2↓w.53.碳酸钙中滴入醋酸溶液:w.w.w.k.s.5.u.c.o.m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54.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钙溶液混合:w.w.w.k.s.5.u.c.o.mCa(HCO3)2+Ca(OH)2 2CaCO3↓+2H2OCa2++HCO3-+OH-══CaCO3↓+H2O55、碳酸氢钙溶液和盐酸反应:Ca(HCO3)2+2HCl CaCl2+2CO2↑+2H2O HCO3-+H+CO2↑+H2O56.Ba(OH)2 溶液中滴加少量Ca(HCO3)2 溶液Ca2++Ba2++2HCO3-+2OH-=CaCO3+BaCO3+2H2O57.、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OH-===CaCO3↓+H2O58.向Ca(HCO3)2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Ca2++2HCO3-+2OH-══CaCO3↓+2H2O+CO32-59.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与之等物质的量的盐酸:Na2CO3+HCl NaCl+NaHCO3CO32-+H+HCO3-60.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乙酸:Na2CO3+CH3COOH==CH3COONa+NaHCO3CO32-+CH3COOH CH3COO-+HCO3-61.Na2CO3 的水解:Na2CO3+H2ONaHCO3+NaOHCO32-+H2OHCO3-+OH-62..CO2 通入Na2CO3 溶液中:CO2+CO+H2O===2HCO63.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Ca2++2HCO3-+2OH-══CaCO3↓+H2O+CO32-若Ca(OH)2 过量,则反应为HCO+OH-+Ca2+====CaCO3↓+H2O64.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2--+H+=CO2↑+H2O65.Mg(HCO3)2 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66.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乙酸CO+CH3COOH===HCO+CH3COO-67.碳酸钠与醋酸溶液反应: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68.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Mg(HCO3)2+2Ca(OH)2══2CaCO3↓+Mg(OH)2↓+2H2O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69.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氢镁溶液反应:Mg(HCO3)2+Ba(OH)2 Mg(OH)2↓+BaCO3↓+2H2OMg2++2HCO3-+Ba2++2OH-══Mg(OH)2↓+BaCO3↓+2H2O 70.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人过量氢氧化钠:Mg(HCO3)2+4NaOH Mg(OH)2↓+2Na2CO3+2H2OMg2++2HCO3-+4OH-══Mg(OH)2↓+2H2O+CO32-71.NH4HCO3 溶液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NH4HCO3+2NaOH(过量)══Na2CO3+NH3↑+2H2ONH4++HCO3-+2OH-══CO32-+2H2O+NH3↑72.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4HCO3+Ba(OH)2══BaCO3↓+NH3↑+2H2ONH4++HCO3-+Ba2++2OH-══BaCO3↓+NH3↑+2H2O73.NH4HSO3 与NaOH 等物质的量混合:HSO+OH-===SO+H2O74.NH4H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 溶液NH4++H++SO42-+Ba2++2OH-=BaSO4↓+NH3•H2O+H2O75.向NH4HSO4 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稀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NH4HSO4+Ba(OH)2══BaSO4↓+NH3•H2O+H2ONH4++H++SO42-+Ba2++2OH-══BaSO4↓+NH3•H2O+H2O76.在亚硫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NH4HSO3+2NaOH Na2SO3+NH3•H2O+H2ONH4++HSO3-+OH-══SO32-+NH3•H2O+H2O77.向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至沉淀完全:H++SO42-+Ba2++OH-=BaSO4↓+H2O.78.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pH=7:2NaHSO4+Ba(OH)2══Na2SO4+BaSO4↓+2H2O2H++SO42-+Ba2++2OH-══BaSO4↓+2H2O反应后的中性溶液中有一定量的SO 存在。
高中高三化学知识点离子方程式

高中高三化学知识点离子方程式高中高三化学知识点离子方程式查字典化学网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三化学知识点离子方程式。
期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关心,欢迎大伙儿作为参考。
一、离子反应常见类型: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例:Ag++Cl-=AgCl2H++CO32- =CO2+H2O2、置换反应型:例:Zn+2H+=Zn2++H2 Cl2+2I-=2Cl-+I23、盐类水解型:例:NH4++H2O==NH3H2O+H+ CH3COO-+H2O == CH3COOH+0H-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例:MnO4-+5Fe2++8H+=5Fe3++Mn2++4H2O 另外还有生成物中有络合物时的离子反应等。
二、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
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 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如铜与浓H 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尽管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
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关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
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第一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看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大全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离子方程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化学反应的实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一、酸碱中和反应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 OH⁻= H₂O这是一个典型的强酸强碱中和反应,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 OH⁻= H₂O原理与上一个相同,只是碱的种类不同。
3、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 OH⁻= H₂O硫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SO₄²⁻),与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水。
4、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CH₃COOH + OH⁻= CH₃COO⁻+H₂O醋酸是弱酸,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分成离子形式。
二、沉淀反应1、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Ba²⁺+ SO₄²⁻= BaSO₄↓生成的硫酸钡是白色沉淀。
2、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Ag⁺+ Cl⁻=AgCl↓氯化银是白色沉淀。
3、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Ca²⁺+ CO₃²⁻= CaCO₃↓生成的碳酸钙是白色沉淀。
三、气体生成反应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aCO₃+ 2H⁺= Ca²⁺+ H₂O + CO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CO₃²⁻+ 2H⁺= H₂O + CO₂↑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NH₄⁺+ OH⁻= NH₃↑ + H₂O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
四、氧化还原反应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2H⁺= Zn²⁺+ H₂↑锌被氢离子氧化为锌离子,同时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2、铁和硫酸铜反应:Fe + Cu²⁺= Fe²⁺+ Cu铁将铜离子还原为铜,自身被氧化为亚铁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氧化还原型。 活泼金属与酸置换氢 a.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 氧化性离子:Fe3+、ClO—、MnO4—、NO3—(H+) 还原性离子: S2—、SO32—、I—、 Fe2+、Br— (3)双水解型。(4)络合型。
b.
[例 5] 4.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4.(2011 年上海高考,双选)在复盐 NH4Fe(SO4)2 溶液中逐 滴加入 Ba(OH)2 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C )。
2 A.Fe2 +SO4 +Ba2 +2OH ===BaSO4↓+Fe(OH)2↓
+ - + -
2 B . NH 4 + Fe3 + 2SO 2 + 2Ba + 4OH ===2BaSO4↓+ 4
+ -
应生成BaSO4沉淀,也不能漏掉Cu2+与OH-反应生成 Cu(OH)2沉淀。 6.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SO2 4 - +Ba2+===BaSO4↓+H2O,应写成2H++2OH-+SO2 4 +
Ba2+===BaSO4↓+2H2O。
1.定义 2.实质: 浓度减少 。 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__________
3.离子反应的条件
(1)复分解型: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或难电离物。
(2)氧化还原型。
(1)复分解型: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或难电离物。 酸:H+与SiO32— 难溶物 碱:OH—与Mg2+、Al3+、Fe2+、Fe3+、Cu2+、Ag+ 等
(1)概念:有 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或有
的反应统称为离子
在稀H2SO4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的 离子方程式: A.加入BaCl2溶液: Ba
2+ 2- +SO4 ===BaSO4↓ ,
用分类思想突破跟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连续型 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 跟用量有关。 (1) 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 2. 先后型 NaOH 溶液中: 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 ①碱过量: 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 ②碱不足: 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 (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如CO2通入 NH 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 3. 配比型 NaAlO2溶液中: NaOH 不足: 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 ①NaAlO2过量: NaOH 过量: 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 (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
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
氧化钠是化合物,且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 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 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
[例3]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3,
③液态的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蔗糖, ⑦乙醇,⑧熔化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序号)。 ①③⑤⑧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 电解质的是 ②⑥⑦ 。 (2)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④⑧ 。
- + -
盐酸过量:
CO2 3 +2H ===CO2↑+H2O。
- +
(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
盐酸过量: (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 铝盐过量: 强碱过量:
Al3++3OH-===Al(OH)3↓;
Al3 +4OH ===AlO2 +2H2O。
+ - -
(5)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 NaAlO2过量: - + 3+ AlO + 4H ===Al +2H2O。 2 强酸过量:
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纯净物 A 盐酸 混合物 水煤气
(
硫酸 醋酸
B )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干冰
B
C D
氢氧化钡 蔗糖溶液
胆矾 重钙 石灰水 普钙
硫酸钡
苛性钾 氯化钙
醋酸
水 氢氧化铁
三氧化硫
碳酸钙 氢气
[例2]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
A、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
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
(2)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 溶液呈中性时:
2 2H +SO2 + 2OH + Ba ===BaSO4↓ 4
+ - - +
+2H2O;
- SO2 4 完全沉淀时:
- - 2+ H++SO2 + Ba + OH ===H2O 4
+BaSO4↓。
【变式训练】
盐溶解性口诀表:
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部溶在水里边; K+、Na+、NH4+、NO3氯化盐除银亚汞,微溶还有氯化铅; AgCl 、HgCl难溶,PbCl2微溶 硫酸盐除铅和钡,钙银亚汞溶得微; BaSO4难溶,CaSO4、Ag2SO4微溶 亚硫碳硅磷酸硫,易溶只有钾钠铵。 SO32- 、 CO32- 、SiO32-、PO43-、 S2-
高三化学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总结
一、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 下,能 导电 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 溶液和熔融状态 下,都 不导电 的化合物。 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 自由移动的离子 的过程。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例1]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
Fe(OH)3↓+NH3· H2 O
- - 2+ C.2Fe3++3SO2 4 +3Ba +6OH ―→3BaSO4↓+
Fe(OH)3↓
- 3+ 2- 2+ D.3NH + + Fe + 3SO + 3Ba + 6OH ―→3BaSO4↓+ 4 4
Fe(OH)3↓+3NH3· H2 O
规律方法 :
2Na+ + 2OH- + Cu2+ + SO42Cu2+ + 2OH-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变化的离子按数 删去;
Cu(OH)2↓
④“查”,检查方程式是否遵循质量守恒 与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改”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按溶液中实际存在的微粒形 式改写,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易溶且易电离(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的物质改写 离子形式 为 ; ②难溶或难电离(弱酸、弱碱、水)的物质写 分子式 ; ③气体、单质、氧化物写 ; 分子式 ④微溶物作反应物,澄清状态写 离子 式,浊液写 分子 式; 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应用 分子 式表示; ⑤弱酸的酸式根难以继续电离,不拆开写。如HCO3—不能拆成 H+和CO32—。 ⑥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浓硫酸反应一般不写离子方程式。
⑵等物质的量的NH4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HCO3— + OH— = H2O + CO32—
⑶在含有a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bmolCl2,当a/b的值不同时, 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请按要求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当a/b≥2时,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a/b≤2/3时,离子方程式为:
③当a/b=1时,离子方程式为:
- 2- 2AlO + CO + 3H O===2Al(OH) ↓+ CO ①NaAlO2过量: 2 2 2 3 3 ;
②NaAlO2不足: AlO2 +CO2+2H2O===Al(OH)3↓+HCO3 。
-
-
(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2 盐酸不足: CO3 +H ===HCO3 ;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2 4
D
)
B.含有0.1 mol· L 1Fe3 的溶液中:K 、Mg2 、
- + + +
I-、NO- 3 C.含有0.1 mol· L-1Ca2+的溶液中:Na+、K+、
- - CO2 、 Cl 3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 3、 SO2 4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看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 3.看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要注意“===”“”“―→”“↓”“↑”等符号的正确使用。
4.看是否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
如Fe3++Cu=Fe2++Cu2+是错误的。
5.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 与SO2 4 反
盐:(根据口诀表)
易挥发物
碱性气体:OH—与NH4+ (浓溶液或加热条件)
酸性气体:H+与CO32—、HCO3—、SO32—、HSO3—、 S2—、HS—等 弱酸:H+与CH3COO—、ClO—、F—、PO43—等
难电离物 弱碱:OH—与NH4+ 水:OH—与H+, HCO3—、HSO3—、HS—、 H2PO4—、 HPO42—等
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 跟用量有关。 1. 连续型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 NaOH溶液中:
- 2- CO + 2OH ===CO ①碱过量: 2 3 +H2O; - - CO + OH ===HCO ②碱不足: 2 3。
(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如CO2通入 NaAlO2溶液中:
[例4]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液体中,
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 B.0.5 mol· L-1盐酸 C.0.5 mol· L-1 CH3COOH溶液 D.0.5 mol· L-1KCl溶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