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项目建议策划书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旨在利用区域自然山水资源和文化特色,开展特色旅游产品推广,建设休闲、观光、体验、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并进一步促进地方民俗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拟落地地点位于***县***镇,区域自然山水资源丰富,绿水青山、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强的乡村旅游开发潜力。
三、项目推进计划1.规划设计阶段:在项目实施前期,要成立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进行项目可研和规划设计的相关工作。
首先要实地考察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遗迹等资源,并对地形、地貌进行细致勘测,确定旅游开发方向和蓝图。
需要制定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和分布式规划方案,并进行后期的环境影响评估及审批手续。
2.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规划设计方案得到批准后,可以按照方案设计有计划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这其中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讯、通行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还要开发旅游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相应的设施。
3.特色产业培育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要积极引进乡村旅游相关的特色产业,发扬特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为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培育方案,注重乡村旅游与当地特产等特色产业的结合。
长期来看,应加大对当地产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旅游基础知识和服务素质。
4.营销推广阶段:在完成基础设施和产业培育后,要启动旅游营销推广工作。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要通过多种方式,如网络营销、产品展示、文化交流等,增强产品的知名度。
同时,要在追求营销效果的同时,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消费升级。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从投资回报考虑,乡村旅游项目有其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从长远看,乡村旅游发展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在现在经济环境面临较大调整,旅游投资风险较小,可以考虑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调动当地资源的积极性,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通用7篇)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通用7篇)为了公司下达的相关任务。
我们应该写一份全面的方案,写好方案都有哪些诀窍呢?分享一篇网络上的好文“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读完后感触颇深,祝你在学习和工作中越来越出色!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篇1乡村旅游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有助于挖掘乡村特色,推动农村发展。
为了制定一份有效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以下是一个范文供参考:一、项目背景:针对县级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需求,本规划旨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二、规划目标:1. 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提供农村体验活动;2. 优化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环境;3. 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4. 支持农民就业和创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三、规划内容:1. 挖掘乡村特色: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本地区的乡村特色,如风景、传统文化等,建立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2. 发展农家乐:组织农民学习经营管理技能,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开设农家乐,提供民宿、农耕体验等农村活动。
3. 优化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道路、排水系统、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和生活环境。
4. 完善旅游服务:培训农民和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提供旅游咨询、导游服务等,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5. 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建设旅游官网、开展推广活动、合作媒体报道等方式,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6. 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制定农村人才政策,为愿意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提供培训和创业支持。
四、实施措施:1. 建立相关部门合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筹措资金,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的引入进行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推广。
3. 加强监管,建立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加强对农家乐的监督和服务质量的评估。
4. 加强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游客。
五、预计效益1.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2. 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3. 增加旅游业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俗文化、健康的农业生产等特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本文将针对乡村旅游项目提出建议,以促进该项目的发展和持续壮大。
二、项目目标1.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引入乡村旅游项目,提供可持续的文化体验和生态环境,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2.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通过乡村旅游项目,保护和传承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3.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到访,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项目内容1.开展乡村民宿项目。
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给游客一个更为真实、亲近自然的生活体验。
可以鼓励农民改造闲置农房,提供符合要求的民宿服务。
2.组织乡村体验活动。
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田资源,组织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如农耕体验、农产品采摘、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游客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
3.开设乡村旅游主题景点。
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主题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参观和体验。
建议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设计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景点。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在项目实施前,需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了解目标客群的需求和乡村旅游项目的运营模式。
2.项目策划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目标客群需求,制定详细的项目策划方案,包括乡村旅游项目的内容、定位、目标市场等。
3.设备建设进行乡村民宿的改造和设备购置,同时建设乡村旅游主题景点所需的配套设施和景观。
4.招聘培训招聘专业的人才,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
5.宣传推广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乡村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马蹄峪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

马蹄峪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马蹄峪位于中国北京市怀柔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推动马蹄峪乡村旅游发展,提升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二、项目目标1. 开发马蹄峪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体验农耕文化。
2.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马蹄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条件。
三、项目内容1. 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改善交通设施,修建乡村公路,方便游客前往马蹄峪。
- 建设汽车停车场和导游中心,方便游客停车和获取旅游信息。
- 增设公共厕所和休息区,提供游客更加便利的服务。
2. 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和活动- 利用马蹄峪独特的自然资源,建设生态游览区和户外休闲区,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 组织农耕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农耕文化,了解农村生活。
- 举办乡村文化节和传统节日庆典,展示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
3. 拓展农业产业和特色产品- 资助当地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建设农家乐和农产品展示中心,推销当地特色农产品,吸引游客消费。
- 开展农产品加工和体验课程,让游客亲自参与农产品加工过程,增加参与感和体验感。
四、市场分析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兴趣逐渐增加,尤其对于体验农耕文化和接触大自然的需求非常高。
马蹄峪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临近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发达的交通网络,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五、投资与收益预测根据初步估算,马蹄峪乡村旅游项目的总投资额为XXX万元。
预计在项目运营后,每年可吸引游客XX万人次,实现总收入XXX 万元,净利润XXX万元。
根据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情况,预计项目可在XX年内实现投资回收。
六、风险与对策1. 市场竞争风险-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乡村旅游项目策划书

乡村旅游项目策划书篇一: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策划红苹果(大寨)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一、策划背景(一)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20XX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国务院20XX年1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为了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发了《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20XX-20XX年)》;20XX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启动了示范县和示范点的评选工作,首批评出了全国32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
为了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0XX年9月,召开了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总结研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加强谋划,深入推进,抓实抓好。
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重要领域。
20XX年,全国已有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
(二)河南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河南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省旅游局与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全省乡村旅游的意见》,筛选了128个特色旅游村加强建设。
河南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标志着河南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提升阶段。
全省上下围绕“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加快发展。
栾川县和郑州市惠济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洛阳银杏嘉年华、商丘宁陵县刘花轿村、河南省龙泉山庄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省评定了128个旅游特色村;在20XX年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上,30个特色旅游村镇受到奖励。
乡村振兴策划书旅游3篇

乡村振兴策划书旅游3篇篇一乡村振兴策划书旅游一、策划书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注重旅游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策划书目的本策划书旨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三、策划书内容(一)旅游资源开发1. 对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编制旅游资源手册,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旅游信息。
2.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乡村旅游线路、农家乐、民宿等。
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设施,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品牌建设1. 加强品牌宣传,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高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参加各类旅游展览和推介会,展示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
(三)旅游人才培养1.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2. 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 建立旅游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工作,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旅游扶贫1. 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旅游扶贫的目标。
2. 鼓励贫困户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3. 加强对贫困户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旅游服务技能和创业能力。
四、策划书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市场需求、交通状况等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潜力。
2. 策划编制:根据调研结果,编制详细的旅游策划书,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品牌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扶贫等内容。
3. 组织实施:按照策划书的要求,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确保策划书的顺利推进。
乡村旅游策划书(共5篇)

乡村旅游策划书(共5篇)第1篇:乡村生态旅游策划书乡村生态旅游策划书策划人:随mind所want策划时间:2021年5月10日序言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模式。
它不仅是城市人解决生活压力、娱乐消遣的良好去处,而且还促进了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拉动部分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市场分析/市场背景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更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看一看城市居民的现状:城市生活实在让人头疼,光、噪声、汽车尾气污染,令人谈之色变,网民朋友们更是别出心裁地发表出生动而又暗含着让人发以深思的说说,说说中这样写道:“早上起来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个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瘦肉精的肉下菜、完事泡壶香精茶、下午买条避孕药鱼、开瓶甲醇酒、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觉。
”虽然你不可能那么的不幸,偏偏说说中提到的每一件事你在一天之中都能碰到,但你敢确定以及肯定地说,你没吃到其中之一吗?先不谈这些,单单是住房问题就可以让无数人“钱包渐空终不悔,为房拼得人憔悴!”在这样的环境下,谁又能安心生活呢??下面请看我们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优势分析一、凸显农村性格充分分析每个农村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生活劳动方式、节庆习俗、村民的精神面貌等元素,对村落的旅游特色进行准确提炼,是每个村落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形成与其他村落不同的特色。
二、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方面,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向城市居民出售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新鲜健康的食品,乡村里的各种元素都变为可消费的旅游产品,乡村社区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在乡村中得到闲适舒畅的心情、新奇独特的体验,并收获健康和快乐。
三、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乡村旅游也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经济的和谐发展,特色旅游村的建设应该是一次乡村合理产业结构形成的过程,应积极提升农产品、乡土文化在旅游语境下的经济附加值、社会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

某某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一、概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某某乡村旅游2.建设单位: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3.注册资金:50万元4.项目负责人:某某5.项目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二)、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
近期500万元。
(三)、资金筹措:公司筹资3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项目合作700万元。
(四)、建设期限三至六年(五)、编制单位某某规划设计院二、某村基本情况某村位于某乡的最南端,北临下港乡村,东接镇、西靠镇。
距市中心约35公里。
全村总面积为2200亩,人口2226人,8个生产组,13个自然村,438户人家。
民风纯朴,社会治安很好。
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
该村人均收入3400多元,在全乡处于中上游水平。
主要产业是林果业,占总产值的70%左右,其中板栗占50%,杏占20%。
养蚕户70多户,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
目前,村子引山泉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某村空气洁净、负离子含量高、食品和饮用水无污染,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
该村共有人口976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30多位,90多岁的老人6位,是有名的长寿村。
本区域小梯田众多,田内种植粮食作物,田边种植杏、花椒、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
农林间作,很有特点。
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是本区域最典型特色。
家家都有小菜园,且以分布在房前屋后最多。
这里的蔬菜不打药,不施化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蔬菜。
石磨、碾子分布较多,是村民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
也是发展民俗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原生态”资源。
三、可行性分析(一)、必要性1.兴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某村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小康社会。
通过某村的旅游发展,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提升替代传统产业,保护水源地的需要某村地处市水源地黄前水库上游,对水环境的要求高。
当前某村的产业是林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不高,效益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状图
开发意向图
利用村中农田现有起伏趋势,种植草坪,开展草上 运动,露营、野餐或用于举办婚礼,舞会等。
现状图 开发意向图
利用大型节庆活动扩大四村旅游影响,迅速打开景区知名度。
节庆意向图
单位:万元
项目类别 森林度假旅游区 乡村民俗体验区 景观农业观赏区 水库休闲旅游区
五、投资预算
重点项目
游客中心、森林木 屋、景观瀑布、野 外拓展等 景区大门、民居改 造、煤炭博物馆、 基础设施建设等 景观农业种植 人工水库
三、开发构思
• 四村项目在黔中旅游的发展中 扮演什么角色?
农业
四村 森林
旅游
乡村森林公园;我的美丽乡愁
立足四村生态环境,结合贵州公园省和贵安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定
位,坚持高标准建设原则,将四村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乡村森林度假养生旅游区 ,黔中世外桃源,现代人寻找的美丽乡愁。
第一、生态基底、古树引擎
的挖掘与植入,成为黔中民俗缩影与典型代表,开展乡村民俗体验、乡村
民宿度假、会议、农耕体验、乡村娱乐体验、乡村景观观赏、 亲 子活动等项目。
景观农业观赏区:村煤矿旧址附近区域,计划用地800目,种植
红桃,形成景观,可开展赏花、摘果、认领果树等项目。
水库休闲旅游区:当地正在规划建设水库区域,围绕水库区域可
总投资 1,5000
Reality
近期投资 待定 待定 外商投资 政府修建
1,0000 外商投资 政府修建
经济效益
促进村内经济发展 增加居民收入
社会效益 增加就业,对传统的保护与延续 扶贫、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名木古树
四村:我的美丽乡愁
晨风习习透微凉 丽日温柔着我的心房, ……
夏虫吟颂着午夜时光, ……
旅游开发利用
■ 建议书
目 录
1
背景解读
2
3 4 5
考察总结
项目构思 重点项目 投资估算
一、背景解读
旅游业处于“从观光主导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驾齐驱转变, 从资源依赖
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 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运作转变”的时期。近年,旅
• 游呈现以下特征: Rea
第一、度假避暑市场层火爆增长趋势
第二、景区旅游者停留时间短 第三、旅游服务水平提升不断提高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四村发展的基石和源动力,四村的旅游发展必须依 托森林资源,突出森林文化特色。 深度挖掘村内千年古树的科考旅游价值,导入当地民俗文化,从而使 四村旅游产品拥有丰富内涵和持久魅力。
第二、村落整治、精品驱动
争取新农村建设支持,对现有村庄进行整治,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打
造造型别致、特色突出的乡村景观。
小结:随着贵州省国家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成立,及近年各大城市环
境问题不断出现,贵州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净土,得到旅游者的青睐及政府 的重视。但由于历史、经济、区位等众多因素的限制,贵州旅游业总体上发 展较为滞后,部分地区项目雷同、体验性较低等问题
出游目的地
长假旅游以省外为主, 短假旅游以省内周边景 区一日游为主
人群特点
旅游者组成结构 多样化,家庭出 游不断增多
消费特征
门票、住宿、餐 饮消费为主
出游特征
出游动机
休闲度假康体意 愿逐步升温
出游时间
集中于周末及法 定节假日
出行方式
自助游、自驾游比例 扩大
参与性休闲旅游成为主流
城市近郊旅游成为首选
生态健康引领新潮
四村作为生态体验型旅游的大好载体,
能够有效填补市场空缺、满足旅游需求,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四村资源分布与土地利用情况分为三大功能区:
森林度假旅游区
乡村民俗体验区 景观农业观赏区 水库休闲旅游区
森林度假旅游区:位于万亩林场,根据资源性质开展森林度假
养生、探险、露营、越野、骑行、丛林CS、素质拓展、赏景、 森 林节庆科普教育等项目。
乡村民俗体验区:通过对村落、民居进行整治,对黔中民俗文化
二、考察总结
• • 位于平坝县,地处贵安新区直管区边缘,与黔南经济 开发区相邻,西纵线经过区内,通往外部的交通条件较好,区位条件良好。 区
内有万亩森林,以松树、沙树为主,与其他林地相比,林中无蚊虫,生态 资源
优越。 • 该村属一类贫困村,无新农村建设,村内原有煤矿、现已迁出,村民以 务工、 务农为生,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收入水平较低,政府支持力度 小,村内 水源匮乏,正在申请规划建设水库。
开展垂钓、餐饮、品茗、漫游等休闲娱乐活动。
四、重点项目
选址001县道旁入村小道入口。
对入村道路两旁民居进行改造、整治、拆除违章建筑
,根据新农村建设,改造成为建筑特色鲜明的黔中民居。
现状图
民居改造意向图
∕
修复原有民居旧宅,作 为森林区的入口服务区,为 游客提供服务,并规划农俗 体验馆,向游客展示农耕、 民俗科普知识与文化、农事 农具、土特产品销售、 DIY 现状图
体验等项目。
接待中心意向图
围绕杜鹃王种植花卉或小株杜鹃,形成百 花拥簇景象,为增加景观观赏型与美感,利用杜鹃王旁边自然形成的具有 梯度的坡面及山下沟谷,引水形成瀑布。
现状图
景观意向图
∕
游客多层次体验。
∕
∕
利
用山中已荒废的土地,搭建木屋、观景亭、驿站等,丰富林中业态,给予
现状图
林中木屋意图
在
原煤矿旧址上改建碳体验馆,进 行碳文化科普教育。
•
•
目前、该村计划以土地流转方式,将800亩山地承包于浙商种植红桃,
并正在于台商洽谈合作高端农业事宜,与旅游开发项目相符。
山多水少,静多动少,绿多文化少
四村旅游利用与开发
开发难题
村内民居环境凌乱 文化资源匮乏 水资源缺乏 上级政府支持力度小 …… -
自身优势
区内条件较好 生态资源丰富 开发商注入经济活力 ……
第三、产业集群、产品复合
与已有投资商形成合作,整合村内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丰富四村旅 游产品体系,增强四村旅游产品吸引力。
第四、林村互动、农旅共荣
依托山地景观,充分开发农业资源、林业资源,发展森林度假、乡村
休闲旅游,实现乡村旅游与森林旅游的比翼齐飞。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实现 “村”与“旅”的联动发展,共生共荣, 成为贵安乡村脱贫典范,贵安乡村旅游度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