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乳酸菌菌种的培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培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培养筛选方法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乳酸菌菌种的培养筛选方法。

乳酸菌是一种有益菌,常被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通过培养筛选方法,可以有效筛选出优质的乳酸菌菌种,以满足特定需求。

培养基准备
1. 选择适合乳酸菌生长的培养基,如MRS培养基。

2. 按照培养基的使用说明准备培养基溶液。

3. 灭菌培养基溶液,可使用高压灭菌器或高温灭菌法。

菌种接种
1. 从已有的乳酸菌菌种中选择适合的菌株。

2. 取一定量的菌种,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3. 将菌种转移到培养基中,可采用无菌环或吸管接种法。

4.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培养物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

筛选方法
1. pH值筛选:选择适宜pH范围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通常在
pH 4-6之间。

2. 温度筛选:通过调整培养温度来筛选适应不同温度的菌种。

3. 抗性筛选:将菌种暴露在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中,筛选出对抗
生素具有抗性的菌株。

4. 发酵性筛选:观察菌种在培养基中发酵的能力,以选择产酸
产气能力强的菌株。

筛选结果评估
1. 观察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如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测定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酸量等。

3.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如PCR、16S rRNA测
序等。

结论
通过以上培养筛选方法,可以高效地筛选出优质的乳酸菌菌种。

根据特定需求,可以选择适应不同环境和具有良好生产特性的菌株,为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以上为乳酸菌菌种的培养筛选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食品中乳酸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食品中乳酸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食品中乳酸细菌的筛选和鉴定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乳酸细菌则是食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乳酸细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发酵乳制品、面包、啤酒等。

因此,筛选和鉴定食品中的乳酸细菌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筛选食品中的乳酸细菌应该从源头开始。

当我们选择原料时,应注意选择新鲜且有机的食材。

乳酸细菌通常存在于新鲜的奶制品、蔬菜和水果中。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原料,以确保食品中含有丰富的乳酸细菌。

其次,对食品中的乳酸细菌进行鉴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传统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培养方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接种到乳酸菌富集培养基中,然后根据菌落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鉴定。

虽然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少数难以培养的乳酸细菌则无法准确鉴定。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鉴定乳酸细菌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对乳酸细菌基因组的分析,通过PCR、蛋白质电泳等技术手段来确定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食品中乳酸细菌的情况。

此外,筛选合适的乳酸菌应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耐受性,能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活和繁殖。

其次,应具备较好的产酸能力,确保食品发酵的质量和风味。

最后,应能够对食品中的有害细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乳酸细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改善风味,还具有多种益处。

首先,乳酸细菌能够制造出多种有益物质,例如乳酸、对乳酸菌独有的多种抗菌物质等。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其次,乳酸细菌可以帮助消化,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此外,乳酸细菌还可以帮助降低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然而,在乳酸细菌的选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不同种类的食品需要不同的菌株,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乳酸菌。

东北传统酱腌菜中耐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东北传统酱腌菜中耐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东北传统酱腌菜中耐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材料与方法 (6)1. 材料选取 (6)东北传统酱腌菜样品采集 (7)耐盐乳酸菌分离纯化 (8)2. 实验室培养条件 (9)培养基选择与制备 (10)培养方法与步骤 (11)3. 耐盐乳酸菌筛选 (12)斜面初筛 (13)耐盐性测试 (14)4. 耐盐乳酸菌鉴定 (15)16S rDNA序列分析 (16)准备好凝胶电泳 (17)5. 发酵特性研究 (18)发酵条件优化 (19)产物分析 (20)三、结果与讨论 (21)1. 耐盐乳酸菌的筛选结果 (22)不同样品中的耐盐乳酸菌数量对比 (23)耐盐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24)2. 耐盐乳酸菌鉴定结果 (25)16S rDNA序列比对与分析 (26)准备好凝胶电泳图谱 (27)3. 发酵特性分析 (28)四、结论与展望 (29)1. 研究结论 (30)2. 研究创新点 (31)3. 研究不足与展望 (32)一、内容概述本研究聚焦于东北传统酱腌菜中耐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旨在深入挖掘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在筛选阶段,我们采集了多种东北传统酱腌菜样品,并经过严格筛选,成功分离出多株具有耐盐特性的乳酸菌。

这些乳酸菌在高盐环境中仍能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头,显示出出色的耐盐能力。

我们运用先进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些乳酸菌进行了鉴定。

通过对比分析,确定这些菌株的分类地位及遗传特性,为东北传统酱腌菜的发酵剂提供科学依据。

在探究其发酵特性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乳酸菌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盐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乳酸菌在酱腌菜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研究不仅全面了解了东北传统酱腌菜中耐盐乳酸菌的种类和特性,还为优化酱腌菜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食品中嗜酸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嗜酸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嗜酸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引言: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乳酸菌作为一类益生菌,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本文将讨论食品中嗜酸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嗜酸乳酸菌的筛选方法自然界中存在海量的乳酸菌,包括嗜酸乳酸菌和耐酸乳酸菌。

嗜酸乳酸菌是指在低pH环境下可以快速生长和发酵的乳酸菌。

其筛选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菌落计数法、筛选培养基法、生理生化方法等,而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PCR技术、16S rRNA测序等。

这些方法可以分离出具有鲜明特点的嗜酸乳酸菌菌株,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嗜酸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嗜酸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嗜酸乳酸菌可以应用于发酵乳制品,如酸奶、酸乳酪等。

通过嗜酸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乳制品不仅能延长保质期,还能增强其口感和营养成分。

其次,嗜酸乳酸菌还可以用于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的制作。

在这些制品中,嗜酸乳酸菌能够增加产品的口感、改善口味,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此外,嗜酸乳酸菌还可以用于肉制品的发酵腌制,如腊肠、腊肉等。

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风味,还能促进蛋白质降解,增加产品的储存稳定性。

第三部分:嗜酸乳酸菌的保健功能研究嗜酸乳酸菌除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外,其保健功能也备受重视。

嗜酸乳酸菌含有丰富的益生物质和乳果糖,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力,同时还对抗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乳酸菌还具有排毒、抗氧化、抗菌等多种保健功效。

因此,人们开始将乳酸菌应用于保健品、营养补充剂的制作中,以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结论:食品中嗜酸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选择适合的筛选方法,可以分离出优良的嗜酸乳酸菌菌株,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此外,嗜酸乳酸菌还具有丰富的保健功能,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力,并对抗肠道疾病。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筛选、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范文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筛选、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范文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筛选、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篇一一、引言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其产生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E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因此,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筛选、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筛选、纯化方法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

二、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筛选1. 菌种筛选首先,从各种乳酸菌中筛选出能够产生胞外多糖的菌种。

通过观察菌株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产糖量的多少以及产糖速度的快慢等因素,初步筛选出具有产糖潜力的菌种。

2. 发酵条件优化对初步筛选出的菌种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包括温度、pH值、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因素的调整,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和质量。

三、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纯化1. 初步纯化采用离心、沉淀、超滤等方法对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进行初步纯化,去除杂质和未完全分解的物质。

2. 高级纯化通过凝胶过滤、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初步纯化后的胞外多糖进行进一步纯化,得到较为纯净的胞外多糖样品。

四、免疫活性研究1. 细胞免疫实验通过细胞免疫实验,观察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包括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等作用。

2. 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增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作用,以及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等。

五、结果与讨论经过筛选、纯化后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生物活性。

在细胞免疫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均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能够刺激免疫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作用。

此外,乳酸菌胞外多糖还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纯度受发酵条件、菌种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因素对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和纯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来源的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是乳酸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从大量的混合菌群中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乳酸菌菌种对营养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分离筛选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DC培养基等,它们含有适宜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能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

2. 适宜的培养条件:乳酸菌对培养环境的温度、pH、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条件有一定要求。

通常情况下,乳酸菌分离筛选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0-40)下进行,pH值保持在4.5-7.0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适中。

3. 分离方法:乳酸菌菌种的分离常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如层析法、稀释平板法、摇瓶培养法等。

其中,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分离方法,通过将混合菌群在筛选培养基上涂抹或刺激,使不同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形成分离的菌落。

4. 鉴定鉴别:乳酸菌菌种的筛选与鉴定是不可分割的一步,只有确定菌株的种属和特性才能真正确认其乳酸菌的菌种类型。

目前,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和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16S rDNA序列分析)等。

在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选择样品:样品的选择对于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从乳制品、肠道、土壤等环境中寻找潜在的乳酸菌菌种,可以提高分离到优良菌株的几率。

2. 优化培养条件:对于特殊的乳酸菌菌种,可能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如调整温度、添加特定的营养成分等,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 评价筛选结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其特性和应用价值。

如菌株的酸奶生产能力、耐酸碱能力、抗菌能力、抗氧化能力等。

总结起来,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鉴定鉴别技术。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具体实验流程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具体实验流程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具体实验流程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它们能够以乳酸为代谢产物进行无氧发酵,并且在食品工业、农业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乳酸菌不仅能够促进食品品质的改善和保鲜,还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许多商业化的乳酸菌制剂,其有效成分及效果并不尽相同。

因此,研究和筛选出优质活性的乳酸菌种类,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离与筛选方法得到高活性的乳酸菌。

通过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乳酸菌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并为特定领域如食品工业、农业等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此外,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乳酸菌株也将为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物农药等领域的产品提供重要支持。

因此,本研究对于推动食品工业、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3 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如下:- 收集和处理样品:收集富含乳酸菌的样品,并经过适当处理以提高分离效果。

- 选择与制备分离培养基:根据乳酸菌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并进行制备。

- 设定分离培养条件:通过调控温度、pH值等参数,确定适宜的乳酸菌分离培养条件。

- 鉴定活性乳酸菌指标:确定评价乳酸菌活性和质量的指标,并进行相关试验和检测。

- 设计与实施筛选试验:根据所选指标设计筛选试验,并在实验中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实施。

- 可行性评估与结果分析:对筛选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总结可行性及相关优化建议。

通过以上实验流程,我们旨在深入了解乳酸菌的特点及其在不同领域中应用潜力,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乳酸菌产品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 乳酸菌的分离方法2.1 样品收集与处理在乳酸菌的分离研究中,样品的选择和处理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来源的样品,如发酵食品、生态环境等。

收集样品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消除非目标微生物对于乳酸菌生长和筛选的干扰。

常见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冷藏、过滤、稀释等。

2.2 分离培养基选择与制备为了促进乳酸菌的分离和生长,在实验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分离培养基。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的细菌,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从酸奶到发酵食品,乳酸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食品样本进行筛选。

常见的食品包括酸奶、奶酪、纳豆等发酵产品。

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因此是我们进行筛选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食物,如蔬菜和肉类,它们也可能含有乳酸菌。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样本中分离出乳酸菌。

这可以通过培养基选用和分离培养来实现。

培养基的选用非常重要,它应提供乳酸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选择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如MRS培养基。

通过将样品接种于MRS培养基中,我们可以让乳酸菌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然后,通过将这些菌落转移至其他培养基中,可以进行单菌落分离,确保我们获得的是纯种的乳酸菌菌株。

鉴定乳酸菌的活性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活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酶和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想要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乳酸菌菌株。

常见的活性鉴定方法包括测定乳酸产量、酶活性和抗菌活性。

乳酸产量是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乳酸的含量。

通过将培养基或发酵物转移到HPLC系统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乳酸的浓度。

通过与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哪些菌株产乳酸的能力更强。

酶活性是另一个衡量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常常能够产生多种酶,如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酶活性试剂盒来检测其酶活性。

高酶活性的乳酸菌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消化蛋白质和纤维素,从而提高食物的可消化性和营养吸收能力。

除了乳酸和酶活性外,抗菌活性也是评估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我们可以通过抗菌活性试验来评估乳酸菌的抗菌能力。

将不同乳酸菌菌株与病原菌一起接种在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形成抑制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 灭菌 25 m in备用 .
用较大量的新鲜活力强的菌种进行穿刺接种 ,若指示剂变黄表示产酸 ,软琼脂柱内产生气泡表示产气 .
1. 4. 9 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试验
在改良的 PY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碳水化合物至最终浓度为 1% ,分装试管 ,高度为 4 ~5 cm ,灭菌后接种 , 37 ℃ 培养 48
第 12 期 王莉 ,等 : 乳酸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99
产葡聚糖试验培养基 (L ) : 胰蛋白胨 10. 0 g, K2 HPO4 5. 0 g, 酵母提取物 5. 0 g, 柠檬酸三铵 5. 0 g, 蔗糖 50. 0 g, 琼脂
1510 g, 115 ℃ 灭菌 25 m in.
Screen in g and study in g on b iolog ica l character istics of lactic ac id bacter ia WANG L i, L I U Xiu 2hua, L I U Yan 2ya
(Departm ent of L ife Science, Shangqiu Teachers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0, China)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来源
酸奶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牛乳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1. 2 培养基
西红柿汁培养基 : 酵母膏 7. 5 g, 蛋白胨 7. 5 g, 葡萄糖 10. 0 g, 西红柿汁 100 mL , K2 HPO4 2. 0 g, CaCO3 3. 0 g, 琼脂粉
第 24 卷第 12 期 2008 年 12 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Q I U TEACHERS COLLEGE
Vol . 24 No. 12 Dec. 2008
乳酸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王莉 ,刘秀花 ,刘燕雅
(商丘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 ,河南 商丘 476000 )
镜检细胞形态 ,大小 ,排列方式及革兰氏染色 ,结果见表 2. 表 2 5 株菌的形态特征
Table 2 Morphology and sA-1
A-2 B-1 B-2 B-3
染色
G G G G G
+ + + + +
μm 大小 / d =1 - 2 ( 0. 5 ~1 ) ×( 2 ~3 ) ( 0. 5 ~1 ) ×( 2 ~3 ) ( 0. 5 ~1 ) ×( 1. 5 ~2 ) (0. 5 ~1) ×(2. 5 ~3. 5)
1. 4. 4 运动性试验
用直针穿刺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 ,置 37 ℃ 培养 48 ~72 h,若培养物只生长在接种的穿刺线上 ,边缘十分清晰 ,则表明试 验菌无运动性 ; 若培养物生长由穿刺线向四周呈云雾状扩散 ,其边缘模糊 ,则表明试验菌有运动性 .
1. 4. 5 明胶液化试验
试验菌接种于明胶基础培养基后 37 ℃ 培养 ,观察时低温处理 ,如对照管 (未接菌 )凝固而接种管液化为阳性 ,同时凝固为 阴性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solated and screened lactic acid bacteria from acidophilus m ilk. Based on the morphol2 ogy and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 ical test, 2 of 5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S. ther m oph ilus . Key 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screening;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 4 生理生化试验 1. 4. 1 接触酶检测
取 1 ~2 环斜面培养物 (培养基中至少含有 1%的葡萄糖 ) ,涂于干净的载玻片上 ,然后在其上滴加 15%的 H2 O2. 若有气 泡产生为阳性反应 ,无气泡为阴性反应 .
1. 4. 2 KOH 试验
用灭菌的接种环加 1 ~2 环 5% KOH 溶液于干净的载玻片上 ,挑菌于溶液中 ,用接种环将其混合搅匀 ,短时间内 KOH 试 验阳性菌会越搅越稠 ,抬起接种环会有拉丝现象 ,而 KOH 试验菌阴性则无拉丝现象 .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00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表 1 菌落形态特征
012 g, M gSO4 ・7H2 O 0. 48 g, K2 HPO4 1. 0 g, KH2 PO4 1. 0 g, NaHCO3 10. 0 g, NaCl 2. 0 g ) ,蒸馏水 100 mL. MRS液体培养基 (L ) : 蛋白胨 10. 0 g, 牛肉膏 10. 0 g, 酵母提取物 5. 0 g, K2 HPO4 2. 0 g, 柠檬酸三铵 2. 0 g, 乙酸钠 5. 0 g, 葡萄糖 20. 0 g, 吐温 80 1. 0 mL , M gSO4 ・7H2 O 0. 5 g, M nSO4 ・4H2 O 0. 25 g, 调 pH 至 6. 2 ~6. 4, 115 ℃ 灭菌 25 m in.
Table 1 Morphology and size of colonies
编号 A-1
A-2 B-1 B-2 B-3
形状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大小 1 mm
2 cm 5 - 6 cm 1 cm 2 - 3 cm
表面 光滑 光滑 粗糙 光滑 光滑
隆起 垫状 扁平 突起 凸透镜状 突起
透明度 稍透明 较透明 不透明 稍透明 不透明
1. 4. 7 产葡聚糖试验
将菌种接种于葡聚糖试验培养基中 , 37 ℃ 培养 48 ~96 h,若斜面培养物形成粘稠状菌苔 ,表明该菌株产生葡聚糖 , 为阳 性.
1. 4. 8 葡萄糖产酸产气试验
在改良的 PY基础培养基中加入 30 g葡萄糖 , 0. 5 mL 吐温 80, 0. 5%琼脂 , 1. 6%溴甲酚紫适量 ,分装试管高度为 4 ~5 cm ,
形态 卵圆形 长杆 长杆 短杆似球 长杆
排列方式 成对或呈链球状 单个无规则排列 单个无规则排列 单个或呈链球状 单个无规则排列
由表 2 可以看出 ,从酸奶中分离的 5 株菌均为 G + ,菌体呈杆状或链球状 . 根据陈晓平 、 肖静等人 [ 6, 10 ]的研究 ,综合表 1、 表 2 结果可知 , A - 1、 B - 2 具有链球菌的形态学特征 ; A - 2、 B - 3 具有乳杆 菌的形态学特征 ; B - 1 因菌落表面粗糙 ,不符合乳酸菌的特征 .
18. 0 g, 吐温 80 0. 5 mL , 蒸馏水 900 mL , 调 pH 至 7. 0, 115 ℃ 灭菌 25 m in .
[8 ]
改良的 PY基础培养基 : 蛋白胨 0. 5 g, 胰蛋白胨 0. 5 g, 酵母提取物 1. 0 g, 盐溶液 4. 0 mL (盐溶液成分 ( L ) : 无水 CaCl2
摘 要 : 从酸奶样品中分离 、 筛选出 5 株乳酸菌 ,经过形态学测试及生理生化反应试验 , 最后确定其中 2 株为 嗜热链球菌 . 关键词 : 乳酸菌 ; 筛选 ; 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 Q939111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3600 ( 2008 ) 12 - 0098 - 04
乳酸菌是一类能在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 . 这类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 、 植物根 、 茎、 湖泊及 人与动物的体内 . 乳酸菌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球状 、 类球状 、 短杆或杆状 ,绝大多数为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 菌或厌氧性细菌 [ 1 ] . 乳酸菌在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 , 应用于很多发酵食品的生产中 , 如奶酪 、 干制发酵香肠 、 酸面团面包 等 . 乳酸菌作为一种益生菌 ,不仅具有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 改善食品风味 , 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功能 , 而且对人体有多方面 的保健作用 ,如能调节肠道菌群 、 维持体内生态平衡 ,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 , 消除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 , 降低胆固醇 水平 ,帮助消化 ,防止便秘 ,抗肿瘤等 [ 2 - 7 ] . 本文就市售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筛选 ,并进行了菌种鉴定 ,对其生物学特性 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乳酸菌剂奠定基础 .
明胶基础培养基 ( 100 mL ) : 明胶 12. 0 g, 蛋白胨 1. 0 g, 酵母提取物 1. 0 g, 葡萄糖 0. 1 g, 盐溶液 4. 0 mL (与 PY基础培养 基相同 ) , 115 ℃ 灭菌 25 m in. 收稿日期 : 2008 - 06 - 24; 修回日期 : 2008 - 09 - 24 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0424240005) 作者简介 : 王莉 ( 1978 - ) ,女 ,辽宁抚顺人 ,商丘师范学院助教 ,硕士 ,主要从事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的研究 .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可溶性淀粉培养基 : 向 PY基础培养基中加入 0. 5%的可溶性淀粉 .
1. 3 样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和纯化
-5 -6 在超净工作台上取酸奶样品 1 mL ,用无菌水分别稀释为 10 - 4 、 10 、 10 3 个稀释度 ,然后分别取 0. 2 mL ,涂布于西红柿
汁培养基平板上 , 37 ℃ 恒温培养 48 h. 对所有不同菌落进行编号 ,并划线分离 3 ~4 次 ,最后选择单菌落 ,观察菌落特征 ,镜检确认为纯培养 ,采用革兰氏染色法 观察其细胞形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