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药GLP-1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医药行业2020H1财报分析:寻找具有相对性价比的公司

投资要点:行业逐步修复,寻找具有相对性价比的公司行业逐步恢复,强者恒强趋势愈发明显。
2020H1医药行业整体表现良好,2020H1收入同比减少1.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0.5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9.95%,环比2020Q1明显回升。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医院诊疗逐步恢复,预计未来行业仍将持续修复。
从2015年至今,多家公司意图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业务转型”或者“跨越式发展”,但从回顾分析看,大部分并购未实现预期效果(多家公司计提大额商誉减值),而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龙头公司无论在业绩成长性还是稳定性上均有超越行业的表现(在疫情对行业产生巨大冲击时更为明显),表明医药行业强者恒强的趋势愈发确定。
各子行业分化较大,疫情相关领域爆发性需求带来业绩增量。
2020H1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不同子行业之间表现差异较大。
具体而言,医疗器械领域的IVD、医疗设备、连锁药店、原料药等与疫情防治相关性较大的子行业收入利润增长迅猛;而化学制剂、中药、医疗服务、医用耗材等以医院终端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子行业,受医院终端经营恢复的带动,业绩均有所改善,但不同子行业改善程度或有不同;CXO等与疫情相关性较小的子行业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预计随着下半年疫情扰动降低,医药各子行业将逐渐恢复正常运营。
寻找具有相对性价比的标的。
从2020年中报业绩看,医药板块的业绩确定性优势愈发明显,市场对于医药关注度仍维持高位,细分领域龙头的估值容忍度进一步增加,医药作为需求刚性的细分领域,中长期维度看,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定价能力依然是医药行业中长期选股思路,展望未来半年,结合现阶段医药的估值、政策、业绩,我们建议寻找具有相对性价比的公司:①即将迎来政策催化:创新药(恒瑞医药、药明康德)、中医药(中国中药(H)、同仁堂)。
②产业路径清晰的耗材:昊海生物科技(H/A)、三友医疗、南微医学。
③业绩确定性明显:连锁药店(一心堂、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血液制品(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双林生物);④空间较大的弹性黑马:国际医学、诚意药业、爱帝宫(H)。
利拉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2020年5月目录一、概述 (1)二、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临床研发要求 (2)三、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设计要点 (2)(一)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比对试验 (2)(二)临床有效性比对试验 (3)(三)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4)1、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4)2、患者药代动力学研究 (5)四、小结 (5)五、参考文献 (5)一、概述利拉鲁肽注射液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开发的一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产品,采用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制备前体即第34位精氨酸替代赖氨酸的GLP-1(7-37)多肽链,再通过谷氨酸在第26位赖氨酸ε氨基经酰化连接含16个碳的脂肪酸侧链。
2009年开始先后获得欧、美批准上市[1-2],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11年获准进口注册,目前上市许可持有人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 A/S),商品名:Victoza/诺和力[3]。
随着利拉鲁肽原研产品各项专利陆续到期,国内有多家制药企业启动了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的研发。
截至目前全球尚无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5年2月发布了《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4](以下简称“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为在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基础上,结合药物研究进展、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及目前沟通交流经验,形成的对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临床研究策略和临床试验设计的建议,供药物研发的申办者和研究者参考。
本指导原则仅代表药品监管部门当前的观点和认识,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本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将不断完善与更新。
应用本指导原则时,还请同时参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和其他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
二、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临床研发要求原则上,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应以在我国上市的上市许可持有人为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的原研药(诺和力)为参照药,开展药代动力学比对试验和临床安全有效性比对试验。
医药行业点评: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降幅符合预期

医药行业点评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降幅符合预期2023年06月24日➢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
全国中成药集采联盟地区共涉及16个品种,其中15个品种有产品中选,1个品种无产品中选(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产品中选率65%(含增补,68/104),平均降幅49%(与基准价格相比),单个产品降幅最大(77%)和降幅最小(5%)均为香丹注射液。
➢重点关注产品:相对于基准价格,1)贵州益佰复方斑蝥降价42%,所有拟中选复方斑蝥平均降幅64%;银杏达莫注射液降价47%,所有拟中选银杏达莫注射液平均降幅41%;2)众生药业复方血栓通降价39%(增补拟中选),所有拟中选复方血栓通平均降幅42%;3)方盛制药藤黄健骨片降价42%,所有拟中选藤黄健骨平均降幅49%;4)华润三九华蟾素片降价57%,所有拟中选华蟾素平均降幅49%;5)沃华医药心可舒片降价39%(增补拟中选),所有拟中选心可舒平均降幅52%。
➢ 集采降幅符合我们预期。
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与此前的地方中成药集采相比,本次集采降幅符合预期,关注后续价格公示和集采执行情况。
➢投资建议: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相较于基准价格,平均降幅49%,降幅符合我们预期,集采降价过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潜在利空出尽。
在政策支持和国民认可度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中医药有望逐步出现市场规模和个股业绩增长的实质变化。
建议关注:1)国企板块:华润三九、江中药业、康恩贝、太极集团、达仁堂等;2)中医药创新和基药板块: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盘龙药业等;3)中药OTC :羚锐制药、贵州三力、桂林三金、贵州百灵、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4)中医药高端消费品:广誉远、同仁堂、片仔癀、寿仙谷等;5)配方颗粒:中国中药、红日药业、神威药业等;6)中医诊疗:固生堂等。
➢风险提示:集采产品供应量不足的风险,药品监管政策的变化的风险,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推荐维持评级分析师王班执业证书: S0100523050002邮箱:研究助理 宋丽莹执业证书: S0100121120015 邮箱:相关研究1.PD-1/PD-L1专题研究:国内外销售额持续增长,围手术期及联用ADC 或将打开新空间-2023/06/142.医药行业专题研究:GLP-1药物蓬勃发展,产业链机遇全景梳理-2023/06/143.医药行业周报:关注中医药稳健成长,多肽行业新成长机遇-2023/06/124.医药行业周报:关注院内诊疗修复、中医药及“618”医疗消费产品放量-2023/06/075.医药行业专题研究:2023 ASCO 年会召开, 国产创新药亮相国际舞台-2023/06/06行业点评/医药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登记为注册分析师,基于认真审慎的工作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得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
医药生物:美股医药2020三季报会议纪要系列6:美国默克(MRK.N)

证券研究报告 | 会议纪要2020年11月03日医药生物美股医药2020三季报会议纪要系列6:美国默克(MRK.N )美国默克公布2020年三季度财报。
公司2020年初至今实现收入354.79亿美元,同比增长1%,调整后净利润为1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净利率为33%,对应EPS 为4.62美元。
公司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12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调整后净利润为4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对应EPS 为1.74美元。
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收入端上调至476~486亿美元,调整后EPS 上调至5.91~6.01美元。
文章内容来自于公司财报和业绩会议。
公司药品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肿瘤线以及医院急诊护理产品,疫情期间疫苗品种分化较大。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药品板块收入占比达到70%,创历史新高。
肿瘤线前三季度合计收入114亿美元,增速超过30%,成为少有的正增长板块之一,收入占比较2019年大幅提升8pp ,核心动力依旧为PD-1 Keytruda 。
该板块Q3单季度收入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Keytruda 创造收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医院急诊护理品种BRIDION (sugammadex )持续放量,以及新品抗CMV 病毒的PREVYMIS (letermovir )给该板块带来一定增量。
疫苗板块前三季度总体下滑6%,主要因疫情期间9价HPV 疫苗销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23价肺炎疫苗逆势上涨26%,其中Q3单季度上涨58%,反映疫情期间群众对肺炎防护警觉性提升。
差异化研发两款新冠疫苗+口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两款新冠疫苗,V590和V591。
二者均为可复制的“活病毒”载体疫苗,理论上免疫原性更强,因此仅需一针。
其中用于开发V590的技术平台曾成功研发出埃博拉病毒疫苗ERVEBO ,该品种是目前唯一被FDA 批准的埃博拉疫苗。
Molnupiravir 是一款口服抗病毒药物;其特点为安全耐受性非常好,有望成为轻症治疗药物或作为预防使用,对应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临床前数据显示该品种在病毒清除率方面显著优于瑞德西韦,有望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冠特效药之一。
GLP-1RA类药物的市场分析

GLP-1RA类药物的市场分析吴明洋1王亚超2华卉1(1.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 210000;2. 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苏州 215126)摘要目的:对新型注射类降糖药GLP-1RA类药物进行市场分析,以求GLP-1RA类药物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潜力,提升市场影响力。
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均值GM(1,1)模型对GLP-1RA类药物未来5年的全球销售额进行预测,分析其在目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结果:未来5年GLP-1RA类药物在全球市场的销售额将一直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4年,可达到34 849.34百万美元。
结论:伴随着疗效以及产品设计的提升,加以精准的市场策略,GLP-1RA类药物未来必将成为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的重要产品。
关键词 GLP-1RA类药物市场现状灰色理论模型市场预测中图分类号:F763; R977.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7-0088-04引用本文 吴明洋, 王亚超, 华卉. GLP-1RA类药物的市场分析[J]. 上海医药, 2022, 43(7): 88-91.Market analysis of GLP-1RA drugsWU Mingyang1, WANG Yachao2, HUA Hui1(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2. Eli Lilly (Su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Suzhou 21512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rket of the new injectable hypoglycemic drugs GLP-1RA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rket potential and enhance the market influence. Methods: Grey system theory mean GM (1,1)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global sales of GLP-1RA drugs in the next five year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arket were analyze an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Results: Global sales of GLP-1RA drugs were expected to increase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reaching 34 849.34 million dollars by 2024. Conclus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fficacy and the product design and precise market strategy, GLP-1RA drugs will surely become an important product in the field of diabetes drug therapy in the future.KEy wORDS GLP-1RA; market status; grey theory model; market forecast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重,DM发病率显著提升,其中90%患者为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医药行业GLP~1RA市场分析

医药行业G1P-IRA市场分析1国外率先重视G1P-1RA,我国市场潜力巨大G1P∙1RA降糖显著,对肥胖及心血管合并患者友好胰高血糖素样肽(G1P-I)是人在进食过程中由肠黏膜内分泌细胞1细胞分泌的肠源性激素。
1964年,研究者发现'肠促胰素效应”,即口服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大于静脉输注葡萄糖所引起的胰岛素释放量,肠促胰素效应对餐后血糖调节的贡献率达到60-70%。
在T2DM患者中,由于肠促胰素分泌减少及受体信号缺陷,肠促胰素对总体胰岛素分泌的反应贡献度不足20%,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人体多个组织中有G1P∙1受体的表达,包括胰腺(。
细胞、B细胞)、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心血管等组织,因此G1P-1受体激动剂通过与G1P-1受体结合,具有多重降糖机制,包括延缓胃排空、抑制肝糖输出、增加心脏输出、心血管保护等作用。
全球G1P∙1RA市场已突破200亿美元,我国仍处于市场培育期2005年全球首款G1P-1RA艾塞那肽在美国上市。
其源自美洲毒蜥唾液腺分泌的天然G1P-1样多肽Exendin-4,与人G1P-1同源性为53%;2009年第一款人源性G1P-1类似物利拉鲁肽上市,与人G1P-1具有97%的结构同源性,但通过结构修饰显著延长了半衰期,为首款每日给药一次的长效G1P-IRAo此后多款G1P-1RA被研发并投入临床,直至每周给药一次的超长效G1P∙1RA面世。
国内目前获批上市的此类药物:1)短效G1P-1RA:如艾塞那肽、贝那鲁肽、利司那肽;2)长效G1P-IRA:如利拉鲁肽;3)超长效(周制剂)G1P-1RA: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艾塞那肽微球。
从分子结构角度分类,G1P-IRA可分为EXendin-4(动物源性G1P-I)及其衍生物和人源性G1P-1及其衍生物两类。
不同G1P-1RA在药物结构、药代动力学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别,也带来不同临床获益。
2降糖:G1PTRA降糖显著,巨头强势进入加速国产替代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提升,降糖治疗具备长期、刚需属性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升,降糖治疗具备长期、刚需属性。
药物GLP认证

现场检查(续)
末次会议 1、检查组召开由检查组成员、参加现场检查 的相关工作人员及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 员参加的结束会议,通报检查情况。 2、被检查单位对所通报情况如有异议,可提 出意见或针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解释。对有明显 争议的问题,必要时可进行重新核对。 3、如仍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检查组应做好 记录,经检查组全体成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 签字,双方各执一份。 4、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被检查机构十日 内向认证中心提交整改报告。
•资 料审 查
•检查 前准 备
•公 告
•现 场检 查
•撰写 审核
件
•SFDA注册司
药物GLP认证检查程序
申请 受理 资料审查 现场检查 审核 公告
申请与受理
申请 电子申请 书面申请
受理 国家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
资料审查
资料审查是对申请机构提供的各项申报资 料进行书面审阅并给出审查意见的过程。
26
化学药 :新药毒理学研究资料就有9项(资料1826),约占总数的1/3
中药 :新药毒理学研究资料就有7项 (资料2127),约占总数的1/4
治疗用生物制品 :新药毒理学研究资料就有10项 (资料18-28) ,约占总数的1/4
实施GLP的目的
GLP已成为国际上药物安全性试验研究共同遵 循的规范 世界各国的GLP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基本原则 是一致的 1. 提高药品非临床研究的质量 2. 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3. 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和误差, 尽可能在试验早期发现并修正
SFDA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 管理中心
办
信
检
检
检
公
息
查
华东医药:中美华东再添降糖大品种 买入评级

12-23 01-23 02-23 03-23 04-23 05-23 06-23 07-23 08-23 09-23 10-23 11-23
队完善,在研品种丰富,其中达托霉素于 2015 年 11 月上市,心血管用药吲哚布芬于 2016
相关研究 《华东医药(000963)点评:扣非净利增长
25%,核心品种需求强劲》 2017/10/25 《华东医药(000963)点评:扣非净利润增 长 27%,核心品种需求强劲》 2017/08/30
0 1,033 7,484
486 3,436
502 4,708
457 9,589 17,073
2017E
1.91 1.63 0.00 9.39
29.2 20.3 24.7
8.6 8.2 16.8 28.1 43.8 3.25 1.74 18.7 0.0
25.7 5.2 1.5
17.8
2018E 17,776
5,981 7,423 4,180
192 156 1,684 659 20,275 7,288 473 5,859
0 1,033 8,321
486 3,436
677 6,784
570 11,954 20,275
2018E
2.32 1.93 0.00 11.71
32.7 19.8 25.1
8.8 8.4 17.3 21.5 41.0 3.05 1.71 18.7 0.0
363 7,642 14,456
2016
1.49 1.39 0.00 7.49
24.4 19.9 24.3
8.4 7.6 16.8 31.9 47.1 3.49 1.76 18.7 0.0
33.0 6.6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胍类
二甲双胍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口服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
磺脲类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 列美脲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TZDs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给药 方式
种类
HBA1c降低 幅度(%)
低血糖风险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1.5-3.5 高危
注射类 GLP-1受体激动剂 1.0-1.5
低危
体重变化 增重 减重
心血管影响
ASCVD
HF
常见不良反应 每月花费(元)
适用人群
中性
中性
低血糖、体重 增加
103-402
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 联合治疗后血糖仍未达 标者
有益:利拉鲁
肽、索马鲁肽、 度拉糖肽;
3 GLP-1减肥药市场潜力巨大
3.1 全球科学长效减肥药可选品种较少 3.2 利拉鲁肽占绝全球减肥药市场半壁江山 3.3 GLP-1减肥适应症新药研发竞争激烈 3.4 我国减肥药市场空间测算
4 多重靶点与口服制剂是未来发展趋势
4.1 多靶点激动剂成为未来研发重点 4.2 GLP-1口服制剂获即将展开新一轮角逐 4.3 GLP-1+基础胰岛素鸡尾酒疗法抢占胰岛素份额 4.4 不断更新长效机制提升半衰期 4.5 开拓多种适应症应用前景
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十亿元)
中美及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人)
500
463.0
450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0
424.9
400
381.8
350
300
250
200
150 98.4 100
109.6
114.4
116.4
50
2013
2015
2017
2019
美国 中国 全球
中美糖尿病控制水平对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中国降糖药市场快速增长,规模从2013年的33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512亿元, CAGR 达 11.6% 。 根 据 Frost&Sullivan 的 预 测 , 中 国 的 降 糖 药 市 场 将 在 2023 年 和 2028年分别达到1184亿元和2131亿元。
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带来降糖药市场快速增长。我国的糖尿病防控工作还存在很 大的提升空间,糖尿病未诊断率高达63.3%,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36.4%、欧 洲37.9%),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0.1%)。美国全国健康及营养调查(NHANES )数据显示, 2012年美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为72.2%,控制率为63.7%,我国糖尿 病患者知晓率仅为36.5%,控制率也仅为49.2%。未来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持 续提高,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水平有望大幅提升。
DPP-4抑制剂
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 格列汀
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
SGLT-2抑制剂 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坎格列净
抑制肾脏肾小管中负责从尿液中重吸收葡萄糖的SGLT-2 降低肾糖 阈,促进尿葡萄糖排泄
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GLP-1以葡萄糖浓度
GLP-1受体激动剂 索马鲁肽
2020年医药GLP-1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目录
1 国外率先重视GLP-1RA,我国市场潜力巨大
1.1 国内降糖药市场大,降糖药更新迭代加速 1.2 全球GLP-1RA市场份额仅次于胰岛素 1.3 国内提高GLP-1RA占比提升将是大势所趋
2 GLP-1RA降糖显著,巨头强势进入加速国产替代
2.1 GLP-1RA降糖显著,对肥胖及心血管合并患者友好 2.2 全球竞争加剧,长效+口服成为战略至高点 2.3 国内GLP-1RA市场处于培育期,发展潜力巨大 2.4 国内巨头抢占先机,有望加速进口替代
5 投资建议
1.1 国内降糖药市场大,降糖药更新迭代加速
1.1.1 国内降糖药千亿市场可期
我国糖尿病人口全球第一,并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16亿 人,预计到204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1.5亿人。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 达12.8%,1994年患病率仅为病2.28%,患病率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0%
63.3%
72.7%
36.4% 36.5%
未诊断率
知晓率 中国 美国
63.7% 49.2%
控制率
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IDF,西南证券整理
1.1 国内降糖药市场大,降糖药更新迭代加速
1.1.2 国内降糖药可选种类较多,竞争激烈
目前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可以分为注射类和口服类。注射类包括胰岛素和GLP-1受体激动剂(简称:GLP-1 RA)。口服药包括传统的 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SU)、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格列奈类药物,近年来也出现一些创新口服降糖 药,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GLP-1 RA口服制剂。
我国目前糖尿病市场主要药品分类
给药方式
种类
药品名称
药理作用
注射类
三代: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冬胰岛素、德谷胰岛素;
外源性胰岛素,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作用机制相同
二代:重组人胰岛素
GLP-1受体激动剂
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索马鲁肽、度 拉糖肽
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GLP-1以葡萄糖浓度 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 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
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
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
数据来源:仁会生物招股说明书、《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西南证券整理
1.1国内降糖药市场大,降糖药更新迭代加速
1.1.2 国内降糖药可选种类较多,竞争激烈
GLP-1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最理想的降糖药。 1)GLP-1受体激动剂可有效降低血糖;2)单独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不明显增加低血糖 发生的风险,部分品种与胰岛素等联用还可以明显降低低血糖的风险。3)利拉鲁肽、索马鲁肽和度拉糖肽还被证明具有心血管获益 功效;4)所有GLP-1RA均不同程度具有减肥功效。 我国目前糖尿病市场主要药品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