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概述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保育员培训全套教学课件第九章清洁与消毒 第1节环境卫生

保育员培训全套教学课件第九章清洁与消毒 第1节环境卫生

一、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
• 1.活动室和寝室卫生工作的顺序和准备工作 (1)每日小扫除的工作顺序:保育员每日擦拭 的顺序:窗棱、窗台、门框、玩具柜、玩具角设 施、桌椅、床栏杆,然后擦地和摆放桌椅。 (2)大扫除的工作顺序:擦灯、窗玻璃、窗棱 、窗台、门,擦玩具柜、游戏角的设施及书架, 擦
一、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
一、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
防自己把地踩脏。 4)不断洗涮墩布,以保持墩布的清洁。 (6)擦拭家具 • 1)擦拭所有的家具,包括桌椅、柜子、书架 、玩具架及游戏角等。 • 2)从上到下,面、边棱、腿、各拐角等都要
一、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
擦到,使之无灰尘、无积土。 • 3)桌子用消毒液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2~3遍 。 (7)擦拭灯具:灯的拉线、灯管、灯罩、开关等 处都应擦净。 • 3.打扫寝室的操作 (1)打扫顺序:开窗通风、整理床铺并擦拭。
第1节 环境卫生
宁夏医科大学 胡向莲 教授来自一、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
• 做好活动室和寝室的卫生工作是保育员每天的 重要任务之一。活动室和寝室是婴幼儿每日生活 的主要场所,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 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卫生状况的好坏还是保育 员工作质量的标志。每位保育员都应重视活动室 和寝室的卫生工作。
二、盥洗室的卫生
用去污粉(洗衣粉、洗涤剂)擦拭水池,将水池 中的油污、水渍、污物彻底清除掉,做到池子光 滑,清洁(无头发、无饭粒菜渣等),无异味。 (3)清洁地面 • 1)扫净地面(暖气片、墙角、柜子下、纸篓 都应清扫干净)。
二、盥洗室的卫生
• 2)用前一天准备的半干墩布擦地2~3遍,直至 地面无积水、无污渍、无死角,透亮为止。 (4)擦拭镜子:用半干的抹布擦2~3次,达到无 水迹、无擦痕、干净明亮的程度。 (5)准备卫生纸 • 1)卷状卫生纸剪成20 cm长,放人纸筐中备用 。

环境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环境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环境卫生知识培训资料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保持环境的整洁与卫生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为了提高大家对环境卫生知识的了解和素养,我们组织了此次培训,希望能够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共同营造一个洁净、健康的生活环境。

一、环境卫生概述环境卫生即指环境的整洁与卫生状况,包括空气、水源、土壤、噪音等方面。

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个人卫生是环境卫生的基础,保持个人卫生的良好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个人卫生知识点:- 勤洗手:有效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步骤,特别是在接触厕所、垃圾、动物等之后,要彻底清洁双手。

-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和垃圾食品,以免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 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和皮肤健康,减少细菌滋生。

- 身体锻炼:适度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 整洁的衣物和寝具:保持衣物和寝具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三、家庭环境卫生管理家庭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场所,保持家庭的清洁与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包括地面、墙壁、家具、卫生间等,减少灰尘和细菌滋生。

- 垃圾分类并定期清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食品安全,储存食物要避免受潮、变质和细菌污染。

- 定期清洗水槽、下水道和厨房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和异味产生。

四、公共环境卫生责任除了家庭环境卫生,我们也应该关注和积极参与公共环境卫生管理。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垃圾分类投放,遵守社区的垃圾分类规定。

- 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

- 参与公共环境整治,如参加社区卫生日等活动。

- 关注环保知识,提倡节约用水、用电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行为。

结语环境卫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环境卫生的意识和理解,积极推动个人和社会的环境卫生管理,共同营造洁净、健康的生活环境。

酒店卫生培训PPT课件

酒店卫生培训PPT课件

01
公共卫生间应每日进行多次清洁和消毒,确保地面、墙面、洁
具等干净无污渍,无异味。
用品更换与补充
02
及时更换补充卫生用品,如洗手液、卫生纸、擦手纸等,保持
卫生间内用品充足。
消毒措施执行
03
对卫生间内的洁具、水龙头、门把手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客
人使用安全卫生。
05
布草房及洗衣房卫生管理
布草分类、清洗与储存规范
03
应急处理
发现员工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
卫生部门;协助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加强消毒和防
护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场所使用前准备
在客人使用会议室、健身房等特定场所前,应进 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场所卫生状况良好。
用品和设备消毒
对场所内的用品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如话筒、 遥控器、健身器材等,确保客人使用安全。
空气流通与净化
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或使用空气 净化设备,提高空气质量。
公共卫生间清洁与消毒
清洁频次与标准
每日清洁计划
大堂、走廊等公共区域应每日进行至少一次全面清洁,包括地面 、墙面、天花板、家具、装饰品等。
清洁用品选择
使用专业的清洁剂、消毒剂,确保清洁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环境和 人体造成伤害。
清洁流程规范
按照由上至下、由里至外的顺序进行清洁,注意清洁死角和细节部 分,如墙角、地毯边缘、家具缝隙等。
会议室、健身房等特定场所卫生管理
正确选用清洁剂
根据不同的清洁对象和污渍类 型选择合适的清洁剂,避免使
用不当导致损坏或危险。
清洁用品分类存放
将不同种类的清洁用品分类存 放,避免混淆使用或误食。

医学环境清洁消毒培训培训课件

医学环境清洁消毒培训培训课件

掌握正确的清洁和 消毒技能
培训背景
医学环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清洁和消毒在医学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医学环境中清洁和消毒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培训预期成果
学会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技能和方法 了解清洁和消毒的规范操作流程
熟悉清洁和消毒的程序和标准 提高医学环境中清洁和消毒的质量和安全性
02
医学环境清洁消毒基础知识
02
手术室应采用空气净化技术,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并保持正
压通气。
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03
手术室的台面、墙壁、地面应采用防水、耐腐蚀、易清洁的材
质,并定期清洁、消毒。
ICU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分区与设施
ICU应分为感染性区域和非感染性区域,并配置相应的空气净化 设施和消毒设备。
人员管理
ICU工作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做好个 人防护措施。
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醇类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包括70%酒精和75%乙醇等,适用于手部 和皮肤的消毒,但不适用于环境表面的消毒 。
如漂白粉、84消毒液等,适用于各种表面 和环境的消毒,但不适用于金属制品和有色 物品。
过氧化氢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
如3%过氧化氢溶液等,适用于各种表面和 环境的消毒,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耐药性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 株的产生。
健康教育
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医 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05
特殊医学环境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手术室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手术室布局
01
手术室应合理布局,划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
区,并严格分区管理。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培训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培训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60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61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62
烧试管口 烧断手接触前部分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63
小型物体表面de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64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65
监测方法
>三零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三零 ㎡
25
(二)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
( 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环境暴露5
min)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二、洁净度局部六级 周围七级设置一一个点
零. 四m 手术床
零.
六m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68
七级、八级
三、洁净度局部七级 周围八级设置七个点
零. 四m 手术床
零.
四m
四、八.五级不区分手术区和周边区(按 面积布点)
>三零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三零 ㎡
69
(二)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38
监测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39
结果判断: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概述
40
照射强度
普通三零 W直管型紫外线灯辐照强≥九零 μW/cm二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七零 μW/cm二为合 格三零 W高强度紫外线灯de辐射强≥一八零 μW/cm二为合格.

环境卫生学监测培训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培训课件
意义
它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 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制定环境 政策、规划和管理措施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预警和预防环境污染事件,为环境保护和人类 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任务
对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发现环境污染 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环境卫生学监测培 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技术 • 环境卫生学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与实例
01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影响 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系统、科学、定 量的观测和检测,以评价环境质量, 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污染物溯源分析
结合同位素技术、指纹图谱方法 等,对环境中污染物来源进行解 析,为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群落监测
通过观察、调查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结构、种类、数量等变化,评 估生态环境质量及受污染程度。
生物标志物监测
分析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含量、酶活性等生物标志物,以评价环 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生物个体的影响。
趋势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运用预测模型对未来 环境卫生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报告与解读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对结果 进行解读,提出改进建议和环境卫生 策略。
04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与实 例
环境卫生学监测在公共场所的应用
空气质量监测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公园等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检测空气 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氮等,以确保公众健康。

秋季学校卫生培训PPT课件

秋季学校卫生培训PPT课件

推广垃圾分类制度
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 和重要性,让学生们 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 和方法。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 赛等活动,提高学生 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 实践能力。
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 类收集点,方便学生 们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建立完善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规范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流
程。
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和评估, 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教室卫生
定期清扫教室,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及时清理垃圾。
宿舍卫生
要求学生保持宿舍内卫生 整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 注意通风换气。
校园公共区域卫生
加强对校园公共区域的清 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细菌、 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知识
流感防控
教育学生了解流感的症状、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鼓励学生接种
流感疫苗。
肠道传染病防控
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的监管,防止 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提醒学生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同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食品卫生与安全教育
STEP 02
STEP 01
食品加工与制作
食品采购与储存
要求学校食堂采购新鲜、 卫生的食材,合理储存食 品,避免食品变质。
STEP 03
完善校园卫生设施,提升环境质量
改善教室卫生条件
定期清洗教室地面、桌面、黑板 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舒
适的学习环境。
完善校园清洁设施
在校园内设置足够的垃圾桶和垃 圾处理设施,方便师生丢弃垃圾,
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定期对 食堂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师生
饮食安全。

GMP卫生管理培训培训课件

GMP卫生管理培训培训课件

31
(三)工艺卫生——生产过程
• 车间各工序、岗位、容器、工具、 地漏、更衣室、缓冲室、设备等 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 要求制定相应的清洁操作规程。
GMP卫生管理培训
32
工艺卫生——生产过程
• 车间各工序、岗位应制定设备、容器定 置图, 实行定置管理, 保持在生产过程中 的良好生产秩序。
• 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容器应清洁, 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容器、工具 等使用后应立即按其清洁SOP清洗干净, 必要时进行消毒, 不得有遗留斑迹及清 洁剂、消毒剂的残留物
GMP卫生管理培训
10
(一)人员卫生——工作服装
清洗管理
⑴工作服应有专人负责洗涤, 专人 保管, 专人置更衣室发放并登记。
⑵更换下来的工作服应分区域集中, 装入专用容器中, 标记明显。
⑶干净的工作服应于与使用工作服 洁净度级别一致的保管室中保管。
GMP卫生管理培训
11
(一)人员卫生——工作服装
已清洗与待清洗的工作服应由不同通 道出入。
接缝封缝,光 带,接缝封缝,光 上、下连体式,高领,
洁。
洁;无纽扣;遮盖 无菌衣宜连袜、帽。
颈部。
应能罩住全部头发,阻止脱落的毛 头罩全部包盖头发和
发及头屑落出帽外。
胡须。
按工作需要确定
遮盖面大
按工种确定 GMP卫能生管遮理盖培训全脚
全部包盖脚部、裤脚7,
(一)人员卫生——工作服装
3. 穿戴: 应根据工作服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
5
(一)人员卫生——工作服装
工作服装包括帽子、手套、口罩、鞋 和衣裤。
选材: 工作服的材质要发尘量少、不 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不起球、不 断丝,质地光滑,不易产生静电,不 粘附粒子,洗涤后平整、柔软、穿着 舒适;洁净室的工作服材质还需要具 有良好的过滤性,保证人体和内衣的 尘粒不透过,同时耐腐蚀,对洗涤和 消毒处理及蒸汽GMP卫加生管理热培训灭菌有耐久性。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大气中增添了各种污染物, 造成大气的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超过了 大气本身的净化能力,从而对人类生活和 健康、动植物的生存活动带来直接或间接 危害的现象。
环境卫生概述
21
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有: 1、二氧化硫 2、飘尘 3、氮氧化合物 4、光化学烟雾
环境卫生概述
22
二氧化硫
是刺激性、腐蚀性气体,对呼吸道和眼 有很强烈刺激作用。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
我国规定居住区大气中NO2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 0.15mg/m3 。
环境卫生概述
25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美国洛杉矶﹙最早﹚
1970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71年 日本东京 1997年 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
环境卫生概述
26
光化学烟雾
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 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一、居住环境的基本条件
环境卫生概述
14
环境教育
------是以跨学科为特征,通过多学科 的共同努力,共同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 识,促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 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 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学科。
环境卫生概述
16
2.环境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①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经济、社 会、政治和生态的相互依赖
②使每个人都获得保护和改善 环境所需的知识、价值、态度、承若和技 能的机会
③建立个人、群体和社会对待 环境的新的行为模式
环境卫生概述
17
内容: ①传授基本的环境知识 ②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③掌握基本的环境技能 ④培养环境价值观
环境卫生概述
18
3、开展环境教育的原则: ⑴对象全程性 ⑵内容综合性
⑶形式多样性 ⑷参与实践性
目的。
环境卫生概述
5
一、环境及环境污染现状
环境卫生概述
6
(一)环境的概念
指在特定时间由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各 因素所构成的整体状态,它能对生命机体和生命 活动,如人类及其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现 实或深远的影响。
环境卫生概述
7
环境的分类:
环境
原生环境(第一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第二环境问题)
环境卫生概述
29
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
1、感官性状良好
2、流行病学安全:要求饮用水大肠杆 菌数不应超过3个∕L,细菌总数不超1∕ml。
3、化学组成有益无害:水的pH值要 求在6.5—6.8之间,硬度不得超过45mg∕L
4、水量充足,取用方便
环境卫生概述
30
第三节 生活环境与生活垃圾
环境卫生概述
31
SO2还是酸雨的主要来源。 我国规定居住区大气中SO2一次最高容 许浓度为0.5mg/m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 0.15mg/m3。
环境卫生概述
23
飘尘
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漂浮物,它们因粒 小体轻,故而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范围可达几 十里,可在大气中不断蓄积。
飘尘及其它污染物还可反射太阳辐射,使 到达地表的辐射能量减少,导致局部地区气温下 降,产生“冷室效应”。
主要的成分有:臭氧、甲醛等。这些物 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又称光化学氧化剂,能够 造成呼吸道、肺和眼的刺激,并且可诱发变态反 应性疾病。
我国规定居住区大气中光化学氧化剂一 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0.16mg/m3 。
环境卫生概述
27
三、水污染
左上图为1994年7月,发生在淮河 上游河南境内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 染事件”。
我国规定居住区大气中飘尘一次最高容许 浓度为0.5mg/m3 ,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 0.15mg/m3 。
环境卫生概述
24
氮氧化合物
造成大气污染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NO和NO2.
NO无刺激性,但可转化为亚硝酸根,引起高铁 血红蛋白血症,造成组织缺氧,中枢神经损害。
NO2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其毒性比NO 强4—5倍,吸入过量的NO2会导致肺水肿、肺充血等,严 重的还会出现永久性肺功能减弱。
联合作用 转化和蓄积 多途径综合作用 作用对象广泛
环境卫生概述
11
二、环境卫生相关法规及环境教育
环境卫生概述
12
(一)环境卫生相关法规(了解)
1.综合类 2.大气类 3.水 4.土壤 5.行政法规和规章 6.标准
环境卫生概述
13
(二)环境教育
1.概念
1975年贝尔格莱德召开 的国际环境教育 会议发表的《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指出 “进一步 认识和关系经济、社会、政治的生态在城乡地区 的相互依赖性;为一个人提供机会以获得保护、 促进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 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
社会环境
环境卫生概述
8
(二)环境的构成要素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环境卫生概述
9
掌握
(三)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概念:是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导 致环境内部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打破了原有 的生态平衡和改变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并可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人群健康的现象。
环境卫生概述
10
环境污染的作用特点:
右下图为二零零零年1月 发生在罗马尼亚境内的水
污染事件。
环境卫生概述
28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
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 病有百分之八十是因为 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 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 生水至少造成全球二千 多万人死亡,因此,水 污染被称作“世界的头号 杀手”。一项调查显示, 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 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 种之多,其 有些确认 为 致癌或促癌物
环境卫生概述
19
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水
一、天气、气候与健康
气象因素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及死亡有 关。如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炎、流行性 感冒等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在冬春季节明显 多于夏秋季节;潮湿的空气适合于微生物 的繁殖,干燥的空气又容易形成灰尘,这 些都可以促使上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环境卫生概述
20
二、大气污染
环境卫生概述
本讲内容提示
一、环境卫生概述 二、大气环境与水 三、生活环境与生活垃圾
环境卫生概述
2
第一节
环境卫生概述
环境卫生概述
3
环境卫生概述
4
了 解
环境卫生:揭示的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
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影响人群 健康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充分利用有利的环 境因素,消除和改善有害的环境因素,提出卫生 学要求,制定预防对策,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和监 督,以达到保护生态平衡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