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研究

合集下载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1、引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进食糖尿病饮食。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在管理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对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干预内容(1)能量摄入控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代谢状态、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量。

(2)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限制膳食中高糖食物的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时间。

(3)脂肪摄入控制:控制膳食中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4)膳食纤维摄入增加:推荐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通过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来实现。

(5)饮食均衡:推荐患者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素,从而保持饮食的均衡。

(6)饮食时间和频率控制:推荐患者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饥饿或暴饮暴食。

(7)饮食行为改变: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行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减少糖分饮料和零食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等。

(1)控制血糖水平: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合理的能量控制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研究显示,经过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降低。

(2)改善血脂水平: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中的脂肪摄入控制和膳食纤维摄入增加对改善血脂水平有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经过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升。

(3)控制体重和腰围: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通过能量摄入控制和饮食行为改变,有效控制体重和腰围。

研究显示,经过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腰围显著降低。

(4)提高生活质量: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饮食依从性是糖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影响着病人的血糖控制和预后。

护理干预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1.教育指导护理人员可以利用面对面或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糖尿病患者和其家属提供营养指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饮食,合理搭配食物,控制饮食量,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饮食调整。

这些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糖尿病对饮食的影响,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饮食依从性。

2.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支持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对饮食管理的信心,从而增强饮食依从性。

3.行为干预通过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包括饮食日志记录、定期的体重监测、制定可行的饮食计划、设置目标、引导其形成稳定的饮食行为等,从而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4.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家庭成员的参与,提高患者对饮食依从性的重视程度。

在家人的监督和支持下,患者更容易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饮食依从性。

1.2018年一项针对糖尿病团体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3.另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定期的饮食日志记录和体重监测,结合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4.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患者的饮食控制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结论及临床意义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饮食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疾病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饮食知识和教育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饮食依从性。

通过教育,患者可以了解到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了解各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并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饮食原则,如低脂、低盐、高纤维等,并指导患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食谱调整。

通过这种方式,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饮食,提高饮食依从性。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沟通和交流来了解他们的饮食需求和困难。

每个患者的饮食需求和困难都可能不同,比如有人可能会遇到饮食习惯难以改变、食材不易获取或价格昂贵等问题。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这些问题,并尝试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护士还可以向患者提供饮食监控和记录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护士可以通过持续的跟进和支持来增加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饮食依从性需要长期的维持。

护士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互联网等方式与患者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饮食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护士还可以组织定期的教育讲座或小组讨论,让患者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难,从而增加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支持。

护士还可以通过饮食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来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饮食管理方案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个体需求的饮食计划。

护士可以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管理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监控。

护士还可以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饮食管理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全面的支持和关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提供相关的饮食知识和教育、个体化的沟通和交流、持续的跟进和支持以及饮食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饮食依从性,从而提高疾病的控制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不断增加的发病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成年人中有约4.6亿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个数字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增长。

糖尿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同时也对家庭和社会构成了挑战。

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患者进行长期严格的遵医行为,包括定期检测血糖、按时服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

研究表明,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遵医行为不佳的问题,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如何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成为了临床护理工作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程度,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情况;2. 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3. 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4.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 正文2.1 护理干预的定义护理干预是一种通过专业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护理措施,协助糖尿病患者管理疾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护理技能。

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营养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支持、教育培训等方面。

在糖尿病管理中,护理干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护理干预还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因治疗不当或自我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文章调查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现状,并对护理干预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和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良好的饮食依从性。

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全球十大致死性疾病之一。

糖尿病患者必须终身依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饮食依从性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

通过对患者的饮食状况和护理干预的分析,评估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现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饮食不规律、高糖高脂饮食的摄入过多等。

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是影响饮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2.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护理干预包括定期复诊、饮食指导、心理支持等。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定期复诊可以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饮食指导可以让患者了解糖尿病饮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提高患者对饮食控制的自信心。

五、讨论六、结论。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论文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论文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研究摘要本研究全方位深入探究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策略,旨在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遏制疾病发展进程。

研究首先进一步细化了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指导原则,着重强调了总能量摄入的控制、营养素均衡摄取、偏好低糖、低脂肪及高纤维食物的选择,以及科学规划餐次与进食时机的重要性。

随后,针对饮食护理实施过程中浮现的核心难题——包括患者遵从性欠缺、营养失衡风险的升高,以及血糖监测与适时调节的复杂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特别地,突显了护理人员在强化患者饮食管理认知、提升其自我照护能力方面的关键角色,强调通过教育与指导,助力患者更好地掌握并践行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科学的饮食护理干预,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且未出现明显的营养不均衡问题。

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饮食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研究还发现,个性化饮食计划的制定、患者参与度的提高以及定期随访的支持等措施对于提高饮食护理效果至关重要。

本研究的结论对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并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

其次,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饮食偏好,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支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在饮食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以确保饮食护理干预的持续有效。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血糖控制;实证研究;生活质量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4)1.1 糖尿病现状及其危害 (4)1.2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5)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6)第二章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原则与推荐 (8)2.1 饮食原则 (8)2.2 推荐食物与避免食物 (9)2.3 餐次分配与进食时间 (10)第三章饮食护理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2)3.1 患者依从性问题 (12)3.2 营养不均衡风险 (13)3.2.1 营养不均衡的风险 (13)3.2.2 实践应对策略 (14)3.3 血糖监测与调整饮食方案 (15)3.3.1 血糖监测的方法与工具 (15)3.3.2 血糖监测的频率与时机 (15)3.3.3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方案 (15)第四章糖尿病病人饮食护理的实证研究 (17)4.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17)4.2 面对面访谈 (17)4.3 医疗记录查阅 (17)4.4 数据整理与分析 (18)4.5 研究质量控制 (18)4.6 研究结果与讨论 (18)4.7 对护理实践的启示 (20)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22)5.1 研究结论与贡献 (22)5.1.1 血糖控制的关键角色 (22)5.1.2 营养状况改善的积极作用 (22)5.1.3 挑战与解决方案的启示 (22)5.1.4 实证研究的验证与启示 (22)5.1.5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3)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3)第一章引言1.1 糖尿病现状及其危害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障碍,现已发展为一项全球性的健康难题,其影响广泛且深远。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亿人,预计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其中饮食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并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入量,选择低GI食物等,因此饮食依从性常常面临挑战。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增加疾病风险。

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成为了临床护理和干预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饮食是糖尿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缓病情进展。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饮食依从性不高的问题,导致疾病控制不佳,甚至加重病情。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具体包括干预的影响机制、影响方式、评价方法、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揭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规律,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饮食依从性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意义重大,可以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减轻医疗负担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需要通过饮食调控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在护理干预中,合理的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可以提供专业的饮食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有关饮食的知识和技巧。

护士可以向患者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不同饮食对血糖的影响,让患者认识到饮食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护士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能量摄入、膳食纤维的补充等。

通过专业的指导,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提高对饮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糖尿病患者克服饮食依从性困难。

糖尿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遵循特定的饮食要求,往往会面临厌倦、困惑、挫败感等情绪问题,导致饮食依从性下降。

护士可以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在饮食方面的困惑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鼓励。

护士还可以与患者共同制定可行的目标,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到饮食管理中。

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克服饮食依从性困难,更好地遵循饮食要求。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培训,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护士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面对面教育、书面资料、互联网等,向患者传达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

患者可以学习如何进行血糖监测、合理使用药物、掌握饮食计划等,从而增加对疾病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护士还可以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和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和建议。

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减少疾病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研究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1现况:糖尿病是世界性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而迅速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它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增高,寿命缩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75亿,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

我国1980年第一次普查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1﹪;1994年调查成人患病率为2.5﹪;到1996年调查成人患病率达3.21﹪.据推测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000万,发病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第一为印度,第三位美国﹚,而到2015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000万。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糖尿病教育引起WHO[2]、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内外糖尿病专家的高度重视,指出饮食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合理饮食不仅能够控制血糖,还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不论糖尿病属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对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轻型病例,可以把饮食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地配合口服降糖药,就能达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

对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变应在胰岛素等药治疗的基础由,积极控制饮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病情的恶化。

2国内外研究情况:(1)国内:①重庆的周治[1]在《治糖尿病食疗七方》中提出其中治疗糖尿病的饮食,包括了有玉竹粥、猪肚粥、猪脊羹、水煎玉米须、核桃鸡蛋木耳方、饮服胡萝卜汁、猪胰蕙米方。

②江苏的严永和[2]在《糖尿病食疗药粥》中提到糖尿病药粥有芹菜粥、山药粥、荔枝粥、菠菜粥、萝卜粥、豆腐浆粥、栗米粥等。

③花霞在《血糖生成指数在糖尿病饮食治疗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中就对糖生成指数(GI)对糖尿病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3]。

文中提到:198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营养学教授Jenkins等川首次提出,以GI作为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分类的生理学基础,即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有不同“质量”,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食物,其消化吸收率和引起的血糖反应是不同的。

199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会对GI定义为含509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与同一个体摄入含509碳水化合物的标准食物(葡萄糖或面包)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之比。

每种食物都可由其餐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发生的血糖应答得到GI值,通常按GI值将食物分类为低GI食物(GI值<55)、中等GI食物(GI值为55~75),高GI食物(GI值>75)。

高GI食物进人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快速引起血糖应答。

低GI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引起的血糖反应峰值低,下降速度亦慢。

各国医学和营养学家的广泛研究都表明,长期高GI饮食,可使机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加,渐致胰岛B细胞耗竭、功能丧失,终致葡萄糖不耐受发展为糖尿病;同时,高GI饮食引起机体拮抗激素分泌增加,造成反应性低血糖,使餐后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造成胰岛素抵抗增加;低GI膳食可降低健康受试者尿C肽的排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GI膳食可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国内学者比较等热量而GI不同的食物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胰岛素的影响,认为低GI饮食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状态,糖尿病患者应以低GI 饮食为主。

粗杂粮GI低于细粮、非发酵主食品GI低于发酵主食品,建议糖尿患者选择粗杂粮和非发酵粮食作主食品;同时还发现水果的GI并不比淀粉类食物高,指出水果不应成为糖尿病患者严格限制的食物。

糖尿病饮食食谱设计经历了从单一、机械的方案到更关注个体的医学营养食谱的过程,可分为计算法、主食固定法、食物交换法和参照GI法,其中食物交换法是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推荐方法,它涉及热量及三大营养素,但不足之处是未考虑到微量营养素、食物加工等,即使选择同一大类其血糖值反映差异较明显;而GI法在选择食物种类时,参照的是各种食物的GI值,GI值越低,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越小,选择的频率就越高(大多选择GI值在60以下)。

近几年更有学者提倡食物交换法与GI法联合应用。

引导患者从自身情况出发,合理选择食物,更好控制血糖。

饮食是控制糖尿病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

近年来,GI在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食品交换法与GI概念的联合运用,可使碳水化合物在膳食中既保持较好比例,又不致使餐后血糖升得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重要方面。

然而,目前国内仍普遍使用以食品交换法为主的饮食治疗,饮食结构不尽合理,GI尚未得到广泛的运用。

随着对GI研究的深入,以及在癌症、心脑血管病、肥胖症防治等领域的应用和拓展,GI这一体现碳水化合物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指标,可以在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联合运用中评价食物GI对血糖的影响,自行改变膳食结构、食物的选择和量,真正实现。

(2)国外:国外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对糖尿病饮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①美国纽约医院康乃尔医学中心教授伊沙多尔`罗生富医学博士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对单糖类引起血糖升高的恐惧,不必太认真而严格限制单糖了。

②《美国营养学会》报道,糖尿病人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血液中的C反映蛋白质(CQP)的水平。

C反映性蛋白质是人体慢性病的一种生物标志,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有密切联系。

过去一直把胆固醇水平作为心脏的报警器,新得到研究认为C 反应性蛋白质水平可能比胆固醇水平更好的心脏报警器。

因此建议每天服维生素C片500毫克较好。

③日本国内健康和营养研究所临床营养管理研究所长杉山室长最近透露,在进餐时喝牛奶或乳制品可抑制血糖值上升。

辣椒可治糖尿病④牙买加《植物疗法研究》报道辣椒可以治疗糖尿病。

辣椒是牙买加传统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⑤哈弗大学医学院发表在《美国公共健康》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谷类食品对糖尿病有预防作用,并可使血糖水平较低,机体不需要产生较多的胰岛素,而吃精制谷类食品则导致血糖水平加倍,机体需要较多的胰岛素调控,同时全谷类食品中的维生素,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对降低血糖,减轻症状也很重要。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餐有足够的全谷类食品,包括麦麸也可代替部分主食。

⑥美国农业研究处科学家成功的从桂皮中提取可以促使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的饿化合物——甲基羟查耳酮聚合物,使葡萄糖的代谢提高了20倍,而对其它50种植物研究没有这种功能因子。

他们推荐每天在饮料或流质食物中加1/4到1匙的桂皮粉马克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同时健康人吃桂皮粉也可预防2型糖尿病。

⑦法新社芝加哥报道哈弗大学研究成果显示糖尿病患者适当吃一些坚果类食品可补充一些必须脂肪酸,调节血脂,但不能过多,这类食品含脂肪高达70%以上,容易增加能量,因此不易超过10几粒,关键要用坚果代替一部分不够健康的零食。

另外显示常吃坚果的女性比不常吃坚果的女性糖尿病发病率低30%,因此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⑧《美国医药协会会刊》发表的对983名糖尿病患者12年的调查结果认为,饮酒证实对糖尿病者心脏的益处比普通人群益处多,饮酒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它可使死于冠心病危险随着饮用少量或适量而减低,例如,每天至少一杯酒(啤酒或葡萄酒)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比不喝酒的糖尿病患者低了79%,一周喝少于一杯酒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的危险则低了46%,所以对饮酒的糖尿病患者应少喝,而对不喝酒的人不必刻意的为防止心脏病而饮酒,因为酒精还会引起患癌症、肝病及其它更多问题。

⑨日本麒麟啤公司基础技术研究所与日本医科大学相关的研究发现啤酒花具有抑制血糖升高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性的生理效果。

这种苦味成分中的异律草酮素类物质具有减轻糖尿病相关病态和改善该病态可能性的科学论据,另外啤酒花中的阿尔法酸还有预防糖尿病合并症的效果,如视网膜,肾和神经功能障碍等。

因此如饮酒可每天一杯啤酒。

⑩加拿大多伦多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成年糖尿病患者服用美国花旗参可降低血糖,在为期四周的试验中发现糖尿病患者无论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花旗参胶囊,血糖均降低20%,而健康人服用只有在饭前才能降205的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对花旗参的反应比健康人更敏感。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虽然国内外对糖尿病饮食研究已经日趋发展,但纵观我国糖尿病教育现状[5],曾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仅占60.3%,其中又有60%的患者不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也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碳水化合物供热比偏低(<55%)、脂肪供热比偏高(>30%)。

所以还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合理的控制饮食。

另外这些有关糖尿病饮食不是针对个体研究的,所以不是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都适用。

我这次的糖尿病饮食护理研究打算针对每一个被研究的个体,根据其自身状况为其制定一份具体的合理的饮食。

可以使患者掌握一套适合其自身的饮食,并持之以恒从而可以更好的使糖尿病患者掌握合理健康的饮食、控制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等。

4参考文献[1]周治,治糖尿病食疗七方.武当,2011.3[2]严永和,糖尿病食疗药粥.家庭中医药,2010.2[3]张静平,理秀敏.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阎霞.糖尿病饮食治疗卡的设计及临床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20-21.[5]花霞.中华护理杂志,2008,6月第43卷第6期[6]国外糖尿病饮食研究进展,2011,5[7]于世珍,陈明芬,李利.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与能量摄人的关系[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4):429.430.一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1主要是使糖尿病患者掌握如何控制合理饮食、食物种类及营养价值、糖尿病知识、糖尿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等;根据每位糖尿病患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标准和糖尿病膳食原则,根据每位糖尿病干预对象营养素每日摄入量、不同餐次热量分配比和膳食结构及活动情况,给每位患者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膳食方案。

2在这次的研究中我认为最难的困难的是怎么样才能排除相关因素的影响。

虽然分组的时候是采用的随机的方法,但是之后采取的饮食护理是只针对B组而言的,所以患者会有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试验中我打算采取单盲法,即参与实验的患者不知道采取的护理措施的差异,对A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饮食。

一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研究对象:2012.11.1-2013.1.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50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