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

点弹性:弧弹性: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
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一)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实现效用最大化。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
掌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MRS=P1/P2(二)消费者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
价格-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
掌握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了解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掌握科斯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一)生产及相关概念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二)掌握生产函数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Q=f(L,)2.熟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能够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1)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2)总产量曲线的图形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
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基础知识

经济学原理课件教材●《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第16版华夏出版社社●主要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版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介绍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每个人都是经济行为的主体,时刻参与经济活动面对经济决策的选择●2、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生产并将产品和劳务进行有效分配的科学。
分配既包括同一时期的分配,也包括同一物品不同时间之间的分配。
时间之间的分配2、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不仅指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也包括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
源也包括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经济品:稀缺物品或有限物品●人们欲望的无限性●效率:在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的。
效率的两层含义:经济活动是增加福利的(有效果),但也是有成本的。
效率考虑的是成本与收益的衡量2、经济学本质●选择行为:虽然经济行为主体在即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实现某种目标,但资源的稀缺性和对效率的追求决定了经济人的选择的必然性。
选择意味着自由和放弃(机会成本的概念)●经济学的本质3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包括企业、家庭和个人。
(亚当.斯密)括企业家庭和个人(亚当斯密)●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就业,通货膨胀与增长。
(凯恩斯)●实证与规范经济学: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经济学更多的是实证分析实证与规范的渗透与联系规范性判断●实证与规范的渗透与联系:规范性判断是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的。
结构入门:经济学原理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应用学科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应用学科: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方法实证(Positive)研究:研究世界是怎样运行的。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6分)【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考点2】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考点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考点4】市场与市场体系★【考点5】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考点6】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1.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于人们需要的过程。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如森林)和经过加工的(如布匹)。
(3)劳动资料(手段):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两对矛盾)1.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1)人的要素如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2)物的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关联】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对比】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因为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
2.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①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②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③分配和交换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私有制、公有制)(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①奴隶制生产关系(奴隶主)②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地主)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①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③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4.社会生产方式(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经济学课件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

通过成本函数,可以分析不同产量下 的成本变化,从而制定合适的价格策 略,实现利润最大化。
收益函数
收益函数是描述在一定市场条件下,产品的销售收益 与产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函数。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收益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市场条件下,生产 者通过销售某一产量的产品所能获得的总收入。它反 映了市场需求与产量之间的经济关系。
总结词
总结词
通过收益函数,可以分析不同产量下的市场需求和收 益变化,从而制定合适的销售策略,实现利润最大化
。
详细描述
收益函数是用于研究市场需求和制定销售策略的重要 工具。
利润函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利润函数是描述在一定市场 条件下,企业的总利润与产 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函数。
利润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 ,一定市场条件下,生产者 通过生产某一产量的产品所 能获得的净利润。它反映了 企业盈利与产量之间的经济
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市场机制具有高效、灵活的优点,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但同时 ,市场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
机会成本原理
机会成本原理概述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下一个最佳选择。机会成本可以帮助我们评估 资源的价值,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机会成本的应用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广泛应用于资源分配、生产决策等领域。例如,企业在决定生产 什么产品时,需要考虑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即放弃生产其他产品的收益。
详细描述
通过生产函数,可以分析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对产出的影 响,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成本函数
总结词
成本函数是描述在一定产量下,生产 要素的投入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一 种函数。
综合能力试题1

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是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
A.单位需求B.市场需求C.个人需求D.家庭需求2.下列选项,()不是个人需求的影响因素。
A.个人资产和收入B.个人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C.自然环境D.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3.需求法则是()A.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化B.商品自身价格所引起的C.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D.商品需求发生变化4.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状况揭示了需求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法则,即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化为()。
A.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B.价格上升,需求量上升C.价格与需求量呈不规则变化D.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5.()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降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
A.个人需求B.市场需求C.社会需求D.总体需求6.下列有关市场需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凡是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市场需求B.市场需求受消费者人数多寡的影响C.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D.对于市场需求,需求法则并不成立7.一般商品需求曲线的倾斜方向是()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左后方8.商品供给曲线的倾斜方向是()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左后方9.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需求量()供给量。
A.大于 B.等于C.小于 D.两者无关10.需求理论中包括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两种,其中,需求量的变动是由()引起的。
A.消费者收入的变动B.消费者偏好的变动C.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D.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11.有关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下列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B.商品耐用程度C.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D.时间长短12.需求弹性系数是()。
A.需求变动量与价格变动量的比值B.价格变动量与需求变动量的比值C.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D.价格变动率与需求变动率的比值13.以下房地产的分类中,需求弹性最大的应该是()。
经济学课件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我们的定义: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习题
“资源是稀缺的”指( ) 1.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2.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4.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耗尽 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是( ) 1.产品效用不同 2. 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 3.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4. 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原有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会( ) 1.向左移动 2. 向右移动 3. 不发生任何改变 4. 不能确定 区分下列表述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在中国有太多的贫困 增加汽油税将减少污染
02
行为理性化是关于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假设。其含义是经济主体在进行选择是遵循最大化原则 。
01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理性人
行为理性化假说包含两层意思: 行为主体具有一个目标函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 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受这一目标的支配,也就是行为选择和目标之间具有逻辑一致性。 所以,理性行为可以说是将自己的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的行为。
1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含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义,就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2
表1-1 稀缺资源的约束意味着大炮与黄油的均衡
5
3
4
2
1
0
15
12
9
6
3
黄油 (百万磅)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

线性生产函数
投入与产出呈线性关系,技术不变且规模收益不 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反映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具有规模收益递 减的特点。
3
列昂惕夫生产函数
强调投入要素之间的不可替代性,适用于某些特 定生产过程。
短期生产决策分析
边际产量分析
01
通过比较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优投
入量。
等产量曲线分析
02
反映不同生产要素组合下产量相同的点,用于分析生产要素的
替代关系。
成本最小化原则
03
在生产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组合
进行生产。
长期生产决策分析
等成本线分析
反映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下成本相同的点,用于分析生产要素的价 格变动对生产决策的影响。
扩展线分析
表示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轨迹,用于分析生产 规模的变动对生产决策的影响。
03 寡头厂商的产品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它们之 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寡头竞争市场特点与厂商均衡条件
进入壁垒较高,新厂商进入市场较为困难。
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的,寡头厂商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寡头竞争市场特点与厂商均衡条件
厂商均衡条件
在寡头竞争市场上,厂商的均衡条件同样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消 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商品和 服务组合。
预算约束线
表示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 和服务的组合。
消费者均衡的求解
通过联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 束线,求解消费者均衡点,得 到最优的商品和服务组合。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第一章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联 系
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二、现代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经济学说简史
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原子弹
Institutions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
15
12
A
B
C D E F 1 2 3 4 5
粮食
H
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9 6 3 0
四、 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1.手段:边际分析法
(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
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
三、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问题
举例:
原子弹与粮食生产
组合 方式 A B C D E F 粮食 亿吨 0 1 2 3 4 5 原子弹 个 15 14 12 9 5 0 (1)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 PPF: 原子弹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中写道: 女王陛下: “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 就做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去敲钟。你只 要看街上没有愉盗行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 经济,经济就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需求法则表述不正确的是()A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化B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没有规律C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有时呈正方向变化,有时呈反方向变化D鉴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答案】D2. 如果M和N是替代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反方向变化B 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化C 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变化没有关系【答案】B3. 如果M和N是补充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反方向变化B 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化C 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变化没有关系【答案】A4. 关于均衡点描述正确的是()A生产这一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愿意提供数量等于消费这一商品的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愿意购买的数量B生产这一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愿意提供数量大于消费这一商品的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愿意购买的数量C生产这一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愿意提供数量小于消费这一商品的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愿意购买的数量D市场上不存在均衡点【答案】A5. 当到达利润最大化原则时,表述正确的是()A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B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C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相等D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无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个人对商品的需求具备哪两个条件()A个人具备购买意愿B个人喜欢某个商品C个人具有支付能力D个人具有消费意识E【答案】A C7.能够表示在特定时期内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包括()A需求函数B需求表C需求曲线D需求图【答案】A B C9. 关于需求弹性系数,下列表述正确的包括()A /E d/=0,表明需求完全无弹性B /E d/=∞,表明需求有完全弹性C /E d/=1,表明需求有单一弹性D /E d/>1,表明需求富有弹性E 1>/E d/>0,表明需求缺乏弹性【答案】A B C D E10.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A垄断的存在B非对称性C外部性D公共产品【答案】A B C D第二章管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业管理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业管理决策只限于物业管理招投标过程B物业管理决策包括市场竞争、前期介入、接管验收和长期物业管理等各个阶段C物业管理决策只限于正常期物业管理D物业管理决策不设计前期介入【答案】B2. 某物业管理企业分析:当前物业管理市场竞争剧烈,且市场越来越细分为高、中、低档等不同的物业管理服务工资,这一分析属于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A经营战略分析过程B经营战略形成过程C经营战略实施与控制D其他【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3.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决策、计划和()等A组织B领导C激励D控制【答案】A B C D4. 消费品市场细分的标准包括()A地理标准B人口标准C心理标准D行为标准【答案】A B C D5. 市场直接调查方法包括()A抽样调查法B询问法C观察法D实验法【答案】B C D第三章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激励的说法正确的是()A激励常用方法只有精神激励B激励常用方法只有物质激励C激励常用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D实现组织目标不需要任何激励,只需下达命令即可【答案】C2. 下列关于“霍桑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霍桑实验强调了科学管理派的观点B霍桑实验推行用金钱和严格分工制度提高生产率C霍桑实验是由梅奥进行的,强调了对工人的尊重与沟通D霍桑实验只注重对正式组织的研究【答案】C3.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将仁的冬季从低到高排列顺序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C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D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实现【答案】A4. 关于人的气质,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气质无好坏之分B人的气质永远是一成不变的,不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C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效率D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答案】B5. 如何处理投诉,说法错误的是()A要端正服务态度,热情接待B对于无效投诉,可以置之不理C认真聆听于记录D能解决的迅速解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关于梅奥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应当把人当作“社会人”加以尊重,不应把人视为“机器”B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情绪C关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D主张工人参与管理【答案】A B C D7. 企业激励机制因素包括()A发现员工需要什么,然后用这个事物作为员工完成工作的报酬B确定员工的能力是否可能完成这项工作C对员工的任何需要加以满足D提高员工的能力【答案】A B8.影响能力的显著因素包括()A素质B知识技能C教育D社会实践和勤奋【答案】A B C D9. 常见的业主投诉心理包括()A求尊重心理B求发泄心理C求补偿心理D维权心理【答案】A B C第四章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公共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公共关系主要研究组织与组织内外有关公众建立的各种关系B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唯一手段是信息传播C可以采取行政命令、制裁、物质引诱等方式搞好公共关系D公共关系不包括私人关系和组织内部个人关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A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B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C公共关系的传播手段——信息传播D公共关系的目标——建立良好的关系【答案】D3.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社会组织B公众C信息传播D建立良好的关系【答案】A4. 在一个群体中,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了解、比较、刺激和影响而产生彼此相互鼓舞的作用,从而提供生活、学习和工作活力,这是人际关系的()功能A合力B互补C激励D沟通【答案】C5.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只是结构、性格、思想、工作风格和工作能力等相互借鉴,这是人际关系的()功能A合力B互补C激励D沟通【答案】B6. 空间距离对人际吸引所产生的影响,这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A临近B首次效应C相似性D互补性【答案】A7. 业主新入住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高昂的精神面貌,人情的态度,优质的服务给业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物业管理公司非常满意,这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A临近B首次效应C相似性D互补性【答案】B8.一些业主通过互联网,找到了一些热爱体育运动的仁,经常一起交流运动,成为好朋友,也成了组建业主委员会的骨干力量,这些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A临近B首次效应C相似性D互补性【答案】C9.物业管理企业公共关系对象不包括()A政府主管部门B房地产开发企业C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D企业内部员工相互了解【答案】D10. 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沟通不妥当的方式是()A上门征求意见B召开座谈会C通知业主到物业公司办公室谈话D开辟宣传园地【答案】C11. 关于物业管理企业与政府沟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业管理政策性强,企业应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B通过沟通,可以了解最近的政策法规动向C可以想政府回报工作中的难题,以取得理解和支持D企业与政府沟通是社会不正之风【答案】D12. 关于物业管理企业与新闻媒体沟通,错误的方式是()A新闻发布会B有偿新闻C记者招待会D撰写文章【答案】B13. 物业管理企业应对危机公关,面对记者提问,正确的方式是()A不予理睬记者的提问B就记者提供的数据材料进行讨论和回答C批评记者的吹毛求疵D对记者的提问表示感谢,但须谨慎回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4.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由下列那些元素构成()A传播者B传播的内容C传播媒介D传播对象【答案】A B C D15. 按公众与组织的关系划分,可将公众分为()A内部公众B外部公众C首要公众D次要公众【答案】A B16. 公共关系的基本只能主要有()A树立形象,广结良缘B收集信息,咨询建议C组织宣传,引导舆论D交往沟通,协调形象【答案】A B C D17. 建立、维持、发展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A平等原则B互惠互利原则C诚信原则D宽容原则【答案】A B C D第五章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对国家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属于()A最广义的行政管理B广义的行政管理C狭义的行政管理D最狭义的行政管理【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主题()A外交部B铁路局C证监会D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物业管理相关行政管理部门()A规划局B工商局C天然气公司D物价局【答案】C4. 关于物业管理主管部门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错误的是()A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B上下级关系C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答案】B5. 水、电、气等能源供应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是()A政府与企业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平等的民事主题关系D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行政管理的特点包括()A执行性B政治性C权威性D双重性【答案】A B C7. 物业管理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包括()A建设部B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房地产主管部门C县级房产局D街道办事处【答案】A B C第六章法律基础知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A物B自然人C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D行为【答案】B3.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A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B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D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答案】A5. 关于民事行为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经省正常,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C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D一名12岁小孩到商店买了一支1元钱的铅笔,这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其父母有权要求退回铅笔【答案】D6.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无效民事行为()A12岁小孩偷拿父亲的银行卡买了一套商品房B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合同C甲将乙的一块手表给了丙,丙知道后表示同意D甲到市场买了一套衣服,误将1000元标价看成10000,知道后自认倒霉,一年内没有到法院提起诉讼【答案】A7. 某杂志记者,未经核实就报道某明星在公共场所打架斗殴,袭击前来处理事情的警察,该报纸和记者侵犯了该明星的()A姓名权B肖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答案】C8. 某记者为了写出有分量的文章,在某明星居住的楼房对面架设望远镜,监视明星家庭的一举一动,明星发现后,多次劝阻该记者停止监视,记者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