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及标准》-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_图文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学习与解读)

6、电子病历功能6级目标分解
• 电子病历系统评价总分不低于170分 • 实现全部24基本项目,每个基本项目应用范围达到80%以上 • 24*6*80115.2 • 实现至少6个可选择项目,每个选择项目应用范围达到50%以上 • 6*6*5018
方案一:14*6*8010*6*906*6*507*6*8067.2+54+18+33.6=172.8
据 • 医疗保障:血液准备\配血与用血\门诊药品准备与调剂\病房
药品配置 • 病历管理:病历质量控制 • 电子病历基础:病历数据存储\电子认证与签名\病历数据访
问控制\系统灾难恢复体系
6
4、评分办法
• 定量评分
知行
• 对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有效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评分,将两个得
分相乘,得到此评价项目的实际评分。各项目实际评分相加,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 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 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评价对象 是谁?
3
2、分级标准的内容与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 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 基础项目
•
规定达到某个级别所必须实现的功能,必须全部满足
• 选择项目
•
医院可选择实现的功能,有最低实现数量要求
9
5、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等级的确定方法
• 总分满足该级别的最低总分 • 实现全部基本项目,每个基本项目应用范围达到80%以上 • 实现最低要求的选择项目,每个选择项目应用范围达到50%以上
即为该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评价总分。
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方法及评价标准解读 ppt课件

User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Use
Satisfaction
Impact
Impact
ppt课件
9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用于评价
• DeLone & McLean(2002)提出改进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改进的模型主要使变量尽可能独立 – 模型针对信息环境发展的特点,如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等 – 对变量内容、应用效益的评价变量做了较大的调整 – 服务质量的加入、使用意向与满意度关系的加入使评价更加接近实际
内容提要
• 一、信息系统的评价
– 1.1 信息系统评价方法回顾 – 1.2 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系统及其评价
• 二、卫生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 价方法及标准(试行)》介绍
– 2.1 背景 – 2.2 基本方法 – 2.3 评价细则及其目的
• 三、评价方法的应用及影响
ppt课件
5
1.1 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回顾
– 用信息对使用者的影响来描述信息所产生的效 益
• 接收信息后,对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变化
• 变化内容包括:接收方式、接收内容、评价信息的 方式、行为或工作的流程、使用系统等
– 通过使用端的评价是从最终的目标来评价信息 系统所产生的作用
ppt课件
8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用与评价
• DeLone & McLean(1992)提出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ppt课件
6
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
• 诺兰Richard L. Nolan(1973,1979)的阶段模型
– 信息化发展分为6个阶段: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 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与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解读PPT原始版本

目录
1.国家医院信息标准化测评体系 2.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3.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4.医院信息标准化测评心得和感悟
国家医院信息标准化测评体系
医政医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实验室产品测试
重点针对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电 子病历数据集、共享文档)和互联互 通标准化建设中的互联互通服务功能 等定量测试指标,在实验室模拟环境 中进行标准符合性验证。
定性测试针对技术架构。
专家文件审查
针对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建设以 及创新服务应用效果等定性评价指 标,结合申请机构提交的评估问卷 及相关证明材料,采用文件审查、 答疑等方式由专家对每个定性指标 进行评审。
现场查验
包括实验室定量测试指标的现场抽测、平 台运行性能现场测试、文审阶段专家质疑指 标现场查验,以及对平台实现的互联互通和 创新服务应用效果进行现场核实等,采用听 取汇报、查阅材料、访谈、参观演示等方式 由专家对现场查验指标进行评审。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办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是指对于不同的测试内容,或采用测试工具自动测试,再根据测试结 果进行定量评分,或由测评专家进行人工定性评价。
➢ 互联互通应用效果 (15分)
基于平台的应用的建设情况及利用情况、平台联通业务范围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整体进度安排
申报阶段 (1-6月)
准备阶段 (1-8/9月)
实施阶段 :实验室测评、专家文审、
现场查验
定级阶段 (来年3/4月)
授牌
(来年5月)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关键业务流程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要求,我部于2018年启动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客观、科学评价各医疗机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状态、应用水平,有效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发展医院信息系统,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病历发展实际,起草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方法及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部将按照《方法及标准》要求,组织对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进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医院,按照《方法及标准》的要求,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并及时将分级评价工作有关情况报送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徐凯、胡瑞荣、焦雅辉电话:、68792840传真:E-mail: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与标准(2018版)》中级(4-5级)具体要求PPT学习课件

10
2.1.病房医生
项目编号 01.01.4 01.02.4
01.03.4
01.04.4 01.05.4 01.06.4
业务项目 病房医嘱处理 病房检验申请
病房检验报告
病房检查申请 病房检查报告 病房病历记录
目录
01 中级标准整体修订情况 02 4级标准内容修订及实现要点 03 5级标准内容修订及实现要点
1
背景
• 2009年医改要求:建设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 • 2011年国家原卫生部发布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
标准(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137号 • 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国卫办医
发〔2017〕8号 •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
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20号 • 2018年9月《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2018修订版》
发布征求意见
• 2018年8月28日《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 设工作的通知》
病房药 品配置
病历管理
电子病历 基础
病历质 量控制
病历数 据存储
电子病历 文档应用
电子认证 与签名
基础设施与 安全管控
系统灾难 恢复体系
信息利用
临床数 据整合
医疗质 量控制
知识获取 及管理
基本项减少3项
01.07.4,病房医疗知识库
03.07.4,门诊医疗知识库
06.01.4,一般治疗记录
标本处理 检验结 果记录 报告生成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解读-V2012【范本模板】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解读2012年4月目录引言 (4)第一章分级标准的目的与作用 (4)一、进行分级评估的目的 (4)二、评估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4)三、分级标准的作用 (4)第二章分级评分的原理与方法 (6)第一节电子病历系统及其评估方法概述 (6)第二节电子病历系统分级标准的设计原则 (7)第三节具体项目的功能评估与应用水平评估方法 (8)一、医疗工作流程中的角色与项目 (8)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分级的原则 (9)三、电子病历系统项目功能评分方法 (10)四、电子病历系统有效应用评分 (11)五、综合评分及其计算方法 (11)第四节医疗机构整体应用水平的评估 (12)第三章评估的数据采集与计算 (15)第一节基础数据项规则与获取方法 (15)一、用于评价计算的基础数据 (15)二、用于分析信息化效益的基础数据 (17)三、基础数据的获取 (17)第二节考察项目功能与应用范围数据的获取 (18)一、计算应用水平综合评分的一般规则 (18)二、评分数据的填写与评分示例 (20)第三节整体应用水平评分的计算 (22)第四章考察项目各级功能的要求与评估要点 (24)第一节病房医师 (24)一、病房医嘱处理 (24)二、病房检验申请 (29)三、病房检验报告 (32)四、病房检查申请 (34)五、病房检查报告 (38)六、病房病历记录 (40)七、病房医疗知识 (44)第二节病房护士 (46)一、患者管理与评估 (46)二、医嘱执行 (49)三、护理记录 (52)第三节门诊医师 (56)一、处方书写 (56)二、门诊检验申请 (59)四、门诊检查申请 (65)五、门诊检查报告 (68)六、门诊病历记录 (71)七、门诊医疗知识 (74)第四节检查科室 (77)一、申请与预约 (78)二、检查记录 (82)三、检查报告 (87)四、检查图像 (91)第五节检验科室 (97)一、标本处理 (98)二、检验结果记录 (103)三、检验报告 (107)第六节治疗科室 (111)一、治疗记录 (112)二、手术预约与登记 (115)三、麻醉信息 (119)四、监护数据 (122)第七节医疗保障 (125)一、血液准备 (127)二、配血与用血 (130)三、门诊药品准备与调剂 (134)四、病房药品配置 (138)第八节病历管理 (143)一、病历质量控制 (143)第九节电子病历基础 (147)一、病历数据存储 (148)二、电子认证与签名 (152)三、病历数据访问控制 (155)四、系统灾难恢复体系 (157)第五章评分与分级结果的分析应用 (161)第一节全国层面 (161)一、总体得分和评级 (161)二、各角色与项目得分 (163)三、结论与建议 (164)第二节省级层面 (164)一、总体得分和评级 (165)二、各角色得分 (167)三、各项目得分 (167)四、结论与建议 (167)第三节医院层面 (168)一、总体得分和评级 (168)二、各角色得分 (168)四、结论与建议 (170)参考文献 (171)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解读(草稿)引言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支持,医院能够在提高医疗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方面有很大的进展。
卫生部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
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
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指导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与衡量方法及实用标准化(试行)》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
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部共享并进行处理。
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一、项目背景 二、评价目的 三、评价对象 四、评价分级 五、评价举例
评价对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已实施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什么是电子病历?
不同的认识
– 狭义:医生使用计算机书写病历中的文本(入院记录、 病程记录、出院小结···)
– 广义:使用电子化处理医疗中的全部记录
整体级别评分方法——级别
在项目表中列出各个级别的基本项目、选择项目, 达到某各级别必须满足
整体达到某一级别意味着:
– 总分满足该级别最低总分 – 实现全部基本项目,每个基本项目应用范围达到80%
以上(举例)。 2×0.8=1.6分。 – 实现最低要求的选择项目,每个选择项目应用范围达
到50%以上(举例)。2×0.5=1.0分。
基本 基本
基本
基础 11% 保障 14%
医技 30%
考察项目的分布
临床 45%
临床 医技 保障
基础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基本要求
等级 内容 0级 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基本学项论目坛 数
(项)
--
讲 选择资项料目, 数
(项)
--
勿最低转总载评 分
(分)
--
1级 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6
18/29
27
病房病检房验病检申房验病请检报房查病告检申房查病请病报房历告医记疗录知识 门诊门检诊验门检申诊验门请检报诊查门告检申诊查病请病报房历告医记疗录知识
检验结果记录
病历数据存储
病人管理与评估
手术预约与登记
电子认证与签名
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发展比较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140 114 120 105 100 81
80
应用水平的不同层次:
数据采集
数据进入计算机
信息共享
网络数据传输 信息多部门共享
智能支持
知识库支持 综合信息判断 自动警示
确定考察评分的项目
将医疗过程划分出标准的医疗角色,在每个角色 中列出若干标准考察项目
– 不同的信息系统功能划分差异较大 – 使用标准环节与项目能够避免系统功能划分差异对评
2级 部门内数据交换
11
13/24
60
3级 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8
8/19
85
4级 全院信息共享,中级医疗决策支持
19
8/18
120
5级 统一数据管理,各部门系统数据集成 21
8/16
140
6级 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 24 策支持
7级 完整电子病历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 24
评价方法:制定明确的标准,依据标准进行定 量评估与分级
评价模式:自评+现场
考察项目功能的依据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字医(征求意见稿) 《24电号子)病历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 11号)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 求》(GB/T 22239—2008)
医院2
医院3
医院4
医院5
医院6
电 子 病 历 试 点 医 院 郑培 州训 会
2.0
2.0
2.0 2.0
2
1.7
1.7 1.6
1.6 1.4
1.0
1
0.0 0.0
0.0
0.2 0.0 0.0 0.0
0.4
0.0
0.0
0
医嘱处理
医嘱护执理行处记方录书写
检查检记查录检报查告标图本象处理报告治生疗成记录麻醉监信护息血数液据准备门诊病药房品病药历品质控 访问灾控难制恢
申请与预约
配血与用血
推动各个医疗机构建设与应用好电子病历,为医 改提供支撑
项目背景——国外
2005年,HIMSS Analytics学开发了电子病历应 用模型(EMR Adoption Model,EMRAM),
中的发展情况,最终鼓励在医疗系统中实现无纸 化记录的服务环境。 达到0-7八个级别中的某一个级别,是指各级中 要求的所有应用能力必须全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 实现,同时低于本级别的所有要求也必须都能实 现。 ——《美国电子病历应用分级模型EMR Adoption Model简介》舒婷 梁铭会
6/13
170
6/12
210
局部评分方法——得分
功能评分:每个评价项目的实现级别 有效应用评分:统计各个标准考察项目的应用范
围。重点考察这些标准项目应用的比例,按照% 作为评价分数 综合评分=功能评分*有效应用评分
医院总分:合计医院中全部项目的综合评分作为 医院的总分,反映医院电子病历综合应用水平
估的影响 – 各个项目的功能要求依据规范与标准
按照标准医疗角色、标准项目制定评分标准,评 估具有一致性
本标准包括9个角色37个考察项目 每个具体项目所达到的等级必须实现本级与低级
的全部功能
标准医疗角色与项目
病房医生:医嘱处理等7项 病房护士:医嘱执行、护理记录等3项 门诊医生:处方处理等7项 检查科室:检查预约与登记等4项 检验科室:标本处理等3项 治疗处理:治疗、手术、监护处理等4项 医疗保障:血液、药品处理等4项 病历管理:病历质量控制 1项 电子病历基础:存储、安全等4项(举例)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定义:
– 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 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 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 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
评价侧重什么方面?
评价针对性:适合我国国情,推动持续发展与 建设
我们评价的角度:重点考察电子病历系统功能 和应用范围
60
40
2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医院之间评分与等级的对比情况
通过横向比较综合评和体应平等级 能够掌握各个医院电子应病用历情系统建设与 况
180 综合评分
170
160 整体等级
140 125.2
120
113
104.9
100 88.7
80 71
60
40
20
0 医院1
解读《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及标准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_图文.ppt
内容提要 2011数字医
一、项目背景 二、评价目的 三、评价对象 四、评价分级 五、评价举例
项目背景——国内
医改方案: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 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 信息平台
卫生部医政司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成立电子病历 试点办公室并展开一系列有关电子病历应用相关 规定的起草与研究。
内容提要
一、项目背景 二、评价目的 三、评价对象 四、评价分级 五、评价举例
评价目的
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 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 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 现的功能。
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 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 20988-2007)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02〕 193号)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 稿)》卫办综函〔2009〕688号
内容提要
一、项目背景 二、评价目的 三、评价对象 四、评价分级 五、评价举例
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的等级
评分细节举例
序项 号目
代 码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工 业务 作 项目 角 色
电 电子 子 认证 病 与签 历名 基 (有 础 效应
用按 系统 数考 察)
主要评价内容
评分 评价 类别
无电子身份认证
0
各个系统有独立的身份认证
1
临床应用的电子病历系统(住院医师站、门诊医师站、护士站)有 2
统一的登录与身份认证
重点电子病历相关系统(门诊、病房、检查与检验系统)有统一的 3
登录与身份认证
医疗相关的所有系统能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
4
重点电子病历相关记录(门诊、病房、检查、检验科室产生的医疗 5 记录)的最终医疗档案至少有一类可实现可靠电子签名功能
(1)所有医疗记录处理系统产生的最终医疗档案具有可靠电子签 6 名 (2)重点电子病历相关记录(门诊、病房、检查、检验科产生的 医疗记录)的最终医疗档案至少有一类可实现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三 方可信时间戳 (1)全部电子病历系统在数据产生过程可实现可靠电子签名,如 7 每个医嘱、每段病程记录、每个阶段的检查报告等 (2)医疗记录使用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三方可信时间戳
内容提要
一、项目背景 二、评价目的 三、评价对象 四、评价分级 五、评价举例
各个考察项目等级分布情况
医院中各项目等级分布情况图可帮助医院直观 了解电子病历应用需 改进的内容
7
6
5
4
3.6 3.6
3.0
3
4.0 3.8 3.8
3.0
3.0
2.6
3.7
3.0 2.8 2.8
3.0 3.0
3.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