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1备课讲稿
讲化学卷子的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学卷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卷面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1. 化学卷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化学卷子中的复杂题型和解题方法。
2. 卷面答题技巧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卷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提问:同学们在学习化学卷子时,有没有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请简要描述一下。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化学卷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2. 分析化学卷子中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3. 针对复杂题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如归纳法、类比法、排除法等。
4. 讲解卷面答题技巧,如审题、划重点、规范书写等。
三、课堂练习1. 出示几道化学卷子中的典型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后,教师逐一讲解,纠正错误,总结解题思路。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卷子中的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解题经验,提高答题技巧。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复习化学卷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化学卷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卷面答题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卷面得分率。
4.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卷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卷面答题技巧。
大学分析化学试卷讲解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通过试卷讲解,帮助学生总结答题要点,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分析试卷中常见错误,引导学生找出失分原因,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思维,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常见错误分析及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复杂实验题目的解答。
2. 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提出本次试卷讲解的目的和重要性。
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和实验题。
2. 对每部分题目进行详细讲解,总结答题要点。
三、常见错误分析1. 分析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的错误原因,如概念混淆、计算错误等。
2. 讲解计算题和实验题的错误原因,如实验步骤错误、数据处理错误等。
四、解题技巧1. 针对选择题,讲解如何排除错误选项,提高正确率。
2. 针对填空题,讲解如何准确填写答案,避免错别字和遗漏。
3. 针对判断题,讲解如何判断正误,提高判断能力。
4. 针对计算题和实验题,讲解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技能培养1. 分析实验题目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2.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六、课堂练习1. 针对本次讲解的试卷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
2.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1. 总结本次试卷讲解的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技能。
教学手段: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演示3. 练习题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率及改正情况。
3. 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情况。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课教案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和评析高中化学试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提高他们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教学内容:化学试题讲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简要介绍今天要进行的活动:对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和评析。
2. 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化学试题(30分钟)
1. 老师选取几道典型的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2. 分步解析每道试题,解释题干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3. 强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三、学生练习(15分钟)
1.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类型的试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老师巡视督促,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讲评(10分钟)
1. 老师选取几位学生上台解答试题,评析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 总结常见错误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复习和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老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当多练习和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2. 分发下节课作业,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和评析,帮助学生在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
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范例

初中化学试卷讲评课教案范例一、考试总结与分析(10分钟)1. 试卷总体表现分析- 本次试卷难度适中,部分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常见错题分析- 学生在本次试卷中普遍出现错误的题型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和练习。
3.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化学知识掌握较好,但在高难度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二、课堂教学提纲(40分钟)1. 复习课前习题- 让学生回顾和讨论试卷中容易出错的题型,并解析其中的知识点,强化学生对错误题目的认识和理解。
2. 学习新知识点-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 讲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示范解答一些典型的计算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步骤。
- 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训练- 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尝试解答,及时纠正错误并指导正确的解题方法。
- 分组讨论和合作解答难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4. 深化拓展-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继续解答一些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及时交回,以巩固和加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四、课堂反思与总结(5分钟)-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和规划。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教案

高中化学试题讲评教案
教案主题:化学试题讲评
教学内容:化学试题解析
教学目标:通过讲评试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讲评试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讲评试题(40分钟)
1. 选择几道典型的化学试题进行讲解,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
2. 逐题解析,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强调解题技巧,提醒学生注意解题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决疑惑。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
1.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与所讲试题相关的练习,检验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讨论问题,相互交流解题经验。
四、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强调重点。
2. 布置相应的化学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思考题,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讲评化学试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化学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地解析每道试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辨别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初中化学试题评讲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试题评讲教案模板
题目:化学试题评讲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知识点:化学基础知识
目标:通过评讲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
评讲提示:
1. 题目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2. 题目是否能够考察出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题目是否清晰明了,是否容易理解?
4. 引导学生如何解答这样类型题目的策略和方法。
评讲步骤:
1. 引入:介绍本次评讲的目的和内容。
2. 学生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答题的过程和答案。
3. 讨论分析:与学生一起分析题目的难点和解题思路。
4. 解答指导:提供正确的解答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5. 总结反思:总结评讲的收获和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方法。
评讲示例:
题目:以下哪一个不是物质的状态?(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D. 形态)
学生答案:D. 形态
分析:学生可能对“物质的状态”和“形态”这两个概念没有理解清楚,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解释和区分。
解答指导:物质的状态是指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而形态是指物体外部的形状。
在化学中,我们通常讨论的是物质的状态而不是形态。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评讲,学生理解了“物质的状态”和“形态”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加深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细心思考问题,提高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1)备课讲稿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榆林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次模拟测试绥德中学化学备课组(执笔人:马建雄)一、试题特点本次试题是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1、化学2、化学选修教材为依据,参照高考化学试题特点,以化学平衡以前知识为背景。
全面检测我市高三学生现有化学水平,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为高三一轮复习调整教学计划、优化复习策略、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试卷基本结构三、试卷的整体分析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达到了阶段检测的作用。
试题试卷的设置,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能达到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
试题导向基本正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高三复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四、试卷特点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1)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2)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五、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第Ⅰ卷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第I卷的14个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到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常用计量及用语、电解池的基本知识、化学平衡的移动、电解质溶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设计大多对传统试题加以推陈出新,引导考生重视基础。
第Ⅱ卷答题情况及错误分析第II卷主要涉及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元素的推断、化学原理与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表结合的推断,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问题。
初中化学试题评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化学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题评讲,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高解题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勤奋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试题中的知识点,找出易错点。
2. 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试题进行预习。
2.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对哪些知识点不太理解?(二)试题评讲1. 针对每道试题,首先分析题目背景,讲解知识点。
2. 针对易错点,详细解释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3. 邀请学生分享解题心得,共同探讨解题技巧。
(三)课堂练习1. 根据试题评讲的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
3.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持续关注化学学科动态,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试题1分析化学试题1一、选择题 ( 共12题 24分 )1.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 1 和 2,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 0.09 V (B) 0.18 V (C) 0.24 V (D) 0.27 V2. 有一煤试样,测定湿试样的灰分为5.88%,干试样的灰分为6.00%,求湿试样的含水量 ( )(A) 2.50% (B) 3.00% (C) 2.00% (D) 3.50%3. 0.05 mol/L SnCl2溶液 10 mL 与 0.10 mol/L FeCl3溶液 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 )[已知此条件时φ0' (Fe3+/Fe2+)= 0.68 V,φ0' (Sn4+/Sn2+)= 0.14 V](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4.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5. 在用 K2Cr2O7法测定 Fe 时, 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B)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C)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D) 有利于形成 Hg2Cl2白色丝状沉淀6. 微溶化合物A2B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2B3==2A + 3B。
今已测得B的浓度为3.0×10-3mol/L,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是 ( )(A) 1.1×10-13 (B) 2.4×10-13 (C) 1.0×10-14 (C) 2.6×10-117.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Ar(Cl) = 35. 5, Mr(AgCl) = 143.3)(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8. 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对照试验的是()(A)用标准试样对照(B)用其它可靠的分析方法对照(C)做平行实验对照(D)不同实验室进行对照9. 水溶液呈中性是指( )(A) pH = 7 (B) [H+] = [OH-](C) pH+pOH = 14 (D) pOH = 710. 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与下述各因素有关的是( )(A) 比色皿厚度 (B) 有色络合物的浓度(C) 入射光的波长 (D) 络合物的稳定性11. 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pKa2=6.3 pKa3=11.6H2In- HIn2- In3-紫红蓝橙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 )(A) pH < 6.3 (B) pH > 11.6(C) pH = 6.3~11.6 (D) pH = 6.3±112. 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二、填空题 ( 共15题 30分 )1. 用某种方法测定一纯化合物中组分A的的质量分数,共9次,求得组分A的平均值为60.68%,标准差s=0.042%。
已知μ=60.66%, t0.05,8=2.31(1)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平均值与μ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著差异(指有或无) 2.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通过1cm比色皿,光减弱程度为50%,若通过2cm 比色皿,其光减弱程度为_________,吸光度值为__________。
3. 在一定条件下,以0.020mol/L EDTA溶液滴定等浓度的金属离子M。
设其条件稳定常数K'(MY)=108.0,当滴定误差Et=±0.1%时,滴定突跃范围有_________个pM单位。
4. 根据下表所给数据, 判断用Ce4+滴定Fe2+时表中各点的 值(V):5. 硫酸钡法测定钡的含量,下列情况使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还是无影响?(1) 沉淀带下了沉淀剂H2SO4___________________(2) 试液中NO3-被共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3) 试液中Fe3+被共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6. 以下滴定应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A, B ,C ,D)(1) 佛尔哈德法测定Cl-____(2) 甲醛法测定NH4+ ____(3) KMnO4法测定Ca2+____(4) 莫尔法测定Cl-____(A)直接法(B)回滴法(C)置换法(D)间接法7. 吸量管与移液管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碘量瓶与锥形瓶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吸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组分,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特点是。
9.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工作(或标准)曲线是以____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的。
10. 抗痛风药丙磺舒的结构式为:(CH3CH2CH2)2N—SO2—C6H4—COOH为准确测定原料药含量宜用______;欲测定很稀溶液中丙磺舒含量宜用______。
(填 (1)、 (2)、 (3) 、(4) )(1)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 (2) 原子吸收光谱法 (3) 酸碱滴定法 (4)铈量法11. 重量法测定铁,称量形式为Fe2O3,若灼烧所生成的Fe2O3中含有少量的Fe3O4,则将使测定结果(Fe的质量分数)偏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Fe)=55.85 , Ar(O)=16.00]12. 用以下不同方法测定CaCO3试剂纯度采用的滴定方式分别是:(填A, B,C)(1)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____(2) 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____(3) 用KMnO4法测定____(A)直接法(B)回滴法(C)间接法13. 各级试剂所用标签的颜色为(填A,B,C,D)(1) 优级纯 _____________ (A)红色(2) 分析纯 _____________ (B)黄色(3) 化学纯 _____________ (C)蓝色(4) 实验试剂 ____________ (D)绿色14. Fe(CN)63-/Fe(CN)64-电对的电位随离子强度增高______,随酸度增加______。
[H3Fe(CN)6是强酸,H4Fe(CN)6的pKa3=2.22、pKa4=4.17]15. 容量分析中对基准物质的主要要求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4题 30分 )1. 试计算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设化学计量点时[NH3]=0.10 mol/L,用0.0200 mol/L EDTA溶液滴定0.0200 mol/L Zn2+溶液时,化学计量点的pZn 和 pZn'值。
[lgK(ZnY)=16.5; pH=10.0时 lgαY(H)=0.5, lgαZn(OH)=2.4,Zn(NH3)42+的lgβ1~lgβ4分别是2.37、4.81、7.31、9.46]2. 某金属离子M2+与卤离子X-在弱酸性条件下形成MX3-络合物(不存在其他型体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372nm处有最大吸收。
今有相同体积的弱酸性试液两份,其中c(M2+)均为5.0×10-4mol/L。
在第一份显色液中c(X-) = 0.20mol/L,M2+显色完全,以 1cm比色皿,于 372 nm处测得吸光度为 0.748;在第二份显色液中, c(X-)=2.0×10-3mol/L,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587。
计算MX3-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
3. 某法测定Mn的质量分数w(Mn)/%,其标准偏差 = 0.05%,今对w(Mn)=2.75%的标准试样测定四次,若使置信度95%时(u=1.96)平均值置信区间将真值包含在内,平均值应在什么范围内?4. 在400 mL水中加入6.2 g NH4Cl(忽略其体积变化)和45 mL 1.0 mol/L NaOH 溶液,此混合溶液的pH是多少? 缓冲容量多大?(Mr(NH4Cl) = 53.5,NH3的 pKb = 4.74)四、问答题 ( 共 2题 16分 )1. 举出三种容量法以测定FeCl3溶液的浓度。
(要求写出必要试剂、介质及主要条件、计算结果时所需的诸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比)2. 配制NaOH、KMnO4和Na2S2O3标准溶液均需煮沸这一步骤,某生配制上述溶液的作法如下:(a) 量取饱和NaOH溶液于蒸馏水中然后加热煮沸(b) 称取固体KMnO4溶于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c) 称取固体Na2S2O3溶于蒸馏水中煮沸请指出其错误并加以改正。
化学分析试卷1 答案一、选择题 ( 共12题 24分 )1-5. DCDDC 6-10. ABCBC 11-12. CA二、填空题 ( 共15题 30分 )1. (1) 60.65% ~ 60.71% (2) 无2. 75% , 0.603. 0.44. 0.505. (1) 无影响 (2) 偏低 (3) 偏高6. 1.B; 2.C; 3.D; 4.A7. 吸量管带有刻度,用于量取非固定量的溶液;碘量瓶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可用水封,避免漏气8. 微量;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应用广泛。
9. 浓度,吸光度10. (3) ;(1)11. 低 ;1)O 3M(Fe )O Fe M 23243 (12. 1.B; 2.A; 3.C13. 1. D 2. A 3. C 4. B14. 增加, 增加15. (1)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2)纯度要高;(3)稳定三、计算题 ( 共 4题 30分 )1. 化学计量点的pZn=6.27pZn'=11.732. K= 6.2×1093. 2.70%-2.80%4. c(NH 3) = 0.10 (mol/L)c(NH 4+) = 0.16 (mol/L)pH = 9.06β= 0.14(mol/L)四、问答题 ( 共 2题 16分 )1. (a).氧化还原法:以SnCl2还原Fe3+,用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加硫磷混酸,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红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