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湖北高考语文试题解析_湖北语文调研考试卷

湖北语文调研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慰藉(jiè) 诳语(kuáng) 炽烈(chì) 安土重迁(zhòng)B.桑梓(zǐ) 拾级(shè) 罡风(gāng) 纵横捭阖(bǎi)C.隽永(juàn) 攻讦(jié) 粗犷(kuàng) 量体裁衣(liàng)D.熨帖(yùn) 僭越(jiàn) 甄别(zhēn) 曝背谈天(pù)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这次克里米亚事件的_____,是乌克兰前政府在最后关头突然搁置和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没有_____,媒体的骂战、军事情报的较量,已成为双方___的新看点。
A.策源地大动干戈对决B.导火索大动干戈博弈C.策源地大动肝火博弈D.导火索大动肝火对决3.下面四副贺联非别对应的场合是(3分)① 旭日临门早,春风及第先② 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③ 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④ 迨其吉兮毂我士女,式相好矣宜尔室家A.①乔迁新居②公司开业③过寿④新婚B.①公司开业②乔迁新居③新婚④过寿C.①过寿②新婚③公司开业④乔迁新居D.①新婚②过寿③乔迁新居④公司开业4.下面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通常的小说不允许离题,除非你是要另写一本小说。
_____。
作者便于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链条联接起来。
①因为所以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表议论而集合在小说里的。
②小说中夹杂议论,有悖于作品的意图和性质。
③通常的小说也不能夹杂议论。
④所谈论的话题不受任何预先拟定的计划或提纲约束。
⑤但是,在书信这种形式中,登场的人物都不是预先挑选的。
A.③②①④⑤B.⑤①②③④C.③①②⑤④D.⑤④①③②5 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句话,要求与上文内容协调、句式一致。
2017湖北省高考语文卷

2017湖北省高考语文卷2017湖北省高考语文卷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湖北省高考语文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湖北省高考语文卷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若在北方,百鸟啼鸣,一定是春天来了。
一个漫长的冬季,除了雪花(飘落/坠落)的声音,除了冰河迸裂的声音,苍茫的天地之间是蔓无边际的沉寂。
只有春天来临,声音和颜色才如蛰伏的虫儿一样,不知从什么地方都(钻/长)了出来。
春天里,人心会如泛青的原野,萌生出各种“花花草草”的念想。
近于哀愁的喜悦,风一样扫过心头,本来纯净的心灵便被吹得纷乱如麻,青春啊,人生呀,未来呀……,被一支画笔随意涂抹——含苞待放的花朵、双飞的燕子、和暖而明媚的阳光……我起身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幕缠绵的江南烟雨。
粉墙黛瓦的房屋、小巧(精致/精制)的苏式院落、碧绿的荷池、长长的回廊……,更显其隽永、幽深。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形有错的一项是A.苍茫冰河迸裂B.蛰伏蔓无边际C.明媚纷乱如麻D.缠绵粉墙黛瓦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飘落长精制B.坠落长精制C.飘落钻精致D.坠落钻精致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一幅找不到重心的图画一应景物恰好被迎面的一树桃花掩映B.如一幅图画找不到重心迎面的一树桃花恰好掩映了一应景物C.如一幅找不到重心的图画迎面的一树桃花恰好掩映了一应景物D.如一幅图画找不到重心一应景物恰好被迎面的一树桃花掩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医生告诉他一定要坚持运动,不要抽烟喝酒、暴饮暴食,长此以往,身体状况就会慢慢有所改善。
B.晚年的杨绛闭门谢客,生活简朴,自言“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但她给清华大学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其人格其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语文检测试卷

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语文检测试卷想要高考得高分,首先要确保不丢分。
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语文检测试卷一、语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列观(guān) 孱头(càn) 弋射残羹冷炙B.衣褐(yì) 属文(zhǔ) 汤镬精思傅会C.砧板(zhēn) 酒筵(yán) 挑唆喧寄情志D.更嫁(gèng) 忤逆(wǔ) 距傲忘餐废寝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而束君归赵矣(捆绑)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祝寿)相如虽驽(愚劣,无能) 武复穷厄(困窘)B.扶辇下除(殿阶) 且陛下春秋高(年级)自分已死久矣(分别) 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C.施关发机(拨动) 连辟公府(开辟)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D.左右皆靡(退却)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不如因而厚遇之(招待、款待)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违背、触犯)3.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不同句式的一组是( )(2分)A.为降虏于蛮夷验之以事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未之有也C.见犯乃死而君幸与赵王D.求人可使报秦者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而相如廷叱之得夜见汉使B.臣请完璧归赵宜皆降之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毕礼而归之D.且庸人尚羞之单于壮其节5.下列出自课内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我实在害怕既欺骗了大王又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玉回去,已经抄小路回到赵国了。
C.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译文: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2017年语文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湖北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解析版)手打录入:青峰弦月本试卷共六大题,8页。
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答案】C【解析】A项读líng lín ling líng;B项读dàn dàn dàn dān;C项都读sù;D项读zīzī zhīz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羞涩袅娜歌声缈茫荷塘薄雾B.霜天廖廓峥嵘岁月浪遏飞舟C.细腻箫索落蕊残叶秋蝉嘶叫D.嫩黄葱茏婆娑起舞繁茂苍翠【答案】D【解析】A项“歌声渺茫”;B项“寥廓”;C项“萧索”;D项全都正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
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
2017年湖北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7年湖北语文高考试题第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精湛/勘误老趼/妍媸缂丝/勒石陨落/殒身不恤B. 盘踞/拮据联袂/玉玦逋慢/哺育门槛/直栏横槛C. 拔擢/濯足栏楯/逃遁舸舰/沉疴症结/对症下药D. 墙垣/盘桓谂知/熟稔泄露/露馅啁啾/未雨绸缪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如果学生看不到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创造潜力,而一味盲目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B.从现在至2018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因石油供应紧缺引发的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
C.美国联合参谋部主任威廉·格特尼表示,这次袭击是为了削弱和阻止利比亚军队进一步袭击反政府武装以及挑战禁飞区的能力。
D.微信有超过6亿的用户,逐渐商业化已经是其发展趋势,在拥有这么多用户的平台上做电商想必不是一两个人的想法。
3.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C.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D.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王勃《滕王阁诗》中,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繁华的向往。
B.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仗工整,动静结合,借雄浑阔大的景色,反衬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C.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命运变化的急剧,表达了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D.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故作超然物外旷达洒脱,曲折含蓄地表达了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茶馆》共三幕,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这三个时期的旧中国生活。
【201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2017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2017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将于考试后公布,2017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是高考考生和家长了解考试情况的重要依据。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并发布2017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此外还将邀请新东方高考名师团队独家解析2017高考试题答案!帮助考生快速了解2017高考试题及答案最新信息!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湖北福建湖南江西广东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重庆陕西2017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7高考试题难易度调查2017高考试题及答案全科下载
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查询高考成绩,跟进2017年高考分数线,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制作了2017高考成绩查询专题及2017录取分数线专题,供高考考生和家长参考。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祝福每
一位高考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2017湖北高考语文真题_湖北语文联考试题

湖北语文联考试题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
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②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
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
《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
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 孔、孟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
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
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
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③“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
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灵活变通。
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
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
故淳于髡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和“男女授受不亲”发生矛盾,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湖北语文高考试卷2017及语文联考考试试卷

语文联考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 (共73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禳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A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
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
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
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
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
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
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
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
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
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
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
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