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工程规划编制内容

合集下载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二、项目目标1.综合规划:进行全面的城市空间规划和管线布局规划,确保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合理建设和发展。

2.管线整合:对城市中的各种管线进行整合和梳理,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的现象。

3.管线保护:密切关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加强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

4.提高灾害防护能力: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三、项目实施步骤1.编制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工程建设的时间节点和各项任务。

2.地质勘探: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综合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地质情况,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3.设计方案编制: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管线布局、材料选型、施工工艺等。

4.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的供应。

5.施工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6.管线敷设:根据设计方案,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敷设工作,包括排水管道、电缆、通信管道等。

7.施工监督:建立施工监督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8.环境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处理废弃材料和污水,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9.完工验收:在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项目预算根据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规模和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预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

五、项目风险控制1.地质风险:加强对地下地质情况的勘探和研究,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2.施工风险: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环境风险: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处理废弃材料和污水,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六、项目效益评估1.经济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管线资源,减少管线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避免了地上空间的大面积开挖和破坏,减少环境污染。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3篇)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旨在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管廊系统,以解决城市地下管线复杂、地面空间紧张等问题。

综合管廊系统将电力、通信、给水、排水、中水、热力等市政管线集中布置,实现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

本方案针对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成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组、质量安全管理组、材料设备组、现场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确保施工组织有序、高效。

2. 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质量管理措施等。

(2)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规程。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环保。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施工准备1. 工程测量(1)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测量,确定综合管廊的平面位置、高程等。

(2)绘制施工详图,明确施工范围、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2. 材料设备(1)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管廊结构材料、管道、电缆、支架等。

(2)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吊车、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车等。

(3)设备进场前进行检验,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1)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纸会审,明确施工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要求。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1. 土方开挖(1)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遵循“先深后浅、先外后内”的原则。

(2)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2. 基础施工(1)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00mm。

(2)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厚度不小于300mm。

3. 管廊主体结构施工(1)采用预制装配式管廊结构,现场进行组装。

(2)组装过程中,确保预制构件的精度和质量。

4. 管线施工(1)管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管线布局合理、间距适中。

(2)管线安装完成后,进行试压、冲洗、通球等试验。

管廊施工方案

管廊施工方案

管廊施工方案目录1. 管廊施工方案概述 (3)1.1 工程概况 (4)1.2 施工目标 (5)1.3 施工范围 (5)2. 施工准备 (6)2.1 施工组织设计 (7)2.2 施工现场布置 (9)2.3 施工材料准备 (10)3. 管廊基础施工 (11)3.1 地基处理 (11)3.2 基础开挖 (12)3.3 基础浇筑 (13)4. 管廊结构施工 (14)4.1 管廊支架制作安装 (15)4.2 管廊钢筋加工及安装 (15)4.3 管廊混凝土浇筑 (17)5. 管廊防水施工 (18)5.1 防水材料选用 (19)5.2 防水层施工 (20)6. 管廊电气施工 (21)6.1 电缆铺设 (22)6.2 照明系统安装 (23)7. 管廊通风消防施工 (24)7.1 通风系统安装 (25)7.2 消防系统安装 (27)8. 施工质量控制 (28)8.1 质量管理体系 (29)8.2 质量检查与验收 (30)9. 安全生产管理 (31)9.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2)9.2 安全教育培训 (33)10. 环境保护措施 (34)10.1 噪声控制 (35)10.2 粉尘控制 (35)10.3 废水处理 (36)11. 施工进度管理 (37)11.1 进度计划编制 (39)11.2 进度跟踪与控制 (40)12. 项目总结与评价 (41)12.1 项目总结报告 (42)12.2 项目评价 (43)1. 管廊施工方案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线日益复杂多样,管廊工程能够有效地整合不同管线系统,减少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提升公共安全性能。

本施工方案针对当前项目实际情况编制,旨在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方案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

本管廊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施工流程、质量控制与验收等关键环节。

方案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工程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制定,旨在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管廊工程方案怎么写

管廊工程方案怎么写

管廊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工程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城市地下空间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娱乐、民用等功能。

地下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加上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和城市地下管网的混乱。

因此,加强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优化城市地下管网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程内容本次管廊工程方案旨在解决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浪费的问题,建设一条全新的地下综合管廊,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多种功能。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设计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管廊的走向、布局、尺寸、结构等内容。

2.建设施工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管廊的施工建设工作,包括隧道开挖、支护、管道铺设、设备安装等工作。

3.管网系统建设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等管网系统,实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

4.安全监测建设管廊的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廊的安全运行状态,确保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使用。

5.运维管理建设管廊的运维管理系统,对管廊进行日常监测、维护和管理,保证管廊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工程意义本次管廊工程方案的实施,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资源通过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土地利用,节约城市资源。

2.优化环境通过将各种管网系统统一布设在地下综合管廊中,可以降低地面的施工强度,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的整体景观质量。

3.提高利用率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下空间的多功能化利用。

4.改善交通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减少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

管廊工程方案怎么写范本

管廊工程方案怎么写范本

管廊工程方案怎么写范本一、项目概述管廊工程即是利用地下空间,为城市提供道路、供电、给排水、通信、燃气、热力、供水等公用设施服务的综合性地下工程。

管廊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地面上各类管线设施,提高城市的整体美观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便捷和有力支持。

二、工程规划1. 管廊功能规划(1)道路管廊:提供城市交通道路,并配备行人通道、自行车通道等。

(2)给排水管廊:负责城市雨污水排放和管线维护。

(3)供电管廊:提供城市电力线路,并配备照明设施。

(4)燃气管廊:提供城市天然气管线,并配备安全检测设施。

(5)通信管廊:提供城市光纤通信线路,并配备通信设备。

(6)供水管廊:提供城市自来水管线,并配备水质监测设施。

2. 管廊布局规划(1)管廊深度:根据各类管线需求,设计不同深度的管廊分布。

(2)管廊走向:避让地下障碍物,规划管廊走向,并尽量减少管线交叉。

(3)管廊高度和宽度:根据各类管线及设备尺寸,规划合理的管廊高度和宽度。

三、工程设计1. 管廊结构设计(1)地下管廊结构设计: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确保结构坚固和施工周期短。

(2)地下室结构设计:在需要时建设地下室,提供设备安装和维护空间。

2. 管廊设备设计(1)智能管线监测设备: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对管线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安全稳定。

(2)排水设备:根据地形和降雨情况,配置适当的排水设备,防止涝灾。

3. 管廊材料选择(1)预制混凝土结构:使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确保结构牢固和施工效率。

(2)防腐材料:选择具有防腐蚀性能的材料来增强管廊的耐久性。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工艺(1)地下管廊施工:采用顺河施工法,逐步开挖管道和地下室,进行预制构件的安装。

(2)地下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实施地下室的施工,安装设备及配套设施。

2. 施工环境管理(1)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采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创新转化园道路项目(原科技成果转化区道路项目)- 兴隆122号路综合管廊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路西段等九个项目指挥部二O一六年二月目录1编制依据 (4)1.1编制依据 (4)1.2编制说明 (5)2工程概况 (5)2.1工程简介 (5)2.2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 (5)2.2.1气象 (5)2.2.2水文 (6)2.2.3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7)地层结构 (7)2.3主要材料 (9)2.3.1混凝土 (9)2.3.2普通钢材 (9)3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及规划 (10)3.1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文明施工目标 (10)3.1.1工期目标 (10)3.1.2质量目标 (10)3.1.3安全目标 (10)3.1.4环保、文明施工目标 (11)3.2组织机构 (11)3.3施工组织部署和协调管理 (11)3.3.1施工组织部署 (11)3.3.2 施工协调组织管理 (12)4施工前期规划和临时设施的建设 (15)4.1施工准备 (15)4.2施工便道 (15)4.2.1新建施工通道布置依据与原则 (15)4.2.2施工便道 (16)4.3供电、供水及通信系统布置 (16)4.3.1施工供水 (16)4.3.2施工供电 (16)4.4施工通信 (16)4.5施工进出口洗车设施 (16)4.6临时建筑 (16)4.7打围 (17)4.8交通组织 (17)4.9弃土场规划 (17)5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计划 (17)5.1施工进度计划 (17)5.2资源配置计划 (17)6施工方案 (17)6.1施工顺序 (17)6.2施工测量 (17)6.2.1控制点复测 (17)6.2.2水准导线测量 (18)6.3施工降排水 (18)6.4沟槽开挖 (19)6.4.1开挖准备工作 (19)6.4.2土石方开挖 (19)6.4.3基坑监测 (22)6.5钢筋工程 (27)6.6模板工程 (30)6.7混凝土工程 (33)6.8防水工程 (35)6.8.1沥青卷材防水层施工 (35)6.8.2施工缝防水 (36)6.9沟槽回填 (38)6.10接地安装 (39)6.10.1综合管廊附属构筑物 (39)6.10.2 综合管廊附属工程 (41)6.10.3综合管廊给排水设计 (42)7 成品保护措施 (42)8雨季、夏季施工措施 (43)8.1雨季施工要求 (43)8.2雨季施工措施 (43)8.2.1基坑(槽)挖方施工 (44)8.2.2 施工便道 (45)8.2.3材料 (45)8.2.4机电设备 (45)8.3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46)9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46)9.1物资、资源、质量保证措施 (46)9.2夜间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47)9.3其它措施 (47)10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48)10.1质量保证体系 (48)10.2思想保证措施 (49)10.3组织保证措施 (52)10.4技术保证措施 (54)10.5工程质量施工保证措施 (55)10.6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5)10.7夏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6)10.8技术资料管理 (56)10.9工地试验室 (57)1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8)11.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8)11.2安全施工措施 (60)11.2.1现场安全管理 (60)11.2.2施工用电管理 (60)11.2.3机械设备管理 (61)11.2.4脚手架搭设 (61)11.2.5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62)11.2.6落实安全责任 (62)11.3夏季高温施工防暑安全措施 (62)1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3)12.1健全机制,明确责任 (63)12.2文明施工措施 (63)12.2.1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63)12.2.2改善作业条件,保障职工健康 (64)12.2.3深入调查,加强地下既有管线保护 (64)12.2.4做好已通车公路的保护工作 (64)12.2.5不扰民及妥善处理地方关系 (64)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创新转化园道路项目兴隆122号路综合管廊施工设计图2、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和文件3、与天府新区投资签定的施工合同4、施工图纸、地勘报告及图纸会审会议纪要5、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招标要求6、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GB50838-2015)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JGJ462012)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3、混凝土结构规 (GB50010-2002)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2)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6、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17、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GB 50838-2012)1.2编制说明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该工程项目概况、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等进行说明;对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及工期进行安排;着重编制了施工技术方案、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对重点难点工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保证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管廊工程方案范本

管廊工程方案范本

管廊工程方案范本一、工程概况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交叉重叠、通信、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等管道混乱敷设、占道冲突、碰撞损坏、易损性大等问题,提高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互通互联、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利用效率和维护管理水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了增设地下管廊,并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该项目总长度将达到20公里,总投资约80亿元。

二、工程定位及目标1.工程定位:地下管廊工程是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上,基于现状工程条件、社会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对城市地下管线维护管理和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设计、增设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工程建设、以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运营模式等的研究,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中城市地下管线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提出的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形态。

2.工程目标:地下管廊工程侧重于地下基础设施空间的高效利用,优化城市地下管线系统,增强管线维护管理水平,提高整体城市基础设施效益,完善管路统一布局和标准化设计,实现管道资源共享,扩大产业链协同效应和产业支撑功能。

三、工程项目内容和规划布局1.工程项目内容:(1)地下管廊的建设,包括地下综合管廊、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等各类管线。

(2)地下综合管廊涉及的土建、机电、自控、安全等工程的建设。

2.规划布局:(1)管廊规划布局以提高资源共享效益和维护管理效率为导向,以统一规划和设计、标准统一管廊建设、一体式管廊管理为依托,分区域、分功能、分层次地设置地下管廊布局,形成立体化、平行化的综合管廊系统。

(2)管廊覆盖城市主要区域,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新区、城市功能区、城市环路等区域,覆盖城市主要功能区域内的主要道路和主要街区。

四、工程技术方案1.规划布局:(1)依据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中城市地下管线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合理确定管廊布局,配合城市地下道路网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确定管廊沿线节点位置和主要出入口设置,实现管廊节点位置及主要出入口与城市主干路、城市道路节点的对接,确保管廊沿线设施的匹配。

管廊施工方案

管廊施工方案

管廊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2、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城镇供热管网施工及验收规范》(GJJ-28-2014)《现场设备及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5)《无损检测金属管道溶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GB/12605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起点道路桩号K0+175.000,起点坐标(12146.481,46564.785),沿着管廊向东南方向敷设约3169米后再敷设109米至设计终点,设计终点桩号为3+278.042,终点坐标(15214.996,45453.869),主管网采用DN600mm镀锌钢板外护聚氨酯保温管。

管网设计压力 1.6MPa,设计供水温度Tg=130℃,回水温度Th=70℃。

管网供水管级别为GB2类压力管道。

设计管位:管线位于管廊综合舱中心线以北1.55米,下供上回。

共有33条分支;分支管径DN300\DN400\DN600保温管。

本项目施工中,管廊内的管道均采用架空敷设,管廊外分支管道均采用直埋敷设。

管廊内管道热补偿采用自然补偿和外压轴向波纹补偿器补偿;管廊外分支管道采用自然补偿和套筒补偿器补偿。

按施工规范要求:管网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为2.4MPa),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25倍(为2.0MPa)。

管网要求进行100%射线检测,合格级别满足《无损检测金属管道溶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法》GB/12605的II级合格。

管廊内架空敷设采用镀锌钢板外护阻燃型聚氨酯保温管、保温弯头,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产品;管件、材料选用Q235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2. 编制内容
系统布局
根据城市功能 分区、空间布 局、土地使用、 开发建设等, 结合道路布局, 确定管廊的系 统布局和类型。
广州大学城管廊系统
上海世博园管廊系统
珠海横琴岛管廊系统
石家庄正定管廊系统
17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2. 编制内容
系统布局——平面布局要求
指导和实 施管廊工
程建设
编制中应听取道路、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燃气、供热等 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10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1. 编制要求
规划编制要点
• 合理确定管廊建设区域和时序 要点1
• 划定管廊空间位置、配套设施用地等三维控制线, 要点2 纳入城市黄线管理
• 管廊建设区域内的所有管线应在管廊内规划布局 要点3
11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1. 编制要求
规划统筹
管廊工程规划应统筹兼顾城市新区和老旧城区。
城市新区 • 管廊工程规划应与新区规划同步编制。
老旧城区
• 管廊工程规划应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河 道改造、管线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人防建设和地下综合体 建设等编制。
12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1. 编制要求
规划期限与修订
管廊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并考虑长远发展需要。
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五年进行一次修订,或根据城市规划和重要管线规划修改及时调整。
13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2. 编制内容 规划可行性分析
管廊本体: 管廊本体是钢筋砼地下构筑物,收容各种城市工程管线。
入廊管线 包括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供热、燃气、供水、排水等,原则上各
种敷设在地下的城市工程管线都应该入廊。 监控系统
对管廊的湿度、煤气浓度以及人员进入状况等进行监控。 通风系统
保障管廊内空气清新,一般以机械通风为主。
4
(二)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1
(二)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1.地下综合管廊特点
管廊是给管线建一个共同的“房子”。
优势
避免道路反复开挖; 集约化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 管线增设、扩容较方便,管线可分阶段敷设; 减少腐蚀,延长管线使用寿命; 利用监视系统进行管线综合管理,提高管线安全性和稳定性
2
(二)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1.地下综合管廊特点
系统构成复杂
供电系统 为管廊的正常使用、检修、日常维护等所采用的供电系统。
排水系统 包括排水沟、积水井和排水泵等组成的排水系统。
通讯系统 联系管廊内部与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设备。
标识系统 标示管廊内部各种管线的管径、性能以及各种出入口在地面的位置等
地面设施 包括地面控制中心、人员出入口、通风井、材料投入口等地面设施。
7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1. 编制要求
规划定位
管廊工程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控制性
详细规划编制,与地下空间规划、道路规划等保持衔接。
地下空间 规划
控制性详 细规划
防洪工程 规划
地质 勘查
其他 规划
城市总 体规划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
城市道路 规划
城市各类地下管线工 程专项规划
1.地下综合管廊特点
难点
一次性投资较大, 不便分期建 设 需要科学规划设计,避免容量 不足或过大,而预测较困难 垄断性管线单位协调管理困难 如何分担费用问题较复杂 各工程管线组合在一起,容易 发生干扰事故
3
(二)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1.地下综合管廊特点
系统构成复杂
(一)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重大意义
(1) •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的拐点; (2) •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重要的拉动经济增长工程; (3) •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式; (4) •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途径; (5) •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现阶段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
2. 编制内容 建设区域
敷设两类及以上管线的区域可划为管廊建设区域。
重要 节点
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城市地下空间高强度 成片集中开发区、重要广场,高铁、机场、港 口等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
综合管廊 应建区
重要 线路
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密区域
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 建设工程地段和其他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等。
城市
形成
地下
管线
反馈
综合
规划
城市道路 设计方案
城市综合管廊
工程施工设计
8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1. 编制要求
与现有规划的协调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与管线综合规划的协调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统筹考虑综合管廊与用 统筹考虑管线综合,根
与市政专项规划的协调
地布局、路网结构、人 口规模、产业特点、重 点发展区域的关系。
据管线位置、埋深和间 距的要求,统筹敷设各 级别道路管线,安排建
根据道路、电力、通信、 供水、燃气等市政设施 规划的要求,统筹考虑
设时序。
综合管廊与各类基础设
施的空间关系、规划建
设的时序。
9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1. 编制要求
规划组织
城 市 组织 政 府
规划部门 ……
建设部门
编制 管廊工 程规划
水文
经济
人口
气象 地质
必要性 可行性
管线
用地
地下 空间
14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2. 编制内容
规划目标和规模
总目标 • 总规模、建设任务、管理水平
近期 目标
• 建设规模、内容、管理制度制定等
中期 目标
• 规模 • 任务
远期 目标
• 规模 • 任务
15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
5
(二)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1.地下综合管廊特点 重点区域需重点研究
综合管廊布置需结合相关规划,并考虑一定的远期预留。本着“高效、 经济、适度、实用”的原则。规划布置时,应对城市的重点区域进行研 究,主要为:
6
(二)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2.发展情况 我国当前综合管廊建设地域分布广泛,但系统性不强, 具有明显的尝试特征。
• 原则上设置在道路下,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不宜从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